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耐力才更有动力,葵力健能够助你实现领头羊近义词的头衔

  道家不是任何人都能评说的,江湖夜雨是不是够格,拭目以待!
  “引车买浆之流”有云:「好话不在言多」。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 容质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  老子道家学术,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助您洗涤心灵  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  的心灵得到解脱,难怪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蔡志忠以他生花之笔加上幽默技巧,把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表现出来,现再加以动画形  式,使它更生动传神地重现观众眼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教人无为、无我、居下、退后、清虚、自然……他的思想乍看很难让人接受,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看到了反面;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而老子却看到了内涵。老子的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增加了深度与韧性。他反对无止境的追求物欲的满足,讲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反对以人为的方式扭曲,主张体法自然,正是化解今日危机的良丹妙药。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走上帝、佛祖、老子之路。修身以求真理。   /group/laozi/
  &你若太过注意到自然界去,正如行人在大黑深夜的旷野里,老把眼睛张望到无边的深黑中去,将会使你恐怖,使你惶恐.但有些人又太过看重他个人的生命,当知个人的生命依然是一个自然,一样的虚空胜过真实,黑暗胜过光明,一样在无边深黑中.人类的心智,则偏要在虚空中觅真实,黑暗中寻光明,那只有在人类大群已往历史尾花的积累里面去寻觅.这些经人类大群已往历史所积累着的文化遗产,我们称之曰人文,用来与自然对立.这是真实的,光明的,但这些也只是萤尾梢头的一点微光.&     &西方人想象时间,殆如一直线,过去无限,将来无限,......宇宙无限,无始无终,无首无尾,来无原,去无极,......中国人之时间观乃环形的,乃球体的,而非线状的.......其浮现在人类知识切线之上者,属有属阳,我们不妨简率地径称之为人文.此球体之沉隐在人类知识切线之下者,属无属阴,我们不妨简率地径称之为自然.&     &老庄言,天地万物生于有,有出于无,而还归于无.生命来自物质,又归入物质.文化出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一切皆如此.若用中国人阴阳观念言,应云阳出于阴,而复归于阴.&   
  《人诗意的安居》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精彩片断,处处洋益着神奇的思想魅力。 本书从海氏的著作中精选160余条语段,分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 “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五部分,另附三篇重要论文,大致勾勒出海氏思想的重要轮廓,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近其邈无涯际的思想王国    /group/tao/?action=join
  江湖夜雨觉得如果老子真的变成了太上老君(江湖夜雨觉得太上老君的形象和老子也大相径庭,真的老子是不会烧锅炉炼丹的)而永世长存的话,  ————————————————————————  江湖夜雨没有搞清楚太上老君的概念。    老子只是太上老君的一次人身。  
  太上老君怎么会是老子呢?连孙悟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的人物,老子是什么样子的?蔡志忠笔下的形象很切合,就是看不很清楚——智者的长相就是这样的
  吴越争霸时期的范蠡、唐朝的李靖、郭子仪  好似都是道家人物,善始善终,功成身退。
  吴越争霸时期的孙武,以及他的后裔孙膑都不知所踪,  估计都是功成身退了。    伍子胥、文种正好是反面典型,功高镇主,执迷不悟。
  打扫了一些垃圾,提一下。
  我所知道的道家。。。  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呀^_^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呵呵
  若论天下之书,我独爱庄子,何为道,人生为何,正是我所修,  不过现在电视剧和媒体都把道,描绘成神话,以及曲解其用意
  标记..........
  楼主,,,大道无形~道可道,非常道——知否?    还有,老子拿许多事例来讲,只是通过这些事例来抛砖引玉罢了。。。提供一个进入道的阶梯给人们。  所谓的道,最终还是靠自己去理解。  
  看过了,现在不咋看,以后也肯定会看的,人的内心就得保持平和,要不断在利益和无为间保持平衡.
  道心是关键
  恭喜江湖夜雨荣登红榜,这不是一般人能得的呀,萧让的偏爱也
  翻出来江湖夜雨的老作品让大家看看另类江湖夜雨http://bbs./bbs.php?forumid=111&threadid=21939
  传统不可忘啊!
  作者:fuwa168168 回复日期: 16:06:20 
    恭喜江湖夜雨荣登红榜,这不是一般人能得的呀,萧让的偏爱也  ————————————————    这岂是偏爱就能得到的?夜雨兄的实力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多谢萧让和招福两位MM版主的厚爱,其实煮酒的版主一向都是很好的,煮酒的辉煌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有人发消息劝我沉默倒版主,我才不会呢。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这句话来自于《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句话就江湖夜雨的理解是说,真正有德之士是不会整天把“德”挂在嘴边,以之驯导约束别人的,顺乎自然,顺乎本性,自然有德。而一些貌似“有德”的“下德”之人,总想着要去维护道德,结果道德在他这里却越来越偏离了本质,忘记了道德的自然本性,反而失去了道德。    老子接着还强调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思是说,当社会用礼教约束而提倡仁义时,那忠信几乎就荡然无存了,礼成为社会道德出现混乱的祸首。    在老子写下《道德经》的时候,儒学还并不兴盛。但这里老子神奇地预见了未来中国社会中被儒学礼教所毒害带来的灾难。当老子坐在满是竹简的“国家图书馆”中,想明白这一切时,他会不会知道,中国人要走过多少弯路,付出多少苦难才真正地能体味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礼义本来是维护和巩固道德的,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时时异化成一种戕害道德的工具,在所谓的“忠孝节义”的遮羞帘幕下,多少更无耻,更残酷,更虚伪的勾当却假仁义之名。法国罗兰夫人那句“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这里换为“仁义道德,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对于中国国情来说可能更符合。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往往却更凶恶可怕,大贪成克杰就曾说过“想起广西还有720万人民还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是觉也睡不着啊”之类话,还一度让听者为之感动不已。        庄子在《胠箧》一篇中说: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意思是说:制造斗斛来量,却连斗斛也一并被盗走,制造权衡(秤)来量,却连权衡也一并被盗走,制作符玺来当信物,却连符玺也一并偷走,使用仁义来矫正人们的行为,却连仁义也一起被偷走了。     (呵,我们煮酒论坛的点击率也有人偷的啊)        这些“大偷”偷走了仁义后,于是加以改造,结果仁义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这里解释一下:庄子说怎么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仁义被偷走变质)呢?那些偷个衣带钩的小贼都被砍头处死,但窃国大盗们却冠冕堂皇地当上人人敬畏的诸侯,诸侯家也就有了“仁义”啦,这不是连“仁义圣智”一块都偷走了吗?正是因为事实对于盗窃仁义的人有这样大的吸引力,所以就算有高官赏赐,高薪养廉也阻挡不了这种诱惑,用斧铖的刑法,死刑的威慑也无法禁止,        是啊,国人造假的本领非同一般,假酒假烟假名牌服装假点击率不用提了,像汉芯之类的也只是小CASE,假仁假义才是大发明。怎么样才能最好地败坏道德?