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油墨红色放久了会变稠没有流动性偏好

) 14-09-03第一个问题,关于凹印油墨的一般固含量范围,因为我没有对各种不同体系油墨的固含量进行实验性数据统计所以没有参考性数据提供给您。
关于第二个问题首先要清楚固含量的定义。固含量是指乳液或涂料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后剩余部分占总量的质量百分数。而油墨里面烘干后剩余的部分除了颜料,还有各种不可挥发的添加剂和树脂。因此单以固含量的大小来判断色浓度是不合理的。色浓度不仅取决于颜料的性质,而且取决于颜料的含量和分散性。虽然油墨要具有一定的色浓度,颜料的含量不能太少,但是太高也会因为吸油作用等原因,造成流动性变差。如一些油墨用吸油度高的颜料制成,看起来黏度很高,但是着色力却并不好。因为对油墨知识了解不多,所以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14-09-03油墨类型可以按照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按照树脂体系:聚酰胺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按照印刷工艺:凹印油墨、柔印油墨(凸版)、胶印油墨、平印油墨、丝印(网印)油墨等
按照印刷基材:塑料油墨、玻璃油墨、纸张油墨、铝箔油墨、尼龙油墨、金属油墨等
按照油墨功能:环保油墨、水性油墨、抗水防冻油墨、UV油墨、防伪油墨、荧光油墨、导电油墨等……
总之,油墨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类型太多了,以上是我总结的,如有不当之处,欢迎高手指教!!希望大家共同交流、互相学习! 14-08-291.色相不准。油墨钻度过低或油墨体系内颜料含量少或色纯度有偏差,油墨在印刷时分析析出沉淀,转移不良。掺入原墨,调整钻度把水墨搅匀后再印刷, 并检查印版及墨辊是否老化。
2.粘度不稳。油墨有触变性,起泡,溶剂易挥发。油墨应搅拌均匀后再用加适量的消泡剂(0.2%)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达到挥发递度平衡。台州复合油墨报道
3.干燥性差。在预想的时间内印迹不干甚至粘手。油墨钻度高,干燥不良原 纸或塑料、织物的吸收性太差。稀释油墨,调节印刷压力加大吹风或烘道温度, 或使用快干的油墨.或调整干性。调换承印物更换浅版。
4.轮廓模糊。印品高调部分图文模糊.网点发虚及调子丢失。印版质量不高印版和墨辊接触过紧,油墨的钻度大及水墨返粗油墨干燥太快及搅拌不良。垫版 应均匀平整调节印刷压力,调节油墨钻度时应将水醇混用合理地搅墨,调整通风装置。不要吹到〔例彼、墨辊上.并提高机速用含一乙醇胺的水擦洗或添加 0.2% 的二甲基硅油或加大偶联剂的比例。
5.图文压溃油墨挤出图文以外。 印版的质 f 太软或垫版弹性太大接触过紧压力太大油墨私度过低油墨的搅拌不良。 垫好版调整印版的高低调整印压或手工丝 印刮板压力,调整钻度改为钻度高的水墨或调换硬度更大的油墨并合理搅墨。
6.转印不良。印刷压力不足印版硬度过高,纸张等的抗水性过强,墨辊磨损老化。增加印压使用憎水性的油墨检查墨辊磨损老化添加 TM-20。偶联剂.更换 堵塞磨损的金属网纹辊。
7.难以套印,多色套印套不准。第一道色墨印刷压力过大第一道色墨干燥太快。应加重第二道色印压,第一道色印压应轻。添加适量的 TM-200S 偶联剂第一道色墨的私度应降低并调整好第一道色墨的干性或待墨膜未彻干时即印第二道色(克服了表面玻璃化)印版溶胀并凸出变形,更换纸张。台州复合油墨报道
8.油墨起泡,印机墨斗内油墨循环后泡沫外溢。油墨体系抑泡剂不良油墨的循环不足,水太大,泵循环量太大,管子漏气水墨太稀。适当加入消泡剂(0.2% 最好将内外两种增塑消泡剂混用)减少泵循环量补充新墨使其不过分稀释检查管 子,防止漏气。
