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河山集团如何推动文化旅游业的推动可持续发展展?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1
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25%~30%。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全球用于生态旅游的花费每年增长20%,相当于整个旅游业平均增长率的5倍左右,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就我国而言,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衡量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首先要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情况,因为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自然保护区代表着地球上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等,有着尽可能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态旅游价值大,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理想地段。截至200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51个,总面积1.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2.9%。其中50%以上的保护区从旅游中获取收入,保护区中的旅游收入已占所有创收总额的大多数。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与世界上通行的生态旅游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规划滞后。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因此,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还比较滞后,特别是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2.投入不足。发展生态旅游,需要相应的保护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跟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展的地区,支撑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更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3.产品同质性突出、精品少。不少地方由于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同质性开发比较普遍,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像九寨沟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还不多。
4.环境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仍然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式确认,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及宣传教育,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旅游。
可以说,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最值得推广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各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
1.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实行有序开发。应组织一支多学科、多层次、业务精的科技人员到现场调研、实地考察。尤其要对旅游业主体、客体、介体进行科学分析,即游客及未来市场前景,旅游风景资源是否具有吸引游客的物质基础,交通及服务设施是否方便、完备等,都应进行科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在对旅游区进行开发时,要在开发原则指导下,遵循适度有序地分层开发,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从生态角度去开发富有潜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2.增加投入,完善生态旅游区的各项配套设施。首先,要按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强生态保育,加强生态维护,加强环境修复和治理。其次,加强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范围内,完善交通、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强生态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交通通达性。最后,是切实加强生态旅游的安全和救援体系建设。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一般地域比较偏,户外项目和户外活动比较多,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建立健全医疗救护体系和紧急救援体系。
3.要坚持把实施精品建设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把发展生态旅游的科学理念贯彻到发展中去,在市场上树立起生态旅游的真实形象和鲜明形象,促进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我国有很多生态系统十分独特的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受生态保护的严格要求,其中的部分区域可以在经过批准以后,高水准规划、建设、发展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精品。同时,为适应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生态旅游发展,建议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国家生态旅游认证标准,按照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要求,对我国典型的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认证,以便普及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树立生态旅游的鲜明独特形象。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2
其内容涉及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工程民技术、生态农业的基本知识,着重阐述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理论,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分害食品的生产以及生态农业旅游与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废弃物利用、水土保持、土壤污染的防止与修得技术、农民的培养,产业化经营和效果评价等相关内容。另外,本书还针对丘陵地貌特征,提出生态农业旅游的“垂直景观生态规模”。本书对研究生态农业旅游和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可作为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和旅游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和国家的高度支持,生态农业旅游和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呈现一种单一的发展模式。大部分的农业旅游产品相似,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其次是缺乏合理规划,开发者与政府对生态农业旅游认识不到位,盲目开发,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还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农业环境和当地农民的正常生活。生态农业经济也存在缺乏合理规划、规模小、市场信息发展不成熟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进度。为改善生态农业旅游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和推进其发展进度。
第一、开发者和政府应充分认识生态农业旅游与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内涵,宏观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农业旅游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应该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深入调查、记录并研究现代旅游者消费需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结合现代管理技术,优化其产业结构,扩大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市场,推动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发者和政府充分认识生态农业旅游和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内涵、规律,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宏观规划、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风土人情和农业特点等因素,研究及符合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又能满足旅游者消费要求的创新型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使该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资源最大利用化、产业结构优化,产品新颖的发展目标,提升生态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加大生态农业旅游和生态农业经济的投资力度,建立专业的农业旅游经济管理机构。农村、农业资源的开发力度是建立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上,譬如:交通、投融机制以及建设治理能力等,而这些只能由国家和政府机构的帮扶和支持下才能实现的建设目标。因此,加大生态农业的投资力度,在实现公共服务建设基础上,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和评价标准。作用在于设立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原则、卫生标准、质量标准、从业资格以及合理的评价体系,使该产业能够形成一个科学、系统且全面的产业开发利用管理系统和标准。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农业生态旅游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历经持续发展进而扩展到世界多个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以绿色、环保为经营发展理念,借助于农业生产,将农业与旅游景观有效融合,既达到了旅游业的休闲娱乐目的,又实现了旅游业发展的低碳环保目标。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推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笔者针对面临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农业生态旅游含义与特征
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世界农业生态旅游业的飞速推进,发展中国家纷纷抓住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契机,通过农业生态旅游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笔者就农业生态旅游的含义、特征以及意义分析如下。
1.1农业生态旅游的含义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态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农村生态文化为指导,以低碳环保为目的,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规划原则,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布局整合和科学规划设计,将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发展有效地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集旅游、休闲、体验民风民俗、健康环保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新形式[1]。由于该旅游形式贴近自然,灵活多样,便于实施推广,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发展中国家更是通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推动国家旅游业的发展。
1.2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
1.2.1环境保护有效性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接踵而至的环境危机日益升级,环境保护问题现已上升为国际热点话题。在旅游业发展方面,通过转变传统模式为农业生态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生态农业的生态优势,进行环境保护科学布局,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1.2.2农业生态依托性农业生态旅游突显出生态农业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旅游业以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契机,对农业生态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把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及成果,通过展示逐步形成新型农业生态旅游。可见,农业生态旅游以农业生态作为支撑点,对农业生态的依赖性很强。
1.2.3乡村文化融合性由于乡村文化能展现不同地域特异的民风民俗,能显现当地保留的历史文化资源,能激发人们参与的热情,因而致使乡村文化成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通过对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融合,让游客感受到农业生态景观与特异乡村文化融合之美,为游客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审美享受,提升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品位。
1.2.4活动形式趣味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生态农业旅游的活动形式设计上加入了趣味性的设计理念,如在景区设计建成特色农产品种植实践园及采摘园,建立农耕活动基地,开展科技农业展示及民俗文化欣赏活动等,通过多彩趣味的活动形式为游客带来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乐趣与享受[2]。
1.3农业生态旅游的意义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因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污染,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有效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3];有利于慎重地传承地域传统文化,保持自然文化的完整性,实现旅游与文化的和谐融合;有利于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城乡交流的频率,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协调农业生态旅游的功能价值,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难题,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中期,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并通过旅游业带动了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已经日渐成熟,其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及特点构建了适合国家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1政府扶持模式
