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赚钱还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会赚钱?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将改造成多功能旅游公园
09:57:02 & | &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 | & 编辑:邓晨曦 & | &
  原标题: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海心沙将改造成多功能旅游公园
  国际在线消息:据中新社电,9日下午,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审议,广州亚运会开幕会场海心沙的赛后利用规划方案终于确定,海心沙将建成具备举办城市文体活动、会议展览以及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等功能的旅游公园。
  海心沙位于广州新中轴线和珠江交汇处,总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2010年在海心沙举办了第十六届亚运会的开闭幕式。
  海心沙改造分东、西、中三区进行。改造过程中,整体保留海心沙亚运建筑的外观造型,补充完善观光、购物、餐饮、演出、文化创意、广东旅游特产展示等服务功能。同时,在邻近APM海心沙站处的地下空间设置亚运博物馆,并建设露天电影剧场,改造设立水上巴士码头,完善交通接驳。
  未来海心沙全岛将成为广州市民游客观光、游览、休闲的旅游公园。
更多新闻v&& 05:44:21v&& 16:55:04v&& 21:38:58v&& 21:38:48v&& 15:39:25
•&•&•&•&•&•&•&•&
•&•&•&•&•&•&广州办亚运亚残运共花费174.78亿--时政--人民网
广州办亚运亚残运共花费174.78亿
&&张胜波&&&&&&&
  经过一年的审计,亚运会、亚残运会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昨日向公众公布。根据省审计厅公布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财务收支及场馆建设项目审计结果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亚运会、亚残运会共花费174.78亿元,经过审计,未发现重大违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审计范围未包括地铁、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及工业污水治理等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  亚运账本  广州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花了多少钱?《公告》显示,截至4月30日,为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投入的资金共计174.78亿元。  其中财政投入占据大部分。中央财政投入1.8亿元,广东省级财政投入42.49亿元,广州市及其所辖市、区财政投入94.96亿元,佛山市财政投入0.21亿元,东莞市财政投入0.83亿元。  此外,亚组委及亚残组委组织的市场开发、捐赠等收入28.85亿元,企业融资投入5.64亿元。  具体用途方面,资金安排用于亚组委运行经费60.49亿元,亚残组委运行经费6.68亿元,亚运惠民交通补贴、场馆运行保障、城市志愿者及市政绿化等其他专项经费35.13亿元,场馆建设72.48亿元。  合同尚未执行完毕,预计结余3亿  对于人们关心的亚运盈亏问题,《公告》披露: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尚有部分合同未执行完毕,赛后资产处置仍在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正在办理竣工结算,预计资金结余约为3亿元。  《公告》显示,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结束后,亚组委及亚残组委对总值8.91亿元的体育器材、家具、电器等赛后资产制定了处置方案,并对部分资产进行了处置。截至4月30日,以无偿调拨、捐赠等方式处置资产1.38亿元,以协议转让方式处置资产并实现收入0.33亿元,其余资产正在处置中。对后续有关财务收支及赛会结余资金,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省审计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卢荣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部分的比赛场馆都已经或即将对社会开放,部分物资已捐赠给深圳大运会使用,这都有利于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审计机关也将继续对这些资产的处置进行审计监督。  市场开发、捐赠等收入28.85亿  审计结果  从去年4月到今年4月的一年时间里,省审计机关共派出26个审计组,投入审计人员244名,对亚运账本进行了认真审计。  《公告》称,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1年4月底,未发现资金使用方面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场馆建设未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  在资金管理方面,亚组委和亚残组委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制度先行的原则,建立健全了预算审批、经费使用、资产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加强了对大额支出、大宗采购及大型活动经费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资金管理比较严格,使用规范。  在场馆建设方面,亚组委和亚残组委重点加强对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招标投标、材料采购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比赛场馆均按期投入使用,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场馆建设规模控制较好。  