9.化学针孔。加消泡剂过量,油墨冲淡过分低私度的水墨着墨过多。注意掺入消泡剂 0.2%左右。应再掺入原墨搅匀再开印。
10.印版磨损。接触过紧、印压过重或印版的质地过硬。调整接触,调整印刷压力更换印版或在版背后加垫 3mm 的塑料泡沫片。
11.水墨胶化。 用错溶剂(某些活性分子开始发生缔合而形成胶粒大小的集聚 体)。与其它种类油墨混合,贮存不当,油墨中用错着色剂,油墨日久老化。使 用溶解性好的溶剂添加 2%左右的硅胶或 0.3%TM-200 偶联剂,密封保存适 f 添加带有活性的辅助剂。
12.糊版粘脏/印刷过程粘连打脏和印后堆叠蹭脏。 传送杆上发生摩擦而剥膜产生污损。 油墨干速过慢, 印速过快, 通风给热不当墨性太软。 更换较硬的水墨, 加入挥发快的溶剂(乙醇或丙酮),减慢印速加大给风量。
13.油墨褪色在印刷或堆放中油墨颜色褪掉。水墨体系填料夺色过多而有颜料用错(酸性不耐碱)承印载体偏酸性过大.水墨颜料不耐热。采用快干水墨或少 用催干剂油墨中颜料采用耐热耐光的稳定性颜料、更换不夺色的钙类填料。添加无机云母粉或抗紫外线吸收剂或抗氧剂 0.1%一 0.3%左右。
14.斑纹桔皮.印迹不平实。水墨流平性太差,增塑剂过量,而触变性过大, 有时出现网具污点,纸张不平实,水墨钻度过大,印压过大墨太稀,水太大。更换较稠油墨, 减轻印压换抗水性好的油墨.采用不透明水墨.换表面均匀的优质承印物加大填充量(如滑石粉既可防沉又可提高流平性)。调换粘度较小的油墨,不要将色冲淡过浅减少静电。
15.印迹脱落(粉化)。印品在装订、移动或手擦后.墨色污染了印品和手指。
油墨因调节不当使印墨体系内树脂减少或油墨体系溶剂与连结料的溶解度不平衡,而对颜填料湿润性差,纸张表面太粗糙或铝、塑表面太光滑。增大树脂含量减少水的比例尽可能使含量与溶解度达到平衡。
16.耐性不良。耐水、耐光耐磨、耐碱不良。使用适当油墨《坚固墨膜形成 后其 pH 值应控制在 7 一 7.5 之间!更换耐光油墨或添加 0.2%的抗紫外线吸收剂或无机云母粉使用墨性较软水墨。
17.堵网堵版.墨辊两端大 f 堆积似墨渣物。 油墨体系颜填料不耐碱性连结料而被中和堆积,墨中混有纸屑、塑屑织物屑。减轻印压过滤油墨调整给墨.选用 耐碱颜填料及碱性活性助剂,用粘度适宜的原墨添加在已经印刷的墨中进行调解。
14-08-29判断油墨好坏最好的办法是直接上机印刷后同色样对比
从色相,流平,流动性,光泽(铝箔油墨的话就要测附着力,耐温)上看,还有固含量、细度检测
鉴定油墨好坏,主要看:粘度,固形份,色相,力度涂布性,遮蔽性,透明度,沉淀性,耐磨性,耐热粘着性,耐热性,耐候性,耐硫性,印刷牢度,耐揉性,折角白化,重金属含量。以及所使用溶剂判断溶解性优劣。从制造工艺发展顺序来看:溶解型油墨,研麿型油墨,纳米油墨。 14-08-27塑料凹版油墨主要由连接料,聚酰胺树脂,加上颜料和助剂等经过研磨过滤制成。聚酰胺树脂软化点要控制在121°否则因树脂软化点低在梅雨季节印刷时会出现印品粘连。树脂软化点高在冬季使用时会出现冻结,就需加热混拌,使之溶化。
塑料凹版表印油墨稀释剂:甲苯,异丙醇,二甲苯,丁醇等。也可适时添加一些酯类溶剂来调整油墨的粘度。甲苯、异丙醇属快干溶剂。二甲苯,丁醇属慢干溶剂。在使用丁醇时要注意,如果油墨干燥太快,造成图文网点损失,适当加入丁醇使油墨再现力好,小字和网点清晰,但加多了会造成油墨不干,尤其在霉雨季节会出现印刷品粘连反粘。塑料凹版里印油墨又称复合油墨,是指印刷在基材里面的油墨。
塑料凹版油墨链接料:主要是氯化聚丙烯树脂,它对印刷OPP、PET、NY等簿膜粘附力高。经复合后,黑油墨夹在里层,是印刷高档次的塑料软包袋的油墨。它稀释用的主要溶剂有甲苯、乙酮、丁酮和醋酸乙脂等。甲乙酮、甲苯、醋酸乙脂属快干溶剂,丁酮属慢干溶剂。这类油墨不得加入醇类溶剂,否则油墨会变质。 14-08-271.塑料凹版油墨一般是用于印刷PE、PP、OPP、NY等塑膜的油墨,但也可印刷复合软包装,只要印刷版面没有较大的色块经过复卷冷风检验,复合气味和牢度还是基本可以的。
