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70,弹跳45cm左右,能完成大风车等滞空能力怎么练动作,弹跳怎么样

分享给好友
转到我空间
NBA扣篮大赛十大弹簧人,乔丹领衔最矮1.69米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篮球场上,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令人热血沸腾的扣篮。而这个星球上最会扣篮,最享受扣篮的时刻,莫过于NBA的扣篮大赛。卡特的极限之美,乔丹的飘逸之美,霍华德的搞怪之美……几乎都如细胞般植入脑海,在如今扣篮大赛日渐式微,没有大牌压阵,创意几近枯竭的情况下,球迷们似乎只能通过回味,来追忆那些追寻天空的扣将们。
Top10 德怀特?霍华德
身高:2.11米
垂直弹跳:97厘米
扣篮大赛冠军:2008年
&&&&扣篮大赛被认为是长人不适宜的活动,一是弹跳力、爆发力、柔韧性比较差,而是空中无法做到充分的伸展。但是,“魔兽”霍华德改变了这个历史。2008年,他以2.11身高成功夺得扣篮王,荣膺历史上最高的“扣篮王”。
&&&&他采用从篮板背面跳到正面再回环扣篮的动作,将球扣入的时候,自己的脑袋仍然在篮板后方。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柔韧性和滞空能力,而第二个扣篮则是身穿超人斗篷,罚球下起跳,虽然偷步,但是对于高人来说,这样的滞空能力也着实恐怖。
Top9 克莱德?德雷克斯勒
身 高:2.01米
垂直起跳:90厘米
扣篮大赛冠军 :无
&&&&“滑翔机”克莱德?德雷克斯勒以其令人赏心悦目的高空滑翔上篮而闻名于世。“魔术师”约翰逊评价他和乔丹说:“在很多方面,他俩都太像了!他们都是那种能飞能投的超人。不管你信不信,我认为克莱德一点不输给迈克尔。”
Top8杰森-理查德森
身高: 1.98米
垂直起跳:1.05米
扣篮大赛冠军:2002年 2003年
&&&&连续两届全明星扣篮大赛冠军,几乎完成三连冠伟业,最终遗憾地输给琼斯。他也是除了乔丹之外,第二位蝉联扣篮大赛冠军的扣篮王。他跟乔丹一样,拥有扣篮最佳的身高,出色的弹跳,合适的臂展,中等强壮的肌肉,使他的每一记扣篮都拥有完美的空中姿态。
Top7 内特?罗宾逊
身高:1.75米
垂直弹跳:1.26米
扣篮大赛冠军:2006年、2009年、2010年
&&&&现任扣篮王,在2009年,罗宾逊在决赛中,跃过了身高2.11米的德怀特霍华德扣篮,最后在球迷的投票中,他力压霍华德夺冠。霍华德卫冕失利,但罗宾逊夺冠也有他的一份功劳。2006年,他首度夺冠,一鸣惊人,今年,第三度夺冠, 反而略显平淡。不过他在姚明头上盖帽的画面,将永被中国球迷铭记。
Top6 科比?布莱恩特
身高:1.96米
垂直弹跳:97厘米
扣篮大赛冠军:1997年
&&&&在他进入NBA的第二年就获得了扣篮大赛的冠军,也是NBA历史上第二位加冕扣篮王的新秀球员(第一位是迈纳)。科比扣篮的时候非常伸展,滞空时间长,让人觉得他似乎在空中跳舞一样,而这一点也是他之所以与乔丹有几份相似的原因。
Top5 “土豆”斯伯特?韦伯
身高:1.69米
垂直起跳:1.33米
冠军:1986年
&&&&有“土豆”之称的韦伯,竟在1986年“扣篮大赛”中从“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手中不可思议地夺得“扣篮王”称号,成为NBA的传奇。他是有记载的NBA历史上能扣篮的最矮的球员。而凭借1.70米的身高在NBA立足,韦伯最大资本就是其超人的弹跳力。他的原地纵跳高度为1.33米,助跑摸高达到3.60米,这一弹跳高度到目前为止还无人能够打破。
