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高等数学第六版上册辅导书

武汉科技学院数理系
《高等数学》课程描述
  《高等数学》课程是大学本科理、工、经、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高等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数学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由我系基础
数学教研室负责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自我校建校二十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分管教学领导的高度重视,我系一直将《高等数学》课程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在教学上选派经验丰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把关,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赞杨。该课程于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之后连续两次被复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在此基础上,该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自1995年以来,我们在该课程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过二十多年较为规范、系统、全面的课程建设工作,无论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还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手段的更新、应用环节的加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并形成了《高等数学》课程面向新世纪的初步整合配置、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该课程应用环节的特色。
1.课程主要历史沿革  
《高等数学》课程伴随着武汉科技学院的成长足迹已经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二十五年来,《高等数学》课程在数理系( 原为基础课部 )、数学教研室历任领导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一九八○年我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开始招生。高等数学是首开课程之一。该课程由数学教研室开设(一九八三年,我院成立基础课部,数学教研室归基础课部领导)。
  我院办学初期,条件极端艰苦,既缺资料,又缺教师。由于是边建院,边招生,我们只好租借珞瑜路中学教室上课。但领导办学思路明确,提出尽管我院办学条件与老的大学无法相比,但在高等数学等基础课教学上,我们与老校不应该有太大的差距。学校领导狠抓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 ,规定高等数学主讲教师必须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有多年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必须集体备课。(这一传统一直沿用至今)。
  辅导教师要求做到四定:即定时听主讲教师课,定时改作业,定时辅导,定时作完书后练习。为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好的教学风气,考试必须教考分离,统一阅卷。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在一九八七年原纺织部组织的全国纺织院校、高等数学统考中,我院成绩名列前茅;在一九九一年纺织部第二次高等数学统考及一九九二年省教委组织的武汉地区高等院校高等数学统考中,我院都获得了好成绩,受到了纺织部及省教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与表彰。
  一九九一年教学教研室针对教学资料较少的情况着手进行资料建设。购买了多套高等数学试题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试题库。
  在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五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数学教研室出版了高等数学教材及辅导资料近二十种,其中《高等数学方法导论》获中南地区及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高等数学的内容、方法与技巧》,《计算方法》等获武汉科技学院二等奖。
  我们还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合编了《微积分学习指导》一书,该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了省教育厅立项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数学教材改革”的教研项目。在开发教学资源的同时,我们也对采用教材严格把关、高等数学教材最开始使用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樊映川主编的《高等数学》,这是普通工科院校公认的一本较好的教材,以后一直选用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获国家教委一等奖的《高等数学》教材,从同济一版一直用到同济五版。
  在这一阶段,我们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在原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青年教师必须配备导师,所有教师必须全脱稿讲课,每月至少一次公开课,每学期必须有课程小结等新内容,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九九七年教学教研室在全院率先推广多媒体教学,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到教学中,数学教研室提出数学教师通过互学人人都要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每位教师要至少会一门软件。多媒体教学的推广使我系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在此阶段我们还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探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如何更好地结合,优势互补,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引入式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年我们开办了两期数学建模选修课,并尝试把数学建模引入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999年我校第一次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成绩。获省一等奖一项, 二等奖两项。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平常加强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从 年我们连续6年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国家二等奖二项,省一等奖七项二等奖八项。
  数学教研室经常举办数学竞赛活动,从 1999 年开始,把这一活动制度化,每年进行一次,并把它与数学建模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000年为了加强学生的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筹建了数学实验室,现已拥有40多台奔III以上电脑及辅助设备,开办了两期数学实验课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正如有的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课后深有感受的说:“以前总认为数学太抽象,学起来枯燥无味,通过数学实验使我们感到数学也很实在,学起来感到生动有趣 ”。
  这一年我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委对普通高等院校的合格评估,专家们对我校高等数学课的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01年原基础部改为数理系,高等数学课改为由基础数学教研室开设。科技学院为实现了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型,大力提倡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搞好科研活动。基础数学教研室提出 : 结合教学找教研项目,以教研项目带动教学的思路。许多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申报教研项目,并把课堂作为自己项目的实习基地。这一阶段共申报成功院基金教研项目三项(纺织院校数学课程的设置与研究;全息教学论基础与应用;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嵌入)省教研项目五项(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与情绪变化的规律;工科数学科学训练体系;高等数学主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工程数学主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研究与实践系统的研究)。
  以教研项目带教学,促进了科研,教学良性互动,是数学教研室一大特色教育。
