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年代电视剧大全或电影,00年代,母亲因意外死亡,为了复仇聚集四个相关人到一个地方自相残杀

  《河边的错误》是作家余华于1987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有很强的先锋试验性。小说讲述刑警队长马哲,在侦破河边接二连三的杀人案时,逐渐陷入对于真相的怀疑中。余华说,这部小说的改编充满“陷阱”,在此之前,张艺谋、陆小雅等导演都曾“陷”进去过。90后导演魏书钧,也差点掉进去,剧本创作了十七八稿,才从“陷阱”里爬出来。  电影《河边的错误》已于10月21日在全国上映,上映3天票房破亿。不可否认,票房的成功肯定有主演朱一龙的锦上添花,但作为演员,朱一龙确实与角色融为一体,为了角色体验生活,他先是增肥30斤,之后又减重20斤,甚至为了贴近角色气质,每天都会计算自己胡茬的长度。《河边的错误》海报口号为:“没有答案”。  《河边的错误》延续了原著小说的气质,以戏仿侦探片的反类型去演绎这个故事,至于凶手是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由案件串联起来的那个时代以及时代中的人。电影《河边的错误》海报口号上写着:“没有答案”,便是答案。新京报专访导演魏书钧,请他讲述影片拍摄的幕后故事。  【剧本】  改十七八稿剧本,才悟到片子的精髓  2018年的6月,当当影业找到魏书钧导演,想要改编余华的同名小说《河边的错误》。“我第一遍看完没太看懂,但感觉到有一种很强的内在力量。”魏书钧说,他能感受到小说在案件悬疑之外,背后好像还隐藏着别的东西。  魏书钧形容,他当时读小说的感觉,就像听瓦格纳的一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歌剧有一个特里斯坦和弦,这个和弦永远不回到主音上,特别像余华这部小说带给他的感受,问题好像解决了,但又没有解决,“有种悬而未决的感受”。  在一次对谈中,原著作者余华聊起这部小说的改编“陷阱”——读完第一遍认为小说改编起来不是很难。《红衣少女》的导演陆小雅和张艺谋导演都曾掉进过这个“陷阱”,后者当年和余华两人讨论了四五天都没有头绪,最后才将改编转向作者另一篇《活着》。之后,又有两家电影公司曾经找余华改编这部小说,最后都不了了之。  影片《河边的错误》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  魏书钧是余华认为第五个即将要掉进“陷阱”的导演。魏书钧坦诚地说,作为一个晚辈创作者,能够改编余华老师的作品是很好的一个机会,并且小说本身有很多留白的地方,除了案件本身的犯罪元素外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他情愿去试试这个“陷阱”。  为了弄懂这本小说,魏书钧还买了一本《怪诞行为学》的书,当工具书来用。“如果你期待用一个理论工具去解释未知、解释不可描述、解释诗歌之类的,肯定是没有结果的。”当时魏书钧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总觉得有研究的办法。他现在特别相信一句话:你可以相信科学,但是你相信科学主义可以解释一件事,那是不一定的。  在改编过程中,魏书钧“陷”进去很多次,一共做了十七八稿剧本,大的方向调整就有四次,每次调整几乎都要推翻掉之前的方向。最开始,魏书钧和编剧康春雷曾尝试,按照一个纯类型片去做是什么样子。中间也想过,所有这些非理性的行为是什么,它对照的东西是什么,在讲清楚非理性之前是不是要先把理性的东西弄明白。包括也起过类似“生活中的bug”这样的中英文片名,更像是一个理性基底下出现的错误。“反正方向挺多的,我们不断地陷进去,然后隔一段时间再来看,发现又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魏书钧对新京报回忆当时的情景。  直到有一天,魏书钧在看自己上一部作品《永安镇故事集》时,里面有个片段导演跟编剧说:“这个电影你不要理解,你要感受”,他才恍然大悟。“上一个剧本中两个角色产生的台词,却意外启发了这个剧本。”魏书钧说,从那时起,他开始放弃对类型片、类型侦探小说的期待,这对剧本改编有很大帮助,才从改编“陷阱”中爬了出来。  【形象】  为了减重,大年三十朱一龙只吃一个饺子  为什么选择朱一龙饰演马哲?导演魏书钧给出的答案是“合适”。  魏书钧说,朱一龙是很好的演员,表演经验很丰富,年龄也合适,“他对马哲这个角色给予了二度创作,基于剧本之外,他给了很多内在的能量感受,在后半部分马哲有很多人物心理的描写,我觉得那个层次感很重要。”  另一方面,魏书钧觉得,朱一龙的加入打破了过去经常出现的刑警队长的刻板印象,他没有那么粗糙,反倒是有细腻的一面,没有那么外放,却有收敛的一面,这些都是朱一龙给这个角色很大的一个帮助。  原著小说中,马哲这个形象比较模糊,对于其形象甚至心理描写,余华没有着墨太多。而电影通过影像叙事,人物要活生生地站在观众面前,朱一龙塑造这个人物,花费了大量精力。  为了寻找马哲这个人物,朱一龙提前一个半月来到拍摄地南丰县体验生活。来到的第一天,他出门去街上逛,看到一个彩票现场,很多人在刮彩票、敲锣、戴红花,氛围突然间把他拉到了小时候在武汉的情景。  每次拍戏之前,朱一龙会尽量在自己脑子里勾勒出一个具体的形象,没有这个形象立起来,他很难开始表演。寻找马哲这个角色时,朱一龙一直在想,这个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去刑警大队观察了很多人,一直没有灵感。  朱一龙饰演马哲的部分形象灵感来自余华的旧照片。  后来他就想,为什么不找找原著余华的照片。他翻到了摄影师肖全拍摄的那张余华老师在团结湖,梳着中分,留着胡子,站在雪地里的一张照片。那一瞬间,朱一龙觉得那就是马哲。当时他就决定把余华老师这个形象,跟自己进行一个融合,帮助自己找到马哲这个人物的感觉。  在合作之前,魏书钧只通过朱一龙之前演过的角色,或者接受的采访去了解他。这次合作之后,魏书钧更多从生活层面,从朋友的角度知道他真正的性格底色是什么样子。  为了表现马哲在办案过程中精神状态的变化,朱一龙先是增肥30斤,之后又减重20斤,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有很明显的变化。因为这部戏是跨年拍摄,从2022年底拍到2023年初。魏书钧印象特别深的是,2023年春节大年三十晚上,朱一龙那天状态不是很好,因为减重那几天他没怎么吃饭。魏书钧问朱一龙,吃饺子了吗?朱一龙说,12点的时候吃了1个。  魏书钧特别心疼,因为在减重过程中控制饮食,心情会很焦躁,“某种程度来说,他的情绪跟马哲那个时候的状态也很像。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我是支持的,但从朋友的角度我也非常心疼他。因为那天大家都在过年,都在吃吃喝喝,他还给所有人准备了保温杯的礼物,而他一个人在房间只吃一个饺子,他对这个角色的付出真的特别多。”  【外景】  河景取自四个不同地方,还原年代气质  小说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个小镇上,如何还原出那个年代的氛围,对于这部“没有答案”的电影来说至关重要。  魏书钧说,剧组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看纪录片,会收一些旧家具、旧衣服,都尽可能去考证它是不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比如,片中朱一龙饰演的马哲,几乎烟不离手,在魏书钧看来,这是比较写实的一种描述,为了突出时代氛围,当时他看了很多纪录片,很多刑警经常熬夜办案,非常辛苦,抽烟提神是很常见的。  与此同时,魏书钧觉得,电影要捕捉到看不到的部分也同样重要。他有时候听有声读物,听老子讲“有”跟“无”的关系,比如盖房子有六个方向,房子的墙壁不是要有多厚,而是要中间的“空”,这个“有”是为了中间“无”来做准备的,“无”很重要。他从中受到启发,觉得20世纪90年代的道具、服装,它们看起来的“有”,最重要的是要和马哲这个人物以及这个时代的气氛形成一个看不到的东西。  片中,侯天来饰演的局长说,现在没人看电影了,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将办公室搬到了电影院。魏书钧说,其实这在那个年代是有事实依据的,前段时间他跟余华聊天,余华还讲到那时候老家电影院有一段时间经营惨淡,改成了游乐场。  《河边的错误》中加入了马哲和妻子白洁之间的日常生活细节。导演魏书钧认为展示生活细节对影片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较于原著小说,影片加入了很多生活化场景,比如马哲和妻子白洁之间的日常生活细节。在魏书钧看来,展示生活细节对影片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如果只讲它悬而未决的部分,只讲它背后隐藏流动的部分,我觉得有点太单摆浮搁了。”