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发歼10喷气发动机是什么?

大皇帝 起点46区 7-7 11时
达达封神 起点2区 7-7 11时
傲世九重天 起点68区 7-7 11时
传奇霸业 起点32区 7-7 11时
莽荒纪 起点15区 7-6 11时
攻城掠地 起点136区 7-6 10时
本书评区暂无公告!
&澳洲之翼——无阀门式脉冲喷气发动机
包子大神请注意:这绝对是穿越众抄捷径爬科技树的神器。一定要有啊。千万别被这名字吓到了,神马又是脉冲又是喷气的名字看起来是很忽悠人滴。其实东西是很简单滴,事情是很狗血滴。今天偶修车铺里接到一单把偶彻底震撼了一把的生意。今早以前找偶代工旋翼机的的客户又来了,带了几张图和一个“技术专家”,要偶把图上的东西做出来。偶开始没在意,就做几根管子和装一套摩托车电喷油泵和火花塞总承。讨价一番后谈好工钱800材料2900,就叫了两个工人照着图去做。就留下那个拿图纸“技术专家”留在前面“指导工作”偶自己就带着客人回后面喝茶侃大山去了。中间也陪客户到前面看了几次“巡视工作进度”但是我也一直没太上心。直到下午交活验货的时候那奇怪的发动机声把我们勾引出去,偶就差点掉眼镜了。客户把这东西装在一辆经过简单改装的自行车上(由换挡张力线把手直接控制油门了),飙得比500cc的赛摩还快。偶缠着陪客户来验货的“技术专家”问了才知道,今天造的这东西叫无阀门式脉冲喷气发动机。是从二战末期的德国V1导弹上使用的单阀门式脉冲喷气发动机改进而来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末日科技产物。来头还真不小啊。(没了易磨损的单向阀门,工作寿命比现在的民用涡轮喷气发动机还长)偶当时就斯巴达了,偶的摩托车修理铺能造喷气发动机了?还是神马大有来头的无阀门式脉冲喷气发动机。偶至少石化了有半分钟。然后我找仔细问了今天干活的工人又上百度查了一圈。终于确定了,原来这客户是前几天受了网上一木匠自制喷骑自行车的刺激,想把他那架原来使用雅马哈750活塞发动机的山寨旋翼机给改成喷气动力的。今天造的这个台喷气机只是先来试试水的。不过这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2mm不锈钢板冲挤焊接成酒杯型形的内管外套一个1.2mm镀锌板滚卷焊接成的雪茄型外管就是发动机主体,再接上一套摩托车用的火花塞总承和电喷油泵总承就齐了(网上的原设计更简单,电喷油泵都没有用,直接用虹吸式化油器的)。含工钱才¥3700。成本才三千七百元啊。这东西实在是太简单(总共才十几个零件),太便宜,太容易造了(偶问过工人了,只要造过一次的,没图也能造出来)。只用的两个工人前后才不到6个小时就造出来了,这还是纯手工的。要是批量化流水线生产,一条配有专业设备的百人流水线一天还不得造出几百台呀。这简直是山寨动力的神器呀。除了噪音比较大之外完全找不到任何缺点(客人给的图上没有任何消声结构,根据我的经验,摘要稍稍改动一下,最多只会增加2、3公斤的重量,至少应该能把噪音减小1/3,还不会有什么动力损失)。全重不到20公斤,推力至少有100马力。这种推重比是神马概念?要不是在度娘上查到了这东西有低空五百八十和高空八百公里的速度限制(由于是间歇式燃烧,气流速度过快的话,喷嘴喷出的雾化汽油还来不及被火花塞点燃就已经被吹出燃烧室了。)我都要认为还在用涡轮喷气机造飞机的都是傻子了。这东西给澳洲的穿越众简直太合适了。神马星型气冷式、V型水冷式、L型直列式……活塞式内燃机还是留给海军、陆军玩吧。澳洲空军直接通通跳过。不管是软式飞艇、自旋翼飞机还是固定翼飞机都直接从无阀门式脉冲喷气发动机起步。这条科技树捷径至少可以给澳洲航空发展节省10年的时间啊(这东西绝对不比现代家用轿车的排气管复杂多少)。包子大神,偶的什么票票都给你了,这个一定要有啊。度娘图片里搜索喷骑自行车就能看到我造的这东西的样子,和图片上几乎没差别。这是图片://image.baidu./i?tn=baiduimage&ct=*****&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h=&height=&face=0&istype=2&word=%C2%F6%B3%E5%C5%E7%C6%F8%B7%A2%B6%AF%BB%FA+%D7%D4%D0%D0%B3%B5&s=0后面是网上找的视频,偶造的样子没这么精细,但是结构基本相同。://video.sina./v/b/*****-*****.html://v.ku6./show/t2djPmbo8pdZAcAs.html自己前面加H*T*T*P
