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桃汣,粉丝牌昵称起什么名字好听,可以的话带上等级?

时间:2022-12-04 08:23  好的句子总是能给人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天小编就让大家一起感受下这种感觉,特地整理的好听带桃字的网名大全(汇编),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好听带桃字的网名大全 1  1、桃舟随波去  2、柳下桃蹊  3、桃面朱砂  4、素离桃夭  5、狸不开,桃不走  6、折一段新桃  7、桃奈奈生  8、桃萦  9、少女桃.独占我心 (作文园地 www.zzZW.net)  10、岚灼桃夭  11、倚桃枝听鸣虫  12、隽桃袖初梦  13、桃眼轻栖  14、桃衣沾青酒  15、桃衣画月弦  16、灼灼新桃  17、红尘桃花仙  18、桃扇墨骨  19、桃花笺上  20、桃风杏雨  好听带桃字的网名大全 2  21、桃梳青衣  22、桃花笺寄情  23、青桃瓷白  24、桃叶不言  25、桃心依旧  26、桃扇青眉  27、桃瓣轻舔  28、污污桃花仙  29、桃衣沾清酒  30、桃心桃肺  31、桃瓣醉酒  32、灼灼桃花仙  33、纱尘幔桃生  34、桃盏羡梨央  35、一笺桃夭相关作文推荐

北岛为什么叫北岛?
朦胧派著名诗人北岛,原名赵振开,为什么起这个笔名?
1969年,北岛和芒克(原名姜世伟)到河北省白洋淀插队,1978年底,芒克与北岛共同创办文学刊物《今天》。芒克回忆说,创办《今天》杂志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有个笔名,正如鲁迅、巴金等众多文坛前辈一样。
有一次,他们俩在晚上骑车,芒克想起北岛是个南方人,但是一直生活在北方,那时候北岛刚出了一本诗集叫《陌生的海滩》,里面也提到很多岛,芒克觉得北岛是那种外表看起来很冷、很独立的诗人,叫“北岛”这个名字是非常合适的。而芒克原来有个外号叫“猴子”,猴子的英文不是“Monkey”吗?音译过来就变成了“芒克”。
一、好听的作家笔名带解析
安东尼——“安东尼”给人一种时尚洋气风味,非常好听、独特。其来源是他借助国外留学起的英文名“anthony”英译中得出;是中国内地作家马亮的笔名,其《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让他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八月长安——“八月长安”是中国青春文学作家刘婉荟的笔名,因为生于盛夏八月,愿此生长安之义。所以,取名为“八月长安”,既有意义又独特好听;其她的代表作有《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等。
郭敬明——直接借助自己的姓名命名,不仅好听、便于记忆,而且更容易宣传与发展。现在的他除了作家这个身份外,还是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导演等。可见他的发展多么好。但其实,在高中时期郭敬明还运用过“第四维”笔名在网站榕树下发表文章。
二、作家笔名怎么取?
1、借助古诗词提取
作家是以文化创作为业,写作的人。笔名作为会反映出作家的思想与个性的方法之一,巧妙借助古诗词提取笔名,是很多作家喜用的方法。因为可以突出文化内涵与内在修养,并且包含人的个性特点。如:小编开头所提及的“冰心”一名意为纯洁、正直、善良之义。
2、拆分取名法
如:“李木子”一名,其来源是借助姓氏“李”拆分得出,让名字既好听的同时,也赋予了独特韵味。又例如:金庸,本名查良镛,他的笔名就是将“镛”拆成了“金庸”两个字。所以,这种方式也是大家可以借鉴与运用的,不仅个性,而且更有意义。
3、通过作品提炼取名
相信很多读者非常熟悉“南派三叔”这个笔名。他的命名思路,是借助《盗墓笔记》里的一个关键人物“三叔”,又因为“三叔”是属于南派盗墓体系的,就确定下了笔名“南派三叔”;此方式也是大家可以提取的,因为可以宣传自己同时,也能让此部作品得到更好的宣传。
①作家的笔名两个字
慕灵、晓亦、筱兮、惜文 傲晴、雪柳、沛珊、冰薇
海云、以蕊、怜梦、尔岚 慕青、易烟、微微、凝天
语琴、碧彤、之桃、曼文 海安、紫翠、茵吟、如萱
梦兮、香寒、夜蓉、新柔 醉蓝、梦琪、雪吟、寻真
向珊、语兰、从彤、易秋 以沫、涵柏、梦吟、雅楠
雨寒、沛菡、若水、冰佳 初夏、映易、又菱、平南
②作家笔名三个字
林沫夕、琉璃心、林沫瑶、谏君之 苏浅晴、夏予宣、安沫熙、戎安歌
礼弘毅、沐寒汐、声英彦、林夕瑶 夏紫茉、力永宁、令驰翰、捷明珠
任新立、林语嫣、瑞阳泽、冷依柔 苏沫若、蝶之灵、沈夜焰、陌澜汐
冷依晌、融君博、蒋俊侠、林子沐 凌曜文、风夜昕、蝴蝶蓝、解恺歌
③作家笔名四个字
薇漫烟叶、伊人飘雪、冰凌雪儿 水袖萦香、烟寒若雨、忧烟殇往
潇湘夜雨、公子欢喜、深雪兰茶 墨蝶黛霁、冰烟莫薇、萧竹影尘
雪色无香、湘岚萧依、雪海翩然 烟雨江畔、天籁纸鸢、寒江雪柳
沁水百合、淡烟霏萌、飘花无影 陌恋殇烟、冰洁雪儿、琉璃晶冰
语笑阑珊、茜纱窗下、紫月忧蓝 蝶雨晨萱、晨曦骄阳、烟轩琴台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由来

