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为什么起名叫采红F150

福特,丰田,道奇皮卡都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福特,丰田,道奇皮卡都叫什么名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玩旅行的又想享受的那就去公羊但是我最喜欢坦途,不管拉多少货后车厢都不会有下倾的现象丰田坦途
就是配件全乎,适合家用以上3款车,关键都是几百万以上的,还要黄牌道奇公羊
最让人喜欢的就是平衡系统,皮实耐用,有钱的买福特
有钱怕养不起的那就是坦途了,拉货福特F150
还有以上的名字
福特叫F150 F250 F350 F丰田叫贪图 道奇叫公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道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 & 美规15款福特猛禽F150霸气的中文名字 猛禽
美规15款福特猛禽F150霸气的中文名字 猛禽
类别:车商新闻
&&&&&&&&&&&&&&福特F-150&SVT&Raptor,应该是大家最熟悉也是马路上出镜率最高的一款车,国内都叫它霸气的中文名字“猛禽”,福特F系列皮卡是一个具有文化历史的传奇车型,它最早的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连续35年创造了美国皮卡销量第一。&&&&&&&车型名称现价优惠幅度现车情况&福特F15050万电议优惠&现车&&&&&&&&销售电话:131&&郑刚&&&&最近有好多客户会问墨西哥版猛禽和美规版猛禽配置有什么区别,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总结一下:&&&&从外观乍一眼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不仔细观察就没有大的区别&&&&&&&&&&&&&&&&&&&&&&&&&但是细看还是有区别的,墨西哥版猛禽在配置上没有氙灯,遥启,梯子,天窗,但是有原厂前后彩条,对于配置要求不高的客户可以考虑墨西哥版猛禽,毕竟价位也便宜&&&&&&&在进入车内,除了墨西哥版猛禽没有天窗外,其余的和美版配置都是一样的配置有无遥启可以从钥匙看出来:&&&&这款车本身就是专门为越野设计,空间大,适合携家带口出门旅行,虽然越野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对于越野资深玩家,玩的是激情和感觉,对于配置不太在乎的客户墨西哥版猛禽还是不错的选择
快速转帖:
共条评论 |
天津祥奥恒通国际
公司名称:
主营品牌:
商家性质:
综合经销商
咨询热线:
店面地址:
天津塘沽保税区天保大道77号()为什么起名叫F150_百度知道
为什么起名叫F150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f150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开一辆四代野马(.8L),租过五代野马,坐过六代野马,摸过三代野马,隔着护栏看过一代和二代野马,所以特地来答题。(绝非炫耀贴,答主会抱着非常非常谦虚谨慎的态度答题,意在介绍这款富有传奇色彩的“名车”的相关知识)&br&&img src=&/33f52db9d97de413eb1a8f1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3f52db9d97de413eb1a8f10_r.jpg&&&br&我这辆车是二手的,之前有两届车主,第一任车主是大神,改装了全套的音响、轮毂、悬吊、车灯,后备箱里面还有功放和一个超大的低音箱;而且车保养的非常好。03年的车,到我买已经11年了,但是外观上还是非常新的,可见车主对车的维护有多么好。第二任车主是个17岁的少年,买了一年也没怎么开就去上大学了,然后他爸爸就帮他把车卖了,我就接手了。他爸爸是个大学的机械教授,当时车有些小毛病,他就把车开到学校和几个同事把毛病给收拾了。&br&&br&驾驶感觉:加速性能极好,非常平稳,线性性很高。由于是后驱车,感觉动力从身后源源不断的推过来,和前驱拽着跑有很大区别。车体不长,但很宽,所以高速下很平稳,特别是直线,跟开坦克似的。前任车主更换的轮胎比原厂还要宽一些,所以就更稳定了。声音极大,每次载别人,启动的时候都会把人吓一跳。而且这辆才是 V6 版本,走在路上若有 V8 版本过一般都会向我示威,V8 的声音更大。整车极为耐操,所以我常常跟朋友说,野马简直就是卡车+跑车的结合。关键时候不会掉链子。由于野马设计的时候给的裕量很足,用料很扎实,所以极不容易坏。(要知道,多少人是要拿来烧胎的)&br&&br&缺点:悬吊很糟糕,过减速带和铁路的时候是噩梦。不过 2015 新野马采用了独立后轮悬吊已经好很多很多了。拐弯很糟糕,如果速度没减下来很容易漂移。有些人很喜欢这种感觉,反正我不喜欢,这种不该失控的时候失控了是很危险的。一次下高速的时候我反应慢了,速度没及时减下来,后轮就直接漂起来,差点掉进草坪里,吓尿了。由于野马车体很宽,所以不容易翻,基本上都是漂啊漂。冬天下雪也是噩梦。野马是前置后驱,所以后轮作为动力轮没有东西压着,基本上一下雪就动不了了,原地转啊转。野马一般只能坐两人,后面两个座位基本是给小孩子留的,大人做坐进去简直就是活受罪,跟蹲坑似的。后备箱很小。&br&&br&说完了体验,接着要谈一谈野马的背景和美国这边对于野马的一些认识。之前一个答案解释过美国肌肉车的演化:&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式肌肉车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与不同时期的文化及审美有什么联系? - 知乎用户的回答&/a&,野马的命名来自于二战时候的功臣野马P51战斗机,也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一的战斗机,空战成绩无法超越,对日军的零式和疾风战机进行了惨烈的空中屠杀。所以,野马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美国人自己的民族爱国情怀。&br&&br&量产野马是1964年推出的,当时正好是肌肉车和赛车运动兴起的时候,所以野马出来之后很受欢迎,具体原因前面提到的那个答案里面有说。后来福特野马就每隔10年换一代,一直这么流传了下来。在美国,野马的保有量是很高的,但是也不能说满大街都是,基本上都是作为纪念留了下来。现在大街上跑的大部分都是3、4、5、6代野马。其中最受好评的是5代野马:&br&&img src=&/c89ac8dd4d5dd46422d42ecd067ac87d_b.jpg& data-rawwidth=&1278& data-rawheight=&6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8& data-original=&/c89ac8dd4d5dd46422d42ecd067ac87d_r.jpg&&&br&是汽车设立里面开帮立派的一面旗帜,难能可贵。能把汽车设计的既漂亮又阳刚真的很不容易,5代野马做到了这一点。也正是5代野马的成功,掀起了肌肉车复兴的序幕。5代野马也是目前路上比较常见的。3代野马路上跑的也是有的:&br&&img src=&/490ba3da0bc590e44ec5ee20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9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490ba3da0bc590e44ec5ee20_r.jpg&&不过三代马的样子比较楞,有点像草泥马,一般喜欢的人不是太多。&br&4代野马路上比较常见,不过很日系,争议也不小:&br&&img src=&/6e58bad182b051c6406a8bdd_b.jp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6e58bad182b051c6406a8bdd_r.jpg&&很多人都指责那时候的野马设计的不够硬朗。哎,其实这事一言难尽。美国有一句话叫 No great cars exist after 1974. 因为1974后肌肉车基本上就绝种了,所以肌肉车都纷纷转型。野马也是这样,为了生存,只能进行新的尝试,所以这也是迫不得已。看看同时期的大黄蜂,还肯继续说野马么:&br&&img src=&/a70c1c3c67d4c0761bdbce1ff5d6064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70c1c3c67d4c0761bdbce1ff5d6064a_r.jpg&&大黄蜂都快被拍成山楂片了。当时大环境所趋,没办法。&br&&br&野马一般是从 a5-b4 为一代,比如)----2014。今年是2015,也就是新一代野马诞生的日子。这次也是野马第一次进入中国,相信会有更多人陆陆续续接触到野马。所以我这个答案就算是抛砖引玉了。&br&&br&量产野马车以往有几种系列,V6 Base,V8 GT,Cobra系列。V6 是基本配置,就是V6发动机,大约190马力的输出。不过也很大了,这个配置基本上也是其他车的GT顶配水平。V8 GT版本是比较高级的一个版本,一般就是引擎不一样,相应的冷却配套设备不一样,其他没什么区别;GT车会在后面和旁边贴有GT的字样标志。V8 GT版本能达到 400 马力的强大输出。还有一个就是 Cobra (眼镜蛇)系列,这个系列是野马的官方顶级配置,除了 V8 引擎外还加装了超级/机械增压器(Supercharger),马力达到500+以上。新一代(2015)的野马还多了4缸EcoBoost的新制式。&br&&br&Cobra 系列一般大家喜欢叫做 Shelby Mustang 或 Mustang Cobra。这个系列的车不使用野马那个奔跑的小马驹的标志,而是采用一条露出毒牙的眼镜蛇的标志:&br&&img src=&/9d0b3a7ba7dee56a177dfc8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d0b3a7ba7dee56a177dfc8_r.jpg&&Cobra 系列有些历史。野马车是DIY最广泛的车型,堪比迷你四驱车。这个车的前引擎仓空间巨大,很容易布置上自己想要的配置。几十年前,美国有一个叫做 Carroll Shelby(谢尔比)的人,这个德州人的最大梦想就是用最NB的引擎造最NB的跑车。他非常喜欢野马,所以就专业改装野马。他拆下野马的配件,然后换装上自己精心打造的独家配件,使得他家的野马改性能惊人,马力数远超原厂。于是他就成立了公司专门改装野马,之后卖改装车。凡是他改过的车,一律换装眼镜蛇标志,所以这就是眼镜蛇标志的由来。后来福特就买了Shelby的冠名权,将旗下野马最顶配的系列冠名Shelby Mustang 或 Mustang Cobra。车会经过Shelby前辈的亲自设计并且会在车内面板的右侧印上Shelby的亲笔签名。前面提到过,一般来说,野马每十年换一代,而每一代前五年和后五年的设计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最后两年一般会推出Cobra系列。所以Cobra系列的年份只有 13,2014。而且野马还会不定期推出Shelby特别系列来刺激市场,比如Shelby GT500,Shelby GT350R 等等,而这些特别系列都不是面向一般消费者的了。&br&&br&Cobra 系列是野马车迷的必备收藏品,也是改装家必备的展品。Shelby 老先生真是一个改装男神,他对于野马的改造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性能还是外观都非常精彩。有时候就是那么小小的一个改动,整个车就不一样了。他对几代野马的修改都特别棒,我这里做一些对比。这是1967年原厂和1967 Shelby GT500 的对比:&br&&img src=&/efbafdf02d6bbaac63a70bfc194447de_b.jpg& data-rawwidth=&1404&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4& data-original=&/efbafdf02d6bbaac63a70bfc194447de_r.jpg&&上图左边是原厂野马,感觉是一匹听话的小马;右边是Shelby改装过的野马,感觉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简直就是一匹黑鬃烈马,随时准备向前攻击的架势。再来看一下四代野马的Cobra:&br&&img src=&/73de7201861ffe2feb47ad4b2c257325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73de7201861ffe2feb47ad4b2c257325_r.jpg&&上图左边是四代GT版本的野马,右侧是Cobra系列的野马。