当把生活内容加进来的时候,这个暧昧悬疑的故事就多了一些生活质感。  具体到拍摄场景,魏书钧说,电影中有三个比较难找的场景:电影院、河流、有年代特征的外景街道。  前期堪景时,2020年剧组去过余华的老家浙江嘉兴市海盐县,结果那里很多地方都翻修了,最后只拍了一张照片。后来,剧组又去了浙江宁波、温州,在温州找到一条河,与电影的气质很相符,河上还有可以出租的铁皮船,导演和团队在上面租了一条船,很是兴奋。结果过了一年多,剧组再去复景筹备的时候,那边已经经历过新农村改造了,河已经被拓宽,边上的房子全都刷上了白漆,河边的树也没了。最后,导演来到了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围绕着这个地方寻找拍摄场景。  《河边的错误》中的河流是一个重要的叙事场景。  “片中观众看到的河流,其实是在4个不同小地方取景的。”魏书钧说。这条河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电影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叙事场景,对于魏书钧来说,这条河流淌的感受,那种意象,更像是一个角色,它好像见证了河边发生的种种,是更接近真相的那个角色。影片的英文片名叫《Only the river flows》(只有河在流动),魏书钧说,其实它有另外一种意义,更像是《Only the river knows》(只有河知道)。  【拍摄】  用胶片顺拍,朱一龙每天计算胡茬长度  观看《河边的错误》,观众会明显感觉到画面有很强的颗粒感,甚至偶尔还有一些噪点。这都是胶片拍摄带来的观影感受。  最初在剧本阶段,魏书钧跟摄影指导程马志远碰面后,就决定使用16毫米胶片拍摄。魏书钧说,一方面是为了还原胶片质感,一方面是自己对胶片拍摄一直很向往。在魏书钧学习电影制作的时候,已经是纯数字电影时代,“一直听别人说,拍胶片是什么感受,传说胶片开机之后有马达转动声,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魏书钧对胶片其实有点情结。  选择胶片拍摄,因为它的成本以及制作方式,必然对创作上的要求更谨慎一些。魏书钧说,这就需要很多遍的彩排,哪怕是一个特写镜头,也要把动作、机位的运动确定了,才能开机。另一方面,胶片拍摄在回看的时候清晰度不太够,这就需要导演和演员,摄影机和演员之间要建立起信任。  魏书钧印象中,拍摄最多的一次拍了9条、10条。有一个镜头,马哲和徒弟小谢从火车上下来,要去对面的工厂查案,两人入画,小谢唱了几句《花心》,马哲踢了他一脚。魏书钧说,当时剧本里写到,小谢哼唱《花心》有几重意思,一方面是通过磁带找到了这个地方,小谢有点逗弄师傅的感觉,“你看我找着了,当时你还不相信我”,这是一个师徒关系的描写。另一方面,两人往里走的时候,马哲踹了小谢一脚之后,小谢又哼唱了一两句,“你的心忘了季节,从不轻易让人懂”,有一种之后的故事对马哲的互文。魏书钧觉得,那个东西要很生活化,不露声色地表现出来,而不能感觉很刻意,尽管是一个几秒钟的远景镜头,但调了很多次表演。  除了胶片拍摄,整部戏基本都是顺拍。顺拍不仅可以让演员在表演时保持情绪上的连贯,还能生发出原剧本中没有的一些创意。《河边的错误》康春雷角色海报。  比如,疯子的发型。饰演者康春雷在演到一半的时候,他给导演提议,疯子从精神病院跑出来之后,他的形象应该有一种转变。从原来不被意识到是一个凶手,到后来大家已经知道他是凶手,应该有一个不同的样子,表现出更暴力而不动声色的感觉。拍完前面戏份时,剧组就给康春雷理了发,变成了一个短发造型。  魏书钧也提到在整个顺拍过程中,朱一龙对于角色的精准揣摩,“我记得那时候朱一龙每天都会计算自己胡茬的长度,因为伴随着案件进展,胡茬长度会有变化,包括他体态的消瘦程度,眼袋的颜色,衣服的材质和搭配都有变化。”  朱一龙饰演的马哲在片中的形象变化。  片中,朱一龙最开始穿着一件皮夹克。魏书钧说,其实他在皮夹克里面不断换着不同衣服,一开始是衬衫配毛衣,后来他状态慢慢变糟糕,衬衫不在,变成圆领子的秋衣配毛衣。后来毛衣也慢慢变化,直到他要请辞几天的时候,皮夹克外套都变了,变成软材质的衣服,胡子也更长了,眼袋也更深了。“包括疯子最后在河里捞出马哲的衣服穿在身上,也是朱一龙在现场提出的。”魏书钧说,这些设置都是通过顺拍,才能更好地融合到一起。  【专访】  余华老师以一种不在场的方式帮助了我们  新京报:在整个剧本改编过程中,你和余华老师有没有沟通过?  魏书钧:我们唯一的接触介质就是这本小说,我读过余华老师的作品,仅此而已,我跟他本人是前几天才认识。余华老师以一种不在场的方式帮助了我们,好像他放弃了对这个作品原著的解释权,放手让年轻人去做。导演魏书钧在《河边的错误》北京大学专场放映与观众互动。 图/IC Photo  新京报:片中周华健演唱的那首《花心》,在马哲办案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选择这首歌?  魏书钧:一方面我觉得它的歌词写得非常有趣味,有很吊诡的地方,跟这个故事有一个深度的互文。另一方面它起到了一个对年代还原的写实作用,因为它也是1993年发行的一首歌,流行大江南北,大家都听过的一首歌,那个年代感的东西会从我们的记忆中直接带过来。  新京报:你好像特别喜欢用跨界身份的人来演片中一些角色,比如影片中饰演宏的莫西子诗,他本身是一个音乐人。  魏书钧:其实找他来演宏,跟其找其他演员没有什么区别,并不是因为他的跨界身份,而是他的感觉跟诗歌非常接近。片中宏是一个小县城里的诗歌协会组织者、爱好者,他看起来真的不像是一个凶手,很质朴,当我们拍摄莫西子诗老师在类似于一个荒原河边场景的时候,就莫名觉得他跟场景的一切都很搭。  新京报:对于影片结尾的改编,余华老师给予了很高评价,说甚至超越了原著小说。结尾的设计最初是怎么考虑的?  魏书钧:我觉得如果马哲是做了个梦的话,我希望这个梦好像似醒非醒,在尾巴处有一点不对劲,我希望起到这样一个效果,但这个效果依然是隐藏的,依然是我最初读这个小说时候的感受,它不是摆在明面上的。  新京报:对于结尾的处理,在最初剧本改编时有过其他讨论吗?  魏书钧:有过其他考虑,包括我们拿掉了一些线索,原来有想让刑警队的大楼从一个楼的拆除过程中,慢慢变成一个大坑,但是后来我觉得那些外部的描述,如果特别想去把它当一个象征意义来使用的时候,反倒象征意义的效果会被削弱,它会显得非常刻意,所以后来我们就放弃了这个方案。  新京报记者 滕朝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刘越
本文为个人花费大量精力的原创,谢绝未授权转载,否则维权骑士会找你!如果你觉得写得很好,给个赞,打个赏都行前言:港片在1970年代中后期至1990年代中后期为黄金期,特别又以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前期为最好时期。近年来,港片总体呈现衰退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西风东渐和北风南渐西风东渐:主要是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北风南渐:主要是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香港的影响并且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倾向,原有的港片的口味也未必适合现在的年轻香港人。鉴于原文太长,因此,本原创按照上中下三集发出,时间分割为1984-1994 1995-2005 2006-2016 每十一年为一集,本期为中集1995-2005历年佳作1.每年排名不分先后2.挑选的影片不限类型3.如果是系列电影,一般只列出第一部4.最后会列出参考资源和书目5.本系列会陆续更新和修补6.绝大部分外链的电影歌曲来自Youku7.鉴于电影本身的情节从网路中即可搜索到,因此介绍中尽量多发布一些当时的拍片幕后背景故事和电影主题曲等.8.大家可以去豆瓣查找相关影片。鉴于豆瓣打分的苛刻,能上7分的香港电影已经是好片了,能上8分的已经是神片了。不少略有瑕疵的片子尽管好看,也一般只有6.5-7分左右。9.在查询相关资料的时候,豆瓣检索时发现何韵诗和杜汶泽的item被删除了.豆瓣还紧跟潮流,但是豆瓣仅仅是一个电影论坛,不是政治论坛。这么做显得小气。10.部分电影的信息资料在豆瓣是没有的,这是不言而喻的11.本列表尽可能少列出带有内地资金投资的合拍电影12.未列出影片则以本年遗珠的形式附在每年的清单最后,会陆续更新几十万字的原创,对于本人来说是个挑战,因此必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请见谅1995年---该年香港电影出现颓势1.金玉满堂 8.0分当年的贺岁剧,上映于春节档期花絮:1.其中扮演钟镇涛的妻子的是倪淑君。关于倪淑君的介绍,请参加本系列的上集https://zhuanlan.zhihu.com/p/31162377?refer=chongchongzhang2电影阴阳错部分哥哥和倪淑君 1985年龙凤智多星剧照2.该剧本在80年代末期徐克已经完成,原名满汉全席,在香港上映时改名为金玉满堂,有春节讨好彩头之意3.