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回答我国开发风能资源带来的环境生态效益分析经济效益?

B解析:基础知识,见答案。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政治
有人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社会效益,第三才是经济效益。”这种说法
A.只看到生态效益,却忽视经济效益,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
C.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D.是科学的生态观,对西部大开发起决定性作用
科目:高中政治
有人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社会效益,第三才是经济效益。”这种说法                    &&&
A.只看到生态效益,却忽视了经济效益,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C.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D.是科学的生态观,对西部大开发起决定性作用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政治教研室
有人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社会效益,第三才是经济效益。”这种说法                    &&&
A.只看到生态效益,却忽视了经济效益,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C.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D.是科学的生态观,对西部大开发起决定性作用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福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于2004年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发展新思路,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决定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福建省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必要性。
材料二& 福建省自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发展新思路以来来,努力把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由于福建省把握大局,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不仅推动了海峡两岸经济区发展和东部地区率先加快发展,而且为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为两岸交流合作搭建了更大的前沿平台。
(2)简要说明材料二所体现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注:2008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63亿元人民币,其中,泉州、福州、厦门分别为2705亿元、2284亿元和1560亿元,漳州1002亿元,龙岩、三明、莆田各600多亿元,南平、宁德各500多亿元。
(3)提取材料三反映的经济信息,并针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解决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思路。
材料四& 福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继武夷山成为世界22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2008年福建土楼成为我国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4)有人认为,武夷山、土楼文化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能够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湘潭市对口援助新疆吐鲁番市。结合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吐鲁番市位置示意图
湘潭市示意图
(1)比较湘潭、吐鲁番两市的地理差异。(2分)
河流少、水量小
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两市境内的主要铁路①是
铁路,②是
铁路。(2分)
(3)从气候方面分析吐鲁番葡萄特别甜的原因。(2分)
(4)吐鲁番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有“风库”之称,风力发电量大,简述发展风电产业对吐鲁番市经济发展的意义。(2分)
(5)吐鲁番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2分)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河西走廊 - 看题库
湘潭市对口援助新疆吐鲁番市。结合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吐鲁番市位置示意图&&&&&&&&&&&&&&&&&&湘潭市示意图
(1)比较湘潭、吐鲁番两市的地理差异。(2分)
&&&&&&&湘潭市
&&&&&&& A&&&&&
河流少、水量小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两市境内的主要铁路①是
&&&&&&&&铁路,②是
&&&&&&&&&&&&铁路。(2分)
(3)从气候方面分析吐鲁番葡萄特别甜的原因。(2分)
(4)吐鲁番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有“风库”之称,风力发电量大,简述发展风电产业对吐鲁番市经济发展的意义。(2分)
(5)吐鲁番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2分)
(1)河流多、水量大&&温带大陆性气候&&(2)兰新&&湘黔(沪昆)&&(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4)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利于环境保护(其他答案合理即可)&&(5)荒漠化
