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运动天河公园地铁站做地铁到75中学还座几路到

三大经典城市之波士顿篇二
波士顿,是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整个美国的历史好像都与波士顿有关。要想在短时间内轻松了解这个城市,建议从“自由之路”(The Freedom Trail)开始。“自由之路”是波士顿市政当局为游人设计的观光路线,在地面上用红砖和红色油漆标出,全长3英里,串联了十余个反映殖民地时代及独立战争时期波士顿历史的重要景点。起点为波士顿公园(Boston common),终点点为查尔斯顿(Charlestown)的邦克山纪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自由之路最初是1958年当地记者威廉斯科菲尔德的设想,用一条步行道来连接这些地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访问波士顿,都喜欢走历史的脚步。16处重要的历史古迹如下:(1) 波士顿公园(Boston Common)(2) 马萨诸塞州议会大厦(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3) 公园街教堂(Park Street Church)(4) 谷仓墓地(Granary Burying Ground)(5) 国王礼拜堂(King's Chapel)(6) 国王礼拜堂墓地(King's Chapel Burying Ground)(7) 老市政厅(Old City hall) 本杰明·富兰克林雕像和第一座公立学校,波士顿拉丁学校(Boston Latin School)旧址(8) 老街角书店(Old Corner Bookstore)(9) 老南聚会所(Old South Meeting House)(10) 老州政府大厦(Old State House)(11) 波士顿屠杀遗址(Boston Massacre)(12) 法尼尔厅(Faneuil Hall)和昆西市场(Quincy Market)(13) 保罗·热维尔故居(Paul Revere House)(14) 老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15) 考普山墓地(Copp's Hill Burying Ground)(16) 宪法号铁甲舰(USS Constitution)(17) 邦克山纪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自由之路之波士顿公园,也叫波士顿公共绿地(BOSTON COMMON)。其实就是城中的一片大型绿地,建于1634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公园,以前曾是人们放牧的地方,殖民地时期曾是驻守英军的营地,后来更成为公众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这儿发表过演讲,女权主义者在这儿为提高女性地位大声呼吁过。时光荏苒,现在的波士顿公园是波士顿市民钟爱的休闲场所。坐地铁在Park Street下,Park Street地铁站是全美国最早建成的地铁站,地面上的波士顿公园也是波士顿的最中心。自由之路之州议会大厦,就在波士顿公园的北侧,金色圆顶建筑,是波士顿市的标志,由美国国会大厦的设计者查尔斯.布而芬奇设计,所以看第一眼还真是有点像国会大厦呢。波士顿也是马萨诸塞州政府所在地,州议会大厦也是马萨诸塞州的政府核心了。据说只有当一个州出过三个以上总统的话才有资格让州议会大厦成为金顶。州议会对面是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波士顿民兵的雕塑。自由之路之公园街教堂(PARK STREET CHURCH)。波士顿公园东侧的小街叫公园街(PARK STREET),公园街南端一角,就是漂亮的公园街教堂。波士顿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座教堂,来访波士顿的旅游者也必来观赏这座教堂。教堂是红砖墙,圆门厅,白塔尖。她脚踏绿地,直矗蓝天,就像一个赞美生活的大叹号。这座教堂建于1809年,被后人誉为“基督教建筑的经典之作”。公园街教堂具有“美国式”的红砖砌成的主题结构和“伦敦式”的洁白的高耸塔尖,既淳朴有不失优雅,成为美国历史各个时代的见证人。1812年南北战争时期,波士顿扮演着“解放黑奴,包围联邦”的角色,教堂的地下室曾被用做火药储存库。在1831年美国独立日的那一天,这里响起了全美第一次为庆祝国家生日而高唱的美国国歌——《亚美利加》。 这是波士顿自由之路的女导游在给大家讲解历史,她身着殖民地时期服装。自由之路之国王礼拜堂(King's Chapel), 建立于1630年。这个和纽约的熨斗大楼还真的是蛮像的。自由之路之老市政厅(Old City hall)本杰明富兰克林铜像。自由之路之老南聚会所(Old South Meeting House)。说是集会所,可看上去却很像一个教堂。当年英国政府收税过重,曾引起殖民地人民的愤怒。人们在这里讨论的结果是发起了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集会所前面有一个热闹的小广场,这里不仅热闹,还比较有名,因为这里有个叫Old Corner的书店。老街角书店(Old Corner Bookstore)曾是19世纪中期波士顿的文学中心。这里既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出版社的根据地,也是朗费罗、爱默生、霍桑、霍姆斯等当时著名作家的聚会场所,俨然成为波士顿甚至是美国重要的知识传播重镇。现在这里是旅游书店。街角广场有趣的雕塑。自由之路之老州政府大厦(Old State House)。现为波士顿历史博物馆的老州政府大厦(The Old State House),是波士顿最早的公共建筑,历史可追溯到1713年。这幢乔治王朝风格的建筑在独立革命前是英政府驻美殖民地的总部,大楼顶部的炮塔一度是波士顿最高的建筑,象征着英王在美殖民地的最高权威。现在山墙上的英国标志物狮子和独角兽是复制的,原物已于日宣布独立时被烧掉了。1770年,英军和市民在楼外发生流血冲突,五位平民丧生,这就是被视为激发独立革命的导火索之一的“波士顿惨案”。6年之后,正是从这幢楼的阳台上,波士顿市民首次听到《独立宣言》的宣读。此后,这儿是马萨诸塞的第一个州政府所在地,直至1798年搬至新址。现今每年美国独立纪念日当天,都会在旧州府大楼的阳台举行宣读「独立宣言」的活动。附近以镶嵌在地面上的石头为标志的“波士顿惨案遗址”(Boston Massacre Site)是为了纪念日与英国军队冲突时被打死的五位爱国者,其中包括在独立战争中第一位牺牲的黑人阿塔克斯。这个议会大厅是波士顿最古老的建筑,在独立战争爆发前,一直都是英国政府办公的地方。美国的《独立宣言》也曾在这里宣读。街头雕塑。自由之路之法尼尔厅(Faneuil Hall)。法尼尔大厅是一幢庄严的三层红砖楼,建于1742年。最初作为市场, 但在独立战争爆发前,波士顿市民常常利用这进行集会,讨论独立与自由等问题,因而被誉为“自由的摇篮”(Cradle of Liberty)。现在,市民们仍习惯性利用二楼大厅举行各种集会, 一楼为市场,三楼则是波士顿炮兵团本部所属的博物馆。这是法尼尔厅(Faneuil Hall)前面萨缪尔.亚当斯(Samuel Adams)的铜像。Samuel Adams是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堂哥,美国开国元勋之一,还参加过独立宣言的拟定。他可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偶像级人物,波士顿自由之子组织的领袖。 