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今年经济太不景气,好多店都这家商店关门了了。人都到网上活跃了。

  2013广东三打,2014反腐高潮,2015股市高涨,中国经济到底是好了,还是坏了,真的不清楚不明白不懂得;  我所在的城市东莞,因扫黄和制造业不景气,以前1200万人,现在估计700万人,有时听到酒店要倒闭,工厂熬不下去了,企业没钱了,所以自己也有点紧张,毕竟经济下滑了,自己的收入也要降低。老板也不敢投资,整个形势有点紧张的感觉。一会诺基亚倒闭了,一会苹果的供应商倒闭了。后来看新闻联播,说东莞引进外资43亿美元,真的假的新闻就搞不清楚了,因为外资做服务业的投资,还会有什么。反正看不到东莞有什么大的发展,毕竟东莞以前主要靠台湾的制造业和酒店服务业。
楼主发言:23次 发图:0张
  以前还能看到大空炮,谢国忠的文章,一直比较唱空的,结果房地产涨疯了,股市现在也疯了。都不知道该看谁的文章。 现在一些所谓的砖家,已经说股市可以到6000点了,创业板不是泡沫,100倍市盈率不高。  真不知道,看谁的文章,才明白。  许小年、叶檀的文章,也是不痛不痒的,也说不出经济的好坏。尤其以前那个大炮牛刀,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了。
  中国社会和经济很可能处在一个大变革的前夜,股市的躁动反应了这一点。在失去了房地产和制造业这两个强劲的赚钱机器后,股市成了资金流向的洼地。至于泡沫,是对创新的奖励,它可能会奖励错对象,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买单的是最后接盘的无知群众罢了。全文如下:  股票市场已经疯狂了,这是在2015年的初春,我在南京,突然之间下起雨来。我在中山路上拦了个的士,去南京南火车站。市场在不断创新高,前几天刚刚把仓位降下来,这种涨幅让我头痛。我们管的基金今年已经赚了不少钱,但现在的涨幅跟我们关联度却没那么高了,没赚到的钱好像就是损失一般,让投资者怀疑你掌握资金的能力。  火车从南京到达无锡只需要半个小时,这里是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区域之一。在县域之间修整完善的公路上行使,周围能够看到不同工业的集群聚落。我们在股票市场上准备买入的公司大部分都在这些区域。卖方分析师们无数次来此地调研,我们也来了许多次,想知道这里的制造业公司有没有想要玩市值管理的想法。  实际上,有不少公司背后已经有了高人。他们早早把公司简称改成了“互联”,“网络”,“云计算”,“超能”等等。这让我想起美国上个世纪的dotcom热潮,那时候改名的美国公司,和现在在江浙沪改名的中国公司,在跨越大洋跨越时间后竟然找到了如此的相同点。  在这里我碰到了一位老朋友——一位本地银行的行长,姑且叫他老王吧。“能跟我谈谈你们今年银行业务的思路吗?”基层银行对于经济脉搏的把握比我们这些混迹在金融中心的人强。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提前的观点,但是如果没有草根调研信息的佐证,那么宏观分析就如同空中楼阁,空对空说话自己都没有底气。  “你要谈什么事?”老王问。  “谈谈你们今年面临的最大问题。”  “今年最的问题啊,就是资产投放的问题。你能给我指点一下,资产投放到哪些行业合适吗?我们现在完全找不到方向。”老王反过来问我。  “你说的资产投放的问题,是指贷款放不出去吗?”我问。  “对的。”  “为什么呢?”我问。  “去年和今年我们这里担保圈风险蔓延的问题非常严重。前几年虽然也有担保的问题,但那些都是小企业,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他们倒闭了,属于落后产能,被淘汰的对象。去年开始,一些比较大型的公司资金链也开始出问题,这些企业都是我们银行营销对象的互保企业,他们一出问题,一大片企业都做不成贷款了。我们现在非常苦恼。”  “你的意思是现在问题比2012年左右的时候严重?”  “对的。”  “那你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现在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没有什么资产是可靠的,又能够带来利润。”  “上面难道不知道这个困难吗?他们怎么指导你们呢?”  “现在都叫我们围绕上市公司来做。股票市场这么好,跟着上市公司做融资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我了解了一下,今年以来,通过这家银行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量竟然站到了资产投放的一半。果然,在失去了房地产和制造业这两个强劲的赚钱机器后,股票市场竟然成了资金流向的一个洼地。我开始明白他说的话的内涵了。在实体经济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庞大的资金确实找不到收益率较高的投资对象——流向资本市场竟然成了唯一的选择。  “你们不贷款,这些企业融资问题怎么解决?”  “现在他们融资渠道也挺多的。前几天我有个客户,银行贷款3000万没有批下来,最近刚挂牌新三板,做了个定向增发,竟然募集了5000万!”老王说。  看来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发挥它资源配置的功能,我想。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有点落后了,直接融资正在取代间接融资——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火热一点也不是坏事,至少对于经济还是有利的,没有疯狂流入的资本,哪里去奖励创新的溢价呢?  老王问:“那我们怎么办?”说句实话,现在确实难。银行正在成为弱势群体,不改革自己,很难发展。能在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上分到一杯羹,还是要靠自己。中国社会和经济很可能处在一个大变革的前夜,股市的躁动反应了这一点。虽然经济的基本面目前看起来短期没有好转,但我依然对之抱有信心。泡沫是对创新的奖励,它可能会奖励错对象,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买单的是最后接盘的无知群众罢了。
  为什么经济越来越差,股市越来越火?在经济接近探明底部的过程中,由于改革提速、政策友好和风险缓释,经济失速的尾部风险在逐步消失,确定性在增强。  1.经济:地产销量反弹,经济暂稳  3月地产销量反弹,在330房地产救市政策的刺激下,4月前11天22个主要城市地产销量延续反弹。3月汽车销量同比上升9%,较2月回升,汽车需求恢复。3月电力耗煤企稳,钢铁去库较快。2季度稳增长加码,经济暂稳。  1.1.3月地产销量反弹  22个主要城市3月日均成交面积和为50.4万平米,较2月的34.4万平米显著回升,同比增速为10.8%;4月日均成交面积和为49.2万平米,较3月变化不大,但同比增速仍达到11.1%。14个三四线城市3月日均成交面积和为11.6万平米,较2月的10.0万平米显著回升,同比增速为6.0%。  330房产救市以来,地产销量反弹。4月前11天22个一二线城市中,北京、天津、南京等13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上涨,上海、深圳、武汉等9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海、北京、深圳等18个城市成交量同比上涨,成都、昆明、石家庄等4个城市成交量同比下跌。  1.2.汽车需求恢复  3月中汽协乘用车销量当月同比增长9%,较2月的8.72%回升。3月环比增速达33.9%,创下近3年来最快月环比增速,汽车需求逐步恢复。  1.3.电力耗煤企稳,钢铁去库较快  3月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同比降20.23%,上周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59.54万吨,同比降10.56%,同比降幅较上上周收窄,周度数据显示,上游发电日均耗煤量正在逐步改善,企业用电量企稳。  3月下旬粗钢产量同比降3.3%,粗钢日均产量达到161.3万吨,较中旬有所下降。3月下旬粗钢库存1545万吨,较中旬1735万吨大幅下降,库存去化较快。  2.物价:猪价油价上涨,通缩缓解  3月CPI低位走稳,PPI止跌回升。猪周期启动,美元阶段性见顶、世界经济筑底、供给收缩、厄尔尼诺、中国加码稳增长等因素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反弹,通缩缓解。预计4月CPI为1.4%,PPI为-4.3%。  2.1.CPI低位走稳,猪周期启动  CPI低位走稳。3月CPI同比上涨1.4%,与2月持平。其中翘尾因素为0.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0.9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猪肉价格上涨2.0%;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9%;3月核心CPI同比为1.5%,比前值1.6%略降保持稳定。  猪周期启动,节后价格回调使CPI环比有所下降。3月食品类价格同比增长2.3%,环比下降1.6%,食品使CPI上涨约0.7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同比上涨2.0%,使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母猪存栏下降到历史低点,仔猪价格大涨,猪价将是影响15年CPI的核心因素之一,3月中以来生猪价格的大幅上涨还未在终端猪肉价格完全体现,未来将是支持CPI的重要因素。预计二季度生猪价平均为14元/公斤,总体拉动CPI上升0.32-0.44个百分点。预计15年生猪价高点将突破17元/公斤,全年均价14.5元/公斤,区间为14.2-15元/公斤。但15年猪价上涨幅度将小于11年。  2.2.PPI止跌回升,上游中游部分行业大幅改善  PPI止跌回升。3月PPI同比下降4.6%,环比降0.1%,环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美元阶段性见顶、世界经济筑底、供给收缩、厄尔尼诺、中国加码稳增长等因素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此外进口油价和PPI滞后国际油价一个月左右,2月油价反弹带动3月PPI上升,我们预计4月PPI仍将改善。  上游中游部分行业大幅改善,下游稳定。上游石油价格大幅改善,环比上涨5.4%而2月为下降15.7%,结束自14年7月以来的下行态势,有色也有小幅改善,环比降0.3%较上月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中游钢铁回暖,价格环比降1.3%,较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因铁矿石降幅更大,钢企盈利改善。  2.3.预计4月CPI为1.4%,PPI为-4.3%  预测4月CPI为1.4%。截止目前4月商务部食品价格环比下跌0.5%,统计局食品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农业部食品价格环比下跌1.4%,预计4月统计局食品价格环比为-1.1%,同比为2.5%。  预测4月PPI为-4.3%。截止目前4月期货等价格加权环比下跌0.2%,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跌0.2%,预计4月统计局PPI环比为0.1%,同比为-4.3%。
