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无人机规定拍照违法吗?

2017-11-02 14:41
来源:
搜狐警法
【新民网讯】据新闻晨报,曾几何时,无人机还作为炫酷的设备在科幻大片中频繁吸引眼球。可随着无人机的迅猛发展,如今,在微信朋友圈里也能时不时地见到所谓的无人机航拍大片,甚至不少市民在出门旅游的时候会特意租赁一部无人机来进行航拍。
随之而来的,是无人机对社会秩序带来的重重挑战。昨日,记者走访也发现,上海市中心部分滨江区域管理部门对于无人机飞行已经非常头疼。为此,市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驰呼吁,尽快出台地方法规,制定、细化无人机行业规范和细则,完善管理人员、机构、编制等相关配套,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
家里被拍得清清楚楚
“我所在的工作单位上海社科院毗邻一个老式小区,我看到过小年轻在小区放飞无人机,居民在家里干什么、家里有些什么,通过高清的摄像头拍得清清楚楚。”马驰告诉记者,他上前阻止了他们的拍摄,等他们悻悻然地走开后,他不禁思索:这种居民区的航拍行为是不是被允许?拍这些画面是用来做什么的?“居民们现在对电话、身份证等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很强,但对于无人机航拍这种可能泄露居民隐私的问题,到底该由谁管?”
不仅如此,马驰还特地到外地一处被无人机爱好者视作拍摄天堂的场所,进行相关调研。“越调研越忐忑,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十分高清,万一被用作歧途,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马驰认为,无人机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十分大的便利,应急救援、警务安防、国土测绘、电力巡线、农业植保和交通监控等领域,都有无人机的应用。但同时,由于立法上的缺失、监管上的滞后,也让无人机的“黑飞”(没有申请飞行空域和计划、超出飞行空域等违规违法飞行俗称“黑飞”)问题不容小觑,亟待规范。
无人机“黑飞”惹人烦
记者昨天走访了市中心的滨江区域,据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滨江地区是不允许无人机飞行的,但有些媒体单位、社会组织在确有需求的情况下,只要能出示相关部门的同意许可,他们是可以配合安排无人机航拍的。
最令他们头疼的是无人机“黑飞”,除了单枪匹马的无人机飞行,甚至有组团前来的。每每此刻,负责巡视的工作人员总会上前劝阻,多数人都能理解禁止飞行的管理规定,但也有少数人并不听从劝阻,反而叫嚣着让工作人员拿出不允许飞的规定条款出来。“区域是否可以飞行并不是我们决定的,面对这种‘无理取闹’,我们也很头疼。”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希望能够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将无人机的“黑飞”问题更好地管理起来。
除了公共空间,记者还在一些小区作了一番调查。一小区居委会书记就告诉记者,在他们管辖的小区内,就曾经发生过无人机在小区航拍后发生邻里纠纷。事情的原委其实很简单,有居民觉得小区环境不错,就用无人机在小区拍了一些视频,而后分享到了小区微信群。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底楼的居民觉得自己隐私被侵犯,在微信群和当事人发生了口角。所幸的是,航拍的画面只是拍到了院子里的花草,并没有涉及真正的居民隐私,因此在小区居民的劝阻和调解下,双方才算和解。
“不过,这也说明无人机的火热催生了新的社区治理新问题,对于小区内的无人机是否可以飞行,哪种无人机可以在小区内飞行,我们也不是十分了解。”该居委会书记表示。
登记与否全凭个人自觉
资深摄影师兰钢是一名无人机航拍爱好者,从今年6月起,他就参加了市政协组织的无人机航拍上海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活动,留下了不少风貌区的航拍资料。
兰钢告诉记者,中国民航开发的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今年5月18日上线运行,6月1日起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登记注册。“我和圈内好友的无人机都是在该系统实名登记过的”。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无人机起飞重量7公斤或空机4公斤以下,半径在500米以内飞行高度是120米以下,眼睛和飞机一直保持直接接触,可以不用持证。但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爱好者或近距离的飞行,一旦突破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就必须要持证。“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规定,或者存在侥幸心理,买了无人机就直接上手飞了。对于登记注册,也是全凭个人自觉。”
目前公开的官方数据也证实了兰钢的说法,全国获得无人机驾驶合格证的仅一万多人,远低于实际无人机驾驶员总数。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上线仅一个月后,登记人数就突破了4.5万余名。两者之间的差值惊人。
D字打头的某品牌无人机在某购物网站长期位居销售前列。以一款售价近7000元的中高端可折叠航拍飞行器为例,近1个月的购买数量接近千人。在与店铺客服的沟通中,记者发现客服对于无人机的使用资质和申请流程并不清楚,只是告诉记者需要到民航局的官网上进行登记。
[委员建议]
加强非传统领域公民隐私的保护
马驰告诉记者,中国无人机生产与使用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级的智造和创新者。目前,我国对无人机的管理,基本是沿用国家民航局2014年7月发布的《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按照现行的相关法规,将—架无人机飞上天,涉及的手续是很多的,主要包括空域飞行管制、航空器适航性审定、航空器驾驶人员审核和航空作业许可等四个方面。内容非常繁复,但可操作性并不强。虽然早在2015年,上海就在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但由于涉及众多部门,地方法规一直未能公诸于世。
由此,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比如无人机飞行由哪个部门监管?“黑飞”现象为何严重?一次正规的无人机飞行需要何种手续和审批程序……
“现阶段对无人机的监管,主要由民航管理部门和空管部门负责。若危害到公共安全,如出现事故或市民投诉,公安部门也会介入处理。显然无人机处在多头管理状态,上海也不例外。”为此,马驰提出,在国家没有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前,上海应加强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建设,尽快出台地方法规,制定、细化无人机行业规范和细则,完善管理人员、机构、编制等相关配套,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明晰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权利义务,对各种大小、用途不同机型给出明确的使用区限,让购买者知道并进行严格监管,以求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对症下药’。”