网络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郭沫若的故乡在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沫水(即大渡河)和若水是经过当地的两条河流,用“沫若”为笔名,借以怀念故乡。
茅盾,原名沈德鸿
1927年8月,茅盾遭蒋介石政府通缉,不能用真名发表作品,在完成《幻灭》的写作后,署名“矛盾”投寄《小说月报》。取“矛盾”这个名字,是因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代理《小说月报》编务的叶圣陶先生觉得“矛盾”二字一看便是假名,怕引起政府注意惹出麻烦,便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头。
老舍,原名舒庆春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老舍把他的姓“舒”字拆成“舍”、“予”两字,“舍予”就成为了他的字,后来干脆叫起“老舍”来。这是习惯于北方的朋友会面时亲热的叫法,如“老王、老马”等。另外,又有舍己为人、奋发励志、“舍我其谁”之意。所以“舍”只能读第三声,读第四声,恐怕是把他的名字理解成了“老房子”的意思了。
巴金,原名李尧棠
巴金这个笔名,源于一段悲伤的故事。李尧棠与巴恩波与是一起留学法国的朋友。1928年,巴恩波投水自杀。克鲁泡特金是俄国作家,是年轻时的巴金崇拜的偶像。1958年,巴金在《文艺月报》上撰文讲述自己的笔名由来:“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
曹禺(左)与巴金
曹禺,原名万家宝
曹禺,是他的姓——“万”——的繁体字拆开来,也就是艹禺。草字头不成字,用曹代替,故名曹禺。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彊,笔名胡适
受《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影响,改名为胡适,字适之。“之”是因为他们兄弟的字,都是什么之,二哥字绍之,三哥字振之。
杨绛,原名杨季康
“季康”连读就是绛。杨绛不是她的真名,是她的笔名。绛是什么?就是双彩虹。双彩虹外面一个黯淡的,也就是霓虹的霓,里面的就叫虹。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
心远,语出陶渊明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词《相见欢》:“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
夏衍这笔名是1936年发表《赛金花》时首次署名的。夏衍三岁丧父,笔名乃其父字“雅言”之谐音。
冰心,原名谢婉莹
冰心在《我的文学生活》中说:“一来是因为冰心两字,笔画简单好些,而且是莹字的含义。二来是我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自小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的冰心,特别喜欢唐诗。其笔名也源于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意在表明她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决心。
艾青,原名蒋海澄
为什么笔名叫艾青?因为在法国的时候,法国人搞不懂中国人的名字,误读为蒋介石,左翼青年艾青勃然大怒,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
在致叶孝慎等人的书信中,她说“丁玲”这个笔名是随意诞生的,并无特殊含义:“后来为去上海当电影演员,改名丁玲,投稿时便又用了它。‘丁玲’毫无意思,只是同几个朋友闭着眼睛在字典上各找一个名字,‘玲’字是我瞎摸到的。”
萧红,学名张秀环,又名张廼莹;萧军,原名刘鸿霖
萧红萧军也就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萧军曾自述,笔名是以京剧《打渔杀家》里的萧恩为楷模,及自己是行伍出身的缘故取名萧军,而萧红是因为追随他而起了“萧红”:
“萧”字的来源,是我很喜爱京剧《打渔杀家》中的萧恩;“军”是为了纪念我是个军人出身的一点意思,并无其他“奥秘”在其中。那时国民党正在江西一带“剿共”,因此就偏叫个“红军”给他们瞧瞧。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字凤翔
周立波是湖南人,早年在徐特立、周扬等的影响下思想进步,积极革命。“立波”为英语liberty(自由)的汉语译音,寄寓了他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
穆旦,原名查良铮
1934年查良铮将“查”姓上下拆分,“木”与“穆”谐音,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而他的堂弟查良镛则将名字最后一个字拆分为笔名,就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宗师金庸!
