心理学与社会经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保障因素如何影响劳资关系_模型构建与分析_刘丹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3页免费12页免费9页免费6页¥3.005页¥2.00 4页¥3.006页¥2.006页¥3.003页免费7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5页1下载券
社会保障因素如何影响劳资关系_模型构建与分析_刘丹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社会性发展(第2版)(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搜索:
  书 名  
  书代号  
  作 者  
  ISBN  
社会性发展(第2版)(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作  者:俞国良
出版时间:
字  数:590 千字
书  号:172606
ISBN:978-7-300-17260-6
开  本:16
包  装:平
印  次:1-1
定价:¥45.00
购买图书或索要库存书目,请访问网上书店(.cn),联系电话:010-
社会性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书详细论述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方面,以及国内外在社会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书的论述深入浅出,可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以及发展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使用。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心理研究所所长。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副会长、武汉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项,在SCI、SSCI收录和《心理学报》等发表论文100多篇,著有《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前沿》和《探微集》(5卷)等。曾获国家图书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辛自强,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该校被评为教授、博导。2010年调入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担任教授、副院长、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从事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发展研究,获得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12年入选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若干,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包括SSCI论文近20篇),出版《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等著作。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性发展概述 →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二、社会化的概念和类型→
三、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第二节发展观与理论问题 →
一、两种发展观→
二、有关发展的理论问题→
三、发展思想的演进→
第二章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
第一节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临床取向 →
一、临床取向的渊源→
二、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三、新精神分析学派→
四、人本主义理论→
五、临床取向的方法与理论特点→
第二节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相关取向 →
一、相关取向的方法特点→
二、相关取向的渊源→
三、人格特质理论→
四、社会性发展中的相关取向研究→
第三节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实验取向 →
一、实验取向的方法特点→
二、实验取向的渊源→
三、行为主义对社会行为的解释 →
四、社会认知取向→
五、实验取向的理论特点→
第四节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发展取向 →
一、皮亚杰与发展取向→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四、社会认知发展→
五、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六、皮亚杰的贡献与争议→
第五节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生物和文化视角 →
一、生物进化的视角→
二、文化背景的视角→
第三章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科学研究概述 →
一、科学研究的本质与任务→
二、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科学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四、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的内容与效度→
二、研究设计类型→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社会性发展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
一、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二、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三、微观发生法→
四、横断历史研究→
第四章社会认知发展 →
第一节社会认知发展概述 →
一、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发展→
二、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观→
三、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及其原因→
四、皮亚杰学派的社会认知发展研究→
五、社会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六、智力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
一、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观点→
二、观点采择理论:结构的观点→
第三节不同领域社会认知的发展 →
一、印象形成的发展理论→
二、儿童对社会性概念的理解→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自我发展 →
第一节自我研究的理论 →
一、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观→
三、罗杰斯的现象学理论→
四、自我的社会认知观→
五、智能三层次理论对自我的理解→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展 →
一、为什么要研究自我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与阶段→
第三节自我概念的发展 →
一、自我概念的界定→
二、自我概念的测量→
三、自我概念的发展→
四、自我概念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五、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
一、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二、自我同一性的理论→
三、自我同一性的测量→
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自我发展的其他领域→
一、自尊的发展→
二、自我效能感→
三、自我控制→
四、自我实现→
第六章性别角色发展 →
第一节性别角色和双性化 →
一、性别角色的社会文化意义→
二、性别角色定型→
三、双性化→
第二节性别角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一、性别角色的发展→
二、性别差异问题→
三、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三、认知发展理论→
四、生物学的解释→
第七章道德发展
第一节道德认知发展 →
一、道德发展的内容→
二、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四、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道德情感的发展 →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道德发展观及其批判→
二、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
三、移情的发展→
四、羞愧感的发展→
第三节亲社会行为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概念分析→
二、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
一、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亲社会行为培养和道德教育→
第八章攻击行为及其发展
第一节攻击行为概述 →
一、什么是攻击行为→
二、攻击行为的类型→
三、攻击行为的实验研究技术→
第二节攻击的理论 →
一、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二、动物习性学的观点→
三、生理学的观点→
四、挫折—攻击说→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六、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第三节攻击行为的发展 →
一、儿童早期攻击行为的发生→
二、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
三、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第四节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 →
一、导致攻击行为的直接外因→
二、影响攻击行为的背景因素→
三、影响攻击行为的个体因素→
四、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第九章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同伴关系概述 →
一、同伴关系的类型与成因→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
三、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四、从游戏和小团伙来看同伴关系发展→
五、同伴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
第二节同伴群体的形成与功能 →
一、同伴群体的概念→
二、同伴群体的形成→
三、同伴群体的结构与功能→
四、同伴群体中的同伴接纳→
五、同伴群体中的合作与竞争→
第三节青少年的友谊发展与同伴关系 →
一、友谊的发展及儿童对友谊的理解→
二、友谊的功能→
三、异性友谊→
第十章依恋的发展→
第一节依恋概述 →
一、依恋研究的起源和概念界定→
二、依恋的特征→
三、依恋形成的标志→
四、依恋的测量→
五、依恋的类型→
第二节依恋的理论 →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行为主义理论→
三、认知发展理论→
四、习性学理论→
第三节依恋的发展及其意义 →
一、依恋的发展阶段→
二、有关依恋意义的理论解释→
三、依恋的现实意义→
四、依恋的长期影响→
五、父子依恋及其意义→
第四节依恋的影响因素 →
一、亲子早期接触→
二、婴儿的特点→
三、教养方式→
四、母爱剥夺与社会剥夺→
第十一章家庭对社会化的影响 →
第一节家庭与社会性发展 →
一、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意义→
二、家庭结构特征的影响→
三、家庭系统的观点→
第二节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教养行为→
一、父母教育观念的内涵→
二、父母教育观念的来源与影响→
三、教养方式的理论→
四、教养方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 →
五、父母的惩罚→
六、父母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机制
第三节家庭功能及其影响 →
一、家庭功能理论→
二、家庭功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婚姻冲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
一、婚姻冲突的特征及其影响→
二、婚姻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
三、对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解释→
四、以往理论的问题与方向→
专栏1—1狼孩的故事:社会化的重要性→4
专栏1—2双生子研究→10
专栏1—3发展心理学的历史独立于实验心理学→11
专栏2—1彻底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
专栏2—2皮亚杰(们)不做实验→49
专栏2—3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
专栏2—4文化决定记者本尼迪克特→64
专栏2—5维果茨基的洞见:人类发展的相互依赖模型→66
专栏3—1研究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81
专栏3—2普莱尔的观察原则→86
专栏3—3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90
专栏3—4研究的生态化趋势→98
专栏3—5滞后相关的逻辑→105
专栏4—1社会知觉:穷人孩子估计硬币更大→111
专栏4—2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
专栏4—3意图线索对儿童理解说谎概念的影响→128
专栏5—1罗杰斯:人本主义的代表
专栏5—2自我复杂性→142
专栏5—3发展心理学家卢文格→150
专栏5—410~15岁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160
专栏5—5青春期仪式:原始的过渡
专栏5—6对于自我控制概念的两种理解→172
专栏6—1贝姆:女权运动的参与者与研究者→181
专栏6—2青少年偏爱的媒体、性别态度与性别刻板印象→191
专栏6—3儿童对性别规范的认知→197
专栏7—1道德心理三分法的由来→202
专栏7—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206
专栏7—3三种道德学说→214
专栏7—4情境对旁观者效应的影响
专栏8—1儿童作为现实和虚拟暴力的旁观者或卷入者 →245