本片中袁咏仪出演了一个酒店老板的叛逆女儿,和张国荣擦出爱的火花。这是两人在金枝玉叶后的第二次合作4.袁咏仪于1990年获得港姐冠军,并于1992年的首部电影 阿飞与阿基获得最佳新人奖,且于1994年和1995年凭借着 上一年度的新不了情和金枝玉叶接连获得最佳女主角。在1994年,她一共拍了13部电影,其中以金枝玉叶 ,大富之家 姐妹情深 年年有今日较为出色5.钟镇涛演唱了主题曲 漫漫人生路漫漫人生路-钟镇涛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xNDU4MzEy.html-----------------------------------------------------------------------------------------------2.大话西游: 8.6分剧情就不说了,说一些内幕1.该片是彩星和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合拍影片。当时的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很多人是不同意合拍的2.全片上下两集一共花了大约100多天完成。所有的外景和内景全部在宁夏张贤亮的影视基地完成。3.剧中的武打演员,基本上就是饰演强盗山匪和妖怪的群众演员是西影厂的武打演员,曾经因为和香港的动作演员和导演之间因为片酬问题爆发过很大的矛盾。4.该片制片和副导演是江约诚,即饰演沙僧的演员。据说这样事为了节省成本。即使如此,该片的cost也达到了5000万。当时是赔本的。想来现在卖版权肯定是赚钱的。5.江约诚是王家卫的技术执行导演港囧中的江约诚5.下面这张图片是不是很熟悉,这就是宁夏著名的风景地沙湖,也是大话西游开篇的画面6.蓝洁瑛在拍过大时代以后,一直走不出来。尽管拍了 这部大话西游,仍然不能挣脱她的病魔!忍不住在挂上一张大时代中的玲姐建议大家再看一遍大时代中的一个片断:丁蟹的妈妈贱婆婆去方展博家赔罪的一段戏,真得是看一遍流一边泪。蓝洁瑛 吴咏红 黎宣 刘青云在这一段的表演堪称表演范本3.夜半一点钟: 6.2分这是香港恐怖片系列90年年代的三段式启蒙制作后来影响了一大批电影,包括 阴阳路系列[1-6] 日期系列[二月三十 四月四日 七月十四] 夜半系列等4.回魂夜 7.7分该片由刘镇伟编剧,刘镇伟导演引用刘镇伟原话:当时我写了《大话西游》,个人觉得很天才,但出来后被骂得很惨。特别是邵氏里面的方逸华小姐,她觉得我是神经病,孙悟空怎么可以有爱情?我听了很难过,就决定把《回魂夜》写成一个以为自己很天才的人,能捉鬼之类的,但不被人接受,别人认为你有神经病。两人在片场讲戏模仿 杀手莱昂周星驰在本片中模仿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造型,既是恐怖片也是喜剧片1.花絮:注意里面红衣女子是植敬雯2.并且其中的电影配乐有很大一部分是胡伟立包办的虾米音乐3.该年林雪还在剧组打杂,看最后字幕4.饰演女鬼的是谭淑梅,曾出演过 精武英雄中的 师姐
鹿鼎记中的阿珂的师妹5.剧中被整得最惨的是这个家伙4.女人四十: 人到中年 8.8分萧芳芳生于1947年,该年她真实的年龄是48岁这是萧芳芳和乔宏花絮1.萧芳芳是著名童星,在60-70年代,是和陈宝珠, 谢贤和吕奇齐名的双生双旦。其自小右耳失聪萧芳芳 李小龙2.片中饰演公公的乔宏已经去世。其曾出演过 侠女 天才与白痴 鬼马双星。乔宏是天主教徒,1999年在西雅图去世。乔宏年轻时照片3.女人四十斩获金像奖各项大奖5.鼠胆龙威: 7.1分李连杰 周比利 林国斌的动作戏张学友 曹查理 李力持的喜剧效果邱淑贞 周嘉玲 杨采妮的靓丽周嘉玲还有点婴儿肥杨采妮邱淑贞坐在洗手间躲避追杀花絮1.表面上看这部电影是说张学友饰演的龙威向李小龙致敬的意思。其实张学友影射的是成龙。据说在之前成龙在拍重案组的时候,和导演黄志强不和。黄志强注重文戏,而成龙想突出武戏。因此两人闹不和,最后黄志强退出导演岗位。鼠胆龙威的执行导演是黄志强,因此剧中特别反讽成龙使用替身这件事情。并且当年最初是确定李连杰出演成龙在重案组中的角色不知道黄志强是谁吗?他出演过济公中的大恶人2.饰演医生的王霄王霄是上海人,早年赴港,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导演系,出演过 超级警察
上海皇帝等。2004年因为肝癌于北京逝世,其年42岁6.慈禧秘密生活:大陆,台湾,香港 各个版本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censorship的原因进行了剪接。在大陆的正规发行版本中无露点镜头花絮1.本篇作为人物传记片,基本符合野史记载2.本片中的露点镜头绝大部分是钱军贡献的落选亚姐 拍过不少三级片7.无味神探 6.8分这是游乃海早期导演的一部,也是银河制作组还没有正式成立前杜琪峰他们搞的作品之一只要有刘青云的电影,我一般都是挺的8狼吻夜惊魂:彭丹拍过落鸟之后的返港第一部电影1.看上去好像彭丹露点了,其实没有。反倒是后来在 邪杀中有露点2.前面说过的倪淑君,在本电影出演该年遗珠1.张敏在该年投拍95绮梦,和梁家辉闹矛盾。投资失败结果出现两部类似电影。95之绮梦和一千零一夜之梦中人2.山水有相逢3.我要活下去4.人间有情5.红番区6.刀1996年1.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 7.2分2.甜蜜蜜: 8.8分这是张曼玉拍的最好的一部电影花絮: 该电影花絮来自于陈可辛的访谈1. 电影开头阶段以黑白画面呈现,实际上,陈可辛最初想把整部影片拍成黑白片。这个想法被投资方否定。2. 播放邓丽君去世消息的广播声音,来自编剧岸西。陈可辛认为她的声音特别像香港广播电台很传统的那种播音员,还有点像小学老师。3. 由于麦当劳公关的拒绝。片中所有麦当劳的场景都在肯德基店面里拍摄,全是近景,以防穿帮。拍摄的时候,监制只有拉着当班经理聊天,张曼玉才能把麦当劳的帽子戴起来。4.客串英文教师的杜可风是香港著名摄影师,喜欢张曼玉多年。他几乎不客串角色,陈可辛骗他可以和张曼玉演情侣,他欣然答应。5. 黎小军和李翘在街头分别的镜头,用斯坦尼康拍了三条。地点在尖沙咀跟弥敦道的交界的重庆大厦楼下,看似人潮涌动,实际在半夜两点拍摄,是找了 100个群演在主演周围来回走动。6. 片中李翘开车的戏份,都是张曼玉一边开车一边拍,机器挂在车外面,陈可辛躺在后座,直接看回放。后座还趟一个灯光师给演员脸上打光。7. 拍摄李翘和豹哥在船上见面的场景时,陈可辛对曾志伟说:“忘了你是曾志伟,给我一个周润发《英雄本色》的回头。”效果非常好。8.拍摄黎小军在时代广场骑车的镜头时,周围至少还有十几个别的剧组同时在开工。其中就有韩国著名导演姜帝圭导演的《银杏树床》剧组。9.陈可辛差点把张曼玉影史最经典的一个镜头剪掉:她在太平间看到豹哥尸体翻过来时候,先笑了一下。陈可辛当时认为这感觉不对,让张曼玉接着拍了七八条。10. 陈可辛的女儿在看本片的时候,第一个镜头一出来就发现了故事最后的“小秘密”。她问陈可辛:黎明背后那个人是不是张曼玉?11. 片中黎小军姑妈钟情的威廉·荷顿是五十年代来香港次数最多的一个好莱坞明星,而且他常住半岛酒店,酒店现在还有很多他在那里的照片。他们的故事是可能发生的。12.黎小军初到香港时,陈可辛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反而是出于当时他对内地的不了解。13 豹哥在纽约打外卖的戏,画面中时不时有过路行人看向镜头。14.片中的BP机、珠宝店和银行卡都是植入广告。不过,当时在广告商对在电影中植入广告嗤之以鼻。15.斋卤味老师和黎小军分别的街头,如今不复存在,已经成了著名的K11购物中心。16. 相比香港,反倒是片中纽约的几处外景地依然是电影中的模样。包括豹哥被枪杀时,李翘呆的那个洗衣店,后来李翘和黎小军重逢的杂货店都依然开着。3.冲锋队之怒火街头: 7.8分刘青云饰演英勇EU队长,不得不说,该片的所有配角的表演都很出彩如 陈小春 林尚义 吴镇宇 黄秋生 于荣光 李绮红花絮:1.该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85年香港石岗军营事件2.刘青云和吴镇宇一共合作过九次。比较出名的是 ------------O记三合会档案,高度戒备,冲锋队怒火街头,一个字头的诞生,山水有相逢 黑白森林3.当年刘青云和郭蔼明结婚,男方出席人员有 张达明 黎耀祥 黄子华 黄秋生 吴镇宇4.玉蒲团2玉女心经 6.4分该年最好的三级片。舒淇当年凭借色情男女获得最佳女配和最佳新人花絮1.当年舒淇欠了裸拍广告公司一笔钱,王晶花了400万把舒淇从广告公司救赎出来,并拍了这部电影。相当于是400万的片酬。李丽珍拿了300万2.1996年舒淇获得最佳女配角和新人。---色情男女。 看看舒淇当时的表演简直就是一塌糊涂,也不知道怎么能得奖。3.该片的西门柔求学的场面和梁祝类似4.该片模仿了日本动画的风格,即幻姬的阴阳变化5.玉蒲团的英文翻译sex and zen,性与禅,参考了李渔原著中的佛学思想6.导演钱文锜。钱文锜在古惑仔系列中和刘伟强两人都做了摄影,不过上映时没有署名5.怪谈协会:7.2分和阴阳路 夜半 时间系列类似花絮1.该片中,马伟豪 钱文锜 叶伟信均作为故事讲述人出演2.第一个故事中的黎姿真得好漂亮6. 