Top4 多米尼克?威尔金斯
身高: 2.03米
垂直起跳:104厘米
扣篮大赛冠军:1985年,1990年
&&&&这位号称“人类电影精华”的风云人物带给我们的享受,就真得像看了一部好电影。现如今人们对于扣篮大赛中不断重复的招式已经厌烦,其实这要怪二个人,一个是乔丹,另一位就是威尔金斯。乔丹也许很能飞,但威尔金斯的瞬间爆发力更为可怕,二人在扣篮大赛上的巅峰对决直到今日依旧是球迷们的美好回忆。
Top3 朱利叶斯?欧文
身高:2.01米
垂直弹跳:1.04米
扣篮冠军:1984年第二
&&&&能将大风车扣得最伸展的可能是卡特,但扣得最漂亮的一定是欧文。他不仅把大风车扣篮推向一个极致,而且开创了罚球线起跳扣篮的先河,在人们对扣篮动作的看法转变过程中, J博士可谓居功到伟,难怪自他1989年退役以来,每年的扣篮大赛NBA都请他来做评委。
Top2 文斯卡特
高度:1.98米
垂直弹跳1.11米
扣篮大赛冠军:2000年
&&&&卡特的扣篮,除了具有奥尼尔的霸气之外,还要加上一些飘逸.在你赞叹他飘逸的身型时,给你致命一击.可以说卡特是一标杆性的人物,因为他的扣篮影响了一批NBA球员。他在2000年全明星扣篮大赛上的动作一直被许多球员竞相模拟。同年的奥运会上,卡特上演了飞跃法国2.18米中锋扣篮的壮举,虽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
Top1迈克尔?乔丹
高度:1.98米
垂直弹跳:1.12米
冠军:1987年、1988年
&&&&谁是NBA最会扣篮的球员?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名字就是迈克尔.乔丹。只要一提到扣篮,十个人中有九个会首先想到乔丹。因为他是”飞人”。
历届NBA大赛扣篮冠军:
2010 内特•罗宾逊 尼克斯 1.75米
2009 内特•罗宾逊 尼克斯 1.75米
2008 德怀特?霍华德 魔术 2.11米
2007杰拉德.格林 凯尔特人 2.01米
2006 内特?罗宾逊 尼克斯 1.75米
2005 约什?史密斯 老鹰 2.06米
2004 弗雷德?琼斯 勇士 1.88米
2003 杰森?理查德森 勇士 1.98米
2002 杰森?理查德森 勇士 1.98米
2001 戴斯蒙德?梅森 超音速队 1.96米
2000 文斯?卡特 猛龙队 2.01米
1999 无赛事
1998 无赛事
1997 科比?布莱恩特 湖人队 1.98米
1996 布伦特?巴里 快艇队 2.01米
1995 哈罗德?迈纳 热浪队 1.96米
1994 艾赛亚?瑞德 森林狼队 1.96米
1993 哈罗德?迈纳 热浪队 1.95米
1992 塞德里克?塞巴洛斯 太阳队 2.01米
1991 迪?布朗 凯尔特人 1.86米
1990 多米尼克?威尔金斯 鹰队 2.03米
1989 肯尼?沃克 尼克队 2.03米
1988 迈克尔?乔丹 公牛队 1.98米
1987 迈克尔?乔丹 公牛队 1.98米
1986 斯伯特?韦伯 鹰队 1.69米
1985 多米尼克?威尔金斯 鹰队 2.03米
1984 拉里?兰斯 太阳队 2.08米
分享给好友
转到我空间
空间的其他文章:滞空法判断弹跳
23回复 9605浏览
