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林同骅(美)非弹性结构理论力学 电子版的电子版(中文版)啊

西南交通大学就业网
姓名:生卒年龄:1917- 籍贯:湖南长沙
铁道电气化专家??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后在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赴美国留学,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51年回国,任唐山铁道学院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副校长和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长期致力于我国高等教育和铁道电气化的开发研究工作。50年代初,创办了我国铁道电气化事业,是我国电气化铁道采用25千伏单相工频交流制的主要决策论证者,对确定我国电气化铁道供电制及电气化铁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为我国铁路电气化的发展需要,培养了大批人才,并为国际间学术交流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著有《电
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29- 籍贯:湖南长沙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机车车辆专家??195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机械系。1961年在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他的非线轮轨蠕滑动计算理论于1983年在美国发表以来,被当作“沈氏理论”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他在轮轨动力学、曲线通过理论、蛇行运动稳定性和随机响应等方面的系列论著,在国际上均受到高度评价;他提出以降低轮轨动力作用作为主攻方向的新观点,为我国的重载调整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研制成功的迫导向货车转向架,达到了接近无轨缘磨损的程度。他还是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候补理事。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姓名: 生卒年龄:1915- 籍贯:广东潮阳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建筑大师、全国五一劳动模范??他1941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并留校任教
。后在广州.香港从事执业建筑师,兴办林炳贤佘俊南香港建筑师事务所。1951年从香港回广州,历任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委员.广州市设计公司经理兼技术领导、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中国大百丛书编委、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科协副主任、深圳市建筑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建筑师学会名誉理事长、广州市设计院名誉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等职。他在建筑设计.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探索了“创造出为人喜悦的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推崇“宁可无得,不可无德”的人格力量
. 数十年间 ,他主持承担设计建筑工程项目数以百计,获得盛誉者比比皆是.1946年至1951年间
,他参加六次设计(衡阳市民医院设计 、广东省参议会大厦设计 . 香港女青年会大厦设计、香港中华基督教公理堂设计
、广州柔济医院新楼设计)方案竞赛。六次获得首选 ;五十年代
,他设计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深受各方面的赞扬;七十年代以后所设计的一系列知名建筑,如广州友谊宾馆、白天鹅宾馆、东方宾馆、汕头国际金融中心.海湾大酒店与中国银行、汕头市政府大厦、海口宾馆、中山温泉宾馆、福州宾馆、福建泉州华侨大厦、广州友谊剧院、广州少年宫、深圳博物馆、广州沙面英东网球馆等在建筑界享有盛誉;。他在国际建筑设计中既尊重异国风俗、传统建筑风格,又融进我国民族特色,所设计的加蓬卫生中心、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馆、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扩建工程、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馆、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设计方案、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中国驻日本福冈领事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中国城,在国际上广获赞语。曾获全国第一个建筑设计金牌奖、全国第七次质量月金质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姓名: 生卒年龄:1888-1979 籍贯:广东番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界的老一辈教育家和科学家??1906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号119。初学采矿,后改学铁道管理。1909年留学美国,在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煤矿开采工程,获采矿工程师学位,继又获理海大学研究院理科硕士学位。1914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后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地质学系。先后出版了《国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会刊》和《国立北京大学地质学会会刊》,这些刊物也是我国地质学界较早的出版物,1920年他发起成立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任理事,1925年转教于天津的北洋大学任矿冶系主任和教务长,一度曾任校务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代理校务,1931年任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他很重视对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的引进,自己的教学讲义每年都要重新编写,
增补新资料,在他领导的广东、广西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收集到很多资料,两广地质调查所的矿石标本收集和标本鉴定设备已具相当高的水平,还出版了不少刊物和地质图等。1937年出版的《民国名人图鉴》记载了他的事迹。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初,他曾三度在唐山工学院任教授、矿冶系主任。1952年奉调到北京,筹备建立中国矿业学院,先后被任命为教务长、副院长,他曾组织人员编辑了一本《英汉矿业词汇》供教学和科研之用。“文革”后,他草拟了一份《发展我国矿业科研的意见》呈给领导部门。1978年他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是大会年龄最大的代表,1953年起他当选为北京市政协第一届
委员和第二届常委委员,并以政协代表身份列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姓名: 生卒年龄:1902— 籍贯:江苏扬州
无线电子学家,水利工程专家??192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西南联大教授。1930年8月—1933年7月任唐山交通大学物理学,电工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校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声学学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电信网络、无线电原理、电传真与调频、电力传输、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线路上通讯、水声工程原理和声全息技术等学科的教材编制方面,以及对滤波器的瞬流、电力线路上载波通道中噪声的相关分析、船舶螺旋浆空泡噪声频谱测量等研究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 籍贯:江苏镇江
