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武平 南充西山风景区人文风景的5000字的论文 谁帮我解决

武平县文化建设举措的路径考察与前景展望
日期:&&&来源:
&&& 点击:
武平县文化建设举措的路径考察与前景展望俞如先 孙玲 刘伟荣摘&&要:武平县委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铸造文化武平的重要载体,全力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做好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谋划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实现了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时代化、产业化,奏响了“文化惠民”的交响曲,文化建设精彩纷呈。武平县在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各种阶段性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武平文化建设应当逐步巩固发展的经验成果,完善政策体系;抓住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描绘新的文化发展蓝图,扎扎实实推进规划项目落实。关键词:文化建设;路径考察;前景展望;武平县武平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面积2630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2009年,武平县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文明县城”,是龙岩市年度唯一一个省级文明县城。近年来,武平县充分发挥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人文璀璨的优势,紧跟时代,锐意进取,奋力崛起,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历史性跨越。在文化建设方面,着眼于服务经济, 跃升形象,促进转变;拓展路径,创新载体,提升传统;吸引百业,会聚四方,汇融民生,较好实现了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时代化、产业化,奏响了“文化惠民”的交响曲,文化建设精彩纷呈。武平文化建设的经验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一、路径创新:在推进“五个武平”建设,打造“三城三地”理念引领下,文化武平建设成效显著武平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区位是承接东南沿海发达区、辐射中西部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如何处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要不要突出抓文化建设;如何使文化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使经济和文化双赢;发展中心城区文化事业能不能辐射带动乡村文化等,都是有待于在实践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武平县委通过集思广益、联系实际,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打开了思路,开阔了理论视野,跃升了理论境界,形成了在经济欠发达县域发展文化事业完整的理论思维:文化是助推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报春花,经济欠发达县域文化建设不仅要抓,而且要大刀阔斧的抓;武平县既拥有与所在的龙岩市相同的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又具有内容丰富和呈现方式独特的区域特色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并使之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可创新和提升文化品牌和产业,最终发展了经济;中心城区是县域文化发展的引擎,中心城区文化活力不仅能够全面彰显县域的文化魅力,也能够有力展示拉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张力。在此基础上,中共武平县委提出要推动“五个武平”(即富裕武平、文明武平、平安武平、生态武平、和谐武平)建设上新台阶,打造“三城三地”(即文明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和投资宝地、宜居佳地、休闲胜地),把武平建设成为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县。理念创新从来就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在理念创新的引领下,武平县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在梁野山麓、平川河畔美丽绽放。 (一)着力实施文化活动“和谐工程”文化武平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均等权,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能有力激发人民群众创建文化武平的热情,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促进城乡社会文明和谐。武平县委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铸造文化武平的重要载体,实施了文化活动“和谐工程”。群众文化活动由广场文化、剧场文化向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延伸。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有声有色、此起彼伏。如今的武平文化百花园,繁华似锦,争奇斗艳。1.组织生动活泼的梁野文化广场活动作为武平中心城区重要社区文化活动形式的梁野文化广场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深受城区群众欢迎,已持续开展80余场次。2.启动“片区农民文化体育节”2010年2月,武平县委宣传部分别在中山镇(武西南片区)、永平乡(武北片区)、岩前镇(武东南片区)、万安乡(城区片区)开展了“片区农民文化体育节”,该节激活了武平民间文艺“细胞”,改善了乡风、民风,倡导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新风尚。3.隆重推出茶叶节武平绿茶是福建省八大名茶之一。武平县举办的茶叶节以茶会友、以茶引商,大力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品质,拓展茶市场,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了武平绿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4.举办读书月活动武平县为引导城区市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文化素质,于每年11月份开展读书月系列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届。5.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为普及科技、卫生、计生、法律等知识,提高农民群众道德文化水平,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县各乡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系列活动。