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韩国十大犯罪片犯罪电影

关键词:韩国电影 女性导演
韩国知名导演洪常秀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第一部作品叫《女人是男人的未来》(2004),有趣的是,当遇到缪斯女神金敏喜后,他电影中曾经玩世不恭的爱情故事果然因此起了质的变化,可以说他的未来真的被“女人”改变了。
2019年《寄生虫》的辉煌让韩国电影成就全球共睹,但在韩国电影金光闪闪的辉煌背后,却有不少有识之士未雨绸缪地叹息。被江南大企业控制了产业命脉的韩国电影看似红火,实则创新势头每况愈下,面相单一、个性相似的流水线娱乐产品正日渐成为银幕主流,眼看后继乏力。没有艺术创新,哪来产业未来?韩国电影近三十年爆棚式的发展是否会到此为止?好在,“危机即机会”一直是韩国电影人世代相传的口号。只不过这一次,为韩国电影补充新鲜能量、抓住历史机遇的,是一直被忽视了的女性电影群体。
随着女性创作集群大范围浮出水面,韩国影坛呈现出另一派欣喜之势。韩国女导演们的“小电影”不仅在海外备受关注,而且在韩国票房也以小博大,黑马不断。从题材、形式到银幕新面孔,一浪又一浪的惊喜正描绘出“女人是韩国电影未来”的全新景致。
一 女性导演的群起与成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2020年韩国电影比前一年影院收入骤减73%,产业上的各项指标均呈现重大下滑,但万般凋敝中也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那就是在2020年影院上映的165部韩国本土电影中,主创人员女性的占比持续上升,尤其是导演和主演的女性比重上升态势明显。甚至在纯制作费超过30亿韩元(约1800万人民币)的商业电影中,女性导演与主演的占比也分别达到了13.8%和41.4%,是近五年里的最高值。此外,在票房前30的本土电影中,有一半通过了贝氏两性平等测试(Bechdel Test)。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也意味着赞成两性平等或有平等意识的观众与创作者正在日渐增多,而这无疑在商业层面和社会主流认识中都推动与增进了女性创作的被认可率。
贝氏两性平等测试源于1985年美国女漫画家埃里森·贝克戴尔的作品《戴克斯请注意》。贝克戴尔借女主人公之口,幽默又不失尖锐地指出了“男性中心”叙事在电影中无所不在。漫画女主角说,她要看的电影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特征——电影中必须最少出现两位有名有姓的女性角色,她们之间必须有对话,对话主题不涉及男性——否则她就不看。这个看似玩笑、实则剑指“两性平等”的原则,于2013年首先被瑞典电影机构采用,通过该测试的影片在瑞典上映前,会被赋予标识“A”。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KOFIC)在2019年初发布的2018年电影产业年度报告中,首次将这一性别平等测试引入商业电影检测,结果当年的39部商业电影中,只有10部(25.6%)通过了这一测试,展示出了人们无意识中的普遍性别认知。
自2017年开始,韩国电影产业年度报告增加了“性别认知统计”这一板块,表现出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对两性平等态度的鼓励。2020年在政府资助的电影项目评比中(主要针对独立艺术电影的创作),KOFIC首次将主创者的性别比例作为加分项列入考察范围,主创人员包括导演、制作人、制片人、主演、编剧和摄影师六项,从实际上给予了女性电影人更多增援。在这一措施的激励下,相信会有更多女性电影人成长起来。
如果说2020年电影界状况特殊的话,那么疫情前的2019年统计数据更具现实意义。数据显示,这一年正是韩国女性导演群体崛起的元年。
