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拇指广场汤姆作者资料

小学语文课件|试题|教案|视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资料免费下载
&|&&|&&|&&|&&|&&|&&|&&|&&|&&|&&|&&|&&|&&|&&|&&|&&|&&|&&|&&|&&|&&|&&|&&|&&|&&|&&|&&|&&|&&|&&|&&|&&|&&|&&|&&|&&|&&|&&|&&|&&|&&|&
&&&&&&&&&&
站点统计:
资源总数: 50846 个待审资源: 0 个评论总数: 224 条专题总数: 9 个资源阅读:
幼儿语文课件
01-0304-3004-3004-3004-3004-3004-3004-30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11-0208-2206-2206-2206-2206-2206-2206-22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12-0412-0412-0412-0412-0412-0412-0412-04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12-0412-0412-0412-0412-0412-0412-0412-04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1-0211-0208-2208-2208-2208-2208-2208-22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
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1-2308-2208-2208-2208-2208-2208-2208-22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11-2311-2311-2304-1004-1004-1004-1004-10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11-2311-2311-2311-2306-2206-2206-2206-22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1-2311-2308-2208-2208-2208-2208-2208-22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
11-2311-2311-2303-1503-1503-1503-1503-15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
11-2311-2311-2311-2311-2311-2311-2311-23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11-2311-2311-2311-2306-0706-0706-0706-07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11-2311-2311-2311-2311-2311-2311-2311-23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11-2311-2311-2311-2311-2311-2311-2311-2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课件
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课件
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课件
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件
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件
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06-25
11-1911-1911-1911-1911-1911-1911-1911-19
小学语文其他
12-2812-2808-0403-0212-3012-3012-3004-30&&所属分类 &&
《小美人鱼》
《小美人鱼》
《小美人鱼》 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讲一个美人鱼爱上了王子,为了能加入人类的行列,她用自己的声音换取了一双腿。在剧情方面迪斯尼有所创新,把原本悲惨的结局改成大团圆,并加入许多鲜活的角色,把小美人鱼Ariel塑造成迪斯尼第一位具有现代个性的女主角。
&《小美人鱼》
罗恩·克莱蒙兹约翰·马斯克
雷内·奥博诺伊斯
裘蒂·班森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对白语言:
爱情/动画/奇幻/家庭/
发行公司:
BuenaVistaDistributionCo.Inc....
官方网站:
爱丽儿公主小档案
英文名:Ariel生日:11月17日头发的颜色:暗红色眼睛的颜色:绿色身份:人鱼的小公主首次登场:《小美人鱼》性格特点:自信、很强的好奇心、勇爱丽儿公主、叛逆、喜欢冒险、勇于追求幸福爱好:在大海里收集各种人类的东西、唱歌好朋友:比目鱼小胖、人鱼王国的大臣赛巴斯丁公主心语:勇气和梦想!
《小美人鱼》 (片中剧照)
《小美人鱼》是根据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改编的。 迪斯尼把安徒生童话中最令人同情的角色,变成了长着一条尾巴的前卫辣妹。她喜欢旅游、冒险、考古和卡拉OK,目标明确,敢作敢为,对父母的劝戒不屑一顾。结果,她赢得了,还有整个世界。
爱丽儿是个向往冒险和浪漫的美丽人鱼,但是做为川顿(7个女儿中)最小的女儿,她却只能被人鱼王国的法律所禁止接触人类。但是当亚力克王子的船受到威胁的时候,叛逆的她还是救了亚力克,并和他一见钟情……平时,爱丽儿最好的朋友就是比目鱼和音乐大臣塞巴斯丁,当然还有海面上的史卡托经常帮助她“辨认”她找到的人类的东西,在深海海底,爱丽儿还拥有自己的珍宝世界,全都是她搜集到的人类的东西!