汽油发动机……火花塞……你一定会被工业顾问林有德喷死的。提前替乃默哀。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包子,叫林有德先去取百度完了再来喷。偶就不信了,有数控机床做工业母机的澳洲工业底子还不如偶这个只有几台二手机床,十来个技校工人的摩托车修理铺强(虽然偶这个铺子是过国内少有的既能搞飞机总装又能生产喷气发动机的摩托车修理铺)。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万能滴包子大神,林有德呢?没见他来喷哦,我是不是能理解为,他也认可这种山寨神器。支持把这个东西加到书里呢?不管怎么说。偶昨天亲身参加的试飞已经证明了一切。再过几天网上就应该能看见昨天拍的试飞视频了。事实胜于雄辩。口说无凭,偶不光有图,还要有视频。。。。。。。。。。。。。昨天试飞已证实——无气门脉冲喷气发动机绝对是自旋翼飞机的绝配,山寨动力的巅峰神器。尤其是上双发,那推重比简直逆天了。现在凌晨3点,刚到家,昨天试飞成功后被客户拉去陪他和几个黑飞发烧友(以下简称飞友)吃饭唱K,幸好偶开了车去的,要不肯定会被灌趴下了。昨天偶带了一个工人,开着铺子里仅有的一辆皮卡改的装摩托抢修车去给客户做试飞现场的技术支持。昨天分别进行了单发和双法的试飞。单发试飞中虽然增加了蓄电池和小风力发电机,自重和风阻都增加了不少。但是单发的推力依然强劲,爬升率相比原来的活塞发动机明显要高一些。飞了三个起落下来之后,就根据客户的要求,在现场把这架自旋翼机改成双发。再次试飞时能明显看出动力强多了,爬升速度很快。凭偶的肉眼判断,其爬升率明显强过国内民航飞行学校用的初级教机。但也不是全都。改双发飞了两个起落,也就是大约飞了40分钟之后,本来12.1V的车用铅酸电池的电压就跌倒了11.4V和10.6V。直接暴露出了发电机功率不足的问题。虽然这架自旋翼飞机的航电设备很简单,原来装备的诸如改装的出租车电台、车用GPS和3轴电动地平仪之类的设备耗电量也不是很明显。可是再后来多加了一台发动机后就不是一台小小的150瓦风力直流发电机能负担得起的了(电喷油泵和火花塞升压电路有这么耗电吗?!)。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增加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或数量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一番。有个飞友居然要异想天开的想要把尾气利用起来发电(貌似想要在燃烧室后面的喷管里加废气涡轮来驱动直流发电机)抛开改造成本不说,天知道那尾气的温度有多高,要用到神马**材料?还有喷管里面加涡轮之后推力会损失多少,还能不能飞都没人知道?反正这种技术含量太高的活,偶是不会接的。还好另外一个飞友提出了一个至少偶看起来还比较靠谱的办法。就是把原来那一台风力直流发电机的3叶螺旋桨换成直径不变,但是叶面更宽一点的4叶螺旋桨,然后以共轴串联的方式在后面再加一台发电机(不是没人想过在机身其他位置直接多装一台发电机这个最简单的办法,但是那位“技术专家”说气动结构不能乱改,风力发电机只有装在机头的位置才能在保证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把风阻减到最小)。偶也支持这个实现起来最简单办法。客户说今天回去就立刻上淘宝去拍发电机,只要快递一到就立刻拿到偶铺子里来改。==================郁闷的分割线=================其实晚上吃饭的时候偶说偶铺子里有绕线机,还有钕铁硼材质的定子磁铁,偶山寨的直流发电机可以很牛B,客户嘴上都同意了,但是被前面那个不靠谱的飞友在后来去KTV的路上张口阻抗闭口共振的,硬是把事情给搅黄了。他是在报复偶,嗯,一定是滴。