8场馆存在违规转包分包  此外,审计还查出场馆建设管理不够规范、财务管理不够完善以及部分赞助物资和收入未及时登记入账等问题,共提出审计整改意见和建议585条,其中501条已得到落实,整改率达到85.64%。  《公告》显示,审计中查出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场馆建设等方面。  其中,8个场馆建设存在设计或服务及材料采购未进行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的问题。其中,3个亚运场馆的设计未公开招投标,涉及金额301.65万元;1个亚运场馆的部分材料采购未公开招投标,涉及金额100万元;4个场馆的施工招标代理、施工图审查等服务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涉及金额285.23万元。  8个场馆建设项目存在违规转包分包问题。《公告》介绍,8个亚运场馆在建设过程中,有关施工单位违规将部分工程转包分包,涉及金额2.20亿元。  个别场馆建设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如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钢网架防火涂料厚度不足;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场馆射手位混凝土地面开裂严重;游泳跳水馆屋顶漏水等。  此外,在“亚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晚会”、“2010年元旦晚会”承办商的招标工作尚未完成情况下,亚组委有关部门已选择承办单位,并出借给承办单位123万元作为举办晚会的前期费用。  对于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查处和整改,有关工程及时返工,有关资金及时收回,并完善了相关制度。  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  场馆建设规模控制较好  广州市财政局:惠民补贴、市政项目等经费计入其中  “账单”为何多出35.78亿?  关注  昨日,省审计厅发布的审计公告显示,广州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共花费174.78亿元(含结余3亿元)。这比亚运会、亚残运会原对外公布的预算136亿元,对比实际相差约35.78亿元。对此,广州市财政局昨日解释说,省审计厅公告数据包括了亚运惠民系列补贴、市政项目等专项经费,并且统计口径也有差异。  一问   两“亚运账”为何有差异?  “审计数据还包括惠民补贴等,统计口径也有差异”  对于预算和审计数据的差异,广州市财政局昨日专门举行发布会作出解释。广州市财政局局长袁锦霞说,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原对外公布的数据是参考国内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公告的做法,主要包括运行经费和场馆建设资金,现省审计厅公告审计数据则还包括了亚运惠民系列补贴、市政项目等专项经费;二是统计口径方面的差异,如原对外公布口径没有包括协办城市投入资金及场馆建设中企业出资等项目。  袁锦霞说,具体而言,这些项目主要包括:惠民项目,如亚运惠民公交免费财政补贴等交通保障投入7.56亿元,亚运惠民向特殊群体发放补助经费、亚运惠民赠票及明信片经费、亚运惠民旅游景点免费或打折优惠财政补贴经费、亚运场馆免费参观补助经费等花了9亿元;市政项目,如道路绿化、污水治理、公交站场无障碍设施改造等花了6.89亿元;佛山、东莞、汕尾等协办城市用于场馆建设和亚运运行等方面的支出项目;企业对场馆建设的出资项目。  袁锦霞说,35.78亿元支出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广州亚运城增值收益、协办城市投入以及企业出资等。  二问   办亚运赚了还是亏了?  “成本控制在预算内,亚运城部分收益未入库”  广州办亚运赔钱还是赚钱?  省审计厅的审计公告显示,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尚有部分合同未执行完毕,赛后资产处置仍在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正在办理竣工结算,预计资金结余约为3亿元。  “是不是办亚运的资金结余只有3亿元?亚运城整体出让的收益是否计算在内?”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  广州市财政局副局长段彩英解释:“这3亿元是对比亚运的主体预算,结合截至今年4月30日的实际执行情况计算出来的。这不是与亚运城的收益相对的。还有亚运城留下来的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配套设施,这些都是没有卖的,也是政府的资产。”  她说:“亚运城以255亿元整体出让,分三年入库,今年是最后一年入库,目前尚未决算,决算出来还会公布。亚运投入资金有部分来自亚运城的增值收益。”  “办亚运是亏了还是赚了?之前有说法指出广州办亚运投入了2000多亿元。”记者追问。  “这是亚运申办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管办不办亚运,地铁、道路都是要投入建设的。亚运的运行经费主要包括场馆建设、运行等支出,根据预算,我们还是有结余的,说明成本还是控制在预算之内。”段彩英说。  南方日报记者 郑佳欣  见习记者 黄少宏  数字  亚组委  截至4月30日,亚组委收入共计60.49亿元,其中:财政拨款32.47亿元,市场开发、捐赠、门票等收入28.02亿元;支出共计58.27亿元,分别用于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媒体服务、竞赛组织、团队运行、日常运作经费、赛时安全保障、赛会志愿者等。  亚残组委  截至4月30日,亚残组委收入共计6.68亿元,其中:财政拨款5.85亿元,市场开发、捐赠、门票等收入0.83亿元;支出共计6.35亿元,分别用于广州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特种体育器材等(对与广州亚运会无法分割的媒体服务、团队运行、日常运作经费、赛时安全保障等支出,主办方统一在亚组委财务收支核算)。  场馆建设  截至4月30日,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场馆建设总投资72.48亿元,其中:广东省级财政10.96亿元,广州市及其所辖市、区财政55.5亿元,佛山市财政0.08亿元,东莞市财政0.3亿元,企业融资投入5.64亿元。广州亚运会新建场馆15个、改扩建场馆63个,共计78个场馆(含备用场馆),以及新建1个开闭幕式场地。广州亚残运会场馆建设投资主要用于部分亚运会场馆无障碍设施改造。