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生态旅游的不断开发,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府积极给予其经济与政策上的支持,对农业生态旅游进行全面的调控及管理,进而建立了政府扶持模式。构建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巴厘岛由于自然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故于20世纪60年代末,印度尼西亚政府将其规划为国家最重要的农业生态旅游景区[4]。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向世界银行贷款注资建设巴厘岛农业生态旅游,在巴厘岛规划并建设完备的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多样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延长农业旅游土地的租赁期限,改善农业生态旅游的投资环境,利用低息贷款、减免相关税收以及降低营运费用等方式鼓励投资者开发巴厘岛农业生态旅游业。由于政府的强力扶持,巴厘岛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日趋完善,观光游客与日俱增。
2.2居民参与模式
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土地面积大、农业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众多等特点,政府鼓励农民通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增加收入,进而提升农村的文化素质及经济效益。以中国广西平乐县瑶族乡居民参与模式为例,政府在该模式的构建中起着引导、支持及保障作用[5]。居民作为该模式的实践主体,合理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积极从事旅游设施建设,充分参与旅游方案规划决策,全力解决旅游引发的疑难问题,有效进行旅游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强化资源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居民参与模式的农业生态旅游,中国广西平乐县瑶族乡现已成功脱贫致富。
2.3旅游环保模式
由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力量不足等原因,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时选择以低碳环保作为发展方向,从而构建农业生态旅游环保模式[6]。如墨西哥的坎昆岛,该岛风光旖旎且植被丰富,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通过全面把握优势资源开发,合理选取人性化环保旅游设施配置,积极实施旅游生态保护项目规划。规划设置旅游项目充分渗透环保理念,在旅游活动形式及内容的设置上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旅游环境简单而质朴,吸引了大量向往自然,释放压力的游客,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旅游境界。同时墨西哥的坎昆通过构建旅游环保模式带来了旅游业的巨大商机。
2.4民俗节庆模式
发展中国家都具备特色的民族风情及传统节日,部分发展中国家以民族节庆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契机,通过将农业生态环境、文化与民族传统节日相融合,达到吸引游客前往观光旅游的目的。如越南老街省沙巴县大坪乡,其为多民族聚居地,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汇集丰富的民俗节庆特色[7]。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方面,把握民族各异的风俗节庆契机,融合丰厚的农业自然资源,规划建设民族特色风情的配套设施,开发民族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形式,打造富有强大引力的旅游项目,推进地域特色旅游商品流通,深化旅游产业的稳健发展。
3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世界各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农业生态旅游备受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发展中国家积极抓住这一经济发展契机,大力发展本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问题,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尤其重要。笔者就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3.1政府认识缺乏,管理缺失
发展中国家在本国农业生态旅游的支持力度上强弱不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府未意识到农业生态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刚果、利比亚等部分非洲发展中国家,其政府在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职责不清,宏观调控缺失,监管力度缺乏,导致农业生态旅游失去活力。可见,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管理缺失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2资源开发盲目,意识模糊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盲目扩大农业生态旅游的规模,如非洲的摩洛哥、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其大力开发农业用地,加大耕地上的娱乐设施建造力度,忽视资源优势,未进行科学规划,盲目开发无优势的耕地,导致耕地面积急速减少,旅游业发展不尽如人意,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未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3环境污染严重,整治不力
目前,部分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产生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严重,典型代表如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巴厘岛虽然农业生态旅游发展飞速,然而由于旅游开发者规划设计思虑不全,未建立合理的环境污染防治计划[8],对产生的污染性废弃物随意排放,规划建立配套设施欠缺环保意识,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多重污染,严重影响游客游览观光的心情,阻碍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4服务质量欠妥,服务理念欠缺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时,大部分是放任其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发展的,政府往往疏于管理,导致旅游服务质量降低,如中国的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质量不佳,表现为在旅游发展中服务理念欠缺,不注重旅游区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提升,使得旅游区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从业人员临时上岗,缺乏规范的培训与管理,导致应对旅游区游客的突发状况及污染景区行为无合适可行的解决办法,不能有效地引导服务游客,致使游客对旅游产生负面情绪,因此不利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5形式特色不明,吸引力有限
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内容以及形式上具有明显的相似倾向,致使农业生态旅游引力缺失,如马来西亚、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农业休闲度假村,其表现为地域及文化特色突显不足[9],旅游活动形式较单调,旅游趣味性缺乏,导致游客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吸引力有限。形式特色不鲜明的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4.1政府发挥调控职能,强化管理意识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农业生态旅游支持力度欠缺,忽视对农业生态旅游的监管,导致农业生态旅游在市场竞争中出现发展混乱以及停滞不前等现象。因此,要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政策利导上,制定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政策,发挥法律政策的引导保护作用;在资金扶持上,政府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增加旅游接待服务的资金投入,加强旅游交通建设的资金扶持,扶持旅游企业吸引外资投入;在活动宣传上,政府利用对外大型活动加大本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宣传,以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活动宣传主题,从而提高国外游客参与度;在监管职责上,明确监管职责任务,划清监管职责范围,培养监管科学意识,提升监管者的综合素质,从而给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持。
4.2资源开发因地制宜,提升配置高度
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合理开发是农业生态旅游顺利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然而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了拓宽本国农业生态旅游的范围,盲目地大肆开采农业耕地用于建设旅游设施,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上,充分合理地进行资源开发异常重要。在资源环境选择上,要立足实际情况,考察自然条件,思量环境劣势,谨慎开发选择;在景区规划设计上,要合理规划项目,突显农业优势,降低耕地浪费,保持生态和谐[10];在客源市场吸引上,要实现交通便利,旅游发展条件优越,经济承载轻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适宜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合适的旅游形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只有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发资源,才能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3景区加强环保规划,加大整治力度
发展中国家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重点任务,生态环境如果保护力度不够,景区污染现象整治力度不足,将直接影响农业生态旅游的稳健运行,因此,加强景区的环保规划及整治力度刻不容缓。在景区设计上,要扩大保护区域范围,实际规划合理缓冲带,营造健康环保的景区安全系统;在景区交通规划上,要修建景区生态小路,倡导徒步观光赏景,控制交通工具流量;在污染整治上,要控制工业污染排放,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加快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景区废弃物集中处理,加强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在水源保护上,保护自然水源环境,规划景区绿化工程,保持地表水源通道完整,防止地下水源污染。通过对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的环保规划及整治,为农业生态旅游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4.4员工强化管理培训,增强从业素质
当今世界农业生态旅游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然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管理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薄弱,解决问题技巧欠缺等现象。可见,只有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才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及服务意识,才能确保农业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11]。在培训类别上,可实施统一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对全体员工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全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增强问题处理技巧,对于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素养,增强管理艺术;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就旅游基础知识与服务基本意识等进行集中培训;对于专业性理论与专业服务艺术行为等,进行分散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组合,对于具体的服务要求及价值体现进行理论学习,对于抽象的问题处理艺术及技巧可通过实践操作培训;在培训考核上,要体现理论考试与实际评比相统一,对员工培训效果予以科学合理的分析及奖惩。培训是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必须坚持实施的任务,只有正视并合理开展培训,才能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推进。
4.5地域特色充分显现,提高景区吸引力
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可通过地域特色的发掘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得以实现,突显地域特色可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旅游设施可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建设,旅游形式可融合民族风格进行规划,旅游内容可突显独特农业景观进行讲解。随着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旅游产品作为旅游的辅助产业应运而生,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上要结合地域特色,在设计上彰显地域文化内涵,突出环保性、艺术性、实用性、品牌及便于携带等特点,从而增强景区吸引力,为农业生态旅游带来生机,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李长荣.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袁京平.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M].北京:中国商贸出版社,2003.
[4]郑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方士明.国际旅游信息系统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改革与战略,1997(4):15-16.
[7]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18(3):38-40.
[8]佟敏.浅谈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J].美中经济评论,2005,40(3):51-52.
[9]张蓓,万俊毅,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5):102-103.