桥梁工程专家??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9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兼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大学教授兼校长。1933年后任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唐山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北方中国交通大学校长,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中华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普协会副主席,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土
木工程学会理事长,
九三学社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理事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30年代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和“浮运法”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使该桥仅用两年半时间和160万美元的低廉造价就得以完成。以后又担任修建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在中外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有200余篇,后期主要从事科普工作。著有《桥梁第二应力》,主编《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并出版有《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任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82年被聘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姓名: 生卒年龄:1917— 籍贯:山西平定
物理冶金学家??1936年考入唐山工学院矿冶系、学号A968,肄业。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49年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51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二机部二局总工程师,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任委员和研究员,
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和核材料学会理事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核燃料冶金、核材料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工作,领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的重大技术问题。如在各种类型核反应堆的燃料元件方面的工作,以及铀的冶金和加工方面的工作等,对我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 9 1 3-
籍贯:北京
固体力学、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号A628。1937年赴英留学,后转德学习。1944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北洋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代理总务长、土木工程系主任、工程力学数学系主任兼工程力学所所长、副教务长、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深圳大学校长,并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和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力学评议组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世界工程师协会理事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三次参加我国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的制订,推动了某些新兴技术学科的发展,并为培养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他首次在国际上求得了圆环壳的强度问题的80年代后开展对有关薄壳、圆环壳、弯管和波纹管的强度、稳定、振动等问题的研究。著有《壳体理论入门》、《对水轮机的研究报告》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姓名: 生卒年龄:1918— 籍贯:浙江杭州
材料科学家??1941年获得燕京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后留学美国。一九四九年获得伊利诺斯陶瓷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任开滦化工研究所副所长、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后任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员、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主席团成员、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所长,并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曾受聘为亚洲科学院副院长,美国陶瓷学会理事。50年代中、后期,针对我国包头铁矿石含氟的特点,深入研究了氟化物对各类耐火材料的侵蚀问题,阐明了在高炉各部的侵蚀机理,提出了适当的选材建议;结合我国航空工业及其它新兴技术发展的需要,开展了等离子喷涂高温涂层以及高温合金、难熔金属的抗氧化、耐腐蚀的新型涂层的研究,研制出若干种性能良好的涂属材料;针对我国稀土元素蕴藏丰,
探讨了稀土氧化物——氧化铍系统的焙体结构模型,为稀土材料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后又开展无机复合材料、无机高温材料的研究,探讨改善无机材料的脆性、提高断裂韧性的机理和途径,发展出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在一些重要领域得到应用,其中一些材料属我国首创。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姓名: 生卒年龄:1912— 籍贯:福建闽侯
水利专家和海洋工程学家??1933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学号A657。1938年获荷兰德尔夫特科技大学工程师学位。同年回国,任中央大学水利系教授、黄河水利委员会技正和宁夏工程总队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2年负责筹建华东水利学院,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水文计划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水文计划理事会副主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专长水利工程,特别是海洋工程。曾参加溏沽新港的修复和扩建工作,并为该港解决严重的回淤问题作出了贡献,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的研究工作。曾负责长江口航道治理改善的科技工作,为珠江三角洲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并一直参加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重大科技问题的探讨,为解决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贡献。著有关于治河工程、河口治理和海港工程等方面的论述多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12— 籍贯:安徽望江
冶金过程物理化学专家??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唐山工学院、北京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南矿冶学院院长、常务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民盟
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对我国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学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著有《溶铁中铬氧平衡》、《金属中气体分析的热力学基础》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04— 籍贯:江苏武进