杀伤力最大最有效地就是以“德”害人,以“仁”杀人,以“礼”强奸人。    “禅让”本来,是上古的传说中,将天子之位授于贤者的制度与方法。尧、舜、禹之间帝位的相互替代,就是“禅让”。通过“禅让”将权力和平地转授于贤能者手中,这应该是一件光荣而正确的好事。但后世的“禅让”却名为“禅让”,实际上刀斧相逼,甚至鲜血满地,伏尸遍野,像曹家代汉、司马家又代曹,无不是受禅者气势汹汹而禅让者战战兢兢。当年的汉献帝、魏元帝虽然委屈,但毕竟还是平安善终。而后世的废帝们就没有这样的好命了,大都是活不了多半年就被干掉了事。梁陈之际,陈武帝陈霸先“受禅”于梁敬帝萧方智,没有多久就把萧方智悄悄弄死。年只十六岁。东魏皇帝元善见被迫将帝位禅让于高洋。一年零七个月后,元善见就被灌了一壶鸩酒,被毒死,时年二十八岁。北周小皇帝宇文阐将帝位“禅让”给自己的外公杨坚。但老外公杨坚也丝毫没有手软,不久就杀了年仅八岁的外孙宇文阐。翻翻历史,像董卓这样的人都可以说自己有“德”而被“禅让”,这“禅让”两字没法不让人觉得已经是味道极恶。    民间俗语说:“百善孝为先”,而看一看二十四孝图,像“郭巨埋儿”这样的故事,又哪里还有人性在内,活埋一个鲜活可爱的孩童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居然被蒙上了百善之先的洁白面纱,那这样的“孝”善又何在?    鲁迅先生评道:“郭巨的儿子……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当然,这个例子也许只是故事,但事实中这种以“忠孝节义”害人的悲剧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演着。《三国演义》中第19回说:    玄德…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也。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饱食了一顿,天晚就宿。至晓将去,往后院取马,忽见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惊问,方知昨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胜伤感,洒泪上马。刘安告玄德曰:“本欲相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玄德称谢而别,取路出梁城。……与曹操相见……说刘安杀妻为食之事,操乃令孙乾以金百两往赐之。    这个故事真让人不寒而栗,刘安这厮杀自己的老婆如同杀猪一般。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令人毛骨耸然的是,仁德化身刘皇叔,居然吃了人肉后抹抹嘴,感恩挥泪。曹操听了也派人送巨款奖励。《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事也不知道是实还是虚,但历史上吃人尤其是吃女人的事倒是真有,而且屡见不鲜。汉末臧洪为袁绍所围,城中食尽,“杀其爱妾,以食兵将。兵将咸流涕,无能仰视。”(后汉书》卷五十八《臧洪传》)安史之乱时,著名烈士张巡镇守睢阳城,被叛军围困后城中粮尽,他也是“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忠义传下·张巡》)    还是鲁迅先生,又辛辣地揭示了旧时以礼“强奸”人的本质,他在“男人的进化”一文中说:       说禽兽交合是恋爱未免有点亵渎。但是,禽兽也有性生活,那是不能否认的。……禽兽的种类虽然多,它们的“恋爱”方式虽然复杂,可是有一件事是没有疑问的:就是雄的不见得有什么特权。    人为万物之灵,首先就是男人的本领大。……后来不知怎的,女人就倒霉:项颈上,手上,脚上,全都锁上了链条,扣上了圈儿,环儿--,虽则过了几千年这些圈儿环儿大都已经变成了金的银的,镶上了珍珠宝钻,然而这些项圈,镯子,戒指等等,到现在还是女奴的象征。既然女人成了奴录,那就男人不必征求她的同意再去“爱”她了。古代部落之间的战争,结果俘虏会变成奴隶,女俘虏就会被强奸。    但是,强奸的本领虽然已经是人比禽兽“进化”的一步,究竟还只是半开化。……自从金钱这宝贝出现之后,男人的进化就真的了不得了。天下的一切都可以买卖,性欲自然并非例外。男人化几个臭钱,就可以得到他在女人身上所要得到的东西。而且他可以给她说:我并非强奸你,这是你自愿的,你愿意拿几个钱,你就得如此这般,百依百顺,咱们是公平交易!蹂躏了她,还要她说一声“谢谢你,大少”。这是禽兽干得来的么?所以嫖妓是男人进化的颇高的阶段了。    同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却要比嫖妓更高明。这制度之下,男人得到永久的终身的活财产。当新妇被人放到新郎的床上的时候,她只有义务,她连讲价钱的自由也没有,何况恋爱。不管你爱不爱,在周公孔圣人的名义之下,你得从一而终,你得守贞操。男人以随时使用她,而她却要遵守圣贤的礼教,即使“只在心里动了恶念,也要算犯奸淫”的。如果雄狗对雌狗用这样巧妙而严厉的手段来,雌的一定要急得“跳墙”。然而人却只会跳井,当节妇,贞女,烈女去。礼教婚姻的进化意义,也就可想而知了。      是啊,在周公孔圣人的名义下,帝王更是随心所欲地选民间的“美女”入宫,但圣崽们都欢呼那是皇恩雨露,叫“宠幸”,其实也不过是以“礼”强奸而已。    然而腐儒们是不敢这样想,也不肯这样想的。他们却会千方百计找借口,证明上面的事例是正确的。      庄子曾用极生动的手法揭示着儒家虚伪的面目: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按其鬓,压其顪,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庄子·外物》)        意思说,儒家开口就是赋诗言志,俨然正人君子,但背地里却专门干掘墓盗宝的勾当。等他们挖开墓坑,撬开棺椁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大儒胪传站在墓门口望风,心里有些急了:“东方作矣,事之若何?”(天快亮了,怎么办?)他的弟子在里面说:“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还没有脱掉死人的衣服,但看到死人口里有珍珠)大儒胪传说:“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按其鬓,压其颊!”(《诗》中说青青的青苗,长在坡地上,生前不施舍人,死后为何含珠?揪住他的鬓发,按着下巴,用锤子敲开两腮,不要伤了嘴里的珍珠!”    庄子说的当然是寓言,但很形象地揭示的大多数儒家人物的真实相貌。        当然还有一部分儒者,他们并不虚伪,但却迂腐。他们固执于早已变质腐朽的虚伪之德,并一味地维护,他们做了坏事还不知道,他们根本不会惭愧,有时反而理直气壮。这样的人更可怕。    金庸小说中的郭靖按说是个好人,但他身上儒味也挺重的。像对待杨过、小龙女的婚事时就认为宁可一掌打死杨过,也不能让他坏了“名声”,成为武林“败类”。而深得道家精髓的张三丰真人就不这样,他得知徒弟张翠山娶了邪派天鹰教主的女儿殷素素后,仍是捋须一笑,说道:“那有甚么干系?只要媳妇儿人品不错,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们山上,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天鹰教又怎样了?翠山,为人第一  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张真人胸怀宽广,道学精深,这几句说得江湖夜雨心里也好生畅快。    所以明代李贽在《焚书》中就尖锐地说:“公但知小人能误国,不知君子之尤能误国也。小人误国犹可解救,若君子而误国,则未之何矣。何也?彼盖自以为君子而本心无愧也。故其胆益壮而志益决,孰能止之。”这正是指的一些固执的腐儒。    是啊,有时候一些腐儒们受了礼教的毒害,往往还认为自己是行得正、坐得直,自已认为是问心无愧,实则小处害人不利已,大处则祸国殃民。    据说有清官之称的海瑞有个女儿,才七岁,因为偷吃了别人一个饼,海瑞逼她活活饿死。有人评论道:“其实这么小的孩子还不可能自杀,实在是被饿死的。管仲说:易牙为了讨齐恒公的欢心,把自己儿子煮了给他吃,这种人残忍到极点,为了荣华富贵什么事也做得出来,千万不能信任。相比之下,海瑞为了维护自己清官的声誉,能把自己七岁的女儿饿死,其实他的本质和易牙是一丘之貉。”海瑞到底有没有这件事,江湖夜雨没有仔细考证,但历史上肯定会有这类人的,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海瑞为了所谓的“清名”而丧失了人性,甚至连“兽性”也不如,正是“德”之贼也。    明朝末年,崇祯想和满清议和,朝中其他大臣听到了风声,便纷纷上奏,反对和议。当时的群臣认为谈和就是投降、就是汉奸、就是秦桧。在这些迂腐的大臣们的“忠心”进谏下,崇祯杀了提议议和的陈新甲,于是无人再敢提议和二字,明亡已不可逆转。这正是应验了李贽所说的“君子之尤能误国”的论断。        江湖夜雨身处高中学校,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也颇多感慨。多少正值花季之年的少男少女在学校的严格管理,课程的繁重折磨下弄得精神的萎缩矮化,对学习丧失兴趣。而教育界的领导和某些老师却沾沾自喜为“教书育人”、“桃李满园”,所谓的素质教育等都是空话,实可叹也!    历史上具备道家思想的人,往往是不拘礼法的。江湖夜雨觉得他们更可爱得多。晋代就比较推崇道家的思想,多数比较洒脱豪放。太傅郗鉴的爱女郗璇要出嫁了,他派门客到丞相王导家去选婿。王导说:“我的几个儿子都在东厢房呢,你就像逛超市一样随便挑吧!”门客到东厢房看过之后,谢回复太傅说:“王丞相的几个儿子都是帅哥,听说我为您选女婿,都饰容待客,有的还有些拘谨,只有一个年轻人,袒腹(露着肚子)卧于东床,好像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谁知郗太傅闻听此言后高兴地说:“就选那袒腹东床的为婿。