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是该大佬幕后策划的。他组织了几十条好汉登船倾倒英国的东印度公司342箱茶叶入海。一动不动的摆姿势这么长也很难得。自由之路之昆西市场(Quincy Market)。就在法纳尔大厅旁边。这里是吃饭和购物的天堂,很热闹。昆西市场有三座长条形二层建筑构成,中间一座叫昆西市场,里面全是各地小吃,诱人啊诱人。旁边两座分别叫南市和北市,里面荟萃了各种小商店。波士顿是一个充满历史的文化城市。街边一角,毫不起眼的几个雕塑,几块碑文,都向游客和后人讲述着一个个故事。这是犹太人屠杀纪念碑(New England Jews Holocaust Memoria),碑上清楚地记载着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一个个时期,包括什么时候建造的集中营,什么时候开始大肆屠杀犹太人。纪念碑由6根粗大的玻璃柱子组成。暗指了当时全世界被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纪念碑上刻满了一组组无序的数字,代表了一个个被屠杀的亡灵。玻璃塔的底部,埋下了装着当年新英格兰地区人们统计出的犹太人死亡名单的箱子。著名的死碑,碑上镌刻了著名的忏悔诗"沉默的代价", 由德国新教牧师Martin Niem?ller () 忏悔所写。诗的下方有这么一句话:“马丁的这首诗被用作纪念大屠杀事件的经典言论,但讽刺的是,他在纳粹初期,还有过种族主义的言论。”诗全文如下:在德國,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向我奔来,确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沿着这个红线走就不会迷路。自由之路之保罗·热维尔故居(Paul Revere House)。这座不起眼的灰色木楼是波士顿城中留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680年,也是波士顿现存最后一所17世纪结构的房子。当过银匠、雕刻师、印刷工的爱国者保罗-热维尔1770年到1800年住在这里。“If Paul Revere were alive today, he'd still have a home in Boston."一句很感人的话,印在the Paul Revere House介绍单页上。波士顿著名的拉丁区。自由之路之老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这座波士顿历史最悠久的教堂建于1724年,毫无疑问它也是最有名气的教堂。教堂顶上是一个175英尺高的三层尖塔。1775年4月,英军计划袭击位于波士顿郊外康科德的弹药库,为保罗-热维尔获悉,乃于该教堂尖塔上悬挂出两盏石油灯示警,自己则连夜骑马前往和列克星顿报讯。列克星顿方面民兵(独立军前身)得以从容迎击翌晨出现的英军。这一仗揭开了美国独立战分的序幕。电影国家宝藏一中大反派最后被逮捕的地方就是这个老北教堂。教堂内部。教堂后门立着保罗·热维尔(Paul Revere)的骑马铜像, 纪念传奇的保罗夜奔的故事(一点也不逊色与红拂夜奔的故事)。下面讲讲保罗夜奔的故事。波士顿倾茶事件后,英国人怒了,派了军队驻扎在波士顿。这支军队是国王的直属部队,且称他们为中央军。在号这个晚上啊,这支英军开始有所行动了,他们跨过查尔斯河,朝着莱克星顿(Lexington)这个地方行进,他们此行的目标是抓捕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和萨缪尔亚当斯(Samuel Adams)这两个革命军首领,占领藏在康克城(Concord)的革命军武器库。哪里料到,他们的这诡异行踪,早已被当地一个地下党组织,叫自由之子这么一个地下组织啊,发现了。得赶紧把这个情报送到革命军那边去,好早做防备啊。组织上的一个头头叫Joseph Warren,派出了两个报信的人,一个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当时的小银匠保罗,另一个人呢叫威廉(William Dawes)。派这两个人星夜前往莱克星顿报信。保罗的报信路线是先坐船,度过查尔斯河,老北教堂的一个执事,叫John Larkin,已经给他准备了一匹马。他骑着马就直奔莱克星顿去了。而另外一边威廉呢是走另外一条路去的,他是绕道到Boston Neck这个地方,从陆路一直到莱克星顿。其实,当时他们还准备了第3套方案,以备保罗和威廉同时被捕的时候仍能传递情报。这就跟现在旧北教堂里保存的一句名言有关,叫"one if by land, two if by sea"。什么意思呢?就是教堂里的人跟革命军商量好的,紧急时刻在教堂塔尖上挂灯,如果挂一盏,表示英军是从陆路过去的,如果是两盏灯,表示英军是从海上(河上)过去的。这样在莱克星顿的汉考克们看见了灯,也能得信。当保罗和威廉同时出发了以后,教堂塔尖上就挂上了两盏灯。在凌晨时分,保罗到达了莱克星顿,跟汉考克和亚当斯汇报了情况。一个半小时以后,威廉也到了。于是,汉考克和亚当斯这两位大佬很仔细得商量御敌对策。保罗和威廉则继续奔骑Concord,去通知那边的人,后面就是在莱克星顿打响革命第一枪的故事。其实保罗同志的故事在他的有生之年并不为人所知。直到他死后40年,1861年,美国的著名诗人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郎费罗)写了一首诗描述这件事。从此,保罗同志名声大噪,成为了全民族的英雄。而此次保罗星夜奔骑(Paul Revere’s Ride)也成了美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最后附上Longfellow写保罗星夜奔骑的一段开场白:Listen, my children, and you shall hearOf the midnight ride of Paul Revere,On the eighteenth of April, in Seventy-FHardly a man is now aliveWho remembers that famous day and year。这是横跨查尔斯河的查尔斯敦大桥,自由之路的红线标记一路向前。旁边还有一个斜拉式大桥。看查尔斯河风光。岸边停留了大批的游艇。向查尔斯顿海军船厂前进。自由之路之宪法号铁甲舰(USS Constitution)。美国宪法号战舰自1797年下水服役,至今已届两百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现役战舰,在1812年与曾与英国战舰连续交锋44次,没有被任何一次战役击垮过,绰号“老铁甲号”的称谓果然名不虚传。除了铁甲号的陈列外,这里也设立博物馆,陈列有关宪法号的建造过程、航行与维修等资料。去海边吹了一下海风,很惬意。拼途网友回复:介绍的真是太棒了,我10月份正打算跟老公去呢,写的逻辑非常清晰,太感谢啦!对我非常有帮助啊拼途网友回复:呵呵,谢谢你的欣赏拼途网友回复:谢谢分享,很详细!拼途网友回复:好贴!沿着freedom trail一路走过去,有风景,建筑,还有历史故事——真的很有用!我要去波士顿,正在考察freedom trail,看到这个帖子,大有裨益!拼途网友回复:看到的最详细最有帮助的的一篇游记了,整个自由之路的线路,沿途景点,文化背景都介绍得相当仔细。真是非常感谢,对于我们这种对这些内容一点都不知道的人来说,真是太有用了。谢谢谢谢拼途网友回复:跟着楼主回顾美国历史啊,哈哈!明天奔赴boston。拼途网友回复:赞一个,正好要去波士顿拼途网友回复:太棒了!拼途网友回复:感谢flyfish!非常感谢!拼途网友回复:赞!拼途网友回复:写的很实在。配图也很详细。了解美国历史可以从BOSTON开始!拼途网友回复:写得太好了,果断收藏!拼途网友回复:文化历史都写的很详细很好!赞!拼途网友回复:写的很好,有机会要走一下拼途网友回复:写得太好了,言简意赅,对我即将出行波士顿很有帮助,也很受用。谢谢啦。期待着能更多的分享你的游记。拼途网友回复:写的太好!