大地测量与地球地理学家??1923年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1926年肄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在华北水利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工作。1937年赴德国进修重力测量学。1938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1951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测量制图研究所所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和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并任中国土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测量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30年代初,与曾世英编纂的《中华民国地形挂图》是我国第一幅较完整的地形图。他1975年出版的《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长期以来都是国内这方面唯一的专著。80年代他又从事固体地球潮汐的研究,完成《固体潮》一书,把我国大地测量学、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09— 籍贯:辽宁沈阳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及热处理专家??1927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学习结构工程,学号A583,1931年毕业。1935年赴美国留学,1938年回国,任西南联大、重庆大学、中央大学、上海交大教授。1956年后,任西安交大教授、副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科协副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我国率先开设“金属机械性能”课程,为我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主持领导了全国科技规划中机械制造材料强度中心课题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他提倡和指导把金属材料强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建设中,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和应用局部强化,克服机件薄弱环节等学术思想。著有《金属机械性能》、《钢的回火与强度、塑性配合》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24— 籍贯:广东潮安
物理冶金学家??1946年毕业于唐山工程学院矿冶系,学号C26。1947年赴英留学,后获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回国后,参加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创建工作。后长期任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物理冶金学研究,是中国难熔金属宇航材料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领导设计和加工制造了难熔金属真空熔炼、性能测试等设备,研制成功返回地面人造卫星钼合金蒙皮及铌合金天线,保证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地面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研制完成的钼—30钨耐锌液腐蚀合金,填补了国内空白。80年代后,开展耐蚀材料和稀土—过渡族金属化合物永磁材料和贮氢、超导材料的新研究。著有《Y(C??01?—xMx)5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能》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37- 籍贯:河南省温县
1961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现任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5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他长期从事隧道工程理论研究,进行科学试验,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并用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推动了我国双线铁路隧道建设及地下铁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的发展。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他参加了地下工程“复合衬砌”理论研究。该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被视为我国隧道修建的第三个里程碑的“大瑶山长大铁路隧道修建新技术”中,10项科技成果中他主持参加了4项: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及复合衬砌;监控量测及反馈;周边浅孔注浆。这些技术为顺利建成大瑶山隧道及形成我国双线铁路隧道建设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还主持了军都山隧道进口黄土试验段浅埋双线铁路隧道不稳定地层新奥法施工。该项目获1989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为北京市地下铁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作出了贡献。1990年起受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地下工程技术顾问。他还有效地进行了隧道爆破动静应力场叠加作用研究,完善了浅埋暗挖法配套技术并推广到各个领域。多年来,他结合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主持、主编的书籍有:《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隧道施工与机械手册》、《大瑶山长大铁路隧道修建新技术》、《隧道工培训教材》和《浅埋暗挖法设计与施工》等。1990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
姓名:生卒年龄:1 9 1 2- 籍贯:福建福州
美国科学院院士,"预应力混凝土先生",著名桥梁专家,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46年赴美学习深造.
??他在美国倡办了林同炎国际咨询公司,研究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新技术理论,为美国和世界各设计修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优良.实用.经济.美观的桥梁和房屋建筑,从台北巧夺天工的关渡大桥到轰动世界的直布罗陀海峡和白令海峡方案,从巍矗立于地震废墟中的尼加拉瓜美州银行大厦到为我国浦东设计的88层金茂大厦,一个个造型美观,构思独特富有创新的设计,一系列壮观宏伟的建筑,精美超群.举世闻名.获得了近百项的奖励.其中包括美国顾问工程师协会杰出奖(此奖每年发一次,曾颁发给胡佛总统和艾森豪威尔总统
),美国总统里根颁发的国家科学奖,国际预应力协会弗雷斯纳的最高荣誉奖,国际桥梁和结构工程协会最佳论文首奖等等.
姓名: 生卒年龄:1920— 籍贯:湖南凤凰
金属学家??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学号B411。1948年1月赴美留学,1950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任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学教授,兼金属物理研究室主任及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并任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及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早期曾研究硫化物真空冶金的分解、分馏及还原三个生程,对硫化物的真空冶金有参考价值。以后主要在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沉淀、晶间腐蚀、断裂学科和氢损伤等领域进行研究。他领导的科研组,综合应用金属物理、断裂力学和腐蚀科学的成就,分析解决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若干重要断裂及材料质量问题,在断裂分析及氢损伤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著有《金属材料的腐蚀问题—腐蚀金属学》、《合金能量学》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16— 籍贯:山东苍山
