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2024款飞凡R7直降7万,对标小鹏G6,要火了吗?

从500万内最好,媲美1000万超跑到花5亿改款,汽车圈的数字内卷愈演愈烈,这次2024款飞凡R7把定语升级到了新高度——10亿。当然,飞凡不至于狂妄到自认造出10亿元内的地球最佳汽车,但3年花了10亿搞出来的湾域动态系统真正装车后,它还是期望新R7有堪比湾流飞机般舒适的体验。2024款飞凡R7做到了吗?我在北京的场地内率先体验首发的湾域动态系统。它把底盘和三电融合到动态调试当中,整体感受来说,R7在同价位的同级产品里确实可以把“智能舒适”作为王炸,尤其考虑到它这次专门拿了小鹏G6作为竞品,估计在广州车展上2024款R7可能拿出更“王炸”的价格——敢不敢拉到20万起步?2024款飞凡R7核心的湾域动态系统,在细节上有不少可以拿出来讲的地方。首先,我还是第一次在试驾场地里看到大型风机,据说它能持续吹出12-13级的狂风,这让当天北京蓝色大风预警有些相形惭怍。飞凡准备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展现R7轿跑SUV姿态的侧向空气动力学优势。在经历横风风洞测试后,配合旋变传感器监控的PDC侧风转向补偿,以及针对横风抑制调试到200毫秒响应的ESP方案,起码我开车从这股能把100kg壮汉吹倒的风力前驶过,是一丁点感觉没有——当然这种孔型出风口更像是拿手指戳你,和真正台风之类一巴掌呼过来的横风还是有差异。动力部分,现场的2024款飞凡R7都是单电机版本,可是能输出250kW功率、450Nm的电机,数据已经超过特斯拉Model Y、小鹏G6,确实是一线水平。可在实际试驾时,我并不会时刻有零百加速5.8s的伴君如伴虎。R7电门的线性感控制得比较细腻,跟脚下的踏板阻尼回馈以及开度有合拍的感觉,也没有普通燃油引擎运行的颗粒感,给我的感觉就是新手也能轻松勾画出一道平滑的弧线。走起来很顺,停下来也要够稳,才能保证日常城市用车的舒适性。2024款飞凡R7全系标配了大陆One-Box集成式电制动系统,这也是现在不少电动车常用的配置。试驾中,我分别体验了紧急制动和红绿灯前相对平缓的制动。在紧急制动时,飞凡采用的最新One-Box信号传输由高速CAN升级到CANFD,传输速度提升四倍,所以R7最快可在150毫秒内实现建压响应,理论上比传统机械式能快0.3s以上。直观反应到驾驶上,就是刹车来得排山倒海,而且制动力从一开始就可以维持在高位,没有绵软的脚感。在场地中设置的三组红绿灯面前,我收轻了踩下制动踏板的力度,飞凡R7立即心领神会,把刹车过程变得更为平缓和悠长。当然这也是和L7一样分为三挡可调,追求平稳最好用“轻盈”模式,否则也会因脚腕力度控制不够精细,带来刹停前的重力转移——不过飞凡已经承诺会通过OTA增加“晕车舒缓模式”来改善这一点。我还发现R7的线控制动系统,把CRBS梳理得很紧密,就算我刻意调整刹车力度,从动能回收到机械制动之间也很难找到交接的波动,成熟度颇高,这样也有益于最大程度的完成制动能量回收,帮助2024款飞凡R7达成更长的续航。最后还得聊到2024款飞凡R7的底盘。我在现场也问了飞凡的同学,R7没有用上当下流行的CDC可变阻尼减震甚至空气悬架,是不是为了省钱?对方给我的回应,是认为从BBA的经验来看,以传统机械结构的底盘完全可以使豪华中大型SUV达成出色的舒适性,尤其上汽在驾驶性标定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加入空气悬架后如果调试不当,反而会在二阶振动上带来负面影响。也许这是种客气的说法,但起码从硬件上看,飞凡确实对新R7的底盘进行了重新梳理:从官方信息来看,前弹簧、后弹簧分别变软了12%、16%,减震阻尼前后也各有27%、14%的舒适优化,配合簧下质量的降低,在现有条件范围尽可能的改善了2024款飞凡R7的驾驶性。因为这次的场地试驾是在海淀机场的跑道上完成,没有机会感受新R7对颠簸路面的处理和190mm的悬架跳动行程,但场地中布置的连续弯道还是可以看到飞凡在动态上的优势。比如在转向时,R7的回应比我预期地更快,同时横摆响应也不错,侧倾抑制得不像是台SUV,车尾的循迹性也很可控,没有拖沓的感觉,575mm低质心、电芯高度110mm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可惜的是这次试驾的环境相对单一,暂且不能完全感受到2024款飞凡R7的升级,我也期待在它上市后能拿到长测车,进行更完整的体验。驾仕总结:3年10亿的湾域动态系统,虽然听起来有点唬人,但它无疑将是飞凡继“巴赫座舱”之后另一张王牌,承担起夯实“智能舒适”品牌理念的责任。这也是我觉得飞凡做得不错的一件事。它没有盲目攀附AI、智驾之类的前沿技术,而是转头把最基础的体验作为品牌核心,这也让外界对飞凡R7、F7的产品优势有了清晰定位——利用智能科技,实现舒适性上的领先。那么问题就剩下最后一个:智能舒适的2024款飞凡R7,卖多少钱你能接受?在我和飞凡同学的交流中,他们承认现在7款配置会砍掉部分,既能减轻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也让SKU更直白。在保留77kWh和90kWh两种电池规格的情况下,如果飞凡在广州车展上能把标准续航车型的定价丢进20万内,我想肯定会让纯电SUV们心头一紧——毕竟留给其它竞品的降价空间,已经不多了。文|Louis图|Louis
作者:
大众侃车
2023-11-13 13:24