旺角揸FIT人: 7.3分反古惑仔类型片,吴镇宇最牛逼的表演 和后面的去吧 揸Fit人兵团构成上下集7.伊波拉病毒: 7.1分邱礼涛的CULT电影,黄秋生变态表演花絮1.邱礼涛和黄秋生曾经做过关于该片的访谈花絮录制。2.注意该片的英文名称是ebola syndrome,而不是ebola symptom说明这不是一种症状,而是一种疾病。注意英语单词辨析8.三个受伤的警察: 7.6分郑则仕凭该片获得该年度金像奖最佳男主角9.虎度门:8.3分萧芳芳作品,好过女人四十。“怕一出台你当我做戏,讲真心话你当我流水南音10.黑侠 6.7分李连杰饰演漫画改编人物该年遗珠古惑仔系列食神金枝玉叶2惊变阿金1997年 香港回归,电影开始出现颓势.该年出现大量小成本恐怖片,票房较好;过千万影片数量下降到19部1.十万火急:银河映像出品,质量保证。这里最需要表扬 黄卓玲,深入火场。花絮1.---2.阴阳路系列; 邱礼涛最经典系列花絮1.邱礼涛从1拍到6,7就是南燕导演了,8开始就变成了录像电影2.这种三段式的电影,一直在香港90年代的恐怖片中比较流行。首先故事短小,可以同时几组一起开拍。并且成本低,回笼资金快。因此这也是为什么阴阳路,日期系列等拍了这么多的原因。3.阴阳路5中,有一段潘迪华的歌曲:爱你变成害你其实阴阳路系列中有不少歌曲插曲1.迷途(麦振鸿创作主题音乐---阴阳路主题音乐,听听就恐怖)2.天若有情(阴阳路1插曲)3.我在你左右(阴阳路2点题曲)4.往事只能回味(阴阳路3插曲)5.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阴阳路4插曲)6.爱你变成害你(阴阳路5插曲--潘迪华演唱)7.海韵(阴阳路7插曲)8.疤痕(阴阳路2插曲)9.撒旦的情人(阴阳路7插曲-李蕙敏演唱)---3.南海十三郎: 谢君豪的最经典作品。该年谢君豪打败张国荣获得最佳男主花絮:1.不得不说在香港电影史上一个被忽略的女演员:苏玉华苏玉华醉心于舞台剧表演,并不在电影上接很多角色。否则以她的演技,拿到金像奖是迟早的事情----------------------------------------4.一个字头的诞生:这是银河映像开篇的最好的作品之一。人生中的一个岔口选择不同,就可以改变后来的人生的全部----------------5.高度戒备: 刘青云和吴镇宇飙戏-------6.精装难兄难弟: 又一部穿越剧,穿越回粤语长片时代。1.这是王晶恶搞自己和王家卫的片子------------------7.恐怖鸡 这是银河印象出品的一部恐怖片。吴倩莲饰演大陆女,为了获得香港身份不惜寻找替代者花絮1.尽管这部片子票房不好,但是电影真得很好------------------8.黑狱断肠歌 97年的监狱风云该年遗珠9. 97家有喜事10.夺舍=======================================================1998年 98年的香港电影的颓势更加明显 过千万的票房的电影只有10部1.赌侠1999: 张家辉当第二主角的第一部电影,开始出头,化骨龙不得不说朱茵真得漂亮----------2.暗花 银河印象出品必属精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真心英雄 又见刘青云黎明推着已经死亡的刘青云,向幕后黑手报仇-----------------4.生化寿尸: CULT僵尸片,可以看一下黎耀祥的演技------------------5.强奸3OL诱惑 该片是强奸系列第三集。说得是一个OL的被强奸的故事。颇有美国影片叛逆性骚扰的影子。我个人觉得比2好-----------6.非常突然 这是银河印像在98年出品的又一部好片子, 表现的是人生无常--------7.玉蒲团3官人我要 这么牛逼的片子就不用多说了,苏三起解故事改编。这部片子如果放在1990年代初必过千万票房花絮1.这里面的三个演员有两个是台湾来的,钟真和杨嘉玲。另外一个叫做冬怡,原名杨懿玎,在女色狼,悍妇岗,古惑仔中有演出。2.该片导演导演也叫做张敏,此张敏彼张敏。此张敏为王晶的副手,做了多年副导演。此人长相如下:后面那个-----------8.野兽刑警 这部电影黄秋生狂飙演技拍了这么多年三级片的大飞哥终于又凭借该片获得了一次最佳男主角----------9.亚李爸爸两个大盗 看上去是一部喜剧,其实是一部悲剧10.玻璃之城 张婉婷和罗启锐夫妻的又一部力作======================================================1999年 香港电影继续沦陷1.喜剧之王: 周星驰的转型之作,算是一部正剧。周星驰的自传类电影-----------------2.赌侠大战Las Vegas当年Caesar Palace专门免费提供场所请刘德华去拍这部电影--------------3.暗战 这是1999年银河映像出品的最棒的一部片子,刘德华凭借该片获奖最佳男主角-----------4.O记三合会档案 黑帮片,说得是九龙城寨的故事。又看到刘青云和吴镇宇听一下 Richard Mihill演唱的插曲You Must Be An Angelhttp://music.163.com/#/song?id=28996880&autoplay=true&market=baiduhd--------5.枪火 不是枪战片的枪战片,群戏经典之作------6.再见阿郎我把这部电影定义为刘青云电影生涯中最好的一部电影,黄卓玲的表演也异常出彩一个过气江湖老大如何因为一个女人迎接新生活1999年黄卓玲只有20岁,为什么演得和剧中人物这么贴近。因为杜琪峰花絮1.该片全程在澳门拍摄2.林雪为了获得一个主角的机会,和杜琪峰说不要片酬,只要演戏----------------7.电影鸭 这是一部喜剧电影 反应了1999年香港电影世道差,无戏可拍,盗版严重,电影人没饭吃的搞笑片断,笑中带泪---------8勾魂恶梦 大飞哥又上场,扮演做淫荡梦的中年,谁知是一场噩梦---------9.爆裂刑警 吴镇宇饰演一名得了绝症的警察,结果罗兰获得该年度最佳女主角--------10.原始武器 张慧仪替夫报仇的故事王晶将这个片子硬生生的剪成了2B,就是为了保证市场票房---------11. 失业皇帝 罗嘉良在本片中叫做 夏刚=下岗--12.千言万语该片获得该届金像奖最佳电影======================================================2000年 进入千禧年 香港票房更差2000年开始,香港电影出现了分水岭,基本上每年能看的电影没有几部,并且每年上映的电影数量开始严重下降据不可靠消息,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黑道投资电影数量大大下降。解放军入驻香港后,黑道大大收敛。被严重打压。----1.恋战冲绳 哥哥的最自然清新的恋爱片,2000年的一股清流-----------------------------------------------2.友情岁月之山鸡故事 山鸡传记 古惑仔别传陈小春表演可圈可点-------3.江湖告急 最奇特的黑帮片 很可惜,香港人不买账,通过HKMDBD的查询,票房也就只有100多万开篇梁家辉以一种调侃的口气说: 我叫任因久,江湖人,白羊座那是杜汶泽------------4.梁山伯与朱丽叶这部电影吴君如饰演一个患了乳腺癌的女人------5.花样年华: 服装设计真棒,张叔平获奖----6.兽性新人类=====================================================2001年 港片继续低迷,能看的只有两部1.买凶拍人 这是彭浩翔的最有趣的一部电影,也是其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小制作,大诚意林雪和刘以达做的杀手口号的广告是------------------------------------------------------2.知法犯法 这是吴彦祖拍得不错的黑帮片一个讲述贪婪和报应的故事看看关秀媚还是很漂亮的=====================================================2002年1.无间道
9.0分 Infernal Affairs
其实我想做个好人2.金鸡 8.1分 Golden Chicken香港历史变迁史一曲一生何求让你回味和感慨3.悭钱家族 6.2分
Frugal Game 700万香港人绝地反弹嘟嘟姐开始变瘦,并且瘦的厉害4.男人四十 7.9分 July Rhapsody中年男人的生活涟漪张学友上课点名那一段是神来之笔林嘉欣的第一部电影,就获奖了梅艳芳在她接近40岁的时候,也不惑了。可惜伊人已逝5.爱君如梦 6.6分 Dance of a Dream梅艳芳也秀了一把舞技吴君如的演技可真不是吹的花絮1.本片中刘德华模仿了张国荣演唱了风继续吹,因此在发布会上张国荣到场6.一蚊鸡保镖 6.9分 Fighting to Survive黄子华的小人物表演黄子华在香港算是一个另类人物,栋笃笑其实是香港对单口相声的一种称谓。就好像苏玉华一样,黄子华并不打算在电影圈大干特干,否则电影圈也有一席之地的。本年遗珠三更见鬼2003年1.大只佬 6.4分 Running on Karma 这是一部讲述因果的电影,内地版把电影的原意改得一塌糊涂。所以请不要看内地版本这张照片吓死一堆人2.忘不了 7.7分