  3.货币:流动性充裕,货币市场利率下降  3.1.央行继续下调逆回购利率  本周央行净回笼150亿,结束此前连续2周的小幅净投放,央行虽然净回笼资金,但并非是货币政策收紧的表现,目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央行回笼资金主要是为了维持货币市场合理的流动性。  货币市场方面,上周(4月7日至4月10日),反映银行间市场资金善的质押式回购(R007)利率由此前一周的3.43%下降至3.03%,降幅明显。1年期央票交易利率为3.49%,与此前一周基本持平,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出现回落。  4月7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BP至3.45%,央行引导利率下降的方向未变,虽然目前7天资金价格已经低于逆回购利率,且短期内资金面将保持稳定,但考虑到4月资金面的扰动因素较多,不排除后期逆回购利率继续下调的可能。  3.2.影子银行风险显现:“河北融投”兑付危机  近日,“河北融投”因“海沧资本涉4亿庞氏骗局”案发,陷入兑付与信任危机,中国第二大担保公司——河北融投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丧失了担保能力,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甚至P2P等近50家金融机构面临项目违约,500亿债权无人履行担保而面临险境,风险或将连锁显露。  虽然规模可能的违约规模庞大,但我们认为,打破刚性兑付的第一枪,不会由河北融投开始,因为影响太大,地方政府未明确表态,还有回旋余地。  然而河北融投警示我们关注影子银行的风险。河北融投主体长期信用为AA+,是河北省唯一一家获此评级资质的担保机构,其担保授信总额度达500亿元,同样陷入兑付危机,与河北融投相比,其他的影子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无疑更大。  4.政策:虽不刺激但会兜底,2季度稳增长加码  4.1.2季度稳增长加码  公共政策部门采取了一种虽不刺激但会兜底的宏观调控新思路,目的在托底而非推高,为改革赢得时间。  (1)形成强改革与宽货币新组合,通过加码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预计2季度稳增长加码。2季度可以期待稳增长加码,涉及7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3大区域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2014年以来改革堵住资金黑洞为政策宽松创造条件,货币政策正在从年的中性偏紧演变到2014年以来的结构性宽松和全面宽松。考虑到地方债务替换和存款保险实施,预计2季度降准或再贷款。  (2)阶梯性救房市:短期的春药,长期的毒药,改革的麻药。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长周期“总量放缓、结构分化”新阶段。城镇户均套数约为1左右,20-50岁置业人群已到达峰值并开始逐年减少,一线城市供不应求和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形成鲜明对比。  (3)地方债替换降低无风险利率、提升风险偏好,最终规模可能高达13-15万亿。地方债务替换有利于减少期限错配、降低利息成本。用低息的7-10年市政债替换高息的3-5年期城投债、短期银行贷款、1-2年信托。新发市政债的购买主体是商业银行及其他市场主体,而不是央行,类似美联储的“扭曲操作”,或1999年中国政府1.4万亿债务剥离操作。目前有两个问题尚待明确:一是截止1月5日债务甄别日,部分地方债务上报规模“激增”30%-50%,这“激增”部分中央认不认帐?二是虽然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是10.8万亿,但负有担保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规模分别是2.67万亿、4.34万亿,合计7万亿,这部分如何化解?因此,我们推测,最终中央认账部分可能高达13-15万亿。更为重要的是,能否实现“花钱买制度”的改革初衷是关键,通过地方资产负债表编制、全口径预算管理、透明预算、中期财政规划等制度改革解决地方财务软约束问题。  4.2.专项债券超市场预期,稳增长决心显现  4月9日,发改委连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导》等四个专项债券的发行指引,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四个专项债券涉及养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停车场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均属于重点投资和消费领域。指引明确城投公司发行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不受发债指标限制。  专项债券是主要面向“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与六大消费工程”专项提供的融资路径。发改委明确表示,加大债券融资方式对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健康与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和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等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以及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消费等六大领域消费工程的支持力度,拉动重点领域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这基本涵盖主要稳增长领域,特别是基建和地产,此外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也显现促转型的意图。  我们认为,2季度稳增长加码,作为稳增长的主力军,地方政府因受43号文的冲击,其融资手段和通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地方政府债虽然规模日益扩大,却远水难解近渴,日益临近的还债压力和融资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举步为艰,在稳增长和地方债务维稳的双重压力下,推出此专项债券,可收促转型、稳增长、防风险的三重成效。  5.市场:股市阳春  维持春节后提出的“稳增长加码,2季度经济企稳,股市阳春”判断。  近期关注:7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重大网络工程、健康养老、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油气、交通)、三大区域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落地、万亿地方债务开始市场化替换、大宗反弹、环保、军工、非银、银行。  风险来自:2季度末3季度初可能的小型滞涨风险、中西部三四线城市房企资金链断裂、河北融投等影子银行风险集中连锁暴露。  任泽平?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任泽平
  中国股市已现赌场特质 卖房炒股论是对散户不负责任  近日,随着中国股市狂奔、股指疯涨,普通百姓似乎忘记了过去的惨痛教训,又一窝蜂地进入股市。单3月底的一周内,就有166万多人进场。相比2007年沪指在6000多点高峰时,一周有近178万人进场时的疯狂,就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力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新开户的股民中,有67.6%的股民没有读完高中,其中文盲占5.8%,小学生占了25.1%,初中生占36.7%,仅有12%的股民拥有高校文凭。显然,除了大学生们,连大妈和保姆都加入了炒股的队伍!  有史可鉴,一旦出现这种状况,股市往往就已高处不胜寒了。可有专家就在此时抛出了“卖房炒股”观点,令人匪夷所思!  进入股市的股民们,多半都以为自己在投资。但是,投资和投机是完全不同的行为。当买入一个金融产品之后,指望这个产品能不停地产生收入,如买入股票,期望定期得到利息分红,这才是投资行为;要是只是期望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比如股票低买高卖,那其实只是投机行为。投资的收益是来自于投资物所创造的财富;而投机的收益是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换句话来说,投机只是参与一种零和游戏(亏损的钱和赚取的钱之和为零)。投资行为能创造财富,而投机行为不创造财富,只是财富的重新分配和转移而已。同时,由于投资注重收入,其风险是可控的;而投机的风险,对于普通散户而言,由于市场信息极其不对称,是不可控的。进一步而言,投机和赌徒的行为本质一样。结果就像赌徒总是输给赌场那样,散户多半要输给庄家的!  事实就是如此。有数据显示,即使在成熟的欧美股市中,对长期投机炒家的散户而言,是1赚2平7亏。在股市中一夜暴富几无可能,血本无归却时有所闻!  目前,A股市场PE中位数56倍,即使把未来所有盈利都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也需要50年才能回本!而创业板的PE早已接近100了!更何况在中国股市中,真正分红的公司比例极低。进入中国股市的股民,绝大多数并非冲着股票的分红,显然基本上属于投机行为。  这次牛市和2007年牛市的区别在于:当年进场的股民还都只是用自己的钱来炒作的,当时即使在6000多点高位时,万亿成交也是很少见的;而现在很多人都带着别人的钱来的,即用融资,甚至加杠杆来的,因此万亿成交成了家常便饭。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杠杆融资是把双刃剑,一旦股市下跌,那会比当年更加惨烈!  长久以来,中国股市并非经济的晴雨表,这次的疯涨更与中国经济基本面无关,再加上之前存在的种种特质,如几乎不分红、庄家机构操控等等,就好似合法赌场。  既然中国股市已呈现出赌场特质,在此时抛出“卖房炒股”观点,显然是对股市中弱势群体——普通散户的极度不负责。  在讨论中国股市是否牛市,除去那些高大上的理论,有良知的金融人士,应该把中国股市对于普通散户的巨大风险如实相告。事实上,股市在和经济基本面无关的牛市中,风险更大。熊市中巨亏的反倒不多,而牛市一旦转熊,倾家荡产都屡见不鲜!  在股市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普通散户往往都是最后进入的!就像这一次,A股已经从1800点涨到3500点以上,牛市的声音才渐渐出来,大量散户才开始进入,并且风险极大而不知……  金融市场是没有道德的,但作为金融从业者是应该有道德底线的,此刻更需提醒股民的是风险,而不该是“卖房炒股”!
