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本中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这些术语?

有人政治好吗?能告诉我政治怎么答题才能拿高分?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有人政治好吗?能告诉我政治怎么答题才能拿高分?
有人政治好吗?能告诉我政治怎么答题才能拿高分?
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 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002年某市高二上期期末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 →“共存” →对立统一的观点.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调节实现的”.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印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这个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引言的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  10、层层追问——发散思维.  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框标题、节标题、课标题或其他),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11、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的学习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对知识的记忆.  12、带问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政治意识.  政治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政治课源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务.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或用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去说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能把政治课本教活,把政治课本读活.  14、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况——加强说服力.  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明政治课本上的观点、原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5、联系教材提供的材料——熟悉教材.  专家在编写政治课本时,为了证明所叙述的观点、原理,在教材中引用了一些材料、漫画、语录、谚语、名言警句等.不管这些材料是否过时,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把课本正文中的观点与这些材料进行联系、思考,这样能熟悉课本,加强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  16、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点——拓宽综合视野.  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政治课本上的内容;用政治课本上的知识去解释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突破难点,培养综合能力.我们的政治学习应该有这方面的大视野.  17、概括段意——培养概括能力.  一个段落,往往就讲解一个问题.概括段落大意,不仅能理解知识,还能培养概括能力.政治课文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由几个不同但又相联系的句子组成.一般地,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概括了该段的段落大意或观点.在阅读政治课文时,首先应留心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但有时整段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出该段的段意.这时,就要求我们用精练的一个词或句子把该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这样,对这一整段的内容就大致清楚了.   例如,对于现行的高一政治教材:“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一段讲了一个什么问题.通过“概括段意”的办法,就能得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个问题.  18、划分层次——培养分析能力.  课本在知识的叙述上,有时对一个问题的讲解往往要从几个层面或从几个角度去进行.我们应该逐层逐层地深入理解.   例如,对于现行高一政治课教材,我们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之后,应该紧接着思考:“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有哪些表现呢?”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回到教材的那个自然段中去进行层次分析,很快地,完整的答案就会出来:①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②也不是完美无缺的;③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样,关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问题,通过阅读掌握了.  19、构建图表——帮助记忆.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图表,把“厚书”变成“薄书”,既培养了概括整理能力,又培养了学习、记忆方法.  但要注意,这一步与前面的方法是不同的.它不是钻研理解知识的细节,而是侧重与整理知识体系.这一步,必须自己动手,不能把参考书上的知识结构图表照抄一遍.通过总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图表,不但可以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复习一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20、理清线索——减轻记忆负担.  政治课的每个框题、每节、每课乃至全书,都有其叙述的线索,理清线索,从宏观上掌握知识.  如,高一的《经济常识》(上、下册),全书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依“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三部分来编写的.一、二课为基础部分,包括商品经济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一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至八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内容.(上下册)全书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关系及其调节.所以,教材在横向结构上,介绍了: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市场构成、市场法规、宏观调控等市场经济的五大构成要素;教材在纵向上,以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特别是居民个人)为中心,介绍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市场经济的四大环节.  21、易混归类——培养辨别能力.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课本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才不容易做错.例如,关于价值的表现形式的问题,高一课本有两处,是分别出现的.一处是“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另一处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记得上海市在单独命题高考时,就在价值的表现形式这个问题上曾经考过一道选择题,结果得分率很低.又比如,《政治常识》中有:“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种说法,虽然都是“代表大会”,但却是最容易混淆的.再比如:“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三种说法,分别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都是“政治制度”,但也是容易混淆的.  在学习中,对类似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辨别,并进行练习.在新课学习时,要对前面的旧知识与刚学的新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其区别.学完一册后,应该对全本书中与同一个词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如关于“表现”、关于“基础”、关于“条件”、关于“制度”等等).这样,不但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22、“浓缩”知识——便于记忆.  作为教材的课本,在阐述理论问题时,当然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力求作到全面.在对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叙述时,又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力求作到深刻.在每一句话的表述上,还必须清楚明白,力求作到准确.这样一来,对于一个问题,教材就可能出现较大的篇幅,看上去比较“繁杂”.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发展农业”部分,一共12个自然段和一个资料卡.这么多的篇幅,实际上就讲了一个问题:我国农业的出路——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而且,教材对这个问题的每一个要点首先都是使用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来表述,然后又用一个自然段进行阐述,再用一个小字的自然段来对其补充说明.初学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好象是“雾里看花”、“大海捞针”,记忆起来很费劲.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概括,“化繁为简”.我们必须首先“咬文嚼字”地把课本读准、联系“实际”地把课本读活(读“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用“浓缩”的办法,将教材12个自然段的内容(一个问题,五个要点)“浓缩”为几句便于理解、记忆的“顺口溜”(把课本读“薄”).例如,对上面我国农业的出路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理解、概括和记忆:“‘三高农业’如何走,政策、科技、投入必须有.产业化经营很重要,乡镇企业好帮手.”尊敬的党组织:
   我是一名平凡的大学生,但我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在我心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和光荣的政治组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坚信,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最根本的人生目标。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完善自我是我内心深处的愿望。所以,我再一次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她作为全国人民利益忠实代表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性质,从根本上解释了她光荣的历史和繁荣的现在,也预言了其必然的灿烂未来。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党员,人们就会想起先进。记得去年回家时,我告诉只上过小学二年级的母亲我从党校毕业的消息时,她特别欣慰,对我说我有个长辈一生特别有能力可就是追求入党一直都未如愿;在母亲心中,她的儿子才二十多岁就快已从党校毕业(也就是他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了)这证明儿子很优秀。后来我也对那位已经退休的长辈说起这件事时,他也对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是的,尽管我们也常看到一些党员腐败分子,但是毋庸置疑在人民的心中,党员几乎成了积极分子的代名词。在人民需要帮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在1998年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我是一个喜欢上进,不甘落后的人,从童年到高中时代的生活经历让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集体和光荣组织,因此早在中学时代我就盼望着能早日入党。我来自一个普通而艰难的农村家庭,由于从小就不得不帮着母亲支撑整个家庭。关于过去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中相当一部分书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资助,直到今天每年我还要从湖北省尊师重教联合会领取助学金。贫困让我比一般人更深刻的体会到,没有社会的温暖就没有我今天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甚至没有合家的幸福欢乐。同时,贫困也锻炼了我,从能力上,也从思想上让我更加成熟。在家里、在社会上,我学会了处理同龄人不曾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在学校,也许是因为我更懂得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从小学高年级起一直到高中我的成绩一直都比较突出,并且多次担任过班干部和学生干部的职务。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作为人应该自强不息、力争上游,同时也让我有机会跟同龄人和大人们打交道,体会到为他人着想和维护整个社会利益的重要意义。生活和周围的人们告诉我:人生的意义,正如张海迪所言,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为全体人民某福利的政党,所以我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在看来,上面的思想并不算得成熟。在大学这座大熔炉里,我的思想在经历恐慌和冲击之后有了新的提高。我觉得一个人独善其身并不够,还应该积极的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人。一个优秀的人懂得要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潜力,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周围的人关心爱护,还要切实、灵活的去带动大家都来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这一点对我很有挑战性,而一个共产党员所负的责任正是这样,既要乐于为他人服务又要领导人们都来关心大家。我想,身为一个党员我就有机会相更多的优秀分子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维护集体利益、坚持原则的同时做到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身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就会时时告诉自己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深刻的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高中政治问题,几个概念的关系_百度知道
高中政治问题,几个概念的关系
这是几个高中政治课本中常出现的几个词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问这四者这件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不要大段的复制资料,可以是已经被公认为的观点,也可以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老师长期自己总结出的缉贰光荷叱沽癸泰含骏观点。谢谢!
提问者采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和谐社会的内涵很丰富,你可以仔细阅读一下十八大报告,其囊括经济、社会、环境、政治等多个领域,是全面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思想文明建设,而在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基本等同于政治文明建设,毕竟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诉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等同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上面已经谈到过,不再赘述。缉贰光荷叱沽癸泰含骏不过两者的主谓结构有所不同,要注意区分。同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作用可参照第一项的内容。同时,也要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反作用力问题。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1.发展社会主义是指正在成长与发展期的社会主义,简单说就是社会主义初期;或是动词用2.民主政治会主义是指社会主义有着民主成分,而不像朝鲜一样一人独裁,元首世袭般;3.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是指用缉贰光荷叱沽癸泰含骏科学方法适合现代的方法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而不是像旧中国用极左主义,封建思想来治国;4.法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加强法制建设,来构建社会主义的社会和谐;没有间接和直接联系,每个意义不同,1可以是名词或动词;2.是名词;3.是动词;4.是动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范围最大的吧
其他都是里面的部分,这个跟政治这门的课的学习没什么关系吧。
哪四个呀?就看见好大一段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高中政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做高中的政治论述题
在政治科高考中,论述题是主观性试题的最主要代表。这种题型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组织、归纳和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运用他所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探讨问题的创新能力和评价能力。
1.论述题基本类型:限制性论述题和扩展性论述题。
从不同角度可以把论述题细分为几种类型,较为常见的是以命题规定的作答形式进行划分的。通常在题目中明确规定考核范围,并且对答案长度作了限制的论述题为限制性论述题。限制性论述题与其它论述题相比较具有评分较容易和客观的特点,但是由于它对考生作答的范围和方式作了限制,因此,在考查能力方面,它较适合于考查理解、分析等能力,而不适合于考查综合、评价等能力。
[例题]既然提高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商品价值,资本家为什么还要竞相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又会给资本家带来什么好处?
