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港澳2014最流行的背景墙运动鞋品牌有?

|||||||||||
最新播报:
国产运动品牌 离复苏还有多远?
国内运动品牌在2012年经历了一次关店潮之后,2013年仍未停止关店的步伐。据悉,2013年,国内六大运动品牌关店超3000家。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13年,国内六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匹克、361度、中国动向和特步的存货高达31亿元。井韦 摄/中新社
国产运动品牌仍未走出寒冬 李宁亏损361度净利大跌
  日前,六大国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匹克、中国动向)的年报已发布,总体而言,这些品牌2013年的业绩并不理想。
  仅一家净利上涨 其余非跌即亏
  根据企业年报提供的数据,与2012年的经营状况相比,六家企业中仅中国动向实现了净利的上涨。剩余几大品牌中,李宁仍然延续2012年的亏损状态,亏损额达3.9亿;而361度、特步、匹克净利下滑的幅度分别达到了70%、25%、21%。有媒体评论称,北京奥运会为运动品牌带来的红利在2010年燃烧殆尽,国产运动品牌的寒冬由此开始,可见这场寒流延续至今尚未消退。
  再看六大品牌去年全年的营业额,无一例外地比2012年有所下降。其中下降额度最大的是361度,达到了27.6%。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动向虽然营收下滑了20.2%,但其净利却增长了约19%,这种喜忧参半的情形却是六大品牌中的最佳。另外四个处于盈利状态的品牌,不得不接受营收净利双下滑的现状。李宁公司去年亏损3.9亿元,虽然与亿元的亏损额度相比大幅收窄了80.2%,但仍未实现扭亏为盈。
  六大品牌库存31亿 五大品牌关店超2000家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国内六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匹克、361度、中国动向和特步的存货总量达31亿。历史数据显示,2011年底这六大品牌的总库存为36.99亿元,到2012年中升高至37.21亿元。可见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问题导致的库存问题得到了些许缓解。但业内人士指出品牌和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并没有在本轮行业调整中得到根本性解决。
  对于库存问题,企业往往以低价处理的方式来解决,近两年消费者对此感受明显:大批白菜价的运动鞋放在花车里供人挑选。但业内人士对于这种做法也有很大的担忧。这种低价策略无疑会给消费者以产品廉价的感觉,品牌价值的缩水往往难以避免。
  为了改革渠道和消化库存,国产运动品牌“断臂求生”不断关店的趋势仍在继续。除中国动向关店数目不明外,李宁、安踏、匹克、361度和特步在去年总共关店2000余家,其中361度和李宁关店最多,分别为783家和519家。
  业内普遍认为行业开始回暖
  虽然“寒冬”尚未过去,但不少业内人士已经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安踏2014年连续三个季度订货会数据呈现正增长;特步、361度订单跌幅收窄;匹克第三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对于存货问题,李宁和安踏都公开表示库存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在店铺数量上,匹克和李宁2013年关店的数量均比2012年低。
  基于以上种种迹象,有评论认为国内运动品牌的调整已经趋于平稳,业界普遍认为行业开始回暖。但国内运动品牌面临着耐克、阿迪达斯、新百伦等国际大牌的竞争压力,自身及相互之间的比较不可脱离整个大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存在于中国市场的上百个运动品牌中,有将近30个品牌较为知名,以六大品牌为代表的国内运动品牌若想在其中取得创新、品牌形象、融资等方面的优势要走的路还长。(韩璐)
相关新闻:
361度两年营收降20亿跌 运动品牌寒冬尚未结束
361度发布2013年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额为35.835亿元,比上年下降27.6%;实现毛利润14.17亿元,同比下降28.2%;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1亿元,比上年下降70.1%。
实际上,在寒流中,匹克体育、特步国际、安踏、李宁等一众在香港上市的运动品牌都未能幸免。
李宁安踏等运动品牌存货31亿 关店逾3000家
年报显示,截至日,李宁牌常规店、旗舰店、工厂店及折扣店的店铺数量为5915家,较日净减少519家。目前李宁特许经销商店铺和直营店铺处於此消彼长的状态。李宁方面表示,公司将继续推行渠道变革,加大直营店的投入。
国产运动品牌缓慢复苏 三大短板待补
中国运动品牌正在缓慢复苏,但同时阿迪达斯与耐克等国外品牌却已开始逆势增长。业内表示,本土运动品牌只有加快转型调整,迅速补齐与国际品牌的短板差距,才能在下一轮高增长期来临之前保证不掉队。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最流行的背景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