  经济下行7%,作为晴雨表的股市能这么大涨?大妈们等着当接盘侠吧!  
  中国牛市盛宴将在这里戛然而止  有财经媒体援引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的话称:“之后平均每个月的新股供给量可能都将保持在30家以上,最多可能平均达到50家。”  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庆则认为,在2015年里,影响市场的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之一,就是新股发行的注册制改革。  注册制对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会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那些由于新股发行供给不足而出现相对高估值板块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过去几年里的所谓结构性行情相当程度上是和审批制下IPO的节奏有关的。这些情况在注册制推出的条件下,一定会发生变化。  “当然,对市场的不同板块带来的冲击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前段时间对于IPO停发和对IPO节奏的控制,对板块轮动中所引起的高估值现象以及对市场中具有壳资源标的的追捧,都会产生影响。”  过去数月内地股市涨势如虹,加之监管层不断释放利好信号,A股对海外投资者吸引力日益加大。此前亦有消息称,在与海外机构沟通过程中了解到,A股纳入MSCI指数今年将有希望获实质进展。  目前内地监管层也在不遗余力为A股“拉票”,上月证监会曾首次率团赴美与30家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交流,目前则着力布局“深港通”及注册制改革,加大内地股市开放力度。  一名接近MSCI的内部人士称,最终结果将在6月揭晓,目前来看,积极的信息要多于消极的。  在此轮牛市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再次吹起了卖房炒股的号角,一部分人开始卖房炒股。  中国资深财经评论人朱大鸣说,根据观察中国式股市与房市并非总是此起彼伏的对立角色,近二十年来大致呈现一种复杂的关系。  一种是当今经济形势积极向上,股市和楼市可能同涨。但当经济形势不好之时,股市则一定呈现出消极的趋势,楼市则不然,或者出现萧条,或者出现上涨。也就是说,经济好的时候股市不一定涨,但楼市一定涨;当经济不好的时候,房价不一定跌但股市一定跌。  有统计显示,过去两个月中,中国大涨的股市至少让41名中国人财富升值,从而跻身10亿美元超级富豪俱乐部。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外成熟市场来看,这种现象几乎不会存在。在美国前10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比尔?盖茨持有微软的股份超过15%,其余的第一大股东持股都在5%以内。  此外,A股市场中,许多公司的股价已经远远背离它的价值。这是中国股市不成熟导致的非正常的造富现象。  “股市能够成就一个首富,也能毁灭一个富翁。无锡尚德施正荣曾经是2005年中国首富,随着上市公司的破产,施正荣也从高处跌落。”该业内人士这样说。  里昂证券公司(CLSALtd.)驻香港分析师马科斯?刘(MarcusLiu)也表示,中国股票的股价过高,以至于最后卖空者的决定可能是正确的。他认为,虽然现在很难确定股价暴跌的时间点,但是可能很快就会发生。因为现在,中国股市很大程度上处于泡沫状态。  据预测,上证综指在接下来12个月的市盈率约为15倍,而市盈率5年平均数为10倍。近期,香港和中国大陆基准值的相关强弱指标都已超过80,为彭博社追踪的全球股市数值中的最高水平,超过临界值70。有些交易商认为,这表示股指上涨已太过,太快。  经济学家谢国忠则表示,中国股市的大涨是杠杆使用增加造成的又一个泡沫。A股每次大涨都成为泡沫,这次没什么不同。  2007年中国股市暴跌65%,在此之前,谢国忠曾预计中国股市将会崩盘。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沪指当前估值对应着10.7倍的远期市盈率,为2011年以来最高。用以衡量一定期限内股市涨跌速度的14天相对强弱指标(RSI)攀升至91.3,为1994年以来最高。  过去八次A股出现如此大涨幅时,上证综指在随后的一个月中平均下跌了3.3%。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指出,现在站在4000点再来看这个市场,就会发现之前的洼地不见了,取而代之是局部一些若隐若现的泡沫。  数据显示,有43%的股票PE超过100倍,有50%超过83倍,有70%超过51倍。风险在市场中大面积出现。不过,蓝筹股虽然也走出了翻倍的行情,但由于原来基础比较低,现在可以说回到合理水平,泡沫还没有出现。  但是,股民在当下一定要理性和谨慎。因为股市涨得太急,中间没有有效的调整,像一些创业板的公司,涨得过快,风险早就超过了2007年的高位。  从换手率来看,目前有效流通市值是10天换一次手,而成熟市场是两年换一次手。频繁换手会导致上市公司的利润被换手手续费磨耗掉,没有利润的市场不可持续,市场现在不是在投资,是在投机。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观察A股的几轮牛市会发现这样的规律:启动时,PPI和CPI都是相对较低的,政府采取了降息政策,如1996年5月、2008年12月和2014年11月。年那轮大牛市启动时,PPI就处在相对低点,结束时则相对高点。在交易所成立至今的25年中,还没有发生过PPI为负值且没有回升迹象下牛市见顶的案例。  如果只是简单地从某个指标与股市熊牛的相关性就做出判断,还是缺乏说服力,毕竟中国股市的历史还非常短,可供分析的样本不多。不过,PPI背后的逻辑还是对判断市场有一定的参考性。比如,年大牛市的快速见顶,实际上也与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过热有关。  如今,中国的PPI已经连续三年为负,CPI也处于历史低点,通缩压力仍然较大;而且,全球性的经济低迷也挥之不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相对积极和宽松,对资本市场的鼓励和忍态度也会加大。  尤其是在当前企业债务负担普遍比较沉重、融资难融资贵症结久治无效的情况下,通过股市融资,既可以解决融资难问题,又可以降低企业的债务率,这当然是管理层乐见其成的。  A股市场发展至今,尽管民营企业的上市家数大幅上升,但仍是国有企业的市值占比超过非国有的市场,股市上涨有利于这些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因此,至少要等到PPI由负变正,经济明显走稳的时候,政策才会开始收紧。从今年看,经济最多只能实现止跌,要回升恐怕还早。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刘杉认为,当前的A股牛市是源于无风险利率下降,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改变,再加上一系列改革政策推出,既为市场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因而A股牛市将依托资金和改革两大市场基础。  从资金看,货币宽松不可避免,这是不得已的反周期措施。政府寄希望降息来改善实体经济融资条件,但实际情况是,无风险利率下降,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上升,资金快速流入股市。  在间接融资方面,国有经济是融资主体,其对资金成本并不敏感,因而实体经济融资减少,客观上会抑制无效融资的增长。同时传统产业融资困难,也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反而促进经济转型。  资金流入股市,另一方面促进了直接融资比重提高,特别是以互联网+和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获得了更多融资机会。除二级市场追捧创业板外,大量风险投资和PE都在寻求投资项目,因而对于新产业而言,并不存在融资难问题,关键是好项目少。  从改革看,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活跃了资本市场,新金融工具推出,增加了资金供给,如融资融券快速增长,两融余额突破1.5万亿,三个多月增长50%。更重要的是,股市IPO改革已经列入时间表,这为创业者提供了融资和变现机会,从而刺激了全民创业热情。一个持续活跃的股票市场,既是政策催生的结果,也是实现全民创新创业政策目标的基础。  由于创业板以民营新兴产业为主,其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因而创业板得到追捧。目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99倍,超过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市盈率水平。  刘杉称,在“新常态”下,资产泡沫是一个基本特征,可知的是,泡沫会迷醉人眼,不可知的是,泡沫何时会消散。  中国实际利率以及人民币估值仍过高,财政政策偏紧缩,同时债务通货紧缩也渐渐浮现。  美银美林(BOFA)策略师AjayKapur在一份报告中称,现在是中国股民们落袋为安的时候了,尤其是国企股,因股市处于亢奋状态。  美国金融网站TheStreet近日发表也评论称,投资中国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加大,建议规避中国股票市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疲软、债务不断累积被认为是三大主要风险。  该评论分析认为,2015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波动上升,目前股市融资融券交易金额占到总规模比例的2.4%,处于全球最高水平,一旦风险触发,杠杆投资者将首当其冲。此外,理柏公司数据显示,在美国注册的投资于中国的ETF基金在一月份并没有资金净流入。