继续在海军船厂里游走。向自由之路的最后一个景点邦克山纪念碑(BunkerHillMonument)出发。路上路过一小公园。看见了纪念碑,有点像首都华盛顿的华盛顿纪念碑。今天是一个音乐节聚会,很多人。自由之路的最后一站是邦克山纪念碑(BunkerHillMonument)。这个高221英尺的纪念碑,主要是为了纪念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时第一次与英军交战中不幸阵亡的爱国战士。1775年6月,独立战争开始两个月后,在波士顿郊外爆发了著名的邦克山战役。人数、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革命军虽被击败,却使英军付出伤亡近半的惨重代价,大大鼓舞了革命军的士气。就在那时候,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独立军总司令。其实那次战役的主战场并不是邦克山,而是在Breed’sHill,于是后来的纪念碑也建在了Breed’sHill。看来“赤壁之战”这样的遗址错误在美国也会犯。纪念碑前是JosephWarren的铜像,塔边一块石头上刻着一句那场战争的指挥者的号令“Don’tfireuntilyouseethewhitesoftheireyes.”如果换成中国指挥官,那估计会说:“给老子放近了再打。”走到自由之路最后一站还有体力的人,可以试试沿着1024级台阶登上纪念碑,由上面可以俯瞰波士顿全貌。自由之路是来波士顿的游客不可错过的景点。沿着红线指引的方向,走过一个又一个历史遗迹,波士顿300多年的历史在我们眼前慢慢生动、清晰起来。对自由的追求始终贯穿在美国人的信仰和生活中,每一次“自由之路”之行,都会使我们对崇尚自由的美国人,对“自由”观念与行动的发祥地波士顿产生由衷的敬意。这自由之路的终点站附近有地铁就好了,只好沿着自由之路走了回去。日落西山,云霞满天,很美。左下角的老兄躺着很惬意啊。又回到老州议会大厦(OldStateHouse)了。歇息一个晚上后我来到考普利广场CopleySquare。这个地区也是整个波士顿旅游的重点之一。这里有著名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PublicLibraryofBoston),三一教堂(TrinityChurch),汉考克大厦(JohnHancockTower),旧南教堂(OldSouthChurch),以及走两步就到的Prudential。远远的望见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1888年,波士顿请了建筑大师Mckim为它在CopleySquare设计一座图书馆。1895年,这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图书馆完工了,我也不知道这具体是什么风格,反正就这么个意思。当时,这图书馆广受好评,不仅是他的外观,还有内部的艺术设计。当时McKim啊就联系了一帮艺术家,有画画的,刻石头的。让他们特地为这座图书馆创作点东西。内容完全由着他们自己,想画什么画什么,想刻什么刻什么。然后,再由McKim自己把这些个艺术品啊,布局在图书馆里。成就了今天我们眼前的这座令人赞不绝口的艺术殿堂。先说外型,正面。粗略一看,顶部是红色的瓦片斜面配有绿铜波形屋檐,一排巨大的拱形窗户,三个拱形的入口,以及一簇簇黑色熟铁制的灯。再细致观察,能发现更多美妙的细节。在每扇拱形窗下,都刻着几行名人的名字,有艺术家、科学家、宗教领袖、国家的历史人物。就这个设计就很有特点,把这么多名字刻在正面,很少见。每扇拱形窗的肩上,是一个个圆盘石刻,内容是早期的印刷工、书商工作经营的场景。这些小石刻惟妙惟肖,作者是当时著名艺术家莫拉(DomingoMora)。正中那扇大门门楣上刻着的是智慧女神Minerva,出自莫拉和AugustusSaint-Gaudens之手。关于这个莫拉,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是个西班牙的雕刻家、画家。三扇大门上方,三块大象牙白的石刻刻的是什么图案呢?那分别是麻州、波士顿市、图书馆这三个机构的徽章。波士顿的约翰汉考克大厦。这栋大厦几乎是波士顿的标志性建筑,共63层,高241米,是波士顿的最高楼。又是出自HenryCobb和贝聿铭的杰作。相信对一直看我前面的帖的朋友,对JohnHancock和贝聿铭都不会陌生,前者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后者是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师。在这里不做介绍了。整个大楼,外表全部采用玻璃材料,就像一面大镜子。近距离观看,感觉很震撼,一面庞然大镜子立在眼前。别看现在满世界都是玻璃外墙的建筑,可是在当时,这座大厦建成的时候,那技术远没现在先进,可以说这是引领时尚的建筑。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对玻璃材料的运用,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汉考克大厦的宏伟,和三一教堂的精细。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波士顿三一教堂TrinityChurch。三一教堂的知名度是波士顿教堂中的数一数二的,有着自己无可或缺的地位。曾几次入选过全美十大建筑。可是论历史,它比不上老北教堂;论气势,他比不过MissionC论大气,她也比不过母亲教堂。那,它是凭着哪一点吸引着四方游客呢?敢说它是波士顿教堂中做工最精美的。墙上雕刻的小人物,小东西,都美妙绝伦。玫瑰色的纱质外墙,也让它在周边楼群中格外显眼。楼中楼。他的镜面反光相当清晰。让人赞叹。这是三一教堂倒影在汉考克大厦上。教堂大门上方。教堂内部。古老的三一教堂与现代的汉考克大厦交相辉映。看过美剧BostonLegal的同学都知道这个楼了,呵呵,剧中虚拟中的Crane,PoolandSchmit律师事务所就在这栋楼里。远远的望见老南教堂OldSouthChurch。教堂内部。在轻轨上拍的查尔斯河。||真正的好游记。真正的旅行。今天看了你写的三篇波士顿游记,收获颇丰。非常感谢!||三篇波士顿游记都看了,作为自己游波士顿的参考,很有用,谢谢!||写的很好!三篇都读了,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波士顿(Boston)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也是最能体现美国传统文化以及自由主义精神的城市。清教徒们乘坐五月花号轮船抵达的普利茅斯,就在波士顿郊外,被视为美国的发祥地。波士顿是一个很有文化气息的城市,适合用脚去慢慢体会。波士顿公共交通很发达,而且车票比纽约便宜,地铁绿线还是有轨电车,很有怀旧感。可以买7天的通票,7天之内随便坐,可以用在地铁、公共汽车、区内火车,和inner-harbor船。穿梭于各个景点,光靠两条腿会很累,买了这个票,走累了直接上公交系统歇会,下车又有精神玩下一个景点了,很方便.