木心,原名孙璞
最初“木心”自号“牧心”,但他认为:“‘牧’字太雅也太俗,况且意马心猿,牧不了。”又觉得“木”字笔画少,写起来方便,就干脆用了“木心”二字。“古说‘木铎有心’,我的名字就是这里来。”
《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又《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铎,群吏作旗。”木铎是一种铜质木舌的铃铛,古代施政布道,用木铎振鸣警示众人,因此,“木铎”也用以比喻教化人心、警示听众的意思。木心先生应该无意做教化人心的圣人,但若能吸引和警示听众,自然也是好的。
郑振铎的名字也正出于此。
鲁迅好友许寿裳曾于1920年底,当面向鲁迅问过“鲁迅”这一笔名的寓意。鲁迅的答复是:1、母亲姓鲁;2、周鲁是同姓之国;3、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徐志摩”这一名字,是由他父亲取的。原来诗人在“抓周”时,家里来了一个志恢和尚,在诗人头上抚摩一圈,然后说:“此儿将来必成大器。”这话正合徐父的心意,于是便让儿子又名“志摩”—志恢和尚摩过头顶。
取“秦牧”为名,意在抨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推翻“秦”即国民党政府,建设田园牧歌式的和平生活。
1930年高仕錤自美回国,国家满目疮痍,他为此痛心疾首。改名高士其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高士其”后来成了他的正式用名。
杨沫自小喜爱茉莉花,她曾跟三妹白杨商量,两人按排行分别取名杨君芙、杨君莉。后据谐音写成“杨君默”,又舍“君”字写成“杨默”。但她总觉得“默”字和自己的爽朗性格不合,再据谐音改为“杨沫”,意思是愿做革命海洋中的细细飞沫。
严文井是湖北人,普通话里前鼻音的“锦”和后鼻音的“井”,用他的家乡话读起来没有分别,“严文锦”常被读成“严文井”,他的一批文友索性删繁就简写成“严文井”。后来他本人也接受了这个带有家乡色彩的名字。
琼瑶
台湾言情教母——琼瑶阿姨,她的一生写下言情小说无数,生活过得也如同小说一般离奇。看看她的笔名出处,你可能就恍然大悟了。
“琼瑶”二字源于《诗经·木瓜》是一篇歌颂爱情的诗歌。原诗是这样的——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果然,爱情是琼瑶阿姨的救心丸,没有爱情都没法续命。
琼瑶
引经据典派的作家好古籍,有《诗经》,自然就要有《离骚》。
戴望舒
著名诗人戴望舒原名戴朝宗。笔名“望舒”就取自屈原《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如此心底温婉细腻的诗人,怪不得能写出像《雨巷》那么柔美的诗歌。
戴望舒
朱自清
另一位文人朱自清,同样以文字优美著称。他的笔名命中“自清”二字就是出自《楚辞·卜居》: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自清不仅仅意境脱俗,更重要的是提醒他要清者自清,永不与污浊乱世为伍。
朱自清
我的名字里藏着爱过你的故事
有的作家在自己的笔名中暗藏了志向,有的作家则偷偷藏下了爱过的人。上世纪武侠小说的热潮席卷全国,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四人并称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古龙
倪匡
古龙的笔名其实还藏着一段青涩的故事。
古龙原名熊耀华,在他上中学时有一个女生名叫古稚凤,因为相貌清秀脱俗成了班里一众男生的女神,古龙就是追求者之一。