  从宏观环境分析,中国经济增速的确存在放缓的趋势。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今年头两个月明显放缓,达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据FinancialTimes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表示:“我们下调了今年GDP增长目标,但要达到这个目标仍然不容易。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7%的增长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整体经济。”  许多投资者和政府官员还担心房地产行业的衰退,以及国内积累的债务。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统计,截至2014年中,中国整体债务规模达到GDP的282%,高于美国、德国的比例。  但是李克强总理回应道,债务水平并不危险,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而且,在过去几年,政府并未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措施,这使得中国政府有相当充足的空间进行宏观调控。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表示,中国今年要完成7%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存在难度,准备采取行动刺激经济、提振市场信心。从央行今年以来释放的信号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在放松货币政策以避免经济硬着陆。今年以来,央行已两次下调基准利率。  近期中国股市再度出现了资金跑步入市的火爆场面,以致券商的证券交易系统都发生瘫痪。这直接反映了股市交易的空前火爆,甚至引发市场猜测股市已经进入博傻阶段。  李大霄认为,现在的状态仅仅是在一个控制范围发行底下制造出来的虚幻泡沫,长期强势繁荣的基础还很薄弱,只要小小的扩容一根针,就有可能把这个泡沫戳破。  对普通股民来说,李大霄建议,一是不要退保入市,二是不要卖房炒股,三是不要借钱炒股,四是远离黑五类股票(小股票、次新股、差股票、题材股、伪成长股),五是不要在刚刚摸高4000点的时候跟风买股票,六是只有钻石底才可以买股票。  刘杉指出,IPO注册制推出,不会结束牛市,只是带来一个中期调整,只有当经济结构调整见效,物价出现上涨压力,新的加息周期启动时,A股牛市盛宴才会结束。  但总体来说,不管股市牛与熊,大口吃肉的一定是机构投资者,啃骨喝汤的一定是散户。所以,散户炒股务请多长两个心眼,节制贪心见好要收。
  经济的发搜索展靠三驾马车  1.出口。把过多的产能过剩通过出口消化。所以造成了目前的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我们不是像德国一样藏汇于民,都给国家兑换去了。造成纸币过度发行,通货膨胀就有他的功劳。通胀了老百姓的财富就被稀释了。外汇局还说外汇不是全民的财产。  2.投资。投资贡献占了我国GDP的50%,特别是房地产,推到房子是GDP,重建也是GDP,发达国家从来没有以这个为基础发展经济的。因为这是最低效率的GDP,今天建了房子,明天就不再产出,但是政府为何乐此不疲?每次经济危机都要搞投资?你这个投资并不是投资在高科技,新技术实体企业了,而是基础建设。因为政府是“国土的代理人”,地方政府靠卖地敛财,公权力对土地的控制,造成供应层面根本无市场可言,这就是房价奇高的原因。泡沫的积累是因为每次投资必然是地产。在发达国家,居住是人最基本的权利,所以不拿居住来当成一个发展甚至是敛财的工具。过度的投资造成了房地产的泡沫,重复建设的浪费,地方政府的贪腐,环境资源的恶化。  3.消费。这个项目占了发达国家GDP的60~70%。而我国是29%左右。你觉得你10年之前与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除了物价高了,压力大了,还有什么呢?表象上钱多了,可是也毛了。你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财富多了,让大家享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已。可是我们的成果呢?赚了点钱财富的蛋糕宁愿去搞过度的投资,也不分点蛋糕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把老百姓的居住,医疗,养老解决了。老百姓就敢花钱了,消费也就上去了。经济才能健康,因为经济就像流水,不流就成了死水,要流动起来,要靠消费拉动才是最科学的,这也是GDP发展的最终目的,物质服务被创造出来就是让人们消费的。  我国拿出6000亿人民币就可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这部分钱只是相当于“三公”中的公款用车的钱!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其他发达国家全部用来盖廉租房,公租房等。因为你这是卖的国民的土地,出让金必须有义务提供廉租租来解决老百姓的基本居住权力。美国是100%用于的。新加坡全民无论你什么工资,只需要拿出年工资的6倍就卖给你房子,而不是看谁钱多。而在我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反而在居住上搞"市场"了,不跟国际接轨了,发达国家是解决了所有人的基本居住的前提下。高档的居住才推到市场!你前提没满足。综上所述。接下来,如果不在根本上偏重于GDP是用来提高人民的生活的,而不是搞投资的,更不是用来提高“三公”的。投入如果不用再实体企业上,不用在科研上,不用再提高劳动生产力上。而只是用在“既得利益集团”相关利益的行业上。那么,中国经济问题只会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坏,竞争力越来越差,人民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社会越来越不公!  (复制过来,不一定准确,有点偏颇)
  2015年世界GDP排名前50名国家名单:  排名  国家或地区名称  GDP总量(十亿美元)  所在地区  1  美国  16197.96  美洲  2  中国  10385.66  亚洲  3  日本  4817.52  亚洲  4  德国  3373.3  欧洲  5  法国  2565.62  欧洲  6  英国  2532.05  欧洲  7  巴西  2503.87  美洲  8  印度  2117.28  亚洲  9  俄罗斯  2109.02  欧洲  10  意大利  1953.82  欧洲  11  加拿大  1839.14  美洲  12  澳大利亚  1598.07  大洋洲  13  西班牙  1311.12  欧洲  14  韩国  1234.04  亚洲  15  墨西哥  1210.23  美洲  16  印度尼西亚  1006.89  亚洲  17  土耳其  838.973  亚洲  18  荷兰  767.096  欧洲  19  沙特阿拉伯  682.583  亚洲  20  瑞士  616.595  欧洲  21  阿根廷  537.117  美洲  22  瑞典  533.248  欧洲  23  伊朗  514.821  亚洲  24  比利时  511.145  欧洲  25  挪威  501.067  欧洲  26  波兰  496.741  欧洲  27  泰国  412.711  亚洲  28  南非  402.152  非洲  29  奥地利  393.753  欧洲  30  哥伦比亚  387.399  美洲  31  阿联酋  374.925  亚洲  32  委内瑞拉  349.656  美洲  33  马来西亚  340.002  亚洲  34  丹麦  308.366  欧洲  35  尼日利亚  293.107  非洲  36  智利  291.969  美洲  37  新加坡  277.86  亚洲  38  埃及  275.868  非洲  39  中国香港  273.667  亚洲  40  以色列  259.063  亚洲  41  菲律宾  258.517  亚洲  42  芬兰  252.163  欧洲  43  巴基斯坦  236.625  亚洲  44  希腊  235.906  欧洲  45  哈萨克斯坦  220.141  亚洲  46  阿尔及利亚  214.448  非洲  47  秘鲁  211.98  美洲  48  葡萄牙  206.623  欧洲  49  爱尔兰  205.536  欧洲  50  乌克兰  195.353  欧洲
