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当前位置:班级主页 -->文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就构成生产力系统。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此外劳动资料还包括促使生产工具运作的辅助系统。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并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类因素中去,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邓小平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当科学应用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第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要进行生产劳动,就必须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原始公有制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五种主要社会形式。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另一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界定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二,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虽然是被生产力性质决定的,但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和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循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但内容相同。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生产关系叫经济基础。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一对矛盾,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对矛盾。
(二)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不是消极地反映和适应经济基础,相反,上层建筑一经建立起来,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不是由它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在一个社会的上升时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这时虽然二者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可以在这个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部分加以解决。当这个社会发展到没落时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不适合了,这种矛盾就不能通过这种社会制度本身得到解决,需要通过先进阶级的革命,消灭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或确立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而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旦建立或确立起来,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就达到了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新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的循环,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上
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一) 社会形态的划分
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有两种,一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二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又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人类历史上依据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2)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这三种社会形态是分别由历史上存在的三种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
(3)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种划分法本质上是统一的。
2.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称之为技术社会形态。渔猎社会一农业社会一工业社会一信息社会。
(二)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者说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同时又应看到,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不是别的,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那么,如何以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呢?
第一,因为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二,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为,这种社会结果是由各个个人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造成的。而这种自觉活动所形成&合力&的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却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的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
首先,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
其次,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联系,而是多值的因果联系,即或然决定。
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四)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第二,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第三,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第四;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浏览: 967&&评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①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从而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并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人们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具有能动作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求马克思主义简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求马克思主义简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09-04-05 & 发布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对立统一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构成的。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物质力量,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又是有矛盾的。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不存在离开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离开生产关系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比,则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使原来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不相适应,从而要求以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新生产关系也不可能永远是新的,随着生产力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它又会由新变旧。在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最终决定作用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建立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和具体形式,归根结柢是由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所谓生产力状况,就是指生产力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所具有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它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这是因为生产工具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质的飞跃是以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为先导的。