对约翰肯尼迪总统很感兴趣,所以第一站就选择了约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以及纪念馆(JohnF.KennedyPresidentialLibraryandMuseum。坐地铁红线到JFKUMASS站下,随指示牌到公共汽车站等公交2号线车。这是免费的穿梭巴士,来往于总统图书馆和地铁站之间,中间会在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UMASS-Boston停一下。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的校园草坪与雕塑。下车后看一下四周环境,很好,就在海边。一眼就看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了。这是由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亲自设计的,使他真正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美国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图书馆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波士顿留下了肯尼迪太多的生活足迹。简单介绍一下约翰肯尼迪总统吧。肯尼迪家族十分显要,约翰肯尼迪的父亲JosephP.Kennedy,Sr.当年是罗斯福总统任内的美国驻英大使,他的母亲家也是豪门。他的外公,北方人叫姥爷,John"HoneyFitz"Fitzgerald,也是一个波士顿闻名的政治人物,当过2届,8年的波士顿市长。他们这些全是波士顿人,约翰肯尼迪出生的地方是Brookline,是波士顿南边的小城,也是属于大波士顿地区。毕业于哈佛大学后,约翰肯尼迪继续在政坛发展,直至入主白宫,那一年,他44岁。他和他的老婆杰奎琳肯尼迪做了许多很有意义的事情,为美国人民怀念。肯尼迪被刺杀的时候,是在德州,达拉斯。坐在一辆敞篷轿车内。刺客一夜成名,LeeHarveyOswald。这个Lee同学两天后被当地一个酒吧老板JackRuby杀死,开枪时,他说:“这个人杀了我的总统。”但更多人认为,这是灭口。随后,与此案有关的几百个证人,不是被枪杀就死于车祸,至此,肯尼迪案实际上成了一个悬案。官方给出的结果是,凶手只有Lee同学一个人,但民间没有人相信这一说法。约翰肯尼迪死后被葬在阿灵顿公墓,后来他的老婆杰奎琳肯尼迪也与他一起合葬。约翰肯尼迪是美国民众非常拥护爱戴的一个总统,认为是一个贤君、圣君。他死后,各地的机场、街道、图书馆、大楼,纷纷以JFK命名。如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纽约的肯尼迪机场,哈佛的肯尼迪公共管理学院等等。强烈推荐一部经典电影:刺杀肯尼迪,凯文科斯特纳主演,很好看。影片最后半小时的法庭论述十分精彩,忍不住把中文译文贴在这里:-------------------------------------------------------------------------------------当局在撒谎,诗史般的肯尼迪葬礼迷惑了我们的双眼和头脑。希特勒说:越大的谎言越有人相信。一个疯狂的无名之辈,想出风头暗杀了总统,这只是一长串名单中的第一个替罪羊。近年来,肯尼迪、马丁路德金凡是想改革想和平的人,都是那些向往战争权贵们的眼中钉。这些人也同样被疯狂、孤独的个人杀害。这些毫无意义的个人愚蠢行为使我们毫无内疚之感。我们都成了哈姆雷特认贼作父,而凶手同样占据着皇位。而肯尼迪总统和他被害的那些秘密终于与我们在我们的美国梦中相遇了,它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宪法核心是什么,我们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呢?一个国家的总统被杀害,在众多疑问面前,它的司法机构只会在那里发抖,那么这个国家的民主又是什么呢?还有多少政治谋杀被说成是:心脏病发作、自杀、癌症和过量吸毒,还有多少飞机失事和车祸将发生在事情暴露的前夜呢?一位英国的诗人曾经这样写道,背信弃义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因为他成功了就没人敢叫他背信弃义了。为什么?美国人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录像带,为什么?有成千上万的文件可以作证,为什么却被政府撤掉或者烧毁了呢?每次我的办公室或你们――人民,提出并要求查看证据时,得到的答案永远是:国家安全机密。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被夺取了生命,还有什么国家安全所言呢?什么样的国家安全被允许夺走人民手中最基本的权利,并允许一个看不见的政府统治我们的美国呢!这样的国家安全,当他看上去如此、闻上去如此、感觉上如此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叫他:法西斯主义。我向你们提出发生在日的事件,那是一场政变。它最直接最可悲的后果就是改变了肯尼迪从越南撤军的决定。每年消耗8000亿的战争是美国最大的生意。肯尼迪总统的谋杀案由美国政府的最高层精心策划,由五角大楼和国防部中的战争狂热分子来实施。胡佛和林登约翰逊,我相信他们是共犯,因前总统被刺而入主白宫的这个总统。现在会有人说我是疯了,这有个简单的方法能证明我是否是偏执狂。我要求政府公开中情局51份档案,这些文件都是你们的。不,这些文件是人民的财产,你们为此而付了钱(纳税)。当时政府或许认为你们还是孩子,怕被那些实事吓坏的,或者你们会激动私自处死有关人员。所以在未来75年里你们是看不到这些文件的。我现在40岁,我是看不到了,但我希望我儿子在2038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国家档案馆翻看这些秘密。这可能成为几代人的事情,不过总会有一天,在某个地方某个人会发现真相。到那时我们自己最好能给自己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如独立宣言中所说: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起破坏作用时,人们便有权给予更换或者废除。一位美国的博物学家说,一位爱国者必须随时随地的准备与政府做斗争,以保护他的国家。回想我们的小时候,大多数人会认为正义会自己降落在我们身边,美德是对美德做好的回报,正义总会战胜邪恶。可我们长大后才知道,事情并非不都是真的,每个人都必须为正义而斗争,而这并不容易。因为真理总会引起权势们的恐慌,我们不得不冒着风险与权势们斗争。我们只要为自己的信仰而斗争,这个国家依然是我们的。寻求真理仍然是我们最重要的人生价值,如果真理已经受到政府谋杀,人民不在受到尊重,那这个地方就不是我们出生的那个国家,肯定也不会是我将与之终身厮守的那个国家。