专栏8—2关注校园欺负现象→251
专栏8—3关于挑衅情境的研究→254
专栏8—4暴力游戏在现实中上演→257
专栏8—5暴力游戏时的大脑活动→259
专栏9—1同伴是集中营孤儿健康成长的动因→266
专栏9—2谢里夫关于群体形成的研究
专栏9—3两性关系的“远远近近”
专栏10—1依恋研究的开拓者:鲍尔贝和哈罗→288
专栏10—2从亲子依恋到地方依恋→303
专栏10—3缺席的父亲→306
专栏11—1情感社会化: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318
专栏11—2离婚家庭的儿童→321
专栏11—3教育观念和教养实践的文化建构→327
专栏11—4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专栏11—5家庭适应性、亲密度与青少年抑郁、自尊的关系→337
专栏11—6认知评价作为婚姻传统与儿童
内部问题行为关系的中介
专栏11—7婚姻冲突与青少年的正向和负向情感→347
  社会性发展亦称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前者因通俗易懂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后者因更具“学院味”、“学究气”尚在过渡、完善中。惟其如此,我们思虑再三,本书的书名拟取“社会性发展”为宜。
  以“社会性发展心理学”而言,它是心理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也是介于社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亦即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人类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社会性发展心理学”这个学科坐标系中,社会心理学是横坐标,发展心理学是纵坐标,交叉点就是其研究对象。本书作为心理学基础教材,主要供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和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及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领域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学习参考用书。
  由于国内外心理学界尚无对“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全面的、系统的诠释,这里有必要先对“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概念及我们的理解做一个交代。
  要了解社会性的概念,我们有必要从个体社会化的概念分析开始。社会化属于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的性质和任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学偏重于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互动,人类学则偏重于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则偏重于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关注社会认知与自我发展及一般的社会学习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特质,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规范与行为方式。然而,上述各学科对社会化的理解基本上强调的是个体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和顺从,个体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将社会化的主体视为单个人。我们认为,人不仅是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的消极接受者,也是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的积极利用者、创造者。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仅其社会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会以不同的方式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使个性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把社会化理解为在人的主动参与下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及获得个性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的重要意义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社会性”一词开始频频见诸心理学界、教育界。在国外,一些西方学者试图给“社会性”下定义,但由于他们研究内容的微观化和研究方法的操作化,他们更倾向于分析社会性的结构。相比之下,我国研究者对社会性这个概念的关注程度要高于西方学者。在我国,对社会性的理解,大致有下列几种说法:
  一是把社会性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一切特征,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特征、政治特征、道德特征、经济特征、审美特征和哲学特征等等,它是和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性相对而言的,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
  二是把社会性视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品德、情感、性格等心理特征,与人格、非智力因素等具有相类同的意义,意谓除生理和认知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
  三是指个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与人交往,在其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特征,使个体能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自我完善过程中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
  以上几种对社会性的界定,内涵和外延都有一定的差别。可以归纳为:一种理解是相对于个体的生物特征而言的一切特征,另一种理解是相对于人的认知特征而言的心理特征。我们所认同的社会性是指后者,其结构主要包括社会认知( 知觉、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与之伴随的合群、依恋、从众、适应、利他性、攻击、挫折)、自我意识、道德发展、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个体通过社会认知,觉察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自我意识、人际关系、道德发展和社会情感的影响,逐步掌握该社会约定俗成的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从而表现出被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行为以适应自己生存的环境。
  究竟何谓社会性(sociality)?在本义上,社会性意谓动物个体倾向与同类,甚至异类动物亲近和相互交往的特性。人类的社会性则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在这个意义上,与前述人的社会化概念大致相当。社会使个体由一个生物人或自然人变成了社会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便是人的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宏观环境发挥了主要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必须通过个体才能实现。因此,我们还需要从个体微观环境出发,来思考这种内化的过程,这便是人的社会性发展。
  诚如所言,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这个概念,正被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和其他学者广泛使用着。关于什么是社会性发展或许可以罗列出许多观点,然而,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正确理解“社会性发展”这一概念,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考虑“社会性”是什么。首先,它与个体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如道德规范、交往规则)和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有关,而与人的自然性(如身体结构、运动能力)不同。其次,它与个体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有关,如道德认知、权威观念,而与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无关,如空间知觉、记忆容量、数概念。再次,它与个体认识和适应社会时所应具有的内在特质、知识、能力有关,但并非社会现实本身。最后,它应该发生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虽然它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不能通过遗传的方式直接传递。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会性是指个体与社会关系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个作用过程中对社会中人和事物的认识与适应的过程及其结果。这个定义包括如下要点:(1)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主要指人际关系(如个体与父母、朋友、同学、教师以及其他重要他人的关系),这既是社会性的内容,也是社会性发展的背景;(2)社会性在过程层面体现为社会认知过程(如社会信息加工的流程、社会学习的步骤)和人际互动过程(如自我知觉、亲子沟通、榜样模仿);(3)这些过程的结果包括与社会认知有关的知识(如权威概念、性别图式、游戏规则等)、特质(如人格、自我概念)、情感(如成就动机、社交焦虑、孤独、主观幸福感)、行为(如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它们既是社会认知和人际互动的结果也是条件。由此可见,社会性至少应该包括社会性关系(人际互动)、社会性认知、社会性知识、社会性特质、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在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所有这些层面的发展规律与年龄特征就是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涵。
  然而,如果简单地说社会性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那么这个“结果”既应该有个性的成分,也应该有共性的成分。社会化的过程,从个体角度考察,也就是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它既是个体获得其个性的过程,也是个体获得其共性的过程。个性或人格是每个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体现着作为社会成员的独特价值;而社会性是社会成员应该具有的一般特征,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基础。作为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共性就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如果做进一步的理解,可以笼统地把人格也放在社会性的范畴里。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化是在社会宏观环境中完成的,而社会性发展则是在个体微观环境中实现的,两者殊途同归,统一于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毫无疑问,心理发展显然是比社会性发展更大的概念,或者说社会性发展仅仅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属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后者是社会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也通常会把社会性发展视为个体心理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自我发展、社会情感发展、社会认知发展、社会行为发展、人际关系发展、道德发展、性别角色发展等,都属于社会性发展的范畴。我们在本书中,把社会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确定在社会认知、自我发展、道德发展、性别角色、同伴关系、依恋关系、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以及父母、家庭和学校对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热 门 图 书
作者:周华明
定价:¥32.00
作者:商玮
定价:¥28.00
作者:杨絮飞 李娌
定价:¥25.00
作者:马建堂
定价:¥118.00
作者:[美]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
定价:¥68.00
作者其他图书
没有相关图书
相 关 图 书
没有相关图书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
邮编:100080 电话:010- 传真:010- E-mail: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及其发展对策的调查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1页免费38页免费38页免费5页¥3.005页¥3.00 3页¥1.001页¥0.502页¥1.007页免费8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1下载券2页免费2页1下载券3页免费13页免费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及其发展对策的调查研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公路交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贡献及测算方法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级教师720634.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12页¥2.0013页免费15页免费4页¥2.004页¥2.00 8页免费7页免费1页免费5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1页1下载券107页4下载券213页2下载券21页免费37页免费
公路交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贡献及测算方法研究|