[例题]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怎样的?请根据这一关系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扩展性论述题对考生的作答方式和范围不像限制性论述题那样限制较多,它给考生以很大的自由,允许考生自己决定答题的形式,这类论述题给考生提供了综合、评价的可能。
[例题]驳"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我国也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谬论。
2.论述题主旨功能:考核较高层次的能力。
[例题]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得无厌的追求,怎样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进而又是怎样决定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这道题知识容量较大,综合性较强。考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即使知道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等知识,也很难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调动自己所学的有关知识,组织材料,从纵横两个方面把问题叙说清楚。很多考生仅回答了第一层面的问题,即"日益尖锐化",而答不出或答不好第二层面的问题,即"必然灭亡",说明这部分考生分析能力尚可,而综合能力欠缺。
[例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变化。旧的两极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领导人声称:"我们难得有机会--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美国人认为他们需要"为下一个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作好准备。"他们的另一位前任领导人说:"以进取的姿态追求我国的对外政策利益会自然地加强中美关系,应采取行动时却无所作为会伤害美中关系……但是我们决不要忘记,我们是为自己干,而不是为中国干。"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1)美国关于建立新的国际体系的出发点及其主张说明了什么?
(2)评论"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试题使用了新材料,要求考生在新创设的情景中充分发挥自己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考生不仅要明确"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提供评价美国的所谓"国际新体系"的标准。一部分考生不是根据我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则立场和主张来分析问题,而是从意识形态的差异来评论美国所谓"国际新体系"。显然,评论的标准和视角发生了偏差,这说明这些考生的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3.论述题特点:时代感和思想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思想性,这是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对于该科的考试,当然要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知道,论述题比较适宜于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联系什么实际,这是十分重要的。政治科高考要反映改革开放的现实,就应该把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作为其重要的考核内容。
4.论述题表述形式:新材料、新情景和新问题。
近几年,政治科高考为了克服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弊端,采用了大量的"引文题"、"材料题"等形式,特别是论述题,力图在新创设的情景中考核考生对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
5.论述题的叙述:清楚、明晰、明确、适度。
近几年政治科高考,由于较多地采用了材料阅读题,即所谓"新材料、新问题",使考生有了充分发挥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机会。这一改革措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材料阅读题,倘若设计不当,可能会给考生带来阅读上的障碍。
6.论述题答案:复杂程度应与考生的成熟程度相符合。
不同年龄的考生由于其成熟程度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因此,在制定标准答案时,应充分考虑考生的成熟程度。
&7.论述题答案要求: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一般来说,答论述题时一定要避免罗列清单式的答题公式,也不要仅靠各种联结词把互不相关的东西硬拼在一起,切忌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注意紧扣题意,中心明确,用观点统率材料,并用材料来说明或证实自己的观点。答题时所用的语言必须清楚、准确,而且要合乎政治学科的要求,一定要使用政治术语,而不要用自创的语言和概念以及其他流行在社会上或家庭中的俗语。
&(一)辨析式简答题。题型特点是给出某一观点,并指出它的合理性或片面性,要求回答该观点为什么是合理或片面的。解该类题可按辨析题的做法。
(二)“如何体现”型简答题。这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为政治常识的内容,从其答案来看,可转化为“体现了什么观点”和“是如何体现的”两个问题,即考查“是什么”和“为什么”。类似提法有“如何遵循”、“体现了什么”等等。
(三)分析原因型简答题。该类型往往要求用某一学科或某一知识点分析背景材料出现的原因。解这类题要认真审读材料,看清楚设问的角度,有几个设问点,然后找出课文中与题目材料有密切联系的原因或观点,根据题目所体现的原理或观点的多少决定回答的思路,一般有2-3个理论要点。而且答案的思路都应该是先摆理论依据,后用事实说明。
(四)“怎样做到”型。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按什么方法论办事的问题。所以它主要考查“怎么做”也适当结合“为什么”的问题。回答时同样要有理论依据,再结合材料论证。谈“怎么办”时,视野要开阔,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解决的办法,如宏观、微观;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的角度;根本上、具体上怎么办等。
(五)“如何认识”型。题目设置多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认识和评价。这类题型的设问方式多种多样,有“如何看待”、“如何理解”、“谈谈你的看法”、“说明了什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等。在回答时应按以下“三步曲:
“是什么”(符合什么学科原理、知识)——“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评价这种现象的作用或后果)——“怎么做
附掌握解题方法,注意答题规范
  高考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科专业术语准确地阐述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和道理,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和政治问题。
从高考阅卷的情况来看,学生有时失分并不是由于知识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和答题规范欠缺,因此考前一定还要强化答题方法和答题规范,这里特别把高考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要求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选择题:四审五排法
解答选择题要注意做题习惯,要仔细全面阅读,认真推敲,不要匆匆浏览,未看清就作答;要干净利索,把握节奏,掌握时间,不要拖泥带水,纠缠不休;要对关键词准确标记;要及时涂卡,检查核对。
  一般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可以试试 “四审五排法”。
四审是指: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意思;②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③审题肢(正确或错误);④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五排是指:①排谬法(排错法);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⑤排乱法:题肢的个性不符合题干的共性。
  ■非选择题:审题→构思→作答
非选择题的答题步骤一般分三步: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回答论述题,关键在于审题。审清材料和题目的设问,就跟语文的作文审题一样,必须吃透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题目的设问,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题目究竟考察课本中的什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审题时,可以首先把该背景材料以及设问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或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思考。
然后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要搞清用什么原理(单个原理还是多个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最后作答,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认真工整地书写(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当一个问题适用多个原理作答时,一定要把最明显、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把握的写在最前面,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特别提醒