[10]吴德慧.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研究[J].世界农业,2012(4):23-24.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4
农业生态旅游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生态旅游方式,是将农业、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生态旅游方式,它以农业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农业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来吸引旅游者前来休闲、娱乐、度假,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的需求,开展了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形式。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例如农家乐、采摘园、农业示范园等形式,高度地将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生活改善,有机地将农业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根据此战略作出系统评价选择适宜发展战略。
一、开展农业生态旅游优势
(一)农业资源优势显著
黑龙江省地跨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部分地域是湿润地区,一部分是半干半湿过渡带。黑龙江省地处平原辽阔,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垦区,土壤肥沃,多为黑土、黑钙土和暗棕壤,因此农业资源特色鲜明,如哈尔滨等城市的果园、育种种植园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以品鉴农家菜、体验农家事为主题的二龙山、帽儿山农家乐农业生态旅游;从其农业生态的视角看,黑龙江是大农业、大平原、大冰雪、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界江,再加上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四季分明的气候,悠久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构成了黑龙江省丰富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二)乡村的人文景观特色鲜明
黑龙江流域居住着鄂伦春、赫哲、达斡尔、满、蒙、回、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形成独具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特有的黑龙江文化,例如黑龙江省建设的齐齐哈尔同江市赫哲族渔猎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多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大海林雪乡、镜泊湖朝鲜民族村、帽儿山吕家围子屯等多家农家乐旅游景点。各个名族的特色居民、农业乡村工艺、乡村农业活动等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够深入农村生活的空间,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特色的农耕活动、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经营管理,购买到独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充分体验农业生态旅游。
二、开展农业生态旅游劣势
(一)农业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农业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例如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医疗机构的建立、旅游地住宿条件比较差,交通不够便利,相关的通讯、饮水、卫生条件等都比较落后,导致农业生态旅游区接待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发挥农业生态旅游的意义,从而制约了本地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农业生态旅游服务者素质有待提高
农业生态旅游区的服务人员一般由本旅游区当地的人员,总体服务素质不高,没有经过系统的接待方法的培训和学习,旅游业对服务者本身要求很高,是一个集吃、住、行、游、娱、购等各个环节都与服务者紧密相关,服务人员的素质较低,同时也没有受到相关的农业生态旅游培训,意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旅游服务上,对生态保护和旅游经济利益的认识未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相关旅游管理人员素质也不高,经营和管理水平都有限,缺乏生态保护的意识,重建设轻环境保护等问题显著。
(三)农业生态旅游品牌效应较低
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品牌效应不高,大多数国内外旅游者来黑龙江旅游主要是冰雪、太阳岛、森林、自然保护区等旅游,对农业生态旅游只停留在农家乐传统的旅游层次上,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企业宣传力度不够,未提炼出本地区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同时品牌农业生态旅游产品档次不够,内涵不丰富。
三、开展农业生态旅游机遇
(一)农业生态旅游市场的新形势
由于近些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旅游业蓬勃发展,但传统的旅游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生态旅游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首选,既能享受大自然的丰富资源也能肩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农业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前景远大。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农业生态旅游既符合农业持续发展需求又可以提供新的旅游产品,同时为本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二)农业生态旅游形式多样化
国内外农业生态旅游形式有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品尝型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体验型农业生态旅游等。每种农业生态旅游形式下又有众多项目内容构成,如观光型农业生态旅游又可分为观光农业自然园林和观光农业科技园林等;品尝型农业生态旅游又可分为品尝野味和品尝绿色农产品等;体验型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又有体验农家乐、体验采摘、体验农作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农业生态旅游形式为兼顾了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同时也促进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政府对农业生态旅游重视度增加
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黑龙江省旅游局提出在2020年建成“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为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提供经济、技术、资金上的扶持。农业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逐渐成熟,使得农业生态旅游管理规范有法可依。
四、开展农业生态旅游威胁
(一)农业生态旅游销售渠道发生深刻的变革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销售渠道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销售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网上预订使得传统的旅游业面对着直销的挑战,旅游者选择旅游方式和旅游种类有了更大的自,而且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对象在教育背景、经济条件和环保意识等方面都较传统旅游者要优越和高层次,倘若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建设不能紧跟销售渠道变革,一味是单一的产销方式,这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必将是个很大的威胁。
(二)农业生态旅游竞争激烈
随着旅游项目和种类的增多,旅游业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国内国外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竞争从价格竞争开始延伸到服务竞争、社会效益竞争、资源竞争、专业营销竞争等。越来越多的省市农业生态旅游开始走向规范化、成熟化,特色也愈加鲜明,正确更多的生态旅游者,农业生态旅游服务业愈加专业,为生态旅游者提供了更大的利益,这些无疑都显露出农工业生态旅游竞争的激烈。
五、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结论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纳雍县;生态旅游;SWOT分析
近年来,纳雍县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在《纳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五个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着力打造“总溪河·九洞天”部级风景旅游名胜区,培育一批境内旅游线路和连接境外的旅游线路,同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从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出,纳雍旅游在“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是生态旅游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纳雍县周边生态旅游环境竞争尤为激烈,我们通过对纳雍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为纳雍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的工具。
一、纳雍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纳雍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纳雍境内喀斯特地质地貌发育完全,自然景观大多以高山、峡谷、溶洞、峰林为主。自然资源有小三峡之称的总溪河漂流、有以壮丽溶洞奇观为主的九洞天、还有风景秀美的过狮河桃源洞风景区。历史遗迹有三锅桩与岔河古桥、宣慰府遗址、水西古战场等。纳雍少数民族有苗、白、彝、穿青人等22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节日庆典有布依族的“六月六”,苗族的“打嘎”等。民族工艺品有苗族的“蜡染”和“刺绣”,图案绚丽多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民族特色鲜明,是纳雍生态旅游开发的一项的潜在资源。除以上资源外,还有苗族的芦笙歌舞“滚山珠”,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纳雍目前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低,但是随着对旅游产业投入的不断加大,纳雍生态旅游开发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
2.劣势分析
目前纳雍旅游开发的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资源的整合程度不够,旅游资源分散,缺少民族文化的融合。景区规模小,产业发展滞后,再加上地理环境封闭,交通、信息等基础实施落后,缺乏与外界及时快速的信息沟通。景区缺少深度开发,旅游产品附加值低,知名度不高。游客数量少,大多以观光旅游为主,导致旅游财政收入低,难以维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旅游管理和营销人才的缺乏,是纳雍生态旅游开发的一道瓶颈。已经开发的资源和周边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竞争环境恶劣。
3.机会分析
首先,2009年国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从国家层面上,积极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在毕节试验区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大旅游文化基地的建设,把毕节打造为我国西部最有特色的旅游地和精品生态旅游区,建成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汇处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第三,大方、黔西、赫章、威宁等旅游开发投入不断加大,纳雍周边的旅游环境建设越来越完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毕节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纳雍地理位置刚好处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大方、赫章、黔西、安顺和六盘水的中间,成为毕节旅游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交通线。最后,在纳雍县“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把生态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之一。
4.威胁分析
4.1 外部竞争激烈。纳雍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大方有部级风景区“九洞天”,历史文化遗迹“奢香墓”;织金有世界上最美溶洞奇观“织金洞”,织金土特产“竹笋”在区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赫章有生态旅游景区“韭菜坪”,是毕节地区旅游开发中一支潜在的力量;黔西县有“地球上最美丽的彩带”之称的“百里杜鹃”;六盘水是我国的“凉都”;安顺有“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等,周围这些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比较早,发展速度快,产业开发比较成熟,资源影响力大,相比之下,纳雍生态旅游资源的影响力远远不及这些地区。而且每年这些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投入和旅游财政收入都远高于纳雍县。因此,纳雍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4.2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景区游客的数量不断增加,生态旅游项目的设置、服务平台以及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若旅游开发管理不当,将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旅游资源的损失。
4.3 民族文化不断流失。纳雍民族成分较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产品特色鲜明。但是由于受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现代文化正在不断向民族地区蔓延,并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冲击和取代少数民族文化。目前,纳雍穿青人的傩戏——“五显神”,主要的传承人是50岁以上的极少数人,年轻人都迫于生计从事其他行业。苗族舞蹈“滚山珠”是纳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受到现代文化发展速度的影响,在传承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穿青人傩戏传承的悲剧。