2.塑料凹版油墨选择
在选择和使用塑料凹版复合油墨时要注意,因为油墨制造厂家在设计油墨时有高速机快干墨和低速机收干墨之区别。印刷时要以凹印机的转速来确定油墨的选择,否则,凹印机的转速慢,油墨干在凹版网点凹坑里;凹印机转速快印件又干燥不了。对耐蒸煮的塑料软包装或印刷铝箔,要选择耐蒸煮的双组分凹版油墨和铝箔专用油墨。否则起不到耐蒸煮作用,会出现复合后里层的油墨经过蒸煮变稀,变色,图文不清晰等现象。在生产耐蒸煮的包装袋时还需选择耐高温的材料和耐蒸煮的双组分复合胶。塑料凹版油墨的表面张力一般是36达因,而PE、OPP的表面张力一般只有32达因左右,这就要求在进行凹版印刷时,薄膜要经过电晕处理,破坏塑料表面分子结构,提高薄膜表面张力,使之达到38达因以上,让油墨和薄膜亲和粘牢,用手搓和胶粘带撕不下油墨,才达到印刷质量要求。下面我们介绍塑料凹版油墨的发展方向-新型透明的凹版油墨。 14-08-191、以乙醇为主要稀释剂,不含甲苯、丁酮等危害较大的溶剂成分,可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无害。
2、溶剂残留极低,尤其适合于食品、药品等塑料软包装复合材料的印刷。
3、用于BOPP等薄膜的印刷,具有优良的印刷适应性,转移性良好,网点再现性清晰,高光部分着墨良好。
4、后期加工性能优良,具有稳定的附着力和干复牢度,热封性能优良。
适用印刷薄膜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处理度大于等于38达因)。
14-08-14下面谈一下耐蒸煮复合油墨在使用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印刷用的油墨要注意区分普通耐蒸煮型、耐高温蒸煮型和耐超高温蒸煮型,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其次,在使用耐蒸煮复合油墨前最好先进行确认性测试,特别是耐蒸煮复合油墨与BOPA薄膜的配伍性,以及耐蒸煮油墨与复合用胶黏剂的配伍性,以免影响印刷和复合质量。如耐蒸煮复合油墨中使用的树脂与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的主剂性能类似,由于不同品种胶黏剂中固化剂的反应活性不同,使用余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大版面油墨印刷图案配伍时,可能会出现蒸煮后复合包装袋起皱或脱层现象。
  第三,蒸煮包装袋的图案设计以简洁为宜,且色数不宜过多。而且,如果采用里印方式印刷,考虑到后续工艺的复合强度和热封强度问题,在设计稿件时要尽量避免满版印刷,特别是包装袋的热封部位要设计成透明的,不印刷图案。 14-08-14夏季使用耐蒸煮复合油墨印刷BOPA薄膜或BOPET薄膜时,可能会出现反粘现象,特别是在高湿度的南方更容易发生此现象。由于BOPA薄膜的吸湿性较强,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容易出现质量故障,因此需要控制车间环境温湿度,否则无法生产高质量的蒸煮包装袋。
  产生反粘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耐蒸煮复合油墨本身对基材的附着牢度较差。聚氨酯油墨在BOPA薄膜上的附着牢度不如在BOPET薄膜上的附着牢度高,也不如氯化聚丙烯类油墨在BOPP薄膜上的附着牢度高,如果收卷过紧,很容易引起反粘。特别是当印刷车间的环境湿度较高时,BOPA薄膜吸湿,收卷后会发生收缩,从而引起反粘。所以,在夏季印刷BOPA薄膜时,收卷直径不宜过大,膜卷的印刷长度在3000米左右即可。另外,如果印刷后的BOPA薄膜不立刻进行复合,一定要用铝箔将其包裹好,直立放置在干燥的地方,防止BOPA薄膜吸潮。