丁尼斯写到:当权者忘记了死去的国王。这就是肯尼迪遇害最真实的写照,这可能是我们国家历史之上最可怕的历史时刻之一。今天的判决代表人民与政府斗争的希望,不要问这个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问你能为这个国家做什么。不要忘却你死去的国王。这个政府依然还是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只要我们还活着,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肯尼迪家族大合影。你可能看出年轻的约翰肯尼迪吗,呵呵。印有肯尼迪头像的徽章。在那场世纪选战中与尼克松杀的难分难解,这是当时各个州的票数,最后肯尼迪以微弱优势胜出。美国总统徽章。徽章中是象征美国的白头海雕(常被误为是秃鹰),白头海雕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白头海雕的双翅展开(纹章学里称为“展现”)。左右鹰爪分别抓着象征和平和武力的橄榄枝和箭。鹰头目视右方,象征着期望和平。鹰嘴叼着的绶带上写着拉丁文格言“合众为一”(EPluribusUnum)。约翰肯尼迪总统的主要外交政绩几点:1,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在那千钧一发的关头,避免了第三次世界战争,而且是核战争。当然,那也需要赫鲁晓夫配合。2,支持航天事业。然而,美国人最终登陆月球时,支持他们的那个总统,以及离开6年了。3,越南。肯尼迪是不愿意过度介入越南战争的。在他被杀前,他就已经签署了文件,要陆续从越南撤军1000人。当时原本在越南的美军有800人,为了一次针对南越天主教教主的行动中,美军增至16000人,但此后肯尼迪就打算撤军。至于后来美国在越战中越陷越深,事态扩大,那是他的继任者,总统约翰逊,干的好事。4,西柏林演讲。他致力于促进东德和西德的统一。这一场演讲在当时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他演讲稿已经手写的那句”今天我是柏林人“。但好多年后,这句话却成了一个老黑,拿着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今天我是四川人。”5,组建和平队。和平队是什么呢,就相当于一支志愿者大队,派几十万美国人,到世界各地,帮助穷困人。这支大队的首任队长,就是肯尼迪的妹夫,也是后来特奥会的创始人,SargentShriver。(此人的女儿,就是嫁给了施瓦辛格,也才有了后来的肌肉男能竞选到美国州长的事,全是肯尼迪家族出的力,可惜最近由于施瓦辛格私生子的事情两人离婚了。)肯尼迪的妹夫,美国和平队peacecorps的创始人。肯尼迪总统对航天事业给予了极大支持。为纪念他,佛罗里达的航天中心被命名为肯尼迪航天中心。这块是德国政府送给约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的一块柏林墙断垣。日,约翰肯尼迪在柏林发表经典演讲,题为《我是一个柏林人》。节选中文译文如下:------------------------------------------------------------------------------------------------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我愿意我的同胞们——他们与你们远隔千里住在大西洋彼岸——说,他们为能在远方与你们共有过去十八年的经历感到莫大的骄傲。我不知道还有哪一个城镇或都市被围困十八年仍葆有西柏林的这种生机、力量、希望和决心。全世界都看到,柏林墙最生动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失败。但我们对此并不感到称心如意,因为柏林墙既是对历史也是对人性的冒犯,它拆散家庭,造成妻离子散骨肉分离,把希冀统一的一个民族分成两半。这个城市的事实也用于整个德国——只要四个德国人中有一个被剥夺了自由人的基本权利,即自由选择的权利,那么欧洲真正持久的和平便绝无可能实现。经过保持和平与善意的十八年,这一代德国人终于赢得自由的权利,包括在持久和平中善所有的人民,实现家庭团聚和民族统一的权利。你们住在受到保护的一座自由之岛上,但你们的生活是大海的一部分。因此让我在结束讲话时请求你们抬起目光,超越今日的危险看到明天的希望;超越这道墙看到正义的生平来临的一天;超越你们自己和我们自己看到全人类。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当所有的人都自由了,那时我们便能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在和平与希望的光辉中这座城市获得统一,这个国家获得统一,欧洲大陆获得统一。当这一天最终来临——它必将来临——时,西柏林人民将能对这一点感到欣慰:几乎二十年时间里他们站在第一线。一切自由人,不论他们住在何方,皆是柏林市民,所以作为一个自由人,我为“IchbineinBerliner”这句话感到自豪。-------------------------------------------------------------------------------------------------日,美国总统里根在柏林的布兰登堡门发表著名的“TearDownThisWall!”演说,建议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拆掉柏林围墙。终于在日,柏林墙倒塌。约翰肯尼迪总统所期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德国政府为纪念他以及里根总统,送给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和里根总统图书馆各一块柏林墙的断垣。下面是传奇的肯尼迪夫妇的故事。总统伉俪。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对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很有意义。访问法国时,约翰肯尼迪总统谦称自己是陪杰奎琳肯尼迪来访问法国的。总统就职典礼前的温馨一幕。约翰肯尼迪送给妻子的礼物。经典照片。这里有关于杰奎琳肯尼迪的生平介绍。杰奎琳肯尼迪,是一个真正的独立、完美的女人。出生高贵,法裔华尔街银行家之后,但她有自己的想法,要过有意义的生活,不做家庭主妇。她去报社做了一个摄影记者。机缘巧合,就认识了肯尼迪。两人结婚。入主白宫时,她才31岁,她对白宫的摆设布置进行了大幅整顿,使得白宫成为一个有历史气息,艺术熏陶的地方。她的服饰有着自己的个性和审美,成为当时全国的时尚风向标。她会流利的法语西班牙语,去法国时和戴高乐先生用法语交谈,戴高乐被她迷得一愣一愣的。连赫鲁晓夫都为之倾倒。肯尼迪遇刺以后她的表现十分让人佩服。当时肯尼迪在敞篷车上中枪,她就在身旁,鲜血溅了她一身,但她没有吓坏,把他抱在怀里。