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云创新零售怎样云起来?

云计算研发
——创新联盟助“云”腾飞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正以超过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350亿元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1000亿元。
然而,发展云计算,需要众多具有软件开发能力的软件企业。对于此,我省的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我省软件企业绝大多数是系统集成和嵌入式软件企业,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云计算的开发应用和产业的发展。
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献社坦言,我省云计算产业中,很多企业存在着缺乏能够跟上科技发展形势的人才等问题,使得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能力不足。
对此,实施意见提出,我省将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关村科技园等高端机构、产业园区和企业合作,推动云计算协同创新。整合省内创新资源,建立河北省云计算产业创新联盟,推进政、产、学、研、用密切协同。将支持石家庄、秦皇岛等软件园区发展云计算产业,推动承德大数据产业核心创业园、保定“云大移”(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产业城建设。
相关专家建议,我省还应充分发挥环抱京津的区位优势,在土地、人员、配套设施等方面制定优惠措施,吸引京津云计算研发项目,特别是对土地有一定要求的硬件制造、产品组装等项目落户。
云计算应用
——加快实现“化云为雨”
6月18日,我省与阿里巴巴集团举行工作会谈。在会谈期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晓明表示,位于张北县的阿里巴巴云计算产业基地将为20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这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海量数据都将汇聚到张北,张北将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数据中心”。
不过,并非所有的云计算中心都能实现这样的应用。有关专家认为,云计算并不简单等同于建设规模庞大的数据中心,还要解决云计算的应用问题。
“建设云计算中心,就好比建设了高速公路。但是,现在很多路上跑的车还不够多。”我省相关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们和国外一些云计算技术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相比,“重建设、轻应用”是一大不足。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曾表示,“在把握云计算出发点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化云为雨’,要把云计算和具体的应用目标落实起来。”
相关专家建议,目前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云计算的应用、创新等方面,大力支持云计算应用产业的发展。
本次实施意见提出,我省将建设“云上河北”应用系统,打造“9+N”云服务平台,包括政务云、工业云等等,为社会、行业、企业和公众提供高效的云计算服务。支持华为廊坊云计算数据中心、润泽国际信息港等云计算服务企业面向省内产业园区(开发区)、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搭建公共云服务平台。
在宁家骏看来,目前还要进一步明确云计算的发展应用目标;要对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园区进行合理布局。发展云计算不在于投资了多少服务器,也不在于投资了多少数据中心,而在于有没有一个优化资源配置的理念、统一的架构来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的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运用,要能够真正地通过云计算来降低成本,实现绿色节能。
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
日前,总投资30亿元的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在两江新区云计算产业园开工建设。在此之前,腾讯云北美数据中心已上线。此外,腾讯云还与真格基金、创新工场、深创投、凯鹏华盈合作推出“云+”计划,提供1亿元,打造迄今为止云计算领域力度最大的一次创业云扶持。近日,苹果公司副总裁丽莎·杰克逊透露,苹果公司将推动苹果公司亚太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同时,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将在贵州省的贵安新区建立总投资额超过150亿元的云计算基地。