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牛逼,其实我也想造飞机,可是没时间和金钱啊!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造飞机要看造什么类型的。首先是固定翼飞机:固定翼飞机的结构重量太,推重比要求高,建造成本高,动则上百万元的花销,一般不可能山寨生产,只能从飞机代理商处购买。还需要经过昂贵的长时间的航空飞行培训才能驾驶(培训费在20万以上),维护成本高,飞机起降还有较高的场地要求,只能在机场降落,因此必须给飞机上户。飞行报备审批流程及其繁琐。除非有钱自己建机场或租机场,否则在国内是别想飞痛快了。因此固定翼飞机压根就不是咱中国老百姓能玩的。其次是直升机:直升机结构重量较小,但是推重比要求最高,建造成本也不便宜,没40万往上连零件都凑不齐,山寨难度较大,国内具备山寨直升机能力的铺子就那么二、三家,要价也都不便宜。直升机至少需要2周以上飞行培训才能驾驶(培训费用7万左右),维护成本高,但培训费用相对较便宜,飞机起降的场地要求是最低的。没必要在正规机场起降,因此可以不给飞机上户(即黑飞),短距离飞行一般都没向空管部门报备,江浙和东南沿海一带的黑飞较多,天上飞的直升机中有超过70%的都是黑飞。非X二代,矿老板慎入,维护费用较大,一般小老百姓绝对负担不起。最后是自旋翼飞机:自旋翼飞机结构重量最小,推重比要求最低,建造成本低廉,总花费一般不足10万(如果采用无阀门脉冲喷气发动机,还能把一架双座自旋翼飞机的成本控制在7万以下),容易山寨生产,只要稍微有点技术底子的摩托车修理铺都能造。起降场地要求较低,只要有一段100米长短直线公路或空地就能顺利起降。几乎不用进正规机场起降,也没必要上户(即黑飞),短距离飞行也没听说过有人报备的。国内能飞的山寨黑飞有90%都是自旋翼机。驾驶自旋翼飞机的操作很简单,国内民间的旋翼机高手多,请一个来,花一天时间,请两顿饭就能学会(培训费用费用几乎可忽略不计)。没开玩笑,在国外,人家国际航联认证的正规飞行学校里学旋翼机执照,人家只教2天就放单飞了,飞满20飞行小时就发证。学费连固定翼飞机的1/10都不到。经济实惠、便宜好用,自旋翼飞机的维护费用和一辆小排量汽车差不多。抛开初始购置费用的话,月收入结余在¥3000以上工薪族家庭都养得起一架双座的自旋翼飞机。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个人想飞的话最好飞动力伞。旋翼机最大问题是机翼金属疲劳问题,如果飞行中机翼出了问题,基本上就是机毁人亡的大事故。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搞巡航导弹吧,飞机和巡航导弹的飞行原理是一样的,能搞出飞机就能搞出巡航导弹。澳洲人少、钱多、资源无限(供给无限并非产能无限),所以损失不起飞行员,还是搞巡航导弹来的实惠。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6楼肯定不是黑飞圈子里的人,还没飞过吧。也难怪,对于黑飞圈子里的大多数飞行常识你不知道也是正常的。首先声明一点,凡是自称能用**金属材料做主旋翼的都是在胡吹。因为自旋翼飞机的主旋翼对材质的密度和弹性要求超过了目前已知的任何金属材料。就算用钛合金都不行的。因此自旋翼机的主旋翼大多数都是木制的,当然也有少数有钱的新手刚开始用的碳纤维材料的主旋翼,飞熟练之后又改用木质旋翼的。对于原产于中美洲雨林的航空轻木造的主旋翼来说,只要没有遭受剧烈冲击,一副旋翼要频繁使用一、,两年才需要换一次。这样强的抗疲劳性不是一般的尼龙滑翔伞面料能比的吧。要是三天两头的飞,尼龙的民用运动滑翔伞撑死能用7、8个月就得报废(军用的寿命更短),至于每飞个两、三次就要补一次的丝绸面料伞就更不用比了吧。国外的我不清楚,但是国内的旋翼机飞行员应该都知道一条常识:不论采用多少叶片的自旋翼。因为在正常状态下这些旋翼承受的轴向应力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些旋翼只应该在同一个平面内旋转。由此产生的主翼边缘的旋转残影线也应该只有一条。