文档试读已结束,请登录后查看剩余内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精品课程 - 社会心理学
&&专业理论知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标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为此需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内容,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点,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表现。设置高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所需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一、主要服务面向
1、市、县(区)、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管理岗位;
2、城市街道、社区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中心)劳动就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等业务管理服务岗位;
3、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业务管理服务岗位;
4、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岗位;
5、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劳动监察机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相关事业组织劳动关系管理服务岗位;
6、基层商业保险部门商业保险培训与营销管理服务岗位。
二、基本改革理念
1、努力建设富有开放而创新活力的新型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根据社会的需要、行业的发展、职业岗位的变动,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全力构建具有文科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国内外有关高职院校成功的做法,根据文科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文科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构建“重专业价值教育,专职业技能实训,强发展能力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3、积极探索专业价值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除了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外,它同时是在一套价值原则和社会道德体系下运作的。因此,专业价值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意义,而且还在于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价值体系,探索专业价值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4、强调素质养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注重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培养学生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突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全面、富有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才
5、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人才培养应根据职业岗位的性质和专业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6、注重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专业教育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紧跟行业的发展变化,注重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行业变化发展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7、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
专业教学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专业价值观的确立、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改进,因此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专业教学评价体系。对专业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而且要关注他们在专业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专业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认同专业。
三、专业建设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开放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把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与推动改革和发展、增强服务能力结合起来,以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培养更多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技能人才,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为高等职业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国家民政事业、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和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专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线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和培训一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为宗旨,建成一个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探索高职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立工学结合的高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建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劳动管理为主要特色,代表劳动与社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方向的高水平示范性专业,引领全国高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整体发展。
2、具体目标
造就在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民政保障领域和区域现代服务业相关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基础,通过顶岗实践、在职培养、短期培训、兼职聘请、资格认证、能力考核等多种综合措施和手段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适应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通过与劳动和社会保障行业的深度合作,构建注重专业价值、强化劳动保障职业技能,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工学交替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建设需要,改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成高水平的虚拟社会、虚拟职业场所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适应高职教育职业技能实训教学要求,满足校内生产性实训需要。
巩固初步建立的面向行业探索校企(行业)合作的长效互惠机制,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公共经济部门进行专业教学、实践、实训、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工学结合的模式和途径。
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出发确定专业课程、按照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组织教学、以“双证书”为基本质量标准,建立以能力本位为主的、稳定与适用相和谐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要求,体现工学结合特色,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专业特色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带动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毕业生中级技能以上获证率达到90%以上,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60%以上,双证书获得率达到100%。
发挥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为基层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员培训服务,提高街道、社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员业务水平,实施对口支援,提高对外服务能力;进行国际交流,深化合作领域,拓展专业视野,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二、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备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管理诸方面理论专门知识,熟练掌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专门人才,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
一、人才培养规格
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牢固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2)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具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理想,具有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4)富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的专业品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5)热爱劳动,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富于实干,勇于创新。
2、专业价值
(1)一般社会价值观:平等、公正、诚实、守信;
(2)专业价值观:以人为本,平等相助、尊重案主;
(3)专业职业操守:敬业、奉献、勤勉、真诚、正义、公德。
3、业务知识能力
(1)业务知识
①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知识;
②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知识,熟悉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民政部门的有关业务范围;
③具有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对象、社会工作对象服务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方法;
④具有一定的从事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工作方面的社会调查、社会统计分析知识;
⑤英语词汇4000个左右,掌握基本语法,具有一定阅读、说的能力和初步听力及写作能力,要求达到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级;
⑥具有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应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国家普通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一级考试。
(2)业务能力
①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准确的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②具有保险会计、保险财务、金融管理的能力;
③具有从事城乡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实际工作能力;
④具有从事城乡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的实际工作能力;
⑤具有一定的管理服务协调能力;
⑥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⑧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能够完成有关应用文、总结报告、调查报告等文体的写作。
4、身体素质
(1)具有体育锻炼、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
(2)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
(3)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5、心理素质
(1)具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必备知识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具有良好的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与个性素质;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格完善,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的要求。
二、专业核心能力
1、社会保险管理能力
包括社会保险登记职位工作能力、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职位、待遇给付职位工作能力、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职位工作能力。