整理/刘清波
发展云计算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加快邯郸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重大战略决策。而邯郸云计算中心,是发展云计算产业的重要支撑点,是“智慧邯郸”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首批启动项目。
今天上午,阿里·数据港张北数据中心项目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开工建设。张北县委书记郝富国表示,和阿里巴巴联手建设的云计算基地,将为绿色能源的利用探索出新思路,提高产业链效率。
“张北县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成为吸引云计算产业园落地的重要因素。”张北县工信局局长宋成瑞表示,目前张北县风电并网规模227万千瓦,光伏电力开发110万千瓦,年输出风电光伏发电量达50亿度,可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距北京225公里的河北省张北县正在打造云计算产业基地,实现河北对北京“输煤”到“输电”再到“输信息”的革命性转变。张北将与北京华夏脉络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京北云谷云计算与智慧产业基地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500亩,建设容量50万台服务器。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或通过投稿邮箱:()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
6月24日27日本科提前批A、B,本科一批等填报志愿。要摈弃一刀切思维,你真正的尊重学生个性选择了,质疑自然消失。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群众活力,打造创业服务平台。
国民经济实现缓中趋稳河北省稳中有进的态势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移动音乐还可以怎样创新
  8月26日,2014中国大会在北京拉开大幕。大会围绕“创造无限机会——打造新时代经济引擎”的大会主题,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可穿戴设备、、智能交通、大数据、、电子商务&O2O等20余个热点论坛轮番上演,涵盖政府政策解读、行业权威报告发布、高端领袖对话、中小企业实战经验分享、创投人剖析资本风向等诸多板块。  以下是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演讲:(图为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  朱一闻:我先介绍一下网易云音乐这个产品,网易云音乐是去年4月份进入移动音乐市场,当时在这个市场上有像QQ、、酷狗这样的竞争对手,然后有的甚至在这个市场里面经营了十年以上了。那么,在这么一个红海市场里面,网易云音乐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就收获了四千万用户,它怎么做到的呢?这个答案就是创新。在座的各位现在有时间可以下载一下网易云音乐,体验一下网易云音乐的创新之旅。  今天的主题是移动音乐应用还可以怎样创新。分三部分,第一、移动音乐类产品的创新方法论。第二、从创意到创新的过渡。第三、网易云音乐的创新实践探索。  第一、产品的创新方法论。无线音乐市场在最近几年增长非常快速,到2014年预计会增长到421亿的是戳规模,这么一个市场里面,移动用户的占比也越来越大,我们看到从2013年开始,PC用户已经被手机音乐的用户差不多赶上了,然后手机音乐的用户现在是增长速度非常快。那么,这样用户更多的是在移动端听歌。那么,用户的音乐行为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用户更多的是在碎片时间听各,比如说在公交车上,用户需要随时随地的去发现好音乐,因为手机是随时随地可以拿在身边的,他的心情也是根据你的心情随时变化,我们可以随时找到好的音乐。用户可以更加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其实是情感上的方式,大家更分享音乐。所以,得出移动音乐的三个创新观。第一、专为移动而生,PC上的设计其实已经不能满足移动端的需求了。其实手机是现实和网络联系的纽带,这上面可以做非常多的创新,比如说听歌这个功能,坐在出租车上,正好听到一个广播,这时候你只要拿出手机录几苗种的片断,手机就可以告诉你这首歌是什么名字,而且你还可以保存下来进行收听。再举个例子,你想知道这个会场有多少人用网易云音乐听歌吗?知道他们听什么歌吗?你就可以用网易云音乐身边这个功能就可以找到答案。