用木质自旋翼有个很大的好处:熟悉自己飞机的驾驶员可以在起飞前通过观察自旋翼外缘的旋转残影,轻易判断出主旋翼状态的好坏——木质主旋翼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在安装角度、结构重心、固定强度、材料疲劳度和受力均匀度方面有任何的一丁点不一致,都会出现双层甚至是多层的主旋翼边缘旋转残影线(碳纤维的就没这特性)。只要不是存心找死的飞行员,在看见多层旋翼残影之后肯定会立刻收油刹车,然后检修飞机甚至更换整套旋翼。绝对不会强行起飞的。只要发现主旋翼边缘出现多层残影就不能飞,这是事关生死的常识。在国内凡是是受过正规指点的,哪怕只是由民间飞友私相授受,从来没进过一次航校大门的纯山寨旋翼机飞行员都是知道这一条常识的。当然,每年都有几个无师自通,不合其他飞友做任何交流。完全没有残影安全概念的家伙,带着多层残影强行起飞后在空中解体坠机的。我是早有耳闻了,这几年基本上每年都有几个这种不知道算是天才还是蠢才的家伙摔死摔伤。国内国外的都有,我都听麻木了。但是在国内因主旋翼材料疲劳而坠机的我还真没听说过。6楼的你要是想飞,就一定要虚心的向其他高手多问多学。无师自通的那种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那是在玩自己的命呀。最后说动力滑翔伞和自旋翼飞机的各自特点,滑翔伞的造价比起同翼展的自旋翼来说两者都查不多,不存在那个更便宜的说法。安全性上两者的无动力滑翔能力都差不多,即使在天上遇到发动机瞎火了也都能平安滑翔降落。易操作性和气动安定性上自旋翼完胜滑翔伞。滑翔伞的升力是比自旋翼要大得多,相同速度下至少比同翼展的自旋翼高出一倍,这是滑翔伞的最大优势。但是滑翔伞的风阻太大,至少是同翼展自旋翼的8到20倍,这也是滑翔伞的最大劣势。因此速度上不去,我知道的动力滑翔伞目前的世界纪录也只有140多公里的时速,和自旋翼飞机完全没法比。因为滑翔伞的风阻大,所以滑翔伞要达到同样的速度就需要比自旋翼高出好几倍的推进力才能实现,因此滑翔伞的动力成本也非常不划算。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飞友90%都是用自旋翼飞机而不用动力滑翔伞的缘故了。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牛人,澳洲空军欢迎您~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能达到100马力?那加螺旋桨,可以产生多大的推力?我觉得不太可能.外国有个6.5KG重的脉冲引擎可产生55Kgs推力.推重比8.4不错了.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刚才查了一下.100马力可以产生300-400KG静推力.估计你做的那个有100KG静推力.不太可能上到100匹.然后还有燃油经济性.实用性可能不强.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和自旋翼飞机相比,动力滑翔伞就是一个玩具。我举个浅显易懂些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自旋翼飞机的优势吧。这里都用相同的100马力发动机、相同的翼展尺寸和完全相同的机架来举例。由于滑翔伞的风阻大,100马力的推力,只能够将翼展16米的动力滑翔伞加速到大约70公里的时速。在这个速度下,其所能承受的最大起飞重量绝对不到200公斤。一旦超过这个重量就绝对飞不起来。按照3小时油量计算,最大航程只有约210公里。由于自旋翼的风阻小,同样是100马力的推力,却足够将翼展16米的自旋翼飞机加速到180公里以上的时速。其可承受的起飞重量至少能达到230公斤以上。只要没超过这个重量,起飞就绝不会有困难。按3小时油量计算,最大航程超过540公里。两者的安全性相差无几,但是无论是起飞重量、速度还是最大航程。自旋翼飞机都完胜动力滑翔伞。如果将翼展放大,这些差距还会更加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动力滑翔伞即使在国外,最大也只是试制6座的观光飞行器,而自旋翼飞机已经开始量产46座的商务客机的缘故。因为两者的实用性和技术发展潜力完全是不一个数量级的对手。自旋翼飞机的实用性很强,适用范围很广。