我就得意这样的,他将来肯定是一个好女婿。”此人正是王羲之,东床快婿一典故由此而来。之所以选王羲之,当然不是因为他穿露脐装性感^_^,而是因为晋朝就推崇这种自然、率真一点也不虚假矫饰的风气。    阮籍更是这样的人,他很孝顺,但他正和别人下围棋时,有人告诉他母亲死了,对局者说别下了,阮籍却要坚持下完。如果按儒家礼法而言,老妈死了还在下棋,肯定是个不孝之子。但阮籍后面的表现却是“举声一号,吐血数升”。由此可见,他的内心中是很悲痛的,但是他不愿意按儒家礼教中的那样的规矩来表现自己的“孝道”。江湖夜雨也到农村参加过丧事,好多人大操大办,派场很大。可那些孝子们虽然披麻带孝,大声嚎哭,却和演戏差不多,真的是“哭泣无涕,中心不戚”。没有外人来时,有时候这些孝子贤孙们就坐在地上谈笑,一旦唱号的叫道:“客到!”就马上跪到震天般嚎哭,真让人哭笑不得,煞是好玩。中国人连守丧也如此作假,不知道有什么还是真的。    随便说一下,金庸先生写的《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听说香香公主死了的消息后,还继续和无尘比剑,最后也是满口吐血,分明就是模仿阮籍这个故事而来,但是江湖夜雨觉得陈家洛此人迂腐不堪,把香香公主送入乾隆的虎口,分明就是和杀妻吃肉的人差不多是一路,把道家风范安在他身上,有点不合适。    接着还说说阮籍的性格,阮籍的邻家有一个少妇很漂亮,和文君一样当垆卖酒。阮籍经常去那里喝酒,醉了就躺在卧人家身边。也不顾忌什么。但这个少妇和她的老公都知道阮籍虽然不拘礼法,但内心也是个光风霁月的人,所以一点也不当回事。有个人家的女儿才色超群,未嫁而死。阮籍其实和人家没有什么关系,也不认识人家的家人,就“径往哭之,尽哀而还”,也不避什么嫌疑。大家也知道他的脾性,说他是“其外坦荡而内淳至”。像阮籍这样的人,大概就有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意思吧。      
江湖夜雨素来不喜经常端庄严肃,一本正经的人。我很欣赏李白笔下的意境: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真心的朋友是不用多礼的,有的却是一种真性情。        江湖夜雨喜欢道家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家从来不骑在人们头上让人们崇拜。庄子的杂篇《寓言》一文讲有个叫阳子居(可能也是有点地位权势的人)的人向老子学道,老子将他训了一通,说他太高傲,于是他一改原来的做法,原来没有向老子学道前旅社中的人都恭敬相迎,店老板亲自替他安排座席,女主人侍候他梳洗,先坐的人让位子给他,做饭的人都不敢当灶。但他听了老子的教诲后回来时,人们都不再敬畏他,而是和他抢座位。这就是”野老争席”一典故的由来。    真正的有德之人决不会强令他人顶礼膜拜自己的偶像,就像庄子,他没有神像供人们跪拜,但向往自由自的人们的心里却都有他的庙堂。这也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一种体现吧。        
  不知道就是知道了。知道了就是不知道。
  好贴留名
  道法自然,大象无行,大音希声。  体会道家和禅宗,实则是辨证法对世界观的最佳体现。
  此大智慧者所为哉
  挺好挺好,就是“有为无为”那里说的稍浅了点。先有为再无为哪行,有为和无为本是一体的。    你举社栎树的例子怎么不举全呢?后来匠石做梦还梦到了这棵树呢,树骂匠石说“将死之散人又焉知散木!”,呵呵    有为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有为,这是一种境界啊。这叫“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庄子说的是“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听听,有“过”有“当”,当然是要“为”了。    其出不忻,其入不距;倏然而往,倏然而来而已矣
  还有个故事“抱翁丈人”总是被人错误的引用,去说明机心不可用,可是后面孔子说的才是对的:    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庄子很重视一个人怎么与世俗相处,专门写了《人间世》来说这个问题。要知道《人间世》可是内篇第四啊,挺重要的。其实从齐物论第二讲理论基础以后,从养生主第三就开始讲一个普通的人怎么在这红尘里与世俗相处,怎么逍遥而游。庄子曰:绝迹易,无行地难。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所以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这样达到老子所说的宠辱偕忘的境界。    而且通过抱翁丈人这个故事,庄子还说明真正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其实跟普通人一模一样,谁都看不出来,也许他跟我们一样,上学找工作结婚过日子,有时候还在天涯灌灌水呢~~~呵呵。所以说并不是只有具备象独孤大侠那样的武功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求伯君就更甭提啦)。但真正做到的人,又岂只是独孤大侠能比的么!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是偶最爱的李白的诗,楼主,用史解一下如何?    两人对酌山花开中的两人是谁?  一杯一杯复一杯一共喝了多少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中君又是谁?  明朝有意抱琴来抱的是什么琴?
  哈哈,终于更新了,长见识了.  楼主很多批儒的地方啊,希望不会有某些人来乱咬了.  道可道,非常道.
  有能看到江湖夜雨得帖子了,长见识 !
  现代社会,楼主算个博学之人。敬佩!回帖中都是赞扬的多,甘冒不韪窃,斗胆说两句。  1.敢说国学探微,楼主谈道家这么评价儒家,下回如何分解?楼主好象与现在文明社会对儒家的评价不太一致!其他国家有些已成立“孔子学院”,重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政府现在也对儒家思想做了重新认知,世界普遍认可孔子的教育家的历史地位。难道楼主却又要打倒“孔家店”?难道“论语”、“中庸之道”、“大学”不好?  2.不知楼主如何理解“忠义”二字?对关云长的“义薄云天”也是不以为然?您是赞成杨振宁博士的“在关键的时候都做出对自己人生最有利的选择”这类言论?连对唐—张巡名将都如此评价(历史已有定论人物)??  3.儒道都为华夏优秀传统文化,我个人深深引以为豪。  以上个人浅见,望楼主海涵!期待以后楼主大作!
  作者:酒后狂吟 回复日期: 22:15:24 
    以道修身    以儒报国    以佛静心  ~~~~~~~~~~~~~~~~~~~~~~~~~~~~~~~~~~~~~~~~~~~~~~~~~~~  握手!
  好文章,拜读
  庄子还说明真正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其实跟普通人一模一样,谁都看不出来,也许他跟我们一样,上学找工作结婚过日子,有时候还在天涯灌灌水呢~~~    晓暮你好,你对道家也研究很深,说得也很精到。不过庄子有时也说畸人者畸于人而牟于天。庄子笔下的那些修道真人有时是混迹于人群,但有时候又描写地神乎其神,或者性格古怪离经叛道。
  拜读  
    作者:酒后狂吟 回复日期: 22:15:24        以道修身      以儒报国      以佛静心  ——————————————————    这一段话不得不顶
  好多情况是报国不成就只好修身,修身不成就只好静心啦^_^
  儒学思想是粮食,道家思想是药,二者相辅相成才有健康的灵魂    @@@@@@@@@@@    中国历史上每一盛世,从汉的文景之治、到唐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无不是老子政治哲学的功劳。中国与美国的差别是:与老子天道思想一致的古典自由主义是美国的立国之本,是其制度的神髓;而在中国老子天道思想只是在深受暴政荼毒之后的急救包,天道思想最多停留在政策层面(黄老治术),一旦病情有所好转,老子的治国哲学便被抛到九霄云外。所以,美国的强盛持续不衰,而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昙花一现。究其根本,关键还是要看,一个国家是否能把天道思想能够成为立国之制度的价值和灵魂,而不仅仅是政策层面的急救药。如果这一看法成立的话,中国的制度变革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孕育着老子天道思想的《道德经》这个自由奇葩,根在墙内,却香在墙外。我们期待着,天道思想在墙内散发出更多的、更加持久的芬芳。  
  搬把板凳  
  不如学沙梨熊,报国不成,卖国无门,才修身,才静心,在网上写帖子自娱自乐,顺带娱人.  在沙梨熊眼中,卖国无门,A片有码才是人生不幸之事,偶觉得此熊真是太可爱.
  我觉得老子对道的理解最深最真,表达的最简单又最深奥。庄子对道有自己的理解,但是觉得和老子比还差一段距离。  
  1.敢说国学探微,楼主谈道家这么评价儒家,下回如何分解?楼主好象与现在文明社会对儒家的评价不太一致!其他国家有些已成立“孔子学院”,重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政府现在也对儒家思想做了重新认知,世界普遍认可孔子的教育家的历史地位。难道楼主却又要打倒“孔家店”?难道“论语”、“中庸之道”、“大学”不好?  ------------------  先秦的儒家经典对我党来说只剩“和谐”二字!  君不见,“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和谐地球”处处闻?    和谐是啥意思?孔子也要疯了!