二、纳雍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以上对纳雍生态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表明,纳雍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自身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难。纳雍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给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和挑战,通过不断努力,我相信纳雍生态旅游开发的劣势将有所扭转。针对目前纳雍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1)根据自身优势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纳雍生态旅游资源分散,规模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因此,要做好纳雍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有一个合适自身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整合分散的旅游资源,实现产业化发展。(2)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一方面,加强自身资源优势的开发建设,突出自身特色;另一方面,多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开发合作,吸收周边地区的成功经验,增强区内景点的影响力。(3)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的环境建设,增加管理投入,避免大面积破环生态环境的旅游开发,维护景区内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健全。建立垃圾回收站,减少景区内生活垃圾的污染。(4)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生态旅游产业相结合,形成特色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模式。在景区内通过民族文化的表演,不仅能够增加文化传承人员的经济收入,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且还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5)培养或引进旅游人才,扩大旅游产业影响力。旅游人才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素,没有人才队伍,难以保证纳雍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探索建立与省内外高校合作的方式,提高纳雍生态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相关素质,为纳雍生态旅游开发提供智囊支持。同时积极培育县内最具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加大在国内的宣传力度,扩大区内影响力,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纳雍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松.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J].经济论坛,2012,12.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6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意义
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意义是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收入的。在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创建的旅游项目中,农业生态旅游是放在首位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当地生态作为主体,同时发展旅游业和农业,两者同时进步。农业生态旅游是最近新生的发展方式,是把生态环境当作主体,在农业生态发展时,和其它旅游项目一起发展,将农业和旅游业综合起来,它的特点就是让旅行者旅游时可以欣赏秀丽的风景,也能看见当地的田园风貌,不但能够尝到特色的农家小菜,还能够亲自看到当地的农业活动,而且能够亲自参与体会,亲身尝试生态环境带来的生活方式,这种特色旅游业,即能大幅度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增加民众收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特点
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我们国家的特色农家游虽然在最近很受人们青睐,可是由于地理位置不方便,“三农”问题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第一是农村的发展比较缓慢,农业经济主要是由传统农业来发展的,经济很难跟上,基础差。这是影响农家游的一大原因。
2.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资金不足
农家游主要是以湖光山色和农业生产相加为特点,建设风景区和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都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这些旅游资源,必须要建设许多基础设施,这样才能让观光者更好的游玩、体验。由于许多农民的收入很难支持这些基础投资,所以这些更加深层次的开发虽然很想做到却无法实现,所以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有很大困难。
3.农业生态旅游地域特点性强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风土人情也很丰富,各个地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好河山风光秀丽,每个地区的特色也完全不一样。这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特色农家游的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更体现了我们国家农家游的内容十分丰富。
三、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模式单调
特色农家游是以农业生产方式、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特色历史、农业生产劳动等为主体,如果建设的构想都一样,这样就让农家游的模式显得单调,没有一点创意,每个地方都没有完全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没有充分的利用当地的特点来规划建设,无法吸引各地旅游者的注意,这就使得一些农家游无法保持应有的热度。
2.本土民众加入少
在许多发展特色农家游的地区,当地农民没有加入到旅游业的想法,因为生长的环境和自身受教育水平的限制,本地农民很少加入,外地人口加入的较多,让许多来此的旅游者认为这是过度商业化,这不但没有让当地农民受益,生态农家游也没带领经济快速发展,反而使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引起本地农民的意见。
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还有许多的发展农家游地区,是开发商直接购买或者租赁获得的,所以损失了许多耕地面积,还有的地区,政府为了让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过度的开发建设,这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并且因为当地没有认真规划,不符合当地环境发展,使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建设的农家游景区没有体现本地的特色,景区建设的投入太大,不仅使当地民众失去了土地,还无法获得补偿,于是导致当地民众对发展特色农家游不再有信心,更加不愿意加入。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优化策略
1.改善农业生态旅游
政府可以颁布生态旅游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大力宣传,这样来推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当地的经济建设。
2.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相关部门定制旅游产业的法规,来保护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时全国的监督部门,还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促使特色生态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开发新型农业生态旅游产品
不断创新生态旅游业的玩法,让特色农家游保持活力,不断的发展下去,那就要不断增加吸引力,并且能够让当地的民风名俗、生产方式、生活特点这些方面具有特色,让这成为当地景区招牌,吸引全国的旅游者。
五、结语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一大批工业实力雄厚的百强县涌现出来,掀起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高潮。但值得注意的事,我国仍然有大量县域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县。这些县域本身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成为这些县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蒙阴县及其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概况
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隶属临沂市,地处著名的沂蒙山腹地。该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资源丰富;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境内大小河流、湖泊众多,有丰富的水资源。全县总面积1601.6平方公里,其中荒山占总面积的57%,丘陵占37%,平原洼地仅占6%。山地与丘陵交错分布,使得交通极为不便 。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蒙阴县结合山区实际,利用山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开始大力发展林果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蒙阴县蜜桃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19亿斤,遥居全国产桃县之首,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蜜桃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极大的促进了养殖业、加工业、物流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蒙阴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蒙阴县特色蜜桃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分析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一下几种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导向型、政府主导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然而,分析蒙阴县蜜桃产业发展历程会发现,蒙阴蜜桃产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由市场、政府、中介组织交替起主导作用。
1.市场主导阶段。市场主导阶段即农户自发探索阶段。蒙阴县地形大部分为地、丘陵,不适宜种植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经过多年的探索,蒙阴人民发现蒙阴独特的地形、充足的光照十分适宜发展林果业。早期林果业主要有苹果、板栗、山楂、蜜桃等品种。而受土壤、水质等因素的影响,蒙阴出产的蜜桃脆而甜,口感独特,深受市场喜爱,于是大量农户开始发展蜜桃种植业。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市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2.政府主导阶段。此阶段政府发蜜桃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突破点,鼓励农户开展蜜桃种植。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方式,开展“村村通”工程、水利建设工程,实施“科技兴果”等战略实现蜜桃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通过政府各种政策的推动,蒙阴蜜桃在京津唐、沪宁杭、东北等地区逐渐打开市场。蒙阴蜜桃产业规模开始迅速发展。
3.中介组织带动阶段。此阶段是在蒙阴蜜桃的优势地位开始显现,农民种植蜜桃的热情空前高涨的背景下,由政府、种植大户牵头等形式发展起来的合作社起主导作用的阶段。合作社依靠自身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市场,解决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架起了沟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实现了农民增收与市场满意的双赢。
在几十年的探索过程中,蒙阴县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其本质是政府与农民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并通过产业化与规模化进一步放大自身优势,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该种模式的关键点在于能够发现自身优势或变自身劣势为优势以找到自身经济增长点。
三、蒙阴县特色蜜桃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1.蜜桃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双管齐下。在蜜桃品牌建设和蜜桃文化建设方面,蒙阴县双管齐下,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蒙阴县在着手建设文化旅游风景区、桃文化广场、桃文化展厅、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桃文化产业的同时,举办了八届桃花旅游节、三届赛桃会、和三次全国桃文化论坛等大型活动。这些措施的实施既极大的提高了蒙阴蜜桃的品牌知名度,树立了蒙阴蜜桃良好的品牌形象,又极大的提升了蒙阴蜜桃的文化底蕴,成功树立了“蒙阴蜜桃”农产品品牌和文化品牌的双重品牌形象。
2.建立以蜜桃产业与多种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蒙阴县在大力发展蜜桃产业的同时,注重多种产业联合发展的建设,初步建
起蜜桃产业与养殖业、加工业、物流运输业、旅游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养殖业、加工业、物流运输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或是对蜜桃产业发展的补充,或是蜜桃产业链的延伸,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的促进了蜜桃产业的发展。
四、总结
通过分析蒙阴县蜜桃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与当地地理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不同自然环境所适合发展特色农业是不同的。一个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要科学地分析自身在各方面的优劣势,实现科学定位,找到自身所最适合发展的那一项特色农业。