长距离客/货运输、轰炸/侦查,自旋翼飞机的气动特性使其天生的就具备优秀的舰载飞机血统。和自旋翼飞机比起来,动力滑翔伞的航程、速度、载重量都是渣渣。除了当做玩具带人上天兜兜风外还能干什么?难道还要指望连一个垂直气动操作面都没有的玩具能用来训练飞行技巧吗?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回10楼的。脉冲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是随着发动机规模的增大而增大,简单的说就是把脉冲喷气发动机造得越大,其推重比就会越大。你说的那个6.5KG自重推力55KG推重比8.5要是和活塞式引擎的螺旋桨动力比起来看,是很惊艳的数字。但是和其他同类比起来就一点都不显眼了。要知道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V1导弹上使用的脉冲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就达到的13.1。本世纪09年有个美国的大脚怪卡车发烧友就造出来了一台喷管直径粗达一米,能把6吨重的大脚怪卡车加速到312公里,推重比高达24.7的脉冲喷气发动机。我铺子里前几天造的第一台脉冲喷气发动机全重19.2KG,在轮架上测推力的时候就拉断了标准承重150KG/极限承重250KG的登山绳。要算推重比的话,也绝对超过13了。比起传统的螺旋桨活塞发动机,这个推重比可以堪称神迹了。但是和其他脉冲发动机比起来,这个成绩实在是台平凡无奇了。活塞式发动机的气缸压力经过活塞、曲轴、变速箱、螺旋桨最后传导到空气产生推力,其热效率只剩下了大约30%-40%,而脉冲式喷气发动机是直接点燃空气使其受热膨胀产生推力。热效率高达60%-75%,这两个种不同的发动机的热效率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根本没办法比的。国内飞友圈里所谈论的马力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单位,而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概念。大概可以理解为:在时速50公里的相对风速下,每2.5KG的有效推力=1马力。是不是很抽象?呵呵,我也是在黑飞圈里鬼混了大半年才大概弄明白的。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飞机?真是无知者无畏适航性、安全性如何解决?还飞机?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13楼:这种发动机的推重比不知道会不会线性的,不评论了.但是燃油经济性呢?希望有个数据支撑一下.不要飞上去了,几分钟就要加油.这就是为什么说静推力,指的是静止的条件下,产生的推力.你说的还是偏小.可能是螺旋桨效率问题.灰机在有一定工业条件下也不是造不出来的,主要就是动力.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没有过硬的轴承之前,可以考虑这种发动机.不然蓝天梦还要做好久.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回14楼:你所说的适航性、安全性具体是指的那些东西?别抄度娘词条的来应付,那些废话应付航校考试都不及格的。相同推进力下,自旋翼飞机高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许多的起飞重量算算神马优势?相同起飞重量下自旋翼飞机相比固定翼飞机短得多的起降距离算神马优势?由于自旋翼巨大的陀螺仪的效应,自旋翼飞机连空翻、横滚这些飞行动作都做不了。只要把操纵杆和转向踏板都松开,不依赖任何自动驾驶仪或导航设备的状态下。自旋翼飞机不仅能继续依靠强大的气动安定性保持平飞状态。并且对突发性乱流和侧风引发的飞行姿态异常和偏航还具有极强的自动纠正能力,这又算神马优势?说道安全性,自旋翼飞机称第二就没有其他飞种类的飞机敢称第一了。对于自旋翼飞机驾驶员经常故意在空中关闭发动机然后滑翔降落这种做法,相比一旦发生引擎熄火就是九死一生的其他类型飞机的驾驶员敢吗?