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某项项目列入新农合检查整改报告的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研报告
>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调研报告网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发展宏观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二、&新农合&在保山市隆阳区的发展:
(一)区域概况:
保山市隆阳区,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境内山脉起伏盘错,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648米。东距省会昆明593千米,西离中缅边境279千米,全境东西宽78千米,南北长96千米,全区总幅员面积为501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2.6%。隆阳区辖2个街道、6个镇、6个乡、 4个民族乡。全区总人口8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万人,占总人口的85.83%;少数民族人口11.55万人,占总人口的13.46%。
改革开放以来,隆阳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建设、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已形成了粮油、烟草、蔗糖、畜禽、林果、蔬菜、咖啡、丝麻、山葵、药材花卉等十类优势农业产业,全区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57.8:21.1:21.1调整为2005年的32.58:27.05:40.37。2005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价)48.9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15.93亿元,第二产业13.23亿元,第三产业19.74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79元。优越的立体气候,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给隆阳区带来了立体农业之利,已被国家列为滇西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全国粮棉大县(区)之一。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隆阳区将逐步成为我国内地向西南边疆实行经济技术转移的支撑点和接力点。
(二)&新农合&发展成效:
  自2005年隆阳区被列为首批&新农合&试点以来,隆阳区把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具体工作中,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作为每年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纳入市、县、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各级政府都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监督委员会,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切实加强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政府还认真落实&新农合&机构和人员编制,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合管办,落实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专职人员,落实了办公设施,建立健全了合作医疗各项工作制度。
  为了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新农合&,消除农民群众的顾虑,逐步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树立互助共济意识,各县区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新农合&宣传,通过对享受到&新农合&补偿的农民的专访,并在新闻报纸上作专题报道,强化了&新农合&宣传的直观性和辐射能力,让群众亲眼看到&新农合&带来的好处。为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工作,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保山市各试点县区均认真组织开展了基线调查和&新农合&运行情况分析,并在全面分析、评估、测算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各县区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试点方案。
至去年年底,隆阳区按照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目前,全区实际参合约850000人,参合率达98.33%,共筹措资金 1亿多元,使六十多万农民得到了补偿。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区的全面铺开,广大农村群众得到了最大的实惠: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全区共有2800名孕产妇得到住院补偿, 2007年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0.24%;减轻了患传染病参合农民的经济负担,全区共有710人次因患传染病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41.89万元;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共减免住院病人费用91048人次,其中得到元的8人次,10000元以上的7人次。
三、隆阳区在发展&新农合&中取得的经验:
隆阳区自2006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前发展,在方案设计、制度建设与执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让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为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扩大群众受益面,隆阳区先后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两次调整,实现了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截止2008年3月份,共筹集到1.28亿元&新农合&基金,有62.95万人次受益,基金为农民群众支付6266.20万元,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2.联系实际,以人为本,对孕产妇实行政策倾斜。长期以来,隆阳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滞后,特别是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隆阳区在制定&新农合&实施方案过程中,对孕产妇顺产实行打包收费制度,即对孕产妇顺产到乡级医疗机住院的给予全额减免,病人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到区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顺产)的,病人只需付300元,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顺产)的给予350元定额补助。自孕产妇打抱收费制度实施两年来,孕妇和婴儿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产妇死亡率比上年下降了0.3135&,婴儿死亡率比上年下降0.52&;2007年婴儿死亡率比上年下降了1.18&。目前,隆阳区实施的孕产妇打包收费制度已在全市得到推广。
3.探索监督机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确保我区&新农合&稳步发展。积极探索制度监督、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的实现形式:
一是印发了《隆阳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工作职责(试行)》隆合管[2008]1号文件,明确了区乡合管办的工作职责,并明确规定了其权利和义务,要求区乡合管办要把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放在工作的首位,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确保我区&新农合&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印发了《隆阳区卫生局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通知》隆卫字[2007]16号文件,并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书,明确了其权利与义务,并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不断规范服务,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坚决村绝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对于违反&新农合&相关制度的行为,将给予严肃处理。
三是印发了《隆阳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关于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通知》隆合管[2008]2号文件,对市区乡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费用实行分别限价规定,限定药品比例,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四是加大对合管办及定点医疗机构的培训力度。三年来我区共组织&新农合&工作人员培训10余次,对全区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区乡合管办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提高了经办机构的管理能力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五是率先实行入户核查制度,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通过核查,成功杜绝了部分医疗机构套取基金的行为,现在入户核查制度在全市已得以推广。
六是严格审核报销单据,对报销单据实行&三审制&,即医疗机构自审,乡镇合管办初审,区合管办终审,对于不合格的病历给予清退,严把报销单据审核关。
4.积极探索社会救济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我区卫生事业救济制度的向前发展。隆阳区地处保山市中心,是保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长期以来,隆阳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仍是广大农民群众主要经济来源,特别是贫困人口所占基数较大,如何对农村弱势群众实行有效的医疗求助,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能赢得民心的根本体现。对此,隆阳区把探索社会救济制度的探索纳入工作重点来抓,通过与民政部门、残联等部门的共同协作,对五保户、残疾人、特困户等弱势群众进行每年5元M人的参合补助,2009年将提高到每年10元M人;对特殊群体住院减免后,自付部分仍无力承担的,根据由隆阳区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三部门联合发文的《隆阳区农村医疗求助实施办法》隆民政联[2005]95号文件规定,按不同标准给予500元&5000元的救助。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我区农村卫生事业。自实施&新农合&以来,我区积极向上级争取&新农合&配套项目,不断改善农村医疗环境,推进我区农村卫生事业向前发展。
2007年已列入项目建设计划的有:市二院新建住院大楼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第一期工程投资1000万已经完成;15个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总投资765万元;16个卫生院设备配置项目,总投资300多万元;96个村卫生室建设,总投资500万元,上述项目已全部完成,我们相信,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将进一步推动我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新农合&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6.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一是鼓励在职人员加强学习、自觉学习。
二是通过举办远程视频中专教育,解决了264个乡村医生长期以来无文凭的问题。
三是选送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三年来共进修77人。
四是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函授大专、本科班学习。
五是积极派人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
六是扎实开展对口支援。武警保山医院、市二院、区保健院对技术力量薄弱的7所山区卫生院,以&传、帮、带&的形式,重点支援相关卫生院妇产科和外科建设。
七是下派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任职。如隆阳区妇幼保健院原院长,外科技术骨干,到河图卫生院任院长2年多以来,带领全院职工真抓实干、励精图治,使河图卫生院的整体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加强,赢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八是招聘卫生技术人员98人,充实医疗机构。
四、问卷调查结论分析:(问卷及数据见附件)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针对农民、村干部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新农合&实施情况的调查,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200 份,回收192份,有效问卷188份,有效率达94%。下面就调研情况分析如下。
(一) 农民看病选择什么地方:
当人们生病时,一般选择什么地方看病,在&新农合&的制度设计中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这样才能确定参加&新农合&应该是哪些医院, 才能真正达到便民利民惠民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 当农民生病时10%的人会选择所在的村卫生所就诊,主要原因是距离近、价格便宜,可见村卫生所在农民的治疗小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8%的人选择个体医生,这可能是个体医生离自己家比较近,而且免去挂号的麻烦;只有42%的人会选择乡级以上的医院,这些医院的技术是主要的优势,大病的治疗医院还主要是乡级以上医院,这点也不能忽视。但对农民的参保内容应以常见病为主,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看病问题。
(二)对&新农合&的宣传效果: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但是基层是否有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具体宣传呢?通过调查可以看出,64%的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途径是政府宣传和电视报纸等媒体。其它宣传途径主要有:①广播站和电视台的宣传、②下发到每户村民的《致全县农民群众的一封信》、③村委亲自到村民家中进行宣传、④召集各镇合医办小组发布当年相关政策。从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政府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还是很到位的,宣传效果很好。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研报告相关推荐毛邓社会实践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关于石家庄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调查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当前所在位置:
调查报告: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报告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调查报告频道为您提供调查报告范文参考,以及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调查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9亿农民的&看病难&、&因病致贫&、&困病返贫&的问题深深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开始在全国陆续推行。为了推进这项造福于亿万百姓的民心工程的顺利开展,我们来到了湖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批试点县,涟源市茅塘镇,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情况,以及农民的切身感受,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对涟源市茅塘镇的道童村,柿乡村,光阳村等四个村的117份问卷调查中,调查者的学历,年龄:
学历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中专大学以上
人数(人)
比例(%)9.421.358.136.711.94.2
年龄(岁)18岁以下18-
人数(人)9718120
比例(%)5.336.947.311.7
茅塘镇是涟源市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尤其以乡镇企业发展出名,全镇有3万-4万人,而在外地经商或打工的人占了调查者人数的67.6%,依靠农作物作为主要收入的家庭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
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农民的家庭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有54%,800-1000元的占有14.9%,1000元以上的占有31%,而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在300元以下的占有44%,300-900元的占有34.9%,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0.6%,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少的增加,特别像茅塘镇这种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小镇,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这是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农民普遍反应的问题。据资料显示,1990年至1999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从686元增加到了2240元,增加了3.32倍。但农民看病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分别由10.9元、47元增加到了79元和289元。也就是说农民在收入仅增长3.32倍的情况下,门诊费和住院费的费用分别增长了4.4倍和3.7倍。这意味着农民住一次院差不多要花去全年的收入,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过快,增幅过大,致使许多农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需要住院的不去住院,贫病交加。
在问及当前农民看病就医存的最大问题时,有43.9%的人认为现在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家庭难以承担,我们在农村调查时,农民还反映农村医疗保险定点的乡镇卫生院医药费用更贵(相对于私人的诊所医院)。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只有在指定的定点医院就医所产生的费用才能得到补偿。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另有33.2%的人认为乡镇医院就医程序复杂,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水平较差,医疗设备陈旧,农民根本不能从其获得医疗保障。农民大病小病不愿去乡镇一级医院就医。同时也有7.9%的人认为乡镇医院路途太远,不方便就医,只有15%的人对当前乡镇医疗状况还比较满意。
国家对农村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有80%的农民表示支持认同这一政策,减轻了农民遭遇重大疾病时的医药负担。可以看出农民对于参保的积极性很高、期望也比较大。15.4%的人认为这项政策有利也有弊,自己也有其它的看法。在问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何顾虑时;有42.7%的人担心新型农村医保政策不稳定,怕钱白投了,12.6%人对其获得补偿时,担心资金无法兑现,办理时程序复杂。也有25.5%的人对此无顾虑,相信政策带来的巨大实惠性和稳定性。
调查农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了解,有58.8%的人听说过,自己也参了保,但对其政策具体的内容如补偿办法等却不清楚,21.8%的人对这一政策,一点都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
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获得补偿,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是农民最为敏感的的问题,同时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保执行和落实的关键所在。有41.6%的人认为从管理机构获得补偿不方便,要获得补偿,比较难办,程序也比较复杂,办事效率不高,29.6%的人承认是自己对农村医疗保政策的不了解倒致获得赔偿时不方便,只有24%的人认为办理农村医保补偿,还比较方便,很满意。
由以上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出的初级阶段。农民得到实惠,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尤其是农村医保的定点乡镇医院,医药费用更贵,服务质量却比较差。农民不愿去定点的乡镇医院看病。而根据农村医保政策,只有在定点的乡镇医院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农村医保管理单位才会予以补偿。农民普遍反映即使是有补偿,自己也要支付相当多的部分。这种农村医保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没有给农民带来廉价的医疗服务,也没有给农民带来最大的实惠。
二、农村的乡镇医院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医院的医疗设施陈旧,农民从乡镇医院得不到医疗保障。这是我们在茅塘镇调查时农民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保的政策规定,乡镇医院作为农民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报销额度在30-60%,报销幅度最大。县级医疗机构报销额度在30-40%之间。农民不但没有地方看好病,而且也不能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优惠,切实减轻医药负担。
三、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障中获得补偿时普遍反应不方便,程序复杂,原因应该有两方面:①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虽然知道这项政策,但对于政策的相关内容却不是很了解。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投保和报销都有明文规定。只有符合报销条件所产生的医药费用,才能获得补偿。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报销,如打架、斗抠、交通肇事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规定的自费药等都是不能从农村医保中获得补偿的。但我们在调查中几乎没有农民知道这些规定。②农民从医疗保险中获得补偿时,必须经过三级政府机构的审批核查。虽然当地县乡政府都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管理办公室,但办事效率不高,不专业,没有一批专业统一的审核机构。甚至有农民反应个别管理干部损公肥私,&拿回扣&。以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的继续向前发展,降低了农民对农村医保的信任和支持。