2、 劳动关系管理能力
具有劳动就业政策理解运用与实施、劳动监察政策理解运用与实施、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管理实施等方面的能力。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变终极教育的旧观念,树立终生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能力、就业技能和再就业的能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四、专业核心课程
1、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位和基本结构体系入手,阐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和模式,对社会保障的特征、产生发展、保障水平、基金筹集以及管理体制作了分析,介绍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项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探讨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式和思路。《社会保障概论》直接介绍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要掌握的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知识。
2、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其法制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因此,《社会保险》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社会保险征缴和稽核、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实务,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项目的基本理论、政策和规范。
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的物质内容,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则是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主要讲授社会保障基金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特征、筹集和支付,包括筹集和支付社会保障基金的原则、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的确定、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支付的主要形式、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及其投资营运等。
4、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以劳动力资源配置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市场均衡,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力量,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工资制度与报酬结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运行与宏观经济稳定,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配置过程中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劳动制度变革等现代劳动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劳动经济学的一般范式和基本原理,通过劳动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我国劳动经济运行实践相结合的实证分析,使学生得到中国劳动经济
的有效信息,加深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的认识。
5、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任何公司、社会组织要生存发展,都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论、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忠诚度的培养、人力资源市场等。
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际管理工作应当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介绍了我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的基础理论,内容包括调整对象、法律地位、法律体系、基本原则等,在此基础上,还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包括劳动就业、劳动合同、职业培训、职业规则、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社会保障、住房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管理等法律制度。
《管理学》课程内容包括由低到高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入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沟通、激励、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的组织文化与创新。通过《管理学》的学习,学生将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8、社会统计学
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社会统计学》是社会管理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社会统计学的基本分科包括一般社会统计学理论和应用社会统计学理论。一般社会统计学理论是对社会统计学一般原理和方法的阐述,是对社会统计方法论的高度概括。《社会统计学》课程偏重对一般社会统计学理论的讲授。其基本内容包括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两大分支。描述性统计重点培养学生统计资料收集、整理、综合能力;推断性统计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统计抽样、运用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统计回归等能力。
五、主要实践环节
1、专业基础社会实践
专业基础社会实践是学生在学习了有关专业必修课程、基础课程之后,安排学生到所在地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了解行业基本情况,增强对所学专业的了解、认识,树立专业价值观,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专业基础社会实践要求提交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时间2周,安排在第2学期暑假进行。
2、专业深度社会实践
专业深度社会实践是学生在学习了主要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安排学生到行业部门第一线进行专业相关调查,了解社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增进对所学专业的深入了解与认识,树立专业价值观,培养专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专业深度社会实践要求提交调查分析报告。时间2周,安排在第4学期暑假进行。
3、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部分专业选修课程所组织的校内实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该门课程相关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性的课程实训有劳动与社会保障软件。课程实训安排在教室或实训室进行,综合性实训一般安排在实训室进行。
4、“4+1”专业顶岗实习
所谓“4+1”顶岗实习,即将一个学期20周分为五段,每一段4个星期,其中4段16周为在校学习时间,另一段4个星期到街道社区集中实习。采取平行班级轮岗实习的方式。“4+1”专业顶岗实习是适应“重点专业建设方案”专业顶岗实习改革的需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置身于基层劳动社会保障机构进行劳动社会保障实务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4+1”专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时间一个月。
5、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置身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场所进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与相关工作实务综合实践、开展调查研究,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高职教育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时间半年,要求学生在实践部门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第十七周始至第六学期第十六周止。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职业技能要求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职业技能要求
专业必修课实践
专业基本技能
掌握专业基本技能,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践操作考核
专业限选课实训
掌握专业操作技能,通过专业生产性实训考核
专业任选课实践
相关职业岗位技能
促进个性发展,改善知识结构,增加相关工作操作技能
专业基础社会实践
了解社会,了解行业基本情况,提交实践报告、调查报告
专业深度社会实践
行业部门第一线
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交专业调查分析报告
基层社会保障机构
了解行业第一线业务范畴,掌握专业基本技能,提交实习总结
专业顶岗实习
增强职业岗位工作能力,通过行业与学院共同考核
毕业实践报告
报告撰写与答辩
提交毕业实践报告,答辩合格
六、教学评价方式
1、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职业教育教学在于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因而教学评价,就不能只偏重于某一方面,而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所学进行整体和综合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日常表现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教学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高职专业教学评价应重视与加强形成性评价。
3、重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理论知识的考核是必要的,但应注重运用素养与能力的评价,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小组协作方面的评价。
4、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
教师评价应多结合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对学生日常参与学习活动进行,教师日常学习活动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行为。在教师评价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间的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一、专业教学团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一览表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统计学
长沙民政职业
社会心理学
长沙民政职业
社会保障概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软件、申论
长沙民政职业
与组织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
长沙民政职业
社会学概论
长沙民政职业
劳动经济学
长沙民政职业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长沙民政职业
长沙民政职业
长沙民政职业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湖南省劳动
与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劳动
与社会保障厅
社会保障基金
湖南省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局
湖南省民政厅
最低生活保障
湖南省民政厅
救灾救济处
长沙市就业局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长沙市劳动和
社会保障局
社保基金监督处
长沙市东屯渡
街道社会事务办
长沙市砂子塘
街道劳动保障站
二、教学实训实习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内实训室一览表
主要仪器设备
社会保障政务实训
⑴面向本专业学生进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实务操作;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与待遇给付实务操作。⑵承担社会培训任务。⑶为教师科研、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其他院校学生实训提供基地。
设备国内一流,管理国内一流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系统升级
可一次容纳50人实训
计算机及配套设备
⑴面向本专业学生进行城乡低保、救灾救济、贫困医疗救助、流浪乞讨救助、社会救助管理实务操作。⑵对城乡街道社区(村)社会救助中心社会救助员进行各种社会救助业务培训。⑶为教师科研、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其他院校学生实训提供基地。
设备国内一流,管理国内一流
投影仪及配套设备
触摸仪及软件
流浪乞讨救助软件
可一次容纳50人实训
计算机及配套设备
⑴面向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与续订实务操作,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操作,劳动监察实务操作,就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⑵承担社会培训任务。⑶为教师科研、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其他院校学生实训提供基地。