作为一条可爱的小美人鱼,爱丽儿公主向往的却是人鱼禁止她们接触的人类世界。她聪明,美丽,非常勇敢,爱冒险,几乎可以用探险家来形容她。她是大海之王川顿国王最心爱的女儿,因为她有着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喉。她最好的朋友是小小胖和音乐大臣赛巴斯丁。她乐于收集一切人类世界的东西,虽然她不知道怎么用。在又一次的探险中,她救起了几乎溺水的亚力克王子并对他一见钟情。而她的一腔热情也让恶毒的海底女巫乌苏拉有机可趁,可是父亲的智慧保护了她,终于愿望成真。
《小美人鱼》(片中剧照)
(一)“等你满了十五岁的时候,”老祖母说,“我就准许你浮到海面上去。那时你可以坐在月光底下的石头上面,看巨大的船只在你身边驶过去。你也可以看到树林和城市。”
(二) “啊,我多么希望我已经有十五岁啊!”她说。“我知道我将会喜欢上面的世界,喜欢住在那个世界里的人们的。”
(三)“啊,我多么希望我已经有十五岁啊!”她说。“我知道我将会喜欢上面的世界,喜欢住在那个世界里的人们的。”
(四) “如果不淹死的话,”小问,“他们会永远活下去么?他们会不会像我们住在海里的人们一样地死去呢?”
(五) “如果人类不淹死的话,”小人鱼问,“他们会永远活下去么?他们会不会像我们住在海里的人们一样地死去呢?”
(HeinzChristianAndersen)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或。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
幕后及影评
《小美人鱼》(片中剧照)
幕后花絮:
在剧情方面,迪士尼把原本悲惨的结局改成大团圆,并加入许多鲜活的角色。小美人鱼爱丽儿被塑造成迪士尼第一位具有现代个性的;工作人员甚至打趣说,如果华特迪士尼在世,决不容许像爱丽儿这样一位离家出走的女孩。
作为迪士尼最后一部手工绘制的,该片用了上千种不同的颜色作为一千一百幅背景画面,总共绘制超过百万张的图画。其中光是暴风雨这个两分钟的场景,就动用了10位特效师,耗时一年多才完成。
1989年上映的《小美人鱼》改编自安徒童话 ,是迪士尼的第28部动画长片,也是该公司走出低谷重振雄风的转折点。主人公爱丽儿是一条追求自由的小美人鱼,她对海洋以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红蟹赛巴斯丁等朋友的帮助下,爱丽儿冲出海底世界,找到了自己梦想的生活和爱情。
《小美人鱼》(片中剧照)
为美人鱼配音的裘蒂·本森说:“在故事中,大家都知道爱丽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她的童年是怎样的?爱丽儿是怎么结识这些朋友的?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告诉观众”。
正如裘蒂介绍的这样,前传《小美人鱼》讲述了小美人鱼的成长,从而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她日后的独立性格。此外,红蟹赛巴斯丁等人气很高的配角也在前传中露面,让老影迷们倍感亲切。
为红蟹配音的萨缪尔·维特风趣的说:“19年后再次为那只螃蟹配音,感觉真是太棒了,相信大家看完这部影片都舍不得吃螃蟹了”。
《小美人鱼》不仅让重返巅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处于衰落趋势中百老汇歌舞,根据影片改编的舞台剧吸引了大批观众。此后,迪斯尼动画片成为了百老汇歌舞的主要题材来源,这些都要感谢安徒生和小美人鱼。
1、迪士尼公主官方网站
2、下载迪士尼公主图片、壁纸、主题屏保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上一篇下一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暂无同义词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浏览次数: 2328 次
编辑次数: 1次拿什么吸引你,我的孩子—增强语文课堂魅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拿什么吸引你,我的孩子—增强语文课堂魅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拿什么吸引你,我的孩子—增强语文课堂魅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拿什么吸引你,我的—增强语文课堂魅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我们都是教语文学科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语文课被学生喜欢,但是,学生喜欢怎样的语文老师呢,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对他们充满吸引力呢?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一、独到的教学技巧,让学生学得快乐。
1、说缘分。我在绵外已教了九年书了,大部分时间都是教五、六年级,基本是中途接班,有时是接新学生班。我知道他们的想法: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凶不凶啊,作业多不多啊,教书有趣吗?可以说,我每次一走进这样的新班里,都会从他们复杂的眼神中读出对老师的期待。因此,第一次交谈,上好第一堂课,将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我和他们的第一次交谈通常是这样的,我故作神秘地,深情款款地说:“缘分,缘分啊,我们能在一起共同学习,真的是缘分啊。六年级这么多班,你竟然分到我们这个班;这学期我本是要去一年级的,领导突然又决定让我上六年级,巧合啊,我们素未谋面,竟然要在一起。有人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而我们却有360天的相逢相知相守,这岂不是上千年的修行才换得来的呀!上天注定我们在一起,我相信,他肯定会让我们绽开出美丽的友谊之花,收获到累累的学业之果。上天希望我们能做到,你们有信心做到吗?”从孩子们自信高亢的回答声里,他们已经开始认同我了,因为我们是上天安排的!