因此,人们用石器工具、铁器工具、蒸汽机和电动机、电子计算机等等,作为生产力提高到新质阶段的主要标志。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4页)。恩格斯也说:“正如现代工具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一样,蒙昧人的工具也制约着他们的社会”(同前,第36卷,第170页)。他们明确地指出了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生产力性质,制约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论断。在原始社会,生产工具极其简陋,人们只有依靠集体力量同自然界进行顽强斗争才能生存。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效率极低,没有剩余产品。这种以石器工具为主要标志的生产力,决定了原始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氏族公社集体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随着生产工具从石器进步到金属手工工具,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见三次社会大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的组合方式也从集体劳动转变为个体劳动。这些变化导致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公社的瓦解。  从奴隶制生产方式转变为封建制生产方式,从封建制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更为复杂,但内在的规律性仍然是生产力的飞跃最终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就是产业革命的结果。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手工工具的改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以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商品生产的发展引起了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少数人发财致富,成为资本家,多数人贫困破产,成为无产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发了。后来,由于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使商业、交通事业得到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生产上的需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强大推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成为产业革命的先导。先进的机器体系终于代替了手工工具,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生产力的质的飞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社会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取代封建制生产方式的根本原因。  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不意味着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因为,生产关系的变化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原有的生产关系中占有主要生产资料的阶级,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必然会阻挠新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巩固。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从历史的必然性的意义上说的。  此外,在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时,还要把新生产关系得以萌发的物质前提同新生产关系得以充分巩固的物质基础加以区别。以中国革命为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但那时已有了占国民生产总值约10%的现代工业,以及一支坚强的产业工人队伍,这就是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较快地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物质前提。但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成熟,则必须把生产力提高到新的阶段,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生产关系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力总是在它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中发展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方式,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时候,它能够使生产力诸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使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得到顺利的解决,从而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基本上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时候,它阻碍着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的合理解决,从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这时就不能不改变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的尖锐化,是社会革命的经济根源。  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经历着由新变旧,即由同生产力基本适合变为基本不适合的过程。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在它发生、发展到成熟时期,是同生产力基本适合的,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过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更加腐朽,已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但并非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都是生产关系反作用的结果。生产力有它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只能加速或延缓生产力发展,而不能改变生产力运动的固有规律。  对于生产关系适合或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就其基本方面而言的。新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任何矛盾。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并不意味着它就绝对不能容纳生产力的任何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一度增长比较迅速,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迫使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某些局部性的调整。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的交互作用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由适合生产力状况到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经过社会革命,又在新的基础上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自觉运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每当人们的行动符合这一规律的要求时,社会主义事业就胜利前进;反之,就遭受挫折。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人们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①要研究和掌握这一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用的特点。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消灭了阶级的社会里,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虽然没有改变,但它的作用形式有显著的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在客观上给人们认识和运用经济规律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样,可以自发地产生,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变革,都是有计划地进行的。同时,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变革和完善来解决。  ②要根据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探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判断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主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脱离生产力的实际状况,片面强调公有化的程度,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那末,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也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甚至破坏性更大。在中国,同现时多种生产力并存的状况相适应,生产关系会出现多种具体形式,例如各种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等。  ③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对稳定和具体环节的经常调整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主要方面)来说,是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因此,需要加以巩固,使它保持相对的稳定,以利于发挥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当然,相对稳定并不是凝固不变,生产关系的某些具体环节确实同生产力有矛盾。有时是因为缺乏经验,具体制度不合理,有时是因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了,原来同生产力相适应的,变得不相适应了。这些情况表明,生产关系的具体环节,确有经常调整的必要。否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就不能很好地解决,生产关系就得不到发展和完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⒈生产力 1)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反映生产过程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2)是人们运用劳动资料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3)包括劳动者(人)和生产资料(物)两基本要素(因素) (劳动者是能动的要素,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①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②物的因素是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物质标志) 4)科技也包括在生产力中,随着科技发展,它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提高劳动者素质 ②改变了生产工具的性能 ③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扩展和开辟新的生产部门和领域 ④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科学化,使生产力各要素实现最优的组合,把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否来体现的,生产力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 自然科学及技术上的发现和发明应用,合并于生产过程中,引起生产力的物因素与人的因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科技对生产力的发展固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还不能在生产力中成为一个单独的要素,它必须通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改进、提高才能起作用. ⒉生产关系 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关系是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是狭义的生产关系。 2)人们生产出产品后,进入分配、交换、消费领域,构成产品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生产总过程而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的再生产,在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4)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决定作用 ①生产的方式决定分配的方式 ②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 ③生产的发展决定消费的发展,生产能创造出新的消费需要 5)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积极的反作用) {96年简答:什么是生产关系?它的内容是什么?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之间关系的总和.} {98年简答:简述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几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2)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 ⒊生产资料所有制 1)是人与人之间的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所形成的关系。 2)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并决定着生产的社会性质,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成为生产关系的基础。 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实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二)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不仅研究生产关系的本质,而且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研究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总是通过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体现出来的。 (三)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⒈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密切联系中研究生产关系的 ⒉政治经济学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的 1)经济基础 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即研究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的。 2)上层建筑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一经建立起来,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基础起着积极的反作用。 (四)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⒈经济规律 是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⒉类型 1)贯穿各个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切社会形态共有)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规律表明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是相互联系的. 2)存在于几种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 如价值规律.这表明某几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 3)存在某一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一个社会形态特有) 如按劳分配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是朴素区别的. {97年简答:什么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有哪几种类型?} ⒊各种经济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社会经济规律体系 ⒋社会经济规律中起主导作用,起着支配和制约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的规律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它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运动的客观必然性. 经济条件是指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 2)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只能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情 ⒍经济范畴 社会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 ⒎经济规律的特点 1)经济规律是和人们经济活动相联系的.(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各种规律,都是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实现的;而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它总是和人们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 2)经济规律的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数是长久不变的,而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因为经济规律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经济条件经常发生变化,经济规律也随之发生变化.) 