活动内容还包括电影放映、老年健身表演、专家义诊、健康咨询、无公害绿茶栽培技术指导等。迄今,武平全县共开展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400多场次,进一步扩大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覆盖面,提升文化活动的水平和层次,为武平迅速崛起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化武平初现文化繁荣景象。(二)全力完善文化基础设施1.做好“一河两岸,南扩北拓西进”的城市规划 武平县是闽粤赣边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全国少有、福建仅有可在4小时内到达四个经济特区、四大特区港口的县份。武平县在谋求县域城市发展进程中,按照龙岩市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的要求,围绕“闽粤赣边山水园林式生态型中心县域城市”这一目标,东融厦漳泉、南接珠三角、西拓大腹地,致力于把武平建设成为“三城三地”的生态型经济强县。为此,武平县于2007年开始实施“一河两岸,南扩北拓西进”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着力做好“一河两岸”这篇大文章,以期形成“一城三区”( 即一个中心县城和工业区、商贸物流区、休闲居住区)的建设发展格局。新的规划设计,注重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城市特色,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自然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2.建好城乡文化设施武平县牢牢把握“统筹城乡,有所倾斜,稳步推进”文化设施建设这一主线,在城乡掀起了空前的文化设施建设热潮:一是建设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根据“一河两岸、南拓北扩西进”城市发展战略和“西进工程”发展规划目标,依托2000亩的马头山公园及西山风景区,2009年启动规划并动工建设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突出文化、休闲、居住三大主题,项目首期建设投资约1.5亿元,计划于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建设文博园。武平县文博园是闽粤赣边标志性文化设施,总投资4000万元,内设武平历史博物馆、刘亚楼将军纪念馆、中央苏区(武平博物馆)、海峡两岸客家艺术精品馆、情缘馆。2009年3月,该园在城区启动建设。该园现已建成开馆;三是兴建中山百家姓博物园。武平县中山百家姓博物院建在中山镇“文化孤岛”所在地,主要包括(含百姓堂、纪念堂等仿古建筑)百家姓活动中心(含广场、牌楼等),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整个工程于2009年动工,计划2012年完工;四是高标准推进综合文化站建设。全县共投入900万元建设资金。已完成十方、中赤、中山、万安、东留、下坝、桃溪、象洞、平川等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至2010年,基本完成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使全县17个乡镇均有全民健身场所和配套了5-10万元的健身路径及器材。另外,在省市县下派驻村干部的67个村先行组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投资20多万元启动重修刘亚楼将军故居。也还主动做好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文化项目对接工作。如争取到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捐赠的2000万码洋图书并充实到县乡村文化单位、学校图书馆。武平县是福建省唯一实施该工程的“示范样板号”。第一,二期“光华图书工程”总计1000万码洋图书已分发到县图书馆、7所中学,84个乡(镇)、村两级光华图书室、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光华图书室。目前,全县214个行政村已有147个行政村设有光华图书室,受惠农民达到三分之二,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3.办好“农村文化中心户”在原有600户“农村文化中心户”的基础上,新增400户地理位置较便利、住所较大、文化素质较高、群众基础较好、有奉献精神的离退休干部、在职干部或家属、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农产品营销大户、民间艺人等对象的住户,建设基层宣传文化中心户。并从财政、税费优惠、投融资政策、土地扶持等方面给予扶持优惠。为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体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大力做好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1.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本着保护传统、深入挖掘,加大宣传,扩大影响,打好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宗旨,武平县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近年来,共收集整理了境内重点保护项目32个,调查核定了境内古建筑群、祠庙、名人故居等41处。中山镇“永安桥”成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平乡“上刀山、过火海”民俗绝技、闽西汉剧、客家十番音乐等三个项目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闽西汉剧、客家民间十番音乐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三套民间文学著作已出版。宣传工作卓有成效,群众民间文化保护意识显著增强。2.弘扬特色文化品牌武平是客家圣女何仙姑的出生地,是客家保护神“定光古佛”的卓锡地。武平县紧紧抓住“一仙一佛”文化资源,加快发展以“佛缘、仙缘”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产业。以对台交流活动为突破口。每年举办一次定光古佛参拜活动,举办定光古佛学术交流,安排“定光古佛”入台巡游,拍摄《定光古佛》高清数字电影,排练大型剧幕《定光大师》。以申报非遗等为切入点,提升定光信俗的品牌。并在岩前均庆寺定光古佛与台湾彰化市定光古佛庙缔结交流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以及世界何氏宗亲联谊交流,促进对台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3.积极扶持武平汉剧武平县在县财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大力扶持有“南国牡丹”美誉的武平汉剧事业的发展。每年,从县财拨付专项资金解决演职人员工资待遇问题。2008年,又由政府出资,从初中生中选派20人在龙岩艺校设立武平汉剧班;同时向社会公开招聘5个具有汉剧表演的演员,初步解决了汉剧人才的传承问题。近几年来,武平汉剧团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一张文化名片。2009年,该团编排的现代汉剧《走出围屋》,参加全省第24届戏剧汇演,获得演出奖及音乐舞美设计奖。