从视频和动态图片判断弹跳比较传统的方法,就是视觉对比球员头部与篮框的高度,或是找到篮板上相对的高度,然后用起跳后的头部高度减去站立身高。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十分直观,一目了然,所以任何人都有看到后做比较的能力,而且适用于篮球场上的任何情况,盖帽,扣篮,篮板,吻框等等,也就成为了最主流,最普及的弹跳估测方法。但是这个方法虽然简单直观,却有几个明显的缺点:1.受拍摄角度影响大,一旦拍摄角度不客观,就能造成巨大的视觉误差,迷惑一些角度观不好的朋友,而即使有很好的空间感的朋友,有的只能判断视觉高度高于或低于实际高度,而不能辨别具体多高,有的会尝试辨别,但也只能凭借三维立体观与经验来猜测,一旦猜测,就会引起争议,结果就没有说服力。2.即使拍摄角度无可挑剔的情况下,结果也受篮框高度影响,是NBA场地还好,确定篮框的准确高度,如果是其他场地,无法断定篮框的具体高度,可能更矮,可能更高,在无法确定高度的情况下,又会引起无谓的争议和猜疑。3.在视频中起跳人物身高不明,或身高和已知高度有偏差时,前者无法做出判断,后者会做出错误的判断。4.只限用于篮球场,如果起跳者周围没有篮框,就不能比较。本人在判断弹跳高度时经常会以其他一些方式作为辅助,当然也是有缺陷,不过互相之间相互呼应的话会让结果更准确一点,而我的这个“新”方法,虽然和传统的方式几乎没有关联,但是是很科学的方法,所以要发帖特别说明。首先大家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人体在离地后,重心的运动轨迹是自由落体,也就是说,跳得越高,重心的上升/下降轨迹越长,在空中的时间就越久,也就是说,这个方法,与滞空时间有关。这种方法的最初灵感,还要追溯到Sports Science对Jordan Farmar与Hang Time的一次研究,看完后就曾经想过通过滞空时间判断弹跳高度,并且结合物与Michael Jordan与Jordan Farmar相应给出的滞空时间,计算了他们的弹跳高度。但是当时的我连做图都不会,也就没找到具体方法。这个方法真正被充实,要算是 @ 的功劳,他开发了同步对比类似扣篮的有趣方式,也就是把类似的两个扣篮对准起跳瞬间,然后同帧播放,对比各项指标。因此我们也讨论过滞空比弹跳的方法,可是但是被我们否定了,因为我们找了几个样本,其中扣篮时抓框对结果的影响太大,加上精确度不够,类似高度的强者即使有高下之分也看不出差别,也就暂时放弃了。直到一个视频,也就是TDub尝试摸“12尺6寸/3米81”的高度那个视频(我曾经写过帖子分析过实际高度)让我重拾灵感,不是原版视频,而是后来某人特别上传的一个附带起跳-滞空-落地对应表秒时间的视频,上个图,给个大概意思:看过后我用这个滞空时间计算了一下,大约107cm的腾空高度,和我之前的猜测很接近,再加上Nike鞋也闹得沸沸扬扬,不得不让我在这个滞空时间上再下一些功夫。我找寻了不少视频,在和 @ 进一步探讨下,不仅得出把滞空时间和弹跳高度联系到一起的好方法,同时也总结出这个方法的一些利弊,局限与实用性。方法不复杂,滞空时间可以凭借帧数来判断,视频有各种不同的帧率,30帧和25帧是现在比较大众化的两个,以前的老视频还有帧数明显更少的,当然帧率越高,误差越小,本人看来,少于25帧1秒的视频的误差已经大到没啥参考价值的程度了。以30帧视频为例子,如果能判断离地后与落地时之间的帧数,就可以计算滞空时间为多少,可以精确到一帧,也就是1/30秒。得到滞空时间后,用自由落体的公式就可以计算:t^2*g/2就能得到结果,注意自由落体中的t考虑的是上升或下降的时间,而我们的得到的时间是滞空时间,需要先除以2才能代入公式,或是(T/2)^2*g/2,这里的T是滞空时间。合并视频帧数然后再简化一点,就是:(x/2n)^2*4.9,这里x为滞空帧数,n为视频帧率(每秒多少帧)。解释一下为什么不用离地到最高点的帧数计算,那个数据误差很大,首先,人的头部在最高点时,重心未必在最高点,这个受他身体姿态的影响,其次,一个人在最高点附近几帧高度变化是非常小的,肉眼很难确