(1)湘潭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两地自然环境存在着差异,如从气候类型看,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如从河流特点看,南方地区河流多、水量大,西北地区河流少、水量小;等等。(2)从图中看,①是兰新铁路,②是湘黔铁路(沪昆铁路的一段)。(3)吐鲁番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积累糖分,因此其葡萄特别甜。(4)吐鲁番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发电,既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还可以以清洁能源代替矿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5)在吐鲁番或新疆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受到极大限制,如果在生产中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度开垦和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中国电力新闻网DD电力行业的门户网站
10:20 王浩:水能开发的几个建议
  首先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可再生能源利用。我国从1978―2006年,随着GDP增长,能源增长也是相当厉害的。
&&& 一次性能源占整个能源的比重,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44%,这是很厉害的。而清洁能源像水电、河电、风电一共才占7.2%,占的比例比较少。这是2020年根据有关部门的能源需求,对一次性能源生产量和能源需求量有关部门做了预测,按照这种相应的,有些节能减排的相应的有些内涵发展的成分越来越大,但是外延发展的趋势仍然还比较严重,就是说煤炭的消耗能源的消耗和GDP增长之间的比例始终降不下来,不是用有限的能源生产越来越多的东西,而是越多生产东西消耗一次性能源,特别是含碳量大的能源越来越大,这方面确实是有保障系统。我国的水能资源另外一方面水能资源居第一位,煤炭是第三位,石油天然气是第十位,一次性常规能源是3.6亿万吨,占世界总量10%左右,总量可以,但是人均偏低,因为我国13亿人,人口多,基数大,人均能源占有比较少。这个是我国与世界人均能源占有量一个对比图。像煤炭我国人均量是世界人均55%,石油只有世界人均水平11%,天然气更少,只有4%,水能我国有珠穆朗玛峰的水资源,所以我们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在南方,更特别是在西南,这样的情况下,咱们的人均水能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和世界平均水平有差距,世界人均水能我们只有它的67%左右。那么能源短缺使我国的能源资源、能源形势面临以下挑战。
&&& 一是从2003年开始,刚刚消失没几年的缺电现象又卷土重来。电力不足的问题没有根本的消除,燃油短缺又用的沸沸扬扬,石油的价格飙升,现在大约到了120美元一桶的情况。国内外能源资源的价格近今年来大幅度上扬。
&&& 二是整个能源结构仍然存在比较大不合理现象,就是说中含碳能源在整个能源比例当中很大,对于水能方面很多政策扶持不够。那么能源需求又带来一些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一是煤炭开采造成一些事故,煤炭然后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已经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水电开发和运行也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和社会问题,生态问题主要是道路阻隔,水库淹没,人为的调节对生态的影响,水文结构变化;社会问题主要是库区移民,这些我们下面要求。
&&& 三是全世界核电。我们搞水资源知道,最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在中部平原地区,也上了一些核电,核电废水排放是全世界面临得大问题,长期环境影响现在没有很好地放在核废料处理技术。那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存在一定环境污染,相比起来,水能的优越性应该说是更大。那么下面我就说第二部分:我国水能资源特点。这可能是班门弄斧了,一个是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处于世界首位。
&&& 水能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需要西电东送,住是西部是山区、高原,东部平坦,所以水势能比较大。这是各个省市装机和年发电量情况。主要地区是三峡以上云贵川藏渝这些地方。再一个是水利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需要修建水库进行调节。
&&& 还有一个呢,就是水能资源比较集中的分布在大江大河上,便于建立水电基地,实行战略性集中开发,这是优点,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我国大江大河13个水电能源基地。
&&& 那么下面是水能资源开发现状。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是1.4万千万,占技术可装机28%,年发电容量4800亿千万时,月占全国16%,这个水平在全节能减排大形势下严重不足,对水电清洁可再生低碳能源的还是要进一步发展。从开发潜力来看,根据预估,到2020年我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11.5亿千万,届时水电装机比2007年增加2亿千万,达到3.5亿千瓦,按照发达国家70%的水电开发程度计算,我国水电最终可开发容量约有3.8亿千瓦,那么从目前开发和经济开发量之间开发潜力来说,还有2.35亿千瓦,开发潜力较大区域是西南,云贵川藏渝这些地方,当然黄河上游龙羊峡以上有一些空间。这是不同年代全国总发电量,水电发电量变化图,应该看到水力发电最高的时候比例最高的时候是1985年,这个时候占到23%,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占到17%,到1985年达到23%,这个时候发展可以,从1995―2005年到现在都是逐步下样的。白白的就是(幻灯片)徐主任说得事件,不仅长江滚滚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整个水电站清洁能源比例越来越低,这方面情况在大江大河流域规划当中在区域发展规划当中,要着力加强解决。从全社会水电清洁优势很大,不仅建坝可以发电,同时对于防洪、对于供水对于很多事情旅游东西有好处。
&&& 第三,谈一下水能资源开发利弊。
&&& 一是发电直接经济效益。2007年水电的发电总量4800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效益是1776亿元。在目前这个水电很低的价格水平下,咱们国家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经济价值按照宏观经济方法进行计算的话,达到9千万亿。