4.提升生态文化武平县山多林多,森林覆盖率达79.6%,全境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质量居福建省第二位,是全国66个“生态旅游县”之一。目前我省乃至全国保持最为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群落之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区域内千峰竞秀,万壑争鸣,流水飞瀑,奇花异卉,野趣盎然,其生态品位在闽粤赣边享有盛誉。武平县为了巩固生态成果,不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出台优惠政策调动林农造林积极性。今年年初,仅永平乡造林大户陈明远一家就造林近2000亩。也还认真落实“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的“四绿工程”举措,积极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不断推进国省道沿线和城区庭院的绿化美化工作。武平县通过生态文化的巩固和提高,展现出的是一幅车在景中行、人在画里居生机盎然魅力无限的生态家园美景。绿树掩映下涌动的是新时期的武平精神。(四)努力谋划文化产业发展武平县文化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发发展的状态,文化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产业意识相对淡薄,产业人才比较匮乏,产业总量相对较小。据文化市场口径统计,至2009年武平县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76家,其中文化服务63家(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7家,广播、电视、电影服务2家,文化艺术服务9家,文化休闲娱乐服务45家),相关文化服务13家(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6家,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7家)。武平县不甘落后、主动作为,选准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突破的重要抓手,将其列入县“6+1”产业中的成长型产业。而且在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文化产业由自发向自觉转轨,谋划后发优势。2009年以来,武平县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武平县委县府明确提出,2010年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项目投资要达到2.385亿元,文化产业产值达8000万元,增加值达6500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5%,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3.5%;到2012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全省目标);到2015年,使文化产业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得益于此,武平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势头初步显现。2009年,武平文化产业总产值1.12亿元,增加值0.9亿元,现价增长40%左右。二、问题透视:文化武平路径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近年来,武平县在大力推进文化武平建设的过程中,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力提升了武平的文化形象,改变了城乡的文化面貌,使广大群众得到了文化的实惠,武平成为了闽粤赣边文化活跃的试验田。武平县在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各种下一步要解决的阶段性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一)文化形象塑造过程中品牌培育的困难与成因文化形象指人们通过多样化的感知方式对特定地区形成的综合性印象。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口口相传的“武平第一炮(指鞭炮)”代表了当时人们对武平几乎唯有的文化印象。此后的多年里,武平那种贫穷落后的印象一直在许多人的心里挥之不去。直到最近几年,武平的文化形象才有较大改观。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会长饶颖奇先生的感受即印证了这一变化。2010年6月,再次踏上故乡土地的他盛赞家乡的变化。他说,武平汉剧使他刻骨铭心,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更让他感受良深。美丽的武平正在生成新时期昂扬向上的武平精神。但是总体上外界对武平的认知度还不够,武平文化形象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任何一个地方文化形象的提升都要历经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历练过程里,武平县文化形象塑造中存在品牌的欠缺和培育困难。大幅度提升自身的文化形象武平县必须成功交出三张品牌:创新品牌、亲民品牌和人文品牌。就创新品牌而言,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为了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走向外对接产业转移的路子,努力把武平建设成为海西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事实证明,这一定位是正确的。今年上半年,武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继续即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批对接引进的企业有力拉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武平县县域经济发展目前主要立足于对接,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要向产业品牌创新的阶段跃升尚须作出很大的努力。就亲民品牌而言,近年来,武平县为民理政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亲民特点,已初步形成了风正气顺、人心凝聚的局面。但是一系列的亲民举措尚需作进一步的展开和实施,也肯定会触及到各种深层次问题,实践效果如何需要作进一步的检验。所以,现在还不是典型经验总结提炼的时候,也谈不上什么品牌。就人文品牌而言,武平一直被认为是客家文化资源比较浅薄的地方,缺乏特色。有65.21%(该数据为笔者于6月-8月在武平城乡发放调查问卷整理出来的,后面的数据均来源于6月-8月在武平城乡发放问卷的调查)的武平人城区居民认为武平的客家文化资源“一般”,乏缺起码的文化自信。其实,武平客家文化资源多姿多彩。但是由于挖掘的力度不够,也缺乏挖掘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客家文化再创造的活力,武平客家文化没有成为广阔的文化大舞台上突出的亮点,文化艺术领域乏见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反而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如武平汉剧虽然又在闽西的乡间活跃起来,但是还没有真正走出低谷和困境。