地质学家??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系,1947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唐山工学院兼职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教授、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民进中央常委
,《构造地质论丛》、《古生物学报》和《地层学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他从事研究的学术领域较广。在古生物方面,对四射珊瑚做过系统的研究,提出较全面的分类演化体系。在地层和沉积古地理学方面,对地层分类、命名和使用标准提出了较系统的见解;对地层积类型组合提出了综合分类方案,并提出了中国地层分区方案。在构造方面,提倡历史构造分析的方法,根据古构造的发展和地壳运动的时空分布,提出了地质历史中构造阶段划分,据此提出了中国大地构造划分方案。著有《地史学教程》、主编有《中国古地理图集》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19— 籍贯:江西奉新
冶金物理学家、有色冶金专家??1943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矿冶系,学号B420。1949年获法国格罗布电化电冶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省工业厅总工程师,贵州省工业综合研究所研究员和所长,贵州工学院副院长兼冶金系主任,贵州科学院副院长和院长,贵州省副省长兼贵州工学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和副主席。长期从事有色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在湿法冶金酸性浸出液除铁理论方面,有精辟的见解。他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方面的新理论成就,把化工冶金理论研
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主持和参加高炉炼汞试验并获得成功,大幅度提高了炼汞的产量和回收率。主持了电解法制取高锰酸钾的试验,在国内首次试制成功,并建厂投产。还主持竖炉制钙镁磷肥试验成功投入生产。著有《汞冶金的理论基础》、《针铁矿法除铁的物理化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23- 籍贯:湖南慈利
金属物理学家??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学号C19。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二机部研究院研究员和副院长、核工业部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多种金属单晶体形变、再结晶及核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的行为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验问题,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著有《铝单晶体范性形变的结构研究》、《铁硅合金中立方结构的形成》等论文和著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 9 2 1─
籍贯:江苏海门
有色金属冶金学家??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系,校址在贵州省平越(今福泉)县。校长为茅以升,教授为罗忠忱、何杰、王钧豪、王叔海等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又经常在广阔的西南原野中作地质旅行,对于所学的专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从此确定了平生的志向。毕业后先后在四川电化冶炼厂、台湾高雄铝厂和抚顺铝厂任技术员、工程师,1955年调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任轻金属冶金副教授、教授。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9年当
选挪威皇家科学院数学——自然科学部院士。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轻金属冶金和融盐电化学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他和合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从理论上总结出节电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上,使铝电解的电耗量明显降低,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低温度铝电解和惰性电极材料的研制方面,目前正在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在融盐湿润、渗透、阳极效应和金属雾生成等四种融盐界面现象的研究中,有新的发现,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撰写《铝冶金物理化学》、《预焙槽炼铝》、《Molten
Technology》等专著7本,译著5本。先后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40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轻金属冶金专业人才,以及5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为我国铝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与铝工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铝冶金学科的一位奠基人。
姓名: 生卒年龄:1907— 籍贯:天津
冶金学及冶金物理化学专家??192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矿冶系。1930年赴德国留学,1935年获德累斯顿工科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在阿享工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36年回国后,任北洋大学教授、西北联大矿冶系主任、贵州农工学院矿冶系主任和教务主任,重庆大学教授、唐山交通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天津大学副教务长、北京钢铁学院教务长和副院长、中央文教工委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等职。他在冶金热力学方面造诣很高,先后进行过钢铁脱硫、钢液脱磷,活度理论、选择性氧化、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和冶金热力学在我国特有矿产综合提取中的应用等研究,取得了优异成果,并为培养我国冶金技术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专业炼钢学》、《冶金过程热力学》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26- 籍贯:湖南安化梅镇
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中共党员??他的中学和大学生活是在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的动荡年代里度过的。大学一年级他就读于唐山交通大学,由于日寇逼近,学校匆忙从贵州平越迁往四川璧山,他背着行李在黔山蜀水间跋涉了整整一个月。大学二年级转学到西南联大,大学三、年级又转学到北平清华园。大学毕业后继续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在陆士嘉教授指导和关怀下,踏进了科学研究之门。担任助教、讲师后,在从事结构力学教学的同时,师从张维教授研究壳体结构,1963年和1966年出版了《壳体结构概论》和《结构力学》。1978年越级由讲师升为教授,1981年开始指导博士生。1995年6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他在国内外首创三类新型有限元(广义协调元、分区混合元和样条元)以及含参和多区混合两类新型变分原理。这5项成果均居国际领先地位,拓宽了学科新领域。他还发展了壳体计算的解析法和数值法,科研成果被编入建设部《薄壳设计规程》,应用于大型壳体工程和高层建筑设计,并为潜艇和海洋平台设计解决了薄壳大孔口、管节点和减冰振等关键问题。撰写了我国最有影响
的结构力学著作,长期主持全国结构力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被公认为全国结构力学学术带头人之一。出版著作16本,论文128篇(英文38篇),被国内外文献广泛引用达286次,获3个国家级奖、5个省部级奖和2个全国贡献奖,9项为第一获奖者。培养了13名博士,任6种全国性学报编委和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学报主编,任国内外7所大学客座教授。