  解答非选择题的“昏招”
  1急于求成。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会错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作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4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涂改过多,论述不分要点,卷面不清晰。
  5贪多求稳。认为回答得越多越好,来个撒网式战术,掩盖了重点,浪费了时间。
  以上几种常见毛病,是影响非选择题得分率的最大障碍,因此要注意非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高考政治图表式论述题解题思路
1.命题形式
  命题一般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形式,如运用坐标、表格、数据等具体材料说明诸如城乡差距问题、东北落后的原因及我国重要经济政策的正确性等。
2.设问设计
  设问体现了对问题考查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答题的能力要求
  图表式论述题着重考查考生的如下能力。(1)概括归纳能力。要求考生能从图表的数据中概括出相应的现象。(2)综合分析能力和把握知识内在系的能力。(3)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解题技巧
  (1)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设问要求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和关键。图表式论述题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构成,因而审题应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
  审读图表式材料的方法。
  A、标题。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因为标题往往就是该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意思,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B、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审读图表。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
  C、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对各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
  D、附注或注释。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之,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提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
  E、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具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 
  F、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如、、2004等。
  审读设问的方法
  A、弄清设问所要求运用的理论知识的范围。限制性论述题一般都明确指定答题运用的知识范围;扩展必论述题则需要考生对图表式材料的分析进行概括,选定作答所运用的理论知识。
  B、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弄清每个设问的明确要求。 
  C、弄清设问中有无特殊要求。
  审题主要是明确材料的中心观点,根据这个中心观点,回忆教材及时政材料中与此中心观点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即确定论据,这就是选材。同时这一思维过程也反过来有助于准确审读图表式材料,两者直到互相昭示、印证的作用。
  下笔答题前在稿纸上列个提纲,明确答题要点的主要内容及层次的划分,以保证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卷面整洁。
  完成了以上三步之后,下笔书写答案必须做到两个统一: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由图表式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提示其所体现的本质。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题目提供的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一味地堆砌理论观点;二是一味地照搬材料。
高考政治复习要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能力
随着以突出能力考查为核心的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规范化答题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高考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科专业术语准确地阐述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和道理,去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和政治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所以能力测试要求的提高和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的矛盾也就显现出来了。规范化答题问题已成为教师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1.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1)答题方向性错误,即就是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学生却用政治常识解答;题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学生用唯物论的知识来解答。
(2)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例如,在讲通货膨胀时不讲国家发行纸币多了而是说成是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是国家做事等等。
(3)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公民民主专政;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4.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主要表现有:(1)答不出或答不全要点。例如,2003年政治高考试题(广东卷)第36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很多考生答不出"矛盾是客观的,人为制造矛盾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两点。
(2)总担心答不全,画蛇添足,有用无用的写一大片,让教师去找答案、结果,或者由于出现了错误性的表述,使原本正确的那部分答案也不能得分了。
  2.学生答题不规范化的原因
  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的直接原因,但也是表面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例如,答非所问不仅仅是因为粗心造成。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对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解而导致读不懂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如,关于不使用专业术语答题的缺陷,表面原因可归结为答题技巧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其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用于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还可能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对知识提取上的障碍等方面的原因。
  总之,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既有直接的表面的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显得陈旧,不适应高考能力测试的要求。
  3.规范化答题的要求
  (1)要求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去答题。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专业术浯,如经济常识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等等;哲学常识中的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变、质变、认识、实践、人生价值等等;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家政体、共和制、民主权利、依法治国、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
  (2)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例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不能写成意识的反作用,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写成人民专政,宗教信仰自由不能写成宗教自由,对人民负责原则不能写成对人负责原则等等。
