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调研报告怎么写书怎么写

广东中山报告63例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了解与预防
日 21:31   来源:深港在线    【
】 【】【】
广东省自21日截止,已经发现63例病例,省卫生厅发出紧急通知,各地做出预防和治疗准备工作。登革热如何产生,有什么症状,和如何预防市民应该积极了解并做好预防措施。
  广东省卫生厅22日通报,中山市黄圃镇日前发生一起登革热本地感染疫情,截至7月21日,该市已报告本地感染病例63例。今年以来,广东深圳、广州、珠海等8个地市先后报告了输入性病例累计22例。
  目前,广东省报告的登革热病例均为轻症病例。疫情发生后,广东副省长林少春指示严防疫情扩散和蔓延,广东省卫生厅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登革热防控工作,并组织专家到现场指导防控工作。
  广东省爱卫会和省卫生厅已于22日分别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市要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以防蚊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目前,各项防控措施正有序进行。
  专家分析,今年以来,新加坡、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持续活跃,近期广东出现多雨气候,适宜蚊虫孳生,已逐步进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季节,当局部地区发生了本地感染病例后,存在登革热病例陆续增加的可能。
  专家提醒,登革热可防可治,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喜在居民家中花瓶、小鱼缸、托盘中的清水繁殖。目前正值白纹伊蚊活跃季节,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最根本的措施。
  延伸阅读:何为登革热,登革热症状,如何预防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深港在线综合"的所有作品,均由本网编辑搜集整理,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观点、配图等内容,版权均属于深港在线,未经本网许可,禁止转载,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评论&已有位网友对本文发表了评论&&
站内搜索:
图片文章推荐-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广东今年共报告22例登革热 可防可治不要慌
来源: 作者: 欧旭江
4月11日,广州市报告广东省今年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疫情比去年提早了两个月。登革热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倾向和皮疹为其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全身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4月11日,广州市报告广东省今年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疫情比去年提早了两个月。截至4月12日,广东省今年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22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例,境外感染输入性病例21例。
  相关疾控专家分析,今年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和降水的增加,全省各地的蚊媒密度将逐渐升高,再加上我国周边地区特别是邻近我省的东南亚地区的疫情严峻,使得本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逐渐升高。
  周边地区疫情可能成为导火线
  近年来,原本只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南美洲等一带流行的登革热也悄悄潜入内地,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更成为威胁南沿海地区尤其广东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疫情。
  今年以来,东南亚及南美巴西等国登革热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数据显示,马来西亚今年疫情较去年同期增加41%,巴西3月份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增多162%。由于地理上和东南沿海登革热高发的国家密切接壤且交往频繁,广东出现登革热疫情的风险一直存在。根据近期中国疾控中心的研判,东南亚国家今年登革热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加上本地蚊媒的存在,所以一旦有输入性病例来到广东,就会造成登革热在本地传播。
  登革热治疗没有特效药
  国家卫计委去年8月下发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指出,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可辨证使用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或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选择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益气固脱、醒脑开窍类制剂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来自登革热传统疫区的印尼专家治疗经验值得借鉴。根据印尼公共卫生专家的医学临床研究表明,在过去六年使用复方阿胶浆的过程中发现其对“登革热”有独特疗效,随后通过对收集的病例观察数据,逐步证实了“复方阿胶浆治疗登革热”的有效性。
  印尼卫生部公共卫生专家JusufKristianto博士研究显示:复方阿胶浆可在短时间内提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并稳定患者的血细胞比容,有效防止患者出现休克或出血等引起危重的因素出现,从而大大减少危重病人数,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降低治疗的成本。
  登革热可防可治不必过于恐慌
  专家提醒,登革热可防可治,市民不用恐慌。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喜在居民家中花瓶、小鱼缸、托盘中的积水繁殖。清理蚊虫孳生地(积水),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措施。希望广大市民人人动手,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若出现突发高热、皮肤潮红,头、肌肉、骨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登革热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倾向和皮疹为其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全身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三型。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
  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后会损伤血管,导致血液指标下降,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数量下降或贫血,进而破坏人体免疫力,使病人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症状,危重病人常因血小板过低导致内脏出血性或休克死亡。欧旭江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李维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上传海岛图片 万元大奖等你拿-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茂名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5例 专家教你如何预防登革热
来源: 茂名日报作者: 黄楚凡
针对目前茂名市发生登革热病的实际情况,记者10月2日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对登革热防控知识进行详尽问答。
针对目前茂名市发生登革热病的实际情况,记者10月2日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对登革热防控知识进行详尽问答。