开始写小说后,为了能在灵魂上贴近女神,他索性把笔名起做“古龙”。一龙一凤完成儿时的愿望。
如果说古龙的笔名在遗憾中还带着回忆的美好,萧红笔名的由来多少就有一些让人扼腕叹息。
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原名张廼莹,她一生的创作生涯仅有八年,但她却用天才般的文采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
在被前夫汪恩甲抛弃之后,萧红遇到了萧军,并开始了写作的路程。
萧红与萧军
起初萧红的笔名叫悄吟,为了表达对萧军的爱意,她专门将自己的笔名改为萧红,两人名字即为“红军”,表明了二人的革命志向,又宣布了恋爱关系。
官宣后的萧红与萧军并没有从此幸福,解救萧红于水火的萧军却爱动手打人。一次聚会,萧红鼻青脸肿,萧军毫不遮掩是他家暴所致。
后来萧军和萧红的闺蜜有染,萧红也和朋友端木蕻良火速结婚。原本是一对文坛佳话,最后却变成支离破碎的爱情。
如今后人再看“萧红”、“萧军”这对情侣笔名,竟有了讽刺的意味。
换笔名是种“潮流”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因为白色恐怖的环绕,许多作家必须隐蔽自己的身份才能发表文章,其中最出名的就应该是鲁迅大大了。
作为中国的文坛之光,鲁迅不仅要文章写得好、腰杆挺得直、名字起得也要多!关于他的笔名的传说少则说有一百五十多个,多则说有一百九十多个!
有人曾经问过为什么鲁迅的笔名那么多,知乎的一位网友简直说出了精髓——
他经常被封号,为了能发帖,只能重新注册账号。
总之,作为鲁迅的笔名,时刻要做好被放弃的可能,这就是觉悟!
而鲁迅各种笔名也都非常神奇,比如充满二次元的“同人癖”——朝花社同人、奔流社同人、译文社同人。
作家假扮书店——上海三闲书屋。
新闻弟弟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曾经把他逼出家门,“信子”也成为过他的笔名之一,还真是个爱记仇的迅哥儿。
同为文学大家的茅盾也不甘示弱,他的笔名也有将近100个!
这些名字有的出自《庄子》、有的来自一次经历、有的来自本人的想象。
而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茅盾其实也是源于作家的一段经历,当初他研究哲学,十分喜欢“矛盾”二字,陶行知先生看到他的笔名觉得实在不像的名字,便在矛字上加了个草字头。陶行知的这一举动说改变文学史都不为过。想想没有这个草字头,现在国内权威的“茅盾文学奖”又会叫什么名字呢?
笔名起得多不算什么,笔名转换性别的作家才是真的会玩。
五四时期,冰心自称“冰心女士”,一时间各种“女士”频出,她看大家都叫女士了,干脆就叫——男士……这一下,男作家们也玩开了转换性别的笔名,周作人给自己起了:“萍云女士”、“碧罗女士”。
巴金表示,要起得清丽脱俗彻彻底底像个女生,于是有了“欧阳镜蓉”这个宛如武侠小说女主角的名字。
只想说,骚呢,兄弟!
外国作家笔名由来

网络
说完国内的作家,我们再聊聊国外的作家,他们的笔名都暗藏了哪些玄机?
日本作家爱致敬
日本的悬疑小说大师江户川乱步,其实他的原名叫做平井太郎。
因为非常仰慕推理小说始祖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为自己取了一个日文发音和爱伦坡相近的笔名“江户川乱步”。
江户川乱步
另一位作家的笔名也十分有趣,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
他的历史小说从日本战国时代一直到明治维新时期都有涉及,笔法宏观辽阔备受日本国民推崇。而他的偶像就是我们中国的司马迁,“司马辽太郎”在日语中的意思是自己与司马迁相比要逊色得多,可见这位大作家对太史公的敬仰之情有多么深厚!