  偶总觉的道家远不止是心灵鸡汤。    无为而无不为,道家是自由的,可以入世,可以出世,    所以才会有山林隐士,才会有兵家、法家。    没有道家,还有中国艺术吗?不可想象啊!
  只爱月黄昏:    儒家文化当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总觉得儒家文化是为统治者打造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像道家那样是为人,为个人。而且儒家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和人性相对立的层面去,如果我是老板,我当然不喜欢我的员工都信道家这一套,当然喜欢他们对我忠,对企业忠,加班也任劳任怨,怎么样能做到呢,儒家的学说才合适。  这里抨击了绝对不是儒家的全部,而是儒家中最腐臭的部分,这部分其实早已像癌症一样扩散了。
  也许儒家文化打造了中国的政治和文明。但政治和文明并不一定让人快乐,而道家是让人快乐的,并且如果读得懂,人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快乐的根本。
  儒家文化当然不是一无是处,但是总觉得儒家文化是为统治者打造的一种工具,  ========================  未免小瞧了孔孟。纣无道,周可代作何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夫子又往哪里摆?  要说是被统治者扭曲成工具,可能说得过去。一把好菜刀,孔孟用来做饭,大佬们用来骟人,是儒家的问题吗?  哲学,俺白丁猢狲理解,第一是概念清楚。      而不是像道家那样是为人,为个人。  ==============================  可能又不免小瞧了雨哥推崇的道家。  道,是对终极规律的深刻关怀。包含但不限于为人,为个人。内涵扩大,却把道的外延从汪洋缩成芥豆。把道说得酱木出息,老子是一定要叹: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了。  偶只看过老子,还是白话文,体会最深的是:  有知,不等于有识,更不等于有智。可能还不如无知。
     四、 清心寡欲    
江湖夜雨在前面说过,道家思想按我的理解,逍遥而游是主旨,无为而为是其核心。清心寡欲正是其实的一个方面,既是无为而为的一种体现,又是逍遥而游的前提。我们前面说过,想逍遥而游,就要摒弃自己过多过贪的欲念,就必须要清心寡欲。    清心,就是内心清静而无杂念;寡欲,就是不要有过多的欲望。清心寡欲,保持思绪宁静、神气清灵是养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先来看一看老子《道德经》是怎么说的: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使人目盲”:过多的色彩和视觉刺激会使人视力变差甚至瞎掉,这点大家可能都有体会,自从现在有了电视电脑等,近视眼的人数成倍地增加。像江湖夜雨的父辈,近视眼的人只是少数,但现在,好像不近视的倒是少数。这恐怕正是这句话的最好例证。    “驰骋田猎会使人癫狂”:这句话说打猎等玩乐让人心志狂纵。当然老子那个时代物欲上的东东远不及现代丰富,狂奔打猎在当时看来就是最好玩的了,被老子认为是“使人心发狂”的行为。但如果老子看到现代社会中五彩光柱乱射中的迪厅中的男男女女,边摇边唱:“做爱爽不爽呀,没有摇头爽呀”,恐怕就觉得“驰骋田猎”又太小儿科了。    “难得之货,使人行妨”:是说奇珍异货往往使人行为失常,从而受伤。是啊,世间所谓的宝物,其实都是些不祥之物,同昌公主当年有好多宝物,但却寿夭而死。招福MM分析说,像夜明珠之类的可能有放射性物质而导致癌症。又比如像《倚天屠龙记》中的屠龙刀、《笑傲江湖》中的辟邪剑谱之类的东东,哪一个不是引得人们不要命地去抢,又搭上了多少条人命在里面。所以都是不祥之物,在道家眼里,这些都不是宝物,道家所谓:“人有三宝精气神”。这才是最重要的宝物,这宝物人人都有,但好多人不重视。    “宝物”是这样,飞来横财也是如此,一旦有了意外之财,往往并非福祉。以下两条是江湖夜雨从网上找到的新闻,当是真人真事:    英国利物浦一名男子在中了彩票大奖之后,为防止闹离婚的妻子分享自己的财富,在两人争吵扭打的过程中,竟下狠心扼死了自己的老婆。    人民网太原2月2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近日,榆次区文化广场前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福利彩票发行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大奖是价值数万元的汽车。17岁少年王鹏(化名)中了大奖,但他没想到这笔意外之财带给他的却是与自己的亲生母亲对簿公堂。    这种例子其实不少,如果没有意外的“难得之货”,飞来横财,夫妻母子间可能还不会有这么多的变故。    “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说吃得味道太刺激了,就使得味觉迟钝,现代人多数喜欢麻辣烫的食物,可能就是因为吃得味道太多了,需要过度的刺激。五音使人耳聋的例子也是有的,经常听耳机也会使人听力下降,耳朵受损。        其实古代一直比较推崇清心寡欲的生活,道家更是如此,大家可能还记得《倚天屠龙记》中所描写的张三丰真人修行的静室中的布置,张真人做为武林中的顶尖儿高手,当然不会“设得是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但也不像一般的“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大豪一样金碧辉煌,雕龙饰凤。他的住处只是:“但见板桌上一把茶壶,一只茶杯,地下一个蒲团,壁上挂着一柄木剑,此外一无所有。桌上地下。积满灰尘。”这正是清心静思的修道之人所喜欢的环境。张真人自己写过《一扫光道情十二首》,其中之一就说:“一扫光,照见真,拍拍满怀都是春。玉非宝,珠非珍,北邙路儿不随身。有象有形皆是假,无声无臭始为真”,按江湖夜雨的理解,也是讲清心寡欲,不为外物所迷,返朴归真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一下道家经典中的“十二少、十二多”之说。这个可能大家先是从《神雕侠侣》中了解到的,起码江湖夜雨就是先从这本金庸小说中看到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说:“那古墓派玉女功养生修炼,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小龙女自幼修为,无喜无乐,无思无虑,功力之纯,即是师祖林朝英亦有所不及。”    所以小龙女能貌如天仙,显得比杨过还年轻,看来这“十二少、十二多”比“融合东方草本精华与西方尖端科技”的玉兰油净白莹采系列还要强得多啊。其实这“十二少、十二多”正是清心寡欲四个字的具体而微的形式而已。    这“十二少、十二多”并非金庸先生所创,其实是道家经典《小有经》中的,在该经中除了前面金庸先生引用过的那一段外,紧接着还有如下的文字:        无多者,几乎真人大计。奢懒者寿,悭靳者夭,放散劬劳之异也。田夫寿,膏梁夭,嗜欲多少之验也。处士少疾,游子多患,事务繁简之殊也。故俗人竞利,道士罕营。胡昭曰:目不欲视不正之色,耳不欲听丑秽之言,鼻不欲向膻腥之气,口不欲尝毒辣之味,心不欲谋欺诈之事,此辱神损寿。又居常而叹息,晨夜而吟啸不止,来邪也。夫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此则啬神之一术也。    这段文字说得也很精辟,大意说,过度经营的人,过度骄奢的人多数都不能长寿。所以要清心寡欲处世。但是一般人不可能完全无欲求,又不可能一点事务没有,但是应该尽量地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减少一些欲态。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他的医著里也同样提到过这“十二少、十二多”,并指出,长寿对大多数人而言有“五难”:一、名利难去,二、喜怒难除,三、声色难断,四、滋味难绝,五、神虑难散。《黄帝内经·素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这个道理,道家其实对于养生修身有一大套自己的理论,涉及到了道家内功心法的部分,我们放在“缮性养生”一篇细谈。      但我们现在社会中,物欲横流,要做到“清心寡欲”四字却越发地不容易。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但我们现在一出门,到处是“可欲”之事,街上跑着豪华的车子,像宾利旗舰版的雅致Mulliner728,江湖夜雨有生以来挣得钱都不够买车上的一副窗帘,就算是宝马、奔驰之类也让人眼热心馋;广告牌的热情语句提醒你入住他们的情景花园洋房类别墅,但其价格却是一般的工薪者几辈人都成为“房奴”也难以如愿;街上很多有风情万种、丰胸美臀的美眉,但如果你不趁前面那两样,恐怕她们也不会正眼瞧你。琳琅满目的超市里有十几万一件的杰尼亚西服,有一万多元的LV旅行箱包,也有几千元一支的雪茄,七万美元一磅的咖啡。如果你只有看着的份儿,你越看越觉得自卑,在豪华的都市里总觉得自己的钱小,总觉得自己的无能无力。因为现代社会中流行的信条是:世界上最高贵的莫过于有钱,最耻辱的莫过于贫穷!你买不起以上的东西,你就是耻辱低下的,别说美眉们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    在中国古代信念中,从来没有大肆赞美过巨富豪门,反而是对“一箪食,一瓢饮”的高尚之士崇敬有加。但在如今,没有钱是最可耻的,有钱就是最荣耀的。都市中充满喧嚣而躁动,而其中的能量几乎正是来自金钱的暗流,都市中的光怪陆离的一切仿佛伸出许多条无形的手,拉你去纵欲的漩涡。现代人讲究快乐至上,感官快感至上,什么“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陈旧传说,统统滚一边去,我们现在的什么现代科学研制什么“蒙药神丹”、“来自青藏高原的壮阳产品”可是既健身又让你HAPPY,现代医学也证明,性高潮是有益健康的。所以哥们姐们你们就大胆地爽吧,洪晃姐姐是女人都说要睡上5到10个男人才算够本。    