2019年无论商业片领域还是独立电影创作阵营,女导演在影片创作的质与量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可惜《寄生虫》的震波太长,抢了韩国电影成就的所有风头,稀释了女导演崛起应得的关注与推崇。在2019年影院上映的169部韩国电影中,女性导演作品占到了22部;制作费超过30亿韩元的45部商业电影中,女性执导作品超过了总量的十分之一,共有五部,分别是金度煐(音译,下同)的《82年生的金智英》,金涵洁的《最普通的恋爱》,朴努利的《钱》,严尤娜的《词典》和李钟言的《生日》。与前两年的数据(2017年无,2018年一部)相比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在这五部商业电影中更有三部打入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名,展现出女导演阵营前所未有的票房实力。尤其是《82年生的金智英》一片,从小说到电影每次创作都备受热议,观影人数高达367万,进阶历代女导演作品票房排行第二位,创作者与观众的热烈互动显示出了韩国社会中一直被忽视的、文化领域的生活民主化诉求。这与男性导演习惯的、以阶层矛盾为切入口的政治经济民主化诉求一起,构成了韩国电影关注当今时代的创作特色。
女性电影人的群起,不仅完善了韩国电影的思考与表达领域,同时也不经意间修正着韩国电影日益张扬的暴戾之气和被商业化局限了的关注点与想象力。借用洪常秀的话“女人是男人的未来”,笔者认为女性电影人恰是点亮韩国电影下一个辉煌的未来力量。与这一“女性电影”盛况相呼应的是,支持女性导演、寻找女性叙事的观众越来越多,且趣味笃定,这也令投资人和制作人对女性导演的认知越来越积极,成为女导演频繁走入商业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契机。
女导演多半会将镜头对准女性。在2019年由女性执导的22部院线电影中,女演员主演了12部,占54.5%。而在男导演执导的147部院线电影中,女演员主演了48部,占32.7%。但制作费越高,女演员主演的概率越小,如2019年韩国出品的商业电影中,演员表第一位或第二位是女演员的电影只有8部(18.6%),2018年仅有6部(15%)。其中,双女主的设定少之又少,而双男主的设定在韩国电影中十分普遍,2019年就有28部之多,参考历年来的票房大片海报,便可快速了解韩国电影以男性中心叙事为主流的这一突出特征。
女性电影人的群起正从各方面改变着韩国电影的创作现状。女导演们多彩而扎实的相关从业经历是她们作品质量稳定的一大原因。多年的编剧、演员、纪录片或舞台创作以及资深副导演等工作履历,令她们能够从容驾驭多样化的类型表达。无独有偶的是,上文提及的五部商业片均为女导演们的长片处女作,完成度水准令人叹服。当然,在独立艺术电影创作阵营中,女导演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更多。比如2019年公映的金宝拉作品《蜂鸟》,制作费只有3亿韩元(约180万人民币),却赢得了14万人次的观影票房和大大小小50多个海内外电影节奖项,包括第69届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的大奖。此外,李玉燮的《鲶鱼美琪》、金初熙的《灿实也多福》和洪宜晶的《无声》等,也是一鸣惊人的个中代表。这些电影不仅在评论界和观众层面上均获认可,而且开始逐渐赋予商业电影创作影响力。尤其是对于减少行业内和社会认知心理上的性别偏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二 搅动市场的四部代表作
在这些女性导演的作品中,有四部况味不同的电影值得回味。
2020年影院氛围黯淡,《正直候选人》(2020)却是一部令人轻松开怀的喜剧片。影片与好莱坞电影《大话王》有异曲同工之妙,讲述了像变色龙一般善于看人下菜碟的女政治家朱尚淑(罗美兰饰)在国会议员选举最重要的时刻,忽然失去了“随机应变、巧舌如簧”的能力,只能所想即所言地讲实话,眼看她的政治生涯即将断送,谁知在危机四伏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倒令她因祸得福,成了“最正直的候选人”……导演张幼真和主演罗美兰再加上黄金配角、韩国国民奶奶罗文姬一起,保证了这部爆笑喜剧适情适景的女性倾向,为韩国电影本就擅长的喜剧类型适时增添了新情趣,也为女性题材的商业创作积累了新经验。主演罗美兰可谓韩国版贾玲,在美女如云的韩国影坛能独撑商业片门面实属难得。凭借该片中游刃有余的表演,罗美兰在上个月举办的第41届青龙电影节中,意外击败所有大热提名,捧得最佳女主角大奖。这从另一种意义上宣告了女性银幕形象多元化塑造的可能。