2、谈语文。我的第一节语文课通常是这样的,我拿着新发的语文课本,轻轻地打开,深深地吸一吸那浓郁的墨香,问:“你们上了好几年的语文课了,你们知道什么是语文吗?这本书为什么命名为‘语文’,而不叫‘语言’、‘文章’‘课文’或别的什么名字呢?”看着他们欲言又止,一脸迷惑,满眼期待的样子,我煞有介事地告诉他们:“编者这样命名,是想明确地告诉大家,学习语文究竟该学什么。‘语’就是‘口语,口头表达’的意思,要求每个学生会说话,能侃侃而谈,说白点,就是会“吹牛”。‘文’就是‘文章,书面表达’的意思,要求每个学生会作文,能下笔有神。这样看来,学好语文,不仅仅要考好一张试卷,而且还要多交流,多发言,做到能言善道。”看着学生豁然开朗的样子,我心里暗喜,虽然明白这样解释并不完全合理,但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孩子们脑袋里对语文有一个清晰感性的认识,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3、论犯错。为了让学生上课敢于发言,在第一次语文课上我对他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认为课堂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很快有些答案就上来了:这是学知识的地方;是思想碰撞的地方;是共同成长的地方;是我们童年的摇篮……从这些答案看来,孩子们是挺会说的了,还赢得了不少掌声。但我话锋一转,正色道:“我认为教室是一个犯错的地方,你们赞成吗?”同学们愣了一下后,就陆续发言了:“我赞成,我们毕竟是学生,如果不犯错,就不需要老师,也不必到学校来学习了。”另一个说:“我也赞成,教室如果是犯错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大胆发言了,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的。”我马上趁火打铁:“是的,犯错如生病,孩子在生病中完善身体免疫系统,孩子也是在犯错中逐步走向成功。我们在教室里不怕犯知识上的错,你有了犯错,才会有机会知道正确。我们不欢迎那些怕犯错,不敢犯错的人,因为他们在犯一个明哲保身,不思进取的更大的错。”我相信这些话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的心理环境,能鼓起孩子们愿说、敢说的勇气,能激活孩子们异想天开的创意思维。我旗帜鲜明地告诉孩子们:教室是安全的,你尽管展翅翱翔,因为有老师为你护航!