姓名: 生卒年龄:1917—
籍贯:浙江浦江
物理冶金专家??193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43年赴美国留学,获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任北方交通大学 唐山工学院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和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南矿冶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金属中缺陷、扩散及强度方面的研究,尤其在点缺陷及位错理论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以我国富产的锰、钼等元素代替缺少的铬获得成功。60年代,领导完成的“真空阀门”的研制,为我国原子能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为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品率,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成效,领导开展体心立方金属中位错、合金元素和间隙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著有《固体中的扩散》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06—1975 籍贯:上海
铁路桥梁工程专家??192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学号A282,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30年回国,任南京、汉口、昆明、重庆等铁路工务工程部门技士、技正、工程师、总工程师、课长、处长等职,中国桥梁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铁路局工务处长,铁道部工程总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总工程师,铁道部科学技术会议副主席、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铁道部副部长。并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早年运用结构力学原理,结合实际,采用套箱加固基础,用少数排架顶换修补钢梁等方法,使严重破坏的钱塘江大桥恢复原状,保证了修复质量。解放初期,在主持沪杭、浙赣两线桥梁抢修工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全面技术工作时,与苏联专家在解决重大问题时密切合作,使大桥胜利提前建成。他还为新线铁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中,他作为结构审核组的负责人,认真负责,保证了工程质量。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21—
籍贯:江苏南京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家??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5年2月至1945年8月在地处四川丁家坳的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任化学课助教。1948年在美国里海大学化工系获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重庆大学化工系副教授,重庆塑料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53年后,历任四川化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国家科委特种树脂及粘合剂专业分组副组长,国家科委高分子科学分组成员,中国兵工学会非金属学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等职。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理论和油田化学研究,在高分子超声降解和共聚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合成了一系列有应用前景但难以用一般化学方法制备的嵌段(接枝)共聚物。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外,他在高分子固体润滑剂、金属冷剂压工艺、流变学、运动枪弹涂层等研究领域也做出重要贡献,多项成果用于军工,其中“底火壳无铬钝化新工艺”获1983年国家发明奖四等奖。他撰写的《高分子化学原理》,是我国第一本高分子科学方面的高等学校教科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姓名:生卒年龄:1920—
籍贯:福建莆田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水利学与河流动力学家??1942年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毕业。学号B311。1947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现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在国外最早提出指定时段构造特征线网法,并提出当时属于先进的明渠不恒定流计算法。1956年回国后带领青年开展高坝水力学和明渠不恒定流研究。在高坝水力学方面发展了收缩式新型消能工,为高坝泄洪消能特别是高深峡谷建设的高坝泄洪消能,提供了对两岸峭壁威胁较小的有效方法。在不恒定流方面,率先在国内开展溃坝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大面积海湾和河口,首先应用二维特征理论和破开算子法,建立了符合实测资料的快速计算方法,现在破开算子法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姓名: 生卒年龄:1 9 1 1—
籍贯:重庆
??1929年考入交大唐院,193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
193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7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从事研教.抗战时期随清华先迁南京.后迁成都.??他曾在我国第二飞机制造厂任工务处长.试制室主任.
组织仿造了原苏式E-16型驱逐机20架及训练机30架,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为节省金属材料并培养我国飞机制造人才,他主持自行设计试制木质飞机(机身机翼均用木料).于1944年8月他亲自将试制成功的第一架样机运往重庆白市驿机场试飞,并架样机试飞至成都.交由航空研究院试飞鉴定.原拟于试飞成功后即将设计改为轻型轰炸机,因抗战胜利在望,故更改设计未予进行.抗战胜利后,为发展我国航空事业,他被派率20人组团赴美国麦克唐纳训练喷射机设计,
后移往英国格落斯特公司设计我国喷射机.因经费缺乏中辍.他此时由英转美底特律大学任副教授,1953年获博士学位,升任教授.1951年起至今,他研究创立复晶体塑性理论,1968年将所研究的塑性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金属疲劳裂缝萌芽,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科学研究机关的资助,我发展微观塑性力学及金属劳裂缝萌芽的微观理论,于1988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Theodore
von Karman奖"(该奖每年在全世界选一位对力学贡献最好者),并和von
Karman铜象合影.1990年因其创立微观塑性力学及微观疲劳裂缝萌芽理论,对非弹性结构分析的贡献,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
姓名: 生卒年龄:1922—
籍贯:广东台山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化学工程学家??1943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毕业。1947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在唐山工学院组建化工系,任教授,系主任。现任天津大学教授。他在蒸馏学科的主要方面均取得成就。他提出三维非平衡混合池模型,开拓了蒸馏过程与设备合一的模拟新途径。采用此模型软件及其理论指导下的新设计,已成功地改造了十多座包括近年引进的大型蒸馏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提出较完整的不稳态蒸馏过程理论和分批蒸馏的多变参数新策略,并发展相应技术,成果已用于重水生产,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提出的汽液平衡组成与温度关系已为一些国外专著、手册所采用。在合成蒸馏塔系最优热集成网络及测定汽液近面的速度场和浓度场等均取得成就。