Lost in Time张柏芝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其评该片获得当年最佳女主角很可惜,作为艺人不珍惜羽毛3.大丈夫 7.5分 Men Suddenly in Black恶搞男人偷腥 梁家辉短短几分钟的戏就获得了最佳男配有祸一个人扛这张图片是卢巧音看看自己的胸说: 肯定是找胸大的4.金鸡2 7.2分 Golden Chicken 2一个妓女见证了香港历史的变迁,并加入了非典的元素5.黑白森林 6.5分 Colour of the Truth
黑白森林,黑就是黑道,白就是白道,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可是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黑白混杂的,在这个社会中行走就像穿行于黑白色的森林里一样,黑或白全在一念之间.四个人在说戏 从左至右 黄浩然 麦子善 黄秋生 王晶梁敏仪出演了本片中的一个女杀手角色6.PTU 7.9分
PTU - Police Tactical Unit不要看内地版本一个失枪案件导致的错综复杂的故事,穿上制服就是自己人1.花絮PTU是黄卓玲拍的最后一部电影,之后她就退出了娱乐圈。她是我早期比较喜欢的女演员之一。印象比较突出的是在杜琪峰手里拍的电影: 十万火急 无味神探 非常突然 暗战 等2.说一下香港的纪律部队隶属于香港保安局,为七大纪律部队之一。常见的比较出名的下属机构有SDU Special Duty Unit 飞虎队 特别反恐部门PTU Police Tactic Unit 俗称蓝帽子 机动部队 配合工作和巡街EU Emergency Unit冲锋队 巡街CID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刑事犯罪调查科 即便衣刑警O记
Organized Criminal & Triad Department 有组织犯罪和三合会调查部 一看就知道是专门针对黑社会的调查部门CIB 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 刑事情报科 ---一般卧底和线人都隶属于这个部门3.杜琪峰的电影中,站位是一个可以大书特书的话题,比如这张前景后景,有明有暗,站位交错该年遗珠无间道2无间道3豪情2004年 1.大事件
6.4分 Breaking News花絮1.大事件比较著名的就是开场的那个8分钟左右的长镜头,有一种纪录片的风格。本来这个长镜头是让国外的摄影师拍的,后来人家说拍不了,结果杜琪峰他们就自己拍,结果效果还不错。2.政府部门的危机公关水平实在太差,香港和大陆都一样3.还好媒体和政府是对立的2.旺角黑夜
7.3分 One Nite In Mongkok一个24小时的之内的杀手和妓女的故事方中信获得了五次提名了,应该快获奖了花絮1.香港的名称由来2方中信: 迄今为止,方中信已经凭借 每天爱你八小时 千杯不醉 窃听风云 窃听风云3 旺角黑夜提名了5次了,均没有获奖,应该快获奖了3.本片也是张柏芝拍得算是不错的电影之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3.精装追女仔2004
6.2分 Infernal Unfair s/Love Is A Many Stupid Thing注意英文也模仿无间道,无间道是infernal affairs花絮1.片中也恶搞了无间道2中的四大天王,由苗侨伟 莫少聪 汤镇业 张国强扮演,而吴镇宇扮演的角色由林晓峰扮演2.还有韩君婷的湿身照4.墨斗先生 7.0分 Escape From Hong Kong Island译文就很有趣,逃离香港岛麦窦一贯不把人当人,迷失了自己,终于有一天,尝尽了苦果,所幸,最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花絮1.雷宇扬作为香港电台资深鬼故事节目主持人,还能拍出这么有诚意的电影,另我对他刮目相看2.群戏,配角各个精彩5.男上女下 61分 Herbal Tea如果你看片名你就输了,其实这是一部温情默默的香港小品剧本片的音乐是卢巧音完成的,不错可以听一听6.爱. 作战 7.4分 Love Battlefield这是一部爱的小品文,尽管票房很差,但是丝毫不影响故事的生动流畅花絮1.说起这个电影,编剧的贡献不可小觑。他就是司徒锦源,曾编剧过一个字头的诞生 暗花 非常突然 真心英雄 放逐 狗咬狗 导火线 杀破狼等著名剧本,还有无线的电视剧本 宠物情缘 创世纪 新扎师兄 男人四十一头家等7.饺子 6.5分 Dumpling Three Extreamees该片是三更2中的一个故事,充满了人生的隐喻。原配用死去的胎儿做成的肉馅来做饺子吃,想要留住丈夫花絮1.该片中用杨千嬅来演主角,实在不合适。导演的回答是那时她红,票房600万不到,对于一个文艺恐怖片来说算是不错了。该年遗珠功夫 7.9分 Kung Fu Hustle柔道龙虎榜 7.4分 Throw Down新警察故事 7.2分
New Police Story鬼马狂想曲 6.0分 Fantasia2005年1.黑社会
7.9分 Election 不要看内地删节版
不要看内地删节版 不要看内地删节版香港和胜和两年一次的选举又开始了,两位候选人都想上位,各自拉票强烈的政治隐喻!港版约100分钟,内地版约为85分钟。且内地版改为"龙城岁月"花絮1.由于内地版本删改的一塌糊涂,简直要命。内地版本最后还出现"不要加入黑社会"这种台词杜琪峰一怒,在2里面故事更加夸张,连在内地上映都没有实现2.油麻地警署在多部电影中出现过3.这部电影是银河映像和一百年两家一起出品的,幕后的金主应该是一百年,就是龙五哥吗该片获得香港金像奖多项大奖2.杀破狼
7.2分 SPL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就是警察和黑帮的故事花絮1.该片获得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该动作设计是由甄子丹完成的,其当年对决的其他动作片分别是 七剑---熊欣欣,刘家良;精武家庭---袁和平 袁义信;神话-成龙 元德,基本上已一己之力打败了刘家班 成家班 袁家班2.廖启智凭借该片获得配角提名,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说1992年的笼民的获奖还略有瑕疵的话,凭借证人获得最佳配角可谓实至名归3.见鬼10 6.4分 The Eye 3本片又叫做见鬼10法。不算很恐怖,反而很有喜感4.童梦奇缘 6.4分
Wait 'Til You're Older生命是一个过程 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 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不知道是不是我对于刘德华无感,就算他演得再努力,我还是他演戏不行该年遗珠神经侠侣 7.0分 Crazy n' the CityAV青春梦工场 8.0分 AV七剑 5.8分
Seven Swords神话 6.3分 The Myth 注释,本文部分参考了1.豆瓣movie.douban.com2.香港电影资料馆Opening Hours and Location3.维基百科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F%AF%E8%AA%9E%E9%9B%BB%E5%BD%B14.香港电影评论协会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5.香港电影数据馆 www.hkmdb.com6.香港電影金像獎 说明:首页链接了youtube,大陆需要翻墙,非首页没有问题一并表示感谢如果你觉得写得很好,给个赞,打个赏都行