  2014年世界人均GDP排名  001 卢森堡 110424   002 挪 威 100318   003 卡塔尔 100260   —— 中国澳门 87306   004 瑞 士 81324   005 澳大利亚 64863   006 丹 麦 59191   007 瑞 典 57909   008 新加坡 54776   009 美 国 53101   010 加拿大 51990   011 奥地利 48957   012 科威特 47639   013 荷 兰 47634   014 芬 兰 47129   —— 大洋洲 46270   015 爱尔兰 45621   016 冰 岛 45536   017 比利时 45384   018 德 国 44999   019 阿联酋 43876   020 法 国 43000   021 新西兰 40481   022 汶 莱 39943   023 英 国 39567   024 日 本 38491   025 中国香港 37777   —— 北美洲 37613   026 以色列 37035   027 意大利 34715   028 西班牙 29150   —— 欧 洲 28519   029 巴 林 27435   030 阿 曼 25289   031 沙 特 24847   032 塞浦路斯 24761   033 韩 国 24329   034 巴哈马 23489   035 马耳他 22872   036 斯洛文尼亚 22756   037 希 腊 21857   038 中国台湾 20930   039 葡萄牙 20728   040 特立尼达 20611   041 赤道几内亚 20572   042 爱沙尼亚 19032   043 捷 克 18858   044 斯洛伐克 17706   045 乌拉圭 16609   046 立陶宛 16003   047 智 利 15776   048 巴巴多斯 15373   049 拉脱维亚 15205   050 塞舌尔 15046   051 俄罗斯 14819   052 帕 劳 14022   053 安提瓜 13838   054 克罗地亚 13562   055 匈牙利 13405   056 波 兰 13394   057 圣 尼 13115   058 哈萨克斯坦 12843   059 委内瑞拉 12472   060 加 蓬 12302   061 阿根廷 11766   062 巴 西 11311   063 利比亚 11046   064 巴拿马 10839   065 土耳其 10815   066 墨西哥 10630   067 马来西亚 10548   —— 世 界 10516   068 哥斯达黎加 10433   —— 南美洲 10371   069 黎巴嫩 9920   070 苏里南 9240   071 毛里求斯 9160   072 罗马尼亚 8910   073 哥伦比亚 8098   074 阿塞拜疆 7900   075 圣卢西亚 7801   076 格林纳达 7697   077 白俄罗斯 7577   078 保加利亚 7328   079 博茨瓦纳 7136   080 土库曼 7112   081 多米尼克 7034   082 黑 山 7026   083 马尔代夫 6765   084 中 国 6747
  2014年世界人均GDP排名  001 卢森堡 110424   002 挪 威 100318   003 卡塔尔 100260   —— 中国澳门 87306   004 瑞 士 81324   005 澳大利亚 64863   006 丹 麦 59191   007 瑞 典 57909   008 新加坡 54776   009 美 国 53101   010 加拿大 51990   011 奥地利 48957   012 科威特 47639   013 荷 兰 47634   014 芬 兰 47129   —— 大洋洲 46270   015 爱尔兰 45621   016 冰 岛 45536   017 比利时 45384   018 德 国 44999   019 阿联酋 43876   020 法 国 43000   021 新西兰 40481   022 汶 莱 39943   023 英 国 39567   024 日 本 38491   025 中国香港 37777   —— 北美洲 37613   026 以色列 37035   027 意大利 34715   028 西班牙 29150   —— 欧 洲 28519   029 巴 林 27435   030 阿 曼 25289   031 沙 特 24847   032 塞浦路斯 24761   033 韩 国 24329   034 巴哈马 23489   035 马耳他 22872   036 斯洛文尼亚 22756   037 希 腊 21857   038 中国台湾 20930   039 葡萄牙 20728   040 特立尼达 20611   041 赤道几内亚 20572   042 爱沙尼亚 19032   043 捷 克 18858   044 斯洛伐克 17706   045 乌拉圭 16609   046 立陶宛 16003   047 智 利 15776   048 巴巴多斯 15373   049 拉脱维亚 15205   050 塞舌尔 15046   051 俄罗斯 14819   052 帕 劳 14022   053 安提瓜 13838   054 克罗地亚 13562   055 匈牙利 13405   056 波 兰 13394   057 圣 尼 13115   058 哈萨克斯坦 12843   059 委内瑞拉 12472   060 加 蓬 12302   061 阿根廷 11766   062 巴 西 11311   063 利比亚 11046   064 巴拿马 10839   065 土耳其 10815   066 墨西哥 10630   067 马来西亚 10548   —— 世 界 10516   068 哥斯达黎加 10433   —— 南美洲 10371   069 黎巴嫩 9920   070 苏里南 9240   071 毛里求斯 9160   072 罗马尼亚 8910   073 哥伦比亚 8098   074 阿塞拜疆 7900   075 圣卢西亚 7801   076 格林纳达 7697   077 白俄罗斯 7577   078 保加利亚 7328   079 博茨瓦纳 7136   080 土库曼 7112   081 多米尼克 7034   082 黑 山 7026   083 马尔代夫 6765   084 中 国 6747
  2014年世界人均GDP排名  排名 国家/地区 人均GDP(美元)   001 卢森堡 110424   002 挪 威 100318   003 卡塔尔 100260   —— 中国澳门 87306   004 瑞 士 81324   005 澳大利亚 64863   006 丹 麦 59191   007 瑞 典 57909   008 新加坡 54776   009 美 国 53101   010 加拿大 51990   011 奥地利 48957   012 科威特 47639   013 荷 兰 47634   014 芬 兰 47129   —— 大洋洲 46270   015 爱尔兰 45621   016 冰 岛 45536   017 比利时 45384   018 德 国 44999   019 阿联酋 43876   020 法 国 43000   021 新西兰 40481   022 汶 莱 39943   023 英 国 39567   024 日 本 38491   025 中国香港 37777   —— 北美洲 37613   026 以色列 37035   027 意大利 34715   028 西班牙 29150   —— 欧 洲 28519   029 巴 林 27435   030 阿 曼 25289   031 沙 特 24847   032 塞浦路斯 24761   033 韩 国 24329   034 巴哈马 23489   035 马耳他 22872   036 斯洛文尼亚 22756   037 希 腊 21857   038 中国台湾 20930   039 葡萄牙 20728   040 特立尼达 20611   041 赤道几内亚 20572   042 爱沙尼亚 19032   043 捷 克 18858   044 斯洛伐克 17706   045 乌拉圭 16609   046 立陶宛 16003   047 智 利 15776   048 巴巴多斯 15373   049 拉脱维亚 15205   050 塞舌尔 15046   051 俄罗斯 14819   052 帕 劳 14022   053 安提瓜 13838   054 克罗地亚 13562   055 匈牙利 13405   056 波 兰 13394   057 圣 尼 13115   058 哈萨克斯坦 12843   059 委内瑞拉 12472   060 加 蓬 12302   061 阿根廷 11766   062 巴 西 11311   063 利比亚 11046   064 巴拿马 10839   065 土耳其 10815   066 墨西哥 10630   067 马来西亚 10548   —— 世 界 10516   068 哥斯达黎加 10433   —— 南美洲 10371   069 黎巴嫩 9920   070 苏里南 9240   071 毛里求斯 9160   072 罗马尼亚 8910   073 哥伦比亚 8098   074 阿塞拜疆 7900   075 圣卢西亚 7801   076 格林纳达 7697   077 白俄罗斯 7577   078 保加利亚 7328   079 博茨瓦纳 7136   080 土库曼 7112   081 多米尼克 7034   082 黑 山 7026   083 马尔代夫 6765   084 中 国 6747