迄今,武平实际并未形成有特色的文化名片。由此可见,未来武平文化形象提升的根本点还在于要进一步夯实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寻求品牌突破,尚需一个较长的过程。(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提升的困难及成因文化产业是从事融汇文化创造因素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激活创业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武平县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产业门类较广,投资主体相对多元,作为文化产业重要支撑的旅游业逐渐走向成熟。但总体处于探索、起步、培育和扶持的初级阶段。产业提升面临很多的困难:一是产业规模小。文化产业总量小,规模效益差是不言而喻的;二是科技含量不高。武平目前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新型文化业态项目存在一定的困难。现有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如十方镇的朝兴纸香有限公司,生产祭祀用品,全部手工生产。该公司产品出口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公司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三是资源管理分块,产业布局分散。文化资源按现有的体制使用和管理,分属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宗教、经贸、电信等多个部门,一如仙女散花般分散于武平城乡,分散于各条各块、各个实体。如家具业全县大小家具企业十几家,分散于县城、永平、万安、十方等乡镇。布局分散势必影响资源的有效聚集和产业规模的壮大;四是创新机制不活。目前存在着鼓励创新机制缺失、金融支持滞后,市场机制推动乏力的问题;五是客家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提升。武平客家美食、客家民间小调、“上刀山、过火海”民俗绝技等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资源,有些处于沉睡状态,有些处于半沉睡状态,未能生成为现实生产力。环境最佳的生态优势也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不尽相称,至今未能形成大旅游的发展格局。造成今天武平文化产业发展困顿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体制的原因。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上明显不足。产业体制落后,缺乏一个能够有力统揽文化产业全局的机构,来专门负责指导、协调、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不彻底,在发展文化产业上虽然主动性强,但办法措施不多,一些文化事业单位甚至缺乏在市场展示创造活力的能力;二是观念的原因。政府方面。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经常把文化产业做成文化品牌,认识停留于品牌阶段,提升产业的政策措施不到位;保护、挖掘特别是后续传承发展工作乏力,有时候把文化挖掘出来就没了下文;有些事业性投资,没有处理好社会效益与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民间方面。观念保守、落后,当代市场经济运作意识不强。如永平乡镇中湍村的“上刀山、过火海”民俗绝技,2006年成功推出之后,已远近闻名。该绝技传承人还应邀到境外表演过两次。几年过去了,没有见到他们大胆的在演艺市场一显身手,仍然依托在忠心馆理事会组织的狭小空间里。(三)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过程中差别化满足的问题及成因武平城乡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有共通之处。业余文化生活都呈现出多样性(乡村有关数据参见附表二第3项,该项数据是根据课题组成员在湘店乡、永平乡、十方镇、象洞乡、中山镇、城厢乡六乡镇发放的问卷整理出来的,后面有关乡村村民文化生活情况的数据均见附表二)。普遍热爱他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形式。城区86.96%的人希望县里每年举办一次文化艺术节,56.52%的人希望晚上城区闲逛时能欣赏到广场的文化表演。农村95%的人赞成举办文艺晚会,认为这样可以丰富生活和活跃乡村气氛。课题组在乡镇与乡村干部群众座谈,普遍反映“三下乡”活动更适合农民的需求,精彩的文艺表演是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原因之一。群众对民间文化情有独钟。城区73.91%的人把民俗踩街游行作为县里每年举办的文化艺术节之首选形式。农村95%的人希望组织一个像样的民间文化表演队。从城区到农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民热切的文化需求滋养了一个个民间自发成立的业余文艺组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平全县城乡有业余文艺组织100多个。武平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武平中心城区居民文化需求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层次,已经植入了注重健康的理念,是一种典型的健康型文化休闲形式。78.26%的城区居民晚饭后选择“散步、逛街”;最想看、最想欣赏的主要还是城区夜景和广场文艺晚会;关注的也是跟健康休闲息息相关的文化事象,普遍希望通过提升碧水公园、河滨公园等场所的档次来进一步优化城区休闲环境。相当部分城区居民热衷于跳广场舞。与城区不同,武平乡村农民文化生活尚处在一种较低层次。虽然有少部分农民文化休闲追求健康新潮,但总体上文化生活尚未达到休闲健康的层次。农忙时节,甚至连电视都很少看。即便有看,也主要以看新闻类节目,了解国家大事为主。年节或农闲时,看电视和打麻将是休闲的主要方式。农家书屋藏书实用性不强。公映的电影农民多不感兴趣。所以,电影及农家书屋对农民朋友吸引力不大。但他们热切希望改变生活,渴望致富。普遍希望通过广电网络普及实用知识、卫生知识、新农合、防汛、森林防火知识。于是,“三下乡”活动、电视农技节目成为农民朋友之最爱。武平城乡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特点,决定了武平文化建设要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逐步实现差别化的满足。但是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是直接困难——文化产品与人民群众需求的差距。武平中心城区虽然好戏连台,但是毕竟文艺创作力量相对薄弱,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艺术表现力强的文艺作品不是很多,21.74%的城区居民表示,晚上闲逛最想看、最想欣赏的几乎没有。在广大农村,“三下乡”属非常态化活动形式,农民业余文艺组织又以自娱自乐为主,无服务群众之义务,由于技术手段缺乏的原因,城区连台好戏,农村不能同步共享,这样,文化产品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差距就更为明显。由于农民文化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局部赌博之风相对盛行;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差别化满足的问题。