4、学课标。我的第二堂语文课是这样上的,师生共学《语文课程标准》。给学生下发上一年段和本年段的课程标准,指导学生了解、明白上学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本学期的新任务,然后用“√”“×”“?”标明已达标、未达标、部分达标的项目,再将此标准贴于语文课本的目录处,以方便查阅、对照。此教学安排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能从整体上知晓学习的目标和应形成的能力。
5、知序列。我的第三堂语文课是让学生整体学习全册内容,让学生知道本册有几个单元,有几篇课文,有几个单元导读和几个百花园,要写几篇作文等。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学生在开始学习新课前,把书读薄,对本期所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做到目标明确。
用以上几步开场,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老师很好耍,很亲切,很不一样,自然对语文课充满了期待,对语$2老师充满了信任。
二、精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得轻松。
判断一堂课好不好,标准很多,但纵观所有的好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2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让老师和学生都轻松地参与教学,这应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教学境界。
首先,设定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年段训练目标和单元训练重点要了然于心,做到不失位。教学目标不能太多,每堂课设定一、两个训练点就行。教学目标要落实,不要浮光掠影,虚晃而过。
比如,在《将相和》一文,在学习“完璧归赵”这个中蔺相如的机智时,稍不注意就会浮于表面。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清蔺相如在处理危机时所使用的一连串计策,如: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无中生有”计骗回和氏璧,反被动为主动;用连人带璧撞柱的“苦肉计”逼得秦王不敢硬抢;用以举行隆重典礼为由的“缓兵之计”拖延时间;后又用“金蝉脱壳”计暗中把璧送回赵国;最后以“秦国的信誉”问题相威胁,使自己安全脱身,从而顺利完成了这个危险而艰巨的使命,使自己一举成名。品读、理解、感悟至此,蔺相如的智慧才会跃然纸上,学生才会为他的聪明击掌叫好。
其实,作者在写文章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可谓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因此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来准确的设定目标,彻底地落实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课文真正地读懂、读透,才会真正地从课文中动情、悟理,才能真正地享受到语文学习魅力。
其次,要有简约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要静心阅读教材,读懂作者意图,弄清行文思路,在此基础上,找准教学切入点,设计清晰的教学流程,让教学活动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教学的切入点很多,现列举以下几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方式。
1、从课题切入。如在准备《老人与海鸥》一文的时,通过几遍的朗读,忽然发现课题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文章写作的逻辑关系,于是一条清晰的教学流程就浮现出来了。
(一)、读课文,从课题的角度概括文章内容(老人精心地喂养海鸥,海鸥悲痛地悼念老人)。
(二)、浏览全文,从课题角度,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全文分两部分,1-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老人喂海鸥;14-18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海鸥悼念老人。)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步骤1、老人对海鸥的爱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用小标题概括。(2-3自然段:喂海鸥;4-9自然段:唤海鸥;10-11自然段:谈海鸥。)步骤2、品读描写老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感受、体会、理解老人对海鸥的爱。
(四)、学习第二部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方法同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汇报。步骤1、海鸥对老人的爱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用小标题概括。(15自然段:围住遗像;16自然段:悼念老人;17自然段:保护遗像。)步骤2、大声朗读,弄清海鸥的行为,画出让你感动和震动的语句,写出你的理解和感受。步骤3:汇报交流。
(五)、揭示主题。给课题加上一组关联词,并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因为有老人对海鸥的精心照顾,所以才出现了海鸥集体悼念老人的震撼场面。只要我们都付出爱,动物就会用加倍的情感来回报。)
2、从重点段切入。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尝试了直奔重点段(7-8自然段)的教学思路。学习了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也不动的壮烈场景后,然后再用前面文段的内容来补充理解邱少云为什么不能动,是怎样做到了一动也不动,从而整合全篇,深刻体会邱少云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3、从情感点切入。对教学情感性强一类的文章,可用此法。如教《只有一个地球》:第一步: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第二步:细读课文,你的感受是从哪些自然段体会到的?第三步:品读课文,揣摩表达这些情感的语句,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第四步:回读课文,你想说些什么?这样以情感为线索,披文入情,层层深入,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教学目的。