谈一谈个人的选择。文中相关名词“笔误”出现的原因,各位看官都懂。以世界范围来说,2021是又一个创作的相对小年,并没有太多真正精彩的作品出现,更多的是一些围绕两性、平权、民族、意识形态、疫情现实,而做的一种针对性创作,话题度、政治性、甚至噱头的博眼球、争出位之态,要远远大于它们能够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与情感打动力,且在核心内容上,往往也不具备真正有价值、内涵、独特性的见解和分析,只是在“声高即有理”地堆砌着夸张的要素。而在这样的一年中,选出个人立场出发的年度十佳,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大部分的作品并没有足够地作用于心灵,创造出艺术的魅力时刻。而相对来说,与大部分头部作品较为吻合、而又在情感力上有所进展的《无一之地》,就成为了限定于2021年世界创作语境之下的一种代表作:在他们的BGM里,做到了相对的优秀。在这部电影里,zhaoting以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为背景,展现了自己对于这场经济危机本身,其背后关于“经济危机后世界中个体何以自处",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危机反映出的西方当代社会体系本质”和“世界与个体的关系,个体在世界中的定位,个体的暂时性出路”,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这个题材无疑是非常贴近于西方社会现实的,具有现实意义与一定深度,但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话剧中反映出的具体内容,zhaoting现实主义的选材与视角,显然需要她本人在西方世界中的确实生活经验。同时,本片在欧洲与美国的双重被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本片表达倾向与见解看法,和西方价值观---或者说“主流反思”---的密切吻合。因此,从创作方向和思维波长上看,zhaoting表现出的,无疑是她在西方的成长、教育、思想,这也契合了她的个人人生经历,否则,她断然拍不出如此的深度。可以说,本电影虽然由华人所创作,但其主题内核、创作价值,甚至于表现手法,都更像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西方作品,与中国的关联并不确切。在开头字幕中,zhaoting便干脆利落地打破了最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系统----小镇中的支柱第二产业企业因为经济危机而破产。作为一个工业地区,小镇中的所有人都依靠这家企业而维持生活,家庭成员们都分布在产业上下游的不同环节,通过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连接,以一种复杂的形态,支撑起企业的运行正常,也从这种运行中获得报酬。而向外延伸,这种系统的复杂性则更超出了小镇的局限范围,与终端消费、海外出口,甚至企业产能的国内外布局,都构成了紧密的联系。这样的系统,固然非常复杂,体现出了经济高度发达化与全球化后的先进状态。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复杂化,让它的承压能力变得脆弱无比,一旦出现任何一个环节的负作用变量,便马上可能成为多米诺骨牌一般的倒塌。就像引发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美国次级房地产贷款资产包一样,让以房贷为基础资金流打包房贷项目作为理财资产卖出,并在多重转手中层层加杠杆的美国商业银行和金融投资者层层崩盘,从而影响到银行参与的其他资产端项目,影响到实体经济信贷,企业面预期的下降引发了资本市场的下降,导致居民金融资产贬值、企业信用债崩溃,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的同时,引发国民工资收入的下降,形成负面循环。而在无一之地的开场,当zhaoting给出这样一组字幕时,她便已经明示出了“当代经济系统的崩溃,断绝当代社会人的生机”----工作、获取报酬、维持家庭,一切秩序都已经崩塌。而在开场的第一幕中,首先便是一片荒凉的雪地空场和站在其中的主角,她正在房车旁坐着“房车生活”的准备---在字幕提示的当代经济文明系统崩溃影响下,主角摒弃当代社会,逃向原始环境,归于反当代化的文明进步逆流,已经走上了起点。而由此开始,zhaoting开始推进上面提到的线索主干,开启了女主角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情绪反应的表现进程。首先,在前往荒野后,女主角在空地之中方便,先是一个她的特写,展示了她不安的回头张望,随后切到荒野远景中小便的她,表现出此时她在荒野之中不自如的状态。而后,当她来到房车公寓入住时,镜头首先给到她身份证的特写,随后加入她的入住身份得不到确认时的短暂焦虑表情特写,强调了她此时仍然与当代社会维持连接的心态意图。而在下一场的房车入睡场景中,她也显得颇为寂寥。在第一部分中,女主角与当代化社会的真正关系,在这样一组场景衔接中得到了体现:首先是她在开车的转场画面,收音机中响起了“北极熊在安置地表现不快乐”的播报,暗示了她本人作为“应该属于自然原始环境之人(北极熊)”在当代化社会(人造安置地)下的不融合,而后,镜头马上切换场景,来到了她坐在商店中百无聊赖、郁郁寡欢的远景。前往荒野,自我放逐,是电影的一大类型题材。如埃米尔赫斯基的《荒野求生》,瑞思威瑟斯彭的《涉足荒野》,都表达了“主角逃离社会,寻找自我”的主题。《荒野猎人》,则是男主角被迫直面兽性本能内心的过程。《希尔斯玛丽亚》中,女主角的两个人格在分裂到合并的“自我接受”,分人格幻想出的女助手的消失,同样发生在雾气缭绕的原始山巅。而《无一之地》当中,这种“人物内心”的表达方向得到了延续。zhaoting始终让镜头跟随着女主角的步伐,同时取消了观众的全知全能上帝视角,掩盖了女主角视角之外的信息获取,一切都随着女主角自己的表达而逐步流出,就像《1917》一样,让观众完全站在女主角的立场,跟随着女主角的情绪心态变化,去理解“对于当代社会与原始环境的态度推进”这一扎根于角色个体内心的主题。则进一步地,zhaoting更将之与当代的具体时代背景做了链接——无可凭依的,是女主角在一直以来坚信的“社会体系”脆弱破坏后的动摇内心,无法凭依的,则是让她产生动摇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这样一来,原始雪原,是原始环境,同样更成为了“当代社会系统崩塌后”的断壁残垣。无一之地,既是女主角破灭的当代社会,也是她前往并当前身处的原始环境。这让这部电影的深入荒野题材,不只是完全基于个体内心的回归,不只是“主动的返璞归真”,而是拥有很多类似于“当代体制与原始生态的两相取舍”、“如何在体制破灭的当下生存”的现实意义。当女主角来到了“荒野中的无一之地”,她生活于荒野,拒绝了政府固定的救济补助,排斥了教堂施舍的衣食救援,分别在外部社会体系与精神宗教信仰的层面上放弃了自己的文明与当代属性,仿佛回归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光屁股之人”,一个归属与心灵上的野人。然而,最终,在一片荒野中,她摆脱了曾经在当代社会中的经济破产、家庭毁灭,在一个更原始而单纯的环境中,找到了现实情况下的相对理想状态,反而成为了一个相对更“放得下”的人。这种“相对”的找寻过程与实质内容,便是电影的主要躯干。女主角与原始社会的关系,并非直接转进了和谐状态,而她获得开心的关键,也并不单纯是“体制环境”的变化切换那么简单。在第一部分中,女主角对当代社会体系之稳定性的无法割舍,成为了zhaoting的主要表现内容。在失去工作后,她第一时间寻求的,依然是一份稳定获取美元报酬的工作。工作的当代性意义,在一组镜头的衔接中得到了暗示:先是给货箱打上封条的特写,随后切换到了一个类似的构图画面,货箱与封条变成了摆在面包上的香蕉,随后被送入嘴里----从事工作,目的在于获取美元,换得生计的维持资本。从事这样的工作,便让女主角此时与当代社会文明若即若离的矛盾心态、她所处环境的中间状态,都有了呈现。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里,zhaoting运用了“女主角与环境关系"的画面表达方法---女主角在工厂中与同事幽默互动,搬运行李的跟随中景,让此时她“建立与他人的淳朴感情连接,从而重获快乐”的情绪上升得到了展示。于影片的主题而言,这非常关键,它揭示了:即使仍然处在当代与原始的中间地带,但女主角依然可以获得快乐,这种快乐的基础来源是人与人的情感,而非单纯的“环境状态属性”,并非绝对相关于“设施上的当代或原始”的两个极端。然而,这样的情况,事实上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缓解,对于当代经济报酬模式的稳定追求,终究无法长期地维持下去。女主角在亚马逊的工期结束而重新失业,而作为“亚马逊工人团”登录注册于房车营地的她,也随之被营地停水断电----工作的消失,让她失去了以出卖劳动力而获得报酬的社会经济模式支撑(“亚马逊为你支付到本周四”),从而失去了在“房车停车场”这一当代化稳定社会环境中的立足之地。并且,她在房车中的生活状态,开始变得更加逼仄----严重寒冷之下,裹上层层的被褥,瑟瑟发抖。而与此同时,女主角对外界的情感沟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个致命一击式的比喻,来自于一条狗----房车邻居的突然患病被家人节奏,让她的狗被留下,并在“女主角被营地拒绝接纳”的时候出现,成为了女主角状态的最佳类比。而更甚的是,zhaoting非常大胆地打破了此类情节出现时传统的“人物收留狗,相依为命”的定式,而是甚至没有让女主角收留它,只留下了一个“狗被女主角抛弃,孤零零站在门口”的固定镜头----它的彻底失去家庭,正是女主角此时在原始社会环境中全然无凭依的最佳象征,而女主角对它的冷漠,也正是她对于外界情感交流的再一次隔断:此前与亚马逊工人们建立起的感情联系,成了一时之景。并且,当女主角来到了此前一度排斥的房车聚集地发起人的房车营地----一个相比旅店经营而远为“反当代化”的场所---时,她与同样被经济危机冲击的同道中人们相谈甚欢,载歌载舞,表现出了高度的融合。