此外,政府与市场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市场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初期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市场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能够淘汰不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政府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中期和后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集中县域内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引导与规划。
参考文献:
[1]季建业.《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2)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2.张家口市社会科学联合会;075000)
【摘要】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既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
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强力支撑,又是历史文化资源得
以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张家口的历史文化资源厚重而丰富,
对于充分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有重要的现实作
用和必要性。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县域;产业;对策
一、张家口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张家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有200 万年前
古人类遗址阳原泥河湾文化,有4700 年前炎、黄、蚩“三祖”在
涿鹿合符的文化;有汉、满、回、匈奴、蒙古等多个民族聚居、征
战的游牧文化,有长城、大境门、元中都、清远楼、鸡鸣驿、张家
口堡等一大批古堡、古城文化;有重要贸易通道和物资集散地“张
库大道”的商贸文化。
同时张家口也是一座有着辉煌革命历史的城市。革命先驱李大
钊、爱国将领冯玉祥等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狼牙山五壮士”
之一的马宝玉、战斗英雄董存瑞等革命先烈在这里为革命献身;察
哈尔省会被誉为“第二延安”。我们这方热土曾为民族的解放、国
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为张家口的历史谱
写了壮丽的篇章。
此外,张家口还有许多令世人赞美的文化遗产和民俗,如蔚县
的剪纸、打树花、拜灯山和康保的二人台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得到充分的发扬和传承,而且在张家口县区文化产业发展中起
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是依托这些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和雄浑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县
域文化产业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厚重的文化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些悠久的历史资源,在张家口这块大地上,
新兴的文化产业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源迅速崛起。历史文化资源是打
造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文化命脉,博大精深的张家口历史文化自身
的魅力和内涵为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动力源
泉。
近年来,张家口市委提出了“打造大好河山张家口形象品牌”
的战略,从人文到历史、从军事到商贸、从古城到古堡等,文化品
牌建设处处闪耀着区域历史文化的光辉。利用区域历史文化打造县
域文化产业,最为核心的就是要挖掘张家口历史文化资源、培植县
域文化产业、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品牌。
1. 历史文化是发展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阳原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群和涿鹿黄帝城遗址(我省三大历史文
化名片)。我市及县区有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军事城堡以及古
建筑群。如标志性建筑——大境门、有“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古
商道——张库大道等,这些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张家口从
远古走到今天的历史文化积淀。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挖
掘整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史,是发展县域旅游文化产
业的重要资源。
2.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发展县域生态文化产业的根基
张家口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使其具有了丰厚并独特的
自然生态资源——广袤的坝上草原、天然的地热温泉、独特的天然
雪场、凉爽宜人的避暑圣境、令人神往的蓝天白云。因此,可利用
独具特色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业。
3. 独特的民俗资源是发展县域民俗文化产业的途径
张家口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如大境门节庆庙会、蔚县的“打树
花”、张北的草原音乐节、崇礼的滑雪节,怀来赤城县的“温泉节”
和“葡萄节”等,这些都是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支柱。挖掘和利用
好这些民俗文化是做大做强县域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文化支撑
目前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张家口蔚县剪纸,已成为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标志,每年的中国蔚县剪纸艺术节
已享誉海内外。该县通过“小剪纸”已走出一条特色文化产业的“大
品牌”,剪纸“小艺术”已闯出国内外闻名的“大舞台”,剪纸“小
产品”已带出完整的“大产业”链条。康保县的东路二人台2006
年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充分利用“二人台”这个“艺
术之乡”的美誉名称出台了许多扶持措施和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
全县二人台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
非遗文化,助推县域文化产业不断走向世界。
5. 农业资源优势是发展县域特色农业文化产业的基础
张家口有着广袤的土地,农业的生产在我市经济占有很大的比
重。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
使农业“小产品”汇成“市场大产业”。张家口“杂交谷子”已与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齐名,享誉世界。宣化区传统葡萄园种
植有近千年历史,是典型的地方土特产。在今年5 月份日本石川县
召开的“第四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宣化区葡萄
园种植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成为河北第一
家入选项目,全球第一个以“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命名的传统农业
园。这一申遗成功,不仅为宣化区贴上了国际标签,实现了我省全
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为各地推动特色农业文化品
牌建设带来有益启示。农业资源优势为张家口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
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三、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在政策选择明确后,政府相关部门建
设相应配套的政策体系支撑平台尤为重要,以确保文化产业政策在
有效的实施平台上沿着健康、规范的轨道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不是相对孤立的,而是互为弥补的。我
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
2020)》及《张家口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2010—2015)》等文
件,明确提出到2015 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22%,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以上,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
济增长点。有的县区已达到这一目标,如蔚县、张北等。
二是借助外力创新发展。要想让文化资源成为生产力,必须解
放思想,借助外力创新发展,盘活文化资源这盘棋。让更多外企和
经销商选择来张家口投资,各县委政府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不断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县域文化产业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是
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使得文化更大众化,更有创造和
传播的活力。同时,也逐渐让经济越来越有了文化的内涵。各级政
府来必须努力引导、推动、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走市场化道
路,使政府成为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如借冀台经济
合作洽谈会连续在张家口举办的机会,我市和逐鹿县紧紧围绕三祖
文化这张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精心组织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祖活动,
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前来寻根探源。张北草原音乐节集文化、经
济于一体,成为中外摇滚音乐的视听盛宴。崇礼国际滑雪节让四海
游客畅享滑雪激情,欣赏天然雪景,亲身体验极速运动所带来的刺
激与动感。这些都有力助推了县域文化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发挥项目引领作用。县域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建设可以为
社会、为县域经济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要用龙头产业作支
撑,引领县域文化产业向前发展。如蔚县通过丰富年节文(转下页)
(接上页)化,演绎“中国式狂欢节”。怀来县、蔚县、崇礼、阳原、
涿鹿等,都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实施重点项目引进,对历史文化
资源进行产业化转化与开发,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国家生态文明战
略,实现国民经济“绿色增长”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日前,
我省文化产业“三个十”评选中,张北县被评为“省文化产业十强
县(市、区)”;涿鹿中华三祖文化产业园被评为“省十大文化产业
集聚区”;崇礼县文化旅游新区被评为“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这
是我市多年来积极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喜人成果,对促进全市重点
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文化是经济的灵魂,具有极强的渗
透力和辐射力。文化创意无边界,能够与不同产业、产业内不同产
品及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进行无缝对接,既可以与传统产业融合,
也可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因此推进传统文化
元素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中具有广阔的作用
空间。近年来,总投资30 亿元的张家口节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
总投资10 亿元的怀来官厅公共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项目、
张北元中都博物馆项目、泥河湾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等,都是近年来
我市大力推动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融合、促进县域文化产业快速发
展的生动体现。
六是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功能,强化
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认知,研究探索文化产业自身发
展的规律,探寻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的联系,培强壮大现代产业结
构,使历史文化资源真正融入到现代文化产业的生产、发展、壮大
的进程中,为做大做强县域经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历史文
化资源的永续保护和传承提供强大的物质依托。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志丹县近几年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有力带动下,各项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却呈缓慢滞后的态势。结合志丹实际,笔者认为,本县应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立足于本土文化,大力推进志丹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本地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际形势看,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用特色效应拉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从国内形势看,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全国各地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提高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支柱产业,我们面临着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谁能抓住机遇,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