如何满足城区居民健康休闲文化需求是一个新颖的课题,至于乡村农民各种实用知识需求,又受农村点多面广的客观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都无法完全做到差别化满足,紧迫的是要提高认识,突破常规,创造条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满足不同需求。(四)统筹城乡文化建设进程中差距缩小的困难及成因武平城乡文化建设存在着客观上的差距。中心城区作为县域文化中心,文化建设本身优势较为明显,文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夜景设施、公园、河滨文化广场、书店、图书馆一应俱全。近年来,伴随着中心城区三大板块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跨越式发展。虽然近几年武平乡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也有了明显的加强,但与中心城区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首先体现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不平衡。有的乡镇文化休闲中心尚在筹划之中。如象洞结合集镇改造,筹划建设农民文化公园,市里青少年活动基地建设补助10万元,其余资金全部要靠自筹。更多的乡镇没有这样的文化休闲设施。如十方镇作为次中心,也没有一个休闲场所。永平乡也没有一个业余休闲健身的地方。……许多较为偏远的行政村、自然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条件则更差。此外不平衡还表现在,目前宽带只通到行政村,自然村尚未覆盖;许多农家书屋有书本无书架,书籍零乱堆放;老人休闲场所严重缺乏;农村文艺组织普遍缺活动资金、缺排练场所、缺专业指导。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还体现于原有的文化优势被不断削弱。武平乡村一大批客家原生态民俗文化或已离我们远去。如湘店乡湘湖村原来每年还有正月游龙灯的习俗,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会舞龙。有的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永平乡中湍村“上刀山、过火海”民俗绝技,村里会表演的16人,其中50岁以下的才3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武平乡村的船灯表演是最能生动展现客家山村风情的民俗活动,走船灯的艄婆要能唱会跳,表情丰富大方,那种款款碎步的肢体语言,顾盼妩媚的万种风情,叫人忍俊不禁。然而现在这样的艄婆已非常难找。武平乡村丰富的文化内涵渐渐散失。这样,武平城乡文化差距还将面临进一步拉大的可能。武平城乡文化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不平衡的人财物倾斜的错位发展。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这种二元结构是不可避免的。未来统筹城乡发展,要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无疑必须突破这一结构。三、前景展望:困境突破,助推武平县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点与措施展望未来,武平文化建设一抓到底、乘势攻坚,逐步巩固发展的经验成果,完善政策体系;抓住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描绘新的文化发展蓝图,扎扎实实推进规划项目落实,就一定能够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资源强县的历史性跨越,武平就一定能够成为闽粤赣边文化建设的丰收地、典型示范园。(一)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改革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要敢于正视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通过改革创新,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1.盘活资源,市场拉动在对全县文化资源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政策手段,整合文博园、体育中心、文化馆、汉剧团等资源,组建经营性文化企业,将其推向市场。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不断做大做强,发展成为文化市场的支柱产业,成为代表武平文化崛起形象的知名品牌。同时,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民间资本文化企业,鼓励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个体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企业和文化中介服务机构。2.跟进政策,基金推动在武平县出台的《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梳理国家、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跟进、制定更加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特别是财政投入、税费减免、土地审批、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建议设立县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以贴息、资助、奖励等形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相应出台配套的基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明确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的支持范围、扶持方式等,切实做到助特扶强奖优,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具有武平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3.强化招商,项目带动要从建立充实我县文化项目库、编制招商指南、开展招商展示活动、跟踪推介重大项目等四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力支持县内外客商以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入股,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最佳结合。着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在优惠政策制定、提供开发条件、配套服务措施上下狠功夫,让外来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下、能发展。4.打造高地,人才涌动除继续扶持武平汉剧团人才队伍的发展外,还应根据武平县文化建设的实际和市场需求,建立完善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定期组织文化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吸引外地优秀文化人才、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精英加盟我县,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和创新品牌。5.