  二是印刷品中的溶剂残留量较高引起反粘,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中低速印刷机上。由于中低速印刷机本身的烘干能力不强,而耐蒸煮复合油墨的印刷黏度偏高,上墨量大,印刷图案的“表干”现象较为严重,收卷后随着残留溶剂的逐步挥发,会引起反粘现象。部分图案,特别是边缘线条重叠较多的部分,墨层较厚,收卷后膜卷的松紧度不均匀,也容易造成反粘现象。
  聚氨酯油墨由于墨层“表干”现象而引发反粘现象时,可调整油墨黏度,使其在低黏度下印刷。此时,印刷上墨量较少,墨层薄,在大量的稀释溶剂作用下,聚氨酯油墨的连结料分子相对松散,对溶剂挥发的屏蔽能力相对较弱。当油墨转移到薄膜上时,溶剂在烘道中可以快速、彻底地脱离墨层,也就不易产生“表干”现象。
14-08-14在用红色系的耐蒸煮复合油墨(如桃红、品红或粉色等色相的油墨)印刷以BOPA薄膜作外层材料的耐高温蒸煮包装袋时,常常会出现色渗透现象,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而且,由于问题往往出现在加工后期,甚至是已经包装了内容物之后,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
  笔者接触过不少该类型的色渗透事故,通过大量的对比测试发现,BOPA薄膜的性能和耐蒸煮复合油墨本身的特性均对色渗透有重大的影响。
  (1) 色渗透往往发生在以BOPA薄膜为外层材料的蒸煮包装袋中,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把外层印刷薄膜更换为BOPET薄膜或BOPP薄膜,则色渗透现象会消失。
  (2) 出现色渗透现象的油墨色相以红色、紫色居多,为此,我们曾选择不同档次的红、紫颜料作对比,当BOPA薄膜的透湿率过高时,色渗透现象无法彻底排除,只是渗透程度有所不同。
  (3) 温度和水是造成色渗透现象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将蒸煮包装袋放置在烘箱中加热,则不会出现色渗透现象;当温度低于70℃时,经过常规时间的杀菌处理后,蒸煮包装袋也不会出现色渗透现象。
  对以上三点结果进行分析:尼龙树脂是一种从半结晶到无定型的热塑性高聚物,结晶程度越低,当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排列变化越大,使得颜料的迁移可能性越大。BOPA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是BOPET薄膜的20~40倍,在水煮沸的过程中,水分子在BOPA薄膜中不断地进出,洗涤并带走部分印刷油墨中的颜料组分(相对具有水溶性的颜料,如红色系颜料),造成色渗透现象。同时,蒸煮包装袋的内层材料CPP薄膜,以及聚氨酯胶层的透湿率仅为BOPA薄膜的1/20~1/40,在两者的合力作用下,阻止了水分子往包装袋内层的渗透,而当水分子的渗透活动被限制于两层紧密接触的BOPA外膜间时,少量被溶解的颜料微粒(被溶解量因颜料的档次而不同)随着水分子的活动而相互渗透,所以我们看到的总是袋子与袋子间的色渗透或色扩散,而很少出现颜色向内层渗透,除非是用普通的非耐蒸煮型复合油墨印刷生产的包装袋。
14-08-11凹版油墨又称凹印油墨,是各种凹版印刷方式采用的各种凹版油墨的总称。适用凹版印刷的一类油墨,印刷时凹入于版面的图纹部分上墨,将非图纹部分的墨擦去或刮净,然后进行印刷。有雕刻凹版油墨和照相凹版油墨之分。
1、按制版方式分
(1)照相凹版油墨(2)雕刻凹版油墨
2、按油墨特性分
(1)水型凹版油墨(2)醇型凹版油墨(3)苯型凹版油墨(4)汽油型凹版油墨(5)凹版塑料薄膜油墨(苯醇型)(6)凹版复合塑料(冷复合,热复合)油墨(7)纸张凹版油墨和胶片凹印油墨