这部纯制作费60亿韩元(约3600万人民币)的电影,票房成绩位列年度本土片第11位,观众总数达到了153万余人次,是导演张幼真的第三部剧情长片。前两部分别是喜剧爱情片《寻找金钟旭》(2010)和喜剧片《兄弟》(2017),均改编于她自编自导的舞台剧。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张幼真已是韩国知名的音乐剧编剧和导演,多年的舞台经验令其事业与视野不断开拓,2018年她还执导了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出众的喜剧天赋和编导能力令她在商业化电影创作中独树一帜,既不局限于女性主义电影标签,也不忘女性身份,是能量无限的主流创作代表。
电影《生日》(2019)是韩国银幕上第一部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背景的商业电影。第一次执导的李钟言颇受监制李沧东的影响,态度不疾不徐、不骄不躁。虽然题材悲悯,影片却并不靠卖惨煽情、不靠桥段挤泪,而是通过冷静克制的镜头沉入到一个破碎家庭的内部,借逝者的生日引发共情共感,释放心痛,并引导观众重新思考与定义生命的开始和结束。李沧东评价其为“一部朴素正直的好电影”。
影片海报词简洁哀婉,“没有你的、你的生日”,充分展示出了《生日》聚焦的主题——2014年4月那场灾难之后,残留在世的逝者家属们的生活。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导演李钟言曾长期为“世越号”受难者心理重建做义工,在与逝者家属们的接触中,她萌生了暂时抛开事件背后的政治真相,而是关注生存者心境的崩溃与重建,用电影语言“真实真诚地”参与这一事件的想法。
正一(薛景求饰)在越南工作时被误判入狱三年,当他回国后却发现一切都随着儿子秀浩三年前的忽然离世而物是人非。虽然三年来“世越号”终于打捞了上来,国家赔偿也看似到位,但妻子顺南(全度妍饰)却依然极度悲哀、心如死灰,精神处于崩溃边缘,同时无法接纳也不能原谅正一在儿子生命中的一再缺席。眼看一年中那个最痛不欲生的日子即将到来,秀浩的朋友们希望这一天能聚在一起,通过分享记忆,来告慰亲属、纪念逝者。而顺南却还没准备好直面破碎、整理记忆与重建关系。《生日》正是通过一个普通受害者家庭切入“世越号”受难者至今难以愈合伤痛的群像中。影片的高潮无疑是亡子的生日,当纪念秀浩的诗歌响起,“妈妈,是我呀……”观众的心跟着碎了。在抑制不住的感伤中,本片成了回顾历史、叩问个人记忆与公共记忆的契机。
《生日》于世越号沉船事件五年后的2019年4月公映,共吸引了119万余名观众,立意严肃却不失可看性。导演李钟言在出道前,曾作为李沧东的副导演一起参与拍摄了《密阳》和《诗》,因此镜语中很有些李沧东“脉脉问责”的味道和化伤感于诗意的意境。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个人记忆和历史记忆的交互点,《生日》展现出了韩国女性导演关注历史、凝视人性的格局意识以及细腻温婉的表达方式。
金宝拉作为韩国80后女性导演明星冉冉升起于2018年的釜山国际电影节,此后她凭借处女作《蜂鸟》(2019)一举收获了59个国内外电影奖项。这部制作费只有3亿韩元的低预算独立电影,主题与手法均至纯至简,娓娓讲述了中二女生恩熙(朴智厚饰)成长的个人烦恼和她眼中每个人都面临的不同生活困境。