定哪个是最高点,然后,就算可以判断头部最高点,例如13-14帧的高度变化是升,14-15帧是降,那么最高点可能出现在14帧,可能出现在13-14
之间,也可能出现在14-15之间,最大能有1帧的误差,而1帧的误差在这里很大,能有接近15厘米,就完全没有参考价值了。
相比之下如果考虑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不仅更容易判断起点和终点,同时一帧的误差只有只看上升的一半左右。和nike的鞋类似,都是利用自由落体的公式,nike的感应器对时间的测量应该更精确一点,但是人类比鞋子要智能很多。鞋子争议很大,因为它无法辨别作弊,但是人类是可以看出的,下面说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就是会带来误差的地方。这个方法只能用于无身体接触的空跳,必须排除有可能改变滞空时间的因素,例如扣篮时手拍/抓篮框,空中和别人的碰撞,手推下面的人之类任何可借力的情况。也就是说,这个方式不适用于扣篮,也就是展示弹跳的最常见方式之一,拍/抓/拽篮框都会导致落地延迟,力道不同带来的误差也不同。适用于一些摸高,尝试吻框,不碰框的超人扣,无身体接触盖帽等镜头。对于符合规定的空跳,就剩起跳点和落地点的判断,先说起跳点:必须说明的是,单脚和双脚起跳时起跳点是有差别的,双脚起跳离地前,身体姿态为双脚一前一后,左右分开,身体倾斜,脚尖踮起,此时这人重心的高度和站立时差不多,所以以双脚离地前最后一帧算作0帧,双脚都离地的那一帧为1帧,离地瞬间有时会偏差半帧,例如A的0帧时后脚已经刚刚离地,B的0帧时双腿还稍稍弯曲,如果A和B都是n帧后落地,那么A的滞空可能是n+,B则是不到n。而单脚离地前身体姿态为单脚踮脚,重心明显高于直立时,离地晚于双脚起跳,据我观察,同一个人同样头部高度下,单脚双脚滞空差距可能在0.5帧左右,不过具体差距不好说,不荐于和公式同步使用,单脚起跳之间可以互相比滞空,但是不要用单脚对比双脚。再说落地点:落地点是影响这个方法判断空跳准确性的最大因素,人们落地的姿势各式各样,或许是潜意识保护自己,或许是空中失去平衡,或许是习惯,或许是巧合,大多数人在落地时都会采取收腿等动作来延迟自己的着陆,落地姿势的不同会导致结果的误差,辨别适当的落地瞬间是很重要的,准确的落地时机应该为身体重心下落到和直立时类似的那一瞬间,有时可能会有难度,不过在姿势问题不大时,采取脚刚刚触地的那一瞬间就可以,也就是脚踩实前一帧。正确判断起跳点和落地点后,就可以大概的得出滞空的帧数,代入公式。这个方法是否准确呢?我们来找一些已知正规场地,用一些已知身高的球员,在接近平视的角度下,结合指控法和头部高度法来验证一下(大家可以把图存起来,一帧一帧看):先是穿鞋大约6'10"(208cm)的Bismack Biyombo:图1为直播时常速播放,用来判断其24-25帧的滞空(前脚离地前后脚已经离地,类似单脚起跳的意思),图2为平视角度,用来判断其290左右的头部高度,而24帧滞空算出来是78cm,25帧则是85cm,和视觉上的高度几乎完全符合。接下来是身高6'5"(196cm)的Maurice Evans:同样是图1看滞空,图二看头部高度,25帧算出的85cm弹跳,也正好和他280-285的头部高度符合。再来几个跳得稍微高一点的吧,身高6'8"(203cm)的Gerald Green,慌乱之中一个大冒如何?27-28帧滞空,第二个角度稍稍有些仰视,但是鉴于他的头和篮框前沿大约在同一个横向平面上,没平框也差不了几厘米,两者是否符合,可以自己算哦。或许有人会说,格林手扶篮板没准可以增加滞空呢,虽然我认为这种下意识的扶一下篮板,相比故意大力拍篮板或是抓篮板爬篮板那种,完全没有什么借力余地,但是