对于可轻松达到两位数滑翔比,天生就具备短距起降能力的自旋翼飞机来说。引擎的可靠性和飞机的安全性完全扯不上神马硬性关系。当年莱特兄弟造飞行者一号的时候各种技术条件比起现在的摩托车修理铺都不如,甚至不如书里1645年的澳洲。更没有现今这么丰富的工业材料、加工手段和现成的设计参照。但是这兄弟俩不光是把能载人飞行的飞机给造出来了,而且造的还是结构更复杂、工艺要求更高、制造难度更大的固定翼飞机。还无知、无谓呢。没这些你看起来即无知又无畏的人做先驱者,你连飞机是啥都不知道,你还有资格在这里YY质疑所谓的适航性和安全性吗?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会15楼,昨天偶乘着改发电机试车的机会用客户的那一架双发脉冲喷气式自旋翼飞机飞了两次。自己试了下油耗(用的偶自己从加油站买的93#车用汽油)。5升汽油(用超市里5升装色拉油的塑料包装桶量的,虽然不是很精确但是误差应该不大)以最大油门飞行(把油门节流阀推到顶,带气压修正的风压式空速计显示320KM时速)飞了17分40秒左右——从地面点火到空中气油耗尽发动机熄火的时间。由于这架旋翼机是半开放式机舱,滑翔比也只有8.5左右,我飞行高度一直保持在空气密度较大200-300米低空(风阻较大),要是拉高到空气相对稀薄的3000米高度(风阻较小),这个速度至少还能增加15%-20%)。低空,全油门飞行的油耗指标大约是是5升汽油约能飞94公里(100公里5.2升左右)。比750CC的摩托车发动机的油耗要高一些,但是比起平均100公里油耗7L左右的小排量家用轿车还要省油一点。5升汽油,以半油门飞行(起飞肯定要油门全开的,升空到200米后把油门节流阀拉回一半,空速计显示230KM速度)飞了31分10秒左右——同样是从地面点火到空中气油耗尽发动机熄火的时间。高度同样保持在200-300米(因为客户的皮衣太小,偶穿不了,偶自己的飞行夹克又没带。在这春寒料峭的时节,开着八面漏风的山寨飞机实在是太凉快了,不穿皮衣飞高了铁定能冻出病来。这飞机驾驶舱就只有一个前挡风罩,而且形状也有问题,侧缘涡流太强,一个劲的把冷风往里面扯,昨天偶穿的又实在是太有风度了点,就这300米都吹得我清鼻涕长流,实在不敢再往高处飞了)低空,以半油门飞行的油耗指标大概是5升汽油120公里(100公里4.1升左右)。和750CC摩托车发动机差不多。燃油效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是绝对担得起“经济”二字的评价了。最后申明一下,我不是什么飞行高手。虽然从09年5月就开始飞,但是我平时飞得很少,就算加上昨天飞的这50分钟,我的飞行小时才83个小时。昨天两次都是在空中耗尽燃油之后才滑翔降落的。从个人感觉上来讲,自旋翼飞机的有动力降落和无动力降落真的没什么区别,甚至可以认为,由于少了相应的油门操作,无动力降落还要更简单一点。安全性上两者是没有差别的。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再补充一点,昨天这架飞机换装脉冲双发之后油箱还没来得及改,还是原来的28L小。全加满也顶多能飞600公里左右。要是把剩余的起飞重量都利用起来的话,达到3000公里航程是没问题的。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偶出名啦,生意上门啦。偶要造自己的飞机咯。前几天试飞的视频已经在黑飞圈里广为流传。顺带的,偶和偶的修车铺也跟着出名了。昨晚已确定支付宝挂账的有4台脉冲喷气发动机的生意,3张单子,两张单台的,一单两台的。今天上午偶上网一查,又多了两单生意,一张只是单台脉冲喷气发动机,另一张就不得了咯,双发整机啊(航电设备客户自购,偶只负责改造、安装和调试)。从旋翼、机架到发动机都是直接用偶的东西(旋翼叶片偶也是拿图纸转包给附近的家具厂代工滴)。上次跟客户来验货的“技术专家”刚刚来电话了,下午回带新图纸过来定做“放大型”的脉冲喷气发动机和旋翼头等其他部件(这家伙最近在黑飞圈里很牛B,看样子是接了别人的私活来找偶代工的)。期待呀,不知道这回造的新家伙到底有多大?推重比能不能上20?如果造出来真的是推重比能上20的脉冲喷气发动机,那我就要准备造自己的第一架自旋翼飞机了。