然而药王孙思邈指出:“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明代的李日华亲历晚明放荡奢华的社会风气,针对倡导“采阴补阳”的方士邪说驳过:“世间唯财与色,能耗人精力,速人死亡,而方士言道:‘金银可以点化以济世,少女可以采药而长生。’既快嗜欲,又得超生,何惮而不为耶?予以天理人性揆之,恐无此大便宜事。”是啊,哪里有这种便宜事,从来就没有恣欲既HAPPY又能健身的事情,如果有这种事,那何不发明一种既补身体又能让我们爽透的毒品来尝尝?    但现代人早已被物欲蒙蔽了本性,时间就是金钱,处处都有商机。正像慕容雪村在《伊甸樱桃》一书后记中写过的那样:“根据经济学原理,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交易,交易不成只是价格不对。那么,上帝多少钱一斤?妈妈多少钱一斤?”……这世上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可口可乐、微软、大众汽车、IBM……”每个人都这么说。只是没有人。“人能值几个钱?”一个受访者反问道,“坐飞机摔死了,才赔几十万。”“是啊,”另一个附和说,“还有更便宜的,据说在有些山区的煤矿里,砸死一个人才赔八千块。”价值连城的商品,一钱不值的人类。岌岌可危的时代,每一种商品都有它灿烂的名字,而人类却都成了无名者。一切神圣之名,一切光辉,一切荣耀,俱归于商品。亚当是谁?一种壮阳药。夏娃是谁?一种女用洗液。被吞噬的人类始祖,被遮蔽的遥远神明……”     (本篇未完待续)
  好,继续!今天去北大听刘大钧讲易经,结果中央电视台来了拍摄等借口,保安奉了上级命令向条狗一样,不让进就是不让进。有的人手一扬就拉进去一大帮。唉,中国这地方,听个讲座还要分三六九等。还是天涯好!天涯万岁!!!!!!!!!
  俗世中人,有几个能逃得开名利场?  所以,儒家思想是深谙人类欲望的思想.而道家思想,只有在人们得失过后,才能被重新想起.
  道家无上心法是 心灵感应
  好象偶刚才的发言没有出现?肯定是验证码搞鬼?  偶没有过激言论的.
  振聋发聩
  道家的经典淮南子,我也尤喜之。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互补,儒道也有相通之处。  楼主好文,顶一下。  
  我身边有一个前辈,拥有亿万家财,每天从他手中进出的钱都上千万,他也几乎每天都在坐飞机。    某天,饭桌上,听到一个飞机坠毁的新闻,他竟然轻松地说,  如果他在飞机上,得到的清算价值就十万。    
  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举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净化道德,提高修养,修炼人格,以&无为&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领略到人不能脱离这个社会,于是要教会人处世的方法,教给人一种处世的心态,其比老子要有进步意义,另外,楼主好像还没切入到关键的部分,不敢妄加揣测,默默关注中
  不错!  斋主的一个朋友说过:“中华民族是一个早慧的民族”,斋主以为,道家思想就是这种早慧的最明显代表,以无为为有为,以清静渡红尘,二元对立成为和谐统一,就好比道家最具代表性的太极图形一样,其实体现了“混沌”二字的价值。
  好贴,等待下文.  还是那句,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在《让王篇》中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 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 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      这段意思是说,韩魏两国互相争夺土地,子华子见到韩国的国君昭僖侯时,昭僖侯正发愁呐。子华子劝他说:“现在假如上天放个书铭在你面前,如果你左手拿它就要砍你左手,右手拿就要砍你右手,但如果能拿到它就可以得到整个天下,你愿意吗?”昭僖侯一听要砍手,就怕了,说:“我不拿它。”子华子于是说:“说得好啊,由此看来两只手臂要比天下重要得多,那整个身体比双手更重要了,韩国没有整个天下重要,现在正在争夺的,只是韩国的一点土地,比韩国要轻得多,所以你何必伤身发愁去忧虑这件事呢?”    呵呵,看来这个子华子逻辑推理方面很在行,其实他等于给昭僖侯解析了一道数学题:    ∵双手>天下,AND身体>双手,韩国国土<天下;    ∴身体>韩国国土这件小事。       不过这是庄子那个时代,后世人心不古,却又大不一样了,宁愿失掉手臂来换天下的人大有人在。明朝时的栯堂禅师就说过:“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指连城之璧,像和氏璧那样的宝物)”。对于后世的人来说,一只手臂算什么?岳不群、林平之等为了练成威震武林的剑法,连男人最宝贵的小JJ都割掉了(对于男人来说,小JJ绝对比手臂更宝贵,杨过断了一只手臂,依然不失为英雄,但如果他没有了JJ,那他的形象可就~~~~~),所以庄子文中的说法已经完全不成立了。从第一个推论“双手>天下”这一步就要批上个大红×,现代人更是如此,有些人不惜卖肉卖血卖器官,据报道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让当明星成为了中国全民运动。在山东有一个女孩子,为了想筹钱出唱片,居然公开兜售自己身上的器官。这个愿卖器官的女孩姚兰说:“我愿献出一切,甚至就是眼膜角膜什么都可以,只要是我交了这20万的制作费,我就可以加入这家唱片公司。” 庄子如果能看到这个MM,恐怕就不敢说这上面的故事了吧。所谓“只要“有50%的利润,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呵呵,如果真有用只手臂就能换整个天下这样一本万利的“好事”,大家不打破头去抢才怪呢。    但在事实上,那些名利财货就真的那么重要吗?而且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基于一种虚荣的心理在作崇。其实在当前社会中,虽然有很多的人不满意,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衣食无忧的。如果真正按道家思想中的要求来生活,又能花多少钱?现代科技的成果像电脑、手机、电视等等,让我们拥有了很多古代帝王们也无法享受到的东西,网上有句话,话糙理不糙,说是:“毛泽东再伟大,也没用过大哥大;蒋介石再牛X,也没见过BP机。”江湖夜雨原来用一款很古董的手机,值不了150块钱,但有次看电视剧《黑冰》上王志文演得身为海州药业的老总居然也用这样一款手机(电视剧是几年前拍的,那时这种手机就是最新款了),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东西其实并非在实际中给我们带来多少用处,主要就是个面子上的问题。但是我们身边好多人就是喜欢攀比,一直不会满足,我有25吋的彩电,人家是液晶的;我有彩屏的手机,人家是能摄像照像的,我有奇瑞qq车,人家是宝马,总是觉得不满意,总是想追最新潮的东东。中国人好的就是面子,所以国人对高档汽车和高档手机的消费还是比较热的,因为这两样东西是脸面。但老子说过“不贵难得之货”,这些东西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值得为这些东西付出你的青春,你的自由,你的爱情,你的热血吗?    当然,这里也并非劝大家就此退隐山林,出世而游。而是不要整天以一种狂热的心态来追求这些世人所追捧的东西。而且有时越是这样,你反而会获得更多,包括金钱物质上的收益。爱因斯坦没有说整天想发财致富,他想的是和赚钱风马牛不相及的相对论之类的玄妙东东,他说过:“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但爱因斯坦缺钱吗?他曾以大企业家赠送的数千美元支票当书签用,以致于不晓得什么时候丢失了;电台请他发表演讲,一分钟报价1000美元,竟遭到他的拒绝。这正是不得而得的体现。张大千一度迷恋佛学,竟然想当和尚,只是怕在头上烫九个香疤而作罢,依他的性情,也不会整日“汲汲于富贵”,钻营生财之道,但他靠绘画上极高的艺术成就,双手就不啻于印钞机。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巴西居住,在巴西圣保罗购得的二百亩柿子林开辟成一个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住宅花园。花园内分为房舍、梅林、假山、奇石、亭子等,并高价采购来一批奇花异草。这座精美的住宅花园被张大千题名为“八德园”。 后来,张大千先生回台湾居住,又亲自设计督工兴建了一处“摩耶精舍”,坐落于台北市外双溪溪水双分处,占地1911平方米。你能说张大千先生没有钱吗?    有的朋友可能说,像爱因斯坦和张大千这样的人都是不世出的奇人,几百年未必见到一个,我们也无法效仿。这话不假,但是江湖夜雨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道家所提倡的清心寡欲、得失随缘、道法自然的生活态度是对养身修性最好的,是最有益于身心的。正像青菜豆腐,小米稀饭,虽然没有明脂大肉、香烟烈酒更具有刺激人们味觉的效果,但对人的脾胃却更有益处。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感觉不舒服,去看医生。大夫问他:‘你吸烟吗?’那人说:‘不吸。’大夫又问:‘你喝酒吗’,‘不喝。’大夫高声说:‘不吸烟不喝酒,你还活着干什么’”。    不喝酒、不吸烟、不泡妞真的人生就毫无乐趣了吗?清心寡欲的生活真的就这样无味吗?还有的人一闲下来就觉得无事可做,空虚无聊。看来明代陈继儒说的话真对:“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所以江湖夜雨想在这里介绍一下道家生活中的一些乐趣,让大家看看这种生活是不是比狂醉糜烂的生活别有一番滋味。    明董其昌曾说:“故人情到富贵之地,必求珠宝锦绣、粉白黛绿、丝管羽毛、娇歌艳舞、嘉馐珍馔、异香奇臭,焚膏继晷,穷日夜之精神,耽乐无节,不复知有他好”。是啊,除了这些浮光艳影之外,真得就没有赏心悦目之事了吗?  