3、按印刷机分子分
(1)平台凹版油墨(2)轮转凹版油墨
14-08-111、醇类溶剂:乙醇(酒精)、异丙醇、正丁醇
2、酯类溶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3、苯类溶剂:甲苯、二甲苯
4、酮类溶剂:环己酮、丙酮、甲乙酮(丁酮)
四、凹版油墨配方(%)
树脂 35—40
颜料 8—16
填充料 2—5
溶剂A 30—35
溶剂B 15—20
墨性助剂 10—20
合计 100
凹版油墨 14-08-09水性塑料印刷油墨的特点是无毒、无味,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凹版及轮转柔版印刷工艺,转移性和附着牢度良好;水性油墨使用方便,稀释剂为水和酒精的水溶液,印刷墨层光泽度高,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耐水性和耐候性。
台州市黄岩东昌涂料油墨厂,1999年创建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台州黄岩。 东昌秉承“以人为本”文化理念,以打造“一流的产品质量,一流的企业信誉,一流的售后服务”为原则。其生产的BOPP、CPP和各类软包装用的PE及无苯无酮环保型油墨,水性光油,PVC专用型等油墨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商家的青睐。
目前主要从事制造、销售塑料里印油墨、无苯无酮油墨、水性光油、PVC纸张油墨等、经济环保流延复合油墨等专业软包装材料与技术服务!
14-08-09过去,人们对油墨的关注大多停留在颜色和流变性能等方面,而当前环保呼声越来越高,印刷商在生产中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因此,印刷原材料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也产生了连锁反应。为消除油墨溶剂体系释放的VOC,印刷商开始寻求新的油墨产品,水性油墨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环保印刷材料,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产品,在特定的包装市场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是油墨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为测试水性塑料复合印刷油墨的印刷适性,本实验采用了PET薄膜、PE薄膜和BOPP薄膜等承印材料。
原料与试剂
溶剂:水、异丙醇;
树脂:315树脂、310树脂、M04树脂、317树脂、54树脂、Z604树脂、36树脂、81树脂、73树脂、14树脂;
颜料:艳红、立索尔大红、联苯胺黄、酞青蓝、炭黑、钛白粉;
此外,还有分散剂、消泡剂。
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SGM-1.4L砂磨机、美国5400红魔鬼搅拌机、刮墨棒、酸度计、美国产展色轮、光泽计、QXD型刮板细度计(0~50μm)、3#察恩杯、同济旋转黏度仪、英国R-K印刷试验机。 水性油墨配制
按配方准确称量各原料,搅拌均匀后送入砂磨机均匀分散,直至细度合格,逐步加水研磨至细度达到指标要求,加兑乳液即可出料。 14-08-09实验结果与讨论
水性树脂连结料的选择
连结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它是水性油墨的心脏。油墨的黏度、光泽度、抗水性、干燥性、流动性、转移性和固着性等性能主要由连结料决定,油墨的耐酸性,耐碱性和耐溶剂等性能也与连结料有一定的关系,因而水墨的开发重点在于油墨连结料的研发。