1、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我国,登革热曾经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和港澳台等地区暴发,7—11月为广东省登革热高发期。
2、登革热的症状是什么?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3—15天发病,通常为5—8天。临床表现有:起病急,高热(39℃以上),发热时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痛,早期面、颈、胸皮肤潮红,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病程5—7天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一般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可有皮肤黏膜出血等。
3、登革热会致命吗?有后遗症吗?登革热一般为自限性传染病,并发症较不常见,病死率较低,一般无后遗症。但容易传播,多次感染后易引起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而导致死亡,应引起人们足够程度的重视。
4、登革热可以在人和人之间直接传播吗?不会。但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从而导致登革热的广泛传播。
5、登革热有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或者有特效药治疗吗?目前,没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对登革热也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只能是避免被蚊子叮咬,发病时及时就医。
6、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什么习性?哪些地方容易被这种蚊子叮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种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中,如:室内外积水缸罐、竹林中的竹筒、树洞、椰子壳、废旧轮胎、腌菜陶瓷器皿等。多在户外侵袭人体,吸血高峰在下午4—5点,次高峰在上午9—10点。其中花斑蚊的活动飞行范围一般在滋生地附近50—100米范围,很少超过200米。因此,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滋生地周围100米范围内较易受到该种蚊子叮咬。
7、 怎样预防登革热?伊蚊是登革热的唯一传播途径,因此,减少伊蚊数量或避免伊蚊叮咬是预防控制登革热传播的关键所在。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可积水的容器,如放置在户内外不用的花盆、缸罐等,让蚊子无处藏身。
(2)种养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3)及时清除沟渠、天台等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蚊虫的药剂。
(4)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5)个人可在衣服上施用驱蚊剂,着浅色长袖衫、长裤,在户外活动时不要使用带有气味的化妆品、香水等。
8、登革热防控,单位及个人应做好哪些工作?预防登革热,单位应积极配合爱卫和疾控部门,自觉做好本单位防蚊灭蚊工作,清除单位积水,防止蚊虫滋生。
个人方面,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区旅行;户外活动时 (尤其是在灌木丛、池塘和湿地),要注意穿长裤长袖衣,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蚊药;要住宿于有空调或装有防蚊纱窗的房内,如果住宿地没有隔蚊或空调设施,最好使用杀蚊喷剂或燃点蚊香及睡在蚊帐内。
对家中花瓶、水生植物、水缸、贮水池等盛水容器每周至少要换水、刷洗一次,对闲置不用的水桶、陶瓮等要加盖密封。
9、外出打工人员如何预防登革热?
应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清除家中积水,防止蚊虫滋生。若出现发热、皮肤潮红、头痛肌肉痛等,应留在当地就医。
茂名市各级疾控机构采取有效措施防控
据广东省卫计委2日通报,截至10月2日零时,茂名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5例。市各级疾控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国庆期间,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防控。
针对疫情,茂名市各级疾控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一是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做好病例的排查工作,确保每一例病例得到有效的跟踪处理;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综合防控能力;三是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及时做好疫情风险评估;四是快速有效处置疫情,严防疫情扩散;五是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使蚊媒密度下降;六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登革热防控意识;七是加强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加予整改。
针对国庆几天长假,市疾控呼吁,市民应该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区旅行。
若家中有人,特别是从珠三角地区返回的亲友出现发热、皮肤潮红、头痛肌肉痛等,应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 李能忠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上传海岛图片 万元大奖等你拿广州市报告我省今年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省卫生计生委提醒公众注意预防登革热
09:22:31&&&|&阅读次数()&|&正文背景色:
&&& 据省卫生计生委通报,4月11日,广州市报告我省今年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目前广州市已迅速对疫点进行处置,落实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的措施,严防疫情扩散。截至4月12日,我省今年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22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例,境外感染输入性病例21例。&&& 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一直高度重视登革热防控工作,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将防控工作抓早、抓细、抓实。4月13日起,林少春副省长率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到佛山、中山、广州、东莞等地督导登革热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今年以来,省卫生计生委多次研究部署登革热防控工作,加强监测,加大督导和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病例早期发现的能力和水平。省爱卫会深入开展了以“清死角、除四害、保健康”为主题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消除蚊媒孳生地。&&& 专家分析,今年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和降水的增加,全省各地的蚊媒密度将逐渐升高,登革热本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逐渐升高。&&& 专家提醒,登革热可防可治,市民不用恐慌。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喜在居民家中花瓶、小鱼缸、托盘中的清水繁殖。清理蚊虫孳生地(积水),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措施。希望广大市民人人动手,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若出现突发高热、皮肤潮红、头痛肌肉骨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
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请报告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