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答: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在近日举行的国际媒体研讨会上向外界透露,经过调整,北京奥组委确定奥运会预算如下:收入总规模为195.4亿元人民币(折合23.63亿美元),支出总规模为194.1亿元人民币(折合23.47亿美元),盈余为1.3亿元人民币(折合0.16亿美元)。也就是说,到日,第29届奥运会曲终人散,北京坐下来盘点收支时,会发现自己挣了1.3亿元人民币。 但是,也有业内专家认为,1.3亿元只是一个初步的预期,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拥有13亿之多民众对奥运会的热情比以往任何一个奥运会举办国家都高,2008年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将会比预期好,因此赢利会更大。那么,北京奥运到底能挣多少钱呢? 奥运会的账怎么算 最近,关于雅典奥运会的亏损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都认为雅典奥运会耗资百亿美元,形成巨大亏空。但是有业内专家分析说,百亿美元里很大一部分属于雅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的开支,而真正直接用于奥运会组织工作的费用并不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善是长久的举措,也是造福于百姓的好事,不能简单地认为这部分费用也是奥运会的开支。实际上雅典奥运会已完成结算,共支出24亿美元。”专家说。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说,奥运经济是一个大概念,涵盖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可打的“牌”挺多。首先是“运动会经济”,就是直接和举办奥运会相关的投资和消费。第二是举办城市经济牌。第三张是举办国家牌。举办奥运会将从整体上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张牌是中华牌和世界牌。包括文化热、经济热、旅游热、餐饮热等。 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如果主要是指组委会的收支,那只是运动会经济中的一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2800亿元的奥运经济大蛋糕,大部分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而组委会的经费主要用于奥运会的组织运营。北京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对组委会来说,重点是要做好奥组委的市场开发工作。 市场开发前景如何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务,在申办时候就有一个预算,收入16.25亿美元,支出16.09亿美元,盈余0.16亿美元,也就是1600万美元。当时是这样的,我们现经过财务预算调整后,安保与公共卫生等会相应增加一些,但预计我们的市场开发收入将比原来的预测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我们依然能够确保‘略有盈余’。”蒋效愚认为。 奥运经济既是注意力经济,又是品牌经济。奥运会为一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舞台。自日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以来,目前,中国银行等10家已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的赞助商征集工作日前也已结出果实―――UPS公司等6家企业已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近期还将有几家企业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 蒋效愚说:“鉴于企业赞助的积极性很高,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前景相当乐观。”外界传言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金额甚至大大超过了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的赞助金额,将会给北京奥运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什么才是真正赢利 除奥运会本身的市场开发收益外,北京奥运会预算收入中的约50%由国际奥委会拨给,1/10来自门票和纪念品收入,国际奥委会赞助商提供约2亿至3亿美元。 “北京奥组委赢利1600万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蒋效愚说,但这绝对不是说,北京办一个奥运会,就只能挣1600万美元。这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企业的收益、政府的收益、社会的更大范围的收益都没有统计在组委会的账上。 2008年奥运会将对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申办成功后的7年间,北京奥运会每年拉动北京经济增长1至2个百分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至0.4个百分点。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说,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转型中的大国来说,更应该算经济长远发展的大账。体育和经济相通,不只意味着商业上的利益,奥运经济的得失也不仅仅是主办方在一届奥运会上的赚与赔。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能够在奥运会后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届真正完美的奥运会。 因此,北京奥运会究竟能挣多少钱,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北京奥组委的收支,还要看到整个奥运经济对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拉动以及人文环境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我们国家花在奥运会上的钱能靠奥运会赚回来吗?