所以说,用户可以随时地的去发现好的音乐。第三、音乐是情感宣泄的出口,我们产品的设计就不能把自己定位成是一个工具,而应该是有情感的。  我们网易云音乐的创新方向是个性化、人性化和精品化,网易云音乐所有的设计方向都是照着这三个方向做的。个性化,我们刚才说音乐是有感情的,我们要把感情的因素设计进去,使得用户用你产品的时候能够得到感情的共鸣,只有这样共鸣,用户才会真正的爱上你的产品。个性化,其实每个人喜爱音乐的口味是不同的,所以音乐需要有非常大的个性化的推荐。而且用户是非常喜欢分享音乐的,所以在分享内容上我们也要做到个性化。精品化,其实网易云音乐都是一求做到精品化,特别是音质和曲库,网易云音乐提供的是高品质音乐给用户免费使用,而且全部是500万的高音质曲库,也是国内最大的。通过精品化的路线,使得网易云音乐得到了很好的口碑。  第二、创意到创新的过渡。这个例子就是一个播放列表的例子,左边是用户的播放列表,他的播放列表其实是一个本地的,而且没有办法共享给别人的,你重新更换系统,这个播放里列表就丢失了。它可以转化称歌单的功能,可以被别人收听,而且还可以分享,而且永远在云端保存,不会丢失。第二个例子,左侧这张图是用户歌词抄写在一张纸上,这个创意其实是可以转化成网易云音乐的歌词分享功能,其实歌词是用户表达情感的一种最大的一个方式。所以说,歌词分享我们让他可以随时随地分享给别人,而且做成非常漂亮的图片。右边是网易云音乐的播放界面,它其实播放的时候是一个唱片机的样式。右边这张图是网易云音乐的朋友社交分享的界面,用户之间可以分享歌曲,但是他创意的来源就是发现用户喜欢交换磁带,喜欢拷贝MP3的方式交换音乐,这样就可以把分享音乐做到云端化和及时化。  那么,大创意转换成创新,它的最核心的要点是什么?其实就是要发现用户的痛点。网易云音乐上线之前我们找到一个用户的痛点,就是找不到好的音乐,大家获取的方式还是停留在排行榜推荐,用户接受大众的喜好,没有自己的偏好。网易云音乐怎么做的呢?它用了歌单UGC这个概念,UGC这个概念其实是想让两个人爽,一种人是内容创意者,一种人是消费者,网易云音乐就是制作歌单的时候很简单,创意者可以很轻松的制作歌单,消费者比如可以在跑步时候添加歌单,可以把跑步时候的节拍和心率都可以进行分类,让他找到自己要的歌单。由于是第一个做歌单UGC的平台,网易云音乐营造了非常好的用户的氛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网易云音乐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歌单UGC平台。  再看一下创新的实践探索,探索一,其实看歌词也是中国人听音乐时候最大的习惯,在播放界面到看歌词这一个路径上网易云音乐做了较多的创新,歌词分享就是其中一种,就是刚才说过的,他可以把歌词制作成一张非常精美的图片分享出去。探索二、用户的体验要超出用户的预期。个性化推荐这个模块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听歌口味推荐歌曲和歌单给用户,这个功能其实是需要用户的听歌口味足够多,才能分享的非常准确。这里有一个非常宝贵的是新用户上线的时候其实没有很多数据,一般的产品就是告诉你,你先试听这首歌再来用这个产品。我们是基于小游戏,音乐测试,通过用户回答的小问题和听几段音乐片断,就可以得出他的音乐口味,马上就可以用这个功能去推荐音乐。除此之外,我们在用户测完他的口味之后,还给他得出一个口味称号,这个称号其实是非常个性化的,所以用户非常喜欢把这个称号分享出去,他的朋友看到这个分享内容,他也会回来尝试,这也是一个正像的口碑营销。探索三,让用户帮我们体验产品,网易云音乐提出音乐产品体验计划,目前网易云音乐已经成为整个音乐市场里面口碑最好的产品,而且引领了各个音乐产品的创新。也有非常的人都在用这个产品,也一直在分享我们的产品,然后目前的移动音乐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目前已经达到四千万的用户。  最后总结一下网易云音乐的创新宝典。我们不发明功能,而是进行再设计。在手机屏幕游侠的情况下,更看重感性的体验,做到每个环节的高品质,而且听用户的,不听老板的,谢谢!
(本文为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有一种怪现象一直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摆脱不了的附骨之疽。
2014年以来,随着体育产业振兴计划和我国互联网+策略的不断深化,我国互联网+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本报告从传...[核心提示] 云笔记产品进入团队协作领域需要经历什么样的思考和打磨?把握好取舍之道是问题的关键。微信扫一扫,分享文章发表微博,邀请好友参加讨论。您可以 @好友昵称 通知他们编者注:有道云笔记是网易有道旗下的云笔记产品,目前已覆盖了 PC、iPhone、iPad、Android 和 WP 平台。
上周末有道云笔记正式开始内测其团队协作功能。本文由网易技术总监、有道云笔记产品负责人蒋炜航投稿,从一名产品人的角度讲述了「」诞生背后的故事。
文章篇幅较长,较为详尽地回溯了产品从创意到完善的过程,其中对产品定位和理念的反复思考尤为值得关注。
有道云笔记在 2011 年 6 月第一次和大家见面,在过去的 3 年里,有超过 2400 万的用户通过有道云笔记开始了他们的云端记录之旅。而我们也在思考,云笔记的下一个创新点在哪?是更炫酷的功能,还是开拓一个更新的领域?