  近年来,由于高等学校实行扩招,许多青年教师走上高等数学课程讲台。为了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滑坡,数理系根据学校教师管理规范及参照以前的管理制度又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教师,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并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建立教师教学及业务档案。这些措施有力的保证了青年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在近几年讲课比赛中,我系青年教师王洪山、唐强、方文波、刘杰等脱颖而出,均获得好成绩。在2005年我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刘杰,王洪山分获二,三名的好成绩。高等数学课教师每年学生评分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高等数学教师讲课水平有口皆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我们一方面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如分形、小波、混纯等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前沿,以开拓学生思维,另一方面正着手申报“研究式教育”的课题,开展研究式教学法。让师生互动,让学生勤于提问和思考研究。
  2005年我系《线性代数与高等数学智能答疑系统》的创新工程获院立项,并正着手筹办高等数学网上答疑辅导系统,这将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回顾我们的历史足迹《高等数学》课程在学校及系部领导下的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高等数学课程在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各方面都是一流的。但成绩属于过去,我们要再接再励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争取早日进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
2.教师队伍
  目前在编担任《高等数学》的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相关情况如下表。
本科 (研究生班)
主讲 , 课程负责人
主讲、教务处主任
主讲、系主任
主讲、副院长
主讲、院长
主讲、系主任
主讲、系主任
  在编教师担任高等数学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如下: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我院高等数学师资队伍是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凝聚力,特别能战斗的先进集体。这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重要保证和根本所在。
  我院高等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教改科研项目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成果如下:
  多年来共主编、参编各类教材、教学辅导书 80余部。其中《微积分学习指导》、《线性代数演算系统》、《 线性代数(第二版)智能教学系统 》、《高等代数智能电子教案》已在高教出版社出版;《高等数学》自97年以来一直为省优质课程。并于2003年被评为省优质课程。参加国家级项目7项,参加及完成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18项,市级项目2项,院教学基金项目10项。
教改主要立项有: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与情绪变化的规律;
  工科数学科学训练体系;
  高等数学主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
  工程数学主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
  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研究与实践。
院教学基金项目:
  纺织院校数学课程的设置与研究;
  全息教学论基础与应用;
  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嵌入。
主要获奖情况有:
  孙清华老师获99年钱之光教育奖;
  《高等数学方法导论》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奖;
  《高等数学方法导论》获湖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高等数学方法导论》获武汉纺织工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
  《高等数学方法导论》获湖北省教育学院科研优秀成果奖;
  “ 论大学数学课程考试体系的改革 ”获第七届全国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会议优秀论文奖;
  《高等数学的内容、方法与技巧》丛书获武汉科技学院院级二等奖;
  《计算方法》获院级教学研究二等奖;
  “ 关于常微分方程教材改革的设想 ”获湖北省数学会工科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在历届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获得了全国二等奖二项,省一等奖七项,省二等奖八项。
  实际上我们上面介绍的一系列有关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研究、实践成果,都是已经结题或在研项目的直接产物。我们以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来带动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法,是我们摸索了多年而找到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以上是我们近年来在加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漫长不懈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部分成果,其中有的试点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总结、提高和推广,以便在更大面积上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除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外,还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多年来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混沌与分形的研究被SCI收录了论文2篇;模糊数学和小波分析在纺织中的应用方面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完成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4项,院科研基金项目12项。
科研主要立项有: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通信协议的自稳定性研究();
  非确定参数网络中QoS多播路由协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自稳定性研究(94J069)
  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
  网络电子商务及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
  耦合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及应用研究()
  院基金项目:
  QoS多播无线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技术研究();
  可视化符号运算系统(2002329)
  主要获奖情况有:
  “线性代数智能CAI课件的研制与开发”获湖北省2001年多媒体课件评比一等奖(论文类);
  “线性代数智能CAI课件”获湖北省2001年多媒体课件评比二等奖;
  “跳跃串行生产线无阻塞均匀时间最优控制”获武汉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关于B样条V.D性质的证明”获武汉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二等奖;
  “由规范不变性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获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等奖;
  “零点(0.1.2.4)插值的显示表达式”获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等奖;
  “信息熵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获湖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教学质量测评的综合数学模型”获武汉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关于《高等数学》的主讲教师详细信息请参考 &教师队伍&一栏
3.教学内容
  按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数学(理工类)课程基本要求》,我们采用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教材(该教材第三版荣获 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共七章,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下册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无穷级数;微分方程;本书特别适合工科类各专业学生使用。在教学内容与知识模块的处理上,强调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其它有关专业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并注重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本门课程的总学时为 180 学时。(具体内容见课程教学大纲)