清代石成金写过康熙初年,有个田老者,自号靠天翁,寿至一百一十七岁,无病而逝。说是他的竹园里万竿绿竹参天,屋傍草轩自题曰:“啸玕自乐”(江湖夜雨怀疑金庸先生写《笑傲江湖》中的绿竹翁就是依此形象)。他家里书积盈架,柱有二联写道:    随时快乐随时福,一日清闲一日仙;竹里常怡无事福,花间熟读快心书。    这正是有道之人的逍遥之乐。石成金还曾说:“随时随地俱有真福,全在达人之会享而已……居于杭之西湖,随时玩赏,不负生平。唯是清赏妙境,遍满寰宇,岂仅西湖为然?比如每晨之晓山,千态万状,不拘楼阁山岭,我只凭高玩赏,是即登保俶之周览矣。又如梅花,无论几株,多则固妙,少亦不减其妙。或黄昏,或白昼,携酒静赏,兴致亦不亚于孤山遇仙矣!其余桑麦、桃柳、荷桂、禽鸟、风花雪月种种诸胜何地无之?只在会享福者之留心领略,则时时自得真福。”    是啊,这样的“达人”(呵呵,达人这一个词现在好像又流行起来了)随时随地都是平安喜乐的。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全在达人有心领略。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客人怀古伤今,不能释怀,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的这段话,正是来自于道家的思想,从而让“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只要我们用心领略,我们会获得很多别人用钱都买不到的乐趣,其实精神上享受,比物质上的享受更高级更有滋味得多。本源于我国,现传入日本的茶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据说日本茶道,讲究“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入茶室前要净手,进茶室要弯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日本有一句格言:“茶室中人人平等。”从前要把象征身份地位的东西留在茶室外,武士的宝剑、佩刀、珠宝等都不能带进茶室。茶室里的壁上通常是古朴的书画,再配上一枝或几枝鲜花装饰,显得高雅幽静。茶客进入茶室后,应安静、恭谨地跪在“榻榻米”上,身穿和服的茶人也跪在榻榻米上,先打开绸巾擦茶具、茶勺;用开水温热茶碗,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茶碗小而精致,一般使用黑色陶器,日本人认为幽暗的色彩自有朴素、清寂之美。茶道之茶称为“佗茶”是“幽寂”、“闲寂”的含义。坐在幽寂的茶室里,边品茶边闲谈,不问世事,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修身养性,心灵净化,别有一番美的意境。这里已不是单纯的喝茶,而是一种精神体验。千利休的"茶禅一味"、"茶即禅"观点,可以视为茶道的真谛所在。    像这样的饮茶,已不仅仅是在饮茶,而是一种精神享受和体验了。其实,日本这些东西只是学自我中华上国的“尘垢粃穅”而已。可惜的是,我们中华上国的好多珍宝,国人却不自惜。浮躁的国人很少有能体会茶道的了,茶道这些东东,哪有KTV包厢里HAPPY好玩?    古人曾说有:“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鸟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等八乐,如果大家渐渐喜欢这样乐趣,也是会享清福之人而几近于道了。    在道家人物或者道教的神仙中,并不都是整天枯槁如木的呆人。像道教的神仙,也食碧藕仙枣,饮琼浆玉液,另外多数喜欢下棋弹琴什么的。对了,琴棋书画,似乎天生是道家人物所消遣玩乐的工具。所以这几样技艺,是绝对离不开道家的。当然,古代的琴和现代的琴不大一样,弹起来讲究冲淡平和,像古曲《梅花三弄》、《渔舟唱晚》等都是如此,不像现代流行音乐那样HOT,经常撩拨人们的本能欲望,不自觉地就随之摇头扭臀。即便如此,江湖夜雨觉得如果静下心来体味不同的音乐,也是很能让人得到精神享受的事情。而棋虽然争杀激烈,缁珠必较,但却能让人思索这浓缩的人生百态,所谓“闻道长安如棋局”,世事变幻亦是如此,“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棋下完后一抹,又有什么?所以以棋为乐,可以通透世情。至于书画,更是与道禅为友。道法自然,书画也得自天然,纵其疏放,清淡雅致的中国写意画正是道家心境的体现,沉溺其中也会经常获得美的感受。西方有话叫“艺术家是最接近上帝的”,道家这里没有上帝,但艺术方面的东东也是最能纯洁人们的心灵,从而让我们接近自然之道的。老顽童周伯通说过,世间的东西玩得时间长了就不好玩了,只有武功越钻研越有趣,琴棋书画以及自然科学之类的东东也是如此。而且这些东东“玩”得好了,还能有助于我们安身立命。    总之,道家的清心寡欲并不是让人如槁木死灰一般,而是让人体会到俗人无法体会的更高层次的快乐。这又有点无为而为,至乐无乐的意思。清心寡欲深得道家思想之人可喜可乐之事甚多,江湖夜雨戏为这十三条“不亦乐乎”为此篇作结,望能博一笑:      一、为省钱常吃青菜豆腐,却得身轻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之忧,不用买减肥药,不亦乐乎!       二、安步以当车,汽油价飞涨,收费站巨增,而吾独不为忧,不亦乐乎!      三、单位开会,领导大讲三小时,而吾于台下看完一本明代小品,不亦乐乎!      四、胸无城府,不会勾心斗角,别人暗讽挖苦之语竟不能领会,使其茫然若失,不亦乐乎!      五、股市大跌,而吾辈本钱甚少,仅损失几百元钱,比之大户中户不亦乐乎!      六、上网看贪官被捉,大豪破产,名人绯闻不亦乐乎!      七、闻有多人夜不得眠,心不得安,而吾吃时吃得,睡时睡得,不亦乐乎!      八、手机不慎被偷,然只值二百元,不亦乐乎!      九、众人为评职称奔走,争吵斗气,而吾干脆不报,且省报名费若干,不亦乐乎!      十、今夜月白风清,独自打太极拳一趟,心意自得,不亦乐乎!      十一、上网下围棋一盘,百目大优之际,因与MM聊天,不慎被对手翻盘,因存之,法古谱“邓艾开蜀势”名之为“李闯入京势”,不亦乐乎!        十二、逛古董摊,点名要假古董,从而不可能受骗,而置之室内,朋友无人能识为赝品,不亦乐乎!        十三、在大排档喝扎啤,酒酣耳热之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胡说乱骂,事后不必如黄健翔一样道歉,不亦乐乎!      
