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德意制知识点写情况制霉素片说明书书

高中新课标历史知识点(必修+选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中新课标历史知识点(必修+选修)
高​中​新​课​标​历​史​知​识​点​(​必​修​+​选​修​)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世界四大古文明
出现的时间
代表性文明成果
所处的大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公元前3500
两河流域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
《汉谟拉比法典》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古印度文明
公元前2500
印度河、恒河
公元前2070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黄河、长江
《荷马史诗》,盲诗人荷马整理而成 ,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俄底浦斯王》,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世界三大宗教
乔达摩&悉达多
公元前6世纪
向北传入中国、朝鲜、日本;向南传入泰国、缅甸
众生平等;万物皆有因果缘由
古罗马统治的巴勒斯坦
由中东传到欧洲,以至世界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阿拉伯半岛
由阿拉伯半岛传至西亚、北非和中亚
世间只有惟一的神&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重要的国际会议
27国,操纵国:英法美
签订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
9国,操纵国:美英日
签订《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慕尼黑会议
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给德国。
签署《开罗宣言》,宣告日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德黑兰会议
确定了对德作战方针,准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
美英苏分区占领战败后的德国;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
波茨坦会议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重要的国际条约
《凡尔赛和约》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德国应进行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签订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四国条约》
英法日美相约相互尊重在太平洋区域属地的权益。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规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5:5:3:1.75:1.75。
《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慕尼黑协定》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给德国。
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开罗宣言》
宣告日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波茨坦公告》
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科技革命)
(新的科技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及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进入的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新兴的部门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主要发明(成果)
(最重要发明: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最重要发明:电机、内燃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
(最重要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5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
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
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维制霉素栓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