选择水溶性树脂的重要指标是分子量(Mw)和酸值(AV),而其中又以分子量最为重要。具有高固体含量的低分子量树脂,可以使油墨具有较高光泽度,减少水分蒸发,加快干燥速度。高酸值树脂在油墨中复溶性高,可改进颜料的润湿性,但会降低耐湿磨性。低酸值树脂耐碱性和耐洗涤剂性好,但颜料的分散性和复溶性较差。 选用丙烯酸树脂作为水性油墨的连结料,油墨在光泽度、耐候性、耐热性、耐水性、耐化学性和耐污染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在直接分散溶解或合成高分子乳液时,也具有优良的性能。所以,目前国外大多数采用丙烯酸酯类碱溶性树脂及马来酸酐等改性丙烯酸酯树脂作为水墨成膜树脂使用。
聚合物之所以具有可溶性,是因为树脂中含有亲水官能团(-O-、-COOH、-NH2、-OH),胺中和侧链上的羧基成盐具有水溶性。
采用成盐胺化法是高分子水性化常用的方法,含一定量酸性官能团(羧基、磺酸基、酸酐)的高分子,在酸值为30~150时,用胺中和盐,即可形成高分子水性体系。采用几种水溶性树脂配制的水性蓝墨的性能如表1所示,从表1及图1可以看出: ①各树脂在PET薄膜上的附着力良好,而在BOPP薄膜上的附着力依次减小,即M04>315+SGY>315>Z604>54树脂液>315+聚乙二醇4000。
②综合考虑墨膜附着力和油墨的黏性,选择丙烯酸树脂作为研磨分散颜料的连结料效果较好。
胺化剂的选择
胺的用量和种类对树脂水化及水化后的成膜性能有较大影响,要求胺化剂可挥发,稳定性好,气味较小。水化程度愈高,油墨的黏度愈大,达到水溶性及储存稳定性的要求后,没必要进一步水化至100%,一般pH值控制在7.5~8.5为佳。同类型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加胺化剂进行比较试验的结果见表2。
在用于树脂水化的几种胺中,以氨水作为胺化剂干燥最好,但氨水容易挥发,导致树脂液稳定性不好。从黏度和光泽度考虑,以二甲氨基乙醇最合适,但从成本和性能上综合考虑,二甲氨基乙醇价格较高,可选择氨水加少量AMP,以弥补氨水不稳定易挥发的不足,同时也提高了油墨的显色性。
乳液型树脂的选择
乳液型树脂是主要的成膜树脂,通过控制乳液的流变性可保持油墨的最终性能。例如高Tg值(玻璃化温度)乳液能增加墨膜的硬度、光泽度、耐热性,并加快墨膜的干燥速度。低Tg值乳液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并能增加墨膜的耐水性、耐油脂性和柔韧性,以及对无孔承印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薄膜及铝箔的附着性。
通过对多种成膜树脂进行复配研究及正交试验,再确定适宜的乳液型树脂及水墨配方。配制的油墨在BOPP薄膜上进行凹版印刷并复合制袋,印刷时可通过红外加热或高频加热干燥,印刷速度达20~80米/分钟,剥离强度在2.8N/cm以上。 14-08-07PP-208型塑料薄膜复合油墨 适用于双向拉伸聚丙烯类薄膜 ,经电晕表面处标准的(BOPP,OPP,PP)基材上印刷。油墨涂布性能好,复合强度高,用途广泛、适合高低速印刷。
台州市黄岩东昌涂料油墨厂,1999年创建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台州黄岩。
东昌秉承以人为本文化理念,以打造一流的产品质量,一流的企业信誉,一流的售后服务为原则。其生产的BOPP、CPP和各类软包装用的PE及无苯无酮环保型油墨,水性光油,PVC专用型等油墨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商家的青睐。
目前主要从事制造、销售塑料里印油墨、无苯无酮油墨、水性光油、PVC纸张油墨等、经济环保流延复合油墨等专业软包装材料与技术服务!