每次Cobra都在标配野马的基础上就是改动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却让整个车有质的变化。汽车设计,真是一门胆大心细的活啊。&br&&img src=&/98b3dc64aa59e266e9ac856e599df6ae_b.jpg& data-rawwidth=&2154&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54& data-original=&/98b3dc64aa59e266e9ac856e599df6ae_r.jpg&&上面左边是五代野马GT,右边是Cobra。还是那句话,每次改动就那么一点点,然而却让整车都感觉不同。所以,03、04、13、14的 Cobra 都是炙手可热的藏品。&br&&br&前面说过野马的操控在弯道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常常会漂移。于是,大家逐渐变萌生了一种新想法,既然他喜欢漂,干脆让他一直漂着算了。于是乎,你会在漂移赛场上看到一只滑翔的肥皂:&br&&img src=&/42dd913ce74d03f133f28a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2dd913ce74d03f133f28a3_r.jpg&&上面的座驾便是 Vaughn Gittin 大神的肥皂,哦不,是野马。每次看到他的车我都想笑,因为你很难想象一个 100 米赛的肌肉男竟然去跳华尔兹去了,而且边跳还边发出百米冲刺时的怒吼……&br&&br&每个城市都有野马俱乐部,定期会举行Mustang Car Show:&br&&img src=&/60dfa9e7f3f02eb55ef26ecd1f5104c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0dfa9e7f3f02eb55ef26ecd1f5104c2_r.jpg&&&img src=&/ee159fb65bfeeb8f16c777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ee159fb65bfeeb8f16c777_r.jpg&&然后基本上所有的野马都会从全州各个地方奔过来,跟跑堂会似的。大家以车会友,其乐融融。&br&&br&当然开野马的什么人都有,可能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也可能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但无论谁开,你都会觉得这个人很乐观,很向上,很独立,很勇敢。也许这就是野马带给人的感觉。&br&&img src=&/548badbeaffac_b.jpg& data-rawwidth=&626&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6& data-original=&/548badbeaffac_r.jpg&&&img src=&/b2b5f7e3d5aae32ebcb7c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2b5f7e3d5aae32ebcb7ca_r.jpg&&&img src=&/cb93a2dca0b61bfab8eeb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b93a2dca0b61bfab8eeb7_r.jpg&&&img src=&/336dfbcfa19d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336dfbcfa19d_r.jpg&&&img src=&/7d5e413fb1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7d5e413fb1f_r.jpg&&
在开一辆四代野马(.8L),租过五代野马,坐过六代野马,摸过三代野马,隔着护栏看过一代和二代野马,所以特地来答题。(绝非炫耀贴,答主会抱着非常非常谦虚谨慎的态度答题,意在介绍这款富有传奇色彩的“名车”的相关知识)我这辆车是二手的,之…
不邀自来.&br&&br&首先要纠正一下, 在美国猛禽卖的肯定没有坦途多, 因为所谓的猛禽并不是美国满大街跑的F150, 题主所说的 raptor 几乎没人买 ----- F150-raptor (也叫 SVT ) 是 F150 系列车型中非常特殊的一个, 实际上它是 F150 的 &高性能& 版. 它只是一个玩具, 而不是一辆干活车. 猛禽稀少的什么程度呢? 少到现在连 Ford 美国官网都没有... (以前有没有不知道, 没注意过)&br&&img src=&/b59ba014c882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b59ba014c882e_r.jpg&&&br&所以, 题主的问题应当修正为: 为什么F150卖的比坦途多?&br&&br&接下来说说坦途为啥卖的不好. 答案很简单: 虽然质量不错, 但是不好使啊, 不好使啊, 不好使啊!!!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r&&br&在美国, 皮卡是要干活的, 所以光有威猛的外形可不够. 那么皮卡主要用来干什么活呢?除了日常搬砖(老美经常会运些建材木料之类的大东西)以外, 皮卡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拖挂(拉个房车什么的). 嗯, 这就是皮卡的正确使用方法(照片里拖房车的卡车不是F150, 是F450):&br&&img src=&/c12ef7a3e4e12b34aae95e03a245cd8d_b.jpg& data-rawwidth=&1306&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6& data-original=&/c12ef7a3e4e12b34aae95e03a245cd8d_r.jpg&&&br&决定皮卡能干多少活的因素有几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实就只有两个: &br&1.货箱有多长; &br&2.后轴载荷是多少&br&啥, 为啥没说发动机? 因为这些皮卡发动机的力量其实都有很大的余量, 就算是超出标称拖拽重量很多也完全拉得动, 无非就是跑慢点而已. 所以在这里不讨论发动机扭矩和马力问题. &br&&br&要说货箱, 就必须要先说皮卡的驾驶室规格. 美式全尺寸皮卡的驾驶室有三种: &br&1. Regular Cab, 在中国叫 &单门&. 实际上就是只有司机那一排的单排坐椅, 驾驶室很短. 这种皮卡最多能坐三个人&br&2. Super Cab / Double Cab, 中国叫 &一门半&. 有第二排座椅, 后排可以坐3个人, 只不过空间稍有些局促 ----- 这里的局促是相对于这个车全尺寸的身躯来说的, 如果横向对比, 仍然至少有普通A级轿车的空间. &br&3. Super Crew / Crew Max, 中国叫&两门/双门&. 后排空间宽敞的不行不行的, 翘个二郎腿之类的毫无压力. &br&来, 认识一下几种驾驶室规格:&br&&img src=&/74fddcbcfbc218ccef04f9_b.jpg& data-rawwidth=&1591& data-rawheight=&2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91& data-original=&/74fddcbcfbc218ccef04f9_r.jpg&&&br&现在来说货箱. 一般来说, 货箱有三种常见尺寸: 短货箱(5.5尺), 标准货箱(6.5尺) 和 长货箱(8尺). &br&&br&于是, F150 赢得更多客户的第一个要点出现了: 当消费者选择乘员舒适性和载货能力的时候(即驾驶室规格和货箱尺寸), F150 可以提供比坦途更多的选择. 比如说, 你想买两门版, 以便后排的老婆孩子坐着舒服一些. 但是你发现 F150 可以为 Super Crew 驾驶室提供短货箱和标准货箱, 而坦途的 Crew Max 驾驶室只能搭配短货箱. 也就是说, 如果你买F150, 你可以在老婆孩子都很舒服的前提下也获得还不错的载货能力. 而如果你买坦途, 你就必须在乘员舒适度和载货能力中有所取舍. &br&&br&也许有人会问, 短货箱不够么? 只差一英尺而已, 难道我每天都要运2米长的东西??&br&&br&答案是: 嘿嘿, 短货箱还真不够. &br&&br&刚才说过, 皮卡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拖挂.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拖在汽车后面的无非是汽艇和房车 (而且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拖房车的). 常见房车有3种. 第一种叫 Travel Trailer. 卡车, SUV 甚至轿车都可以拖. 就是这种东西 (咦, 这张照片上的车刚好是辆坦途)&br&&img src=&/fba328ffa272af45c6f94b7_b.jp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fba328ffa272af45c6f94b7_r.jpg&&&br&Travel Trailer 的优点是对拖挂车要求不高, 缺点是起居空间小(床占了很大空间), 完全外挂的方式也使得它在行驶式稳定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差.&br&&br&第二种常见房车叫 5th wheel (五轮), 只有卡车可以拖. 顾名思义, 它就是 &拖车的第五个轮子&. 它是以半挂的方式拖在卡车后面的, 所以稳定性和灵活性都更好. 而且, 由于它把主卧的大床架高并向前向外伸出, 所以它的起居空间要大很多. 住在里面比 Travel Trailer 要舒适不少. 这就是 5th wheel&br&&img src=&/eae2d_b.jpg& data-rawwidth=&543& data-rawheight=&2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3& data-original=&/eae2d_r.jpg&&&br&看, 5th wheel 的前面伸出来了一截, 这一截如果离驾驶室太近, 那么转弯的时候就可能会和驾驶室撞在一起... 绝大部分 5th wheel, 都要求卡车至少是标准货箱(一张床长度2米, 所以伸出来的那一截的长度基本没可能调整的). 那么短货箱到底能不能拖 5th wheel? 答案是能, 但是你需要另外花钱安装可伸缩的拖车连接装置, 转弯的时候就把房车推的离卡车远一点... &br&&br&第三种房车叫 Truck Camper, 我们好像叫卡车背驼房车. 这种 Truck Camper 也基本上都要求至少是标准货箱卡车 (太小了住人不方便啊). 适用于短货箱的型号有没有?有, 但是比标准货箱的型号贵近一万刀(或者是厨房淋浴都在室外的那种), 你买不买?看这个图, 图里的卡车就是坦途一本半标准货箱版本. &br&&img src=&/eea20a03a933f32477d64_b.jpg&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eea20a03a933f32477d64_r.jpg&&&br&那么结论出来了. 如果你选坦途又想拉房车, 那么就要放弃乘员的乘坐空间. 如果你想老婆孩子有个宽敞地方, 那么基本上这辆车只能拖挂 Travel Trailer. 说到这里, 福特冷笑三声: 呵呵呵!&br&&br&当然, 如果不选两门版本的话, 坦途也有标准货箱和长货箱可选. 但是! 没错, 我要说但是了. 即便是标准货箱或长货箱的坦途, 仍然不好用!&br&&br&为什么?这就要说到载重(后轴载荷)能力了. &br&1. 坦途, 标准货箱或长货箱的载重能力大概是 1400 磅 (短货箱版本只有 1200 磅), 1400 磅是什么概念? 大概是 640kg. 这种卡车在美国俗称 &半吨卡车&, 意思就是大概能拉半吨重的东西. &br&2. 再来看 F150. 人家起名叫 F150 不是没有原因滴 ----- 载重最低的配置 1500 磅起! 大部分配置的载重都是在 1900 左右, 载重最高的配置高达 3300 磅! F150 这种规格的卡车, 被称为 3/4吨或者1吨卡车. &br&&br&可别小看这几百公斤的载重能力差别, 这刚好就是够用和不够用的区别!&br&&br&前面说了, 卡车是要拉房车的. Truck Camper 的所有重量都是压在货箱上的. 想找一个重量小于500kg 的 Truck Camper 可不太容易, 那种客厅可以向侧面电动扩展伸出来(slide out)的 Truck Camper 根本没可能小于半吨. 而且, 你的房车里还要装水, 食品和杂物(没准还得带个发电机以防在没有 Camp Site 的地方过夜). 