我也没有他100%没有借力的证据,那就再来一张没扶到篮板的,身高6'6"(198cm)的Vince Carter,干扰球一枚:27帧滞空,1米左右弹跳没跑了,可惜我没有完全平时的角度,对于角度观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可能稍微麻烦一点,那也不难看出,算出的弹跳高度与他身高相加后,得到的结果和图像中呈现的高度大概相符。再顺便来两个无压力离地至少26帧的Blake Griffin:也没有很好的平视角度,但是与他轻松准平框的实力,很相符呢。NBA场地验证完以后,其他正规场地也来几张吧发展联盟的Chris Roberts,6'4"(193cm)身高,27+帧滞空,头部高度应该稍稍超过篮板了,有295上下的高度,1米稍稍初头,正好吻合呢:NCAA扣篮大赛的James Justice,5'10"(178cm)身高,这一下子也有27帧以上的滞空,看他头差几cm到285的包皮,也是1米多一点点的高度:乌克兰扣篮大赛的Randy Culpepper,6'0"(183cm)身高,虽然看不到前脚落地瞬间,但是通过后脚落地时白袜子的高度对比判断,应该是27-28帧之间的腾空,头部高度可能也达到或稍稍超过285的包皮了,1米多一点的弹跳,也很符合:可见在正规的场地上,只要是符合规则的空跳,结果未必精确,但是总能看出个大概,还是挺准的。那么这个方法拿到NBA之外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验证一些视频的夸大和篮框的准确性:以上这个图,三人的滞空时间都是28帧左右,其中姿势最标准的应该是,28帧时身体直立,双脚刚刚触地,此时重心可能大于直立时,实际腾空大于28帧,其次是TDub,身体有弯曲,单脚踩地,重心大约等于直立时,最后是Young Hollywood,身体弯曲似乎比TDub严重(也可能是角度造成的视觉误差),此时重心未必有直立时高。带入公式的话,28帧得到107cm左右的弹跳。卡特此球的拍摄角度,比较难判断具体高度,主观看法是至少平框,可能过一点,根据卡特此时的身体姿势来判断,大约42-43寸的离地高度,也就是接近110cm,正好符合“稍稍多于28帧”的腾空设定,虽说有手扶篮板的嫌疑,但是对照之前他27帧干扰球的镜头,这球确实更高,也确实是28帧级别的弹跳。TDub当时号称摸3米81的高度,就算给他穿鞋身高180,站立摸高240+,摸381也需要140的弹跳(32帧的腾空),就算107这个计算结果有点误差,140和实际相差太大,可以说明房顶不可能有381的高度,具体多高比较难下定论,我用数砖块的方法猜出大概结果到和这个方法的出奇的吻合。Young Hollywood尝试的吻框,即使给他183的穿鞋身高,考虑角度问题的影响,要把吻标准篮框的样子做到这个效果也要跳125cm以上(30-31帧),和实际上勉强28帧相差甚远,可以说明这个篮框不会是305cm的高度,甚至明显超过290的可能性比较小。以及这个:Golden Child自称尝试撞11尺的框,以他的身高,需要145cm(接近33帧)以上的弹跳才能接近,而28帧的离地和那差距巨大,很容易辨别真伪的。以上只是随便找的两个例子当然,这个对比方法对一些街头球员比较合适,因为NBA职业球员很少有机会展示符合规则的空跳,比赛中不是身体接触频繁,就是大力扣篮,平时也很少会刻意展示自己的弹跳,所以样本少一点;就算真有空跳的机会,也未必像街头选手那样玩命,毕竟街头选手很喜欢展示这个,多次尝试,结果不好还不会放在网上,所以这个方法对NBA职业球员来说,只能看运气找样本,没有街头选手来的合适。最后总结一下这个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主要优点:1.