356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史上最卷的一年。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企业纷纷涌入新能源赛道,展开花式比拼,以求脱颖而出。汽车行业已到了必须寻求突破的十字路口。很多企业都用出了最简单,但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降价来应对这一趋势。即将上市的全新飞凡R7已经用之前的价格奠定了产品档次,相当于花了浪琴的钱买了一块劳力士,而飞凡R7这次降的价,也确实够用户在获得一次更好体验的前提下,再添一块劳力士。老实讲,降价这个事对于用户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对于品牌来说,似乎还是不算体面,毕竟水涨船高,真卖得好的车谁还会反其道而行之去搞慈善呢,回顾一下过去飞凡R7的战绩,这次的价格下调也有迹可循。以高打低的定价策略,向市场与用户利好进攻在上市初期,飞凡R7也曾经有一定的表现。行业综合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飞凡R7的单月销量基本稳定在1500台以上,但进入2023年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销量失速,主要原因也存在于市场同级别竞争过激,比起更擅长热度营销的新势力来说,背靠大山的飞凡更习惯于本分造车的营销风格。如今,21万起售的定价策略,可以有效地让新款R7脱离竞争最激烈的30万级以上市场,就像是高考700分和720分没什么太大区别,都是上清北,但是649和650可能就会差出了一个批次的感觉一样,对于采购20-30万车型的大众家庭来说,价格绝对是第一消费力,在这个区间里,任何一毫的让利都是决定性因素,而此次飞凡也是打算在这个最有增长潜力,且竞争压力较低的20-30万级市场里快速扩容用户,巩固自己在未来的基本盘。从市场角度来看,此次飞凡R7的降价,从产品上将对很多车企造成降维打击,或将一定程度改善当下混沌暧昧的新能源定价现状。飞凡的具体策略是“以高打低”——挟强势品牌之利,通过降价刺激同级别车型竞争,在刚进入市场时,按照产品的优质属性制定符合市场预期的价格,奠定产品级别的市场印象,再降低价格,满足大众核心需求,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一套流程听起来高效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强大的供应链配合和系统化精益成本管理来平衡价格波动,飞凡R7背靠上汽强大稳定的供产销体系化能力来完成这套“降价-规模-定价权”的循环增益玩法,想必这条激进的鲶鱼也将为市场带来新的一轮竞价活力,进一步打破新造车势力的溢价。自2018年造车新势力进入市场视野,因为新事物认知概念相对模糊,加上采购制成本难以管控,看似新自主品牌拥有了新的定价权切入口,事实上对于用户而言,花大几十万买一辆新科技,你很难评估它是否值得,因为市场本身缺乏横向比较的产物,当诸如飞凡这样具备体系化能力的大厂新势力进入市场,我们才发现原来拥有现代科技产物并不是非得花这么多冤枉钱,尤其在这一轮全新迭代中,飞凡R7更是打出了一张令人无法拒绝的定价单据,这么一来,或许确实能卷得那些依赖溢价来保持营收的科创板车企无路可退。以大打小的产品策略,利用舒适差异化竞争?回到产品本身,20万出头的售价区间,哪怕是同等级别、配置的油车都是不可多见的,再何况是本就出了名“配置过剩”的飞凡R7,这次更是在原来的高配置感里再下血本,价值10亿的飞凡湾域动态系统直接白给。深入了解后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定价策略有多拼。拿小鹏和飞凡来做对比,是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对于市场直观印象来看,这两家一直是大谈「创新科技、智能生活」的专家,显然小鹏更倾向于酷炫科技,更为强势的自动化和算法能力变现到产品上,可以带来瞬间高潮的科技体验,但是驾驶生活是一道长期主义的应用题,10亿可以换算成更多肉眼可见的激光雷达数量,也可以是制造绝佳操控和舒适的驾控体验,飞凡在这道选择题里给到的答案是:「舒适科技」。车企在打造「价值感」时通常更愿意将其凸显在静态表现上,更细致的材质触感、更尖端的科技精度,这些直观能被触碰到的豪华感可以让定价权拥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但鲜少有企业会谈到「动态舒适豪华」,飞凡花的这10亿,打造的就是当车辆动起来时,你体验到的「价值感」。除了飞凡湾域动态系统,飞凡R7还带来其它3张舒适牌:中大型空间,不止让飞凡R7拥有傲人的尺寸,更是新增了“生椰拿铁”配色,满足了当代年轻人更高阶的审美。飞凡巴赫座舱的高奢感无需赘叙,精致舒适在F7上已有口皆碑,作为同级唯一晕车舒缓系统,有效舒缓30-50%晕车症状,同时还有媲美豪车的NVH静音工程,在这小小几平的空间里,这点细节就是决定了车与车之间豪华感和舒适感的差距。最后一张舒适牌,就是3+1超视觉智能交互方案,将华为视觉增强AR-HUD、三联屏与智驾信息深度融合。AR- HUD不管是视觉体验,还是与智驾的融合,目前在市面上是体验最好的。这四项核心优势,打出产品组合王炸的舒适四张牌,让用户从空间感、动态感、细节质感、视觉五感等多维感官体验上收获满满的「价值感」。而低价位的策略,也让R7在一些先天属性上更有优势。小鹏G6单电机后驱车型在动力输出、零百加速和风阻系数等方面,较尺寸上更大一级的飞凡R7也要差些。综上所述,2024款飞凡R7说是改款,但实际堪比换代。如若真将价格打到21万元,持续向上的价值蜕变,加上更为实在的售价,这种卷价格又卷价值的方式,不仅强化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恐怕还会让中型SUV市场产生较大的格局动荡。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点赞收藏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鹏发布2022款p7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