为什么瞄准团队协作领域
事实上,在云笔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我们调研过一些潜在的方向,也尝试过不少微创新。真正让我们决定云笔记向团队协作方向突破的,其实不是有道的任何一位高管,而是用户。
在和用户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小规模的团队用云笔记创造出了很多新鲜的玩法。
罗辑思维团队是首先引起我们兴趣的团队。他们对云笔记的创造性运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罗辑思维的编辑团队使用同一个云笔记账号,每位编辑建立一个自己的笔记本组整理预料素材,而主编将不同团队成员贡献的素材整合在一起,形成最终罗辑思维的节目脚本。
随后我们为罗辑思维团队开通了公众账号,号召更多的普通用户通过有道云笔记向节目投稿,经过筛选整理后将优秀内容共享到云笔记公众账号中,公众账号变成了一个粉丝做出贡献也得到回报的地方。从 2013 年初我们接触到罗辑思维,在使用过程中他们向云笔记团队提出了很多急切的需求,比如设置权限,需要看到修改过程等等。
云笔记之前的版本并不是为团队协作设计的,所以类似逻辑思维这样的团队使用起来会有种种障碍,但这些团队愿意尝试新东西,把效率看得很重要,也不受大公司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他们想到很多办法来规避这些障碍。
另一个例子是&NGO 组织黑龙江青基会。这个只有四五个人的小团队要同时处理几十所希望厨房和希望小学的项目进展,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要随时随地协同处理信息。这四五个成员共用一个有道云笔记账号建立了一套资料协作机制,日常工作的处理和汇报完全在云笔记上进行,即使出门在外也可以随时查看项目资料。
正是这些用户富有创造力的操作方式给我们释放了一个很强烈的信号:用户在寻找更好用的团队协作产品。
有道云笔记&协作是怎样诞生的
把一个好想法变成好产品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而且中国用户的团队协作方式与国外有着极大的差别,照搬国外的现成产品几乎不可能。于是我们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快速构建原型、试错、推翻重建的过程。
第一阶段:2013.3 - 2013.5 尝试云笔记共享版
在一开始,我们的思路是做云笔记的共享版。我们在笔记和资料的存储、管理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国外同类的云存储产品 Dropbox、Evernote 也都做了共享版,或许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组建了一支很小的特别行动组(1 名后台开发、1 名前台开发、2 名兼职 PM)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做出了一个团队共享笔记本的原型,团队所有成员都可以添加和修改共享笔记本中的笔记。
(云笔记共享版的界面)
(云笔记共享版中大家通过更新笔记标题来聊天)
然而问题很快出现了。最初几天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参与体验的团队成员很快就沉寂了下来。我们以为是产品原型太过简单,于是又快速增加更新提示、提升共享速度,但发现仍然没有起色。通过访谈,我们才意识到简单的笔记共享,只是相当于让大家把自己手里的苹果扔到一个不会动的筐里,至于谁扔的,谁咬了一口,都看不到。我们意识到,对于团队而言,共享资料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存储和备份,推动项目的进展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这种只能部分取代 FTP 功能的云端资料库,用户当然不愿意用。
此路不通,产品工作陷入困境。
第二阶段:2013.5 - 2013.9 重新确定产品形态
云笔记共享版的思路被否定后,我们觉得问题在于用户不知道共享笔记的内容做了什么样的修改。为此我们尝试了下面几种不同的原型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始终找不到让我们自己满意的方案。
(中间尝试过的协作产品原型)&
在困扰中,我们决定重头从用户的场景出发,来定义产品的形态。这段时间我把电话簿、微博微信上创业的、带团队的、做管理的、高校里做教授的好友通通骚扰了一遍,跑遍了三里屯、798、国贸、中关村、五道口的咖啡馆。一番访谈下来发现,大家要的不是一个方便的云端资料库,更多的要是一个有效的云端工作场所。在访谈中,我的朋友们一再提起微信在他们工作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以及微信在文档管理上的不足。我们意识到,在团队协作产品中,IM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模块。资料库+IM 应当成为协作产品的主要产品框架。
因为 IM 有用户习惯的交互方式,所以我们新版的产品原型也试图在 IM 的标准交互上进行改良。
(资料库+IM 的移动端原型)
(资料库+IM 的桌面端原型)
第三阶段 :2013.9 - 2014.2 找到资料与 IM 的平衡点,为自己做产品
在此产品基础上,我们扩大了团队规模,加大了开发力度,也引入了 UI 设计。在这个版本中,协作界面被分成三栏,左侧是群列表,中间是 IM 讨论,右侧是资料库内容。资料库中又分为笔记和文件两个类目。用户可以在 IM 中讨论项目相关的内容,资料的更新参考个人笔记,最近更新的内容排在最上面。