  (3)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要注意文字叙述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整性。既要做到浯言精练,又要答全要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接近一致。以2003年高考政治试题(广东卷)第36题为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本题的用意有二:一是考查考生对矛盾概念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该题的辨析,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希望引导学生注重对书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此题要求考生紧紧抓住矛盾概念,运用所学辩证法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之进行层层分析。在辨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思维的清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里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种矛盾不同逻辑矛盾,也不同于人为制造的矛盾,人为制造的矛盾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考生若能从这几个方面思考的话,那就很少失分,反之较易失分。
  4.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化的策略
  (1)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所谓全面是指知识结构中须包含考试说明中所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为进行规范化答题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所谓系统,就是要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良好的组织,在大脑中形成有序的而非零散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对所需的知识点专业术语进行有效而快速的提取和运用,否则则是"巧妇难以无米之吹",要构建这种应用功能强大的知识系统,必须抛弃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采用研究式、探索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2)建立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是提高答题的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的关键。在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思维训练(平时加强简答题和辨析题的训练);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对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化的问题及时点拨,以帮助学生自我反思等。
  5.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第一,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第二,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第三,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2)在保证答题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洁性,通过完美的回答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具体方法技巧如下:
  第一,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题目涉及哲学知识时,首先要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板块,然后再考虑属于该知识板块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若考查的是唯物论的内容,则应考虑物质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同理,若考查的是辩证法的内容,则应考虑其为矛盾、发展、联系知识等;若考查的是认识论的内容,则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等知识;若考查的是价值论,则为高二第6课、第7课的内容。
  第二,正确选用高中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由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规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这些现象进行概括分析时,常用"一般情况下""多数是"和"绝大多数"等词语来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第三,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如要求对中美关系现状评价,其中"现状"两个字就是一个关键词,暗示既要做正面的评价,又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第四,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这样既可以表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节约了时间,也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正确性没有把握的内容尽量不要写,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内容的得分。
高考主观题题型及答题策略
题型 设问形式 答题策略 注意事项 现象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或什么政治现象 1.
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
2. 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或政治问题;
3. 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答案中不得有数据;
4. 浓缩材料,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观点,不进行分析
1.审题时先审设问后审材料。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政治常识,要具体到课题、节题、框题)、方向限定(应回答"是什么"还是回答"为什么"、"怎么样"、"怎样做",辨明该题属于何种题型)、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结合材料、结合哪个材料)、对象限定(要求我们对什么分析分析)、主体限定(是从党的角度回答,还是从国家、政府、企业、个人角度回答);审材料时要结合设问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在围绕这个核心找出相关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读表题、表头、数据、尾注,不可遗漏。
2.回忆、联想曾学过的与该题设问、材料相关的概念、观点、原理和其他基础知识,越全面越好。
3.整理答题思路时,一定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要根据试题的分值确定答案的详略程度,猜测答案要点可能有几个;同时要确定采用演绎式还是采用归纳式,在书写答案之前要做到胸有成竹。
4.书写答案时,文字要整齐,句子要完整,逻辑要严谨,层次要清楚,要使用学科术语,要标清序号,不可一段到头。 启示题
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 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
2. 不答原理,只答方法,启示就是方法;
3. 答案最好是方法论和材料的统。一。 体现题 材料体现了&&&原理(原则)等。 1.
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
2. 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找共同点;
3. 答题格式: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 原因题 1.为什么这样做
2.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 1.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
2.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 意义题 分析&&经济意义或政治意义 1.
多答为好,面要广,点要多;
经济意义:①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等),②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A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B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C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D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E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
3.政治意义(略);
4.文化意义(略)。 措施题 我们应怎样做,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1.
从材料中找方法:①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正确方法(如材料呈现水土流失、赤潮等,其反向就是加强环保、合理利用资源);②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
2. 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
3. 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措施)。 认识、评价题(分析说明题)
谈谈对&&观点或对上述材料(现象)的认识 1.
