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吗

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人口稀少C.热量不足D.水资源短缺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人口稀少C.热量不足D.水资源短缺
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人口稀少C.热量不足D.水资源短缺
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由于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不利,作物一年一熟.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最多的地区. 故选:C.
本题考点:
北方的自然地理特征.
问题解析: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全程复习方略】2014版高三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全程复习方略】2014版高三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4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地理综合试题设计
当前位置:>>>>>>>>>>>>
【背景材料】日,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200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确定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综合试题设计】
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图1)。据此回答l~3题: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2.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3.影响该地区粮食作物生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D.农业科技
4.图2中①②③④为我国著名的商品农业基地,完成下列问题:
(l)①②③④四地区及对应的可能的优势农产品,正确的一组是(&&&)
A.①-甜菜、水稻、亚麻&&& B.②-棉花、水稻、油菜&&& C.③-甘蔗、水稻、甜菜&&& D.④-水稻、亚麻、甜菜
(2)试分析①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宜建哪些商品农业基地?发展商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5.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在乌兹别克斯坦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上,土壤表面日平均温度比周围半沙漠地区低13℃~15℃,近地表(0.5米~1.0米)的日平均气温比周围半沙漠地区低3℃~5℃。绿洲的影响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减小,但在200米的上空仍能感到绿洲的影响。
(1)把下列备选答案填入图3中的方框内,使之联系成立。
A.蒸腾作用增强&& B.土壤热容量增大& &C.空气湿度增大 & D.最高温度降低& &E.土壤湿度增大
(2)分析说明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的发展对土壤退化和沙化有什么作用?
(3)在干旱地区如果灌溉过度,可能会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6.从2000年起,我国一直存在粮食缺口。2004年中央政府提出的粮食预期生产目标是4550亿千克,当年的国内总需求大概是4900亿千克,有350亿千克的缺口。从2004年开始,我国增加了粮食的进口。读下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表: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7.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图4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2)图中甲地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4)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
8.中央1号文件提出“……切实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防沙治沙工程。继续搞好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淤地坝等多种措施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南方丘陵红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和西南石漠化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图5),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 &&&& 、&&&&&&。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
(4)现代化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能起到良好的效率。请你设计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石漠化监测研究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参考答案】
1.C&& 2.D&& 3.A
4.(1)B& (2)①地区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有优势的农业发展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地表水丰富;地处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场广泛;技术先进,粮食单产水平高等。宜建基地:商品粮基地,花卉、蔬菜、水果等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基地。存在问题:地势低平,低洼易涝;人口稠密,商品率不高;宜农荒地少等。发展方向:克服低洼易涝地,发展基塘农业等新颖的混合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多种经营来提高商品率
5.(1)①E& ②B& ③C& ④A& ⑤D& (2)灌溉使土壤水分增加,保护地表植被生长,有利于水土保持和肥力提高,能遏制土壤退化;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降水量和地表湿度,促进植被生长,可以减少沙漠化现象的发生。总体上看,灌溉能有效遏制土壤退化和沙化现象的发生& (3)如果灌溉过度,一方面会造成区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上升,产生土地盐渍化现象
6.(1)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粮食较高& (2)有道理& 东北平原目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增产潜力大,同时还有一些宜农荒地可以开垦,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总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可提供的商品粮将更多,而我国的其他一些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面积将会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目前单产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 (3)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较少等& (4)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
7.(1)甲: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问题: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 办法: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湖,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3)低温(热量条件较差)& 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 (4)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
8.(1)贵州& 广西& (2)可溶性岩层(石灰岩)分布;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 (3)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 (4)方案:①获得石漠化遥感影像资料(或建立石漠化遥感监测预报系统);& ②建立石漠化数据库等分析模型,进行石漠化程度评价、GIS制图和分析(或查明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分布和发展趋势等空间分布规律);& ③揭示造成土地资源衰退和岩石逐渐裸露的主要原因;& ④进行石漠化区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进行综合对比及相关分析研究,多视角地揭示了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经济效应与贫困效应等&&& 措施:①各级政府和科研单位要搞好石漠化治理的规划,为大规模开展治理工作做好准备;& ②加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力度,大力推广以电代柴、以煤代柴、以气代柴,千方百计保护和恢复植被,把西南尽快建成我国最大的绿色资源库、水果基地和生态旅游乐园,遏制石漠化蔓延扩大;& ③制定石漠化治理有关法规,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共同面临的问题是:A.水资源不足B.盐碱地多C.沼泽广布D.荒地很少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共同面临的问题是:A.水资源不足B.盐碱地多C.沼泽广布D.荒地很少
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共同面临的问题是:A.水资源不足B.盐碱地多C.沼泽广布D.荒地很少
答案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都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但人口众多,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量大,因此成为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地区.盐碱地多、荒地少是华北平原土地存在的问题,沼泽广布是东北平原土地存在的问题.正确答案是A.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水土流失严重B.华北平原旱、涝、碱和风沙危害严重C.黄土高原土地盐碱化严重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水土流失严重B.华北平原旱、涝、碱和风沙危害严重C.黄土高原土地盐碱化严重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水土流失严重B.华北平原旱、涝、碱和风沙危害严重C.黄土高原土地盐碱化严重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1)东北平原的黑土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故A正确;(2)华北平原长期遭受旱、涝、盐碱及风沙的威胁,故B正确;(3)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本题考点:
华北平原旱、涝、碱和风沙的综合治理.
问题解析:
北方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东北平原和黄土平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及风沙的威胁,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北平原耕作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