从我县实际情况看,志丹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多彩的民间艺术,可谓文化资源丰富。然而多年来石油产业一直是本地的主导产业,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于石油,而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从长远发展看,前景不容乐观。经济结构单一是束缚志丹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因而,大力发掘本土文化,做大做强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志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发展本地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近年来,借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志丹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西部百强”,“陕西十强”,随着2006年“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目标的提出,志丹的环境改造和文化事业建设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加之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陕北人豪放的性格和热情好客的待人风格,对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发展本地文化产业,“本土特色”即是优势,人无我有。无论志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还是民间艺术饮食文化,都是独具特色的志丹本土文化,发掘潜力巨大。
1、志丹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志丹县位于陕西延安的西北部,历史上曾为边关要塞,也曾为少数民族所占据,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志丹历史文化的一大亮点是,志丹号称“红都保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地,是民族英雄刘志丹的故乡,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和景仰。有多处革命历史遗迹旧址,如芦子沟刘志丹旧居,刘志丹烈士陵园,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刘坪中央党校旧址,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等,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可以说,志丹的红色文化资源独一无二,非常适合开发红色旅游产业,吸引全国各地希望接受红色洗礼人士的到访。
2、志丹有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
(1)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近年来随着山川秀美工程的展开和环境改造工作取得的卓越成效,志丹大地已由黄变绿,山青水碧天蓝。志丹境内黄土高原风情浓厚,最具观光价值的有永宁山、三台山、九吾山、太白山、金鼎山、旦八寨子、洛河峡谷“五山一寨一峡谷”。其中有“洛上奇峰”之称的永宁山曾上过央视正大综艺节目,九吾山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委会授予国家3A级旅游景区。永宁马头山保留着迄今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尊保存完好的道教真身坐化神像,山周洛河蜿蜒,奇峰叠嶂,林木苍翠,自然风光独特。
(2)瑰丽的民间艺术文化。志丹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家家女人都会的剪纸(窗花)艺术,精巧的刺绣工艺,现在民间仍流行的套鞋垫手艺,有带有宗教色彩的羊皮扇鼓,有从古吹到今的唢呐,也有乡间老人会唱的信天游,陕北说书等。志丹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珍贵的精神瑰宝,极具开发价值。
(3)本土气息浓厚的饮食文化。志丹的饮食文化极具本地乡土气息。流传已久的特色风味如水黄沙甜的黄米馍馍,糯香的软面油馍馍,闻名遐迩的小吃志丹擀面皮,还有醇香的糖酒和能暖胃治病的糜子黄酒。最为驰名的是羊肉剁荞面。“羊肉剁荞面制作技艺” 和“糜子黄酒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称得上志丹一绝的羊肉剁荞面,羊肉的烹饪方法独特,加上本地独有的山野佐料地椒,做出的羊肉肉香汤鲜,不膻不腻,常为外来客所称奇,而剁荞面技艺现在只有少数农村中老年妇女掌握。
(4)民俗风情文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志丹的婚丧习俗,年节习俗也独具特色,值得访客了解考查。
3、志丹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4)
目前,贵州县域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省内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贵州县域经济结构不完善,主要效益来源依旧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其次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不佳,以及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县域经济的增长并不是依靠科技技术,而是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
一、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原则
1.基本思路。贵州各县市在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应为科学发展观,而主要的指导文件是国发[2012]2号,认清目前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并纵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主要抓住沿海制造业转移内陆地区的机遇,结合贵州各县域交通不便但是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2.具体原则。当前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是封闭的,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贵州县域经济,应当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考虑到与周围县市,甚至与全国其他县市相关联的可能行。目前,贵州县市在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时,考虑到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贵州所处的区位较为偏远,暂不考虑与国际经济的关联性。但是发展贵州县域经济,不能只考虑本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更不能只考虑某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要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视角出发,让创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更能有利于促进贵州各县域参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参与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
二、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着力点
1.特色化。在目前贵州各县域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重视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具体到贵州县域经济上,就是科学分析各县域已有的资源和产业,定位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重点开发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2.工业化。201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从这一思路出发,响应全省发展战略思路,发展贵州县域经济应当也要把工业发展摆在突出地位,把发展工业做为县域经济主体来对待,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尽快形成以工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局面。
3.集群化。一直以来,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形成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是通过在县域内产业协作和分工,尤其是专业化的协作与分工,让分工不同但是或多或少有关联的产业,尤其是有密切关联的产业集群,促进贵州各县域形成产业集群的特色发展道路。
三、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途径
1.创新技术结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够帮助贵州各县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树立一席之地。科技力量不仅可以运用在调整优化县域的产业结构,同样也是发展具有当地特色产业的必备条件。
提高贵州县域的科学技术水平,主要途径就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技术应当和当地自身条件相吻合,即要求有利于掌握和消化吸收,并最终落实在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贵州各县域也不能忽视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能够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和就业环境必不可少,最终目标是创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体系,让科技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
2.创新产业结构。一是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通过加快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从而使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反衬出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
二是优化各产业内部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不断加大蔬菜、水果的发展,提高经济作物(主要是烟草、茶叶)所占比重。要加快适合贵州省情,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工业、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并重视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步发展。
三是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贵州各县市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应当是首先发展特色产业,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各县市首先应分析自身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明确符合自身条件的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培育、创新特色优势,最终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
3.创新所有制结构。目前在我国,公有制是经济的主体,但对于县域经济而言,没必要过多地强调公有制,应当强调的是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贵州县域经济的主要成分的情况下。贵州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尽可能多的领域,至于企业的控股比例如何分配不应过分强调,只要社会资本参与能发展贵州的县域经济,政府就应该不与民争利。
参考文献:
[1]李志安.锻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5)
县域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着县域金融的动力和推力。金融服务的质量好、效率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会大、动力就更加强,否则,金融的支撑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因此,要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以便民高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尝试,创新突破,着力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让老百姓享受到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
(一)加速完善县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着力解决农村金融“真空”
要在消除农村金融空白乡镇的基础上,摒弃“有网点就有服务、网点多服务面就大”的错误观点,重点解决好网点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金融的社会服务功能,扩大金融网点机构的覆盖面和辐射面,同时,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站、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农村金融便民中心等新型服务体系建设,用固定的或流动的多种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加快推进以惠农支付服务为重点的惠农便民工程建设,延伸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便民金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导向,也是县域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关键。当前要紧紧依托“银行卡助农”工程,加快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银行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金融工作的推广运用力度,进一步完善惠农POS机的功能,加大惠农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切实为农民群众量身定做一些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使广大农村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务。
(三)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切实解决金融服务薄弱环节
金融越是发展,老百姓需求越大,就越需要处理好金融自身建设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系。如何更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基层金融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县域金融来说,当前急需采取强化内部管理、配强业务队伍、提高职业经理人员素质、培养行业服务文化、改善和增加硬件设备、完善窗口柜台服务平台、加强外部监督等措施解决好办理金融业务“排长队”、“大厅服务混乱”、“服务态度生硬”和“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老大难问题,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使其不受损害、不受侵犯、不受损失。
(四)加大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扩大山区金融服务覆盖面