2012年,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并谋求企业深远发展的道路,东昌投资500万元,扩建厂房,购进高端设备,新增实验室,引进高素质人材,为今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塑料薄膜复合油墨 14-08-06PET,PP,PE,BOPA,BOPET,BOPP塑料薄膜在处理完后,应存放于干燥、较低温度的库房内,并且最好在1 个月内用完,否则其印刷或复合效果会明显下降。
此外,在使用存放一段时间后的薄膜时,建议重新进行检查测试。测试UV油墨附着力主要有两种方法:临界表面张力法检测和胶带粘揭法
14-08-06随着我国的包装印刷业迅速发展,塑料薄膜印刷技术相应的不断提高,印刷品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产品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由于塑料凹版油墨(复合油墨)印刷是一门专 业性很强的技术,所以塑料薄膜在进行凹版印刷时常常产生一系列故障问题, 其中油墨附着不牢就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如何将故障产生的机率降至最低,也 是油墨生产制造者和油墨印刷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众所周知,判断油墨印刷附着牢度的方法一般采用透明胶带粘拉进行测定,而 且印刷附着牢度随油墨型号的不同而不同,这就需要油墨印刷使用者仔细阅读 产品使用说明章程以便找出具体使用方案,故障的解决办法,常见主要原因表 现为:
(一)误用油墨或异种油墨混用,我们都知道薄膜的种类很多,分别有专用的 油墨品种,若误用油墨品种,或者掺混异种油墨,都会引起附着不牢的故障。 例如聚丙烯(PP)薄膜可使用氯化聚丙烯树脂型油墨,聚酯(PET)薄膜可使用聚氨酯类油墨,低压聚乙烯(HDPE)薄膜可使用低压聚乙烯专用油墨等等,在 实际印刷使用时为了调节油墨的粘度,(一般印刷粘度为18-25秒/25涂4号杯)和挥发速度(初干为10-30秒,彻干为60-100秒), 通常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溶剂,混合溶剂的组成又要选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溶剂,以降低整个油墨体系的表面张力,油墨表面张力越低越有利于提高对薄膜的润湿性和附着牢度。
(二)印刷基材表面处理不良。对聚乙烯、聚丙烯等薄膜来说若不经过电晕处 理,或者处理效果不好,或者处理后因长期放置而使用处理效果变差,都会出 现油墨附着不牢。由于塑料薄膜不同于纸张,纸张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有毛 细作用,吸墨性强容易干燥结膜,所以印刷牢度好,而塑料薄膜表面光滑,不 容易接受油墨的浸润,这类非极性高分子聚合物的印刷片适性较差,为了使油 墨与塑料薄膜得到充分浸润,应使承印材料的表面张力等于或大于油墨的表面 张力,所以必须经过处理,改变它的表面善和化学结构,增加表面粗糙度及分 子间的极性,才能使油墨与薄膜粘附得牢固。我们都知道电晕(即电火花)处 理,是塑料薄膜印刷前预处理的主要方法(即采用高频高压或中频高压对塑料 薄膜表面处理),一般要求薄膜经过表面处理后,表面张力大于38达因/厘米才行,才能满足和达到预期的印刷牢度。
(三)薄膜表面吸湿度对聚酰胺、玻璃纸等薄膜的印刷性能影响很大,一旦吸 湿,油墨附着牢度就下降,因此对这些薄膜的保管条件和印刷条件都要尽量保 持干燥,不要让它受潮,最终提高油墨对薄膜的附着牢度。
(四)干燥温度。一般来说干燥温度越高,油墨对薄膜的附着牢度就越好,若干燥温度低,不但残留溶剂多,附着力低,而且还会造成了油墨白化, 白化是油墨遇冷空气中的水气成为水滴混入油墨中,引起胶化变成混浊、沉淀,白化使产品光泽、透明度、附着牢度等显著降低,解决方法是提高印刷速度,增 加快干溶剂的用量。
(五)油墨调配太稀,冲淡了树脂含量。我们都知道油墨在印刷时过分加入溶 剂就会相对地减少油墨与薄膜相粘附的有效成份,同样会引起附着牢度下降。 解决方法是在稀释剂或油墨中加入相应于该种油墨的树脂胶或其它适当相溶的 粘接树脂胶来提高附着牢度。