这样一来, 坦途可以用的 Truck Camper 就非常有限了 (&非常有限& 这四个字, 基本上就意味着 ----- 贵)&br&&br&而刚才说过的 5th Wheel 呢?这东西有大概 20% 的重量是要压在货箱上的. 不幸的是, 5th Wheel 通常都很大很重, 大部分的重量在 10000 - 15000 磅之间. 也就是说, 卡车的货箱需要有至少 2000 磅以上的载重能力(注意, 不含食品, 水, 杂物和发电机), 这仍然大大超出了坦途的承载能力. 一句话, 不管你选哪个版本的坦途, 都意味着你只能选择 Travel Trailer 这种房车 (还不能选大型的 Travel Trailer, 因为 Travel Trailer 仍然会把自重的 10% 转移到牵引车上)&br&&br&想象一下, 你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老美. 买卡车就是为了拖着房车出去玩. 一共三种常见房车, 其中两种坦途都不能用, 你还会买坦途么?&br&&br&除此以外, F150的机械选择也比坦途丰富很多. 光是发动机就有四种(坦途只有两种), 还可以选择搭配不同传动比的后轴(坦途不能选), 可以选差速锁(坦途不能选), 可以选适时四驱或者分时四驱(坦途只有分时四驱可选. 冰雪路面适时四驱更好用)等等... &br&&br&说到消费者选择, 我们必须提一句价格. 坦途和 F150 的价格基本半斤八两. 但是, 和我们印象中的不一样, 卡车一点都不便宜, 甚至可以说很贵. 如果你要买两门版的四驱卡车, 差不多要准备4W刀, 配置稍高一点, 就会突破5W刀甚至6W刀(那种单门连空调都没有的纯干活车你肯定不要对吧). 5W刀在美国可以买很好的车了, 比如 Lexus RX350 或者 Acura MDX. 要知道, 对于手里银子不多, 抠巴抠巴买辆昂贵的卡车的老美来说, 实用主义至上的风格使得他们至少要确保自己买到一辆 &能用& 的车, 而不是一辆 &不坏但是也不能用& 的车.&br&&br&实际上, 如果要拖拽比较重的房车, 理想的牵引车是重载卡车, 比如 F250/350/450. 这一点可以从汽车厂家的官网图片上看得出来. 坦途和 F150 的官网图片里只能找到它们拖拽 Travel Trailer 的图片, 但在福特的重载卡车 (Super Duty), F250/350/450 的官图里就可看到拖拽 5th Wheel 的图片.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厂家在设计像坦途或者F150这样的卡车时, 是不推荐把它们用于重载的.&br&&br&当然, 在美国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有坦途拖着 5th Wheel 这样的大东西在路上跑. 也有很多车主说他们的坦途一直超载使用, 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 超载很明显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万一出现事故, 保险和官司绝对是够喝一壶的.&br&&br&平心而论, 坦途是辆好车. 半吨皮卡相对1吨或3/4吨卡车的最大好处就是坐着舒服(载重越高, 后悬挂越硬, 坐着越不舒服). 只不过它的适用人群比较狭窄: 买它的人, 对装载和拖挂能力没有太多的要求, 他们希望充分的舒适, 也更希望买一辆万年不坏的日本车. 去二手市场逛一逛, 坦途的残值远超 F150, 这也说明了坦途质量的可靠. (Ford, 被戏称 Fix Or Repair Daily. 不过其实还可以接受, 反正比大众强)&br&&br&另外, 丰田也不是没有技术能力提供 F150 那么多选择. 一方面, 日本人在北美的卡车市场上还是新兵, 对消费者理解远不如传统美国车企. 其次, F150 的巨大销量也为其提供更多配置选择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br&&br&&br&------------------------------------------------------------------------------------------------------------------------------------------&br&感谢回复中各位的补充, F150-SVT (即猛禽) 在 Ford 美国官网不是没有, 而是我没有找到. 它在
的页面里. 而我看的页面是 2015 款的页面. 不过, 我还是要坚持 Raptor 只是一个大玩具而不是一辆干活车的观点, Raptor 只提供一门半和两门的驾驶室, 而且无论是哪种驾驶室, 都只有短货箱. 这注定了它和它那些吃苦耐劳的兄弟们有所不同.
不邀自来.首先要纠正一下, 在美国猛禽卖的肯定没有坦途多, 因为所谓的猛禽并不是美国满大街跑的F150, 题主所说的 raptor 几乎没人买 ----- F150-raptor (也叫 SVT ) 是 F150 系列车型中非常特殊的一个, 实际上它是 F150 的 "高性能" 版. 它只是一个玩具, 而…
泻药。&br&&br&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野马都是一个经典,和凯迪拉克一样,它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老美的汽车文化。一提到野马 ,我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起粗粝、肌肉感、个性、冒险、咆哮等等字眼,浮现起公路影片里日落的峡谷、巨大的仙人掌、一望无际的黄沙、细长连绵的公路,以及咆哮着穿越公路的野马,短统靴和长柄枪、牛仔帽和蛇皮夹克、蛤蟆镜和骆驼烟卷,催化着雄性荷尔蒙的沸腾,它是每个男人埋藏在心底的西部情怀,努力地传承着最原始的朋克精神。是的,野马不完全属于男人,但它属于雄性。&br&&br&蒸汽朋克的时代早已过去,而赛博精神是反性别的,新的时代需要的是节点和接入,强调更统一和宽泛的经济规则和技术标准,风格和个性不再成为一种经济和文化模式,而只能成为一个更为统一的经济文化模式下的一个分类。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仅仅只是选择样式。对于汽车这样的大工业来说,尤为如此。经典的野马,只能成为我们童年梦想中模糊的背影。如果野马还想混下去,就得做点什么。&br&&br&每一个经典都会成为经典本身的桎梏,微软如此、苹果如此、汽车也是如此。因为有人爱才可能成为经典,而人们在热爱经典的同时,又往往对其任何一点改变都痛心疾首,这就形成了创新-成为经典-保守-衰亡的怪圈。尤其是商品被贴上某种文化标签的时候,这种文化标签常常又成为产品继续发展的封印。所以捷豹前几年作出改款的时候,很多人也在痛骂印度人管理着的捷豹,越来越偏向于对时尚潮流的迎合,而偏离了优雅和古典的英伦风,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却不能改变2个事实:1、保守的捷豹破产了。2、现在的捷豹卖得还不错。&br&&br&周璇和邓丽君都是经典,但大街上的随身听里却很难有她们的歌曲。人们就是这样,我们永远都会向经典致敬,但却只会为新的事物买单。&br&&br&野马已经作出对经典最大程度的保留,2015款的新车,不可避免地进行了一些改款,尽管有人对此耿耿于怀,但我个人却觉得理当如此,这种改良或者说妥协是必须的,但基本还未动摇我们对野马的经典认知。或许对野马这款产品,应该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设计和思考,保留其冒险、风格化、雄性等等的文化要素,但需要以新时代的审美和标准来重新诠释。正如100年前的福特车是殿堂级的经典,如果有钱我们也许会把它收藏在家里,但却不会打算开着去上班。而汽车厂商不会太关心谁在收藏我的古董车,他们更关心的是,谁愿意花钱买我的新车开着上街。&br&&br&2015款的福特,我个人很喜欢,其改款是可以接受的,它的外观内饰和动力系统等,仍然是野马的传统内核,还是我们记忆里的野马,虽然我没有亲自开过,但我依然相信其运动模式是能刺激雄性荷尔蒙的。&br&&br&说到市场问题上,这款车就值得商榷了。针对中国市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款车是用来玩的。中国和北美市场有巨大的差异,这个差异是经济性的,也有文化性的。北美的消费者,可能会为了不同的功能买不同的车,虽然我没有准确的数据,但这个群体应该不少,而野马的价格,在北美是比较平民的。而中国的消费者,大多数是买一辆车来实现多种功能,代步、家庭用、商务用、旅行用,都是一辆车,这个群体也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中国绝大多数人买车的时候,考虑得更多一些,自己喜欢、家里人喜欢、能坐更多的人、既要舒适又要经济适用、还要尽量和自己的收入、身份、工作性质等等巴拉巴拉贴合,这就是大街上的车,大多都是中规中矩的。&br&&br&野马在各方面都强烈的风格化、个性化,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这款车开到公司或单位去上班都不太合适,这款车是用来玩的。可能的受众群是自由职业的、个性化工作的、或者经济宽裕的汽车玩家,富二代和官二代都不会太多,因为没法达到炫富的目的。&br&&br&所以野马在中国肯定有市场,但这个市场不会太大,公务车市场不会选它,女性消费者市场也不会太热情、公务员和工薪阶层市场也不会选它、接下来还有年龄层次和审美品位的划分,受众面是有限的,中国的汽车市场整体是畸形的,光是双开门这一项,就会让很多消费者却步。呵呵,这个还真别骂消费者如何如何,做生意,只有消费者是对的。&br&&br&有人会用性价比来评价这款车,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个问题,野马的问题不是价钱高低,而是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这才是厂商在推广和宣传时着重考虑的问题。假如野马在中国市场卖得不好,绝对不是价格的原因,哪怕降到30万,它的绝对销量也不会增加多少,40万很高吗,敢玩这车的甚至敢花200万来改。因为野马比奥迪宝马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是用价格就能让消费者挤破脑袋的,它的消费者是一群中高收入对汽车多少有点研究的玩家,厂家要做的,就是建立节点,并和这些群体形成接入。
泻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野马都是一个经典,和凯迪拉克一样,它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老美的汽车文化。一提到野马 ,我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起粗粝、肌肉感、个性、冒险、咆哮等等字眼,浮现起公路影片里日落的峡谷、巨大的仙人掌、一望无际的黄沙、细长连绵…
来自子话题:
作为13V6+15V8GT两代车主,这题我还可以答一下的。&br&作为一个没有素质的东北妇女,我实在是忍不住要喷人了。&br&&br&那些唧唧歪歪一会儿嫌变速箱慢,一会嫌车重的孩子,你可听说过什么叫“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变速箱研发成本高你不知道啊你?变速箱快还卖你4万块啊?轻量化烧钱你不知道啊你?2500磅还卖你4万块啊?你有钱你双离合啊,你PDK啊,你铝结构啊,你碳纤维啊,谁拦你了?捷豹保时捷莲花的dealer不让你进他们的门儿了吗??你有钱还跟我们这些穷逼一起扎堆买4万块的野马……该吃屎了亲。
(?o? ·? o??) 对不起我戾气重,可能是今天的起床姿势不太对。&br&&br&反正作为一辆4万块的车,除了后视镜有点小,以及工程师脑回路有点奇葩以外,我是挑不出毛病来的。(再跟我提变速箱我抽你)&br&总体来说,比前作的进步是相当大的:福特郑重承诺,新野马没有一个零件来自于前一代哟~&br&全新的独立后悬挂完全解决了旧款“一拐弯吓得我裤子都尿湿了”的问题,侧倾已经不太容易察觉了。操控上进步也很大,从前是灾难性的“转向反馈好像就是方向盘里缠了俩猴皮筋”以及“我擦啦我连前轮都感觉不到在哪里呀”………∠( ? 」∠)_ 而现在用“precise”来形容也不过分呢。动力是一如既往的野蛮,这也不用多说了,毕竟435HP加身,虽然有沉重的车身,但并不会有太多笨重不灵活的驾驶感受,反而因为车体结构变的更紧实了,比前代倒有一种更灵活了的感(cuo)觉(jue)呢。&br&&br&另外,原厂排气的声音也是相当好听,响自然不用说了,浑厚里还带着毕毕剥剥的小爆裂声,一听就醉,试驾的时候就踩得我不能自拔(( ???? ?? ????? ))'·?&br&&br&另外,15GT上有一项叫做line lock的功能,专门用来刹住前轮……然后……烧后轮作大死的……别问我为啥一辆原厂车会有这种玩意,我猜正如我前文所说:可能是因为工程师脑回路有点儿病吧………………∠( ? 」∠)_&br&&br&内饰的进步也是挺大的,至少边边角角终于不扎手了啊……(?˙ー˙?)