联系材料,分解设问,化大为小。把问题分解成四个小问题:①"是什么"(内容)、②"为什么"(产生的原因)、③"怎么样"(结果、意义、作用、影响等)、④"怎么办"(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
2.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问题都有这样四个问题,应视具体题目而定
通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答材料型分析说明题
在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主观题中,材料题是最常见的题型。因此能否解答好材料型主观题,就成了提高高考文科综合成绩的关键之一。那么如何解答好材料型主观题呢?要求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能否正确审题,通过审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打个比方说,如果把材料主观题比作一栋房子,那么科学、正确的审题方法就是进入房子的一把钥匙。不同的高考试题有不同的特点和解法。对待材料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审题方法。
  首先是粗读材料,细审设问。
  材料题试题的问题有一个也有多个,或明确或隐蔽,也有问题中套问题。但不管怎样,问题都是针对材料提出来的,它包含了对材料的理解。可以说,问题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内容,体现命题者的意图。因而明确问题往往是解答问题的良好开端。面对试题,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问题。
  第一确定问题是从经济、哲学还是政常角度提出的。这一点比较简单,但不能马虎。如果搞错将一分不得。
  第二要确定问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这一环如果搞错,也将失分很多。
  第三要明确问题的各种限制性条件。这些限制性条件为考生提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使考生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指向。通过这三步搞清问题到底问的是什么,并借助问题的启发,把握阅读材料的方向。
  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
  离开了对材料的理解,就谈不上理解题意。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材料加以推敲,以便把握材料的真实内涵。其一是时间。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而时间则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标志。注意时间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加以考查。其二是总结性语句。即点明材料的中心的语句。就表格类材料而言,其表格上的标题往往点明表格所反映内容的中心。其三是材料中出现的概念、名称。它揭示了材料与教材的关系。通过上述三方面的推敲并借助从问题中得到的启示,一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从而明确题意。
  再次是"书"题结合,确立论点论据
  材料类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题在书外"但解决问题需借助书本知识,也就是说,对试题的分析,离不开书本知识。只有将试题中的"有效信息"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魅诽庖猓妨⒙劬荨S胧楸局兜亩员冉涣骺梢栽谠亩廖侍庖园盐丈栉史较颉⒚魅反鹛夥围时进行,也可以在分析、把握材料内涵时进行。在明确题意后更需要应用书本知识加深对试题的理解并组织答案。下面?/SPAN&2002年一高考材料题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审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答材料型鞴厶饽俊?/SPAN&
(2002年全国文综高考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年来,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2分)
(2) 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9分)
(3)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12分)
先来看第一问。
按照审题的一般方法,应首先粗读材料细审问题。
第一问肯定是从经济角度提出的。
第二确定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虽然这一设问中有"怎样"两个字,但问题仍是从"是什么"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事实上我们可以把问题直接变换为"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三明确问题的限制性条件。通过审阅问题不难发现第一问的限制性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材料中反映出的变化,因而不能脱离材料;二是洞庭湖区经济上的变化,而非其他变化。对问题的正确分析为阅读材料明确了方向,即在阅读材料时要把握两方面的有效信息,一是有关变化的描述,如反映时间先后的名词,反映事物变化过程的动词,反映事物性质变化的形容词等。二是有关经济活动或关系的描述。
然后带着问题提供的方向细读材料。从"变化"的角度看,变化过程总是有个时间上的先后,时间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标志。所以我们首先找出材料中反映时间先后阶段的名词。通过分析,洞庭湖区在"历史上"、"多年来"、"近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三个阶段的情况及先后变化。再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历史上"这一阶段只描述了洞庭湖区的自然风光,没有经济上的变化。因而其与"多年来"变化的关系是命题者设置的小小陷井。"多年来"与"近年来"都有关注经济的描述且存在变化关系。此时可以将第一问具体为"洞庭湖区经济上从'多年来'到'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接下来从材料中获取"多年来"到"近年来"的有效信息。"多年来"有三条信息:①片面强调粮食生产②围湖造田;③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缩小;"近年来"有④退耕还湖;⑤政府投资进行综合治理;⑥湖区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改善;⑦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⑧湖区居民收入提高
这样分析后就可直接从有效信息中获取答案了。根据①②→④⑧得出农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或农业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1)洞庭湖区人民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片面强调粮食生产的、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单一经营到多种经营。根据③→④⑤⑥⑦得出在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上发生的变化:(2)政府制定退耕还湖政策并加大投资,使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直接根据⑧得出人民生活水平上发生的变化:(3)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
第二问,通过审题首先明确这是用政治常识中国家的对内职能的知识来回答,其次要明确这一问题究竟是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的哪个角度提出来的。通过审题我们明确这一问题是从"怎么样"这一角度提出来的。如果在这一方面发生偏差,错把这一问回答成"上述材料说明国家履行了哪些职能",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一问题已经把职能局限在"管理经济的职能"即我国对内职能的第二个职能--经济职能上。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政府怎样履行这一职能,而不是问履行了什么职能。教材P18页讲到"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们也就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进行的。根据教材这一知识,结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我们可组织以下答案:根据①②③⑦可得出答案(1)政府针对片面发展粮食生产,围湖造田,造成环境破坏等问题,制定了退耕还湖的政策①②③和多种经营并举的方针⑦,以统筹规划湖区农业发展,从而对经济进行了调节。根据⑤得出答案(2)政府加强了社会管理,对湖区进行了综合治理。根据④⑥⑧得出答案(3)政府努力搞好公共服务,直接进行了巨额投资④,改善了生态环境⑥,也促进了居民收入的提高,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此问标准答案是:统筹规划、进行政策调节;直接投资,实施经济调节;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第三问的哲学启示单纯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变化"是很难看出其哲学启示的,如果说变化本身的启示也只表明"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人的认识也有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哲学上册P