3)在阶级社会中利用经济规律带有一定的阶级背景.(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程度和态度是不同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万事万物,到最后总有一个“理”字,这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很经典的一个结论,甚至有一门“理学”专门研究这个“理”字。而在万事万物的“理”字之中,不管是《易经》中周天循环之理,盈余和不足都不是事物的最佳状态,或者是《孟子》中,中华民族来以自豪的舍生取义中的“义”,再者是直接宣扬和谐中道的《中庸》,推到最后,总出不了一个“度”字。所以,读破万卷书,既感“存天理、灭人欲”之酷,也知墨家墨翟之大爱,更觉《菜根谭》之温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说尽了,每一位哲学家站的角度不同,感触不同,却没有绝对让人信服的真理。而读来读去,却突然顿悟,原来我们所追求根本上的人生道理的一直在一种取舍之间,也是这个“度”字。这个“度”字,在每个人生活之中既贯穿始终,更是理所应当,然而我们却无法自知。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无法把自己从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情中剥离开来,去考虑一些深刻的道理。所以,佛家说世人“贪”“嗔”“痴”等,却也无非是不知道在世界上怎样生活能做到生活有度。换句话说,其实我们很多事情也许是没有准备好,最起码是在思想上准备好,去接受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迷惑很多事情,比如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是不是也需要“真实”一些?我们看到别人做坏事,自己是不是宁愿装作不知道?我们都有一种对于暴发户天生的厌倦感,却时刻梦想自己成为暴发户。我们爱恨情仇,分分合合,却痴迷于某些自己逗弄不明白的道理上。我们自己觉得无望的时候,就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是否都有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和取舍呢?而我们的取舍,通常是本能意义上的,或者说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而不是超过心理学——一种人类的理性意义上的。在人生理性的意义上,或者说在哲学意义上来说,取舍的关键,我很欣赏中国哲学所提出的中道说,并不是折中主义,而是凡是讲究一个“适合”。首先,适合必定不是极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就是喜欢简单地把任何事情极端化,正误化,简单化,用绝对的对与错去衡量一件事情,认为遇到一件事情只有这样做没有其他的道路。在人生旅途上,绝大多数人在现时都是平凡人,很多人就自怨自艾,认为自己这一辈子不能成就一些事情。或者开口就骂,骂社会、骂单位、骂领导——其实自己就自绝了自己未来之路。其实,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复杂的,不能用简单地对错形容之,更不可用极端的态度处之。极端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人生态度,其厉害等同于自毁前程。其次,适合不是中和。我们另有一类人,自觉前途不大,活个舒坦就罢了。所以,在意见激烈争执的时候,自己不表现,觉得与自己无关,无所谓。或者为了息事宁人,就做一个彻底的折中,各方意见都听,各方意见都进行中和,所得到的结果是个四不像。生活中,只要能保证一个基本生存,也就可以了,其他的一概不当回事,甚至自己的尊严和地位。与那种极端处事的人相比,这种人成熟得多,最起码是能适应生存的。可是,这样的人生活中缺乏一种能动性,遇到问题就知难而退,遇到敌人就容易认输,实际上是一个生活上的弱者, “苟延残喘”着,妥协着,最终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再次,适合是一个稳定的概念,但是却不是固定。适合是一个因时而异的概念,在国难当头之时,适合的生存态度就是心系家国,为之牺牲。在遇到意见的不同与争执的时候,适合就是坚持自己的理性选择,却不排斥别人。在面对不公平待遇的时候,适合是服从大局,但又去争取合理的东西——当然,我说这话是看似个很清闲的事情,大概要被人说成“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实生活中你更多的是身不由己,哪能自己选择?其实,或许能的,只不过我们自己没能在更深层次理解而已。适合到底是什么?我无法用我的语言能力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大概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当然,说不出来更多可能因为我个人能力的问题。我所理解的适合是:生活中存在一种“天行健、裙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不极端地去把任何问题简单化。在适当的时候,做应该做的事情,考虑每个人的感受,就是我的适合。这个适合,就是我所说的度。不要小看这个“度”字,其实蕴含着人生的真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第一,后现代主义主导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或宗教主宰这个时代。譬如,在西方世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传统正在持续不断地衰退中。目前欧洲的基督教已经完全丧失了其主导的地位,在北美,基督教对政治、文化及媒介等各方面的影响也在萎缩,而且近期内这种趋势毫无减弱的迹象。第二,基于对科学真理相对性的认同,后现代主义认可真理的相对性,反对任何形式的权威。因此后现代主义很难接受圣经所启示的绝对真理和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第三,后现代主义虽然认同上帝的存在,但是这种上帝的观念与圣经中所启示的上帝相去甚远。例如有些学者认为6,上帝并非全知全能,因此他无法单方面改变世界。换言之,人类可以和上帝分享神性,共同影响世界的进程。这个观点也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第四个特性,亦即高举人文主义。他们认为人乃是万物之灵,人类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可以获得超自然的能力去影响或改变周围的环境。最后,后现代主义时代因其复杂的内涵而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各种奇谈怪论,甚至违背人类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如同性恋等,十分容易为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所接纳。基于上述特点,后现代主义文化追求各种神秘宗教与法术。因而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宗教大流行的时代。近年来各种东方宗教因其神秘性而在西方世界广为流行。印度教、伊斯兰教、瑜迦功、太极拳、各种气功和武术在西方获得了空前的繁荣。甚至几百年来一直在衰败中的佛教近年也出现了复兴的迹象。同时西方原有的一些星相学、巫术、通灵术等等充斥著影视等大众媒体。这一切围绕著一个主题∶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超然的能力去改变人类的命运,并进而参与灵界的事务。所以,后现代主义者面对福音的反应不是怀疑上帝是否存在,而是难以接受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及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拯救。除此以外,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也渗透到基督教神学领域,并开始影响当代信徒的信仰与现实生活。华人移民的第二代成长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氛围之中,这一代年轻人正在渐渐地从教会中消失。随著西风东渐,后现代主义已经在东南亚、香港、台湾及中国大陆的发达地区登陆。预计不久的将来,后现代主义将成为新一代移民福音工作的主要障碍。二十世纪初叶,全世界的基督徒主要集中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基督徒在全球的分布情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三世界基督徒的人数不但远远超过西方国家,而且其迅猛发展的趋势有增无减。反观后现代主义主导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信仰对主流文化的影响却在不断的衰退之中。基督教神学在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下进一步地分化,而教会对后现代主义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这一切导致信徒数量下降,教会老化并缺乏属灵的活力。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海外华人教会正面临著严峻的挑战。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西方不但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后基督教的时代。一些学者已经观察到圣经文化在西方社会中衰微的迹象,并大声疾呼教会应该奋起大力提倡圣经7。但是西方教会显然在这方面力不从心,这种对圣经的无知已经渐渐蔓延到教会内部,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有的学者认为下面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圣经语言从西方文化中消失8∶一方面教育系统未能有效地传递圣经及基督教信仰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教会疏于将基督教信仰与年轻一代的需要结合起来。随著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各种大众媒体的普及,现代社会正在加速远离圣经的年代,因此如何解读圣经、如何在后现代社会中应用圣经中的道德标准,对当代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时常令人感到困惑不解。为了建立在圣经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桥梁,自由派神学自十七世纪以来一直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修改正统基督教教义。