不受拍摄角度影响2.不受周围物体高度影响3.方法十分科学4.广义上的局限性,比较小,适用于篮球场,排球场,空地等各种场合主要缺点:1.不是十分直观,不能一眼看出2.计算结果不算特别精确3.狭义上的局限性比较大,只能用于空跳,如果空中身体和任何固定物体或大质量物体有接触,就会影响结果4.受落地姿态影响5.需要常速播放的视频,如果被慢放就会带来麻烦6.需要能辨别起跳与落地瞬间的镜头,如果被挡住或是被掐掉,就不能判断7.单脚和双脚弹跳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分开来看有兴趣的朋友,欢迎讨论如果大家参与积极,我也有时间的话,在接下来的回帖中,或是另开贴子,我可能会慢慢加入一些其他滞空的图片。[ 此帖被agent_z_tn在 15:40修改 ]
如果你喜欢
的文章,可以。& & & &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河蟹*!A大终于发这个贴了啊,不过现在弹跳区冷清的人气不会带来多大的讨论氛围的。。。
而且里面摆明了是纠正街球区和话题区的一些错误观点,在这里应该得不到太多的关注。
不过你求真务实的态度很让人感动啊,现在我也上班太忙了,不然应该能和你一起探讨甚至给你一些帮助的。
HC最专业弹跳扣篮讨论群:
HC最专业弹跳扣篮讨论区:/tfb
引用1楼 @ 发表的:
*河蟹*!A大终于发这个贴了啊,不过现在弹跳区冷清的人气不会带来多大的讨论氛围的。。。
而且里面摆明了是纠正街球区和话题区的一些错误观点,在这里应该得不到太多的关注。
不过你求真务实的态度很让人感动啊,现在我也上班太忙了,不然应该能和你一起探讨甚至给你一些帮助的。
*河蟹*,那你发到话题区吧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比如这种扣篮的跳法,只能算出腾空高度了把,头部高度明显无法得出
特斯拉逝世以后,他的文件资料随即被美国政府抄收了去,被定为绝密情报,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拒绝向公众公开。
引用3楼 @ 发表的:
比如这种扣篮的跳法,只能算出腾空高度了把,头部高度明显无法得出
这种扣篮连腾空高度也算不出,扣篮下砸手碰框的话,结果就不准,大于实际高度。不过如果手没碰框的一些超人扣之类的,要是能算出腾空高度,加上身高就差不多是头部高度了,只要身体姿态还算正常就好。[ 此帖被agent_z_tn在 03:38修改 ]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是的 &手碰篮圈相当于借力,a大有这个图的帧数不,当时看平时角度,准平吧,明显缩头了,
特斯拉逝世以后,他的文件资料随即被美国政府抄收了去,被定为绝密情报,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拒绝向公众公开。
引用5楼 @ 发表的:
是的 &手碰篮圈相当于借力,a大有这个图的帧数不,当时看平时角度,准平吧,明显缩头了,
单脚不到26帧的级别,相当于双脚26帧以上吧,26帧双脚是92厘米,这球平视角度看差不多于295+的头部高度,詹姆斯身高如果算203,92+的弹跳正好是295+的头部高度,单脚和双脚的换算我还在实践中。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lz物理帝啊,是不是还要算上空中拍球那下的作用力啊。。。还有tdub那张显然比卡特后落地吧?
引用7楼 @ 发表的:
lz物理帝啊,是不是还要算上空中拍球那下的作用力啊。。。还有tdub那张显然比卡特后落地吧?