营地发起人关于“国家建立起美元暴政”的愤怒演讲,则有些露骨地明示了当代经济社会文明对于个体的损害,同时也结合着“营地众人以物换物”的蒙太奇画面,再次定义了房车营地的“反当代化之原始环境”的属性。然而,随着相处的延续,她的“矛盾心理”再一次作祟,让她拒绝了营地向南方的大迁移。这种状态的切换,对亚马逊的部分构成了再现:她与房车打工者们的友好相处,无论是亚马逊时期,还是房车营地时期,都只能有一时的和谐。此段落的最后,她独自望着远去的房车,孤身一人站在营地旧址上的画面,为她后续的“真正出路”进行了指明。房车营地段落结束的画面,让女主角在荒野中的身影倍加孤独,倍加光屁股,这便相对弱化了原始环境对女主角内心支撑的作用,转而强调了人与人感情交互的作用:情感交流和谐时,荒野的营地或当代的工厂都是有所凭依,而相反之时,则一切环境都会是无一之地。在电影的中段,zhaoting开始推进一个问题:人与人的情感交互,在一个怎样的相对理想状态下,才能更加地成为人内心的凭依?这种理想状态并不是绝对的,也不能长期延续,但却已经是力所能及的现实条件下极限。而荒野本身,就是给予理想状态的完美之所吗?我们可以发现,在某个契机之前,即使女主角身处于荒野之中,她也并没有表现得非常自如----在房车爆胎的时候,她显得无能为力,连车胎都没有备用,而她的房车更是脏乱不堪,并没有一种“家”的感觉,她在房车中的笛子吹奏也显得百无聊赖;而在她工作的场所,即使她已经在房车营地这样无限接近于荒野的地方,进行清洁厕所这样“出卖简单劳力而获取报酬”的原始工作,她也同样不够自在,打扫男厕所时被男人无视并如厕;在营地中徘徊时,一组主观镜头里的她先是凝视了光着脚弹吉他的男人,而后切换到她面对他人以物换物的原始交易时手握吊坠想要交易但却欲言又止的尴尬,用男人在自然环境下的悠然自得对比出她在此等原始环境中的不自如。在电影的中段,zhaoting让她与一个罹患绝症的老妪进行交流,通过那位人生无多后奔向山海、亲近动物去自我放逐,却反而找回了生命意义的老妪,对应了同样面临人生绝境后选择原始自然的女主角。然而,女主角却并不如老妪那样自在,反而在原始环境中格格不入。其中的理由,便是人与人感情纽带状态的切换。在电影开头,女主角亲吻逝去丈夫的衣物,在房车中看着原有家庭的用品,都表现出了一种“对稳定人际关系中的留恋”。但随后,这种稳定长期人际关系,却在她的新人际圈中,表现出了“不可延续性“。她也往往能够在一时之间暂时性地融入集体,像在亚马逊公司进入工作集体,或与老妪为首的营地众人积极接触时,也会对应着她在营地的暂时融入,但最终,她都会无意识间破环这一切。先是排斥同行者前往沙漠寻找营地领袖的邀请,而后又一次拒绝了房车营地的集体向南迁徙,在与孤寡老头的交流中,也因为对方打破了丈夫送给自己的盘子而态度生硬。相比之下,与她萍水相逢的老妪更接受这种暂时性的状态,与素未平生的她交心甚欢,而她却仍留恋着家庭一般的稳定关系,但却又无法延续之。因此,老妪才更能自如地前往山海,而她在非当代化环境中的自如与不自如,也与她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不和谐达成了同步。事实上,从开头,当她亲吻家人衣物时,当她重点介绍着丈夫的盘子时,当她因为盘子破碎而生气时,当她凝望着丈夫照片时,她都已然表现出了对于长期情感寄托之人的无法割舍,但也受到着这种稳定长期关系所造成伤害的影响。她急需寻找一个替代对象,让自己能够重建起一个正向的人际关系作为内心的凭依。营地中的各人所组成的,正是这样的大家庭,在她与之间歇性相遇的时候,通过简单的关系与交互,形成淳朴的心灵依托。可以说,zhaoting用现象提出了一个问题:女主角在面对偶遇的同类时,总可以在一开始交流良好,但这种和谐坦诚却只是一时,随后马上就会转入封闭与排斥中。亚马逊、房车营地、与老妪,皆是如此,而她在原始环境或当代化环境下的融入状态,也会随之变化。很大程度上,这与她在逝去丈夫事件中所表现的一样。一个长期且稳定的人际关系,更加当代化,但也必然带来当代化的很多问题,在当代化现实涌入后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与困扰。这一点,在电影结尾部分中,她自言的“在丈夫的家乡安定下来,但五年后,丈夫死了”,以及她回归原有生活环境后与亲人围绕借债和“离家出走”的无法顺畅交流中,得到了有力的说明。因此,答案更接近于:离开长期的稳定关系架构,追求一种偶遇的、短暂的、简单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更加非当代化,更加接近原始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复杂,但却正因此,才没有当代化带来的利益牵扯与纷繁纠纷,更能让人与人在短暂的相处中,实现坦诚相对的心灵交流,并以此而形成自我的凭依支柱。电影的后半段,她与孤寡老人的感情升温,正是对此的强力揭示。在他们最初相遇时,医院中二人的关系转折,与二人在动物园中亲近动物(原始自然的象征)形成呼应,进一步结合上她在环境中的适应(在老人打工的饭店打工)。老人与女主角的午夜约会,发生在即将泛起朝阳的荒野之中,背景则是代表原始的恐龙宣传板。这一切,都表现出了二人此时状态的本质:更接近于原始,刚刚开始接触,关系单纯,影响因素稀少,因此一切顺遂。而后,随着交往时间的延长,二人之间开始逐渐走向稳定的感情关系,于是,当代现实的因素便开始入侵。她与老人儿子的首次见面,以她在打工店面里抹除桌面污渍---劳动工作,当代化环境---的特写为开端,随后马上让她与老人儿子见面,开始接收到对方对于一个“后妈”的排斥,以及随之而生的老头的两难取舍----稳定家庭关系之下的当代化因素影响。这样的一系列表达,也构成了营地中人融入原始环境之内在原因的阐述----离开了当代环境的他们,当然有着对社会体制失去的光屁股感,有着诸多生活上的困境,但重要的是他们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维持,在一个偶遇之下,将彼此当作感情的寄托,暂时性地构成一个大家庭,短暂,但关系质朴纯粹,内心交流坦诚,反而让人在荒野“无一之地”的“光腚感”中生出了一丝指望和慰藉。在营地环节中,zhaoting也给出了一个非常大胆而有效的表达。女主角与营地中的人一起,看到了望远镜中的行星,画面中星球的遥远与台词中“我们看到的光来自1987年”的遥远,让众人仿佛身处于时间与空间的彼端,远远地离开了“当代”与“地球”圈定的现实环境,构成了“完全远离当代社会体系”的强调----不仅是脱离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同样是脱离当代化的稳定人际体系。可以看到,在非当代化的暂时性“荒野”中,人与人的表达更直接,关系更单纯,交互也就更密切,在受到生存压力的情况下,靠近彼此而试图取暖,这才带来了“营地”氛围的产生,以及女主角为代表的所有房车流浪者对于“荒野”的融入自得,虽然它往往只是暂时性的温暖。相比之下,在当代化的环境与稳定化的人际中,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复杂,隔膜更深,人们的凭依无法依靠于感情内心,反而在感情上受到当代社会的种种牵绊因素,夹杂了开头“欠债”那样的经济因素。而另一方面,对当代化经济系统与发达社会体制的从属依赖也异常脆弱:当经济体系和社会机器因必然的脆弱和复杂而崩盘的时候,自然也就会像电影开头的女主角一样,在工业化的小镇生态破坏后,光着屁股,自我放逐。这便是zhaoting的观点了。社会的当代化、文明化、稳定化,带来的或许并不是完全的进步,而是更多的经济担子、生计紧张,是“不知道何时破灭”的压力与系统破灭后的脆弱,更是人与人在人际关系交互上随着时间推移、关系深化而造成的隔膜。于人的个体内心而言,反而放开一切后的原始回归、单纯回归、简单回归,更为落回到自己的原本内心,与他人坦诚而纯粹地相处,更加接近人的本质。展开而言,对于“理想和谐社会环境”的构成来说,真正重要的,并不是精细的体制,而是人与人之间基于真诚、淳朴的感情内心交流,能够创造它的,则是原始的环境--社会形态的原始,以及社会形态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非稳定、非深化。事实上,zhaoting将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稳定化与否,与所处环境的当代化与否,做了一个结合。当代化社会,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稳定化,同样也意味着环境体制的当代化,而稳定化关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就对应了资本主义当代化经济体制之必然脆弱性所带来的问题,都是让人“屁股大光”的缘由----无法靠在情感寄托,也无法靠在体制保障。由此,zhaoting给出的“相对理想形态”,也是在心灵上反现代化的----剥离人际关系的当代稳定性,回归暂时性给予的淳朴,从中获得面向体制坍塌所造成之无可靠的一时慰藉。这显然不是最完美的答案。这不仅是观影者所能看到的问题,同样也是zhaoting自己承认的问题。