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油耗比夏季大吗两项夏季滑轮世界锦标赛

轮滑运动在中国
08:43:52 来自: 体坛网
字号:[小中大]
  轮滑运动过去称为&滑旱冰&,后来由前国际奥运会副主席何振梁先生确定为轮滑名称的并一直沿用到现在。轮滑运动主要包括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双排球轮滑、单排球轮滑和平地花式轮滑。我国轮滑运动开展较晚,轮滑运动19世纪传入中国。当时仅限于沿海个别城市,只作为娱乐活动。直到80年代初期我国才有正式比赛出现。
  1982年5月,我国首次在上海举办了&金雀杯速度溜冰邀请赛&。10月在北京举办了&环球杯旱冰邀请赛&。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10月在首都工人体育场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轮滑锦标赛。比赛项目有速度轮滑和花样轮滑两项。中国的轮滑运动最近几年迅速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国家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在我国群众中间发展很快,已经成为群众最喜欢的运动之一。全国所有的省市区都有不少的爱好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将近1000万的人在参与这项运动。在去年结束的第21届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上,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73个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参赛人数达到539人。这是历届参赛队伍和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国轮滑协会秘书长秦吉宏分析说,这次比赛的参赛队伍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区,参赛运动员也都是各地选拔的精英。
  我国的上海、深圳、苏州、秦皇岛等地都建成了具有国家标准的运动场地和比赛设施,各地的轮滑俱乐部也很多,每年都有很多比赛和交流活动,不断推动着我国轮滑运动的发展。这些年来,我国共举办了21次全国性的比赛,一次比一次参赛队伍多,一次比一次水平高,这说明轮滑运动正在成为各地群众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我国发展轮滑运动潜力巨大,空间无限。我们已经在全国各地举办了21届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这也是国内最高级别的轮滑比赛。这些比赛不但扩大了轮滑运动的影响,也培养了一批轮滑运动竞技人才,提高了我国轮滑运动的竞技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培养,我国已经有了几十位国家级轮滑运动健将。在全国已经有20多省市区组建了专业队伍,
  中国的轮滑运动群众基础好,热情高。过去,大家把轮滑主要作为游玩活动,后来逐步发展成了正规的训练。现在在广大的中小学和青少年中间练习这项运动的人很多。练习场所也从大马路等场合向广场、公园、专业场所转移。在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群众爱好这项活动的比比皆是,在6万人口中,专业爱好者就有3000多人。
  在轮滑运动的5个主要分支中,我国的速度轮滑发展很快,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可以重点扶持。另外,花样轮滑项目,我国起步虽然晚,但起点高,已经进入亚洲的&三强&,这个项目的双人滑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过第9名。
  在北戴河举办第21届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期间,中国轮滑协会还举办了国内首个轮滑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来自中国、法国、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轮滑业界官员、专家、世界冠军等都对中国轮滑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关注,也寄予厚望。论坛还发表了旨在推动区域乃至全世界轮滑体育运动发展的《北戴河宣言》。这将极大的推动我国轮滑运动的发展。
  每一项运动既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要有竞技比赛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比较完善的选拔、培养、训练、比赛等一系列组织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虽然轮滑运动在中国的群众中间开展得如火如荼,练习人群越来越多,但也存在专业性、标准化的训练场地少,训练不太规范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在鼓励群众开展轮滑活动时加以注意。 轮滑竞技运动是整个轮滑运动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注重群众性健身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竞技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为此,国家体育总局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比赛规则,按照国际比赛要求不断开展竞技活动。
  目前我国在速度轮滑、花样轮滑项目已经建立起比较齐备的比赛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使这两个项目发展很快,成为亚洲的强势项目之一。但双排球、单排球轮滑、平地花式轮滑项目,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技术标准也不成熟,也没有举办过全国性的比赛,这些项目成了我们轮滑运动的&软肋&。
  我国的轮滑运动虽然已经开展了近30年,但整体水平仍不高,和法国、德国等先进水平国家比仍有二三十年差距,这项运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有大批热爱这项运动专业选手,需要我们找准突破点,不断缩小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我们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巩固扩大群众基础,提高整体水平;从娃娃抓起,建立起完善的培养、训练机制,形成年龄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队伍。
  随着轮滑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给中国的轮滑运动支招。现在我们开始加大扶持力度,组建国家集训队,练硬功、走捷径,争取短期内在世界大赛上拿到奖牌,有所突破;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鼓励民间力量介入轮滑运动,把轮滑运动做大做强;加快相关设施的建设,逐步在全国各地建立轮滑运动标准场所和比赛设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和正规比赛需要,使这项运动全面发展,成为群众健身、竞技比赛的双赢项目。
编辑:康佳明
大家正在看视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锦标赛是主办的最高级别赛事,每两年举行一届。
5月25日-27日
8月28日-31日
9月15日-17日
10月26日-28日
2月24日-27日
10月20日-23日
9月4日-8日
10月7日-11日
10月9日-14日
10月28日 - 11月3日
8月19日-23日
11月17日-21日
11月19日-23日
6月2日-6日
11月1日-7日
9月24日-28日
4月13日-17日
5月18日-22日
10月14日-18日
5月1日-6日
7月15日-21日
9月16日至23日
獎牌結算截至。
 排名 
国家/地区
. 世界跆拳道聯盟網頁. 世界跆拳道聯盟.