4.教学条件
1.& 目前,数学实验室共有奔 III以上配置的微机100多台,扫瞄仪一台,HP1000打印机五台;及各种办公及工具软件和常用的数学教学软件;
2. 《高等数学试题库》软件两套;
3. 《高等数学练习系统》软件两套;
4. 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的《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二套;
5.& 立体几何教具一套;
6.& 教学常用参考书有《高等数学方法导论》、《高等数学方法与技巧》、《高等数学辅导三十讲》等十余种书籍;
7.& 出版《高等数学习题解答》(与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三版配套);
8.& 出版《近年来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答》一套;
9.& 出版《高等数学活页练习册》三套;
10. 出版《高等数学补充与提高》资料一套;
11. 出版《线性代数补充与提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补充与提高》资料一套。
  从以上情况来看,基础数学教研室的教学条件基本上是完善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特别是数学实验室及教学软件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5.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提高教学质量,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外,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下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组织讲座。让有经验的教师开设《高等数学》系列专题讲座,阐述数学本身的特点,讲述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并就课程中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宽和延伸,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鼓励学生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撰写小论文,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步入学习的正轨,少走弯路,以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过硬的基本功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我们在加强教师的职业行为道德建设的同时,狠抓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训练。具体做法是:结合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在《高等数学》教师中大练基本功;针对如何调动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集体讨论《高等数学》课的讲法;针对如何在课堂上贯彻素质教育,共同研究各章的素质教育知识点;为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专题讨论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与合理运用,组织教师制作《高等数学》电子教案,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实践证明,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坚持搞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检查、有总结,并且将教学研究活动与大面积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3.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问题的引入背景,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将复杂化为简单,树立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信心。课堂教学坚持“少教”和“多学”的原则,精讲与自学相结合,并优化习题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采取双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问题中反馈教学的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教学质量。
  4.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开发的课件展示直观形象的几何特征,以严密的推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建立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注重能力的培养。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即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模型的求解-模型的检验;结合实际问题及学生的专业背景,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发挥想象力,针对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介绍数学软件,如 Matlab,Mathematica,Lindo,Lingo 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6.学习数学文化。在五千年的数学历史长河中,重大数学思想的诞生与发展,构成了科学史上最亮丽的风景。结合本课程讲述数学史及数学美,改变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献身科学与真理的意志和决心。
  7.开展辅助教学。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创建了课程网站,制作了各种类型高等数学的多媒体电子教案、高等数学网络教学课件、高等数学网络教学辅导课件等。充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多样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加大信息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有益处。我们始终坚持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方法,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要使得本课程的学习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8. 我系是最早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单位,现有自制的各种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4套,高等数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一套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效结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9.加强数学实验课的教学。通过数学实验课的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提高用数学方法及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这项工作目前还不普及,今后我们要一方面大力推动数学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培训,使这项工作进一步得到普及。
  10.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力争使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6.课程特色
  1.过硬的教学师资 + 良好的教风 + 完备的教学资源 + 严格,规范的管理 = 一流的教学效果
  《高等数学》的教学师资队伍是一支稳定的始终坚持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队伍,我们的全部教授、副教授,无论各自的科研方向如何、无论承担其它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学多少,每学年都毫无例外讲授《高等数学》课。这不仅保证了《高等数学》课程始终有着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而且也有利于教学队伍的传、帮、带,同时使得课程建设的好传统在连续运作中得以发扬光大。
近几年,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青年教师走上了高等数学讲台,为使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许多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加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稳步上升,年终学生评分每年平均都在 90 分以上。