方向盘也终于做的比脸盆小了啊…现在我起来手感比以前好多了,而且也终于加上换挡拨片了……神呐,终于不是换挡按键在档把上这种神经病的设定啦……(●??`●)&br&&br&乘坐方面的话,由于溜背溜得更狠了,后排变得又小又矮,本来能做两个大人的后排空间变得只能坐小猫小猴子了,炫酷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另外虽然侧倾消失了,但悬挂并没有感觉很坚硬,还是挺棒的。&br&&br&外观我就不说了,大家审美毕竟不一样嘛……但谁要敢说野马没有challenger 好看我肯定打死你。?(???‵‵)?&br&&br&就酱了……&br&作为总结陈词:从前的野马只是一辆有情怀的车,但15款野马是一辆出色的车。&br&&br&*别担心,hood虽然被我肥胖的身躯压凹了,但是一下来又弹回去了哈(/ω·\*)&br&&br&&img data-rawheight=&960& data-rawwidth=&1280& src=&/020d0fe617ae17b249b27fe38f4dbe6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20d0fe617ae17b249b27fe38f4dbe66_r.jpg&&&img data-rawheight=&960& data-rawwidth=&1280& src=&/75f63f45da7fdeaa65f9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75f63f45da7fdeaa65f9c_r.jpg&&
作为13V6+15V8GT两代车主,这题我还可以答一下的。作为一个没有素质的东北妇女,我实在是忍不住要喷人了。那些唧唧歪歪一会儿嫌变速箱慢,一会嫌车重的孩子,你可听说过什么叫“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变速箱研发成本高你不知道啊你?变速箱快还卖…
1、“流水线”加快了世界文明的推进速度:&br&1913年,亨利·福特受芝加哥屠宰场启发,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售价也从最初的850美元,降低至240美元。&br&&br&汽车的出现,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效率,而真正让这个世界运转加快的,自然是在流水线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汽车单价,使汽车能够得以普及。因此,亨利福特被称为:给世界安上轮子的人。美国也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br&这一切,都是源自于1913年老福特的一个奇思妙想。&br&&br&2、伟大的5美元——5美元的连动效应&br&如果亨利福特只开发出流水线,那么他的伟大就足以载入史册。更让我敬佩的是他的5美元。&br&&br&当时,工人的日薪只有2-2.5美元,除去基本生活所需,工人口袋里攒不下多少钱,日子过得暗无天日,因此,在发完工资后,很多人都是去酒吧一醉解千愁,没人想过存钱——即便存也存不下多少。因为缺少消费种类的支出,社会经济循环基本没有,一个地区的经济基本是一潭死水。&br&&br&而当福特大幅度提高工资之后(从2.5美元提升至5美元,并且工作时间率先由12小时缩短为8小时),引起了全国产业工人蜂拥而至,因此福特公司对工人招聘设立门槛:负担家庭生活的已婚男人,以及“生活节俭”的单身男人和抚养亲戚的妇女。&br&&br&福特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来享受他的高工资,那么这些人,拿到了高新后会有怎样的不同呢?&br&&br&有社会责任感的这群工人,在领导薪水后,没有去一醉方休,而是选择了储蓄和消费,当工人的收入提高后,他们会需要住房,这就拉动了建筑业的生意,相应的一部分人就投入到建筑工作上,在对建筑材料增值的过程中,创造了财富,并以此获得了收入;福特的工人需要穿的更体面,因此就拉动了服装生产及原材料生产的就业机会;他们会购买更多的生活用品,因此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带动的这些人有了更多收入后,又会去消费其他人提供的服务,一个地区的经济就这样带动起来了。当这个地区的经济变好之后,自然有更多的人能够买得起汽车,钱就这样循环回来了。&br&&br&3、伟大的5美元——5美元的社会意义&br&&br&无论从当时,还是现在,福特对于经济变化的洞察与企业家社会责任感都是震铄古今的!&br&福特以一个企业之力,改变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同时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向所有的企业家宣告了这样一个事实:“正当的工资不是一个人愿意获得的最低数额,而是劳动力购买者能够持续支付的最高工资“。只有工人的收入能够使其可以进入可持续发展通道,才可以使社会进入良性循环。(而社会进入良性循环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企业家)。&br&可悲的是,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老福特那5美元的意义。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富人阶层,但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财富掌握在大多数普通人的手中,只有这样整个经济才能健康地运转下去。富人们应该认识到,与为你工作的人共享财富,不是慷慨合施舍,而是你继续富下去的前提。&br&说到这里,我们对比一下中国与美国,我们会发现,美国之所以富强,第一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使得老百姓敢花钱;第二在于高工资,使老百姓有钱可花。社会的消费力使经济持续运转(不要提次贷危机,金融家的贪婪和这是两回事儿)而中国社会,除了缺乏社会保障体系还有诸多的吸血体系使老百姓不敢花;高税收使老百姓没钱花,相比之下,高下立判。&br&&br&4、5美元的其他作用&br&5美元使福特可以选择全美最优秀的员工,因此,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福特曾对他的供应商说:“你要给员工提高工资,不是因为你亏损而无法这么做,正是因为你亏损所以才要这么做!”只有这样做你才能提高工人的积极性,是他们在创造财富,如果他们没动力,你必然亏损。&br&大家知道河南胖东来,他们的生意沃尔玛都抢不走,为什么?在胖东来,营业员全部喜笑颜开,发自内心,跟你说话没有不喊哥不喊姐的,你只要抱着孩子,提着东西,上下楼梯,马上有人帮着你。为什么?胖东来店长年薪100万!副总、总监级别——50~80万;处长,生鲜处、百货处、采购处等——30~50万;课长,管5~20个人——10~30万。&br&高薪提高了员工的违约成本,一旦失去损失巨大,因此员工自然加倍努力做好工作,我们都知道“优秀的员工是免费的”,正是高薪让员工自驱力加强,逐步变成优秀的员工,因此提高了企业的效率。&br&&br&在豆瓣上,关于福特的书,评价的人特别少,福特没有得到推崇,是这个社会的悲哀。&br&我个人,借知乎这个平台,在互联网上,写下这样的话:福特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企业家!