恩熙一家五口住在首尔最昂贵的学区大峙洞,哥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和家族的希望,一直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姐姐我行我素、个性强烈,只有恩熙安静顺从,默默观察着大家庭中的混乱,甚至对哥哥偶尔的拳打脚踢也逆来顺受。亲情、友情、爱情,似乎都让这个小女孩受伤不断,好在补习班里出现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小姐姐。正当恩熙因遇到同路人而欢欣鼓舞的时候,谁知1994年圣水大桥坍塌事件却像一座山压在了恩熙的身上。
《蜂鸟》没有绵密的故事和强烈的情节,而是通过捕捉14岁小女生的日常生活片段,将镜头聚焦在恩熙的情绪上,笔触细腻生动,情感节制却状态饱满。在勾勒出“少女恩熙的烦恼”同时,也准确传达出了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韩国集体氛围。由个人成长经历去关涉集体情绪,从一个曾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女性经历,去发掘关于90年代的集体性别创伤,其实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金宝拉却以小见大地通过个体视角,不仅让观众在电影中发现了自己,而且还从那个曾经懵懵懂懂身不由己的小女生身上,嗅出了和自己一样准备反抗家父长传统的味道。正如片名的意象所指,“蜂鸟”虽然体积极小,却能通过高速振翅发出嗡嗡的声音,从而持续告知世界自己的存在。
毫无疑问,与前两部商业电影不同,《蜂鸟》的女性主义电影倾向鲜明。金宝拉毕业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曾因毕业短片而获得过美国电影导演工会学生作品奖和伍德斯托克电影节学生短片大奖,是亚洲女性电影人突出的后继力量。
金初熙的长片导演处女作《灿实也多福》(2020)因古怪精灵的剧情结构和风趣明快的氛围节奏而大受评论界欢迎,不仅在韩国两轮公映中而且在日本上映后也深受好评。金初熙在以导演身份出道前,已是知名电影制片人,曾与洪常秀导演一起共事七年,从2007年的《日与夜》到2015年的《这时对那时错》合作了十部电影。因此喜欢洪常秀格调的影迷多半也一眼就爱上《灿实也多福》。
影片故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女制片人灿实(姜末琴饰)勤勉能干,眼看新片终于要开机,谁知在庆功宴上导演因海饮突然离世。葬礼后灿实失了业,作为大龄未婚女青年的她,只好暂时靠给二流演员苏菲做保姆度日。没想到苏菲的法语老师和房东隔壁的男人同时走进了灿实的生活。
这部预算不到3亿韩元的小制作,运用的类型元素包括浪漫喜剧、爱情与奇幻等,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幽默的台词而倍显丰富有趣。既有洪常秀导演擅长的冷不丁、不可思议的奇妙情感挖掘,也有周星驰式的无厘头或日本漫画式的破次元,因此颇受小众群体喜爱。主演姜末琴作为舞台演员多年来一直在不同女导演的短片电影中发光发热,《灿实也多福》是她第一次主演长片并据此一举夺得了第41届青龙电影奖的最佳新人演员奖,与《正直候选人》一起,成了今年青龙奖舞台上最受关注的“女导演与女主演相偕前行”的华丽案例。
三 返璞归真的审美共性
通过上述四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电影创作与既定的韩国主流电影之间鲜明的风格差异。女导演们普遍具有不崇尚强情节和返璞归真的审美共性,当然这与她们大都身处独立电影阵营、关注社会弱者息息相关。
近两年韩国女导演能人辈出,除了上述四位,还包括《鲶鱼美琪》的导演李玉燮,《侵入者》的导演宋元平,接连执导了《我们俩》和《我们家》、被称为深具“温柔领导力”的导演尹加恩,因《道熙呀》而被戛纳电影节关注的导演郑朱莉,以及由偶像明星华丽转身成为导演的具惠善——她接连推出了三部长片《妖术》《桃树》和《女儿》,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旺盛的表达欲,此外还有专注纪录片创作的金日兰,导演作品包括《以这种方式记住我》《3xFTM》《两扇门》和《共同犯》等,她因持续关注社会中被打压的少数派,不断思考社会责任而深受业界好评。