转变观念,市场撬动武平民间文艺组织的市场化经营和文化事业项目的建设都可以嫁接市场资本,而不是一味争取财政支持。善于借助政策的力量,撬动文化项目与市场接轨,可以实现文化事业发展和民间资本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要着力建设闽粤赣边文化交易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大力培育文化服务市场、文化要素市场、文化产品市场,培养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激发消费者的文化需求。6.超前思维,技术发动武平舞台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的跃升和城区文艺晚会的城乡同步共享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应加强相关技术力量和技术手段。还应超前思维,积极争取上级电信部门的政策支持,创造条件解决自然村通有线数字电视、接入宽带的问题,以利用各种数字资源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知识。(二)编制规划,绘就蓝图编制文化发展规划是谋划文化发展、绘就文化远景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规划“十二五”文化发展总体思路(1)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既要以政治文明的成果塑造亲民品牌,推动武平县文化形象的提升,又要把文化建设纳入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二是坚持共同需求和差别化需求相统一的原则。文化建设既要照顾到面,满足共同的文化需求,促进城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又要根据城乡文化需求的差异,区别对待,中心城区文化内涵以休闲健康为主,广大乡村侧重于实用性文化知识的传播、培训为主;三是坚持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成立武平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组织和指导,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研究协调文化产业发展布局、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采取分类指导和不同的政策措施,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四是坚持中心城区与乡村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武平中心城区适时文化反哺乡村,大力加强乡村的文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五是坚持武台客家文化交流与合作相促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发挥客家文化、祖地文化、姓氏文化、民间信仰等文化优势,加强武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海峡客家”武平特色品牌,以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2)实现目标通过改革创新,力争用五年时间,使武平县成为闽粤赣边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中心、海峡西岸和珠三角地区的后花园、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建成区扩大之后,文化服务应配套延伸,而且适应城区市民追求休闲健康文化的特点,完善提升休闲设施。在集镇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文化设施,在每个行政村建设健身休闲设施,每个行政村农家书屋适时添置实用性强的图书,给予落实解决农家书屋缺书架的问题。切实解决文学艺术社团的经费问题,鼓励文学艺术界专业人员深入生活,进行客家文化的再创造,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武平特色,具有较高水准的文艺精品。成立县级民俗研究所,负责客家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建设。实现“三下乡”活动、武平片区文化艺术节常态化。扶植、培育、壮大民间艺术和群众性文体队伍。在全县基本形成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基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文化产业实力进一步壮大。以“两点”、“两线”的结合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两点”包括“特点”和“重点”:“特点”是指要注重发展具体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如汉剧演出、中山古镇的文化旅游开发、定光古佛祭拜活动、竹编、藤编工艺开发等;“重点”是指又要注重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如娱乐业、广播影视业、信息服务业、广告会展业等。“两线”包括“县城及周边”和“乡村”两条主线,“县城及周边”主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乡村”主要发展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到2015年,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县的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和地方文化品牌,形成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居全市前列,达到全省中上水平。三是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保证正确方向、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微观运行机制。2.规划“十二五”文化民生基础工程项目根据武平实际,“十二五”期间,武平县应规划建设30个更具影响力,更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文化项目,分别是:1、公共文化服务工程;2、*武平县文博园;3、*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 4、*河滨文化公园;5、茶艺城;6、*中山海西百家姓博物园;7、*刘亚楼将军故居保护一期工程;8、闽粤赣边文化交易市场(古玩工艺一条街);9、武平图书城;10、闽粤赣边客家书画院;11、梁野山创作基地;12、狮岩定光园;13、中山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14、何仙姑主题公园;15、“南海国”王城遗址博物馆;16、梁野游乐场;17、文化创意产业园;18、组建数字移动电视公司;19、武平县会展中心(商品交易中心);20、梁野山文化旅游开发;21、十方客家民俗城;22、桃溪农民文化公园;23、武平生态文化博物园;24、拍摄《定光古佛》数字电影;25、妇女儿童活动中心;26、党校、进修学校、电大“三校一区”;27、客家风情园;28、家具产业园;29、城区至梁野山景观大道;30、十方至象洞旅游公路。(其中带*号的为在建项目)(作者单位:中共龙岩市委党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西山风景名胜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