偶自己的飞机设早在去年就做好蓝图了,但因为是设计的低风阻流线型封闭式机舱(外形绝对拉风),除了标配的电台、GPS、地平仪、空速计、高度计之类的航电设备之外,还有增压空调设备、商务车座椅、吸音内饰、车载音响……(舒适性绝对能超过民航客机的经济舱)因此自重很大。此前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就一直拖到现在还没开工——如果用传统的低推重比的活塞螺旋桨动力设计,为了能符合起飞重量限制就必须从国外进口昂贵的专用航空发动机(人家网上报价$84,999.45看起来不贵,可是人家的报价单位是美元啊,而且还是不含税的走私价,天知道报关进口要交多少税呀!偶今天要是买了,每天老婆就要带着孩子跟偶离婚了)。本来前几天造出脉冲喷气发动机之后我就准备上4发开工造自己的自旋翼飞机了。但是现在既然马上就能造出更大脉冲喷气发动,偶就再等几天吧。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自己顶一下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经过认真查找,旋翼机并非如此。1.对于降落有一定水平的要求2.突发乱流容易导致飞行员PIO和PPO,结果是坠机。3.必须用柔性旋翼,根据估计能被欧洲本时代的滑膛枪、阿拉伯火箭、炮射霰弹等物打断。而断旋翼之后后果同上。关于高滑翔比,这飞机在美国有据可查的事故死亡率是固定翼飞机的13倍。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初生牛犊不怕虎,死几个土著就什么都搞定了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嚴肅的建議樓主不要在玩黑飛了...在中國大陸軍方臨時設立禁飛區是常常有的...沒有編號與適當的通信設備...你是接不到禁飛區通知的!在加上臨時禁飛區這種不靠譜的事情也會出現...國家體委的飛行運動員都曾經給二炮打下來過...在國內黑飛的最大敵人是軍方雷達與高砲...因為無閥門式脈衝噴氣發動機人家一炮打出你就得落地...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17世纪搞什么安全性。。。能飞就行了,反正土著多。要按现代标准,早期飞机全得禁飞。穿越时候带着现代发动机了吗?或者把车上的卸下来?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楼主的视频在什么地方?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大哥们!所有的科学都是建立在材料学进步的基础上的!没有材料学其他全是瞎掰!你拿青铜做自走火炮试试!你用电子管做个小米2手机一样性能的机器出来!压不死你!其实有很多技术都已经研制出来了!但决定技术发展的材料研发不出来结果只能束之高阁!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研发出类似机甲的装置!但是因为当时芯片技术,金属材料技术不过关,最后只能放弃!单兵飞行器也是因为推进器燃料和发动机材料不过关最后被迫放弃的!要不是美国人发明了给坩埚加个锅盖,使得硅晶体制造成本大为降低,不然大家现在还在听电子管收音机呢!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一时手抖在站内短信里留了个飞号,居然差点被钓鱼执法。丫的航管局真闲啊,还有时间来起点看书评的。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们降落的时候怎么知道高度呢?有人报地面气压的?
获得随机奖励:经验值 +
还有0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可能喜欢的主题
本主题相关的主题
&&剩余字数:2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发歼1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