1、“流水线”加快了世界文明的推进速度:1913年,亨利·福特受芝加哥屠宰场启发,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售价也从最初的850美元,降低至240美元。汽车的出现,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效率,而真正让这个…
从现在的汽车生产国来分,一般分为日系车、美系车、欧系车和自主品牌。但以丰田和大众的斗争为代表,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竞争是在日系车和欧系车之间。即使在美国本土,日系车的销量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美国本土汽车企业——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现在都几乎是以欧洲技术为主导力量在发展。比如别克的车系很大部分是来源于欧宝,福特更是依靠于欧洲研发中心,而克莱斯勒已经被菲亚特所掌控。所以,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日系车和欧系车之间的差别。
&br&&br& 从本质上讲,日系车是代表了实用性,而欧系车则意味着可玩性。
&br&&br& 日系车的首个特点是燃油经济性好。这源自日系厂商对新技术的投入很大,并且深挖传统内燃机的升功率。其技术代表是丰田的VVT、本田的VTEC这样的气门控制技术,同样也有小型涡轮增压技术等。而且日系车强调的经济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不仅是油耗低,更要耐用和维修费用低,所以日系车更多是改进自然吸气发动机。
&br&&br& 相反,欧系车更追求操控和动力性,所以在动力上现在主要是以涡轮增压和燃油直喷为基础,最有名气的就是大众的TFSI技术。这样可以使得小排量车型也能拥有较强的动力性能,在加上欧洲更流行两厢小车,所以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展很快。
&br&&br& 另外对于很多人所谓的日系车不安全、欧美车更结实的说话,其实是不实的。不可否认,日系车为了降低成本,在部分位置的材料强度上没有欧系车扎实,可是现在汽车安全设计主要还是看车身结构。而日系车一直强调的溃缩吸能和独特的保护结构是完全可以达到同样高等级安全保护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日系车在美国市场依然受到热捧,并且在碰撞测试中并不落后的原因。(其实在高速上时速超过120,无论什么车碰撞基本上都没戏)
&br&&br& 日系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精致性。现在可能很难感受出来日系车比欧系车精致了,因为毕竟全球同质化很严重,在用料和装配工艺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现在所说的精致性,更应该说是“人性化”。比如日系车的车内空间感,往往是车的轴距并不占优势,但是车内空间却更大更舒适。再比如中控按钮虽然是塑料,但是其阻尼感异常出色。而欧系车往往就是不注重人性化,比如雪铁龙C5的中控按钮、屏幕都很小,不利用驾驶。
&br&&br& 最后说说美系车,真正的美系车其实更多是大皮卡或者大SUV,排量往往4.0以上,机械机构简单耐用,车内内饰几乎全是塑料,利用冲洗打扫。其实美国人很讲究实用性,简单直接就很好,所以为什么日系车能够在美国市场站稳,也是有其原因的。不过现在美系车的技术含量太低,在进军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很难和日系车、欧系车竞争,所以几乎很难见到纯真的美系车了。&br&&br&========================================================================&br&修改一下最后一段对美系车的评价:&br&由于最近更多的接触了美系车在其本土市场的表现,应该说美系车在技术含量上并不低,甚至非常先进。特别是很多大排量发动机虽然排量大,但是百公里油耗并不高、而且扭力竞争也主要在美系车上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美系车的实力。可能因为大排量的缘故,纯正的美系车很难在中国市场形成气候,所以即使是通用、福特也不会导入纯正的美系车,大多是欧洲研发车型挂个标。
从现在的汽车生产国来分,一般分为日系车、美系车、欧系车和自主品牌。但以丰田和大众的斗争为代表,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竞争是在日系车和欧系车之间。即使在美国本土,日系车的销量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美国本土汽车企业——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现…
百年荣耀 全新纪元&br&想打出一片天地?一个字:&b&难!&/b&&br&&br&&br&&br&10月23日,林肯B级豪华车MKZ和紧凑级SUV-MKC一起上市。MKZ起售价31.58万,MKC起售价33.98万,看似诚意满满,可惜不是所有的事光靠诚意就可以解决的。&br&&img src=&/0fa5ddf9d8b90c45d5bd6ed94a52f389_b.jpg&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0fa5ddf9d8b90c45d5bd6ed94a52f389_r.jpg&&&br&林肯的问题市场方面和产品方面都有,先从市场谈起。&br&&br&&b&一、没有市场定位。&/b&&br&&br&很多车企都会有定位错误,或者定位模糊问题,但林肯的问题远甚于此。不管是对林肯的品牌还是MKC和MKZ两款车型来说,都没有定位。&br&&br&全新林肯MKC&br&全新林肯MKZ&br&谁如夜空之星,曾照亮你的一段旅程&br&&br&上面三句话,就是林肯在官网最醒目的位置对这两款车的描述。这是最应该突出其产品定位的地方,但只用了一个词“全新”,和一句不明不白的鸡汤话,这只能说明连&b&林肯自己都不能清楚地知道这两款车的定位是什么&/b&。对比一下其他豪华品牌,就能知道林肯的空白定位有多么可笑。以下内容均来自品牌官网最醒目位置,也就是不用点鼠标就能一眼看到的。&br&&br&雷克萨斯NX-全新豪华都市运动SUV&br&凯迪拉克-极致驾控 风范为你所动&br&英菲尼迪ESQ-率性而活 特立独行的紧凑运动SUV&br&捷豹XE-全新捷豹XE重新定位运动型轿车,颠覆,不止是改变&br&沃尔沃XC Classic-登封至极 唯语经典&br&&br&每一个品牌,无一例外地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话准确的给出了自己车型的定位,让消费者一目了然。&br&&br&&b&二、宣传投入极少&/b&&br&同样是美系豪华品牌的回归,凯迪拉克的宣传可以用声势浩大来形容,而&b&林肯却像一个受了气的小三儿,不声不响地回到了中国&/b&。&br&&br&通过百度商机查看最近一个月林肯的搜索数量,十月初日均8w左右,随着上市日期的到来,在23日达到37w的顶峰,随之迅速滑落,稳定在日均12w左右。而其主要竞争对手凯迪拉克的搜索数在10月份是日均200w以上,可见林肯的宣传有多么的苍白无力。&br&&br&网上直媒体方面,在10月23日上市到今天11月5日这13天里,XX之家关于这两辆车的文章数为两车各1篇,X车网为MKC1篇,MKZ 0篇。两家网站共计3篇,并且连一篇车型高低配分析的文章都没有,要知道很多车都是当天上市,第二天就会出高低配分析的。可见林肯对这两家媒体的关照还远远不够。&br&&br&新媒体方面,凯迪拉克的微博有123万粉丝,并且频繁利用微博营销跟宝马进行“互动”,吸引眼球。林肯的微博,无。
微信公众号,凯迪拉克的微信认证为:凯迪拉克品牌官方微信,而&b&林肯的微信认证为: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b& 生怕大家不知道林肯跟福特的关系。&br&&br&&b&三、竞争对手选择混乱&/b&&br&在XX之家多篇文章中提到林肯MKZ官方竞争对手选择的是宝马3系和奥迪A4L。首先A4L和宝马3系的定位就不太相同,一个以舒适大气为卖点,一个以运动豪华为卖点。其次林肯真的有能力直接挑战德系三强,跳过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等二线豪华品牌吗?只能说林肯&b&勇气可嘉,实力太差&/b&。&br&&br&&b&四、产品覆盖面过少&/b&&br&&b&全国仅有3家4S店&/b&,算上正在装修的5家也仅有8家,真的找不出来4S店比他更少的品牌了。买车还要坐飞机,消费者何苦跟自己过不去?&br&&br&以上四点只是林肯比较突出的四个市场问题,其他小问题更是数不胜数。而在产品方面,林肯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br&&br&&b&一、与福特共用件过多&/b&&br&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全部跟福特共享一套系统,这是极为罕见的,不仅三大件和福特公用,连一些小配件,如雨刷把儿都跟福特一样,这种事也就林肯能干的出来了。与福特共用件过多的好处是节约成本,但坏处太大,往小了说福特车主不会再选择一辆换标的福特,往大了说,林肯的品牌价值将无线趋近于福特,这对于一个豪华品牌来说,是致命的打击。&br&&br&&img src=&/74db94fe978f27b9c9e8_b.jpg&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74db94fe978f27b9c9e8_r.jpg&&&img src=&/962a5deed6c0a6353ad9_b.jp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962a5deed6c0a6353ad9_r.jpg&&&br&上图为蒙迪欧雨刷,下图为MKZ雨刷,模具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印刷有稍许区别。&br&&br&&b&二、产品设计语言与福特过于相似&/b&&br&&br&MKZ和蒙迪欧的内饰设计语言是一致的,包括中控台,方向盘,仪表盘等各个细节,猛地一看,两辆车是一样的。&br&&br&&img src=&/921b4ca4d7fb_b.jpg& data-rawwidth=&798&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8& data-original=&/921b4ca4d7fb_r.jpg&&&br&&img src=&/f24c95d05da2fd1dabe3981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f24c95d05da2fd1dabe39813_r.jpg&&&br&上图蒙迪欧,下图林肯,感觉林肯的设计师真是够偷工减料,就是照搬了蒙迪欧。&br&&br&&b&三、做工一般&/b&&br&做工一般是美系车的通病,确实细节方面跟德日系车有一定的差距,但林肯作为一个豪华品牌,应该拿出其应有的品质。&br&&img src=&/21ea871aca8040bbfaccec_b.jpg& data-rawwidth=&549&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21ea871aca8040bbfaccec_r.jpg&&后排中央扶手打开杯架后,竟然会露出润滑油。&br&&br&&b&四、定价有诚意,产品无诚意&/b&&br&看似MKZ-31.58w的起售价和MKC-33.58w的起售价,对于进口豪华品牌来说,并不高昂,但实际并非如此。MKZ的高功率起售价为39.58w,MKC的高功率起售价为43.88w,这个价格已经秒杀了一众拥有相似动力的英菲尼迪、凯迪拉克和沃尔沃了。&br&&br&上面所说的都是林肯的缺点,是阻碍其进步的绊脚石,但林肯并非一无是处,其宽大的车身,有个性的外观,高于同级别的配置等都是其立足于中国的根本。林肯是一个有底蕴的品牌,只不过他要在中国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百年荣耀 全新纪元想打出一片天地?一个字:难!10月23日,林肯B级豪华车MKZ和紧凑级SUV-MKC一起上市。MKZ起售价31.58万,MKC起售价33.98万,看似诚意满满,可惜不是所有的事光靠诚意就可以解决的。林肯的问题市场方面和产品方面都有,先从市场谈起。一、没…
