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系数性质,统计学相关系数理论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广东省201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广东省2013)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统计学原理复习题答案17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答案17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并举例说明?品质;般认为,现象总体按主要的品质标志分组,多属于类型;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12、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6、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在统计分组;13.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14、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并举例说明?品质分组的目的,分别是划分社会经济类型、研究同类总体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的结构和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存关系。类型分组和结构分组的界限比较难以区分,一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般认为,现象总体按主要的品质标志分组,多属于类型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它相对指标不存在正、逆指标之分 11、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一致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指的是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和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在计算平均数时,由于出现次数多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大些,出现次数少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小些,因此把次数称为权数,在分组数列的条件下,当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所占比重均相等时,权数就失去了权衡轻重的作用,这时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12、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变异系数时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V???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分组,如社会产品按经济类型、按部门、按轻重工业分系并举例说明?答案: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组;按数量标志分组多是结构分组。进行结构分组的现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范畴。统计指标反映象总体相对来说同类性较强,如全民所有制企业按产量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计划完成程度、劳动生产率水平、职工人数、利税来分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组。分析分组是为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依存关系的分成。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联组。分析分组有明显的特征,易与类型分组、结构分组系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区别。分析分组的分组标志称为原因标志,与原因标志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对应的标志称为结果标志。原因标志多是数量标志,也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运用品质标志;结果标志一定是数量标志,而且要求计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算为相对数或平均数。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可量性。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表现在:指标往往由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简单分组实际上就是各个组是按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在一定条件,数量标志和指标一个标志形成的。而复合分组则是各人组按两个以上的存在着变换关系。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区标志形成的。统计分组是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指标是组和变量分组,品质分组是按品质标志进行的分组,例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如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部门、轻重工业等标志分组。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变量分组按数量标志进行的分组,例如工业企业按职工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人数,生产能力分组等。 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6、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在统计分组的13.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14、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3、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普查是专门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个单位在各组间的颁布,称为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包括两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 调查。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7、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哪些?属于两个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2、普查是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哪些?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比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比例相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包相对指标有比较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两川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8、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比例相对指标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是:1、子项与母项的内容不同,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的4. 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答案::(1)抽对比;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空间上的对比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抽样误差之所以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因为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技术问题,可以防止或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2、说明问题不同,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15、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各有何特点?参数指的就是某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系;比较相对指标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 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9.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单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位都有同等的中选可能性。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现在经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济性、实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抽样调查的作用: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解决或解决困难的问题;可以补充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比较相对指标的检查和控制;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5、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化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按分组的任务和作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以及分组标志的性质等方面来进行分类。统计分组可以按分组的任务和作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以及分组标志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组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果分组和分析分组。进行这些一个全及指标,它反映了全及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统计量即样本指标,它反映了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其特点是:全及指标是总体变量的函数,但作为参数其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的;而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数值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统计量本身也是随机变量16、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二者有何关系?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一致水平的指标;而抽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如: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的最大范围的指标。二者既有甲地职工收入是乙地职工平均收入地1.3倍。 10、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其它各种相对指标都属于同一总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两种性质不同联系又有区别,联系:△=tu即极限误差是在抽样平均误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区别:1、二者涵义不同 2、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不同 3、计算方法不同17、什么是相关关系?(1)相关的种类:按相关程度分,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数量指标之间的对比 有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按相关方向分,有正2、计算结果表现形式不同。其它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是有名数表示3、当计算强度相关和负相关;按相关形式分,有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按影响因素多少分,有单相关和复相关。(2)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二者的关系是:环比发展速度的的代表性指标,其数值范围是在-1和+1之间,即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相对的关系式: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变换。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一致,如对工业企业普查,有时不一致,如对企业设备进行调查。28、简述变量(数量标志)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答:变量分组方法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就是以一个变量值为一组,组距式分组是以变量值变化的一个区间为一组。变量有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离散变量可一一列举,而连续变量是连续不断,相邻两组之间可作无限分割。所以,在离散变量中,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时,采用单项式分组;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时,则采用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变量则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29、简述平均指标的特点和作用。答:平均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平均指标的特点:(1)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了,(2)平均指标是个代表值,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作用:(1)可以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2)可以用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发展的一般水平,用来比较同一单位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3)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30、同度量因素的概念及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数的所属时期?答 :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判断题1、 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1?r?1,r?0为正相关,r?0为负相关。(3)判断标准:a1/a0*a2/a1*a3/a2….an/an-1=an/a023、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有何意义?动态分r?0.3为微弱相关,,