设备国内一流,管理国内一流。
投影仪及配套设备
触摸仪及软件
劳动关系处理软件
劳动监察软件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注:校内实训室未包括诸如民政保障实训室等在内的共享实训室。
2、校外实习基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一览表
主要实践教学项目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实务操作;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与待遇给付实务操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城乡低保、救灾救济、贫困医疗救助、流浪乞讨救助、社会救助管理实务操作
长沙市民政局
管理实训室
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与续订实务操作,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操作,劳动监察实务操作,就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软件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长沙实习基地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与管理、劳动就业、劳动监察、职业介绍、城市低保
湖南省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局、湖南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管理服务局、长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沙市雨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沙市砂子塘、东屯渡、候家塘、东塘、雨花亭、左家塘等6个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
厦门实习基地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与管理、劳动就业、劳动监察、职业介绍、城市低保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三、主要合作单位
1、湖南省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局
2、湖南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管理服务局
3、长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4、长沙市雨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5、长沙市芙蓉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6、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7、长沙市砂子塘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
8、长沙市候家塘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
9、长沙市左家塘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
10、长沙市东
塘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
11、长沙市东屯渡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
12、长沙市花亭雨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
四、专业指导委员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览表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副院长
湖南省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局
长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湖南省民政厅
办公室主任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教研室、主任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民政厅
长沙市就业局
湖南省民政厅
长沙市砂子塘街道劳动保障站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五、主要职业证书
1、社会保障职业岗位资格证书
开设的相关课程: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软件。
2、社会工作资格证书
开设的相关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方法。
开设的相关课程:会计基础、会计实务。
4、物业管理证书
开设的相关课程:物业管理。
一、学制招生对象
学制为三年,修业年限为2-6年。
2、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课程体系结构
1、课程模块结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模块结构由四部分构成,即由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专业群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限选课程模块和任选课程模块四部分构成。
公共必修课程模块
学期、周学时分配表
思政“基础”课
思政“概论”课
大学人文基础
大学英语①
大学英语②
大学英语③
计算机文化基础①
计算机文化基础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假期社会实践完成
心理健康教育
形势与政策
教授系列讲座
国防军事教育
小计(周):
专业群必修课程模块
学期、周学时分配表
社会学概论
社会统计学
社会工作导论
社会工作方法
专业基础社会实践
小计(每周20学时)
注:第四学期因要进行“4+1”专业顶岗实习,时间为4周,故实际上课周数15周。
专业限选课程模块
学期、周学时分配表
社会保障方向模块(一)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险学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软件
人力资源管理
保险原理与实务
社会心理学
劳动管理模块(二)
社会保障概论
劳动经济学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软件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心理与组织行为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
社会心理学
专业深度社会实践
“4+1”专业顶岗实习
毕业实习(含职业道德教育1个学分)
毕业实践报告(含答辩)
注:第四学期因要进行“4+1”专业顶岗实习,时间为4周,故实际上课周数15周。
任选课程模块
学期、周学时分配表
社会法导论
劳动社会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
培训与就业
注:第四学期因要进行“4+1”专业顶岗实习,时间为4周,故实际上课周数15周。
2、周学时分配
周学时分配表
公共必修课
专业群必修课
课程门数10
专业限选课
课程门数11
专业任选课
公共任选课
专题课程、系列讲座、体育活动
国防军事、入学教育,政治实践
专业基础社会实践
专业深度社会实践
“4+1”专业顶岗实习
毕业实践报告(含答辩)
折合学时(每周20学时)
3、课程结构比例
课程结构比例表
实践教学比例
公共必修课
专业群必修课
专业限选课
专业任选课
公共任选课
专题课程、系列讲座、体育活动
国防军事、入学教育、政治实践
专业基础社会实践
专业深度社会实践
“4+1”专业顶岗实习
毕业实践报告(含答辩)
三、学分与选课流程图
1、选课流程图
2、课程体系结构图
3、课程设置-能力素质-职业岗位对应图
社会学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统计学
学习能力:1、条理清晰、思维严谨能力
工作能力:2、保障业务综合管理能力3、保障基金征缴、待遇给付能力4、个人帐户管理能力5、政策法规理解运用能力6、社会保障实施软件操作能力
创新思维和能力:
7、保障管理改革创新思维能力
社会保障管理人员
保障资金使用
1、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知识
2、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知识
3、管理知识
4、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知识
5、保险营销知识
6、财会知识
7、统计知识
保险营销\福利经济学
劳动关系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软件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社会保险学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救助概论
社会救助国际比较
社会救助实务
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管理学原理
劳动经济学
学习能力:1、条理清晰、思维严谨的能力
工作能力:2、劳动就业管理能力3、劳动纠纷处理能力4、劳动监察能力
5、职业介绍能力
创新思维和能力:6、劳动资源管理创新与改革能力
劳动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员
人力资源配置
1、管理原理与方法
2、劳动关系处理
3、电脑管理知识
4、现代管理服务意识
5、市场经济意识
社会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4、专业能力(素质)课程设置解决方案分析表
职业工作任务
(专业素质要求)
按学程安排的专业整合课程及课程属性
专门技术能力
(专业素质)
(素质要求)
学习、工作、创新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1、了解管理职能
2、保障资金征缴
3、保障待遇给付
4、个人帐户管理 
保障资金使用 
1、保障对象登记实施技术
2、财会收支技术
3、统计分析技术
4、电脑操作技术
学习能力:1、条理清晰、思维严谨能力
工作能力:2、保障业务综合管理能力3、保障基金征缴、待遇给付能力4、个人帐户管理能力5、政策法规理解运用能力6、社会保障实施软件操作能力
创新思维和能力:
7、保障管理改革创新思维能力
1、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知识
2、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知识
3、管理知识
4、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知识
5、保险营销知识
6、财会知识
7、统计知识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方法
社会统计学
电子政务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险学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软件
保险原理与实务
福利经济学
管理人员 
1、了解管理职能
2、明确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
3、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配置就业服务
1、管理原则
2、职业交往
3、电脑操作
学习能力:1、条理清晰、思维严谨的能力
工作能力:2、劳动就业管理能力3、劳动纠纷处理能力4、劳动监察能力5、职业介绍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
6、劳动资源管理创新与改革能力
1、管理原理与方法
2、劳动关系处理
3、电脑管理知识
4、现代管理服务意识
5、市场经济意识
劳动经济学
职业与劳动
社会统计学
社会保障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软件
劳动心理与组织行为
社会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
劳动关系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员 
四、主要教学方式
1、发挥师生双方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专业价值观的内化、职业技能实训、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都要求专业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重视教学互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努力体现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因而专业教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教师应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结合,积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机构、社区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性、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专业实践的机会。
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转变观念,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和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的统一,使学生获得专业价值观、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学为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4、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求,专业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要注重学生终身受益学习方法的习得,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社会保障概论
建设团队:一支掌握社会保障理论与方法同时具有社会保障实践经验的老中青、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适应专业:社会保障专业、民政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总学时: 72学时
教学条件:以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保障概论》为基本教材;同时编撰《社会保险操作流程》、《社会救助操作流程》、《社会保障概论实训指导教材》等辅助教学资料;建设“社会保障政务公开模拟实训室”;拥有10个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和纸质的各类教学文件、图书及影音资料。