(资料库+IM 的首个 UI 设计版)
为了得到更多的内部反馈,我要求整个笔记团队完全抛弃企业 IM 工具(网易泡泡),转用云笔记的协作产品。作为团队带头人,我解散了所有笔记组的泡泡群。
但毕竟协作产品当时还在开发中,存在协作 IM 消息提示不够及时等各种问题。不久之后我就发现,我的团队成员偷偷的重新建了泡泡群(只不过把我排除在外)。但如果是关于文档的交流,大家还是愿意在有道云笔记&协作中讨论的。 & 所以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协作功能的定位。如果说资料库和 IM 是天平的两端,第一次的问题是完全把自己困在了资料库那一边,而这次,则是向 IM 的步子迈得有点过大了。
经历过这轮内测后,我们意识到,有道云笔记&协作不是要完全代替团队内现有的 IM,我们要做的协作产品,核心应该还是资料,在这里资料不仅可以被管理,而且应该有更加强大的协作编辑能力,IM 讨论是辅助讨论和实时更新的手段。
在意识到这点之后,我们将笔记和文件合并到同一个功能模块中,并将这个功能模块置于客户端界面的中间,突出其核心价值。通过增加多版本对照、笔记和文件评论等功能加强了资料管理和协作能力。在 IM 讨论区增加资料新建、修改、删除的消息通知,把资料库与 IM 模块更加有机的结合,让沉淀的团队资料真正活起来。 & 在做完这些修改之后,我们终于初步达成了「给自己做产品」的目的。
(以资料为核心的资料库+IM 产品结构)
第四阶段:封测 2014.2 - 至今 &从给自己做产品到给用户做,与用户交朋友
接下来,我们把视角从「给自己做产品」切换到「给用户做产品」,让用户给我们尽量多的反馈,然后让他们爱上我们的产品。我们尽快地找到一批会给我们有价值反馈的用户。在过去 3 个月中,我们以 2 周为周期,优化视觉与交互、修改 bug、完善功能超过 500 项。通过与用户的深度交流,我们也获得了一些新的洞察。比如说,我们意识到在协作办公场景中,对 office 文档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这个洞察,我们为协作产品增加了 Office、PDF 预览功能,并在近期将提供对 Office 文档直接编辑(不再需要下载和上传)的功能。
(有道云笔记&协作产品内测版界面)
在封测阶段我们邀请了一些团队来体验产品,其中有道口语大师团队、网易新闻客户端团队、网易花田团队、网易游戏部、网易杭研团队、网易云阅读团队、网易云音乐团队等众多网易内部产品团队已经从最初的尝鲜用户成功转化为第一批忠实用户。除内部团队外,一些外部朋友也参与了封测过程,她生活团队、周末去哪玩儿团队、卓明地震援助信息中心、黑龙江青基会以及网易校园合伙人大赛的参赛学生等很多团队,都在协作的使用过程中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改进建议。
经过 1 年多的反复演进,有道云笔记&协作为团队用户提供了群管理、笔记、文件、图片的管理和协作、IM 交流和通知等一系列基础的功能模块。之所以把产品设计成这样,源于我们最初的一个理念:我们要做的是一个面向大多数用户的产品。这些用户迫切需要的是最为基础的文字处理软件、表处理、实时沟通。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我们不会考虑专门面向某些特定人群,比如会计、销售这些垂直领域做专门的开发。
在产品诞生的过程中最难的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要准确判断出哪些功能应该上,哪些要抛弃。我的看法是,研发过程中当然应该保持专注,要弄明白哪些事情为什么做,哪些事情为什么不做,哪些事情要做透。
产品的取与舍
对我们来说,原则很简单,我们提供的产品应该是为一线团队项目推动者服务。
所以我们要让资料的共享、编辑、协作变得更加高效、对于项目的讨论要更加实时。而过于复杂的组织架构、OA 流程管理、层级权限设计,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这都是我们不做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用户都是一些没有层级观念的人。他们可能只是几个想合伙把一件事做成的小伙伴,不需要那些复杂的东西。
我们希望团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去灵活使用有道云笔记&协作,形成最适合自己团队的使用模式。而我们云笔记团队也将在内测阶段中根据大家的反馈继续尝试更多的创新。
归根结底,一切的一切还是要回归到用户应用的场景上去。这是我们产品成功的根本和保障。
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峰会上谈到未来趋势的时候讲到,提升企业内部效率的企业级软件将是大市场。我们很高兴有更多的企业关注这个机会。对我们来说,这既是一块崭新的领域,也遵循着我们一贯的理念。连接人,连接团队,从个人到团队全面提升效率。(编辑 / 诸神之黄昏)微信扫一扫,分享文章发表微博,邀请好友参加讨论。您可以 @好友昵称 通知他们京 ICP 备
号 - 2京公网安备请问:创新怎样云起来?_百度知道
请问:创新怎样云起来?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真不懂
不知道你说什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创新零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