谢邀,不过不得不说,姑娘,你要求的可真多,总结一下你比较在意的购车要素:经济省油、内饰要好、后排空间不能小、车身不能太长、要有一定的性价比(加价车排除)、不能烂大街。空间还得灵活多变(以后买辆大吉普养狗狗啥的),保值率必须高(几年后会换车)&br&推荐你的低成本解决方案是骐达。这车全国各地普遍都有一万以上的优惠,1.6CVT乞丐版在10万出头就能入手。预算充足的话,可以适当增加预算。&br&这个级别,想象不出还有哪款车比它更省油,飞度?抱歉,比它小一个级别。这车的后排空间,在A级车当中跟速腾、408一个级别,福克斯、英朗基本上只有被秒杀的份儿。&br&为什么推荐乞丐版呢,因为他的保值率实在太高了。哥们刚买了一辆06年的骐达自动挡,花了6万块。按照这个保值率,你10万买车,7年后差不多也能卖出个五六万来,赔了四五万,有些车一年就能赔这个数。但是配置越高,保值率是越差的,车上的配置往往比车本身更快的贬值。&br&虽说日产这些年简配厉害,新骐达用料不如老骐达,但动力系统、外观、空间的进步却是实实在在的。另外这车的性价比不错,骐达的三厢款轩逸今年的销量非常出色,但实际上两者的平台、动力系统什么的完全一致,整车成本非常接近,但同配置的轩逸却几乎比骐达贵了两万,还卖火了。。。。。&br&推荐你的中级成本解决方案是逸致。除了稍微窄一点,这车的内部空间是CRV、RAV4级别的,前后排空间以及后备箱空间不比这两款SUV差,你有个开大吉普养条宠物狗的愿望,这车基本上也就实现了,因为它的空间比指南者更出色,而且他的离地间隙甚至比一些SUV还要好。&br&这车在很多地方都有2万4左右的优惠,13万6左右,就可以买到时下一台1.8排量、配置爱信进口CVT变速箱、标配ESP、净重1.5吨,连乞丐版轮胎都是普利司通的丰田品牌的MVP。这款1.8发动机本身就比较省油,加上高效率的CVT变速箱,就算整车净重1.5吨,但油耗控制也是非常出色的。&br&对比一下卡罗拉1.8排量跟逸致的售价,就能感受到这款车的性价,逸致实际上比卡罗拉大一个级别,净重甚至比新凯美瑞等B级车还要重,但价格却非常接近。&br&丰田连每个螺丝都是名牌,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可靠品质的背后,无疑是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在零部件上毫不吝啬的投入。&br&对你而言,这车最大的问题是,内饰跟卡罗拉非常相似,绝对粗糙。。。。&br&如果你比较在意操控,那这两款车明显不合适,他们是毫无驾驶感的,但是方向盘力度比较轻,在低速城市路况下非常顺手,驾驶感差,但好开。
谢邀,不过不得不说,姑娘,你要求的可真多,总结一下你比较在意的购车要素:经济省油、内饰要好、后排空间不能小、车身不能太长、要有一定的性价比(加价车排除)、不能烂大街。空间还得灵活多变(以后买辆大吉普养狗狗啥的),保值率必须高(几年后会换车…
买五千刀以上的二手车,参见&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秦杰& data-hash=&66de8c8b83f96ef18ddaa111b672d32f& href=&///people/66de8c8b83f96ef18ddaa111b672d32f& data-tip=&p$b$66de8c8b83f96ef18ddaa111b672d32f&&@秦杰&/a&
的答案。&br&&br&我讲五千刀以下的买法。这个档位的德国车(或高档的美国、日本车),车龄一般在八年以上。对于这个年岁的老车,车的好坏取决于车主对车的保养。所以与其看车,不如看车主。车保养的好,再开五年、八年也不会有大问题。车保养的不好,修车的钱都比买车的钱多。&br&&br&怎么认定好车主?首先,车主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中产阶级或以上),最好是性格谨慎小心的人,这样子才会愿意坚持每年花几百上千刀给车做保养。其次,找车主要保养记录。要保养记录的目的不只是记录本身,而是看车主有没有整理好修车的单据,从而判断车主是不是有心人。最后,这个车主保有这辆车的时间越长越好。认定好车主不一定要很懂车,只要谈买卖时多留个心眼就行。当然在 &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 和 &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做有关于车型的功课(价位、常见毛病等)也很有帮助。&br&&br&在哪里找车源?这个价位的中高级二手车基本不用考虑 dealers。dealer 能卖这个价位,说明车很可能有隐藏的大问题。我也不推荐华人论坛,因为论坛里大部分是在读的和刚工作的中国学生,比起中产阶级美国人,在修车方面比较吝啬。我推荐在 craigslist 上买,搜索的时候可以特别留意中产阶级聚居的社区。除了搜索自己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临近的区域。推荐看车的时候带上现金,砍价最方便(中产阶级都很珍惜自己的时间;卖车看车什么的对他们来说很麻烦)。&br&&br&最后,十年左右车龄的 Mercedes E-Class、Audi A6、Volvo S60,价格约在刀间,而且厚重安全、性能可靠,推荐考虑。
买五千刀以上的二手车,参见 的答案。我讲五千刀以下的买法。这个档位的德国车(或高档的美国、日本车),车龄一般在八年以上。对于这个年岁的老车,车的好坏取决于车主对车的保养。所以与其看车,不如看车主。车保养的好,再开五年、八年也不会有大问…
当车脱离了代步工具的意义而变成身份标识之一时,买多少钱的车便不再取决于你的资产数额,而是决定于社交需要。&br&&br&很多时候,买100万车的人口袋里或许连300万资金都拿不出来。记得一个同学跟我讲他做生意的老妈曾说过的肺腑之言:儿子,你妈其实买不起这么好的车,但不得不买,因为你妈我不打肿脸充胖子(买车),别人就不会把生意给你妈做。&br&&br&记得互联网上有过一个关于什么人开什么车的调侃段子,感受下:&br&&blockquote&福克斯:随时准备和你飙车的80后男青年,如果你超过他,他一定会找机会超你。&br&雅阁:乡党委书记或者爆發户。&br&普拉多或陆地巡洋舰:光头纹身大金链子的黑道小弟。&br&马自达3:开“三”车的不一定都是小三,但漂亮女青年居多是事实。&br&世嘉:70后个体户。&br&速腾:国企职工。&br&天籁:50岁大叔。&br&马自达6:事业正在起步的小老板。&br&BYD:随时可能刹车、乱停车、乱变道的流氓司机。&br&荣威550:正宗“爱国青年”。&br&迈腾:李gang之子(三线城市的官二代)。&br&吉利金鹰:村支书的儿子。&br&科鲁兹:敏感、矫情的80后。&br&狮跑:房地产商的小弟,建筑工头。&br&卡罗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br&宝来:一般公务员。&br&森林人:高利贷从业人员。&br&雷克萨斯:比较有钱的个体工商业主。&br&沃尔沃:低调的有钱人,低调到你不知道他的钱是从哪来的。&br&卡宴:黑社会大哥,通常没有疑问。&br&帕萨特:如果车里坐的不是县领导或者镇党委书记,一定是某个小私企老板,小到只是承包了一片河滩。&br&君威:富家子弟,但是不太富。&br&奥迪:90%是领导,10%是冒充领导的爆發。&br&宝马:100%是爆發户。&br&奔驰:10%是领导,30%是爆發户,60%是酷爱装逼的小资。&br&翼神:闷骚的文艺青年。&br&途观:性情中人,胖子居多。&br&英朗:机关供职的70后。&br&凯越:40-50岁,目光呆滞的大叔。&br&明锐:自认为很懂车的大葛格,喜欢给别人建议。&br&科帕奇:刘大脑袋。&br&腾翼C30:信心满满的屌丝。&br&标致307:凤凰男。&br&伊兰特:土财主。&br&悦动:土财主家的少爷。&br&锐志:70后小资。&br&CR-V:小中产。&br&荣威350:生活刚刚稳定下来的屌丝。&br&凯美瑞:机关公车,或者很和善的小老板座驾。&br&奔腾:40岁以上,人品很好,很实在的老兄。&br&mini:如果开车的不是小三,那她的大款老公一定很爱她。&br&朗逸:和速腾一样的国企职工,后悔没买速腾。&br&中华:完美主义者,勤快人,永远把车擦的锃亮。&br&悦翔:和上面的相反,就是讨厌洗车。&br&加长林肯、加长凯迪拉克、加长悍马:如果车主不是婚庆公司老板,就是矿老板。&br&雨燕:开车最老实,走在路上规规矩矩,从来不和人抢道。&br&北斗星:胡子拉茬头发凌乱的大叔,抢起道来极其刁钻。&br&锋范:幸福的一家三口。&br&思域:车盲,只会开着跑,加个玻璃水都要找人帮忙。别人说这车不好,她傻傻的跟着点头,但是心里还是最爱自己这辆车。&br&路虎:房地产从业者,想追求品质,享受尊贵,却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br&逍客:冷艳的长腿妹子,经常忘记锁车门。&br&牧马人:部队大院(或者干部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吃过苦,现在有钱了,要享受生活。&br&蒙迪欧:微胖的体型,善良的娃娃脸,一丝不苟的头发,斯文的谈吐,很在意别人的评价。&br&吉利:疲劳的上班族,少有不加班的时候。&br&福瑞迪:都市白领,比吉利上班晚,下班更晚。&br&骐达:与世无争,深藏不露,看似小康之家,实则家底丰厚。&br&C5:小城镇的富人阶层,N多房产&br&标致508:高级白领,多次跳槽。&br&ix35:心机深不可测的人,能言善辩,很会赚钱,从不吃亏。&br&哈弗:有工作,但是不指望工资,全凭干私活。&br&帝豪:职场新人。&br&轩逸:职场老滑头,谁都不得罪。&br&捷豹:文化产业老大。&/blockquote&
当车脱离了代步工具的意义而变成身份标识之一时,买多少钱的车便不再取决于你的资产数额,而是决定于社交需要。很多时候,买100万车的人口袋里或许连300万资金都拿不出来。记得一个同学跟我讲他做生意的老妈曾说过的肺腑之言:儿子,你妈其实买不起这么好的…
毫无疑问是蒙迪欧2013款!抛开性能不说,这货的前脸能让你一瞬间想到...&br&预计明年四月份左右将会国产上市,20w左右应该可以拿到。&br&惭愧的是小弟还没有20w,共勉!&img src=&/8c9bdfe8c9eca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c9bdfe8c9ecad_r.jpg&&
毫无疑问是蒙迪欧2013款!抛开性能不说,这货的前脸能让你一瞬间想到...预计明年四月份左右将会国产上市,20w左右应该可以拿到。惭愧的是小弟还没有20w,共勉!