  2.寻求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佳结合
我系是在全院最先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系部之一,现有《& 高等数学 &试题库》软件两套;《高等数学练习系统》软件两套;《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二套。及其它一些辅助教学软件等,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利用此教学包,采用电化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以达到高等数学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除可用主教材和学习系统进行学习之外,还可用训练教程和助学课件进行学习自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等数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一套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效结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3.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成绩斐然
  ⑴ 以项目带教学,教学科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高等数学主讲教师绝大部分都有教研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来自教学实践,具有极好的实际基础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项目的研究,加深了对教学的深入了解,同时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⑵ 改革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努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性教学的试点。大学教育不单只是传授知识, 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及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我们反对满堂灌式的填鸭式教学,大力提倡启发式研究式教学,另外经常组织各种讨论班,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⑶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① 结合课堂内容定期开展讲座,介绍微积分的发展史及与之有关的现近代的数学思想与知识,及数学家科学研究的小故事,用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启迪思维,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颇受学生的欢迎。我们还指导学生开展小论文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② 每年定期开展数学竞赛,现在我们还将数学竞赛与数学建模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竞赛题中,出一部分建模题,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也为建模竞赛选拔人才,可谓一举两得。
  ③ 我校是较早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院校,在数模竞赛中我校已形成一个稳定的教师指导群体,在历届数模竞赛中,都获得了好成绩,至今已获得了全国二等奖两项,省一等奖七项,省二等奖八项。 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我们不仅重视竞赛活动,更重视日常的数模教育,现在,数学模型课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我们还经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建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④ 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方面,我们一方面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作了一些适当地引入数学模型的实验,在选修课中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软件,如 MMMaple 等,并指导学生在数学实验室进行数学实验。目前,我系已经拥有一个100多台计算机的实验室,可同时供 2 - 3 个班作上机实验用。我们已经开展了两期数学实验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我校新校区的建设对这项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规划待条件成熟,还要进一步加强数学实验的教学与研究,争取使该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4.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只有二者配合好,形成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将教学工作作好。我们认识到“教师只管教学,而思想工作是学生工作干部的事”的想法是不对的,教师理应教书育人,积极配合学生工作干部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克服不良思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刻苦学习,才能真正将教学工作搞好。现在教书育人在数学教师中已蔚然成风,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教书育人典型,有力的促进了我系教学工作的提高。
7.教学效果
  我院历年来都是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教学,因此,《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好,《高等数学》深受学生欢迎。在原纺织部组织的专家评估以及国家组织的教学合格评价中,《高等数学》课程都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数理系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都要组织学生对担任《高等数学》课程的老师进行评价,学校教务处、教研科每学期也要多次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每次担任《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老师都获得较高分值。数理系每学期还要求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取长补短,同行对担任《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效果都一致表示认同。(专家、学生评教情况请见附录)
8.教学管理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严格教学管理。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管理措施:
  1)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重新备课并重新写教案,讲课进度必须与教学进度表一致,每学期要进行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由教研室主任将检查情况进行小结;
  2)积极开展教师相互听课,集体评课等教研活动,以便教师们相互取长补短。这项活动每学期要开展3至5次;
  3)对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等教学环节,教研室作出统一要求,并经常性地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经验,每学期要举行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对于课外辅导,实行值班教师负则制度,每次辅导必须有详细记载,(目前正在计划实施网上辅导答疑制度);
  4)期末实行教考分离,由题库统一命题,采取流水作业集体阅卷,并对试卷和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写出较为详细的成绩分析和试卷分析报告;
  5)教研室主任经常了解教学情况,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
  6)建立教学档案,每学期的教学检查情况、试卷、成绩分析报告、空白试卷、标准答案、评分标准等资料,交数理系统一管理。
  7)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对青年教师实施七制,即教学基本功过关制,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见习班主任制,业务进修达标制,教研成果奖励制,职务晋升破格制,教学竞赛制。
  8)数理系还出台了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对青年教师实施包括岗前培训,学历学位培训,岗位培训,计算机和外语技能培训,等一系列的培训。
9.教学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所有课程应积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发或选用《高等数学》教学多媒体课件。打破过去只传授知识的单一教学模式,改革为传授知识与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并重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讲授时注重启发式;以能力培养为主,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2)考试方法的改革