姓名: 生卒年龄:1931— 籍贯:江苏太仓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材料科学家??一九五二年唐山交通大学冶金工程系毕业,一九五八年在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在国防重点任务研制甲种薄膜项目中,负责加工成形部分工作,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二)。在离子束材料改性、合成、加工和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一百一十四篇。研究离子注入损伤及退火行为,提出了用二氧化碳激光从背面照射进行退火及合金化的新方法。用全离子注入技术研制成我国第一块一百二十门砷化镓门阵列电路。合成了SOI材料和新型CMOS/ SOI电路。在溅射、损伤和貌相变化等研究的基础上,用反应离子束微细加工闪耀全息光栅,是光栅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发展了增强沉积合成了氮化硅、氧化钛薄膜。开展了高分子材料离子束表面改性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被推选为国际离子束领域两个主要学术会议国际委员会委员。
姓名: 生卒年龄:1912—
籍贯:江西莲花
结构工程与地震工程专家??1933年毕业于唐山工程学院,学号633。1934年赴美留学。1937年获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湘桂、叙昆、黔桂等工程司,浙江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及平汉铁路正工程司,1947年赴美工作,任工程师和教授。1951年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科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从事桥梁设计工作和结构理论研究,以后他在我国开展关于建筑物抗地震问题的研究,开创了地震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参加并指导了《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的制订工作,对地震灾害调查和建筑物抗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并且
对我国地震区建筑规范的制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论地震力》、《关于地震烈度及其工程应用问题》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任技术科学部常委。
姓名: 生卒年龄:1926-
籍贯:浙江省杭州
??1948年9月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52年7月毕业留校,同年9月全国学院调整时调至中国矿业学院,从事选矿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1958年12月至1960年12月由国家派往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专攻选矿理论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陈清如教授是我国煤碳工业著名的工程科技专家,现代选煤科学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五六十年代,他主持研究的重介旋流分选和筛下空气室跳汰分选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实践,迄今仍为我国选煤工业生产所普遍应用;1980年以来他创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理论,并成功地应用于煤炭深度干法筛分,研制出细粒潮湿煤干法筛分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1984年他主持的“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分选技术”,创立了气——固浓相高密度稳态流化的选矿理论,并研制成功了空气重介选煤工艺系统和设备,被国内外同行专家称为选煤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洁净煤技术提供了新的高效选煤方法。陈清如教授目前还主持有关能源和洁净煤技术的重大项目,“九五”国家重科技攻关项目——“100~200t/h大型
空气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和设备”,获得美国和中国专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细煤摩擦电选中煤与矿物质异性带电机理研究”;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煤炭科学基金项目——“三产品空气重介流化床形成机理和分选研究”;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振动流化床分选细粒煤的研究”等。
生卒年龄:1 9 3 6.7-
籍贯:江苏丹阳
著名的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电气工程系后留校,长期从事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理论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工作.历任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位居电气化铁道监控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解决了工程科技中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他先后主持.主研18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持研制成功了"电气化铁道多微机远动实验装置",填补了我国铁道电气化牵引供电远动领域的空白,使中国人自己拥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远动技术,为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
"电气化多微机远动实验装置"的基出上开发的"DWY微机监控系统"高新技术产品,于1992年被国家各科委批准为&国家级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并在18条电气化铁路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在世界银行贷款国际招标项目中连续8次击败国外强劲对手,中标经费多达800多万美元,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组织和筹建的牵引动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评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研制成功的机车车辆滚动振动实验台实验速度达到400Km/h,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使我国在牵引动力方面的实验研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他曾荣获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姓名: 生卒年龄:1 9 1 8.5.6- 籍贯:江苏无锡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系,1948年获美国Texas
大学卫生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后任美国芝加哥水泵公司污水处理设备研制部工程师.1949年回国后任教于唐山交通大学.北京大,1952年学院调整到清华大学工作,曾兼任给排水.环境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国家教委环境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给排水顾问,"环境工程手册"编委会主任,英国技术开发国际季刊编委等职.他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发表论文90余篇.专著7部.
所主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所指导的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处理.难降解有物可生化性和处理工艺.稳定塘和生物除磷技术等研究等项目均取得具有重大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所编写的"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水处理工程"和"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式"教材分别获国家教委或建设部优秀教材奖.已培养出博士17名,现有一名在读.