&&& 二是水电的资源效益。从1978―2007年,全国水电累计发电量占到5.5亿千瓦时。相当于19.17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若按2000年现状发行100年,能够节约煤炭资源将近300亿吨,这个相应的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种污染的减排效果非常可观了。如果再把未来开发潜力2.35亿的算进去以后,减排效果更大。
&&& 三是水电环境效应,和煤电相比,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减少碳化物,减少煤渣排放效果非常明显。这块我们也有一个减排效应计算,对煤渣、二氧化硫这些东西。
&&& 四是水电社会效应和煤电相比,对减少煤炭开采的时候死亡人数,避免土地塌陷,节约煤炭生产当中所耗费的水资源方面,因为水能开采不耗费水资源,这方面综合效益不小,当然水电开发也有自己的问题,下面我还要谈到。
&&& 五是由于我国水资源本身的特点,一个是时空分布高度地不均匀。主要是这个方面。空间上不均匀也可以通过这种龙头水库同时调节,时间不均匀可以一面发电一面防洪,一面供水,可以结合起来。因此水电的防洪供水航运、旅游景观这些综合效应是别的手段很难比拟的。我特别搞流域综合规划,对这方面体会必须深刻。那么水能开发世界上没有全是有利或者全是有弊的事情,水能开发总体来说,有弊但是利远远大于弊,利多弊少,是这么一个情况。水能一是在生态环境方面有局部负面影响,就是说整体上看起到节能减排对环境、生态好处是大的,但是局部也有一些比如施工的气渣、气土,施工造成水土流失,在大坝把回流性鱼类通道阻塞,另外河道形成水库以后,流速减缓,水动力条件改变,有时候水环境容量有所下降等等。这些问题是存在的。
&&& 再有一个方面就是移民的问题,过去老是把水库详见移民当做包袱,这方面对移民安置方式具体标准和时代发展有些落后,不相适应。这些问题可以解决,等会儿举例说明。
&&& 再有,就是水电由于受水资源天然周期性的峰谷变化影响,年级间变化影响,有时候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水电应急反应很快,备用容量调峰效果非常好。
&&& 最后,对我国水能开发探讨和建议。水能资源开发总战略一是高标准水能资源开发战略,开发质量要高,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综合规划,先进的施工手段,高标准的生态环境保护,高标准的移民标准,严格地质量保证,来进行这种高标准水能资源开发。
&&& 另外,开发速度还要加快,否则把清洁能源的这种比例在能源结构不合理现象难以很快地克服。但是另一方面,又要有序开发。一定要把专业的水能开发规划和综合的水资源的规划,要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这个区域的规划、河段的规划要服从于流域的整体规划。做到有序开发,同时还要加大前期投入的力度,加快流域和梯级规划项目论证进度,加快工程建设和水能上投入运行步伐。
&&& 那么对水能开发有这么几个建议:
&&& 第一,切实做好流域综合规划。坚持水电开发服从流域综合规划,协调流域开发目标与河段开发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水电开发的利益分配和水资源保护的这种义务。
&&& 现在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对水电的运行,对水电的这种论证、对水电的经济政策,目前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
&&& 第二,就是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和作为河流开发目标,协调好水电开发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关系,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比如说,咱们现在水电开发都在山区,特别是西南都是在山区,水电开发不仅开发了能源而且还开发了下游防洪问题,比如说长江,它的500亿超标洪水的问题,上游的都能够分摊很多,同时水电开发调节进流以后,对中下游供水也有很大的好处,把这个经流调匀,但是这些防洪、供水效益呢全部没有分摊给上游的开发工程点。往往上游工程的开发点独立支撑移民的问题,不利地弄,结果把很多的外部的经济性并不是外部不经济性,是把对下游的这些好处,下游反过来对上游的补偿这方面做得不够。
&&& 总体来说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单纯地搞环保主义,完全就是生态效益,还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之下,追求区域和流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和最大,作为河流开发的目标,作为河段的开发目标。
&&& 专业规划服从于综合规划,服从化整体规划。河段服从于全流域规划,但是反过来全流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能光把负担加给河段开发任务,把流域享受的好处也要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对上游进行一些支付转移。
&&& 另外一个很要紧的事情,在开发目标当中对移民、对少数民族的区域发展问题,要特别地加以注意。目前我们一搞流域规划,或者一搞河段规划,都是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旅游、景观、库区交通都是考虑这些方面,但是真正不要从完全把专业一个一个地分割,照顾好上游的综合的区域发展,因为咱们国家水能资源丰富的地方,都是山区,都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是相对补发达地区,都是西部地区。我们在开发目标里面,我觉得应该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就是把促进这些区域的发展,因为这是一个基本国策,咱们国家也要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也要搞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也要照顾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所以在这个大江大河水电开发当中,应该把促进当地区域发展作为一个很开发目标。
&&& 同时呢,在区域发展这个内容里面,把移民这个问题认识需要进一步地加强。比如我举个例子,现在西南很多地方开发,各个设计院都动了很多脑筋,执行新的移民标准,把这个移民标准按照一个人两亩地,一年一个人600块钱,这样处理。大家想一想,咱们全国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大约每年都在10%甚至再高一些。这是指城镇部分。对农民来说,农业的这种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增加,每年只有4%左右的增长率。这是好一些。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还是按照两亩地一头牛,盖一个小房子,一年给600块钱,大家认为这600块钱已经对移民很好了,放在发展30年以后,城乡的剪刀差会越来越大,这种移民的开发方式我觉得有些落后了。应该说把更多方式放在开发性、支持性移民政策,比如办大学、在水电开发当中让移民真正受教育,让知识改变命运,同时移民费用可以做大。