  风来了,想不动都难。日前,沪指顶住经济数据不佳和巨额新股抽血压力,在政策刺激下,站稳4100点关口,再创七年来新高。但如果你看不到某些信号,可能就会被谎言所欺骗。  风来了,想不动都难。日前,沪指顶住经济数据不佳和巨额新股抽血压力,在政策刺激下,站稳4100点关口,再创七年来新高。但如果你看不到某些信号,可能就会被谎言所欺骗。  自2014年7月下旬开始,A股由熊转牛,启动新一轮牛市,历时5个月,沪指冲上3000点。此后A股加速上赶,仅4个多月沪指于上周站上4000点关口,宣告牛市开启新征程。从2000点上涨至4100点,中国股市用时仅九个月,实现从“无人问津”到“人人皆知”的华丽转变。  牛市行情加速新股民入场,中国结算网站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沪深两市股票账户数合计达1.9亿户,其中有效账户1.5亿户。过去6个月,沪深两市新开股票账户数达1373万户。  数据显示,去年12月,沪深两市合计日均新开A股账户数达到峰值12.94万户,环比增幅超过130%。随后两月虽有下降,但仍日均新开7万户以上。今年3月2日至4月3日期间,新开A股账户数强势反弹,开户总数达575万余户。  另据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发布的《深市新开户个人投资者学历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初到日期间,深市新开户投资者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占比6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7%。与往年比较,深市新开户投资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这也说明我国股市投资者文化水平的提升。  报告还显示:2014年初至今,深市新开户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占比37.7%,而2013年底深市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占比仅11.66%;50岁以上的新开户投资者占比13.98%,而2013年底深市投资者中50岁以上的占34.19%,股市投资者的年轻化趋势明显。  近期,A股市场全面放开 “一人一户”限制,允许自然人投资者根据实际需要,最多可在20家证券公司开设20个账户。  A股“一人一户”全面解禁,意味着投资者有了更多选择权,无疑大大增加了A股开户吸引力。券商人士表示,13日新开户数增长明显,较上周五约有40%甚至更多增量。部分券商为此而通宵达旦24小时应对排队开户。  从历史数据来看,新开户数与行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不过,新开户数的启动常滞后于行情,在行情的中段甚至是行情中后段,新开户数才会开始放量,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行情与新开户数都保持着齐头并进的增长势头。  同样,本轮行情启动与同期新开户数的变化亦是如此。2014年7月,上证指数从2000点左右起步,演绎出一轮久违的行情,但当时的新开户数仍停留在2011年开始的十万级别。月,新开户数分别为52.48万户、63.83万户、86.86万户和81.99万户。  等到2014年11月,沪指开始一路狂飙。与此同时,新开户数终于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2014年11月新开户数达到107.59万户。彼时,A股再现百万级的新开户数是早在43个月之前的事情。紧接着的12月,新开户数已逼近300万户,达296.86万户,同比大增176.85%。当月沪指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全月上涨超过550点,涨幅超过20%。  进入2015年,行情并未停下上涨的脚步,3月17日沪指盘中更是触及3478点,一举突破日的阶段新高。而新开户数分别在1月、2月达到了196.36万户和111.24万户,并在3月出现单周刷新A股历史的情况,3月新开户数亦激增至419.04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股民直接入市以外,3月份公募基金新发基金数量和规模也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3月份新发的51只基金合计总份额为1273.57亿份,平均每只基金24.97亿份。22只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538.75亿元,平均每只基金份额为24.49亿份;23只混合型基金的合计规模为711.23亿份,平均每只基金份额规模为30.92亿份。上述45只偏股型基金的合计规模为1249.98亿份,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逾千亿增量资金。  东方证券分析师邵宇直言,资金涌入股市主要还是因为资金目前无处可去。房地产进入历史周期的大拐点,很难再恢复到过去。实体经济依然困难,这个时候资金不可能大规模加大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在下降,资金可配置的选择似乎只有股票资产。  华泰证券(601688)研究员徐彪也称,当前,市场上涨的逻辑未被破坏,经济退、政策进的交谊舞引致的资金牛仍在延续。如3月份融资余额增加3336亿元至1.5万亿元,一举超过去年12月1984亿的增量。  国信证券(002736)分析师朱俊春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造成A股市场钱多的重要原因,还是居民资产的大转移,无论是存款端理财端还是从房地产领域流向股市。股市有了赚钱效应,而房地产没了赚钱效应。”  房地产政策近期迎来密集调整,其中包括二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最低降至四成,公积金贷款首套房首付降至两成,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三成,个人所购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免征营业税年限由5年以上降至2年以上,等等。  朱俊春预计,房地产超预期放松政策,将有利于二季度的股市流动性,从地产行业套现出来的资金,将继续加大杠杆流入股市。  中国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钢公开评论股市,称:“本轮上涨行情是合理的和必然的”,“本轮牛市是改革牛”。一贯出言谨慎的央行行长周小川,也一反常态地说:“资金进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更明显地表露了积极的股市政策,可视为全民炒股的动员令。  另外,推出许多振兴股市的新举措。如新股发行改革(按市值申购、低市盈率发行、首日限涨);大力引进新增资金,如开设沪港通新增3000亿元,允许客户融资已达1.4万亿元,支持基金、券商受托管理社保基金、企业年金1.01万亿,取消QFII、RQFII额度,下半年3.03万亿养老基金也有望入市等。  评论人士尹守革称,中国A股以“政策市”闻名,每一次上涨/下跌时,舆论和股民都能找出若干个“政府想干嘛”方面的理由。这次也不例外,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政府希望股市成为继房市之后的又一个吸收巨额货币的蓄水池。  考虑到最近一年来,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房价停涨,这一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股市真能成为货币的蓄水池吗?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M2余额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高达103.61万亿元。而截至去年底,中国M2余额为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  但与此同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通货膨胀(以CPI衡量)却长期保持在较低的位置。  面对这两种背离的数据,有种观点认为,有一个资金的蓄水池,将央行发行的巨额货币吸收进去,避免了物价的大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楼市被认为是这样的一个蓄水池。4月1日,新华社援引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主管陈仲伟的观点称,“楼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蓄水池,可以吸纳超发的货币”;2014年4月,建业地产董事局主席胡葆森称,“胡温政府这十年,整个货币M2总量,从不足20万亿,到现在(2013年)突破100万亿,这些钱都去哪儿了,把钱当成水的话,土地、房产一定是最大的蓄水池。”  随着房价的回调,以及的股市暴涨,股市似乎成了一个新的蓄水池。  4月12日,“股市上涨可使股市成为130万亿巨额货币发行量新的蓄水池,以取代房地产市场旧蓄水池”。某网络媒体则认为,周小川当年“池子论”中的池子就是股市,“因为股市吸纳的资金不仅对实体经济减少干扰,特别是应对过去热钱涌入楼市的抽身退席,而且股市吸纳的资金过度可以再增发掉,有利于调整通货膨胀。”  