事后,高雅、坚强地牵着两个孩子的手出席了肯尼迪的葬礼。全世界为她赞赏。第一夫人的日子,结束了,但作为一个女人,杰奎琳的生命还没有结束,她应该有她自己新的生活。几年以后,肯尼迪家族接连惨案,肯尼迪的弟弟就在赢得加州初选的时候被枪杀,于是她带着肯尼迪的儿女,离开美国,下嫁希腊船王,亿万富翁奥纳西斯,在克死奥纳西斯以后,又和一个比利时裔的钻石已婚商人同居。94年死后被葬在阿灵顿公墓,她的丈夫,肯尼迪的旁边。杰奎琳让人敬佩的是什么呢?是她内心的一份自我情节,不受环境、世俗的约束。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留恋神坛,忠于真自我。这是何等的洒脱,当今世人,谁能与之相比?美国人也很大度,纵使杰奎琳已经改嫁,与已婚男子同居。但当她死后,她的葬礼还是全国进行转播,克林顿总统还发布讲话。墓地则是在阿灵顿国家墓地,她的第一任丈夫,肯尼迪身边。也许,他们的那位好总统,已经在地下等得太久太久了,等那位深爱的妻子,Jackie。这是幼年的杰奎琳。初入社交圈的杰奎琳。办理结婚登记证书。婚礼上的肯尼迪。这里详细叙述了杰奎琳肯尼迪是如何劝说约翰肯尼迪去大力协助埃及政府拯救古代文物的。因此埃及政府很感激美国政府,赠送了丹杜尔神庙给美国,摆放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具体可见纽约篇三。另外,杰奎琳肯尼迪还保护了纽约的中央车站。肯尼迪的名言。当然,肯尼迪最著名的话是“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但是这句话并不是讲爱国主义的。肯尼迪的原话是这样的:“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危机时刻有幸担当捍卫自由大任的人们并非多数。我不愿逃避责任--我乐于承担。我不相信谁能避开现实。我们为事业所尽的力量、忠诚和奉献将照亮这个国家和所有为之服务的人们--其光芒也将照亮世界。所以,我亲爱的美国人,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我亲爱的世界人民,不要问美国能为你做什么,问我们大家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什么”。很明显,肯尼迪这里说的主题是捍卫自由。肯尼迪的意思说的就是人民追求自由平等和维护自己权利不能等着国家来赏赐,而要自己去争取。约翰肯尼迪勇气勋章。美国的理想主义者勋章。出了展厅,仔细品味一下大厅的建筑,典型的贝氏风格。贝聿铭非常喜欢用这钢结构加玻璃的形式,像波士顿的约翰汉考克大厦、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等都是这方面的作品。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再次回望这一经典建筑。由于总统图书馆就在海边,所以走到海边看看。一眼就看见很有特色的云,呵呵。不久之后就开始下暴雨了,一洗夏日的炎热。晚上去著名的BostonLegalFoods吃著名的波士顿大龙虾。味道很棒,很新鲜,价格很公道,比香港吃龙虾还便宜。||翻了那么多游记帖,最喜欢你的这篇,写得真棒=)||谢谢欣赏,呵呵。||写的好~下个月要去Boston~||非常佩服您啊,写的那么详细,对历史的了解、建筑的认识,太佩服勒!马上启程去美国,纽约——布法罗——华盛顿——巴尔第麽——奥兰多——迈阿密——波士顿,从您的游记中学到了很多,这样我就能够整理波士顿行程,希望旅行有所得!谢谢!||呵呵,谢谢您的欣赏,也祝您旅途愉快!||xiexie||非常佩服||不一样的旅记,很好||太棒了||下个月去美国,计划去华盛顿、纽约、波斯顿、大瀑布走一圈,看了游记正好学习借鉴了。多谢楼主的精彩介绍!!!||写得好动人的游记!感谢你这么仔细用情的介绍肯尼迪,甚至不惜篇幅粘贴如此多相关中译文。非常感谢!||||4月份正好要去华盛顿,波士顿和纽约,在波士顿停留4天,主要是去几个博物馆考察和哈佛大学,LZ可否另外推荐其它值得一游的地方?||我下星期也去波士顿,一定要去肯尼迪图书馆看看~谢谢分享!||
发现纽约的太阳真是辛劳了,晚上快9点了才落下,早上5点不到又出来了。一大早搭乘地铁到炮台公园BatteryPark,准备乘船去看自由女神像以及爱丽丝岛。顺便提下,可以考虑CityPassforNewYorkhttp:new-york,包括以下六个项目,比单独买要便宜一点。1EmpireStateBuilding(帝国大厦)2AmericanMuseumofNaturalHistory(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电影博物馆之夜一中的博物馆)3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大都会博物馆,有此博物馆,纽约其他博物馆都是浮云)4MoMATheMuseumofModernArt(现代艺术博物馆)5GuggenheimMuseum(古根海姆博物馆)OrTopoftheRock(洛克菲勒中心)6StatueofLibertyEllisIsland(自由女神像与爱丽丝岛)ORCircleLineCruise(环纽约轮船游)从地铁站SouthFerry站出来往炮台公园走。可爱的雕塑。这个是雕塑家FritzKoenig的作品TheSphere。原本摆放在世贸中心双塔之间,2001年恐怖袭击中被破坏。略加修复后被摆放在此以纪念911事件的受害者。港口雕像。安检后等待登船的大厅里,到处都是关于移民的语录。上船了。远眺曼哈顿的摩天大楼。海天辉映。自由女神背面。自由女神正面。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送给纽约市政府的。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所戴頭冠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五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本封面刻有“日”字样的法律典籍,这一天正是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在自由女神岛上远眺曼哈顿。接着我们登船向爱丽丝岛进发。船开始靠近爱丽丝岛。爱丽丝岛在年间是美国主要的移民检查站。1892年至1954年的60年移民潮期间,曾有超过1千2百万的移民抵达此地,在尖峰期间,每天均有5000人在这个移民大厅等待移民官的询问和检疫。号,爱丽丝移民博物馆正式开放。博物馆大厅中央是各国移民们来到美国时携带的行李箱。博物馆内有非常详细的移民史的记录。印象深的有两条:一是瑞典有十分之一的人移民美国;二是爱尔兰土豆饥荒后爱尔兰人大批移民美国。 此外,中国人人移民美国真是一部血泪史。中国人主要是在美国西部大开发时候进入美国的,如加州淘金潮以及铁路建设。但随着淘金潮褪去,加州经济衰退,勤劳又韧性十足的中国人就成为被仇视的目标。