  以素质教育精神为指导对考试形式、考试方法进行改革;采取课内和课外、平时和期终、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灵活考试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的能力。
  3)适应后继课程要求,实现课程配置的科学整合
  由于不同的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的不同,为了配合不同的专业的后继课程的开设情况,我们对《高等数学》的内容和开设的先后次序作了适当的增减和次序的调整,如机械、电子专业在一年级的下学期开设大学物理课程,里面要用到矢量代数,如果按课程的安排这部分内容的开设就不利于大学物理课的学习,因此,我们就将这部分内容提前到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对纺织、染整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低点,我们就舍去部分内容。   
4)突出素质教育,实现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明确《高等数学》课程教育教学的培本固源教学理念以后,如何实现以《高等数学》教学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培本固源的目的,是我们在多年实践中始终注意探索、解决的问题。在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我们是这样在课堂内外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的:
  (1)开设选修课
  为了让同学掌握现代计算工具 —— 计算机及其软件在数学中的应用,我们开设了实践性较强的数学实验、数学软件和数学建模选修或必修课,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广大同学的数学视野,而且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也是不无裨益的。
  (2)举办专题讲座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结合课程教学,我们先后邀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给全校师生作了关于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数学建模等专题讲座,大大开阔了师生的眼界,也为我院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数学素质教育的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围绕我校学生参加校内《高等数学》知识竞赛、全国的“ 数学建模 ”以及“挑战杯”竞赛,我们组织成立了我院学生的数学及数学建模协会。协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活动。通过教师的辅导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大大丰富了课堂主渠道的教学内容,使这一部分同学的数学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自1999年以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挑战杯竞赛中获得较为满意的成绩,这不仅使他们在相应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也是我们数学教育实施分层次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4)举办考研辅导班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考研的数学成绩,利用我系师资力量开设考研辅导答疑班,帮助学生提高考研成绩。
  (5)加强应用环节,建设数学实验、建模课程
  数学实验课是高等学校迎接二十一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一门新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独立使用各种先进的计算工具和信息传播技术来探索解决一些典型数学问题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适应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学院的支持下数理系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数学实验室。目前我院的数学实验课附属于《高等数学》课程,由担任《高等数学》的教师给学生布置实验任务,安排实验场所,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任务,对数学实验完成较好的学生,期末高等数学考评时适当加分。
  数学建模课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一方面开展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学习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建模的方法,并在后继课程中尽可能多地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巩固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开设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是成功的,学生对数学课程爱学爱用,课堂上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也得到了巩固,数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10.课程建设与规划
   1)《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定位
  《高等数学》是工科数学的一门传统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主干基础课。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的作用至少有三方面:它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它是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的主要载体;它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种途径。高等数学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方法、能力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从而为以后扩大深化数学知识及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也为学生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数学基础。它在培养大学生的数学修养、进而在形成其适应信息时代的综合素质中,发挥其它课程都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当代各门学科的日趋数量化,数学应用更加普遍化,数学已成为理、工、农、林、医、经、管、文、史、哲等各学科、专业的普适科学工具。数学素质是每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正是我们面临新世纪挑战、对于高等数学课程重新审视、定位的基本出发点。
  我院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是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该课程不仅通过其教学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向量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和级数等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以及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掌握《高等数学》这一现代科学工具,而且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读书能力得以提高,逐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修养和综合素质;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教学,特别是讲授如何提出新问题、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
  《高等数学》课程是我院数学系列课程的龙头,其课程建设的好坏影响着众多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高等数学》课程的如上定位,是我们《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扎实打好数学基础,努力提高高等数学修养,加强数学的应用教学,发挥素质教育功能,使高等数学教育在培养当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技术与管理人才中发挥培本固源的作用。
  2)规划课程建设 打造精品课程
  1、目标