但是其结果不但未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反而给基督教本身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基督教神学毫无例外地再次经历分流与重组9。与历史上自由派神学的分流不同,这一次在保守派与自由派两大阵营内部均出现相当程度的改变。这是后现代主义时代基督教神学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在基督教保守派的阵营中,传统主义者(tranditionalists)坚持自宗教改革以来的教会传统,反对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他们认为基督教教义完全可以跨越所有的文化、语言、区域和时代,并无必要进行修改或以其他方式诠释。但是改革主义者(reformists)则强调在建设性的神学研究中应当继续寻求新的发现,在上帝的话语中寻求新的真理,以应付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另一方面,在自由派的阵营中,修正主义者(revisionists)承袭了十九世纪以来自由派神学的衣钵,而后自由派神学则继承了巴特(Karl Barth)的路线,在某种程度上回归自由派神学之前的传统。后者以耶鲁神学院为主要代表,成为后现代主义时代基督教神学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现代主义流行之时,圣经曾经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批判。在后现代主义时代,圣经再次成为争战的焦点,不过这次不是来自外部的攻击,而是来自基督教内部对圣经的冷漠与无知。传统的释经学以历史──文法式(grammatico──historical)的方法去解释圣经,亦即按照圣经文法所表达的原意,结合当时历史和文化背景,总结出圣经本身所传达的真理,然后将这些真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后自由派神学代表人物Lindbeck在他所倡议的神学体系(intratextual theology)中10,提出一种以文化──语言式(culture──linguistic)的释经方法去诠释圣经。基于这样的理论,解释经文乃是读者与圣经文本之间参与性的对话,以此达到相互的转化11。按照这种方法,圣经对于当代信徒的启示源于读者所涉及的语言,并非圣经所陈述的事件,也不是圣经作者的神学思想,更不是在于上帝向信徒群体所启示的真理。表面上,文化──语言式的解经法似乎较现代主义采用的科学实体式研究圣经的方法前进了一步。实质上,这种诠释经文的方法完全忽视原文作者的意图,使圣经的真理极大程度为读者的个体领会所左右。基于下面三点理由,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释经学完全否定了圣经所启示真理的普遍性和权威性。第一,圣经记载唯有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后3:16),不是作者本身,更不是圣经的读者。历史──文法式的释经学首先精确地审查在作者时代经文的含义与所传达的神学思想,然后在圣灵的引领下将上帝所启示的真理传达处于不同时代的读者。其特色让经文自己说话,圣经真理在转达过程中最小程度受到读者主观的支配。文化──语言式的释经学实质上授予读者特权,并使其主导全部解释与阅读的过程。第二,圣经是圣灵藉著人类作者将上帝的话启示出来,因此圣灵是圣经真正的作者(彼后1:19-21)。而且耶稣曾经说过圣经是不可废除的(马太5: 17-18)。由此可见,圣灵对圣经作者的启示具有独特性,没有任何当代的信徒可以宣称拥有与先知和使徒同类的启示。文化──语言式的释经学因著忽视圣经作者的意图,实际上假定圣经的作者与当代的读者在圣灵的启示过程中具有相同的地位,因此极大地削弱了圣经的权威性。第三,正如耶稣所应许的,圣灵将引导信徒明白一切的真理(约16:13),但是值得注意圣灵这类启示的两个特性∶(1)在圣经以外没有新的启示(启 22:18-19);(2)上帝透过圣经向信徒启示真理(提后3:16)。所以用对话的方式去解读圣经,其后果是将读者的意念放在圣经之中,而不是从圣经中领受上帝所启示的真理。综上所述,为了迎合后现代社会的口味,后现代主义的释经学歪曲了圣经中有关启示的真理,在教会和信徒之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尤其在那些规范读经教导不甚完备的地方,文化──语言式的释经学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和欺骗性,严重削弱了神的话语在教会中的功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它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我们知道,意识形态的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这种“批判”既包括对历史上意识形态根源的揭露(马克思的理论建构本身所做的工作),也包括对意识形态根源的消解(马克思主张诉诸实践的批判)。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意识形态批判,当然是有其思想史前提的。马克思不满意于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逻辑批判,也不满意于费尔巴哈的道德批判,所以,他必须找到扬弃并超越这两种均有致命缺陷的批判方式的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马克思所主张的“实践批判”。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就已经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所采取的逻辑批判的姿态,并不能真正触动现存事物,而且把问题局限于思辨的范围之内也不可能发现意识形态本身的“秘密”,所以它不可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羁绊和桎梏。而费尔巴哈则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进行道德的批判。但正如恩格斯所讽刺的那样:“他本人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来和黑格尔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容相抗衡。”由于没有发现并揭开意识形态的秘密,无论是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它们本身都没有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蒙蔽。这恰恰是它们的不彻底性之所在,也恰恰是它们仍然囿于唯心主义的语境之中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再次,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还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征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惟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 显然,马克思的新哲学功能观无疑是主要针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思辨的批判和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宗教”的。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语境中的哲学的功能,并不是外在于哲学的外部效应,而是哲学完成自身的一种内在要求。这样,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就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逻辑建构特征同哲学的功能性特征的内在统一。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它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我们知道,意识形态的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这种“批判”既包括对历史上意识形态根源的揭露(马克思的理论建构本身所做的工作),也包括对意识形态根源的消解(马克思主张诉诸实践的批判)。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意识形态批判,当然是有其思想史前提的。马克思不满意于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逻辑批判,也不满意于费尔巴哈的道德批判,所以,他必须找到扬弃并超越这两种均有致命缺陷的批判方式的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马克思所主张的“实践批判”。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就已经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所采取的逻辑批判的姿态,并不能真正触动现存事物,而且把问题局限于思辨的范围之内也不可能发现意识形态本身的“秘密”,所以它不可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羁绊和桎梏。而费尔巴哈则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进行道德的批判。但正如恩格斯所讽刺的那样:“他本人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来和黑格尔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容相抗衡。”由于没有发现并揭开意识形态的秘密,无论是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它们本身都没有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蒙蔽。这恰恰是它们的不彻底性之所在,也恰恰是它们仍然囿于唯心主义的语境之中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再次,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还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征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惟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 显然,马克思的新哲学功能观无疑是主要针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思辨的批判和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宗教”的。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语境中的哲学的功能,并不是外在于哲学的外部效应,而是哲学完成自身的一种内在要求。这样,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就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逻辑建构特征同哲学的功能性特征的内在统一。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Habit forming character,character decided fate.附言: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Behavior determines habit, habit determines character, and character determines destiny. 这里有更好的英文翻译: Sow a thought, sow an act,