兴建课程网站,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指导文件、授课课件、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在线测试、自学指导、实践教学和网上答疑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了电子教案等课件,充分发挥学校具备的运行机制良好的网络环境,将社会保障课程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工作,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基于课堂与网络,实行开放式教学。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社会保障概论》是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民政专业及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保障在国家社会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准确把握、分析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理念,从而运用社会保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经济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社会保障理论、法规知识的基础上,熟悉社会保障各个职业岗位职能及各项工作的实务流程及经办方法,领会职业道德在社会保障工作实务中的内涵和作用,掌握社会保障工作方法和技巧。
2、课程价值与功能
社会保障和民政专业培养面向社会保障基层的实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职业能力方向:社会保障实务操作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社会保障管理能力。《社会保障概论》在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培养学生同时具有社会保障实务操作、社会保障服务的基础能力,具备一定的社会保障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同时也是整个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板块,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以及在专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其他职业能力创造条件。本课程在“培养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一定后续发展能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保障基层单位,服务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能承担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规等方面的管理实务及服务”培养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二、改革理念
1、职业发展和后续发展能力培养
教学要实现学生兼具“技能、品行、思维”三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观是就业生存观和能力发展观。
2、课程结构职业岗位化
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培养目标确定→就业能力与素质分析→分解能力要素点→概括知识要素点→对应要素点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为课程→形成课程结构→形成培养方案的流程设置课程与教学方案,围绕就业能力培养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3、动态性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依据适应岗位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设置,以学生基础和专业学习特点为基础,重视课程功能与高职教育特征相接轨,教学主体突出活动性课程和方法性课程。使课程改革与岗位及市场需求互动,并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整合和动态优化,不断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
4、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快课程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活动为中心,以行为为导向,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教、学、做、用”相结合,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实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法等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手段授课, 60%以上课时实现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
5、强化职业能力训练
以培养就业综合能力为核心,发挥校内实训工作真实环境、社会综合实践环境的培养作用,提高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教学过程强调与社会保障行业实务实相结合。根据课程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保障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三、设计思路
(一)课程标准总体框架
《社会保障概论》作为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保障实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力,完成其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基于社会保障行业的岗位能力需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立足高职特点和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坚持实践导向的原则,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以“一专多能”和“一专多证”(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还争取拿到职业技能鉴定证、劳动岗位培训证书等)为特色,培养有较高
职业素养和一定后续发展能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保障基层单位,服务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能承担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规等方面的管理实务及服务,为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社区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养实务工作者。
(二)课程标准建立方法
1、建立 “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三项基本素质”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1)以“适应职业岗位”为目的,“以职业教育”为主线的教学改革。结合社会保障行业岗位对一线人才的能力需求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务动手能力的基本素质培养;在教学体系建设中,突出职业教育,并将之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2)培养“实务能力、职业理念、后续发展”三项基本素质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教学改革。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建立职业能力教学模块课程体系;增加社会保障事业职业理念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具备“爱众亲仁”的职业道德;以学生为主体,适应学生多向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后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3)培养学生解决社会保障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以团队合作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发展潜力。
(4)立体交叉的教学方法。应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内传授、课外自主式学习、模拟仿真实训教学、工学结合、拓展自主发展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并互相渗透,形成了“立体交叉”的课程教学方法。
2、改革教学理念,保证教学效果
(1)前沿性。理论课程内容上以社会变革为背景,以社会需要来配置知识和技能点。结合社会保障行业的改革、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及其体系,在教学中通过相关的课程内容更新和课程设置来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反映;
(2)实践性。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和途径,使实践课程发挥出培养实验、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科研作风的作用,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强化,迅速适应社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职业性。强化职业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将社会保障知识体系与社会保障价值体系,专业理论与职业道德,职业实务与职业方法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很好的职业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投身于社会保障事业;
(4)社会性。协调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强化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社会保障行业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及现代教学手段等途径,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为学生个性成长,发现、发展自己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使其达到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的高度统一。
一、总目标
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是:以“一专多能”和“一专多证”(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还争取拿到职业技能鉴定证、劳动岗位培训证书等)为特色,培养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一定后续发展能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保障基层单位,服务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能承担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规等方面的管理实务及服务,为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社区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养实务工作者。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目标是专业课程目标的基点:培养社会保障实务操作能力,养成较高职业素养和一定后续发展能力,具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规等方面的管理实务及服务技能,为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社区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养实务工作者,同时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专业理论知识。
二、分目标
本课程目标定位为三个方面:实务能力、职业理念、后续发展,其中:
1、实务能力目标:是指课程技能目标,为适应社会保障行业人才需求,本课程教学团队在对行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课程的技能目标指向为社会保障实务能力。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实务能力,是指社会保障行业实务操作能力;一是基础能力,包括交流协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等基本技能。
2、职业理念是指课程职业道德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职业态度,“用职业的理念,在社会保障的实务过程中,全心关注服务对象,为其排忧解难”,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培养学生“爱众亲仁”的职业道德,热爱社会保障事业,关心保障对象,热心服务,有强烈的一线职业意识、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后续发展是指知识目标:熟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功能、和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社会保障的管理、基金、法规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在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社区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具备本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多项性后续发展的基础,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
本课程目标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使学生在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及实务工作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为社会保障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切合学校高职特色,办学定位,符合学生就业和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课程内容的解构与建构