答:中国2008北京奥运会共投资420亿美元;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届奥运会投资之最,让人们不禁怀疑,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一场仅持续两周的体育秀如此大举开支是否合理。 中国庞大的奥运支出――从耗资30亿美元的机场航站楼到造价5亿美元的“鸟巢”国家体育场――足以令雅典奥运会150亿美元的奥运预算相形见绌,而希腊因这一预算已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2012年奥运会东道主伦敦也因奥运开支不断扩大而陷入争议。 为成功举办奥运,北京不放过任何细节。政府花费3,000万美元对原先尘土飞扬的郊区京顺路进行形像改造,种植树木、花草并建了装饰墙。这条路是通往北京首都机场的辅路,临近赛艇比赛地。政府还向道路附近的居民发放了少量补偿款,迫使他们搬迁。 从经济方面来说,中国有能力承担起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奥运会。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高达4万亿美元左右,相对于此,奥运开支不算什么大问题,而且赞助商已经承担了部分成本。此外,大多数支出都不是直接用于奥运会,而是花在道路、地铁及机场等能带来长期效益的地方。 有一些发展问题专家怀疑,中国为奥运如此耗资巨大是否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经历了迅猛增长,许多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但仍有数亿人仍生活在贫困中。政府在医疗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一直都低于其他方面的投入。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中国项目高级研究员裴敏欣表示,从政治角度来说这是值得的,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并不是这样。他指出,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资金投入;我们都知道中国政府的支出原则是政治优先、经济其次。 从国际上来说,中国庞大的奥运预算还抬高了未来奥运举办门坎,未来奥运东道主可能会来自更容易发生经济起伏的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将举办2014年冬季奥运会,巴西已入围2016年奥运会主办国候选名单。 德国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体育经济学教授霍格?普鲁斯(Holger Preuss)表示,北京已经开创了伦敦等未来奥运东道主难以企及的先例。他说,许多国际奥委会(IOC)委员已经考虑,我们必须想办法削减奥运规模,使得更多城市真正有能力举办奥运。普鲁斯指出,如果这种为奥运大把烧钱的势头延续下去,就以500亿美元为例,可能全球只有10个城市能负担得起。
请问北京奥运会赚钱了吗
答: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表示,目前北京奥组委已经进入善后阶段,“ 从目前情况看,北京奥运会至少要盈余1600万美元”。  蒋效愚称,善后阶段首要任务是财务的结算和审计,国家审计总署从去年底已经开始介入。不出意外的话,奥组委将在6月底完成历史使命,正式撤销。  花销 与希腊雅典奥运持平  蒋效愚说,北京奥运会的花销其实和希腊雅典奥运会持平。不过,由于参与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都十分活跃,所以北京奥运会完全可以兑现当初的盈余要求:即收入16.25亿美元,支出16.09亿美元,盈余1600万美元。  蒋效愚说,北京奥组委正在进行总结报告,届时将形成9份600万字的中、英、法文报告,在递交国务院、国际奥组委的同时,也会向社会公布。  物资 拍卖价格已增值1/3  蒋效愚说,目前北京奥运会还剩余了上百万件物资,需要捐赠或拍卖。  他预测,虽然现在正值金融危机,但拍卖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因为这些物资有着文化价值,从目前处理的物资情况来看,已经增值了三分之一。  场馆 鸟巢冠名权买家未定  针对奥运会后北京奥运场馆的运营情况,蒋效愚表示,鸟巢作为标志性场馆,其运营前景光明。而针对公众关注的鸟巢冠名权问题,他透露,还在协商阶段,没有最后定夺。  此前,有媒体爆料称,阿迪达斯计划出资7000万购买鸟巢冠名权,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安置 部分人员加入亚组委  据蒋效愚介绍,北京奥运会后有大约8000多名工作人员需要安置。目前,只有300多人没有找到最后归宿。  据了解,北京奥组委解散后,蒋效愚不会参与到广州亚运会的组织工作中,“不过,广州亚组委已经吸纳了几十人北京奥组委员工”。  
我们的奥运会能赚钱吗?