  本段沙发!
  晕!  黄健翔也不用道歉.
  最爱老庄...  论思想,推崇老子多些,因为老子更深刻,但是庄子,文采斐然,不可方物  
  夜雨兄深夜奋笔,我等粉丝们幸甚!  海蓝蓝为夜雨兄的高楼添砖加瓦!
   1.敢说国学探微,楼主谈道家这么评价儒家,下回如何分解?楼主好象与现在文明社会对儒家的评价不太一致!其他国家有些已成立“孔子学院”,重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政府现在也对儒家思想做了重新认知,世界普遍认可孔子的教育家的历史地位。难道楼主却又要打倒“孔家店”?难道“论语”、“中庸之道”、“大学”不好?    ------------------    先秦的儒家经典对我党来说只剩“和谐”二字!    君不见,“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和谐地球”处处闻?        和谐是啥意思?孔子也要疯了!  ========================================  经念歪了,是和尚的问题,别说经不好。:)  我的意思是说连我们的政府都开始认同了,多不容易啊~~  最近再看南怀谨的《论语别裁》,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  薪尽火传。我愿意做草根!
  庄子太过唯心主义啦`~~~~
  自带小板凳
  庄子和老子是有不同的。
  读完才来顶贴
  haha   转至 天汉民族文化   .cn/bbs/dispbbs.asp?boardid=46&id=17779&star=1#155867    多谢
  记号,回头好好读~
     五、齐物而观    
“齐物而观”也是道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也是一种非常玄妙,一般人如江湖夜雨辈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来自于庄子的《齐物论》等篇中。当然在《道德经》中也提过和此相类似的一些说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也是就说天下人知道了“美”这件事后,那丑也就产生,知道善这件事后,恶也随之而生。所以有和无是相对而言的,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等也都是比较而言的。说明完这些被学院派人士称为“辩证法”思想道理后,老子就推出这样一个结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意思说,所以道德高深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教导别人却并不用过多的言语,任万物兴作生长而并不加以干预,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其能,功业成就而不自居其功。        据江湖夜雨的理解,看来还是通过“齐物而观”、“万物一般”的思想来引导人们达到无为的境界。       老子的道德五千言,确实是“简约而不简单”,但是正因为其太简略,也产生了不少的歧义。庄子说得比较生动和明确一些,我们再看《庄子》中是怎么说的: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能?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庄子·齐物论》)  
    意思说:人们要是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腿疼痛,甚至酿成半身不遂要服万通筋骨片,那泥鳅是不是也这样呢?人们住在高高的树木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而猿猴也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最懂得居处的标准呢?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食草芥,蜈蚣嗜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类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猿猴和猵狙(猕猴的一种)拍拖,麋喜欢与鹿ML,泥鳅则与鱼交尾(?江湖夜雨觉得这个也不一定对,但庄子大意是说还是找他们的同类)。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了,几乎是人见人爱,可是鱼儿见了她们深深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高高飞向天空(沉鱼落雁典故由此而来,但好像不是赞美的话啊^-^),麋鹿见了她们撤开四蹄飞快地逃离,都没有“爱”这些美女的意思(电影里的大猩猩“金刚”爱美女的故事虽然骗了不少MM的眼泪,但肯定是乱盖的)。那么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所以庄子说以我来看,仁与义的头绪,是与非的途径,都纷杂错乱,我怎么能知晓它们之间的分别!”      所以,就庄子来看,天下的是非黑白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而言,像上面所说的,泥鳅如果住到我们装修得挺豪华的大理石地面的住宅,麋鹿如果整天让它吃我们人类的满汉全席,都不会觉得好,反而会苦不堪言。张柏芝、萧蔷之类的大美女虽然把男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但是鱼和雁之类的动物并不会觉得她们美,而且要被吓得乱跑,对动物来说这些美女和吓坏小朋友的丑女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说采用不同的标准,天下的善恶、美丑有时就是颠倒的。从某一方面看施琅大将军,就是汉奸叛贼,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爱国英雄。众网友们有时也为了此类命题吵来吵去,但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按庄子的观点,根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美丑善恶,其实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庄子在他的文章中早就对众网友的拍砖掐架的行为作了一个结论: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意思说:假如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输给你,果真对的就是你?我胜了你,你输给我,我果真就对么?是我们两人有一人对,有一人错?还是我们两人都对,或者二人都错?我和你都不可能知道。凡是人都有偏见,我们来请谁来评?如果请的人和你观点相同,他已经和你意见相同,怎么能评?如果请的人和我观点相同,他已经和我意见相同,怎么能评?如果请的人和你我观点都相同,他已经和你我相同,又怎么能评?既然我和你以及他人都无法来评,那是非对错那个能懂?        这一段庄子好像在说RAP^_^,其实绕了半天舌,还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就是没有什么是非对错而言。       庄子在他的文中不止一次地讲这种“齐物而观”的观点,他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意思说如果从万物相异的观点来看,同处一身的肝和胆就像楚国和越国那样遥远,而从相同的观点为,天下万物都混同如一,没有什么区别。并且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这里庄子可能把大家说的有点糊涂,怎么泰山(即文中太山)倒是小的,秋毫之末倒是大的,八百岁的彭祖倒算夭折的,刚出生就死掉的婴儿倒是长寿的,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像逆练九阴真经以后的欧阳锋一样,一直头下脚上,世界完全颠倒过来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庄子的《秋水》篇里讲得好像更清楚些,顺便说一下,《秋水》篇是江湖夜雨最喜欢的文章之一,想信读过此文的人无不为庄子博大无垠、神游八极的气势所折服。在此文中,小小的黄河河伯(河神)先是由于黄河汛期的到来而自高自大了一番,但当河伯来到入海口处一看,这才“望洋兴叹”(此成语由此而来,并非江湖夜雨戏用),北海神开导了他一番后,他才明白了自己在天地之间,就好比小石头和树木在大山上一样渺小,而四海处于天地之间,也像蚁穴在大泽中一样不足道,中国位于四海之内,更像是大粮仓中的一粒米。个人和万物相比,正像是马身上的一根毛一样。所以说:“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也就是三皇五帝他们所争夺的,仁人智士们所辛劳忧虑的,无非都是这些东东罢了,值什么?其实就像马身上的一根毛一样轻,人们常用“轻于鸿毛”来比喻事情的渺不足道,庄子这里更厉害,都成了马毛了,比“鸿毛”还要轻得多。    然而河伯认识到这个程度,好像还只是小学生的水平,北海神还没有给他讲微积分之类的东东。河伯又接着问:“那么我视天地为大,毫毛为小,可以吗?”当然如果大家细读《秋水》这一篇的话,会发现河伯这句话按当时情境来说,也问得不是太自然。倒好像是我们当教师的讲示范课时,事先安排下让学生来问的问题一样。这应该是庄子自己借河伯之口设问的。北海神当然就长篇大论地解释了一回: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北海神说不能视天地为大,毫毛为小,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仔细看他的解释:万物,容量是没有穷尽的,存在的时间也是没有止境的,变化也是无常的,开始和终结也是不固定的。所以真正的智者,既能看到远也能  看到近,小的不以为少,大的不以为多。因为他知道容量没有穷尽。因为他博古通今,所以他明白遥远的过去对得失明了,对近在眼前的东西也不企求,他知道时间是没有止境的。他明察盈虚之间的道理,所以得到了也不过于高兴,失去了也不过分忧愁,因为他知道世间变化是无常的。他通晓大道,所以对生并不喜悦,对死也不认为是灾祸,知道终始没有一定。算来人们所知道的,不如不知道得多,人们生存的时间,没有未生存的时间长,以有限的人生与知识,去追求无限的领域,必然会迷茫而一无所得。