&&& 再有一个方面,目前开发当中由于过去几十年水电开发当中移民处理问题不好,安置得不妥当,所以移民问题很尖锐,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这个时候我们选点子、比较方案,往往回避这些问题,比如说两个工程方案,A和B,一个工程方案能让国家获得更多的水能资源,获得更多的发电量,节能减排的效果更好,但是它的移民数量相应多一些。而B方案规模小,淹没小,水能资源丧失的多,但是移民的事也少一些,这时候呢我们最近有一些具体的工程案例,往往是取小的B方案,我个人认为无所作为的方案,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不合适了。实际上,有些很好的工程实例,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不说地方,就举这么一个工程方案做比较:
&&& 这里有两个方案,大概一个移民十个单位,一个移民三个单位。可是移民十个单位的方案,年发电量能多增加140度电,对于那一带非常低的上网电价来说0.22元,这样减少铁路运输等总收益最大。另外一个方案是移民三个单位,都是少发140亿度电,我拿这个少发140亿度电赚30万块钱,给这些移民,可以保证这些移民每年6千块钱世世代代的这么发下去,国家额外赚24块钱,这些钱可以用于国家税收,可以用于发展当地的经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把整个蛋糕做大做强,同时给移民一个长久的安置。所以呢,就是在流域开发当中,要把促进当地的区域发展提上一个更高的目标,让移民不要再搞农耕方式了,因为全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是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老是给他用一种落后的低生产这么一个生产方式,不合适。还是在移民扶持政策当中,更多地用教育来移民。用这种长期入股的方式移民,把蛋糕做大,移民资金多了,国家的税收也多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也好了,同时区域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也大了。这方面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 再有一个方面问题,就是现在整个能源政策里面对水电倾斜,我个人认为还是不够的。比如说:同样是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这些东西国家现在给它们的电价大约是0.55元左右,是大约情况。但是对水能是0.22元左右,按照电网平均情况来看0.35、0.36、0.37元,能给水电也按照和电网一视同仁的上网电价?把0.20元左右的电价提高一些?因为它是清洁能源,属于国家优先鼓励发展的产业,同时也更好更有利地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整个节能减排事业,促进移民真正安定,这方面能源政策、清洁能源机制,像水电上网价格的提高,以及峰谷变价这方面制度,我呼吁要早日出台。
&&& 再有一个方面,要充分重视水电开发带来的环境效益。要协调好水电开发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 最后还要加大科技投入,搞好流域综合调度,拿长江做例子,过去100多个电站,包括全世界排前六位长江上有5个。整个三峡、溪洛渡、向家坝这些分别排世界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除巴西外,像这些大电站建设每个电站都是单独论证,防洪库容,发电很多方式,都是单独或者局部的论证成的。局部建成以后,整个长江变成一个大系统,别的河流也是一样,在大系统情况之下,综合优化调度发挥的效益至少能比目前这种比较乱的状态下,各自为政的发电效应下至少大10%,这是根据大量计算得到的。因此呼吁水电开发,水电界的这些科技人员和水利界科技人员,和整个电网运行火电的这些科技人员大家要加强沟通,真正地把综合调度搞好,比如长江,它既有发电调度,又有防洪、供水、泥沙、生态调度,要把这些调度综合起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局部之合大于总体系统效应的,会在现有的投入之下至少增加10%的效益。这方面也呼吁各位加强切磋,把调度问题,咱们不仅要重视建设问题,因为建设随着再过10、20、30年建设问题差不多了,除了西藏这些地方,剩下的调度运行问题,越来越突出了。现在水火电联合电网的这些运行中以及水电站大江大河的梯级调度当中,水电群本身内部防洪、发电、生态、航运这方面综合调度当中,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方面也呼吁大家协作起来,真正地把这方面水平提高一步。
&&& 最后,感谢大会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发言,今后也仍进不遗余力地支持咱们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支持水电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言完了。谢谢各位。
&&& (热烈鼓掌)
相关新闻:
Copyright&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北京国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维护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训练4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下载积分:599
内容提示: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训练4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3:19: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训练4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
官方公共微信【联系地址】丽江市古城区长水路149号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cn 技术支持 中然科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效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