县域农村金融服务滞后,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落后和市场化程度较低所致,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老百姓对金融缺乏必要的认知、了解和掌握。因此,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要从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开始,这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金融部门要主动作为,多花心思,统筹谋划,结合县域农村发展实际,根据当地老百姓实际需求,积极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宣传网络和工作机制,让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下乡进村,努力扫除金融服务盲区,使金融不再远离普通老百姓,让金融不再成为老百姓的“奢侈品”,确保更广泛的群体能够公平享受到金融发展成果。
二、以改革创新为导向,推进县域金融改革发展
县域金融改革决定着县域金融发展的未来。当前,县域金融要根据中央和国家的金融改革总体要求,通过改革创新,对县域农村金融工作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县域农村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这就是县域农村金融改革的支点和基点。就县域农村金融来讲,要通过改革创新着重解决发展中的制度性问题: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县域金融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县域资金“循于并融入”当地县域农村
在当前银行资金组织压力加大、资金运用成本增加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主动作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用市场手段与行政引导的改革思路,改变政府直接行政干预的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和资金市场的自由支配权,引导商业银行严格落实“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使金融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同时,通过政策机制的驱动,促使商业银行自觉改变“爱富嫌贫”、“爱大嫌小”、“爱工嫌农”的传统金融服务理念,防止县域有限资金向大城市聚集,削弱县域金融对农村和弱势群体的投入和支持,以便更好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和持续性。
(二)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监管体制,树立新型金融管理理念
结合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适当调整县域金融监管政策和机制,改变现行金融监管标准统一化的理念和模式,加强对县域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尤其是针对农业和县域中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技术和方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采取更为灵活的监管方式,确保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相应的金融信贷支持,保持小微企业的蓬勃生机与发展活力,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动力。
(三)建立完善的县域金融工作机制,实现政银企沟通对接常态化
银企、银政深度合作和无缝对接是县域经济金融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就目前的县域金融工作来说,要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县域金融协调机制,完善县域金融管理机制,畅通县域金融“对话”机制,加快推进县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整治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积极构筑政府、金融、企业、经济管理部门等各方参与的良好的金融生态机制,以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增强对县域金融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从根本上避免“银行惜贷”现象,形成县域金融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建立县域金融扶持政策保障机制,保持县域金融发展活力
就金融行业自身而言,县域金融仍处于弱势地位,要全面发挥县域金融的作用,县域金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要迈开步伐,大胆作为,积极探索,不能因循守旧,在思想上要大胆冲破束缚,将县域金融作为金融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来推动和打造,在政策扶持上要大胆放开手脚,该放活的要放,该给予的要给,该投放的要投,该引入的要引,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县域金融倾斜和扶持,为县域金融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支持县域农村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三、以优化资源为支撑,促进县域金融健康发展
县域金融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当前县域金融发展而言,优化县域金融资源配置要着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信贷资源,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信贷资源作为县域金融最为重要的稀缺资源,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产业发展导向,运用和优化银行信贷资源,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改变“贷大、贷长、贷集中”的信贷投放模式,建立“扶特、扶新、扶优”的贷款投放新机制,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金融自身发展。要重点加大对创新驱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产能过剩产业和限制性行业的信贷“退出”和“调整”步伐,通过县域金融信贷投放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新型城镇化、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信贷扶持,逐步减少并完全退出对国家限制和过剩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加大对各类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信贷注入,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优化金融产品,促进金融服务方式多元化
一种需求对应着一种产品,没有产品就没有服务,就没有支持的办法。眼下,县域金融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大有瓶颈是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短缺。因此,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把现有的金融产品进行优化组合,简化一些已开发多年、相当成熟产品的操作流程,使操作更高效简便,使服务更贴心,真正达到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需求适销对路。同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层次分明的特点,加大各种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使产品覆盖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用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
(三)优化金融需求,大力发展民生金融
目前县域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民生金融需求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众多县域金融需求中,要优先考虑民生金融需求的有效满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大力发展民生金融,通过引进机构、增设网点、创新品种、延伸服务、改进监管等综合立体措施,不断完善民生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创新民生金融服务方式和品种,加大民生领域的信贷投放和资源倾斜,积极拓展民生金融服务领域,有效改善民生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民生金融服务水平,提高民生金融资产质量的容忍度,加速推进县域民生金融发展,促进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6)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繁荣的保证,也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我国县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县域经济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城乡协调发展,关系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是县域主导产业不明确,没有发挥比较优势,目前县域经济的产业小而全,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只有少数经济强县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第二,县域内的传统产业效率低下,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第三,小城镇建设缺少规划及资金投入,少数较发达县域已改变面貌,但大多数发展滞后,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的发展差距;第四,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比例过低,行政审批手续繁琐,经营范围受限制;第五,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县级政府职能部门没能为招商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科技落后,人才缺乏。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规模和水平,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真正使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1)依据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县域主导产业。依据自身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并且重点开发。要充分“盘点”县域内的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突出比较优势,发挥特色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县域内的资源,选择和培育好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关联及配套产业的建设,形成一批有影响、有辐射力的大企业。(2)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推进产业化,同时也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因地制宜,坚持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3)推进城镇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工业化则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因此要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首先要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其次要转变管理理念,对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资源要素进行资本化运作。最后,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工业产业集聚效应。(4)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发展较落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激发民间主体的创业热情,使民营经济成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阵地。对民营经济应降低门槛,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首先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三是要大力培养一批民营优秀企业家,为县域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5)提高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就不能将思维局限在县内经济,而要着眼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和协作。优化县域投资环境,为吸引投资创造条件,并且要创新招商理念,扩大招商规模,提高招商水平。(6)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升县域科技水平。创新与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县域经济要做大做强必须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尤其是对科技水平较落后的县域更应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首先要保证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其次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再次要在政策上予以优惠,吸引德才兼备的人才前来创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参 考 文 献
[1]姚超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念文.安图县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7:8
[3]张立华.关于发展县域经济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6(7):44~45
[4]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7)
