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性听损的定义是什么?

听力损失有很多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先天性听力损失指出生后即丧失听觉功能,可以细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听力损失。2、中耳炎引起的由于不流脓、不发烧、不耳疼,到儿童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变化才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是儿童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包括急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鼓膜穿孔等中耳炎后遗症,临床表现主要有耳痛、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3、药物引起的指滥用某些药物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制品所致的耳聋,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庆大霉素、水杨酸类止痛药、利尿药、抗癌药等。常见耳毒性化学制品如铝、磷、砷、苯等。常见有病毒性(风疹病毒、麻疹、腮腺炎)、细菌性脑膜炎、梅毒等4、噪声暴露在噪声的环境中,可能表现为暂时性的听力下降,即避开噪声后听力会完全恢复。但是,当长期暴露在噪声下,可引起永久性的听力下降。你知道吗?麻将碰撞而发出的“啪、啪”声,高达110分贝,强度相当于飞机引擎所发出的声响,一般打麻将发出的声音亦超过90分贝,恍如置身交通繁忙的马路上。如果长时间打麻将,毛细胞缺乏充分的休息,会导致永久伤害,产生耳鸣,严重者可导致弱听及失聪。5、老年性听力损失临床上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现象,老年性耳聋是因为听觉系统衰老而引发的听觉功能障碍。6、其他原因包括突发性听力损失、耵聍栓塞、咽鼓管功能不良、梅尼埃病、耳硬化症、听神经病、耳肿瘤等。
听力下降也称为听力损失或听力障碍。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以0. 5 Hz、1 Hz、2Hz和4kHz4个频率计算平均听阈级,重新推荐了听力残疾的定义和听力损失的分级。听力残疾指成人较好耳的永久性非助听平均听阈级≥41 dB HL,对于儿童≥31 dBHL.听力损失程度以较好耳的平均听阈级进行划分,轻度为26~40dBHL,中度为41~60 dB HL,重度为61~80 dBHL,极重度为≥81 dB HL.听力下降按照病变部位分为传导性听力下降、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和混合性听力下降。传导性听力下降主要是外耳和中耳病变所致,如鼓膜穿孔,纯音听力检查结果表现骨导听力正常,气导听力下降,但一般不超过60dBnHL.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是耳蜗毛细胞、听神经或听中枢等部位发生障碍所致。其中,耳蜗毛细胞病变引起的为感音性听力下降,也称耳蜗性听力下降,常有重振现象,如药物中毒性耳聋;听神经或听中枢等部位的病变为神经性听力下降,又称蜗后性听力下降,听力表现为气导和骨导听力一致性下降。临床主要表现是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如听神经瘤。混合性听力下降既有传导性的病因,又有感音神经性的病因存在,如病程较长的分泌性中耳炎,纯音测听结果显示,气导和骨导听力均下降,但气导听力下降更明显。听力下降也可以按照发病时间分为突发性耳聋、进行性耳聋和波动性耳聋,按照病变性质将听力下降分为器质性耳聋、功能性耳聋和伪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