司马辽太郎
下面这位作家的起名大法更是独特,日本暗黑小说奠基人——驰星周。
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一脸的黑人问号,后来才知道他本名坂东龄人,因为很喜欢周星驰的电影,所以把星爷名字反过来当笔名。
因为两人名字相近,周星驰一到日本宣传电影,日本媒体就想方设法让二人同框,一来二去两人竟然还熟识了,每次活动一结束周星驰和驰星周就一起吃饭,去KTV唱歌,妥妥的好基友架势。
据说星爷特别想邀请驰星周出演他的电影,我们也可以一起期待一下。
西方作家起名很随意
比起中国和日本的作家把各种小心思放进自己的笔名里,西方的作家就显得随意许多,往往那些流传后世的名字其实都是作家一拍大腿就起了一个。
世界名著《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闻名于世,但是他的本名其实是叫亨利·贝尔。“司汤达”这个名字是普鲁士的一个小村庄,因为他非常喜欢这个村子就把自己的名叫做这个。
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笔名由来更是随意。他经常到一家酒馆喝酒,每次点酒都会大声招呼道:“欧·亨利,再来一杯!”这么一句日常用语最后成了这位鼎鼎大名的作家的笔名。直到现在我们只知道欧·亨利,不知道他的真名其实叫威廉·波特。
一个作家,与之一生相伴时间最长的作品是什么?其实就是他的笔名。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作家的笔名就是他的一部作品,见证了他的写作生涯,也在反映着作家的写作生命。那么有过文学梦的你有没有给自己起过笔名呢?
当代作家笔名由来

河西
来源
澎湃翻书党(ID: ppfanshudang)
中国当代作家,起笔名是司空见惯的事。一个个性昭彰又朗朗上口的笔名,往往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无形中也给他的作品加分不少。而起笔名,有的随意,有的刻意,有的一看就知道是笔名,有的却隐藏得很深,但不管如何,在其背后有一个读者未必能猜到的缘由。
(以下人名按出生年月排序)
路遥(1949-1992)
原名王卫国,著有《平凡的世界》《人生》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故名路遥。用了笔名以后,他的女儿,也改姓路,取名路远,从遥远之意。
多多(1951- )
原名栗世征,朦胧派诗人。多多原来是男高音,他的笔名“多多”与音乐有关,他说:“这与音乐七音符有关。七音符开腔即唱‘do-re-mi’,写成中文就是‘多来咪’,我选择‘多’这个音符重叠一下,便成了自己的笔名。当初取这个笔名的时候,原以为会很少重名,心中还有几分窃喜。近些年到公园散步,好几次听到背后有人喊‘多多’‘多多’,我以为有人叫我,但转身一看,才发现是一个贵妇人正在叫唤她的宠物狗……”
舒婷(1952- )
原名龚佩瑜,朦胧派诗人。舒婷出生时,祖父循族谱“佩”字辈,为其起名叫“龚佩瑜”,即王珮瑜的“佩瑜”,瑜是美玉,佩戴美玉的意思。舒婷在上幼儿园时,妈妈嫌这个名字不谐音,于是改名为龚舒婷。《诗刊》刊用她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沿用“舒婷”,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笔名。
残雪(1953- )
原名邓小华,先锋女作家,著有《黄泥街》等。用残雪作为笔名,是因为她“觉得残雪这个意象比较美,有独立的个性,拒绝融化,也可以说是踩得很脏的雪”。
陈村(1954- )
原名杨遗华,上海市作协副主席。1971年,陈村赴安徽无为县乡村插队务农,开始文学创作,就用黄山北麓陈村水库的名字作为他的笔名。
莫言(1955- )
原名管谟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说话的孩子。在我们农村叫做‘炮孩子’……也因为我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我们的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过了几十年以后,当我要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同时,“莫言”又是他的真名中“谟”这个字拆成的两个字,这和金庸从他的真名查良镛的“镛”字拆成“金庸”二字,在方法上是一样的。
欧阳江河(1956- )
原名江河,当代著名诗人。因为与另一位诗人江河同名,而改名欧阳江河,欧阳是他母亲的姓。
鬼子(1958- )