在电影的最后一段中,女主角与老头的交互,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点。她依然在初入老头家庭之时表现出了情感的归属感,与老头相谈甚欢,且对狗狗善待有加,与此前无视别抛弃狗狗的状态形成对比。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安定下来,彻底走入这个环境”发展。但随后,她还是拒绝了老头“留下来”的请求,再次上路。此时,电影给出一组蒙太奇,让女主角了流连于代表原始自然的恐龙立板、代表当代政治体系的总统山、代表当代消费主义经济的《复仇者联盟》电影院前、代表当代化人际交往环境的酒吧(且背对着稳定家庭关系的一家三口),并始终保持忧郁。显然,女主角并不能融入稳定的人际之中,获得感情上的稳定依靠,反而又一次在房车营地中遇到过的路人重新偶遇,并以再一次的“以物换物”之原始经济形态,建立了关于亲情的心灵沟通。换物之经济体制与偶遇之人际关系的同步“原始化、简单化”,让二者合而为一,对比同一段落里她与老人在稳定关系里的难以为继(对于固定家庭环境的脱离),也点明了个体的真正感情慰藉所在:一种暂时性的,来自于荒野的,一时回到原始状态(脱离当代稳定制度的原始,也即脱离当代稳定人际关系的原始)的喘息机会和希望充值。电影最后,当她最终明确了自己的内心,在认清“丈夫五年后死亡”所导致的稳定环境破灭、自身家庭中“债务”和“出走”导致的感情隔阂后,坚定地卖掉了与丈夫有关的一切,刷新上路,但却依然没有获得真正的快乐。如果是“无法放下对丈夫的留恋,而导致了后续不能持续和他人相处”,那么最后放弃丈夫后应该是放松积极,但电影却没有呈现出任何的类似信息。电影自始至终,她对丈夫的情感便贯穿到底,代表了她对于稳定人际关系的留恋,从而对应她对当代化体制的留恋。而她与其他人的种种,则印证着这种留恋的不可实现。然而,当她已经接受了人际关系的暂时性,彻底放弃了对当代化稳定的依赖追求,却依然不能完全幸福。荒原,代表了当代体制破坏的原始环境,是女主角脱离当代后躲避进入的环境。在最后,他无法与老头相处在稳定的家庭环境,也无法在自家留住,对稳定的当代化人际关系无法保持,延续了此前的每一次无法保持。而他与老头、与偶遇房车人的穿插剪辑,建立了二者的对比关系---对稳定关系的不可接受,与对偶遇短暂关系的交心。同时,房车人与她的以物换物,则让人际关系与经济体制构成了对应---原始的经济体制,对应了短暂非稳定的人际关系,是她脱离了当代经济体制与稳定人际环境后的躲避场所(荒原)。然而,在最后,她依然要麻木地工作,用当代经济体制中的报酬制度赚取生计,也依然没有在稳定人际的脱离与非稳定人际的建立中获得持久的解脱,荒原的色调与她的表情,对比电影开头并无二致。她卖掉与丈夫有关的一切,与自己的房子(与丈夫构成的稳定家庭)彻底告别,而后走向荒野,但却依然怅然,与开头时身处荒野的状态类似,而她也不能彻底摆脱当代环境,依然要在冷漠的表情中参与社会工作,延续了第一部分中对于工作报酬的无法摆脱状态。当代社会体制的复杂与脆弱,与当代稳定人际的带来的“复杂”与“变量”,构成了对应统一。女主角这样的个体,无法完全脱离当代经济体系,被迫以此为生计,而荒原里的以物换物只是一时。同时,她也无法在脱离当代稳定性人际后获得幸福,因为她是当代人,不是完全不知稳定人际关系为何物的原始人。显然,荒原里以物换物的原始是短暂,而简单人际的邂逅交心也只是转瞬。结尾的一切,实际上没有任何本质的改变,增加了的只是荒野中间或可得的一些慰藉。荒原所代表的非当代原始环境,其实只是女主角对伤害自己的当代体制的暂时逃离,荒原中并不能产生持久的积极因素,只是暂时性的偶遇所带来的喘息机会。荒原就是荒原,不是希望的血与蜜之地,只是存在着一些瞬间福利的冰冷灰暗之地,仅此而已。zhaoting告诉人们的,其实正是这样一种无奈:在整个社会都崩溃的时候,个体的人是无法获得真正的依靠的,而她们的生活和情绪,也无法真正从当代社会的复杂与其带来的伤害中剥离,彻底从本质上回滚。回归原始,回归简单的人际关系,完成对当代社会(体制与人际)短短脱离,其实只是一种暂时性的举措,让人们能够通过更简单、淳朴的内心交流,获得一时的情感寄托,从而摆脱完全而彻底的绝望,获得一种活下去的力量。“一直走下去的人”,就像女主角在最后的那样,依然带着略有怅然的表情,走向依然灰暗色的荒野,与开头对比而无本质好转。她们获得的,是在一时的“脱离当代化”中,通过“不期偶遇”的瞬间带来的简单人际关系与淳朴直接感情交流,从而获得不永恒的暂时性慰藉。在电影里,荒原/非荒原环境,与女主角的内心状态,并不构成“荒原时开心,非荒原时不开心”的绝对一对一关系。亚马逊打工这样的中间性环境下,女主角同样可以获得一时的快乐,而在荒原之中,女主角也会感到孤独。对此,zhaoting始终让镜头在女主角的脸部特写与全景的大环境中进行交替切换,通过女主角从无所适从到悠然自得的表情切换,结合全景下她与大环境的所属关系,表现出她对于原始环境的融入/排斥的不停切换关系。zhaoting大胆地将影像表达交给了摄影师,借助画面中荒野从惨白破败到或辉煌、或壮美、或静谧的影像呈现,配合着女主角身处荒原的表情特写,同步变化,再同步女主角与他人交流方式的反复与变化的节奏,构成了主题的表达。深入原始的荒原,也只能获得暂时性的慰藉,也不能彻底摆脱当代化社会。这当然不完美,不可持续,但相比彻底绝望,还能怎样呢?荒野始终就是荒野,内心的无可靠始终就是无可靠,女主角身处荒野的景色与她本人的状态,始终没有彻底的改观,光屁股之家始终就是光屁股之家,不可逆转。而个体能做的,就是通过对当代环境的暂时逃离,暂时地去寻找原始荒野之中存在的那一点点“偶遇之人”,利用它所带来的慰藉,让荒凉的光屁股之家短暂地成为伊甸的穿衣间,获得一些在体制崩塌的现实中前进下去的希望。可以说,这正是zhaoting在这部电影里的一大亮点。她并没有理想化地认为原始回归便是万事大吉,她承认了彻底改观的不可能,承认了当代背景下成长的个体绝然无法彻底将自己剥离而回到原始中,承认了当代个体面对大环境的无力。个体能做的,只有短暂慰藉,无法完全扭转什么。电影内的角色不能,电影外的创作者也不能,因此,无一之地才没有提供什么理想化的根本解法,而只提供了慰藉之路。事实上,很多电影所提供的都是一时的慰藉,《阿甘正传》对于美国60-70年代“吸毒”“滥交”“古巴战争”“意识形态冷战”“肯尼迪遇刺的政治黑暗”“垮掉的一派”等一系列社会创伤的“带着它们,向前努力前行吧”,正是这样一种民众情绪的抚慰。而无一之地中,zhaoting能够直接将这种慰藉的暂时性与无奈感表现出来,并且正面承认它的存在。这让这部电影具有了《海边的曼彻斯特》那样“现实不是童话,我无法战胜那些阴影”的充分现实感,也在慰藉微观个体的同时,用这种“只能如此”的个体出路,向宏观整体做了侧面的批评。然而,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部电影的一些问题。在思想表达上,zhaoting突出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脆弱性,即越复杂则越易破,而构建出了一个原始的理想乡,让人们摆脱文明束缚后返璞归真。小女孩对她的“我的过往正是你们通往死亡的每一步”之《麦克白》台词背诵,则暗示了“女主角经历的一切都会是西方当代世界重复循环到永远的再起--破灭之宿命”的核心主题。类似的灵感,其实在近年的很多欧洲电影中也能看到一鳞半爪——《海上火焰》中,导演让东欧难民在政治避难地德国进退维谷,无法融入当地文化氛围,分流社会资源更加剧当地人的排斥,从而只能在隔离大陆的近海漂流,海域成为了他们失去家乡而又无法找到新归属的“无依之地”;《利维坦》里,导演用巨大的鲸鱼骨架,象征了自己主题中的“经济危机与民粹主义下,西方文明已经逝去”;《两天一夜》里,达内兄弟则用摄影机全程跟随着马里昂科迪亚,展现着她在经济危机下失去工作,百般央求同事投票留下她,而各人有难念的经只有爱莫能助之下的窘迫,强调了危机弥漫中人与人之间信赖与感情的断裂。可以说,经济危机、民粹主义下,种族、国家、人群之间的分化,个体在社会文明系统破坏下的无凭依,以及其所隐喻的欧洲\西方一体化进程回滚现状,是当今欧美创作者共同关注的主题,也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一般的好用表现套路,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共同观点认知。而zhaoting与她的无一之地,固然圆熟老练,但终究没有太跳出这个圈,在表现手法与主题方向上,都有着太多的前人之影。同时,这样一部与西方创作表达类似,紧密贴合西方当今社会现实议题的作品,以及构思出它的导演,无疑透露出极强的西方文化背景。不深入西方的人,断然不会有如此标准的“理解”,也不会关注到如此西方现实语境的题材,更不会有这样成熟的西方“腔调”。这也可以从的成长教育背景发现对应——从读书到创作,她都在欧洲与美国之间往复,甚少与中国发生交集。因此,这其实是一部由内在高度西方腔调的导演拍出来的,表达主题非常整齐的西方电影。除了zhaoting的个人成就之外,它不代表任何更多东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代电视剧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