仇视的高潮就是号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令人欣慰的是日及日,美国参议院与众议院通过立法,对在美的全体华人道歉。这是博物馆二楼。 这里展示了一个移民家庭来到美国后的数代传承。 在爱丽丝岛远眺曼哈顿金融区。炮台公园里的移民者(TheImmigrants)雕像。这是一个多人青铜雕像,刻有东欧,犹太,非洲奴隶等移民,他们的肢体与脸部申请流露着煎熬。上岸后顺着百老汇大街走,一眼就看到铜牛的大屁股。铜牛身长5米,体重6300公斤。现在铜牛被围起来了,不让骑了,只能一个个的进去合影。继续向前,看到了三一教堂TrinityChurch)以及911纪念地的标志。先去911纪念地。这是工地,正在重建中的世贸中心。美国证券交易所,已经在2008年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并。美国证券交易所对面就是三一教堂的小花园。三一教堂始建于1696年,是纽约最古老的教堂。在电影“国家宝藏”中,尼古拉斯凯奇就是在纽约三一教堂里找到了美国建国先贤们所埋藏的无价瑰宝。进入教堂内部。庄严肃穆。圣母与圣子。出三一教堂,街对面就是金融重镇华尔街WallStreet。纽约证券交易所NewYorkStockExchange的后门。这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ewYorkStockExchange的正门,硕大的美国国旗。这是联邦国家纪念堂FederalHall,曾经是美国第一届国会的所在地,首任总统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职的。现在这里已经改成纪念馆,门口就是乔治.华盛顿总统的雕像。华盛顿的雕像。逛完华尔街,肚子都饿了,决定步行去曼哈顿的唐人街吃午饭。路过一个红色的立方体,回去一查原来是美籍日裔雕塑师IsamuNoguchi野口勇,)的经典之作RedCube。圣保罗大教堂。距离911遗址只有一街之隔的圣保罗教堂,在911事件发生的当时默哀一分钟。坚固的教堂也成为救灾人员医疗休息的地方,更是附近灾民的庇护所。所以教堂内有展出许多911事件的相关资料。出了教堂后看到可爱的路灯。这是纽约市政厅NewYorkCityHall。继续前行,终于到了唐人街。唐人街的麦当劳都有繁体字版,呵呵。唐人街街景一。唐人街街景二。唐人街街景三。街头的青菜铺。林峰的海报。随便找了一个店吃了点米线,味道一般。稍事休息后,做地铁前往联合国总部。在42街中央车站下车后向东走。远远的望见了联合国大厦。美国驻联合国办事处。著名雕塑“和平”,但它的造型是拧成死结的手枪,象征非暴力,即“不要武器,要和平”。另一个雕塑"破碎的地球"。圆圆的地球,残缺不全。据说这一雕塑为意大利所送,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关爱地球,保护地球。安检很严格,食物,水都不能带入,甚至连空水杯都不能带入。一楼大厅免费进入。这是历届联合国秘书长的画像。本着到此一游的心态,花了本次旅游最不值的钱。掏了16美元参加了内部参观团,花半个小时看完以后一个感觉:坑爹啊。所以大家看完我拍的联合国内部照片后就不用花钱进去看了,真心不值啊。这是联合国大会的会场之一。然后是一些关于饥荒,地雷,妇女儿童的教育展览。这是联合国人权公约的儿童抄写版。世界佛教理事会送的吉祥宝塔。和平发展之画。结束了坑爹的联合国内部参观,出来发现多了不少纽约警察,原来示威抗议者来了,大叫ShameonRussia。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动用否决权否决了英美谴责叙利亚的提案。原路返回,回到中央车站。中央车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44个月台和7个轨道。大厅拱顶的黄道12宫星座图是被取名为星座穹庐,是法国艺术家PaulHelleu参考中世纪的星象图于1912年绘制的。可以注意到星空图所绘的天空完全是反向的。曾有人以为这是艺术家犯下的错误,其实恰恰相反,这是艺术家的天才构思。因为这是从上帝的视角俯瞰星空,所以与人类的视角相反,换句话说,是从星空以外的世界看星空。另外,星空位置也和真实位置不一样,原因是这是根据中世纪时期的星空图描绘的。这是中央车站的地标四面钟。四面钟的盘面都是用猫眼石造的,价值大约为1千万美元至2千万美元之间。美轮美奂的吊灯。出车站后回望车站的屋顶。立在屋顶的重达1500吨的雕像群气势逼人,中间是商业之神Mercury,两旁是力量之神Hercules与智慧女神Minerva,分别代表商业,道德与精神。老鹰(AmericanEagle)是美国的国鸟。又见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Building。有趣的印第安人造型。沿着42街走,一会就见到纽约公共图书馆(NewYorkPublicLibrary)了。里面的建筑设计很美。出了图书馆,向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Center)和圣帕特里克大教堂StPatrick'sCathedral前进。有趣的艺术外墙装饰。远远的望见了教堂。圣帕特里克教堂是雄伟的哥特式建筑,天主教教堂,是纽约大主教驻锡地。它是纽约最大最华丽的教堂,可容纳2500人。圣帕特里克是爱尔兰人的守护神,每年3月17日是他的忌日,这一天纽约的游行队伍要绕行这里。华丽的箭塔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築特色之一;是中世紀教堂正门上方的大圆形窗,內呈放射状,镶嵌着美丽的彩绘玻璃,因为玫瑰花而得名。圣帕特里克教堂的斜对面就是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力士Atlas铜像。希腊神话雕像们。人鱼雕像。登顶洛克菲勒中心可以无障碍的看到纽约中央公园,近距离看帝国大厦。不过曼哈顿金融区就被帝国大厦挡住了。可以看到中央公园。近看帝国大厦。远眺帝国大厦。著名的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总部也在这。出了洛克菲勒中心,沿着第五大道走,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著名的出版公司。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楼主在美国上学?工作?定居?||现在在国内,这次只是去美国东部出差,呵呵||很不错哦,||谢谢夸奖,呵呵。||羡慕英语好的人呀,我们只能带翻译去,不舒服呀||详细,流畅、图文并茂。||||||楼主的学识好丰富,介绍得恐怕比一般华人导游都要详细了,令人大开眼界,照片也拍得很好。多谢分享!||好详细,学习了。