为什么没人推荐凯越?就是逼!格!不!够!&br&&br&那么为什么销量又很高?它满足了一个人群对车的需求,这个人群的数量很大。&br&&br&关注汽车的有两拨人:一拨儿是成天泡在各大汽车网站上,看过无数评测文章和视频,对网站做评测的那一套了然于心。同时也粗浅了解一点品牌历史,知道谁跟谁分家了,谁跟谁是一个妈,谁是谁的原型车,谁是谁的贴牌货。他们根本不会从预算、保养价格、维修价格之类的维度去评价一款车,他们的标准是“你是非独立悬挂的板车”、“你是棒子公司贴牌的伪美国车”、“你0-100KM/H的加速都13秒了你也有脸出来混”、“什么狗屁柴油车功率才150匹”…这一拨儿就是传说中的键盘车神。&br&&br&另一拨儿是接触互联网较少的、居住在三四无线城市、对汽车购买有刚需的人。他们接触汽车、选购汽车,大多都是看路上什么车跑得多、什么车卖得好保有量大、什么车皮实耐用小毛病少修起来便宜,当然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在他能够承认的预算范围内。他们不需要这车动力有多好,不需要血统多纯正,不需要操控多精准。这拨儿叫准车主,他们要的就是一台省心的车。&br&&br&恰好,凯越就是这么一台省心的车,尤其在换装1.5L发动机和6AT以后。&br&&br&但是大宇原型车、别克油老虎给了键盘车神们高潮的机会。&br&&br&8万多的代步车,吵吵悬挂有个X用?你开着它去劈五连发卡弯,还是连续走三十个间隔不到半米的减速带?你还指望买凯越的车主,红灯一灭5000转弹射起步,然后瞄一眼车内后视镜,微微一笑?&br&&br&咱们还是没把车当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一件东西,还是当做得瑟、炫富的万物。你家1500买台康佳,隔壁老王6K买台索尼,你俩看的电视节目就不一样了?无非是老王看得鲜活些舒坦些,除此之外无它。同理,下雨了他的7系带他回家,你在凯越里撑着伞?&br&&br&----------------------------------泄愤的分割线----------------------------------------&br&&br&凯越我开过一回,是4S小哥手里的工作车。小区里有四五个邻居开这个,普遍40+。客观说,变速箱的确是硬伤,带动着油耗也不低。外形的确太老气了,但这车的目标客户群也不是年轻人。小毛病肯定有,但大问题至今没听这些人吐槽过。引用某车主的话,到了我这个岁数,看什么都温和了,不像你们年轻人,买个车要求这要求那。&br&&br&----------------------------------总结的分割线----------------------------------------&br&&br&1、针对题主的问题,这里大多数回答已经提到了,人群分布的不对称。&br&2、看配置看数据,没有什么车是键盘车神口里的好车。但是,买车不是玩儿牌,对比配置单就能看出谁好谁坏。说白了,车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买车人需求的多样。符合一定人群需求的车就是好车,如果这个人群数量大,那么这台车就畅销。&br&3、个人认为在各种桑塔纳(我说的不是现在这个PQ25的)停产、二手车也老去的情况下,凯越已经接替了桑塔纳的位置。
为什么没人推荐凯越?就是逼!格!不!够!那么为什么销量又很高?它满足了一个人群对车的需求,这个人群的数量很大。关注汽车的有两拨人:一拨儿是成天泡在各大汽车网站上,看过无数评测文章和视频,对网站做评测的那一套了然于心。同时也粗浅了解一点品牌…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了。先修正一下问题吧。应该是日系车和美系车相比,各自有那些优势?&br&&br&
先说说日系车吧。在人们心目中,日系车的最大特点可能就是省油和故障率低。&br&
1. 日系车的确省油,主要原因除卓越的发动机技术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减轻了车的自重。例如,在已经引入国内生产的尼桑奇骏上,发动机舱两侧的叶子板就是塑料的(日本原装进口中国销售的也是这样)。车辆自重轻,会导致的问题就是在被动碰撞过程中,安全系数大大降低;&br&
2. 国人心目中日系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做工精致,我本人不赞同这个观点。看怎么比,100万以上的车,什么欧系、美系,绝对精致。事实上,自从引入中国生产后,日系车已经远离精致了;&br&
3. 客观地讲,日系车的发动机技术还是相当不错的。前20万公里,只要保养得当,鲜有日系车发动机出现大故障。本人认为,日本发动机技术的代表,应该是丰田。&br&&br&
再说下美系车吧。&br&
1. 人们的心目中,美系车费油。其实,我不赞成这个观点。我开美国车多年,自己的感受是:美系车,小排量不省油,大排量不费油。据说,普通4缸的美系车,百公里油耗约12升(没开过,听说的),但我自己开过的,北京生产的4.7升V8大切,百公里的综合油耗才14.5升。以其2吨以上的体重、V8的“内脏”和4.7升的“肺活量”,这绝对是款超级省油的车;&br&
2. 美系车一般都比较宽大,内饰设计得不够精细,但制作工艺不差,只是设计思维简单一些,但驾乘都很舒适;&br&
3. 国人心目中,还觉得美系车小毛病多。之前是的,但现在改进很多了。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国际市场三大车系中,目前欧系车的小毛病是最多的。仅仅是看过文章,没有开过欧系车;&br&
4. 美系车最大的优点,我觉得是它的舒适和安全。老美们很惜命,所以在造车的时候绝不吝啬钢材等加固材料的使用。常见一美系车已经撞得面目全非了,但人却毫发无损。&br&&br&
个人拙见,欢迎拍砖!&br&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了。先修正一下问题吧。应该是日系车和美系车相比,各自有那些优势?
先说说日系车吧。在人们心目中,日系车的最大特点可能就是省油和故障率低。
1. 日系车的确省油,主要原因除卓越的发动机技术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减轻了车的自重…
说实话,我还比较反对年轻人再不够成熟的时候买运动车型,除非你特别热爱户外运动,性格奔放,天生喜欢驾驭感和赛车热情。&br&&br&普通人驾车,第一是安全,不但是车辆本身的参数要安全,心态也要平和安全,第二是舒适 第三是适用性较好,如果从这三点来说,运动轿车都不适合,不说WRX和STI了,我给你们举个我们206童鞋会的例子&br&&br&我是2006年买的第一批标致206,那是我人生第一辆车,当时我想的就是206漂亮,最重要的是可以爆改,从芭蕉、空滤、平衡杆、轮毂、天使眼什么的都可以改,我们车友会有人把206百公里加速改到了7秒多,然后呢?&br&&br&出了几次事故,都是觉得自己的车特牛逼,改了的人觉得更牛逼,在路上跟人家奔驰宝马飙车,或者跟最不顺眼的马六,马三飙车,我也彪过,从北外门口飙到六里桥,8分钟。&br&&br&后来,会里有人出了大事故,也是飙车,我们就开始集体反省,年轻人买车到底为什么?&br&&br&随着年龄变大,我们都普遍觉得,安全,平和,舒适才是都市开车的要义,后来我们集体换车,没有一个再买运动轿车,一些狮子迷换了508,我买了CC(CC只是外形运动而已,其实还没迈腾跑得快),我也没改什么,从不超速。&br&&br&所以,我真心建议,如果你不是天生的运动狂而且能管得住自己浮躁的心态,就不要去碰纯运动车,比如STI和GTI,那些车座椅和避震都太硬,不适合家用。&br&&br&20万的,舒适兼顾动力的,帕萨特、508、锐志(这个最近特价)都很好。&br&&br&而且年轻人第一辆车,一定要磨练路上心态,不抢,不争,不浮躁,不违章。&br&而且说实话,我就不信大部分姑娘会喜欢GTI那个硬的要死的座椅和过坎儿能把腰椎颠折了的感觉,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吗?&br&我们的人生不是WTCC和WRC,还是实惠点吧
说实话,我还比较反对年轻人再不够成熟的时候买运动车型,除非你特别热爱户外运动,性格奔放,天生喜欢驾驭感和赛车热情。普通人驾车,第一是安全,不但是车辆本身的参数要安全,心态也要平和安全,第二是舒适 第三是适用性较好,如果从这三点来说,运动轿…
来自子话题:
是竞品关系。不能再近的竞品关系。&br&这两台车只是从欧洲打到了中国而已。&br&有人说,Focus ST明显比较强。这是换代因素。Golf GTI的生命周期已在晚期了。换代以后肯定有较大提升。&br&&br&顺便说一下,这些产品的竞争关系,始作俑者不是媒体,而是厂家。&br&厂家先想好了,然后把东西做出来,再通过产品发布会、内部媒体试驾、公关引导等方式先&br&跟媒体洗了一遍脑。(当然,这种洗脑本身有其事实依据)媒体在掌握了较为充分的信息之后,在去传播这种竞品关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最后,接触到产品和媒体传播信息的消费者,也会自然而然接受这种竞品关系。&br&&br&厂家在制定产品的初步概念时就已经描绘好产品的竞争关系了。比如每一代Accord都以干掉Camry为毕生使命。他们的关系就像篮球人口中的詹姆斯与杜兰特一样,所谓的一生之敌。当然汽车产品基本5年换一代,他们不光是一生之敌,常常是世代之敌。&br&对于厂家来说,去主动的选择一个敌人也是一种合理的策略。首先,他选择的敌人一般是细分市场的强者,有比较高的细分市场份额。故而朝着它的方向去大打造一款功能相似但青出于蓝的产品有较大的可能成功。&br&&br&当然也有厂家会选择开辟新的市场,即推出与市场现有产品都不太一样的产品。这样做是高风险高回报。赌对了,大赚一笔,因为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赌错了,亏到体无完肤。所以一般厂家不会选择这样的路线。如果需要举例的话,宝马X6,Tesla Model S,最早的Honda CRV和Nissan Juke都算是豪赌的成功案例。
是竞品关系。不能再近的竞品关系。这两台车只是从欧洲打到了中国而已。有人说,Focus ST明显比较强。这是换代因素。Golf GTI的生命周期已在晚期了。换代以后肯定有较大提升。顺便说一下,这些产品的竞争关系,始作俑者不是媒体,而是厂家。厂家先想好了,然…
会和用户群有关,比如我们可以考虑到,知乎的初期用户群来自于互联网相对发达的城市,甚至大部分来自于北上广深&br&&br&如果你让北上广深的普通青年挑一款10w左右的车,结果必然是预算逐步上涨到13-15w左右,他们在这个区间的选择是速腾\朗逸\福克斯,特点是各方面相对平衡,注重外型&br&&br&但实际上,用户来自于五湖四海,统计数据也是,被忽略的是二三四线城市的人民群众,凯越这样的车型,虽然外观略显保守,但确实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br&&br&更典型的是夏利,在北京基本见不到吧,但是月销量1w台
会和用户群有关,比如我们可以考虑到,知乎的初期用户群来自于互联网相对发达的城市,甚至大部分来自于北上广深如果你让北上广深的普通青年挑一款10w左右的车,结果必然是预算逐步上涨到13-15w左右,他们在这个区间的选择是速腾\朗逸\福克斯,特点是各方面相对平…
&p&&b&这是张小马。红色。&/b&(第一次在知乎答题,120%诚意!)&br&&/p&&img src=&/42d34a3e795fb45bfded6_b.jpg& data-rawwidth=&2688& data-rawheight=&1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88& data-original=&/42d34a3e795fb45bfded6_r.jpg&&&p&&b&外观:&/b&&/p&&p&一句话:如果是男人的话,拥有一辆野马真的会有一种她是你女朋友的感觉—----因为&b&实在是太好看了,随时都想看着!&/b& 当独自开着野马的时候,也是很有优越感的。穿梭在大街小巷,就好似傍晚时旁人看见自己和女友一起散步都觉得“这哥们运气怎么这么好!” 若是当时自己真正漂亮的女友也坐在身旁,或即便是她掌着舵自己在副驾,那也更都有一种“人生赢家”的感受。 当然,之前车到手后俩月被女友开时撞了一下车库柱子也是十分痛心疾首,不过无论如何是肯定不能发脾气的,毕竟车再好再贵也不是正房 。之后自己又大意擦到了车库墙上,破了块漆