总之,作为韩国电影的新现象与新力量,女性导演们正异常活跃于韩国电影产业的各个领域,以群体的力量修正着韩国电影对眼球刺激的过分追求和强悍的商业气息,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重写韩国独立电影历史方面,她们贡献卓著。女性导演们视野独特,持续关注着社会生活中一直被漠视的弱者,在实现对男性世界叛离的同时,逐渐构造出具有自身完整性的女性经验世界。她们的态度,一边探索、丰富着全新电影题材,一边开拓、细化着电影表达的新场域,为韩国电影寻找着新的突破口与美学方向。
(作者:范小青,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釜山国际电影节顾问)
2020-11-22 17:42
来源:
L小红人
1.《新世界》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警察、黑帮卧底和黑帮老大之间的关于阴谋与背叛的故事。金门集团会长、暴力组织在虎派大佬石东出遭遇车祸身亡,该事件在黑白两道引起不小震荡。为了遏制金门集团进一步向合法领域渗透并持续壮大,警方及时提出“新世界计划”,旨在干预金门集团继任大佬的选举。而围绕会长头衔,金门旗下三号人物华侨出身的丁青(黄政民饰)和四号人物常务理事李仲久(朴圣雄饰)展开一连串明争暗斗。在危机四伏的当下,警方姜科长(崔岷植饰)命令卧底八年之久的李子成(李政宰饰)左右选举结果。子成六年前和丁青结识,并且得到对方的器重和信任。早已厌倦黑道生活的子成无奈受命,却无疑将自己投入了凶险非常的黑色漩涡之中。
《新世界》更多是展现黑帮世界,尽管反映的是黑帮生活,极尽展现他们风采迷人、潇洒不羁的一面,其人物架构有迹可循,深受香港电影影响,非黑即白,正邪不两立。有飞车有心理战,步步为营,追求故事精彩和商业娱乐性。
2.《犯罪都市》
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以马锡道为首的韩国重案组刑警们将国外犯罪组织一网打尽的故事。2004年,来自哈尔滨的黑帮组织大举入侵首尔,引发社会恐慌,以张谦(尹启相饰)为首的新兴犯罪组织“黑龙派”目标制霸全国,不仅在各地深根铺路,同时也威胁到了当地的黑道势力,一时间黑社会的肃杀之气迅速席卷首尔全城。而此时,以铁拳闻名的怪物刑警马锡道(马东锡饰)带领全员强势扫荡,誓要将“黑龙派”一网打尽,不斩草除根绝不罢休。
《犯罪都市》中,导演姜允成很好地继承了韩国犯罪、警匪类型片凌厉粗糙的镜头语言和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除了帮派黑吃黑和警匪对峙的限制级戏码外,也不失喜感和人情味。人设充满魅力,剧情紧凑流畅,块头壮硕、眼神犀利的马东锡的打戏酣畅淋漓看点十足。影片虽然涉及在韩朝鲜族,但不谈意识形态,而是一部彻底的娱乐片,片中的动作场面简单粗暴,量足,好看,过瘾。虽然氛围黑暗,但喜剧桥段不少,很多对白让人忍俊不禁止。
3.《黄海》
影片讲述一名为了逃债而偷渡到韩国成为杀手的男人与追杀这名男子的另外一个杀手的故事。为了能让妻子去韩国打工,出租车司机久南(河正宇饰)不惜借6万块钱的巨款。妻子已经有六个月没有消息了,久南每日只能用酒精和赌博来麻醉自己的神经。一天,在债主的介绍下,久南认识了绵先生(金允石饰)。绵先生不仅愿意帮助他偷渡到韩国寻找妻子,而且愿意为他还掉所有的债务,条件是让他在首尔杀一个人。几经波折,久南最终渡过茫茫黄海到达首尔,然而要杀死被严密保护的对象并不那么容易,久南一边开始周密的计划,一边开始到处打听妻子的下落。妻子就像从人间消失了一样音讯全无,而并没有杀人的久南却因出现在凶案现场而成为警方通缉的疑犯。此时,由于怕买凶杀人的事情暴露,从延边赶来的绵先生也极力致久南于死地,久南几乎陷入绝望的境地。
《黄海》具有现实主义内涵,甚至带有鲜明的纪实风格。在那些暴力影像的背后,是导演对本民族的反思。影片强烈的现实风格和直面人生的拷问都令人印象深刻。电影情节跌宕起伏,节奏紧凑不凌乱,刀刀见血的暴力场面,以及由13台摄影机多角度拍摄的“追击+翻车”场面,火爆十足。
4.《杀人回忆》