对越战纪念碑不感兴趣,虽然说是华裔设计师林璎设计的。直接来到林肯纪念堂旁边的韩战老兵纪念碑。韩国人民还是很感激美国的,不然的话现在就要沐浴在金太阳的光辉下了。其实地上还刻着几行字,“Ournationhonorshersonsanddaugherswhoansweredthecalltodefendacountrytheyneverknewandapeopletheynevermet”。纪念碑。著名的话:freedomisnotfree自由必须付出代价。随着指示牌向潮汐湖tidalbasin方向走去。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纪念碑。马丁·路德·金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经典演说“IHaveADream”。马丁路德金语录墙。走到潮汐湖边,野鸭子们在水里悠闲的嬉戏。红掌拨清波,呵呵。潮汐湖是一个人工湖,湖边种满了樱花树。可惜已经是六月了,樱花早已凋谢。想看樱花的话可以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来华盛顿欣赏。在潮汐湖畔远眺湖对岸的杰斐逊纪念堂JeffersonMemorial。杰斐逊纪念堂是1943年为纪念以平民精神而闻名的美国第3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诞辰200周年而建。这座纪念堂,按杰弗逊喜爱的罗马神殿式圆顶建筑风格设计,是一座高96英尺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大厅中央耸立着高近6米的杰弗逊总统立身铜像。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杰弗逊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内壁上刻着由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一部分,这一份珍贵文物现存国家档案馆,可以随便查阅。每年四月,纪念馆旁的潮汐湖畔樱花盛开,配上湖中纪念馆的倒影,景色十分秀丽。天上白云朵朵。好大的棉花糖啊。在潮汐湖畔还有一处景点就是罗斯福纪念公园,位于潮汐湖西侧的樱花树丛中,距离杰斐逊纪念堂不远。该公园于1997年对外开放,旨在纪念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以表彰他带领美国人民渡过经济萧条,取得“二次”大战的胜利,并一举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历史功绩。罗斯福总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整个纪念公园被用花园和石墙分隔为四个空间,里面分别用不同的雕塑代表其执政四个时期中的典型事件。由于预约了美国国会内部参观,我没有去罗斯福纪念公园,向美国国会的方向走去。又一次越过华盛顿纪念碑。远眺白宫。华盛顿纪念碑巍峨耸立。骑警英姿。远眺国会大厦。华盛顿的景点除了前面介绍的众多国家机构建筑和纪念设施之外,另外一个大类标就是这里众多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主要集中在华盛顿纪念碑与国会山之间的国家广场(NationalMall)两侧,由史密森尼博物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统一管理。史密森尼博物院也就是美国国家博物馆,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体系,它所属的十六所博物馆中保管着一亿四千多万件艺术珍品和珍贵标本,而且对公众免费开放。其中游客比较热衷的是:1)航空航天博物馆;2)国家美术馆;3)自然历史博物馆;4)雷诺兹美国艺术与画像中心。电影博物馆之夜2就是以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博物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为背景的。大楼前的雕塑人像就是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他本人一生并未到访美国,然而于1828年逝世时,把他的价值50.8万美元的财产遗赠给美国政府,旨在建立一个增进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学会。以此为基础,美国政府建立了庞大的博物馆群。回望华盛顿纪念碑。||漂亮
今天去著名的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Bridge走走。布鲁克林大桥是美國最老的悬索桥之一,建于1883年。整个修建过程就是一个美国版愚公移山的故事,一个父亲,儿子,儿媳前赴后继终于建成大桥的励志故事。布鲁克林桥由老罗伯林设计建造,但刚开工三个月,老罗伯林就因受伤感染破伤风,不治去世。那年小罗伯林32岁,他继承父志继续施工,长期在水下作业,三年后因患潜水病全身瘫痪,从此坐在家里的窗台前,用望远镜指导每项工程。小罗伯林的妻子艾米莉,更是不同凡响,为了把丈夫的指令准确传达给工人,她自学高等数学、力学、桥梁学等课程,每天往返于工地和家中,担负起大桥工程的实际指挥重任。建成后的布鲁克林大桥横跨纽约东河,连接着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日正式交付使用。大桥全长1834米,桥身由上万根钢索吊离水面41米,是当年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七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地铁CityHall出,开始上桥,桥上游人如织。蓝天白云与大桥。走到布鲁克林区了,然后往回走。远方是曼哈顿。回望布鲁克林区。大桥全程来回一个小时吧。纽约市政厅。继续地铁去现代艺术博物馆,出地铁口又看到了美丽的克莱斯勒大厦。无处不在的MetLife。现代艺术博物馆TheMuseumofModernArt每周五下午四点以后免费进场。大厅里有各种各样的雕塑。这个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里也有一个。现代艺术馆主体有5层(第六层一般是特展),看完后觉得就第五层是精品,其他的不懂现代艺术真觉得好一般。第五层主要是画展,还值得一看。镇馆之宝就在这一层,梵高的星空夜StarryNight出艺术馆走不多远见到圣托马斯教堂。现代艺术博物馆附近的地铁站也是很有艺术气息的。去34街韩国城吃饭,又一次仰望帝国大厦。吃完饭去附近的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SquareGarden转转。这是纽约尼克斯的主场,前几个月著名的篮球林疯狂就是在这里上演了一幕流星般崛起然后衰败的人生大戏。落日余晖。||很详细,受启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河公园地铁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