析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哪些?动态数列是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动态数列是计算动态分析指标、考察现象发展变化方向和速度、预, 0.3?r?0.5为低度相关;0.5?r?0.8为显著相关0.8?r?1为高度相关;不相关,r?1时,完全相关。 测现象发展趋势的基础。r?0时,动态分析指标有两在类,一类18、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与联系?是用以分析现象发展的水平,包括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答:就一般意义而言,相关分析包括回归和相关两方面的水平两个指标;另一类是分析现象发展的速度,包括发内容,因为它们都是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但就具体展速度、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方法所解决的问题而言,回归和相关又有明显的区别,二长速度等指标。 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4、简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方程式法的特(1) 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不问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因果点?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主要特点是,前者侧重于关系还是共变关系,不必确定两变量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考察最末一年的发展水平,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是因变量,而回归分析时,则必须事先进行定性分析来确展速度,推算最末一年发展水平,等于最末一年的实际定自变量和因变量。(2)相关分析中的两变量可以都是随水平;后者侧重于考察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按这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的两变量只有因变量是随机的,自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全期各年发展水平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3)计算相关系数的两变量是对等的总和与各年实际水平总数一样的,改变两者的位置并不影响相关系数的数值,而回归分25、为什么要注意速度指标和水平指标的结合运用?如析中,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变量,可以求得两个回何结合?现象发展的水平分析是现象发展速度分析的归方程,一个为y倚x的回归方程,另一个为x倚y的回基础,速度分析是水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把它们结合归方程。起来运用,就能够对现象发展变化规律作出更深刻的分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是互相析。首先要把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同隐藏在其后的发展补充、密切联系的。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水平结合起来,在进行动态分析时,既要看速度,又要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应该建立在相关分析的看水平,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指标,即增长1%的绝对基础上。依靠相关分析表明现象的数量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值。增长1%的绝对值=基期水平*1%。第二,要把平关,进行回归分析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均速度指标与动态数列水平指标结合起来。平均速度是19、指数的作用有哪些?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一较长时期总速度的平均,它是那些上升、下降的环比上的变动状况。它以相对数的形式,表明多种产品或商品速度代表值。如果动态数列中中间时期指标值出现了特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方向和程度 2、分析殊的高低变化,或者最初、最末水平受特殊因素的影响,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包括现象总使指标值偏离常态,不管用几何平均法或用方程法来计体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变动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算平均速度,都将降低或推动说明问题的意义。所以,度分析 3、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仅仅计算一个平均速度指标是不够的,应该联系各期水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平,计算各期的环比速度结合起来分析。在分析较长历20、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编制质量指史时期的动态资料时,这种结合可依据各个局部时期的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发展水平,计算分段平均速度来补充说明总平均速度 上;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26、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期上21、平均数指标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试列式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答: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特定权数的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q0p0)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q1p1)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22、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什么式定基发展速度?二者有何关系?答: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报告期前一期水平对比的结果,反映现象在前后两期的发展变化,表示现象的短期变动。定基发展速度是各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的对比的结果,反映现象在较长点?答: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有以下特点:(1)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3)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27、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答: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6、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7、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8、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9、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10、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1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13、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1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1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17、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40、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4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42、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43、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16.连续型变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17.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一致性。(×)18.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1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20.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21.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1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9、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20、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2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2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2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26、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2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2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2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3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3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3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33、在单位成本指数 中,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3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35、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36、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3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38、若将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44、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45、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4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1.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2.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分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以称为次数分布。( ) 3.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安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4.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5.动态数列是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6.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7.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 8.平均指标因素分析建立的指数体系由三个指数构成,即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9.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10.是直接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11.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12.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13.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14.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15.若将某地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22.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23.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24.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填空题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
2、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统计总体,每一居民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全部产品,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品。5、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数量标志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品质标志标志。
6、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7、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8、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企业职工,填报单位是企业。9、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10、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不同,可划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1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1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有两种形式: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13、组距式分组根据其分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分为等组距分组和不等组距分组。1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
15、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 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和伦洛茨分布。16、次数分配是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两个要素构成的。表示各组单位数的次数种动态数列。
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17.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成本又称为频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称为频率。
38、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它是从动态上说明1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单位标志总量;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18、结构相结指标是各组(或部分总量)与总体总量之比;比例相对指标则是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与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之比。19、变异指标的种类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0、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水平法法。21、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时期指标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标志总量指标。22、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23、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即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24、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四种。25、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单位数、抽样的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26、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2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95.45%,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21,抽样平均误差等于10。28、若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划分,相关关系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29、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 值也增加,这是正相关关系;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 值也减少,这是正相关关系。30、相关系数是在线性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31、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密切程度,相关系数的正负反映相关的方向。3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指数和总指数指数。3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指数指数,一种是平均指数指数。34、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35、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6、因素分析包括绝对数数和相对数数分析。 37、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三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39、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定基和环比发展速度。40、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这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a1-a0)+(a2-a1)+?+(an-an-1)=an-a0表示为