因为球的重量和人体重相比太小了,我认为可以忽略不计,而卡特和TDub同时落地:
都是28帧瞬间,你可以把图存起来一帧一帧看,28帧是两人同时脚着地,卡特双脚落地,上身直立,TDub单脚落地,上身弯曲,综合起来都是比较标准的落地,对比各自直立时重心的高度差不多,都是28帧级别,这个没问题,卡特要平框就要跳28帧了。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引用8楼 @ 发表的:
因为球的重量和人体重相比太小了,我认为可以忽略不计,而卡特和TDub同时落地:
都是28帧瞬间,你可以把图存起来一帧一帧看,28帧是两人同时脚着地,卡特双脚落地,上身直立,TDub单脚落地,上身弯曲,综合起来都是比较标准的落地,对比各自直立时重心的高度差不多,都是28帧级别,这个没问题,卡特要平框就要跳28帧了。
tdub弹跳肯定比卡特强,有个街球赛的空姐大风车,脚稍有点弯曲,最低点都快到别人的肩部了。卡特的最大弹跳不如詹姆斯啊,卡特的扣篮几乎都看过,很少有准平框的,不过美感无敌。
引用9楼 @ 发表的:
tdub弹跳肯定比卡特强,有个街球赛的空姐大风车,脚稍有点弯曲,最低点都快到别人的肩部了。卡特的最大弹跳不如詹姆斯啊,卡特的扣篮几乎都看过,很少有准平框的,不过美感无敌。
矮框嫌疑非常大,而且还是明显的矮:
滞空差不多,左侧稍强,头部高度差不多,左侧稍强,都狠拍框,如果篮框一样高,除非两人身高也差不多。格林那扣是42寸级别的。卡特准平框不是问题,要找平框稍微难一点,他纯表演性质的扣篮比较少,这个对他也算不利吧。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引用10楼 @ 发表的:
矮框嫌疑非常大,而且还是明显的矮:
滞空差不多,左侧稍强,头部高度差不多,左侧稍强,都狠拍框,如果篮框一样高,除非两人身高也差不多。格林那扣是42寸级别的。
卡特准平框不是问题,要找平框稍微难一点,他纯表演性质的扣篮比较少,这个对他也算不利吧。
其实拍一下框,拍一下球什么的影响微乎其微的。有个视频里看到吴悠测弹跳的,好像有120cm多,tdub比吴悠高1-2cm吧,明显感觉tdub比吴悠跳得高啊,吴悠自己也承认。。
引用11楼 @ 发表的:
其实拍一下框,拍一下球什么的影响微乎其微的。有个视频里看到吴悠测弹跳的,好像有120cm多,tdub比吴悠高1-2cm吧,明显感觉tdub比吴悠跳得高啊,吴悠自己也承认。。
拍球没影响,球没有固定点,无从借力,拍框的影响有可能非常大,有的砸,有得顺便拽一把,有可能有很大的影响,除非超人扣那种扔进去的,其他时候只要手碰到框,不仅有可能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延迟自己滞空(就是给落地时的自己减速,然后还有重新重力加速度),还可能那一瞬间把自己弄得更高一点,大力拍框的影响非常大。
TDub弹跳肯定比吴悠好啊,连国王的托马斯弹跳也不会比吴悠差的,更别说内特罗宾逊了,他俩身高不如吴悠,快攻轻松扣篮,吴悠不抛球给我感觉扣不了正规框,比赛里更不太可能了,这几个弹跳没一个有120的,吴悠实际弹跳当然不会120。TDub身高比吴悠高3,4厘米吧。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拍球没影响,球没有固定点,无从借力,拍框的影响有可能非常大,有的砸,有得顺便拽一把,有可能有很大的影响,除非超人扣那种扔进去的,其他时候只要手碰到框,不仅有可能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延迟自己滞空(就是给落地时的自己减速,然后还有重新重力加速度),还可能那一瞬间把自己弄得更高一点,大力拍框的影响非常大。
TDub弹跳肯定比吴悠好啊,连国王的托马斯弹跳也不会比吴悠差的,更别说内特罗宾逊了,他俩身高不如吴悠,快攻轻松扣篮,吴悠不抛球给我感觉扣不了正规框,比赛里更不太可能了,这几个弹跳没一个有120的,吴悠实际弹跳当然不会120。TDub身高比吴悠高3,4厘米吧。
不是没有固定点的问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啊。。。只是影响小而已。拽框就另当别论了。tdub120以上应该也没问题,他也在nba球场扣过篮的啊,好像是在魔术主场,也挺震撼的。
引用13楼 @ 发表的:
不是没有固定点的问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啊。。。只是影响小而已。拽框就另当别论了。tdub120以上应该也没问题,他也在nba球场扣过篮的啊,好像是在魔术主场,也挺震撼的。