原名廖润柏,广西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小说“瓦城三部曲”。关于这个笔名,鬼子自己说:“我是一个用心来写作的作家。所以,在决定用鬼子作笔名的时候,其实是用心地选择了一种成败。这是需要胆量的。首先,这样的笔名在世俗的面前,必须是放弃了许多功利的。这对一个世俗的人来说,自然是一个难题,何况是一个作家,我却因此而做到了。”
苇岸(1960-1999)
原名马建国,当代散文作家。苇岸曾经对海子解释自己笔名的由来:“起初来自北岛的一首我很喜爱的诗《岸》。此外,这个名字在视觉上是一片朴素风景;还有它原本的谐音可警我在灵魂上自励一生。这是一个宜看不宜称的笔名,至今无论是别人这么叫我,还是我自称,我都有点难于开口。”
陈希我(1962- )
原名陈曦,当代小说家,著有《我疼》《抓痒》《冒犯书》等。“希我”是“曦”字拆解开来。
红柯(1962-2018)
原名杨宏科,陕西作协副主席,著有《西去的骑手》《老虎!老虎!》《乌尔禾》等。“宏科”意为五子登科。他的家乡陕西岐山,周的龙兴之地,周公庙就在他家附近,召公拜甘棠离他家更近。家乡男子大多都是科字辈,上学第一天,老师叫一声红科(宏科),教室里立马站起大半男生。那时他就意识到红科(宏科)太平庸、太世俗、太势力。红柯,是他的原名“宏科”的谐音。1983年,他发表第一首诗《红豆》时依然署名杨宏科,引来诗友们大肆嘲笑。他便想要好好考虑一下,毕竟笔名对一个诗人太重要了。《红豆》是一个少年对爱情的无限向往与想象,不是针对哪一个少女,完全是但丁《神曲》里形而上学的抽象女性。红豆生南国,北方、西部高地,耸入云天的不是群山而是树,他便采用了“红柯”这个笔名。他说:“于是就这样预先完成了一个关中农家子弟向西域大漠兀立荒原的树的转变。1985年大学毕业,一年后,一股神秘的力量把我带到天山、带到大漠,傲然迎击沙暴冰雪烈日的树出现在我眼前时,就有一种找到了自己的感觉。”从“宏科”到“红柯”,就是到了西域大漠那种自由解放的畅快。土地——村庄——家族是封闭的、静态的,草原大漠旷野是辽阔的、开放的、动态的。2010年,他写长篇小说《生命树》,天山大漠流传着古老的传说:一棵从地心生长出的生命之树,每片叶子都有灵魂,这既是他的初心和灵魂,也是他自己的生命之树。但是要注意,这里的红柯,就是西域大漠中最有震撼力的胡杨和红柳,并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红柯。植物学意义上的红柯,即红绸木,学名小叶青冈,壳斗科青冈属常绿乔木,分布在我国海南省,并不是天山的红柯。
车前子(1963- )
原名顾盼,诗人、散文家、水墨画家。车前草又名车轮菜,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注《诗经》“芣苢”:“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古时牛车、马车或是人力车,在泥土或石子路上行进时,车前不停地出现这种草,因此被称为车前草。另外还有人认为它是牛粪中的种子萌发出来的,故又称为牛遗。因此,车前的生命力非常顽强。顾盼患小儿麻痹症而残疾,但他自强不息,以车前子自比,用顽强的生命力来对抗命运的不公。
西川(1963- )
原名刘军,当代诗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西川说:“刘军这名字太普通了肯定不能作为笔名。我就认识六个叫‘刘军’的,估计可以成立‘刘军俱乐部’了。大学时他们班上有一个人叫西小红,我觉得‘西’这个姓氏很特别,于我就用了‘西’作为姓,至于‘川’这个字,没有特别含义。后来有人说他这个笔名的意思是西边的河,其实不是。”
苏童(1963- )
原名童忠贵,作家。苏童即苏州的孩子,亦可解释为苏州的童忠贵。
雪漠(1963- )
原名陈开红,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雪”是“白雪”的“雪”,“漠”是“沙漠”的“漠”,这个笔名代表了中国西部文化非常重要的两个特点:第一,它有雪一样的诗意;第二,它像大沙漠一样厚重、博大、包容。
皮皮(1963- )
原名冯丽,著有《比如女人》《渴望激情》《所谓先生》等。皮皮这个名字来自于瑞典作家林格伦的著名童话《长袜子皮皮》。
麦家(1964- )
原名蒋本浒,当代小说家、编剧。叫麦家,一是因为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他开始写小说;二是因为家里原来种麦子,麦子的家乡,不忘本的意思。
李洱(1966- )