同时,加强非传统领域公民隐私的保护。如:无人机具备高空近距离拍摄的能力,存在侵犯居民隐私权的安全隐患。而目前在中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去规范无人机侵犯居民隐私权的问题。建议地方法规明确: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如检验房屋质量等,应当提前告知房屋所在小区居民。
最后,利用上海建设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建设,通过无人机数据的主动传输,来实现对联网无人机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无人机以驾驶员自愿的形式加入该体系。通过这个系统,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电子地图定位,以及对飞往违禁区域的无人机进行自动探测,为无人机安全、有序飞行提供电子指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财经圈2020-05-01 22:38:189万阅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王燕平五一小长假已经正式开启,各地景区迎来了今年第一波游客流量高潮。而作为新晋“网红”景区的杭州西溪湿地,五一假期5天时间预约人数已经全满。在如今疫情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西溪湿地仍采取了严格的人流量管控政策。除了采用网上预约、健康码识别、测量体温、落实“一米线”等游客入园制度外,五一期间还引进了杭州零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零云一号”系统,利用无人机进行景区巡防与人流量管理。作为零云智控自主研发的一套自动化景区智能管理系统,“零云一号”不仅可通过平台的远程智能化设置,实现无人机自主巡航,还可通过远程图传技术与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实时监测到景区人流量状况。智能巡航 自动部署“零云一号”景区智能管理系统,通过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构建了一个可对无人机进行自动充电,自动导航,自动起降的全自动起降平台。五一期间,“零云一号”在西溪湿地每一小时执行一次飞行和监控任务,提前通过设定自动起飞,同时按部署的航线自主巡逻飞行,巡逻结束后,会自动返航至平台,并通过平台的机械手臂,实现自动充电,无需人工干预,实现景区自动、智能化部署。实时监测 灵活机动“零云一号”通过自身的智能视觉识别技术,能够进行自动人形识别从而统计人流量,同时通过远程图传技术,视频画面及数据可直播推送至移动端,园区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就可以实时监测无人机传输的画面和数据反馈,从而快速、精准、机动地进行景区管理工作。超长续航 长效管理为了协助西溪湿地更全面长效的管理工作,“零云一号”景区智能管理系统所配备的无人机设备,除原配置的“小黑侠2代”外,还增加了起全新一代的无人机产品——“猎鹰”无人机,在传统无人机续航时间仅在20——30分钟的基础上,“猎鹰”无人机续航时间长达50分钟,增加了无人机巡航的时间,并通过手控飞行进行西溪湿地的巡防和人流量管理工作,实现景区的长效监测与管理。零云智控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利用自身的科技能力,助力西溪湿地进行疫情防控、园区巡防与人流量管理工作,协助西溪湿地为游客创造了更安全、舒心的游览环境。未来零云智控还将利用“零云一号”系统与更多的景区展开合作,助力景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同时也将继续挖掘“零云一号”除安防、巡航外的更多使用场景,如远程看房、国防、云旅游等。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
作者 Author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至微信好友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至微信朋友圈
近日,杭州铁路公安处义乌站派出所的执勤民警在义乌站广场巡逻时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阵阵嗡鸣声,抬头发现一架无人机在广场上空飞行,民警立即对无人机进行追踪。经工作,民警找到操作无人机的男子刘某(化姓),并要求立即将无人机降落。经询问,刘某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升放无人机是为了拍摄高铁站画面自己观看。但是,他并未取得无人机飞行资质,此次飞行也未提前向相关部门报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民警依法给予刘某罚款500元的处罚,并对其进行法制宣传和批评教育,刘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并承诺再也不违法放飞无人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无人机进行拍摄,但无人机的禁飞规定许多人却不知晓。案例一8月28日19时55分左右,东莞西站派出所民警接到管内客运员报警称,在新塘南站附近发现了一架无人机,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处置。在火车站广场外,民警发现了操作无人机的刘某路,民警立即让他降下无人机,并将他带到派出所接受进一步的调查。该男子对自己放飞一事供认不讳,主动认错,保证以后不会在线路附近飞无人机。最终,民警依法对其处以罚款1500元的行政处罚。案例二09月21日22时许,济南铁路公安处济南站派出所民警在广场例行巡视时,发现广场上空约90米高度,有一架飞行器正在盘旋,疑似进行视频拍摄,因距离站区及铁路设施较近,危及铁路行车安全,造成极大安全隐患。民警立即展开搜索锁定操作手,并将其带到济南站派出所接受询问调查,经查,该男子郑某,系济南某在校大学生,民警对郑某做出行政罚款500元的处罚。案例三11月9日,三亚市两名摄影爱好者,在高铁线路附近违规运用无人机拍摄,拍摄时被线路民警发现,并依法查获,经过民警调查取证,他们的这种行为已涉嫌违法。民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二)项及第九十五条规定,分别给予两名男子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铁路警方提醒,铁路上方电气化接触网高压电达上千伏,无人机、风筝、气球等低空飞行物,一旦掉落到铁路接触网上,将造成线路短路,严重的还会影响行车安全,甚至威胁群众生命安全。广大群众应自觉遵守规定,不在铁路规定范围内放飞无人机等低空飞行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规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