由此看来,怎么知道毫毛是最小的!又怎么知道天地是最大的呢!        这里北海神虽然讲了一大篇道理,但也不是很好懂的说。按江湖夜雨的细细领悟,还是说对于修道之士来说,多和小、大和小甚至生和死都没有什么意义,知道多是相对而言的多,地球大不大,但是和银河系一比,那就小极了;小是相对而言的小,看和什么比才叫小,毫毛小不小,但和质子、中子比起来,又不知大了多少倍。但理解了这一层才是初级阶段。正像《红楼梦》中宝钗讲的禅宗故事中说的一样,到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一层次时,还是佛学中的初等水平,更高一层却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道家也是这样知道大小是非是相对而言的还不够,接下来就是要把大小是非这些东西看成一样的,甚至颠倒的。正像《金刚经》中说的一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既然是非对错大小都没有什么标准,所以我们就可以说泰山是小的,秋毫之末反而是大的。那荣辱得失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了。    无独有偶,佛家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所谓“纳须弥于芥子”,对于此语,很多人也是参悟不透的。唐朝江州刺使李渤,也是个大有学问的人,他曾在白鹿洞书院隐居,我们学过的课文《石钟山记》中也提到过他,他就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那么你度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其实江湖夜雨觉得智常禅师也是给了李渤一个让常人易于接受的解释而已,还是停留在大小是相对而言的那一层次的解释,其实如果按佛法“一心一切法,一切法一心;心即一切法,一切法一心”的说法,须弥山无非是世间幻相,芥子也无非是世间幻相,既然都是幻相,那纳须弥于芥子中又有何难哉?    禅宗喻参禅三种层次。第一层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层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层次,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江湖夜雨觉得这第二层次,就颇有点类似庄子把大家引导迷糊的“泰山小”、“彭祖夭”的境界。历来都称庄禅,庄子和禅宗之间其实有很多藕丝相连的东西。    金庸小说中,杀人如麻的金毛狮王谢逊最后昄依佛门,说偈道:“师父是空,弟子是空,无罪无业,无德无功!”对于佛门来说,万法皆空,什么是“罪业”,什么是“功德”,不必去执着于此。对于道家也有是如此:“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其实江湖夜雨觉得,道家中尤其是庄子的齐物而观的思想,主要是让人们勘破世俗中的一切的一种说法而已。像佛家,除了宣称“一切皆空”外,还用“不净观”这样的提法来让人们忘却尘世中的繁华温柔,比如你看到一个漂亮美眉,佛家就说美眉也是一个臭皮囊,里面也全是脓血、鼻涕等脏东西。像什么“血涂想”就说:“无复朱颜在,空余殷血涂。欲寻妍丑相,形质渐模糊”。    庄子的《齐物论》一开始就描写了一个叫南郭子綦的人在那里“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这个人似乎是在练内功心法,然后他就讲了齐物而观这一大篇道理。在内功的修练中,无不强调“思定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像马鈺传郭靖内功时就先说了这几句后,又教给郭靖:“睡觉之前,必须脑中空明澄澈,没一丝思虑。然后敛身侧卧,鼻息绵绵,魂不内荡,神不外游。”这几句话说起来甚是容易,做起来却不并不容易,试想我等谁能做到夜夜无梦而安眠?庄子《齐物论》中也讲过一些世俗之人那是:“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睡时心烦意乱地不踏实,而醒来后更是形体不宁。那如何做到思定、情忘、体虚、心死呢?江湖夜雨觉得在道家来说就是先从认识上做到“齐物而观”,这也正是在认知方面达到“无为”的境界,什么大啦小啦、好啦坏啦、荣啦辱啦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那你心中自然就“空明澄澈,没一丝思虑”,反正万事万物都一样,你还想什么,有什么可想的呢?    在庄子的内七篇中,开篇是《逍遥游》,江湖夜雨觉得这是道家的主旨,而第二篇就是《齐物论》,接下来才是养生主、人间世、大宗师等等。这恐怕也是有意按排的,要首先从认识上达到齐物而观的境界,有了这个“思想基础”之后,才能够进一步缮性养生、成为得道的大宗师级的人物。    按照庄子文中的说法,明达了齐物而观的道理后的“大人”的是怎么样处世的呢: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      意思是说,悟道者的行为,无心害人,也不赞美仁义恩惠,举动不为谋利,不贱视奴仆,不争财宝,但也不刻意辞让财物,事情不希望借用他人,但是也不是完全凭自己的力量来耕作吃饭,不以贪污为卑贱,行为异于世俗,但也不是特别怪僻,他很随大流,而自己并不拿什么主意,也不特别地鄙视那些谄媚者,世俗的爵禄不足以让他觉得有吸引力,刑罚对他来说也并不是一种羞耻,他知道是非无法区分,细小和粗大无法度量。听说:“悟道的人,不求名声,道德最高尚的人不求有所得,大德的人忘却自我”。这才是最高的精神境界。      道法自然,凡事无可无不可,无是无非,潇潇洒洒,无行无迹,如云如水,这正是道家人物的风范。  
  道家无为乃是 上无为,下有为,众智众力。。
  楼主对儒家说的也太一无是处了吧  其实都是后人的谬解!  记得儒家也说过无可无不可
  道道道!
  既然齐物而观,又何来儒道之分?又为何厚此薄彼?
  顶楼主,不过不要太贬低儒家了!
  作者:明月廉下 回复日期: 22:52:03 
    既然齐物而观,又何来儒道之分?又为何厚此薄彼?      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这是说老子的自相矛盾的,说庄子的也有: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道家的思想有些看起来也是相矛盾的。是否“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江湖夜雨也不能尽解,这里只是按我知道的东西转述给大家听  
  无所谓道释儒,都可以看成一个碗。你倒茶,就是茶碗;你倒酒,就是酒碗;你盛饭,就是饭碗。  我觉得《活着》里的福贵最接近道,那么多磨难打击,还是坚强地活着。太阳照在头顶,就吼一嗓子信天游
  No updated?
  作者:明月廉下 回复日期: 22:52:03      既然齐物而观,又何来儒道之分?又为何厚此薄彼?    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这是说老子的自相矛盾的,说庄子的也有: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道家的思想有些看起来也是相矛盾的。是否“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江湖夜雨也不能尽解,这里只是按我知道的东西转述给大家听    ————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就是说,所谓“万物与我为一”这话本来就是P话,历来后学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的宗旨,其实庄子后面的话岂是白说的?后面他说的是:既然就是“一”,还说什么P话?既然已经称它是“一”了,这种P话就独立于“一”,成了“二”,再跟别人说就成了三,从此以后以至于万,谁都数不清了……    齐物论的高明,就在于它努力要解决老子“知者不言”与“自作五千”的矛盾,而且,据俺看来,他解决的还不错呢。齐物论实在是中国古代论文最上品。能与之相称的,也只有佛经的辨证。如来说,如果有人认为如来说了佛法,那就是用音声求如来,证不了“三藐三菩提”——当然,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人类的自身缺陷造成的。轮扁斫车轮的故事,不仅给汉语提供了“不急不徐”这个成语,更大的作用其实是“反语言”。轮扁实在是有佛祖的智慧呀……不过,语言作为人类唯一的思想交流工具,实在是不可或缺的……斫车轮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还是要有人继续下去的。估计继承这份工作的,应该是一个朴实的,不将语言作为屏障的聪明小子吧。    既然语言不是屏障,那么执着于“无言”,一味沉默的选手,和天天坚白的选手,又有什么区别;执着于“为一”,儒道不分的选手,和厚此薄彼的选手,又有什么区别?永远只知道蜷着指头握拳,和永远只知道伸开指头成掌,没有区别,都是“畸形”。    
  江湖兄,继续啊,饥渴地等着呢。
  haowen
  对不起,这几天去旅游了,刚回来
  将草原的经历写成美文,发在书话里。应该有趣。
  看样子lz开始逍遥游了.
    lz悟得妙,写得好!加油!    《道德经》、《庄子》手不释卷啊
  可惜现在乡下所谓基督教大行其道,许多人信地连祖宗都不拜了,还去管你这太上老君。
  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明天要考EXCEL,下一篇还没有写完,先把在草原上拍的照片给大家看一下吧。http://img500./sjh0786.jpg
  空格刷屏,封三天
  这么好的帖也会被刷哦?
  Please resume your articles.    Delete garbage.
  钱老说,鸡蛋好吃,干吗要认识生蛋的鸡呢  没事放照片做甚  我又何必点呢  哈哈哈哈哈哈
  江湖夜雨道兄:  
逍遥而游!妙哉!近日偶遇一首词,仙气氤氲,非人间格调,贴上以供江湖夜雨道兄以及诸位道友赏玩。    
朝元路,朝元路,同驾玉华君。千乘载花红一色,人间遥指是祥云。回望海光新。  
东风起,东风起,海上百花摇。十八风鬟云半动,飞花和雨著轻绡。归路碧迢迢。  
帘漠漠,帘漠漠,天淡一帘秋。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歌罢海西流。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头羊近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