. Taekwondo Data.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
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英文: IAAF World Half Marathon Championships)是創始於1983年的國際性賽事,主辦機構是,每一年一屆,2006年和2007年更名世界路跑錦標賽,之後又改回現名。
參賽國家/選手
204位選手來自36個國家
254位選手來自49個國家
215位選手來自47個國家
247位選手來自54個國家
209位選手來自53個國家
228位選手來自45個國家
236位選手來自54個國家
193位選手來自48個國家
182位選手來自52個國家
202位選手來自52個國家
201位選手來自60個國家
171位選手來自49個國家
152位選手來自55個國家
156位選手來自43個國家
157位選手來自43個國家
158位選手來自39個國家
123位選手來自30個國家
147位選手來自42個國家
160位選手來自39個國家
. . Retrieved on .
. . Retrieved on .轮滑追梦人
& & & & & & & & & & &
&&&&&&&&&&
轮滑追梦人
本报记者 康冀楠
轮滑是一项街头休闲运动,起源于欧洲,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最初将其看成与滑冰相似的运动,直到1987年才改为轮滑。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技术也在日益改进,轮滑的速度越来越快,技巧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灵活。 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子,眼前的他并不起眼,然而一旦踏上那“风火轮”,他马上化身为一道闪电,在风驰电掣中享受速度给他带来的快乐。 他就是曹洪伟,地道的开封农民,轮滑圈内的人都亲切地叫35岁的他“曹大哥”。身着一身绿色迷彩服,头戴一顶安全帽,背一只双肩包,双手各持一根木棒,他从2009年开始独自一人滑行,至今他已去过286座城市,累计滑行5万多公里。 2006年以前,曹洪伟过着普通生活。孑然一身的他,在建筑工地打工是他生活的全部。就在那一年,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一个夏天的夜晚,曹洪伟到金明广场,看到很多人在广场上轮滑,立即被他们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和轮滑那种自由、无拘无束的特色深深吸引。彼时彼刻,他想象着自己穿着轮滑鞋,快速变换着各种步伐,心随脚动,身体轻得好像要飞起来一样。回到家后,曹洪伟的脑海里一遍遍翻腾着那些画面,白天想,晚上也想,就连做梦也全是在练习轮滑。 就这样,曹洪伟和轮滑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今天。 用双脚追逐梦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洪伟的轮滑技术愈发娴熟,而他圆儿时梦的想法也更加强烈。“用双脚走遍祖国千山万水是我儿时的梦想。”曹洪伟说,“它一直伴随着我长大,从来没有离开过。” 他的这个梦想从2009年开始逐步变成现实,他计划分四期“滑”遍全国。那年10月,曹洪伟穿上轮滑鞋,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圆梦的旅程。他先是到郑州、洛阳,然后过山西、陕西,再到甘肃,中间翻过秦岭。之后,他经过陕南到湖北,然后回到开封。在3个多月里,曹洪伟跨越6省50多个城市,行程5000多公里。白天,他奋力滑行;晚上,他常常野宿。 第一期“轮滑中国行”的成功让曹洪伟深受鼓舞。回到家后,不甘寂寞的他经过短暂休整后,开始了第二期的行程。 日,曹洪伟从开封出发,往北到了内蒙古,穿过腾格里沙漠,翻越祁连山,然后抵达青海湖,走进藏区,途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然后到湖南、江西、广东、海南滑了一圈后又折返深圳去香港、澳门,再到福建,经浙江北上上海、江苏,9月返回开封老家。 比起第一期“轮滑中国行”,此次曹洪伟滑得更加辛苦。他每天要滑10小时左右,最长的一天甚至滑了15个小时,长达130公里,而且没有任何资助。 这一次几乎花光了曹洪伟的积蓄。回到家后,他一边打工,一边筹划着第三期活动的行程。经过一年多的休整,日,曹洪伟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远行,他一路北上,经北大荒、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直滑到黑龙江漠河北极村。 在这次远行期间,他受邀参加了“寻找2012梦想先锋”海选活动。经过海选、评委会评审、20强对决,曹洪伟一路过关斩将,从一万多人中脱颖而出,幸运地成为6名去伦敦观看奥运会比赛的人之一,从而一圆奥林匹克梦。 征程:苦并快乐着 一个人的征程是孤独的,也是艰苦的。 滑行期间,为了节省开支,曹洪伟每天只能吃饼子和馒头,偶尔才吃碗米线或者刀削面;他常睡在桥洞里、马路边和广场上,偶尔奢侈一下,住一晚最廉价的旅馆大通铺。有一次,当他在公园的长椅上醒来时,发现身边的轮滑鞋不翼而飞。