综上所述,影响油墨附着牢度的因素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归纳,预防 和步步把关,将故障降到最低点。 14-08-05由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及北京绿色事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协办的“中国油墨行业环保油墨标准宣贯暨国家绿色油墨产品认证推广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的领导,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姜宏处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荣誉理事长武文祥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致词,包括国内数家大型油墨厂的代表9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宣贯了国家环保胶印油墨、凹印及柔印油墨二项标准,以及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程序与相关申请规定,并向参编环保油墨标准的企业颁发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订工作证书》,向中国油墨行业首批获得中国环境标志绿色产品认证的8家企业颁发中国环境标志认证证书。会上油墨协会、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领导、环境认证中心、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等相关行业组织领导及参编企业及首批获得环保油墨认证的企业代表发言。油墨协会领导认为:我国首部环保油墨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油墨行业进入了一个环保化建设的新时代,希望油墨企业按新标准的要求生产出更好更多的环保油墨,以满足市场需求。环保总局姜宏处长认为,首部环保油墨标准的颁布为今后科学认识环保型油墨、科学规范环保型油墨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4-08-05复合油墨除了应具有印刷过程中所必备的色相、色强、印刷适应性之外,还具有如下特性:OPP普通复合墨、氯化聚丙烯型 聚酰胺型PET/Nylon 轻包装型 氯化聚丙烯改进型PVB型水煮型蒸煮型普通复合墨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复合强度、残留溶剂偏高,如果配方设计合理,可符合国标,但必须含甲苯,而且国产氯化聚丙烯含有极少量的CC14,在欧美很少有人使用,在日本有一些销量,在中国及东南亚在大量使用。
  聚酰胺型原为表印油墨,有不少人就用氯丁橡胶复合胶与之配合作为复合油墨使用,但复合强度较差,冬天气温较低时也容易形成果冻状,不方便使用。
  氯化聚丙烯改进型是在普通复合墨加入一些附着力增强树脂或助剂以提高附着力及复合强度,价格上有较大优势,但复合强度较差,特别在热封处及与铝箔或镀铝膜复合时。
  PVB型可只使用醇、酯类溶剂,符合现在的环保趋势,但耐水性较差,不适合于水煮、蒸煮包装,可用于OPP印刷。PU型可以有较高的复合强度(如树脂选用不当复合强度也会较差),良好的印刷性能,可以水煮、蒸煮、也可以用于OPP印刷,但价格较贵。
  趋势一:通用化
  现在印刷厂的现状基本为一种型号的专用油墨应用于一种薄膜,不仅使用较复杂,需要配制对应的稀释剂,而且造成油墨库存的成倍增加,由于现代商业激烈的竞争,产品开发及改变包装的速度加快,很多包装印刷厂都是生产批次多,生产量少、薄膜变换频繁。如果所有基材都可以一种型号的通用型油墨,则可以大大减少库存及简化操作,在日本及东南亚,现在逐渐采用PU型通用型油墨印刷PET/NYLON/OPP,PU型油墨在整个复合油墨销售份额已不断上升,可达50%-90%。
  趋势二:环保化
油墨使用的溶剂一般有甲苯类、酮类、酯类、醇类或水。相对来说,甲苯类、酮类溶剂对人体伤害较大,各国政府都正在制订或准备制订相关的限制法令,另一个发展趋势为: 含苯类、酮类→无甲苯类含酮类→无甲苯类、无酮类油墨→水性油墨
因此,醇、酯类通用型油墨集通用化、环保化于一身,是复合油墨的发展趋势,现在日本已开始批量使用,国内已有一些跨国公司如DIC、SCIPA正在推广之中。
联系人:方经理电话:固定电话:8
QQ: 地址:黄岩北城黄土岭90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动性陷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