要使农民得到最大实惠,不但要使农民有地方看病,还要有钱看病。就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正确对待摆在我们面前,客观存在的种种问题。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建议:
一、深化乡镇医院改革
首先要解决的是要让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好病、有医疗保障,这是办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前提。这就必须要深化农村乡镇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更新医疗设备,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乡镇医院的改革一直时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老大难&。我国现在的乡镇卫生院绝大多数都是以行政乡的建制发展而来,有的乡镇只有3万到4万人,完全可以同周边乡镇一起建,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涟源市茅塘镇这种3万到4万人的小镇就完全可以和附近的乡镇合并建院,然后再向每村配置驻村医生。这样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又方便农民看病。同时,乡镇医院也可以投入市场,任其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国家来养活卫生院,将乡镇卫生院承包或拍卖,能够解决乡镇卫生院的投资发展,但医学人才的引进,也是乡镇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每年有许多医学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作医药代表,也不去乡镇医院当医生,不外乎是乡镇卫生院收入低,待遇差。在现在高校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茅塘镇卫生院还没有一个正规大学生,甚至大专生也没有,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宣传和鼓励医学大学生到乡镇医院就业。这样才能为乡镇医院的发展注入活力。农民的医疗保健也才能有保障。
二、加强药品购销监管
有较低廉的药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医院医药费用太贵,特别是定点的乡镇医院,必须加强对药品的购销监管。可以实行乡镇医院村卫生所,由上一级医疗机构牵头,直接向厂家统一采购药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进价,鼓励使用低成本、低价格,疗效又肯定的药物。要制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实行药品价格公示,加大农民群众的监督,让农民明明白白看病买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加强定点医院的审批和检查
我们在茅塘镇以及附近几个乡镇调查时知道,每个乡镇的卫生院都是被农村医保部门自动指定为医保定点医院。对于医疗和药品定点机构的确定,必须加强对定点医院的审批和检查,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只要条件俱备,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作为定点医疗和药品供应机构。而对于那些不及时提高自身素质,管理松弛,私自涨价,弄虚作假的定点医院和药品供应机构要及时取消农村医保定点资格,加强动态监督。否则,这种定点医院靠医保养身,农民有苦难诉的现象,将严重阻碍农村合作医保继续向前发展
四、加大政策内容宣传积极引导
农民反映获得补偿不方便,对农村医保的各种顾虑,关键还是要加大医保政策内容宣传,积极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各种积极性。乡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报纸、传单、公开信,干部下乡等使合作医疗的政策优越性,实施补偿办法以及各项规定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这样既可以使农民打消各种顾虑,提高积极性,又可使医保管理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使农民方便满意。
搞好合作医疗,有利于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利于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的初级阶段,虽然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们只要提高对合作医疗的认识,正确的对待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事实来打消农民心中的疑虑与困惑,相信这项为农民服务的政策必将深入民心。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向前发展。
更多内容请进入:界首市人民代表大会
&|&&|&&|&&|&&|&&|&&|&
你的位置:首页 >> 本站公告
关于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调研报告文件加入日期:()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利民惠民政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实施,广大农民参合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些参合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新生事物,从建立、发展到完善尚需时日,界首市人大工作研究会调查研究的情况表明,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尚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新农合工作平稳运行
自2008年1月1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市乡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呈现出启动迅速、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的工作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农民参合率不断提高。一年多来,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新农合管理中心通过扎实工作,积极宣传,广大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知晓率不断攀升。2008年全市农民参合率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参合农民受益面和基金使用率大幅提升。全市参合农民达520094人,参合率83.9%,2009年参合率攀升到89.68%。截止2009年5月31日,全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利用信息平台为参合农民审核报补5507万元,其中住院病人5526人,住院报补5471万元,门诊统筹报补188612人,门诊统筹基金支出163万元。2008年全市参合农民受益率为7%,2009年前5个月受益率为3.4%,政策范围内规定的药品达到了应报必报,较好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新农合基金安全平稳运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和乡镇管理分中心严格执行市统筹,市、乡镇两级审核,收支分离,管用分离和拨用分离制度,出台了《界首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基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农民受益程度不断提高。一年多来,市新农合管理中心根据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参考省新农合推荐的典型经验做法,经过科学合理分析论证,及时制订和调整《界首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逐步提高参合群众住院治疗封顶线和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扩大补偿范围,放松时间限制,尽可能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和受益程度,大大减缓疾病负担对农民家庭经济的冲击。