姓名: 生卒年龄:1 9 5 6- 籍贯:云南省昆明市
??1972年9月进入昆明铁路学校司机学校内燃机车专业学习。1974年8月毕业后在昆明铁路局昆明内燃机务段工作。1978年2月考入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内燃机车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82年2月留校任机车车辆系热工教研室见习助教,随后考入机车车辆系铁道车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师于我国著名的铁道机车车辆制动专家张开文教授,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制动动力学方面的研究。1986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机车车辆系车辆教研室讲师。1988年初作为访问学者到世界著名的德国亚琛工业技术大学机械系机车车辆研究所进修,在国际著名的铁道机车车辆专家O.Krettek和F.frederich教授悉心指导下,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制动动力学及独立轮对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自1990年开始进入德国TALBOT铁道机车车辆公司从事铁道机车车辆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后任该公司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副主任工程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开发和设计了高速列车——ICE的转向架、新型摆式高速列车、地铁及轻轨车、高速和特殊用途货车,并有数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外的专业刊物上。1999年3月辞职回国,同年4月作为中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的特聘教授受聘于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是四川省和铁道部所属院校中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人。同时他还任国内外几家机车车辆厂的高级顾问,是目前国内知名的铁道机车车辆专家之一。?从1999年4月起李芾已执教鞭,开始他在西南交通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的全新生涯。他十分热爱这个专业,甚至在国外十多年的时间里也一直在关心国内铁路事业的发展,并经常回国与国内同行一道交流铁道机车车辆的新技术。回国后,开始主持我国第一列摆式高速列车径向转向架、高速机车转向架、高速货车和客车转向架。他除经常给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讲座课外,还经常到许多铁道机车车辆厂无偿地为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办讲座课,利用自己在国外多年的丰富经验帮助他们了解国外铁道机车车辆的发展动向、企业的管理方法和解决技术难题,在铁道部内享有一定的盛誉。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1989年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一般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到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牵引动力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铁道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铁道学会高级会员。?张卫华教授长期从事机车车辆设计理论、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机车车辆试验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自1989年,参加筹建铁道部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主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车车辆整车动态模拟大型试验台—滚动振动试验台.在研制过程中,首先科学论证了滚动和振动相结合是机车车辆性能预测的最佳途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试验台的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并负责试验台主要部分机械系统的设计、试验台系统调试工作,以及标定性研究和运用方法研究,使试验台完全满足机车车辆性能测试和性能优化试验要求,使我国成为继德国后,第二个可进行机车车辆全环境动态模拟试验的国家。试验台在我国高速、重载机车车辆的研制和铁路提速发挥了重要作用。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1998年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其成果同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教委“1998年高等学校十大技创新”称号,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卫华教授为该项成果的第二完成人。张卫华教授还率先在我国系统开展电力机车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学研究,提出高速机车受流弓网系统的理论计算模型,早在1991年就提出我国高速弓网系统的参数匹配,为我国提速列车受电弓的研制成功起到促进作用。张卫华教授积极倡导并实施开发代表机车车辆先进水平的机电式摆式列车,负责主持倾摆系统的研制。这一项目的研制成功,可实现在既有铁路线,特别是山区小半径曲线上的提速,将为我国既有线的全面提速发挥重要作用。张卫华教授最近又在我国率先提出机车车辆主动、半主动悬挂控制新技术的研究,主持该铁道部项目的研究。?张卫华教授1999年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第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项,主持四川省基金项目2项、铁道部科技开发项目3项。另外还主持和参加大型机车车辆整车试验研究项目多项。先后在《铁道学报》、《机械工程学报》以及国际车辆动力学会议、国际重载会议和国际轮轨接触力学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由于张卫华教授在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1991年获四川省“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获得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等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工作者——金牛奖”,199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1998年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999年获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200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姓名: 生卒年龄:1 9 4 5- 籍贯:四川省自贡市
中国民主同盟成员。现为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伦敦Imperial
College数学系和德国Karlsruhe研究中心访问科学家。196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87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获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博士学位。曾任自贡市无线电厂工程师、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讲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教授。主要研究领域:(1)
自由电子激光(free?electron
laser)物理和利用相对论电子束产生相干x射线和红外线辐射的基础研究;(2)
自由电子束产生兆瓦级(约106W)毫米波、亚毫米波、微波辐射及其相关振荡器和放大器(gyrotron,relativistic
magnetron,relativistic kystron,peniotron);(3)
电磁理论及其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4)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研究。已在所研究领域发表60多篇期刊论文及40多篇会议论文,出版专著2部。主要贡献有:创新地建立了统一描写自由电子脉塞(free?electron
maser)的回旋动力学理论和单粒子理论;首次推导自由电子脉塞中自发辐射与受激辐射之间的量化关系定理;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论证了静电离心聚焦系统中电子角动量效应产生电子束角向群聚新机理;提出了适合分析高次回旋谐波电子回旋脉塞(electron
maser)效率的非线性计算机模拟方法;首次提出并阐明了采用反向导引磁场改善自由电子激光器效率的新方法;论证了自由电子激光器中的三波互作用出现爆炸不稳定性的可能性及阈值条件。所发表的论著已在Physical