举办奥运会的收入和支出都是什么呢?收入包括门票和广告收入还包括什么?支出除了人力费用,场馆建设支出还包括什么?
答:北京奥运会的收入来源
一、直接收入 包括:1.电视转播权;2.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伙伴计划;3.中央和北京政府补贴;4.组委会赞助商;5.特许经销商;6.奥林匹克纪念币和邮票;7.门票收入;8.捐赠资产处置。 国际奥委会与各大公司的签约已经到了2008年,(PTO)计划4年的合同金额为5~6亿美元,北京将得到10亿美元左右的分成。按照年奥林匹克运动各项收入比例计算一下北京举办奥运的收入,大约30亿美元。 二、间接收入 参考汉城1988年奥运会收入比例。按照北京电视转播权13.5亿美元,占25%推算,总收入为54亿美元,450亿人民币。 三、举办城市及全国的派生收入 1.食宿:奥运会期间有大批运动员、体育官员、记者、观众等各类人员云集举办城市,提供充裕的住宿条件并保证优质的客户服务成为主要挑战之一。北京70家饭店承诺提供22322间客房,承诺了各个星级饭店的最高价。2008年奥运会的住宿条件是有充分保证的,饭店价格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2.特种服务:如饭店的总统包间,特种参观游览等,只要是稀缺资源,都可以收取超标准的高价格。 3.旅游观光:根据经验,奥运会举办城市被确定后会立即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会蜂拥而至,使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以旅游业为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吸引的境外旅游者为23万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为22万人,到巴塞罗那奥运会时达30万人,旅游收入达30多亿美元。 北京在2001年“五一”期间,接待了国内旅游者100万人,估计在奥运会准备期7年当中,每年旅游者可以增加20%,旅游收入每年增加20亿美元,7年140亿美元左右,接近1300亿人民币。奥运会期间再增加100万人,50亿美元,相当于400亿人民币,由于奥运会增加的旅游需求为1700亿人民币。 4.消费乘数: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包括飞机和汽车运输,食宿和购物,乘数较高,假设为3,7年增加1700亿人民币的旅游需求,可增加国内需求5000亿人民币,平均每年700亿人民币。按照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83000亿人民币计算,占国民生产总值0.85%。 四、投资需求 1.对于国内外投资的吸引。由建设项目、相关产业发展和奥运会商业化筹资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机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寻求合作机会,形成巨大的投资市场。 2.以申奥为新动力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切实抓好60项重大工程,完成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0亿元。 3.巨资治理环境污染,政府已批准投入20亿美元。 4.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使污水处理率达到42%。 5.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构建北京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完成3.5万亩的绿化任务。 6.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年增蓄水1200万立方米,节水1亿立方米,保水1500万立方米。 7.危旧房改造试点工程,2001年拆除130万平方米危旧房,建设几个大型居民住宅区,全年竣工住宅800万平方米以上,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50万平方米左右,更快更好地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 8.全民健身场所的建设,在数量和面积上都有提高。2000年建设各类场所94个,新增场地1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普及工程30个。2001年在1800个居委会的空地上修建全民健身场所。 9.体育比赛的场馆。 北京申办奥运会的经费2000万美元,举办费用15亿人民币,修建新的场馆,7年中需要130~160亿人民币。筹划四条地铁和重要城市道路。 北京将在北中轴四环与公路一环之间建设奥林匹克公园。在场馆方面,北京将新建奥运场馆8个,改造旧有场馆13个,加上按计划本来要建设的11个,北京将拥有设施完善、完全符合奥林匹克比赛要求的大中型场馆32个。 预计2008年奥运会将设28个比赛项目。根据北京奥申委的规划,须使用37个比赛场馆、58个训练场馆。在37个比赛场馆中,有32个设在北京,另外5个在其他城市。其中,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4个足球预赛场地分别为上海、天津、沈阳和秦皇岛。北京的32个场馆中,现有13个,计划修建11个,专为奥运会兴建8个。 10.通过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供应能力。 各项重大工程的总量和增量,我们无从掌握。 