页)因此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但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哲学启示。这就需要我们围绕"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变化"细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从"变化"的原因、变化的经过、变化的结果等找出对应的哲学启示。
(1) 从"变化"的原因看
①围湖造田是在错误意识指导下的消极行为,退耕还湖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的积极行为,于是可以得出唯物论方面的启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通过人的活动消极地影响和反作用于自然界;正确的意识积极地影响和反作用于自然界,因此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意识。
②围湖造田是割裂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退湖还耕是看到了二者之间联系。于是得出辩证法方面的启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③围湖造田说明当时湖区政府和人民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退耕还湖表明湖区政府和人民既重视经济发展也注意环境保护,从而可得出辩证法的另一启示:必须坚持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要发展经济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④围湖造田是在错误的社会意识指导、错误价值观导向下的错误做法,而退耕还湖则是在正确的社会意识、正确价值观导向下的正确做法。于是得出价值观方面的启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维护人类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2) 从"变化"的过程和结果看
①多年来,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以致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这些年在实践中纠正并形成了正确的认识,退耕还湖。于是可得出这一哲学启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②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变化经过还说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实践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一哲学启示:
③围湖造田造成环境恶化,退耕还湖改善了环境,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在解答材料型主观题时,有的考生答题时感觉很好,一对答案才发现"离题千里",这主要是审题不清"惹的祸"。在平时复习中,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不仅有利于克服审题不清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审题过程中,以下几点必须特别要注意克服:
一是急躁冒进。面对陌生的材料,许多考生仿佛进入迷宫,往往会产生一种急躁情绪,企图在较短时间内明确题意,解答问题。事实上,审题的过程是一个运用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仔细推敲。而急躁冒进往往阅读分析不细,结果或是经偏盖全,偏离题意,或是挂一漏十,一知半解,或是思维混乱,罗列知识,最终是欲速则不达。
二是脱离材料。试题的材料和问题是统一的,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反映了命题者的意图。但许多考生审题时将两者割裂开来,不懂得借助问题分析材料,把握材料内涵,不善于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辨清设问方向,
把握材料内涵,更懂得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明确题意。于是对题意的理解只能是既费劲又不能切中肯綮。
三是缘木求鱼。面对材料中丰富的"信息"有些考生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借助教材中的知识、原理对这些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而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明确题意。其实,尽管材料是书外的、陌生的甚至是难懂的,但读懂试题、解决问题又必须应用书本中学过的知识。因而试题材料一定会折射出与书本知识的理解来"透视"试题,把握题意。
当然要解答好高考政治试题包括材料型主观题,基础知识是本、是源,失之,则一切均无从谈起。所以同学们要重视书目知识,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审题方。高考试题是多变的,审题方法也是多样的。审题方法的掌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训练,分析典型实例,才能不断提高审题能力,进而提高政治高考成绩。
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七种设问与解题方法
比较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不难发现主观性试题所占的分值更高一些,且主观性试题能从总体上考核考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情况、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而许多考生因不懂得各种设问类型的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方法,在解答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得分极低。因此,不论是政治科教师,还是考生,都必须对"文综"政治科高考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了如指掌,方能在解题时做到胸有成竹,举一反三,以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试着对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作初步的探讨研究,意在抛砖引玉,共同为教学服务,为考生服务。
  一、七种设问类型
  纵观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的主观性试题,其设问大致可分为七种类型:
  1."体现型"
  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如2000年第36题第(1)问: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15分)
  2003年第39题第(1)问: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
  2004年第38题(32分)第(3)问:"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0分)
  2."反映型"&
  "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如2001年第38题第(3)问②: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2002年第38题第(1)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2分)
  3."为什么型"
  "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如2001年第39题第(1)问: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0分)
  2000年第37题第(3)问:美国为什么要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6分)
  2001年第39题第(2)问: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15分)
  2001年第40题第(5)问:2001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进入新世纪,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什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加强?