6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县域经济视频会议,总结了2013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通报了考核结果,对下一步县域经济发展作了安排部署。7月10日至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并实地观摩了经开区、宣威、沾益、麒麟、陆良、马龙六个县市区的现场,感受很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参考。昨天,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实地参观了大同片区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材家具城项目、凤翔轻工业园区道路规划、铁路战略装车基地、日用品配送中心项目、公安局办公大楼建设、县幼儿园项目、老百货公司片区改造等建设现场。通过实地查看和观摩,对全县的重点项目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坚定了加快推进“三大战役”的信心和决心。总体来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县各级各部门千方百计上项目、抓产业,虽然困难不少,但状态很好、精神很好。希望大家一定要在对比中寻找差距,进一步增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刚才,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工商联、县发展和改革局、丹凤街道、漾月街道、大同街道、雄壁镇、五龙乡分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结合这次会议精神继续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三大战役”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云南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全国来看,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大多数省份,按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不应该是这种排位。在经济发展落后、社会事业发展停滞、排位后退的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深刻总结出县域经济不强、产业布局分散、民营经济微弱三个主要原因,于2012年提出打好“三大战役”,改变过去“国有独大、产业不强、布局分散、县域不强”的被动局面。以“三大战役”命名,蕴含着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强力推进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大战役”工作,近三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扣目标、扎实工作,县域经济结构比例得到优化,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初步形成,将引领一、三产业加快发展。但是也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园区经济突破跨越乏力,民营经济增速不快,县域经济的体制机制、基础水平、服务平台还有差距。
“三大战役”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三大引擎”。县域是载体,园区是平台,民营是主体,民资是活力,四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园区经济发展好,民营经济也就发展得好,县域经济就能做大做强。县与县之间基础不同、产业与产业之间类别不同,加之资源禀赋、功能区划、发展阶段的区别,当前,我们既要立足*实际,更要考虑发展差异性,顺时应势,统筹兼顾,特别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的关系。去年,中央组织部出台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文件,有的同志就认为不再搞考核了。考核是一种手段和措施,考核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决策者的正确决策。党中央改进考核不是不要考核。近年来,考核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科学,要求既要保持较好的速度又要保持质量,逐步增加对资源消耗、环境影响、政府负债等有利于发展长远的指标,逐步减少和降低对经济速度方面的考核,但不管怎么变化,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列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突出发展导向,并对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二是正确处理近期显绩与未来潜绩的关系。强调,要既看发展又要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这里就有如何看待显绩和潜绩的问题。比如,同样搞新型城镇化,就有改变城乡面貌的“显绩”、改变人们精神面貌的“潜绩”;同样搞基础设施建设,就有地上的“显绩”、地下的“潜绩”,等等。推进“三大战役”,我们既要注重显绩,切实解决好关系地方当前发展的重点问题,让群众早日见到成效,又要注重潜绩,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重质量、见效益的项目建设和事业发展,让群众持续长期受益。三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和基础,但经济发展不能把所有问题解决,特别是不能用发展问题代替稳定问题。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关系,冷静分析和应对推进“三大战役”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也要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目前,矛盾集中的焦点就是煤矿复产问题,不能只考虑煤矿复产能解决工人就业、城乡用煤、财税增长等发展问题就不顾安全,盲目复产。
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县、乡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具体工作,相对来说,面临困难更多,发展难度较大。同时,县乡又是最能出效益、出经验、出干部的阵地和平台。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集聚各方力量,珍惜大好机遇,共同打好“三大
战役”攻坚战。我着重强调6个问题。开会是一个自上而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落实是一个自下而上统一行动、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保障措施,努力做到会前谋划、会上讲话与会后规划落实无缝对接。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8)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604―01
同心县的发展在宁夏县域经济中有代表性,在中南部地区有典型性,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缩影。李建华书记在同心调研时指出:“郡县稳则天下安,郡县富则天下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在县,加快扶贫开发的重点在县,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也在县。解放思想,认真思考,创新工作,努力实现广大干部观念上有新转变,思路上有新突破,作风上有新改进,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工作业绩,把同心县建成全区中南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县。
一、解放思想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同心县紧紧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题,牢牢把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把同心建成我区中南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县”[1]的目标要求,切实增强建设全区中南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县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工作”[2]。从解放思想本身看,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实践活动具有永恒前进性,相对于实践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从一是行动二是效果两个方面来衡量,力争由非议纷纷到思想统一,由指责不断到交口称赞,最终达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二、解放思想是解决突出思想问题的迫切需要
值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际,反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总结肯定了群众的这种首创精神,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发展进步,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牢固树立起适应同心县情实际,着力营造宽商、爱商、富商的发展环境,营造主动为民营经济搞好服务、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的良好氛围。
1.树立开拓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开展解放思想活动,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和谐。
2.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和组织永葆生机的源泉。因此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用“富民为先、产业为要、以人为本、富民强县”的理念,营造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才会有更多的人勇于探索,才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投身创新创造中来。
3.营造创优精神。要大力倡导创优精神,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单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对成绩优异者予以重奖,对勇于冒尖者给予保护,树立起开拓进取者有功、甘于平庸者有错、丧失机遇者有罪的舆论导向,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
三、解放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石
有了目标,有了规划,就要通过具体的措施来推进、来落实,学会换位思考,多体谅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艰难,多听群众意见,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利民、惠民、便民的政策落到实处。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实打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好事实事,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1.要务实苦干,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培育产业的关键是特色。同心县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 “富民为先、产业为要、以人为本、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和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培育发展富民强县“十大产业”[3]的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同心县情实际,符合群众意愿。
2.要抓住“两大任务”不放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心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建设样板县得有抓手,要毫不放松地进行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和招商引智工作,把项目资金招来,把企业、人才招来,我们就有发展的基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要创新扶贫模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扶贫规划,用足用活国家和自治区的扶贫政策,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政府为主向社会、企业、市场共同推进转变,由分散式扶贫向集中攻坚转变,探索出一条在中南部地区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开发路子。
4.要注重城乡发展,促进产城一体化。“城镇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6]。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以城镇化支撑工业转型升级、以城镇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制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规划,完善新区商贸服务体系,布局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实现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力争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
5.要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心县是民族大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创新管理的措施办法,坚持不懈地抓好民风建设,抓紧民族模范创建县的工作,力争今年年底把同心县创建成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发展基石。
同心县要建成全区中南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县,我认为没有别的出路,只有像张兴斌书记提出的那样以“艰苦奋斗、务实苦干、发愤图强、奋起直追”的精神面貌和决心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成绩的取得、工作的进步都是干出来的,惟有务实苦干,发扬同心精神,建成全区中南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县的宏伟目标方可实现。
参考文献:
[1] 关于贯彻落实李建华书记来同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同党发[2013]25号)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9)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0)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坚持观念创新。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增强五种意识:一是发展意识。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力引导,鼓励企业经营管理者树立“办大企业、树高品牌、抓大市尝创新技术”的新理念,不断做大做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我县工业的整体水平。二是机遇意识。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和新挑战,审时度势,抓住新机遇,开拓新思路,推动新发展,增创新优势。三是大局意识。各级各部门尤其是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部门与地方的关系,做到部门利益服从全县利益,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四是服务意识。切实转变过去“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上来,为民营经济大开绿灯,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五是责任意识。各级各部门都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扶持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为己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发挥资源优势,致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动可持续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