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话,一年内接近暴涨100%的A股,也可能仅仅只是刚开始牛市的步伐。  截止4月10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42.6万亿,总市值则是51.8万亿。  尹守革指出,股市和楼市都不可能成为天量资金的蓄水池,资金之所以被投入到股市和楼市之中,并不是为了被“沉淀”下去,而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假设某投资者/投机者将100亿元的资金投入到股市,购买公司A的股票。分两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下,该投资者以100亿元参与公司A的定向增发,投资者获得约定份额的增发股票,公司A则获得100亿元的资金。这100亿元的资金进入股市后,从投资者手中流动到了公司A的现金账户中,并没有“沉淀”下来,而是成为该公司发放工资、扩大投资的一部分,之后也不会停止流动。  在第二种情况下,该投资者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公司A的股票。有买就有卖,该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必定是现有投资者转手卖出的股票。资金投入到股市,股票和资金相互转手。新获得资金(卖出股票)的投资者同样不会让这笔资金“沉淀”下来,他会购买其它股票、消费或进行其它投资。  金钱永不眠,资金永远不会“沉淀”下来,只是从一个投资标的换到另一个投资标的上。
  风来了,想不动都难。日前,沪指顶住经济数据不佳和巨额新股抽血压力,在政策刺激下,站稳4100点关口,再创七年来新高。但如果你看不到某些信号,可能就会被谎言所欺骗。  风来了,想不动都难。日前,沪指顶住经济数据不佳和巨额新股抽血压力,在政策刺激下,站稳4100点关口,再创七年来新高。但如果你看不到某些信号,可能就会被谎言所欺骗。  自2014年7月下旬开始,A股由熊转牛,启动新一轮牛市,历时5个月,沪指冲上3000点。此后A股加速上赶,仅4个多月沪指于上周站上4000点关口,宣告牛市开启新征程。从2000点上涨至4100点,中国股市用时仅九个月,实现从“无人问津”到“人人皆知”的华丽转变。  牛市行情加速新股民入场,中国结算网站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沪深两市股票账户数合计达1.9亿户,其中有效账户1.5亿户。过去6个月,沪深两市新开股票账户数达1373万户。  数据显示,去年12月,沪深两市合计日均新开A股账户数达到峰值12.94万户,环比增幅超过130%。随后两月虽有下降,但仍日均新开7万户以上。今年3月2日至4月3日期间,新开A股账户数强势反弹,开户总数达575万余户。  另据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发布的《深市新开户个人投资者学历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初到日期间,深市新开户投资者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占比6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7%。与往年比较,深市新开户投资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这也说明我国股市投资者文化水平的提升。  报告还显示:2014年初至今,深市新开户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占比37.7%,而2013年底深市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占比仅11.66%;50岁以上的新开户投资者占比13.98%,而2013年底深市投资者中50岁以上的占34.19%,股市投资者的年轻化趋势明显。  近期,A股市场全面放开 “一人一户”限制,允许自然人投资者根据实际需要,最多可在20家证券公司开设20个账户。  A股“一人一户”全面解禁,意味着投资者有了更多选择权,无疑大大增加了A股开户吸引力。券商人士表示,13日新开户数增长明显,较上周五约有40%甚至更多增量。部分券商为此而通宵达旦24小时应对排队开户。  从历史数据来看,新开户数与行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不过,新开户数的启动常滞后于行情,在行情的中段甚至是行情中后段,新开户数才会开始放量,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行情与新开户数都保持着齐头并进的增长势头。  同样,本轮行情启动与同期新开户数的变化亦是如此。2014年7月,上证指数从2000点左右起步,演绎出一轮久违的行情,但当时的新开户数仍停留在2011年开始的十万级别。月,新开户数分别为52.48万户、63.83万户、86.86万户和81.99万户。  等到2014年11月,沪指开始一路狂飙。与此同时,新开户数终于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2014年11月新开户数达到107.59万户。彼时,A股再现百万级的新开户数是早在43个月之前的事情。紧接着的12月,新开户数已逼近300万户,达296.86万户,同比大增176.85%。当月沪指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全月上涨超过550点,涨幅超过20%。  进入2015年,行情并未停下上涨的脚步,3月17日沪指盘中更是触及3478点,一举突破日的阶段新高。而新开户数分别在1月、2月达到了196.36万户和111.24万户,并在3月出现单周刷新A股历史的情况,3月新开户数亦激增至419.04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股民直接入市以外,3月份公募基金新发基金数量和规模也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3月份新发的51只基金合计总份额为1273.57亿份,平均每只基金24.97亿份。22只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538.75亿元,平均每只基金份额为24.49亿份;23只混合型基金的合计规模为711.23亿份,平均每只基金份额规模为30.92亿份。上述45只偏股型基金的合计规模为1249.98亿份,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逾千亿增量资金。  东方证券分析师邵宇直言,资金涌入股市主要还是因为资金目前无处可去。房地产进入历史周期的大拐点,很难再恢复到过去。实体经济依然困难,这个时候资金不可能大规模加大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在下降,资金可配置的选择似乎只有股票资产。  华泰证券(601688)研究员徐彪也称,当前,市场上涨的逻辑未被破坏,经济退、政策进的交谊舞引致的资金牛仍在延续。如3月份融资余额增加3336亿元至1.5万亿元,一举超过去年12月1984亿的增量。  国信证券(002736)分析师朱俊春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造成A股市场钱多的重要原因,还是居民资产的大转移,无论是存款端理财端还是从房地产领域流向股市。股市有了赚钱效应,而房地产没了赚钱效应。”  房地产政策近期迎来密集调整,其中包括二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最低降至四成,公积金贷款首套房首付降至两成,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三成,个人所购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免征营业税年限由5年以上降至2年以上,等等。  朱俊春预计,房地产超预期放松政策,将有利于二季度的股市流动性,从地产行业套现出来的资金,将继续加大杠杆流入股市。  中国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钢公开评论股市,称:“本轮上涨行情是合理的和必然的”,“本轮牛市是改革牛”。一贯出言谨慎的央行行长周小川,也一反常态地说:“资金进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更明显地表露了积极的股市政策,可视为全民炒股的动员令。  另外,推出许多振兴股市的新举措。如新股发行改革(按市值申购、低市盈率发行、首日限涨);大力引进新增资金,如开设沪港通新增3000亿元,允许客户融资已达1.4万亿元,支持基金、券商受托管理社保基金、企业年金1.01万亿,取消QFII、RQFII额度,下半年3.03万亿养老基金也有望入市等。  评论人士尹守革称,中国A股以“政策市”闻名,每一次上涨/下跌时,舆论和股民都能找出若干个“政府想干嘛”方面的理由。这次也不例外,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政府希望股市成为继房市之后的又一个吸收巨额货币的蓄水池。  考虑到最近一年来,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房价停涨,这一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股市真能成为货币的蓄水池吗?