  2002年第39题第(5)问: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6分)
  2004年第39题(60分)第(5)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10分)
  4."怎么办型"
  "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如2000年第37题第(3)问:美国为什么要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6分)
  2002年第38题第(2)问: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9分)
  2003年第38题第(1)问:根据所学政治常识,分析目前应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8分)
  2003年第41题第(4)问: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10分)
  2004年第39题(60分)第(5)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10分)
  5."意义型"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如2000年第36题第(2)问:试分析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5分)
  2001年第41题第(5)问: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说明民族独立对这些国家的意义。(8分)
  2002年第40题第(5)问: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又是联结亚欧大陆的新纽带。它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也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据此请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14分)
  2003年第41题第⑶问: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既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9分)
  2004年第38题(32分)第(1)问: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1分)
  6."认识型"
  "认识型"的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
  如2001年第39题第(3)问:从哲学角度,说明如何认识当前的反腐败斗争?(10分)
  2003年第38题第(2)问: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8分)
  2003年第39题第(2)问: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9分)
  7."启示型"
  "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如2002年第38题第(3)问: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12分)
  二、解题方法探究
  1."体现型"的解题方法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下面以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第⑴问为例加以说明。
  36.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
  请回答(30分)(1)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15分)
  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
  联系所给材料: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中美就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达成协议"、
"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双赢'的结局"。
  联系所学的知识:教材中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有6个方面,即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包括五个基本点。
  三疏理作答:经过比较、对照,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
  附参考答案:①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观点)。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正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在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长达13年的谈判过程中,我国政府在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
  ②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原则(观点)。中国与美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是"双赢"的议,因而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政策原则(材料)。
  2."反映型"的解题方法
  "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下面以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8题第(3)问②为例加以说明。
  38.(3)②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三大产业结构。
  二联系:联系材料所给的信息(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联系所学的知识(三大产业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
  三梳理、作答:
  附参考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
  3."为什么型"的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下面以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9题第(2)问为例加以说明。
  39.(2):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15分)
  依据: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3分)(如能同时答出"三个代表",加2分)
  意义(重要性):加强思想建设,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3分);加强组织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3分)加强作风建设,才能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良的传统;(3分)加强廉政建设,才能搞好现代化建设。(3分)
  (说明:这是按照修订前的教材内容回答,同学们请思考,如按修订后的教材内容作答,应如何组织答案呢?)
  [本题实际上还可以回答: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可以保持党的性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意义。以及当前在党风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必要性。]
  再如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9题第⑸问: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6分)
据: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它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可能性: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必要性:发展旅游业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
  重要性: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附参考答案: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发展旅游业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4."怎么办型"的解题方法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解答这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梳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下面以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41题第(4)问为例加以说明。
  41.(4)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作作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金案件100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二联系:联系材料所给的信息("全国人大"--立法机关、"国务院及地方政府"--行政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先后查处......"--司法机关)、联系所学的知识(按照教材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④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⑤要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这样便不难整理出答案。
  附参考答案:①依法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5."意义型"的解题方法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者是经济政治意义。其次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下面以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41题第(3)问为例加以说明。
  41.(3)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既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解题思路:
  明确判断:此题要求回答的是经济意义。
  结合知识、材料、最新精神作答:&
  ①结合教材知识作答:"三农"问题等。(可答:增加农民收入)
  ②结合关键材料作答:"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可答: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可答: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③结合最新精神作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答: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附参考答案:①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②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③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6."认识型"的解题方法
  "认识型"的题目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如谈谈对"台独"公投的认识,应先回答"台独"公投是错误的。)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依 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根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下面以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8题第(2)问为例加以说明。
  38.(2)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判断表态(是什么):①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阐述道理(为什么):②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明确做法(怎么办):当前,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应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再以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9题第⑵问为例加以说明。
  39.气象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德尔菲"定律揭示了气象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密切关系,即在气象行业投入1元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我国某省气象部门一年便可为该省带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一些地区已经出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气象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回答:(2)试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
  本题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气象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气象信息是一种经济资源。
  为什么:①重要性是:企业有效利用气象信息可以减少损失,创造效益。
  ②可能性是:气象服务企业和经纪人的出现,有利于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的经济价值。
  ③必要性是:气象服务的兴起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怎么办:此题可不用回答。&
  附参考答案:①气象信息也是一种经济资源,企业有效利用气象信息可以减少损失,创造效益。
②气象服务企业和经纪人的出现,有利于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的经济价值。
③气象服务业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它的兴起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7."启示型"的解题方法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角度去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下面以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8题第⑶问为例加以说明。
  3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33分)
  (3)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哲学依据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所以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违背了客观规律,必然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所以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为什么能这样做:其哲学依据是人的认识总是发展的,所以人类应该把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不这样做的危害:其哲学依据是违背了客观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附参考答案: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①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根据设问常见五类哲学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显性归纳分析论述题):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运用给定原理,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不需要学生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答题时应采取"三步曲":第一步:理解题意,分开答,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说明某一实际问题的含义或性质。第二步:联系答。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要注意原理和材料的分层对应性。第三步:综合答,联系实际,得出结论,明确表态。注意必须用给定原理,否则所答非所问,一分不得。&
题型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隐性归纳分析论述题):&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理。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确定原理一个还是多个要点,一定要从材料出发。&
题型三: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归纳--演绎题):&
此题型和题型二一样,考生需自己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发挥的自由度大,难度大,灵活性、综合性强。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哪些我们所学的知识点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知识点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知识点原理的,通俗地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答案一般多个要点。
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启示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侧重方法论),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分析。
  题型五:是如何做到&&&的:&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材料不问"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是考查"怎么做",因此答题时要注意:
1.不需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必须回答"怎么做";2.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成了两张皮;3.答题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最常见的如"如何做到按规律办事?""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的?""如何坚持联系观点的?"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术语web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