从上述各项可以看到:治理环境污染20亿美元,170亿人民币;60项重大工程1000亿人民币;新体育场馆160亿人民币,举办奥运会15亿人民币,基础设施还会有一大笔。上述各项总计为1345亿人民币。 11.住宅建设将大量增加。如每年增加10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4000元,再带动相关需求1000元,为50亿人民币,占国民生产总值0.061%。 12.增加就业。汉城奥运会为服务业提供了16万个岗位,为制造业提供了5万个岗位,为建筑业提供了9万个就业机会,共30万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为该市增加的就业人数达8万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使其所在的佐治亚州的就业人数增加了8.5万人。按照汉城奥运会的6倍计算,北京总体增加的就业人数可达150万人。 在2008年举办年,加上450亿人民币的直接和间接收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5个百分点。 奥运会在某些小国创造的收入可以超过国民生产总值,但是在中国,每年只能够提高0.5~0.6个百分点。这是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巨大。奥运会对于北京经济的拉动非常大,但平均到全国就不大。 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意义 1.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意义,对于北京市影响巨大。 北京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2.6%左右,7年之内奥运会因素刺激生产增加1.09个百分点,大部分在北京。如果有1/5在北京实现,即0.2个百分点。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2.6%,对全国经济影响0.2个百分点,对于北京就扩大30倍,即每年可以使北京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在奥运会那年,北京市的生产特别是第三产业,翻一两倍也有可能。北京市投资将增长16%,6年增长2.4倍。 2.举办奥运会对于全国的经济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考虑到北京对于全国的示范作用,其影响可能不止每年0.5个百分点那样小。 3.举办奥运会的正面影响,除去经济因素以外,主要是对于民族精神的振奋有很大作用。
中国举办奥运会赚不赚钱
今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但是举办29届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赚钱呢,还是赔钱呢?
答:北京奥运会的收入来源
一、直接收入 包括:1.电视转播权;2.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伙伴计划;3.中央和北京政府补贴;4.组委会赞助商;5.特许经销商;6.奥林匹克纪念币和邮票;7.门票收入;8.捐赠资产处置。 国际奥委会与各大公司的签约已经到了2008年,(PTO)计划4年的合同金额为5~6亿美元,北京将得到10亿美元左右的分成。按照年奥林匹克运动各项收入比例计算一下北京举办奥运的收入,大约30亿美元。 二、间接收入 参考汉城1988年奥运会收入比例。按照北京电视转播权13.5亿美元,占25%推算,总收入为54亿美元,450亿人民币。 三、举办城市及全国的派生收入 1.食宿:奥运会期间有大批运动员、体育官员、记者、观众等各类人员云集举办城市,提供充裕的住宿条件并保证优质的客户服务成为主要挑战之一。北京70家饭店承诺提供22322间客房,承诺了各个星级饭店的最高价。2008年奥运会的住宿条件是有充分保证的,饭店价格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2.特种服务:如饭店的总统包间,特种参观游览等,只要是稀缺资源,都可以收取超标准的高价格。 3.旅游观光:根据经验,奥运会举办城市被确定后会立即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会蜂拥而至,使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以旅游业为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吸引的境外旅游者为23万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为22万人,到巴塞罗那奥运会时达30万人,旅游收入达30多亿美元。 北京在2001年“五一”期间,接待了国内旅游者100万人,估计在奥运会准备期7年当中,每年旅游者可以增加20%,旅游收入每年增加20亿美元,7年140亿美元左右,接近1300亿人民币。奥运会期间再增加100万人,50亿美元,相当于400亿人民币,由于奥运会增加的旅游需求为1700亿人民币。 4.消费乘数: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包括飞机和汽车运输,食宿和购物,乘数较高,假设为3,7年增加1700亿人民币的旅游需求,可增加国内需求5000亿人民币,平均每年700亿人民币。按照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83000亿人民币计算,占国民生产总值0.85%。 四、投资需求 1.对于国内外投资的吸引。由建设项目、相关产业发展和奥运会商业化筹资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机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寻求合作机会,形成巨大的投资市场。 