4、从训练点切入。教学《天窗》时根据教学目标“能借助课文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一目标着手切入,直奔训练点,设计两个教学环节“1.以读促思:通过5、7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2.以思促写:运用这些想象的方法,尝试由句到段到篇的模仿练笔。”深奥的课文由此迎刃而解。
5、从人物形象切入。写人的文章可用此法。通过先粗知人物形象,再品悟语言深入理解来学习。
6、从故事情节切入。故事性强的文章可从理清故事情节入手弄清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理解故事揭示的道理。
7、从课文写法切入。为了让学生掌握童话的写作技巧,安排“规律我发现”环节,让学生从《稻草人》《大拇指汤姆》《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中概括童话写作的特点:即运用巧合推动故事发展,紧扣人物特点设计故事情节,从而避免学生在童话写作中的两大难题。第一是打不开思路,情节设计平淡简单,第二是不顾及角色特征,肆意夸大角色功能,可以让稻草人乱跑,让公鹅马丁负重几人,甚至让大拇指汤姆一拳打死牛。
总之,只有教师把文章读熟读透了,才能寻找到一条捷径,轻松地去引导学生轻松地阅读。教无定法,但我们要选择最轻松,最愉快,最高效的方法,这样才会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学得有趣。
在教学中曾有这样的镜头:老师进了教室,上课起立师生问好后,老师正要张嘴讲课,全班学生一起拖长声调说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课”,然后是一阵戏谑地哄笑。对于这个场景,我是很熟悉的,因为我读书的时候,我的语$2老师就常常被我们这样取笑。这显然是老师一层不变的套路让学生摸到了老师的底子,他们便认为自己也可以教书了。
我认为,无论哪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如果一层不变,势必让人生厌。因此,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不同的教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1、真情朗读。有些情感浓郁的散文,情节不是很强,老师真要去讲的话,要嘛重复文中语句,要嘛讲出来学生也不懂。不如教给学生情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意思、品味情感、感悟意境、内化语言。通过朗读的方法实现读者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享受一场心灵碰撞与情感交融的精神大餐。我们应该不会忘记,支玉恒老师在绵中大会议室上《匆匆》一课时,在支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用心灵颂读,用心灵倾诉,在层层深入地朗读中,让学生尽情体会作家的思想感情,与作者进行了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怎能不让学生喜欢呢!像《十里长街送总理》《西风胡杨》《海上日出》等我们感觉不好上的课文,与其教师东引西导,上串下联,不如让学生在浓浓的情感朗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意。
2、自主质疑。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较普遍、功效较显著的教学手段。它在揭示矛盾、引起思考、确定导向、交流信息、调节教学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呢?
从理解课文角度看,要抓住要害。& 课文中的要害,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教材的重点;结构的过渡点;文章的点睛点;作者的动情点。通过从这些点上生疑,从这些疑问上思考,能便捷、深入地引导学生学习。
但是,如果能训练学生设疑提问,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引导者,那不是更让他们自豪吗?我在执教第11册15课二类课文《为了五美元的礼物》一课时,就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尝试:
首先激励学生“学贵有疑”。其次教给他们以上提问方法。最后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评比,在充分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看谁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我把他们提的问题梳理了一下:
浅层次的问题: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鲁本)2、礼物是什么?(一枚胸针)3、礼物送给谁(他母亲)4、从这件事情中,你明白了什么?(鲁本对母亲的爱)
老师点评:你们以上问题很重要,弄明白了课文写了什么,但是这些问题只是针对了“是什么”,还没有触及到“为什么”,因此还属于三、四年级的提问水平。请大家再从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设计问题,让同学们能有更深入的思考。
在相互补充中,学生竟然提出了让教师意想不到的,直指课文主旨的问题:问题一:从胸针需要5美元,1条麻袋卖5美分,找齐麻袋花了300天这三个已知条件中列出2个数学算式。(5美元÷5美分=100个麻袋;100个麻袋÷300天=0.333个麻袋)。问题二:从这两个算式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鲁本捡麻袋花的时间之长,跨过了春夏秋冬;他每天平均找到0.33个,说明他常常空手而归)问题三:找出文中描写鲁本辛苦找麻袋的语句,请展开想象,鲁本捡麻袋时最辛苦的一个场景。问题四:鲁本为什么要这么吃苦为母亲买礼物,找出文中描写母亲任劳任怨的句子来回答。问题五:从前四个问题中,你感动吗?为什么?