农民就医环境不断改善。一方面增加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协商,把省内医疗水平较高的一些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名录中来,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定点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使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改善。
新农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宣传工作不够细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作发展不平衡。就全市而言,2009年上半年参合率达89.68%,但有些乡镇的参合率还不够高,个别地方今年上半年参合率甚至呈下降趋势。据统计数字显示,全市尚有42000多名农民尚未参加新农合。
旧的医疗体制难以适应新农合这驾“马车”新的配载。新农合工作大部分在镇村,而全市乡镇卫生院的现实状况是:1/3正常运转,1/3惨淡经营,1/3濒临倒闭。近些年乡镇卫生院基础及医疗设施投入严重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农民到乡镇卫生院就诊次数偏少,加之市乡门槛费、报销比例设置不尽合理,导致农民舍近求远,扎堆到市医院或市外医院就诊,患者就诊流向不合理,基金支付结构不科学。
农民的期望值过高,导致筹资时村干部与农民产生对立情绪。市内就医时受药物报销范围所限,报销比例达不到预期;市外就医时因资料不齐全,经常往返补办手续费时费力,且报销比例不高;有的受经济条件或传统观念影响,自我保健和健康风险意识不强,互助共济、“我为人人”观念淡薄,特别是年轻群体,对新农合制度报有疑虑和担心,导致筹资工作难度加大。有的镇村为了完成筹资任务,达到一定比例,自掏腰包垫资,且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个别村干部垫资达六、七千元。据了解,2008年全市仅有代桥、顾集、陶庙3个乡镇收齐参合费。
定点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偏高,农民虽参合却受益甚微。医疗机构是新农合实施的最大受益者。以市人民医院为例,在院病人爆增400%,新农合实施之前年收入为4000万元,实施新农合的2008年收入为1.2亿元。乡镇卫生院收入亦呈上升趋势。代桥卫生院实施新农合前年收入为10万元,实行新农合后的2008年收入达34万元。但由于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抬升,医院得到实惠,而农民受益不大。以疝气切除为例,实施新农合之前,每人花费在400-600元之间,参加新农合后人均花费在元之间,去掉报销部分,与参合前花费相差无几。另外,一些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有不合理用药、不合理化验、不合理使用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不合理收费等现象,而这些不合理项目,对于患者及家属而言无法甄别,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参合农民的实际负担。
村卫生室启用困难重重,落实“小病不出村”有一定难度。全市所有村卫生室都已建成,但投入使用的不足10个,影响了“小病不出村”目标的实现。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宣传不到位,农民对政策的理解有偏差。镇村宣传力量薄弱,一些宣传形式只能蜻蜓点水。加之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约占1/4至1/3,使新农合宣传对象呈现空白群体。
受农民传统观念和思想觉悟限制,一部分农民不理解、不相信、不支持。新农合制度建立伊始,部分农民持怀疑态度。实际报销时,手续繁杂,且报销比例偏低,农民对此有不同看法。
受益面太窄。以代桥镇为例,2009年元月1日至5月31日,全镇仅受益964人次,其中,镇卫生院303人次,市医院145人次,市外就医127人次,各类门诊389人次,占全镇总人口的3.2%,预计全年该镇受益面不会超过10%。
门诊报销比例偏低,挫伤农民参合积极性。门诊发票不予报销的比例过大,农民情愿到非定点医疗机构或小诊所购药或就诊。另外,到乡镇卫生院就诊时,每次都有100元门槛费,农民认为划不来,造成对新农合政策的误解。
人员、管理、资金等问题制约着村卫生室难以正常运转。由于村卫生室实行合作经营制,这一形式很难正常运作长久。加之经营、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一系列问题困扰,致使已启用的村卫生室矛盾和问题凸现,运转难以为继。
意见和建议
由于新农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有不断探索、完善,解决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这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强正面宣传,加大政策引导,使广大农民自觉投身于新农合工作中去。农民的思想觉悟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宣传和引导。通过已享受大额医疗费报销农民的现身说法,消除尚处于观望或误解中农民的疑虑。代桥镇代西村一14岁白血病患者桑旭,已报补费用13000多元,带动整个代西村农民参合率达100%。
提高管理水平,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尽可能让农民享受更为便捷、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政策的落实、制度的运作、程序的设计等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解决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不高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矛盾的问题,解决涉及新农合时用药及药价、医疗服务价格虚高问题,解决受益面过窄、门槛费设置、城乡报销比例悬殊不大、门诊费统筹等问题,解决农民报销手续繁杂问题,使参合农民尽可能得到更多补偿,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让更多的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合政策带来的好处。
规范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扭转“医院上效益、农民空欢喜”这一不正常现象。国家投入新农合的大量资金并未流入参合农民腰包,各级医疗机构争向将农民应得的“蛋糕”揽入囊中,这与制度设计的不完善不无关系。卫生及新农合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完善措施,强化手段,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提高药品报销种类,提高报补标准,切实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实行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贫困救助相结合,切实解决农村特困群体看病难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村卫生室建设及管理模式可借鉴郸城县的做法。通过对河南省郸城县村卫生室建设情况实地调研来看,每个行政村由一名村卫生员承包并出资建设,统一标准建成后国家再予补偿,这样既增加其责任意识,又能提高其管理和服务水平,真正做到让参合农民“小病不出村”。
界首市人大常委会 All Rights Reserved电话: 传真: 主办:界首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地址:安徽界首市人民路1号 邮编:2365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合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