曹洪伟告诉记者:“我是个农民,我的钱都是在工地上用汗水换来的,所以得省着花。”虽然他一再节省,但是3次“轮滑中国行”仍然花去了将近3万元。而这,是他的全部家当。 当他行进至内蒙古时,正赶上沙尘天气。他在日记中写道:“刮风时,沙土铺天盖地卷过来,连路都看不清,眼睛也睁不开。在集宁至呼和浩特途中,一会儿黑云翻滚,一会儿雪花飘飘。遇到风雪天时,躲也没处躲,只能硬着头皮在狂风暴雪中继续滑。风雪打在脸上,有种钻心的痛。两眼除了雪花就是泪水,很快又结成了冰。” 他抵达宁夏和甘肃时,每天陪伴他的只有风和雨。但曹洪伟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一路上我遇到的风雨天数都数不过来,也许是老天爷故意考验我,派风雨为我护航。”一路上,曹洪伟双脚上的水泡接连不断,大的水泡如同硬币,小的也有玉米粒大。他的10个脚趾甲挤掉了一半。漫漫征途中,他的钱包和身份证曾经被偷过,轮滑鞋的轴承也不知坏了多少次,而这都没能阻止他前进的脚步。 身体上的痛,曹洪伟都能忍受。最让他牵挂的则是家里年过6旬的父亲。一提起父亲,曹洪伟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一路上,我每天都在想家,特别是想到家里还有年迈的老父亲,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但是为了梦想,我不能半途而废。” 征途是艰苦的,但同样也有快乐。“我长这么大,没有接触轮滑前,从没有出过远门,没见过高山,更没见过海洋。自从开始‘轮滑中国行’后,祖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山峰和峡谷我看了很多。”谈起一路上的经历,曹洪伟非常自豪,“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以轮滑的方式登上八达岭长城的,非常有意义。” 曹洪伟拿出一个小笔记本,上面有他途经城市的体育和旅游部门盖的印章和祝福的话语。每到一座城市,他都会到当地的体育局和旅游局盖一个章,证明自己曾经到过这座城市,就跟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的倒换关文一样。在滑行期间,曹洪伟每天都会委托朋友将自己一天的行程简要地发到网上,也谈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不少支持他的网友都会给他留言。 与轮滑“白头偕老” 曹洪伟告诉记者,他的目标就是滑遍中国的东西南北方向的最末端,并且用轮滑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创造轮滑运动史上的一个奇迹。经过3期的“轮滑中国行”,曹洪伟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距离他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除了新疆、西藏等少数几个地方,国内其他地方我都去过了。” 谈起第四期活动的计划,曹洪伟说,这次他要到达霍尔果斯口岸和珠穆朗玛峰,路程也将更加艰险。目前天气太冷,他打算在家打工挣足费用,等天气暖和了就前往新疆和西藏。曹洪伟表示,虽然路途艰难,但是一路上都会遇到很多好心人。“我没有成家,但是老父亲对我参加轮滑活动非常支持。每到一座城市,当地的轮滑爱好者都会热情地迎接我,路途中他们的一个招呼、一张笑脸都会给我莫大的鼓励。这些都是我圆梦的动力,不管多苦我都不会放弃。” “只要你穿上轮滑鞋,就可以享受自由飞翔的乐趣。”曹洪伟说。他的愿望是与轮滑“白头偕老”,让这项健康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其实,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希望有一天他能走出国门,滑向世界:“若有机会,我一定会滑出中国,而且我相信这个梦想不会遥远。” 相关链接 轮滑,是穿着带滚轮的特制鞋在坚硬的场地上滑行的运动。现在多数的滚轴溜冰者主要都使用直排轮。因此,直排轮几乎成为轮滑运动的代名词。轮滑过去称为“滑旱冰”,后来由国际奥委会前副主席何振梁先生确定为轮滑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轮滑运动主要包括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双排球轮滑、单排球轮滑和平地花式轮滑。我国轮滑运动开展较晚,轮滑运动19世纪传入中国。当时仅限于沿海个别城市,只作为娱乐活动。 1982年5月,我国首次在上海举办了“金雀杯”速度溜冰邀请赛,10月在北京举办了“环球杯”旱冰邀请赛。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10月在首都工人体育场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轮滑锦标赛。比赛项目有速度轮滑和花样轮滑两项。中国的轮滑运动与西方国家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上图为曹洪伟在轮滑。 本报记者 李兰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滑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