说真的,当学生能提出以上问题时,我是多么的激动,他们完全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他们听到我毫不吝啬的赞扬时,他们已约定下一篇课文也要这样学习,脸上洋溢的自信和自豪的神情。
3、勇当老师。作为阅读教学,通过广大教师的艰苦摸索,探索出了教学的基本模式,如教学写人的文章,其基本程序是:明确主人公——概括事件——初知特点——揣摩语言——体会形象——情感表达。这本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但是篇篇课文如此教,学生必定熟能生厌。但是,如果让学生来做回老师,让他们按此方法来教授,必定能深受欢迎。在教《提灯女神》一课时,我就把教案交给学生,让学生做了回老师。(插播学生做小老师的视频)
4、巧用竞赛。此法使用时机:学生疲劳或状态不佳时;适用课型:复习课、二类课文。竞赛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最好是男女生各一组,这样更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试内容:从课文特点或学生掌握情况出发,设计出词语听写、课文朗读、读文质疑、自主学习、解决疑难、小组辩论、内容总结等等需要训练的内容,甚至包括认真倾听、点评对手、端正坐姿等学习习惯。老师为裁判,通过灵活平衡,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形式走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既丰富了教学方式,活跃了学习氛围,同时更是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此种教学方式,屡试不爽,深受学生欢迎。
语文教学的方式还有很多,如作业法、演讲法、表演法、检测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只要把握得住教材的特点,明确好课文的训练目标,再加上选准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四、务实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学得有效。
不管上课多么花样翻新,如果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学生也会有不踏实,不落实的担心。因此,要脚踏实地地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1、读。学生到校本来是读书的,可是有些学生怕读书,读不来书。我想,出现这种状况怨不着学生,因为我们就没有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来教学生怎样读,只是一味地组织学生一个腔调的读,久而久之,他哪还喜欢读书呢。教会学生会读,让学生喜欢读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
首先要教会学生读通、读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办法一:多练习。让眼睛、大脑、嘴巴、舌头协调配合。这需要反复训练。读书尽量做到出声读,大声读。办法二:训练眼睛看的比嘴巴读的要快。不要看几个字再读几个字,读完了再看,再读。
&其次要教会学生感情朗读。“读得有感情”首先要对课文有理解,有体悟,有感受。教材处理中,应抓住值得品味、诵读的语言,让学生好好地读,充分地读。在学生朗读情感已到位时,还有必要在朗读的技巧上进行指导,比如要依据情感抒发的需要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语句的重音、停顿。教师要多示范,作对比,学生如果读得好听了,他就会不自觉地陶醉其中,自然会乐于读书的。
还有一点,要教会学生多种读书方式,这样会使他们对读更感兴趣。如默读、小声读、放声读、变速读、讲故事、说评书、作演讲;个人读、小组读、齐读、赛读;默默跟读、轻声和读。
2、汉字记字法。掌握生字词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任务。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记忆汉字的诀窍。方法一:强化形声字的构字原理,教给学生按形声字规律记字的方法;方法二、建立易错字、常错字归类集,贴在课本前,安排学生反复读、记、听写。方法三:提高学生主动记忆兴趣。如黑板上生字讲解后不擦掉马上听写,允许偷看;听写时允许翻书几次。
3、积累运用。学好语文,要重视对课文感性材料的积累。积累丰富,读写听说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文章中的人物细节片段,有代表性的开头结尾,景物描写片段,点明中心的语句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还要训练仿写。
4、概括课文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中重要训练点,但由于不得法,学生常常是乱猜乱蒙,对此项训练大多不感兴趣。其实,常用的概括方法就只有以下几条:句子摘录法、段意合并法、要点串联法、题目扩展法、取主舍次法、回答问题法、概括事件法。学生很容易掌握。
有时把概括训练当游戏来玩,学生就更感兴趣了。比如学习一篇课文时,初读课文后,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读一遍后,请学生写出课文梗概;再读一遍后,用20字以内概括课文内容;接下来是用10字以内概括;再接下来要求用一个四字词概括;最后要求学生用两个字甚至一个字概括。这几个环节的训练,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训练了概括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而且让学生化枯燥为有趣。
5、读说式理解课文:观点—读文—解析—结论。
6、预习。给学生专门的预习时间,提供学生参考资料,教给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法,规范作好预习笔记。