原名李荣飞,当代小说家,著有《石榴树上结樱桃》《花腔》《应物兄》等多部。在接受《中华读书报》采访时,李洱谈到自己笔名的由来:“受父亲的影响,我很小就喜欢文学,但正儿八经开始写作,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的。用李洱这个笔名,已经到了九十年代了。当时我写了一部中篇,叫《中原》。小说寄出去了,但没有收到回音,我也没有留下底稿。小说中有某种自传性质,里面有一个人叫李洱。我后来经常想起这部小说,就用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做了笔名。”
东西(1966- )
原名田代琳,广西作协主席。关于他的笔名由来,东西自己解释说:“东奔西跑、东张西望、东涂西抹、东成西就,所以含义很广。”这个笔名是他在《花城》上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
伊沙(1966- )
原名吴一砂,学名吴文健,口语写作代表诗人之一。他说:“我是在一进大学给全校诗歌大奖赛投稿时首次起用了‘伊沙’这个笔名的。”那时候他心仪的朦胧派诗人北岛、芒克、舒婷、顾城……都有一个比较洋范的名字,他觉得吴文健不行,太正经,就从他原来的名字“一砂”取笔名“伊沙”,又有“一沙一世界”之意。
谈瀛洲(1966- )
原名谈峥,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张生(1969- )
原名张永胜,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张生为元曲《西厢记》里的男主人公,名为张珙。
夏商(1969- )
原名夏文煜,著有长篇小说《东岸纪事》《乞儿流浪记》《裸露的亡灵》等。夏商,是朝代,所以他的儿子,叫夏周。
叶开(1969- )
原名廖增湖,著有《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等。叶开,原为古龙小说《边城浪子》《九月鹰飞》主人公神刀堂堂主白天羽和魔教公主花白凤之子,师承“小李探花”李寻欢,得“小李飞刀”真传。
冯唐(1971- )
原名张海鹏,著有《万物生长》《不二》等。出自《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这个“冯唐易老”又出自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文帝时的大臣叫冯唐。一次汉文帝乘车遇到冯唐,谈到赵将李齐才能,并感慨自己没有廉颇、李牧一样的将领去抵御匈奴的侵犯。冯唐直言道:“即使汉文帝有这样的将领,也不会任用。”这是冯唐自比廉颇。因为冯唐出仕尚晚,且因汉武帝求贤时已经年过古稀,心有余而力不足。后世学者文人通常用冯唐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作家冯唐说,在短暂的人生里,我要做很多的事情,故名冯唐。
十年砍柴(1971- )
原名李勇,知名专栏作家。十年砍柴从6岁到16岁,整整砍了10年柴,故名:十年砍柴。
乔叶(1972- )
原名李巧艳,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话“巧艳”音似“乔叶”,因此得名。
朱山坡(1973- )
原名龙琨,广西作协副主席。因为出生在一个叫朱山坡生产队的地方,就以此为笔名。
鬼金(1974- )原名刘政波,著有小说集《用眼泪作成狮子的纵发》、长篇小说《我的乌托邦》。鬼子+斯蒂芬·金=鬼金。鬼子即广西作家廖润柏,笔名鬼子。
张楚(1974- )
原名张小伟,河北唐山人,河北文坛“河北四侠”之一。我问张楚为什么起这个笔名,张楚对我说:“这名字朗朗上口啊,你不觉得读起来张楚很好听吗?另外张是个多么俗的姓儿啊,起名儿太难了。后来就用这个笔名发了第一个小说,我一些朋友让我改名儿。我就跟他们说,我写了这么十多年,终于发了第一个小说,还改名儿,不改了就用这个张楚!后来就一直就用下来了。”
庆山(1974- )
原名励婕,曾用笔名安妮宝贝。2014年6月,“安妮宝贝”发微博证明自己笔名改为“庆山”,“庆”是有一种赞美敬仰的方式,而不是消极的、灰暗的态度。至于“山”,则是因为旅行。她爬过非常多的高山,山是有神性的,它跟天地都联结在一起,有一个词叫“静山如如”,这个词她比较喜欢,所以把两个她喜欢的字组合成一个名字。
田耳(1976- )
原名田永,当代作家,著有《天体悬浮》《风蚀地带》《一个人张灯结彩》等。当地人称呼男性都在姓名后面加个“儿”,用“田儿”发表作品不妥,于是原名田永的田儿把名字改为田耳。
潘采夫(1976- )
原名李耀军,专栏作家。潘采夫是原南斯拉夫著名球星,全名达尔科 · 潘采夫(Darko Pancev),1965年生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首府斯科普里,曾经效力过国际米兰和贝尔格莱德红星足球俱乐部,司职前锋。在其参加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91场联赛中,共打入84球。李耀军因为喜爱球星潘采夫,而以此为笔名。