Review,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IEE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等10多种国外刊物和国内多种刊物上被国内同行专家引用,所建立的统一描写自由电子脉塞(free?electron
maser)的回旋动力学理论,已被成功地应用到美国和德国的前沿研究课题。出版的《自由电子激光导论》一书,是中国第一部论述自由电子激光的专著,为推动自由电子激光这一高新科技在中国的发展和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做出了贡献。研究成果曾于1987年独立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1996年获机电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排名第三)、1999年独立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1年获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称号,1992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姓名: 生卒年龄:1 9 6 3.8
籍贯:江苏省靖江市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列车与线路研究所所长,丹麦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2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分别获得机车车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会员、德国应用数学与力学协会会员。翟婉明教授主要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机车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高速铁路轮轨相互作用、重载列车对线路的动力影响、高速列车与桥梁和耦合振动、高速列车弓网关系等。共主持和参加了22项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课题,其中
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和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迄今为止共发表学术论文78篇,其中在《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学报》、《国际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学报》、《铁道学报》、《中国铁道科学》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较有影响的论文。出版有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研究领域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荣获“中国图书奖”,目前在国内被广泛参考引用。培养指导博士生5名、硕士生6名,主讲博士学位课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翟婉明先后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其中比较主要的有:(1)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并系统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新理论,开创了轮轨系统动力学新领域,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普遍重视。他首次将机车车辆系统和铁路轨道系统作为总体大系统,建立了“车辆—轨道统一模型”,在国际上被列为当今轮轨动力学领域四大代表性模型之一(见《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学报》1993年第22卷述评专刊),被德国、英国、瑞典、丹麦、加拿大及日本等国同行专家(如KKnothe,S.L.Grassie,M.Fermer,J.C.O.Nielsen,B.Ripke,Y.Wu,K.Hempelmann,A.Gross-Thebing,W.Kik,T.Dahlberg,J.Oscarsson,H.True,C.Slivsgaard,R.G.Dong,A.T.PeplowA.Igeland等)广为引用和采用,被多次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并应邀在丹麦工业大学、丹麦国家铁路(DSB)和瑞典查尔莫斯技术大学做系列讲学,大大加强了我国在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学界的学术地位。该理论与模型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我国重载铁路轮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并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秦沈快速客运专线和京沪高速铁路车线桥设计参数的研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针对现代大型工程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研究的实际需要,创造了两种快速实用的数值积分计算方法,即新型显式法和新型预测—校正法,普遍适用于机械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和工程结构动力分析,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与经济性。该方法被国家教委鉴定“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在大型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国际同行广泛使用的Newmark-β法、Wilson-θ法、Runge-Kutta法和Gill法”。此二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铁路工程动力分析领域,如应用于高速机车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分析、列车行车安全及防止脱轨研究、高速列车与桥梁振动特性研究等,并被作为“万吨重载列车运行模拟”(国家攻关项目75-22-02-04)和铁道部“火车司机驾驶模拟培训装置”(国家新产品)的动力学仿真算法,计算速度比著名的Runge-Kutta法快百余倍,使培训装置成本降为国外同类装置的五分之一,现已在全国铁路普遍推广使用,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1987年作为国家公派研究生到法国留学,在里昂中央大学相继获工程材料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工程力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应邀在法国里昂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97年回国,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摩擦学学报》(EI)、《中国表面工程》杂志编委,全国摩擦学分会、全国工程设计分会、铁道材料工艺分会理事,清华大学机械系兼职教授,航空部科技重点实验室(六0六研究所传动润滑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轴承及润滑理论开放实验室等4个研究机构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等10余项社会学术兼职。周仲荣教授长期从事摩擦学及表面工程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的课题20余项,主要有:航空铝合金的微动疲劳磨损行为研究(法国航天)、电缆的微动疲劳失效(加拿大水电部)
、微动摩擦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在微动摩擦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出版论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国际检索(SCI、EI)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部分论著已被他人大量引用在国际学刊上,其研究成果得到多位国际摩擦学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担任分会主席、作特邀报告。领导召开中国及亚洲首次《国际微动摩擦学专题会议》。并为中法4+4高校校际合作、促进中法科技和人才交流做了大量工作。?1997年,周仲荣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拔尖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重点基金、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四川省跨世纪人才基金等多项人才基金,获铁道部科技拔尖人才、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开设微动摩擦学、表面工程技术博士生课程2门,指导博士生、硕士生近10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论力学 电子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