2.以申奥为新动力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切实抓好60项重大工程,完成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0亿元。 3.巨资治理环境污染,政府已批准投入20亿美元。 4.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使污水处理率达到42%。 5.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构建北京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完成3.5万亩的绿化任务。 6.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年增蓄水1200万立方米,节水1亿立方米,保水1500万立方米。 7.危旧房改造试点工程,2001年拆除130万平方米危旧房,建设几个大型居民住宅区,全年竣工住宅800万平方米以上,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50万平方米左右,更快更好地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 8.全民健身场所的建设,在数量和面积上都有提高。2000年建设各类场所94个,新增场地1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普及工程30个。2001年在1800个居委会的空地上修建全民健身场所。 9.体育比赛的场馆。 北京申办奥运会的经费2000万美元,举办费用15亿人民币,修建新的场馆,7年中需要130~160亿人民币。筹划四条地铁和重要城市道路。 北京将在北中轴四环与公路一环之间建设奥林匹克公园。在场馆方面,北京将新建奥运场馆8个,改造旧有场馆13个,加上按计划本来要建设的11个,北京将拥有设施完善、完全符合奥林匹克比赛要求的大中型场馆32个。 预计2008年奥运会将设28个比赛项目。根据北京奥申委的规划,须使用37个比赛场馆、58个训练场馆。在37个比赛场馆中,有32个设在北京,另外5个在其他城市。其中,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4个足球预赛场地分别为上海、天津、沈阳和秦皇岛。北京的32个场馆中,现有13个,计划修建11个,专为奥运会兴建8个。 10.通过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供应能力。 各项重大工程的总量和增量,我们无从掌握。 从上述各项可以看到:治理环境污染20亿美元,170亿人民币;60项重大工程1000亿人民币;新体育场馆160亿人民币,举办奥运会15亿人民币,基础设施还会有一大笔。上述各项总计为1345亿人民币。 11.住宅建设将大量增加。如每年增加10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4000元,再带动相关需求1000元,为50亿人民币,占国民生产总值0.061%。 12.增加就业。汉城奥运会为服务业提供了16万个岗位,为制造业提供了5万个岗位,为建筑业提供了9万个就业机会,共30万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为该市增加的就业人数达8万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使其所在的佐治亚州的就业人数增加了8.5万人。按照汉城奥运会的6倍计算,北京总体增加的就业人数可达150万人。 在2008年举办年,加上450亿人民币的直接和间接收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5个百分点。 奥运会在某些小国创造的收入可以超过国民生产总值,但是在中国,每年只能够提高0.5~0.6个百分点。这是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巨大。奥运会对于北京经济的拉动非常大,但平均到全国就不大。 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意义 1.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意义,对于北京市影响巨大。 北京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2.6%左右,7年之内奥运会因素刺激生产增加1.09个百分点,大部分在北京。如果有1/5在北京实现,即0.2个百分点。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2.6%,对全国经济影响0.2个百分点,对于北京就扩大30倍,即每年可以使北京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在奥运会那年,北京市的生产特别是第三产业,翻一两倍也有可能。北京市投资将增长16%,6年增长2.4倍。 2.举办奥运会对于全国的经济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考虑到北京对于全国的示范作用,其影响可能不止每年0.5个百分点那样小。 3.举办奥运会的正面影响,除去经济因素以外,主要是对于民族精神的振奋有很大作用。
北京奥运会赚钱了吗相关测试:
北京奥运会赚钱了吗相关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0年广州亚运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