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M2余额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高达103.61万亿元。而截至去年底,中国M2余额为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  但与此同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通货膨胀(以CPI衡量)却长期保持在较低的位置。  面对这两种背离的数据,有种观点认为,有一个资金的蓄水池,将央行发行的巨额货币吸收进去,避免了物价的大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楼市被认为是这样的一个蓄水池。4月1日,新华社援引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主管陈仲伟的观点称,“楼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蓄水池,可以吸纳超发的货币”;2014年4月,建业地产董事局主席胡葆森称,“胡温政府这十年,整个货币M2总量,从不足20万亿,到现在(2013年)突破100万亿,这些钱都去哪儿了,把钱当成水的话,土地、房产一定是最大的蓄水池。”  随着房价的回调,以及的股市暴涨,股市似乎成了一个新的蓄水池。  4月12日,“股市上涨可使股市成为130万亿巨额货币发行量新的蓄水池,以取代房地产市场旧蓄水池”。某网络媒体则认为,周小川当年“池子论”中的池子就是股市,“因为股市吸纳的资金不仅对实体经济减少干扰,特别是应对过去热钱涌入楼市的抽身退席,而且股市吸纳的资金过度可以再增发掉,有利于调整通货膨胀。”  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话,一年内接近暴涨100%的A股,也可能仅仅只是刚开始牛市的步伐。  截止4月10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42.6万亿,总市值则是51.8万亿。  尹守革指出,股市和楼市都不可能成为天量资金的蓄水池,资金之所以被投入到股市和楼市之中,并不是为了被“沉淀”下去,而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假设某投资者/投机者将100亿元的资金投入到股市,购买公司A的股票。分两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下,该投资者以100亿元参与公司A的定向增发,投资者获得约定份额的增发股票,公司A则获得100亿元的资金。这100亿元的资金进入股市后,从投资者手中流动到了公司A的现金账户中,并没有“沉淀”下来,而是成为该公司发放工资、扩大投资的一部分,之后也不会停止流动。  在第二种情况下,该投资者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公司A的股票。有买就有卖,该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必定是现有投资者转手卖出的股票。资金投入到股市,股票和资金相互转手。新获得资金(卖出股票)的投资者同样不会让这笔资金“沉淀”下来,他会购买其它股票、消费或进行其它投资。  金钱永不眠,资金永远不会“沉淀”下来,只是从一个投资标的换到另一个投资标的上。
  周三股市大跌后各路媒体专家开始到处寻找利空,可笑的是他们都忽视最大的利空。有人说经济数字不给力(GDP增长7%)的利空,有人说上证5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周四上市的利空,有的则认为大量资金抽逃参与新股申购的原因等等,其实这些所谓的利空根本不算什么,都是市场早已知道的利空,当大家都知道了还算是利空吗?只有被大家所忽视的利空才是最大的利空,“大盘短期涨幅过大,大部分小盘股的泡沫已到临界点”这才是最大的利空,指数出现大跌必须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从外部找原因,如果大盘自身走势稳健,即使出现一定的外部利空也能很快自我修正,因此周三的大跌仅仅是市场涨过头了需要自我修正。  暴涨对应暴跌、涨停潮对应跌停潮、有获益必定要有付出这是自然规律,只是中国A市场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市场,国家、券商、上市公司、机构以及其他一些中介机构都是这一市场的最大获益者,他们都需要依靠散户来贡献血汗,而中小散户总是拼着全身力气想从这一财富市场多分一些汤,但最终结果总是不能如愿,牛市的浮盈很快就会被调整市道给消除得无影无踪。他们总是忽视利空,大谈牛市,当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大谈牛市时也就是最大的利空,其实谁都知道这时股市涨过头了,股价泡沫开始作怪,但大家又不愿意正确面对,因为大家都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的轿夫,恰恰如此,散户永远是股市的轿夫!  周三主力动用“两桶油”与工商银行拉高指数掩护出货,这是垂死挣扎的做法,与熊市时的做法没有两样,说明市场主力依然还没从熊市思维解放出来,把牛市当作熊市来操作是当前机构主力的惯有思维,这种思维导致大盘一张就涨过头、一跌就熊样百出,要扭转这一思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大盘面临中期调整,但在政策与资金的力挺之下长期牛市依然坚不可摧,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洗洗更健康”的市场行为,为后面更大的牛市做好心理准备。  大盘经过周三的大跌形成完整的“黄昏之星”见顶图形,如果明后天无力再创新高,那牛市的第一攻击波就此画上句号。从K线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现在的走势与2007年的后530走势没有两样,如果就此进入调整,那调整的深度不可小视,20周线应当算是较浅的深度,如果再次出现资金宽松政策,那大盘也有可能转入高位震荡,以时间换空间,这时题材性个股再次成为市场的主要机会。由于创业板涨得多、涨得狂,对应的必然会跌得多、跌得惨,但创业板永远不缺故事性题材,跌多了就是机会,因此不用害怕调整,而是勇于接受市场下跌的挑战。  总之,现在已经进入年报末期,高转增的故事性利好将渐渐散去,“丑媳妇”将一个接一个曝光在股民面前,业绩利空将时不时袭击个股,但也要注意物极必反的效果,那些没涨的绩差股一旦利空出尽便是机会,因此后年报阶段仍可以参与绩差股的短线机会。
  制造业的资金进去了,银行的资金进去了,老百姓的资金进去了,房地产的资金也进去了,股市疯了,已经脱离了业绩,只要跌一点,就会暴涨。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爆发中灭亡。中国股市这个大赌场,赌大了
  中国太庞大了,用好坏来区分,就太幼稚了。
  一带一路,高铁输出,核电输出,是否搞大了。尤其一带一路,这么多国家,不同的经济和政治,这盘棋下的太大太大。中国作为一个发起者和参与者,能否成功,还是要稳定的局势,现在俄罗斯和美国的斗争,日本和中国的斗争,中东的斗争,不敢想象,还有出现什么战争。还有朝鲜这个定时炸弹。
  最近去了新加坡,一个这么小的城市,因为港口,赚了这么多钱,现在明白,假如一带一路搞起来,那不是开花结果的地方太多了,整个经济都会带动。  不过总要经过一阵阵痛,附加值低的要淘汰
  去了西安,到处是人,旅游城市还是很有后劲的,吃喝拉撒到处可以赚钱。比起东莞这个城市,西安反而显得繁荣。东莞的发展,等着深圳或广州辐射了,靠自己去发展高科技或重工业,也许还需要很长时间。也许早晚东莞都会变成深圳的一部分。
  什么股票都涨疯了,一年多,涨了2倍多了,创业板涨了3倍多了,疯了,已经大疯了。国家允许股票涨,因为股市这个赌场是国家控制的。  现在反腐,公务员不作为,因为以前贪钱还积极做事,现在不贪钱了,就慢慢做事。各地的经济下滑非常明显。也许经济危机快了,因为投资拉动一部分的效果已经不太明显了,房地产的房价严重的泡沫,深圳已经5万元/平方米。消费,老百姓不敢消费,因为老了没人养。进出口大幅下降。产业转型的基本都奄奄一息了。不转型等死,一转型就是加速死亡的进程。技术和科技创新不是这么简单的,需要很多年的积累和文化沉淀,比如华为的文化和技术创新就不错。
  东莞扫黄后,酒店下滑非常厉害,小姐都跑了,客人也不来东莞享受了。虽然转为地下工作,但和以前大规模的服务,简直不能比。估计这个行业的损失,让东莞损失上千亿的GDP。  现在东莞的产品也没有优势了,内地都发展起来了,技术方面发展起来了,东莞的产品主要是产业链,但人工费用的增加,让这些产品的产业链变得比较脆弱。  香港的产品,以前是编织袋和包包之类,附加值非常低,已经被浙江淘汰了。  台湾的产品,电脑和电子产品,现在随着内地的经济发展,部分也慢慢撤离内地,去人工比较低的城市。  家具和服装,纺织,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生存的空间也在缩小。  东莞引进了中国电子,中集集团,中粮等央企,来改变东莞的现状。这些央企本身在其他地方也很多产业,所以东莞对于他们来说,和华为一样,基本就是圈地。
  深圳假如房价继续涨下去,估计和另外一个香港一样,贫富差距大,社会矛盾会更严重。大量负债的居民。该给深圳土地和政策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害的实体店关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