1、内容解构与建构的理念
课程内容的解构与建构,以学生为本,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减少知识的分割和课程间的隔离,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减少因知识剧增、教学内容的重复对课程量的影响,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专业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程内容的解构与建构应注意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探索与工作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改革途径,树立以要素建设为中心的整体课程观,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2、内容解构与建构的思路
课程结构依据适应岗位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实施架构,以学生基础和专业学习特点为基础,以适应职业岗位为目标,对应不同的职业岗位设置教学模块,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社会保障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并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整合和动态优化,在课程模块设计中,重点对不同的社会保障职业岗位的工作对象、基本工作方法、所需的职业知识、能力需求、业务流程和发展方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定,模块的核心是素质与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社会保障各类活动(社会活动或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素质与能力,即做人与做事的素质与能力。模块的划分必须从素质核心和能力本位的角度出发,按照一个种类的能力和素质为一个模块的原则进行划分。模块的划分既要符合认知规律,又要符合活动规律。
3、内容解构和建构的逻辑与形式
课程内容建构以“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三项基本素质”为根本。以“适应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职业教育”为主线,培养具备“实务能力、职业理念、后续发展”三项基本素质为基础,注重从业现实要求,强调职业对应性,以培养学生的直接上岗能力为目标,反映职业教育的专门性;建构形式采用并行式和串行式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
在课程模块设计中,重点对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对象、基本工作方法、所需的职业知识、能力需求、业务流程和发展方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定。
职业能力目标
社会保障管理模块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
“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1、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2、了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背景及其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3、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种基本类型及其含义
4、并结合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了解在探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新措施。
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社会保障业务管理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法,分析法比较四种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建立基础,掌握四种制度模式的特点,认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现状
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框架及特征作用
1、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架和组成
2、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范围及作用
1、了解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及其它社会保障的含义、内容和管理范围
2、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其各自不同的特点,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具备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权限、服务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法,分析法掌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的范围、业务对象及互相的衔接关系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1、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和作用
2、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筹集渠道和运营方式。
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1、认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具有的重要意义;
2、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分析;
2、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发展方向;
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
1、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和使用
2、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基于社会保险征缴实例进行模拟实训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及管理,了解社会保障基金作用及投资运营原则
社会保障管理
1、掌握社会保障管理的含义;
2、目前主要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3、明确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1、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2、社会保障管理机制
3、社会保障管理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
4、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及基本原则
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意识。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掌握社会保障管理的含义,了解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知道目前主要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要求明确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社会保障水平
1、社会保障水平主指标
2、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因素
3、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原则
4、我国社会保障水平
1、社会保障水平及其指标
2、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及其特点
3、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
4、我国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管理中的社会保障水平适度评估能力
通过案例的讨论,了解社会保障水平的测算和评价,理解社会保障水平是衡量社会保障“量”的特点的一个重要指标。区分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对策、措施
2、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方向、原则
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原因
2、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3、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基础及措施
分析和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各种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了解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生的问题,认识它们变革的原因,明确改革的方向及改革措施
社会保障管理思考
当今老龄化时代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基金制在公平与效率、市场与政府、权利与义务上的优劣
1、公平与效率
2、权利与义务
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社会保障管理中基本矛盾的协调处理能力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了解在当今老龄化时代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基金制在公平与效率、市场与政府、权利与义务上的优劣
1、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架构及核心内容
2、养老保险的基本类型、原则和实施方式
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1、老年社会保障基本框架
2、老年社会保障类型
3、现代老年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与实施方式
4、我国养老保险基本制度
5、我国养老保险操作流程
从事养老保险管理及业务经办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经办能力。
通过情境模拟,明确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类型、原则和我国养老保险的操作流程、保障内容和实施方式以及资格条件
失业社会保险
1、失业社会保险基本构成
2、失业社会保险原则
3、失业社会保险内容
1、失业社会保险构成
2、失业种类及影响
3、失业社会保险制度
4、失业社会保险与再就业
5、失业保险有关政策法规、熟悉失业保险支付的操作流程
从事失业社会保险管理及业务经办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经办能力。
通过情境模拟、案例讨论全面掌握失业保险有关政策法规、熟悉失业保险支付的操作流程、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的关系、
良好的服务方式、对失业保险政策的深化理解、失业保险的待遇计算、《劳动法》的实际运用、如何合法保障劳动者权益;了解失业保险的待遇支付、条件等事项
医疗社会保险
1、医疗保险的定义、特征及其发展历程
2、理解基金的筹集、给付项目、支付方式及费用分担方式。了解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趋势及我国城镇医疗保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情况。
1、掌握医疗保险的定义、特征
2、理解基金的筹集、给付项目、支付方式及费用分担方式。
3、了解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趋势及我国城镇医疗保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情况。
从事医疗社会保险管理及业务经办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经办能力。
通过医保纠纷、医患纠纷  等实务案例讨论和分析认识医疗社会保险筹资机制;医疗社会保险的给付项目;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比;第三方对医保的制约影响;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改革
工伤社会保险
1、工伤社会保险的一般形式
2、工伤社会保险的一般操作流程、实务理论
3、我国现行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
1、工伤的概念;
2、工伤保险的原则;
3、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
4、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从事工伤社会保险管理及业务经办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经办能力。
通过模拟试训、案例讨论
掌握工伤保险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技巧;掌握工伤保险的一般操作流程
;了解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级别鉴定的相关知识。
生育社会保险
女性社会保障
1、妇女社会保障内容
2、生育社会保险制度
3、生育社会保险操作流程
从事生育社会保险管理及业务经办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经办能力。
通过生育保险实务案例讨论认识其在妇女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地位和操作流程
1、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2、把握我国改革前的军人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1、社会保险式的优抚保障;
2、社会救助式的优抚保障;
3、社会福利褒扬性的优抚保障;
4、优待抚恤
5、烈士褒扬
6、退伍士兵安置
从事民政部门及相关机构优抚安置管理及业务经办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经办能力。
通过案例讨论认识优抚安置工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地位和操作流程
最低生活保障
1、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