没有固定点,球的质量对人体没什么影响,框固定在整个篮架的重量上,人不可能拉动篮架,就可以借力,你可以在空中吊框,不可能在空中吊球。
TDub在NBA正规场地不借力的情况下,连头过板似乎都没有过,而他平板大约需要110的弹跳,就是28帧+级别的弹跳,120+的弹跳需要30帧,差距巨大,最起码对他来说应该不太可能。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引用11楼 @ 发表的:
其实拍一下框,拍一下球什么的影响微乎其微的。
话说回来,要证明拍框的影响很容易,随便找一个扣篮就是一个例子,我都不用特意去找,就说已经贴出的格林空接风车那一次,结合各个角度判断大概是42寸离地级别:
而滞空大概30帧,相互验证下可以看出一些误差的。
当然不同的扣篮样本,拍框带来的影响也未必一样,有的扣篮拍框非常轻,对滞空几乎没有延迟的情况也会出现的,但是在无法确认一个扣篮/一次拍框对滞空影响一定为0的情况下,这个例子就不适用与滞空法,否则就是不严谨的。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拍球没影响,球没有固定点,无从借力,拍框的影响有可能非常大,有的砸,有得顺便拽一把,有可能有很大的影响,除非超人扣那种扔进去的,其他时候只要手碰到框,不仅有可能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延迟自己滞空(就是给落地时的自己减速,然后还有重新重力加速度),还可能那一瞬间把自己弄得更高一点,大力拍框的影响非常大。
TDub弹跳肯定比吴悠好啊,连国王的托马斯弹跳也不会比吴悠差的,更别说内特罗宾逊了,他俩身高不如吴悠,快攻轻松扣篮,吴悠不抛球给我感觉扣不了正规框,比赛里更不太可能了,这几个弹跳没一个有120的,吴悠实际弹跳当然不会120。TDub身高比吴悠高3,4厘米吧。
t-dub身高175 最高摸高380
吴悠连335都摸不到 你觉得呢 别瘠薄拿tdub跟吴悠比 ok?
引用16楼 @ 发表的:
t-dub身高175 最高摸高380
吴悠连335都摸不到 你觉得呢 别瘠薄拿tdub跟吴悠比 ok?
TDub身高是否175和吴悠摸高和335差多少先不提,TDub摸高是肯定没有380的啦,知道TDub实力和380这个概念的人都会明白的。
还有你似乎引用错人了吧,这个帖子最先用吴悠比TDub的似乎不是我吧。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引用17楼 @ 发表的:
TDub身高是否175和吴悠摸高和335差多少先不提,TDub摸高是肯定没有380的啦,知道TDub实力和380这个概念的人都会明白的。
还有你似乎引用错人了吧,这个帖子最先用吴悠比TDub的似乎不是我吧。
09年雪碧举办的扣篮大赛
t-dub头超框 几乎摸到篮板上演 请问超370了么
那是持球扣 如果单是摸高你觉得巅峰时期tdub 摸380靠谱么
引用18楼 @ 发表的:
09年雪碧举办的扣篮大赛
t-dub头超框 几乎摸到篮板上演 请问超370了么
那是持球扣 如果单是摸高你觉得巅峰时期tdub 摸380靠谱么
这种信口开河的最要还是少来吧,首先09年根本没有雪碧扣篮大赛,第一次雪碧扣篮大赛冠军是2010年的AUT,而那次TDub都没有参加预赛,其次雪碧的室外框又软又垂,经常出现篮框被扣矮的情况,然后什么头超框,几乎抹上沿,更是胡说八道,最后TDub雪碧预赛绝大部分扣篮,都不是持球起跳的,所以你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全是错的,劝你下次注意一点吧。
摸380,手里拿个扫把跳,靠谱。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296人参加识货团购125.00元275人参加识货团购659.00元112人参加识货团购269.00元1125人参加识货团购698.00元446人参加识货团购359.00元307人参加识货团购368.00元628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903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49人参加识货团购189.00元205人参加识货团购98.00元196人参加识货团购459.00元149人参加识货团购6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滞空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