--- 天呐~~真的是让我泪如雨下,好想凿了那片胆大包天不知天高地厚的墙壁。之后还贴上了 创可贴,希望她能奇迹般的痊愈。Anyway,这都是题外话了。&/p&&br&&img src=&/9e15cdde5b7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e15cdde5b74_r.jpg&&&br&&p&我是工作时把自己的本田卖了然后每月月光分期付款与一位很好的朋友换到手的张小马。朋友姓张,我姓王,如果改跟我姓的话这车不如叫小马王,可我自己却不是那种很痞的feel,所以保留了原名,依然叫她张小马。当时这位朋友移居纽约,那儿不适宜开车,于是转让给我,想必也是万分不舍吧。&br&&/p&&img src=&/e2eb13ed99dd127fdb04_b.jpg& data-rawwidth=&2688& data-rawheight=&1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88& data-original=&/e2eb13ed99dd127fdb04_r.jpg&&&p&比起别的跑车,野马可以算是外观/价钱比相对很高的了。 四月份时遇到了一哥们在给他的法拉利拍写真,于是我便上前闲聊了几句顺便让张小马站在旁边拍了两张。两辆车大概相差至少二十万美金吧,他的那辆光付款时的税就可以买张小马了。可站在一起呢? 我可是真的觉得毫不逊色! &/p&&p&再是肌肉车,红色的话,有被朋友说过有些女性化。于是周末有空时把马蹄子给换黑了,一下子男人了不少!开着黑色的轮毂感觉&b&更帅了。&/b&&/p&&img src=&/49d465cc08dbf212ef4c27db3bff30d7_b.jpg& data-rawwidth=&2688& data-rawheight=&1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88& data-original=&/49d465cc08dbf212ef4c27db3bff30d7_r.jpg&&&img src=&/2d9fa7ddf50ddb2088fffc8a_b.jpg& data-rawwidth=&1305& data-rawheight=&13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5& data-original=&/2d9fa7ddf50ddb2088fffc8a_r.jpg&&&br&&p&&b&性能/速度:&/b&&/p&&p&快而稳。我没有使劲踩过油门,因为没什么机会--太快的话立马就应该被抄牌儿了。如果有机会能像阿汤哥在机场跑道上狂奔与战斗机媲美的话就好了。可开过日本车后能明显感觉加速时,尤其上坡的优势。因为我的基本款也3.7排量,所以如果是平常开的肯定是够你爽的了。平时上高速一般很快到达80mph(US)左右超过90%的米娜桑。日系的话上80肯定会开始飘,可张小马却真的是&b&越快越稳开着越舒服&/b&!不过如果想与某些太有钱的超跑飙车的话还是一定要GT
5.0或者Shelby哟。 车的话,现阶段已经非常满足! 等步入三十多岁有家庭后,肯定还是要换个大点儿的车, 毕竟两门有时候接朋友亲戚不是太方便。再之后的话,有那个钱肯定还是想搞个保时捷吧!总之,二十几岁时,如果有机会,如果你爱开车,如果你爱自己的车,肯定是一部值得拥有的座驾。 排量大所以耗油,我每次加油也很心疼。不过再有千万般的不好,但是她帅!&/p&&br&&p&&b&感觉:&/b&&/p&&p&野马是一种有传承,有自己独特文化的车----
Challenger 还有大黄蜂 一起为三大肌肉男。 虽是肌肉车,可比起穿着坎肩鼓着三头肌,唰的一下在海边开到辣妹面前“兜个风去?”相比,听着音乐与张小马行驶在夜间的高速那种孤独感更让人享受。左手掌着方向盘,右手装逼的放在自动挡的排档上,嘴角微微上扬好似自己出现在了每一首正在播放的音乐的MV里。听着丢火车“对我说红色不该遗忘,温度不迷茫,方向不倔强”然后一路超过那些缓慢的泛泛之辈。 。 。&/p&&br&&p&比起别的车,让我真正感觉到Mustang文化的是其他车主给我的。记得当时才到手一两个月,某一次开出去看见对面有另一辆红色的x小马,里面的车主看见我立马竖起了大拇指。这样的情况发生了至少十次,经常有小马儿开过就对我按下喇叭然后伸手给个顶呱呱! 好似开着公交车在路上遇到同一线路的车会发生的事儿!遇到别的帅车也经常想停下来拍一个,反正就似男人喜欢拍自己女友一般。当然有时也喜欢为她拍一些略带文艺气息的美图。 &/p&&img src=&/5ad456f461a839bed8fb523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ad456f461a839bed8fb523_r.jpg&&&p&&img src=&/8c93c1e2c662dadfe539fc_b.jpg& data-rawwidth=&2688& data-rawheight=&1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88& data-original=&/8c93c1e2c662dadfe539fc_r.jpg&&&img src=&/9e726ef6c74cbe6b9a95_b.jpg& data-rawwidth=&2688& data-rawheight=&1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88& data-original=&/9e726ef6c74cbe6b9a95_r.jpg&&&img src=&/4ef09b27f6de727d9ee12c_b.jpg& data-rawwidth=&2688& data-rawheight=&2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88& data-original=&/4ef09b27f6de727d9ee12c_r.jpg&&可能是因为国内很少的原因,大家都觉得张小马特别气派,所以偶尔会有好友想和她一起拍照,我也当然是极为乐意的了。 &/p&&img src=&/a7b42a60f100_b.jp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a7b42a60f100_r.jpg&&&br&&p&最后,也不想说什么大道理,不过开野马的确会让人不知不觉想开快一些,高速路上会想多超一些,绿灯时会想第一个起步,黄灯时会想踩油门冲之,带着爱人时更是想展现出自己是风一般的男子。这些张小马给我的肾上腺素随着岁月的流逝丝毫不减,只是开快车时还是多想想身边的亲人朋友,&b&注意安全!&/b&&br&&/p&&br&&p&谢谢。&/p&
这是张小马。红色。(第一次在知乎答题,120%诚意!)外观:一句话:如果是男人的话,拥有一辆野马真的会有一种她是你女朋友的感觉—----因为实在是太好看了,随时都想看着! 当独自开着野马的时候,也是很有优越感的。穿梭在大街小巷,就好似傍晚时旁人看…
和我大声读五遍:&br&&b&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b&&br&&b&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br&&/b&&br&&b&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br&&/b&&br&&b&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br&&/b&&br&&b&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b&&br&我听到一个很中肯的建议:如果你手上有的钱东拼西凑就正好够买一辆老德国车的话,那还是算了。Craigslist上常常有车主七千八千的卖10万迈甚至15万迈的奥迪A4,A6啊,宝马3系啊。我们穷学生狗看了就很心动啊,平时在国内也开不上有木有,四个环一个盾什么的很好看有木有?不免就抱侥幸心理买下来了,觉得小心点不会出什么事吧。&br&以下就是我的惨痛教训。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的修车及保养费用:发动机出过一次大问题,前前后后修了近一千多,轮胎、刹车都是损耗部件,又是一千多,换车灯、雨刮器、机油什么的都不算事儿,这宝贝发动机还得用全合成机油养着,93号油供着。除了开着舒服一点,冬天稍微有点安全感,带妹子出去体面点,真真觉得不值。&br&&img src=&/4cf0ddec7d21eb1ae7d6ead7307cea99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4cf0ddec7d21eb1ae7d6ead7307cea99_r.jpg&&同理,二手车网上常常能看到便宜的捷豹、林肯,也是躲得远远的。尤其是捷豹,我们都以为是豪华车,这货最坑了,说了马路上开1个月,修车厂里停三个月。&br&绝大部分超出寻常的低价车,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不是老司机,鉴别能力比较差的话,还是踏踏实实的买本正源清、价格合理的车比较好。要买德国车,要么干脆买新车,实在要买买5万迈以下的。如果你的预算在1万刀以下,老老实实买日本车最好了。 在明眼的妹子面前不丢份儿,说明你会过日子。&br&所以唠叨了这么多,上面&a href=&/people/zhang-san-96-56-28& class=&internal&&张三&/a&同学一句话总结得就很好:&br&“5000块就别提这么多要求了。老老实实买个卡罗拉或者思域,实在不行就sentra就得了。”&br&-----------------&br&近一年过去了,我来写个结局吧。这辆车在我手上开了近两年,2万迈左右。到了今年一月又大病了一场,一开始是漏防冻液,本着DIY的精神,自己打了狗皮膏药,然并软。换了这个水箱,还是漏。最后送到车行去检查,是发动机里的水泵的问题,防冻液漏得满发动机需要清理,正时皮带也要换了,总计2500刀。当时捉摸着很快要回国了,于是就不修了,在马路边放了3个月。&br&&img src=&/871eaacd37fd60_b.png& data-rawwidth=&1230&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0& data-original=&/871eaacd37fd60_r.png&&&br&之后忙了很多事情,走之前一周,找了个下家,人家开着拖车把这辆A4拖走了,买了1200刀。聊胜于无吧。我一直开玩笑说,这辆车买来的时候我给她起名Hepburn,因为她白白净净。非常优雅,很有赫本的味道。两年下来,发现女神是个High Maintenance Girl,倒是给了我 很多Head Burn。 至少那个小哥是想把它修修好自己开,免遭了大卸八块当废铁卖的命运,也算是对这让人头疼的爱车有个交待了。&br&&br&最后留一张Hepburn小姐当初的样子,唉,彼此心里都存着些当初的美好吧。&br&&img src=&/b84da67b5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b84da67b5_r.jpg&&
和我大声读五遍: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不要买十万迈以上的德国车!我听到一个很中肯的建议:如果你手上有的钱东拼西凑就正好够买一辆老德国车的话,那还是算了。Craigslis…
来自子话题:
&p&如果买车的时候老婆真的听了你的 ……&/p&&p&大兄弟,恐怕你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p&&p&发生任何不愉快都会归结于听你的话买了这辆车!&/p&&p&重点是下面这位同学提出的:&/p&&img src=&/cf51c34faa08_b.jpg& data-rawwidth=&801& data-rawheight=&1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1& data-original=&/cf51c34faa08_r.jpg&&
如果买车的时候老婆真的听了你的 ……大兄弟,恐怕你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发生任何不愉快都会归结于听你的话买了这辆车!重点是下面这位同学提出的:
&img src=&/832dbbd69ba07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832dbbd69ba07_r.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特f15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