阿乙(1976- )
原名艾国柱。阿乙2012年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我有不少笔名,以前写专栏时用过四五个,比如李拜五、阿丙。阿乙是用得最久最经常的一个。写小说的时候一直用。我取的笔名意义很小,近乎于空白。这比我的原名艾国柱要好很多,不会给我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感。”
曹寇(1977- )
原名赵昌西,著有《屋顶长的一棵树》《越来越》等。因为他注册一个论坛时,那个论坛的初级会员叫“草寇”,高级会员叫“山大王”什么的,他注册了当然是初级会员,换个字,使它看起来像个人名而已。
天下霸唱(1977- )
原名张牧野,网络小说作家,著有《鬼吹灯》。因为唱歌太难听,一唱朋友都跑光了,故名天下霸唱。
当年明月(1979- )
原名石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出自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沧月(1979- )
原名王洋,著有《听雪楼》《鼎剑阁》《镜》等。“沧月”出自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唐家三少(1981- )
原名张威,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姓唐?排行老三?错!在《天天向上》节目中,他曾提到过自己的笔名,是因为他小时候喝豆浆喜欢加三勺糖。“唐家三少”是“糖加三勺”的谐音。但后来他又笑谈这是开玩笑:“我1998年开始用网名,当时有四个,分别是大少、二少、三少和四少,后写作时就在网名中挑了一个,成了唐家三少。”
辛夷坞(1981- )
原名蒋春玲,当代言情小说家。2006年因阅读的网络小说再次停止更新,辛夷坞产生自己写作的想法,并以王维的诗名《辛夷坞》作为笔名开始文学创作。《辛夷坞》为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全诗短短四句,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辛夷,也就是紫玉兰。辛夷坞,辋川地名,因盛产辛夷花而得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内。坞,周围高而中央低的谷地,请注意,应读wu第四声。原诗为: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落落(1982- )
原名赵佳蓉,青春小说家,著有《年华是无效信》《剩者为王》等。笔名出自上海作家陈丹燕的《女中学生传奇》。在该书中,女主人公就叫落落,是个作文很好、心比天高的女中学生。这个角色打动了落落,也和落落有相似之处,再加之“落落”可以组成落落大方等词语。因此,她给自己起名为落落。
春树(1983- )
原名邹楠。因为喜欢村上春树所以叫春树。
颜歌(1984- )
原名戴月行,著有《异兽志》《桃乐镇的春天》等。颜歌的原名戴月行,是她奶奶起的,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从小,她的奶奶就盼望她的孙女日后能成为作家。至于为什么取笔名叫“颜歌”,“就是因为戴月行是一个太合适当笔名的名字,我总觉得自己要叛逆一下,”颜歌说,“这个笔名也相当偶然,最开始只是我的网名,后来就成为了发表作品的名字,然后就成为了笔名,并没有真正认真考虑过。”在她看来,颜歌这个笔名毫无指向性:“和我小说中名字们的来历倒是挺像:都是随机的。”而从十五六岁开始,她就喜欢跟别人介绍:我叫颜歌,颜色的颜,唱歌的歌。她认为一个中性色彩的名字,能让人忽视其性别,而更专注于作品。
安意如(1984- )
原名张莉,当代散文作家。“安”在古代中的解释是安逸,“意如”源于“如意”。
六神磊磊(1984- )
原名王晓磊,专栏作家。因为夏天被蚊子咬得不轻,喜欢用六神花露水涂满全身,故名六神磊磊。那么六神花露水的六神又是哪六神呢?是蟾酥、珍珠粉、雄黄、牛黄、冰片和麝香。
注:文章整理于网络,著权属于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Brighten the corner where you ar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粉丝牌昵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