7、记笔记。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如什么时候记,记什么,记在哪里等。
8、写作。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光凭每个单元的作文练习是绝对不够的。要加强短、平、快的读写训练,要落实写作方法的指导,要提供发布的平台,让学生想写、敢写、会写。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个隐性的指标,它不大会被一张试卷检测出来,但是那却是学生成长的根基,是他今后发展的起点。这是一项良心工程,需要我们务实地去落实。
五、合理的资料补充,让学生学得广博。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谈到要忠实教材,要忠实文本,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不要过早、盲目、随意地脱离文本,去引进补充材料。但是,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太过于囿固于教材,封闭于文本,会让学生视野狭窄,认识片面,理解浅显。而恰当的拓展,不但有助于对课文的学习,还能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崇拜。
1、历史故事类课文最好要介绍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这样会缩短时空,让学生更加接近当时的环境,贴近人物的生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开国大典》《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
2、对于系列作品的学习,通过补充同类性质的文章,便于学生了解这一类文章的内容,熟悉它们共同的写作手法。
12册第一单元“神话与传说”学了《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向学生介绍《山海经》,给每位同学复印《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让学生了解这一系列神话故事的内容,体会其表达特点。
学习了第9册第6课三首写景诗后,再给学生补充几首写秋天的名诗,让学生体会写景诗的方法,感受诗人在秋诗中体会到的不同情感。
3、人物类课文,补充与故事相关的资料,有助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对人物内心境界的体察。
如《提灯女神》《詹天佑》《梅兰芳》如能补充当时的报刊对他们的评价,补充相关的真实故事,可能会丰满人物形象,加深情感的理解。
4、名著类课文补充课文前后内容,可以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丰富人物性格,增强阅读兴趣。
如在教学《我是猫》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学生基本上会把文章中猫的形象解读为顽皮可爱,读完文章会心一笑。但是当给学生补充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原著《我是猫》的主旨时,学生才能体会到课文中的猫被主人冷落奚落的羞愧无奈,被年糕粘住难以脱身的焦急痛苦。原著内容的拓展对正确解读课文的作用便表现出来了。
在学习《草船借箭》后,为了使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形象更加鲜明丰厚,如能给学生介绍原著中,诸葛亮胆略过人,巧妙退敌的章节,那一定会激起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的强烈愿望。
5、同作者作品,主题阅读,能帮助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作者的强烈情感。
学习陆游的《示儿》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强烈地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可补充他的《十月四日风雨大作》,让学生了解这位67岁的老人,即使被朝廷放逐村野也日思夜想着为国效劳,其爱国之心苍天可鉴。在补充材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引导学生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中,想象出诗人一年又一年眼泪巴巴向北而望的孤独身影,通过这一组诗的学习,能使陆游的爱国情感显得更加真实,更加丰厚。 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科学课,历史课,生物课,地理课,思品课,拓展要有理,有度,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对文本的忽视,对材料的堆砌,使知识拓展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
大家试想,当你对这些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知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信手拈来,见缝插针,侃侃而谈,那孩子们怎不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如何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如何吸引住班上的孩子,从而提高我们教学效益,这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话题,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招数,让自己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拇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