.41、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 :(1) 增长量/基期水平(2) 发展速度-1.42、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环比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序时平均数。43、已知某产品产量1993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5%,1994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12%,则1994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6.7%.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 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 )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的关系。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3.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5.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有(逻辑性检查)和(计算检查)。6.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日期指标)和(时点指标)。8.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点)数列。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10.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否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11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多组频率大于0)和(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00%)两个条件。 12.相关分析研究的是(相关)关系,它所使用的分析指标是(相关系)。 中楼阁13.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首末折半)方法。14.某市城镇房屋普查中,统计总体是(城镇所属房屋)、总体单位是(每一座房屋)。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利润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20.本期定基发展速度与前一期定期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环比发展速度),本期累计增长18.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间)。19.按照资料汇总特点不同,普查可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两种形式。20.根据相关密切程度的判断标准,0.5&|V|&0.8时称为(显著相关),0.8&|V|&1时称为(高度相关)。21.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标)和(平均指标)。22.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动态分析主要包括(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A.单项式分组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C.第三种,80%以上 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A)A.比例相对指标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5.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C)C.等距抽样6.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B)A. r=0 B. |r|=1 C. -17.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8.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B)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 A.(102%×105%×108%×107%)-100%10.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B.数量标志1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1.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13.复合分组是(C)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1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15.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B.权数相等 16.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本身,这一标准称为(A)A.无偏性17.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C.相关系数18.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C)C.负相关关系19.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B)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2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21.统计整理的关键(B)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22.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B.复合分组23.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制调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C.第三种,80%以上 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 2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2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26.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C.抽样平均误差27.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B.负相关
28.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D.首末折半法29.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C.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31.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32.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日,则调查期限为(B )B.一个月33.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B )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3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35.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 A ) A.都具有平均意义3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B )B.权数相等37.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B )B.等距抽样38.当有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安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B)B.函数关系
3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数,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40.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B.复合分组41.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C.等于100%
4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A)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43.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C.相关系数44.广义的指数是指(C)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4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C)C. 7.1%
46.平均增长速度是(C)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B)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C)。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B)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6、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7、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日,则调查期限为(B) B、一个月8、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9、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11、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B)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12、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 A.重叠13、次数分配数列是(D)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14、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B)
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
15、总量指标是用(A)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16、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C、总量指标17、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C、等于100%
1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19、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D、相对指标 20、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A)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21、抽样误差是指(C)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2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2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C、抽样平均误差24、抽样平均误差是(C)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B)B、随之缩小
26、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D、整群抽样27、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C) 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29、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B)
B、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30、在回归直线方程 中,b表示(C)
C、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 31、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8x,
这意味着(C)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32、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c=180-5x,该方程明显有误,错误在于(C)a值和b值的计算都有误33、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34、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35、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B)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36、销售价格综合指数(∑q1p1/∑q1p0)表示 (C)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37、在销售量综合指数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 表示
(B)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3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D)。 D.q0p039、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A)A. q1p1
4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 C.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统计学原理复习题答案17等内容。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整理,考试必备)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 (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 的关系, 统计学和统计工...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2...  统计学原理试题__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填空...对基础理论课的考试成 绩进行检查,样本标准差 10 分,试计算在重复抽样和不...  电大统计学原理试题(含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在家全套瑜伽练习教程120份文档 2014年细分行业研究报告年度盘点 2014年移动互联网...  会计学专业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搜集资料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统...  统计学原理试题B卷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学院 系别 . 级班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班级 题号 得分 一二 ― 学年度第 专业 学期期末考试(补考)试题 考...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  2014中央电大《统计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统计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关系数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