sow a habit, and
sow a character, and you reap a destiny.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的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第一,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搞两极分化; 第二,把消灭剥削看作是一个过程,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逐步进行; 第三,对于将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小平也做过一些原则设想。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 第二,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第四,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同步同等富裕,不同于平均主义。 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又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标。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要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就要看到它的三部分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固有属性,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从时间上说,社会主义本质适用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而不仅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稳定性;从空间上说,社会主义本质不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性。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部表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反映,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外在樗。社会主义特征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或意识形态。它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应具备的一般特点。社会主义体制是在不同国家和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形式和社会主义特征的实现形式,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制度的总称,即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模式。相对地讲,社会主义本质具有稳定性和抽象性,社会主义特征具有直观性和可变性。同时,征相对于社会主义体制而言,前者是共性,具有普遍性;后者是个性,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制是按普遍到特殊,抽象到具体,共性到个性排列的。社会主义本质属于第一个层次,是从理论上直接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的认知概念,是对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它是社会主义特征和体制的本质,既决定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体制,又通过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体制来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特征是介于本质和体制之间的第二个层次,它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并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的认知概念。社会主义体制是第三个层次,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实践形式。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是社会主义体制在炒同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多样性,在同一社会主义国家不同历史阶段表现为可变性,它是从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回答社会主义“怎么做”的实践概念,离开了社会主义的体制,社会主义的本质无从体现,社会主义的特征也无从实现。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总之,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是从理论,制度,实践三个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完整回答。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邓小平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他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划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揭示了社会主义优于高于资本主义的根源,从理论层面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问题,新时期一开始,邓小平就反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实制就是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中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坚持共产党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从制度层面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体制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做法必须适合于和服从于社会主义的特征,必须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基本思路有四点:一是社会主义体制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二是在经济体制方面,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是在政治体制方面,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制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四是在文化体制方面,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体制的论述,是从实践层面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阻碍其发展。比如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封建迷信、贪污腐败等落后的社会意识就是这一种情况。它们是剥削制度的产物,是剥削阶级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遗留,其根源并不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腐败现象同党的性质、宗旨是不相容的,它像一个毒瘤会葬送党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我党一直非常重视反封建迷信、反腐败斗争.另一种情况是社会意识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出现,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在社会意识上也是先进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也可能是先进的。我国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很发达的情况下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就是这种情况,当然这也同精神文明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有关。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教材主要是讲了这一方面。 当然,社会意识的这种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社会存在的需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力生产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