  在未来的几年内,继续努力加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目标,以评促建,全面建设好《高等数学》课程,积极发挥该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培本固源的作用。同时也为其它课程的建设起示范作用。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近几年内形成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具有敬业精神的、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 同时争取高级职称人数不断增加,并力争使得本课程组的绝大多数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使本课程组的教师全面发展, 能在教研、科研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在教材建设方面,力争在两年内,在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顺利实现教材的过渡(由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第四版到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第五版和同济大学的《微积分》),提高由国家教委高等工科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新版工科《高等数学》试题库的版本。我们的重点工作在于认真钻研新教材,探讨教材的教法及优化习题的配置,比较研究国内外同类教材,逐步开展双语教学的试验等。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
  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材建设等方面下苦功夫。积极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数学模型教学、进一步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在强调数学的应用性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力争出成果。
  2、措施
  (1) 提高认识
  继续深入学习教委课程指导委员会关于《高等工科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文件,认真学习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们进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奋斗目标。
  (2) 师资队伍
  教师是《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规划实现的主体,必须建立一支较为稳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高业务水平、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必须有计划地继续培养本课程组的青年教师,选派他们到国内外去进修访问,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大力引进博士或正教授, 积极走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道路, 增添课程的后备力量。经过三至五年建设,使高等数学的师资队伍基本上达到以下目标:争取2006年使教师总人数达到38人左右,其中具有教授职称者4人,副教授职称者15名,讲师12名,助教及以下10名。使得学历结构:到2006年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数的30%左右,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要占到100%。 学术水平:发挥骨干教师在科研、教学工作的带头作用,经过三至五年努力,培养出3 — 5名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为达到这一目标,每年需引进博士研究生或正教授1至2位,引进硕士研究生4-6名,并保证三年时间内所有在编的本科毕业的青年教师获得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位。为了保证这一目标能顺利实现,重点要做好如下工作:
  a、积极争取院人事处和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
  b、提高人才观念,采取更为优厚的政策,加大引进学科带头人、紧缺专业教师的工作力度。
  c、做好中青年教师培养、选拔工作,提供较好地条件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报考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d、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术水平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e、加大考核力度,完善高等数学教师评聘岗位制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整体提升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3) 课堂教学
  在狠抓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由教研室主任和课程组长主持坚持经常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互相听课、座谈听课体会, 结合教书育人工作,健全教师课堂教学考核考评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购置CAI课件或教学录像等,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教学,在教学中逐步利用Mathematica, Matlab等数学类软件,不断开发适合我院的多媒体课件。
 (5)积极开展网上答疑活动,开发与我校教学相适应的高等数学网上答疑系统软件,逐步使该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6) 教学研究
   结合新老教材集体讨论教学方法,研讨课程内容,全面开展教学研究。抓好教学研究的重点项目,鼓励支持自选项目的立项。在2至3年内主持并完成3至5项省级教研项目,4至6项院级教研项目。
(7)科学研究
   建设好一到两个科研方向的学术梯队。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积极组织人员进行跨专业的合作研究。争取在2至3年内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自然基金项目1项,3至5项省级科研项目,4至6项院级科研项目。每年每位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三年时间内发表SCI检索论文2至5篇,专业核心期刊论文10篇左右。
  (8)素质教育
  在教学当中贯彻执行素质教育大纲,突出创新教育,坚持常抓不懈,力争突出我院这方面的特色。
  (9)教学改革
  积极借鉴吸收已有的国家级教改成果,发挥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龙头作用。重点支持有影响有特色的重点教改项目的立项与实施。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大开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学应用软件等课程的覆盖面。
  (10)第二课堂
坚持因材施教。“抓两头,带中间”。充分发挥数学与数学建模协会的作用,适当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院内数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1)对外信息交流
  积极参加湖北省、武汉地区数学学会的有关会议、建模讨论班。争取参加高等数学课程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一些全国性会议,以及一些科研交流会。学习别人的先进的东西,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
我们相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水平经过我们今后不懈的努力将得以进一步提高,经过我们辛勤耕耘,必将结出丰硕的胜利之果!
附录 I 专家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评价 .
附录 II 学生对高等数学教师的评价 .
1.学生对高等数学主讲教师的整体评价
  ⑴ 高等数学课程主讲教师治学严谨,责任心强;对课程内容娴熟,讲述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信息量大;讲课思路清晰,逻辑性强,风趣,幽默,极具感染力。课堂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高等数学是我们大一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⑵ 大多数教师教学内容能适时渗透现代数学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兴趣,增强了使命感。
  ⑶ 教师批改作业认真,除了布置书中必要的练习外,还经常结合实际给布置形式多样的课外思考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还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到整个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提高了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 许多老师上课不仅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经常向学生传授如何做人,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关心,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是学生的楷模。
  总之,高等数学老师整体教学水平很高,责任心强,注重讲课艺术,为人师表,很受大学生欢迎。
2.对部分教师的评价
版权所有 武汉科技学院数理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唯思工作室制作维护
指导老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等数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