该片讲述了韩国的一个小镇上,出现了一系列的连环杀人案,小镇警察和从汉城调来的苏警察共同办案的故事。1986年,在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的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唯一可证实的是这具女尸生前被强奸过。两个月后以相同手法的先后杀人案相继出现。不过警方对这类连环凶杀案苦无头绪,导致人心惶惶。警方决定成立调查小组去调查这一系列棘手案件。小镇警察朴斗满(宋康昊饰)和汉城来的苏泰允(金相庆饰)接手案件, 线索的严重缺乏让毫无经验的朴斗满和搭档曹探员(金罗河饰)只凭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断,几次将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而苏探员客观冷静,据理分析,几次排除嫌疑,警察内部矛盾不断,然而无辜女子还是接二连三被残忍杀害,他们只好达成共识一起合作。朴探员发现现场有疑犯的精液,但却没有阴毛,由此判断行凶的嫌疑人是没有阴毛的男人。另一方面,苏探员亦发现受害人全是在雨天穿着红色的衣服。因此,调查小组决定选定一个下雨的日子,派出卧底去引诱行凶者。到了翌日,死去的却是另一名女子。此时,一个极其符合作案特征的小青年(朴海日饰)成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经绷紧地锁定住他,同时DNA检测报告也被送往美国,然而案件并不在此处停止。
《杀人回忆》作为一部犯罪题材的影片,对悬疑的设置和拿捏颇具大师水准,而阴沉压抑的气氛营造,亦堪比大卫·芬奇的《七宗罪》。此外,韩国电影特有的诙谐幽默,也时而在片中闪现,共同构成近乎完美的整体感觉。影片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对韩国军政府独裁时期的时代记忆,隐藏在一个连锁杀人故事背后。一切罪恶与愤懑,其实是关于那个时代的。片中的凶手永远在雨夜,宵禁警笛响起,街上空无一人时出来作案,这恰恰是对那个暗无天日年代的绝妙讽刺。至于结尾更是惊世骇俗——谁都没想到一个悬疑故事会以没有答案的方式收场。
5.《追击者》
影片根据轰动整个韩国历代最残忍的杀人魔柳永哲真实个案改编,主人公英民(河正宇饰)和为了拯救一个女人追击他的唯一一名追击者忠浩(金允石饰)之间惊心动魄的故事。忠浩从警察局退役后当起了按摩院的老板,原以为已经远离了打打杀杀的日子,却不料比在警局遇到过的更大的麻烦找上门来。按摩院的女服务生在一段时间里频频失踪,并非一般的离职,疑点重重引起了忠浩的注意。调查过后,他发现所有失踪女生都在离开前与一位客户通过电话,最后一位接到同一个号码离开的女生叫美珍,可惜当忠浩发现疑点时,已无法联络上美珍。在寻找的过程中,忠浩偶遇一个身穿血衣的家伙,多年从事刑警工作的直觉告诉他这就是那个连环绑架案的凶手,进而展开追击。在警察局里,被关起来问话的疑犯英民竟开玩笑似地说自己已经把所有女服务生杀掉了,案件性质的转变让所有刑警大惊失色,正当大家忙乱地寻找失踪者的时候,英民却又微笑着告诉大家最后一个失踪者仍在人世。由于无法找到有力的证据证明英民的罪行,只能暂时释放他。所有人都与如此冷酷狡猾的犯人展开了较量,刑警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寻找定罪证据上,而忠浩则发誓要救回美珍。
《追击者》这部极具好莱坞风格的商业片中,导演采用了希区柯克式的叙事手法,让观众通过画面了解到比男主人公,即“追击者”忠浩更多的真相,由此来带动他们的情绪,使观众处于一种更为紧张的状态。尤其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在环环相扣的情节和快速切割的镜头中,观众一直对忠浩能否找到失踪的按摩女而感到焦灼不定。这部被称为“韩国式”的现实主义写实作品,在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十大犯罪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