3、低保申请流程
4、低保标准
监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的生活救助方针、政策和规章;从事低保工作的实务能力。
通过对案例模拟和讨论,掌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和原则;最低生活标准的确定方法;申领程序与组织管理原则;了解社会低保的实际情况,实际操作,更有效的保证社会健康发展。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
1、城市流浪乞讨问题
2、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办法
1、流浪未成年人救助规范
2、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
3、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办法
从事社会救助服务管理的实务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过案例模拟学习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服务的基本流程和服务内容
1、贫困的界定
2、农村扶贫的战略
3、农村扶贫的方式选择
4、开发式扶贫
1、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2、开发式扶贫
3、农村扶贫的现状
4、农村扶贫的战略选择
农村扶贫工作的基本能力-方式选择、对象确定、战略路径
通过农村贫困案例的讨论掌握贫困的原因、危害、影响及解决对策
弱势群体保护
1、儿童社会保障
2、残疾人社会保障
3、老年人社会保障
1、流浪儿童保护
2、残疾人生活、就业保护
3、老年人生活、医疗保护
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及保护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弱势群体特征、服务方式
老年人福利
1、老年人福利
2、老年人福利模式
1、老年人福利内容
2、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
3、老年人医疗健康发展
4、老年人精神服务
老年人福利服务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老年福利的几个不同层次内容及需求
1、职业福利内涵
2、职业福利种类及管理
3、职业福利作用
1、职工福利制度的性质与内容
2、职业福利设计与管理的过程
3、我国职工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并了解国外职工福利概况。
通过组织、指挥、监督、协调职工福利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实现既定的职工福利需达到的目标
通过情境分析掌握职业福利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资金的来源,职业福利的管理
1、社区服务的内容、特征
2、社区服务的功能
1、弱势群体服务
2、社会成员服务
3、机关团体企业后勤服务
社区工作的基本管理、服务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社区工作对象、方式、作用
四、建议学时
课程总学时数:20x4=80(学时)
教学总时数
一、教与学
1、以学生为中心,探研高职教育新思路
不断探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最能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途径,用“以学生为中心”、“研究性、探索性、协作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的提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针对课程理论性、实务操作和职业道德三者并重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应用课件教学、计算机操作、录像教学、网络教学等信息技术,并采用现场演示教学、、情境教学、基于实例探索教学、开放式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2、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建立“立体交叉”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实践课教学中,利用教学资源库,灵活运用仿真教学、案例模拟实务、现场情境、课题参与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要摆脱说教式的传统方法,建立案例题库,与社会保障行业专家一起选择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典型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以及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现场表演,体验来感受社会保障对象的感受,体会服务意识的作用,增强职业道德培养;对于操作性要求较强的内容(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业务经办等),采用“基于社会保险实务工作实例的实践探索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场景模拟、程序实践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行课题参与式教学法,选拔基础较好,有一定能力的学生以团队形式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在老师指导下,展开调研,并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充分利用学校、机构、社区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性、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3、突出职业性,探寻职业道德教育新思维
强化职业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将社会保障知识体系与社会保障价值体系,专业理论与职业道德,职业实务与职业方法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很好的职业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投身于社会保障事业。
4、重视与行业机构的联系,强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协调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强化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社会保障行业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及现代教学手段等途径,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为学生个性成长,发现、发展自己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使其达到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的高度统一。
二、教学资源
(一)教材编写、选用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技能为核,社会保障实务能力与职业道德整体提高的课程理念。
2、教材编写应突出职业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创新性、强调操作性、体现时代性。
3、教材编写应根据课程特点,考虑职业教育性质,适应学生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4、教材编写体系编排应合理,内容安排应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加强整合,注重社会保障行业人才要求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5、案例选择应紧贴社会实际,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具有引导性、示范性、新颖性,应用实例应具有典范性,难易适度,文质兼美。
6、为了弥补教材注重理论,实务操作和职业教育不强的问题,应编写相关教学辅助,如《社会保险实务操作》、《城市低保操作流程》等,培养合格的社会保障人才,适应社会保障行业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本课程资源包括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纸质资源包括各类专业图书资料、期刊、杂志,将教学团队主讲教师的科研成果建档保存,整理结集的历届优秀学生毕业论文和实践报告,试卷分析等教学资料;电子资源包括适应现代教学条件下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资料;网络资源是指互动教学平台――课程网站,可供学生进行网上资料下载、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也可增进教师间的知识、成果共享和交流,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网络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指导文件、授课课件、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在线测试、自学指导、实践教学和网上答疑等。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课程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建立《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网站,供学生进行网上资料下载、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也可增进教师间的知识、成果共享和交流,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网络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指导文件、授课课件、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在线测试、自学指导、实践教学和网上答疑等,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专业网站和相关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社会调查素养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会保障行业建立稳定的联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开放的信息平台,给学生创设网络服务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训教学,使学生既可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又加深对社会保障工作认知和了解。
三、教学评价建议
1、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本课程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保障“实务能力、职业理念、后续发展”三项基本素质,应对学生在社会保障理论知识、社会保障实务操作能力、社会保障操作流程、社会保障职业道德等几方面对学生所学进行整体和综合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日常表现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教学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评价应重视与加强形成性评价。
3、多元化考核综合素质,突出实务运用
考核标准和内容中卷面笔试只占一部分,同时还采取面试、社会保障操作实务等多元途径考核。其中面试主要采取自选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模式,由学生在本课程的案例题库中自主选择案例进行解答,然后随机抽取案例题进行操作;而社会保障操作实务部分主要由现场专家和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这样,在考核中既强调了理论的实务运用,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了专业素质的纵深发展,积累了对社会保障事业的现实认知,同时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如下阶段的各门专业课的学习、毕业实习报告的撰写奠定了基础。多元化考核方式的运用,有效地考核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突出了实务运用能力。
4、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有利于考核的公正合理
课程考核的评价主体包括主讲教师、现场专家、学生,采用主讲教师评价为主,突出现场专家作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各种评价主体合理分配评分比例,一方面能保证考核的公正合理,全面有效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突出对专业素质和职业理念的考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考核方式和内容中渗透专业素质和职业理念的内容,使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之所在。社会保障实务的考核不只是社会保障工作技能的简单演练,更是让学生深入工作一线,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社会保障实务考核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使学生体验职业道德在社会保障服务中的作用和帮助,加强了对我国国情的认识,感觉到自己身上的重担,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
6、考核方式的外延,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
社会保障课程考核将考试不再局限于教师、教材,其中的面试的自选题、社会调查报告的考核,教师只是确定了大体的方向,涉及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具体内容由学生自主决定,同时利用暑假,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设计,时间、空间跨度大,对于学生的兴趣、专长而言有较大的帮助,避免了过去的一场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对于判定学生的真实成绩较为公平,同时又充分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有较大的推进作用。
Copyright (C) 2007 版权所有:长沙民政学院民政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开发制作: 小智  在分辩率下浏览最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际关系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