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霞客贵阳研学基地旅行课程质量怎样?


中国地理论文篇1
毕生勤奋笔耕,论著达100余部篇。在地理教育学方面的代表作有《地理学习法》、《新中国地理》、《地理教学法》、“试谈地理教学法的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试论地理学科的特点”、“构建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新体系”等等,在历史地理学和徐霞客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有《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上海历史地理》、“历史时期太湖流域主要水系的变迁”、“崇明岛的变迁”、“沈括在自然地理学上的贡献”等。
一、刻苦攻读史地,初涉地理教坛(1932—1937)
褚绍唐先生1912年4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27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高中师范科,1930年进史地系学习。当时暨南大学有我国著名学者沈乃熙(夏衍)、周谷城、盛叙功、廖世承、余楠秋等授课。他得以师从很多名师,系统学习地理学和历史学,而且师从张耀翔、陈科美、谢循初、廖世承、舒新城等教育界名人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等。并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半工半读,在暨南大学附中讲授地理课。1933年9月,被校方正式聘为地理教员。从这个时候起,褚绍唐先生开始了他长达七十年的地理教育与研究生涯。
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地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地理学科“课时设置之多,份量之重,是中国地理教育史上所仅见的”。地理教育刊物也蓬勃兴起,有《地理杂志》、《地理教育》、《地理教学》等。此外《地学杂志》、《地学季刊》、《地理学季刊》也刊有地理教学文章。褚绍唐先生1933年即在《地学季刊》(大东书局,1933年,一卷2期)上发表了文章“初中地理教学的两大原则”。并相继发表了
“中国都市之地理因素”、“地理学科设备与作业”、“中学地理教学法述要”、“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研究”、“中国本国地理教材之改造”等近十万字的论文。同时期褚先生编著了《地理学习法》(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中国地理概要》(大东书局1936年出版)和《初中本国地理教科书》(共四册,大东书局1936年出版)等60余万字的地理著述。1933—1937年褚先生担任了中华地学会的委员兼干事,负责学会的具体工作,开始在我国地理教育界崭露头角,此时他年仅25岁。
二、积淀教学经验,构筑研学基础(1937—1949)
1937年8月,日本侵略上海,各大中小学停课。1937年10月,褚绍唐先生受地理学家盛叙功的邀请,南下去广东襄勤大学当助教,因战火蔓延学校未能开学。1939年1月,褚先生重回上海,开始在暨南大学附中、扬州中学和晓光中学等中学任教。至1948年受聘暨南大学史地系讲师为止约十年时间里,褚先生每周任课30多课时,最多达48课时,教过的学生达万人之上。由于时局混乱缺乏教材,他自编讲义、收集资料、绘制地图、制作教具,练就了精湛的教学技能,积累了生动的教学素材,积淀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研究地理基础教育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褚绍唐先生教学风格独特。在中国地理教学中,他改革繁琐枯燥的地方志式教学,采用了突出地理特征的分区教学,易学易记;在世界地理教学中,他结合时事政治和风土人情,生动有趣。因缺乏教学挂图,褚先生练就了精湛的绘画黑板略图技能,能信手勾勒出中国各省区以及世界上任一国家的轮廓图,绘图之快速、形状之准确,令人惊叹。我国著名作家袁鹰是褚绍唐当时的学生之一,他曾在《教师节想老师》
一文中追忆:“我高中三年的地理课,都是绍唐先生教的。因此对他和蔼可亲的态度、悠扬有致的宜兴口音,印象特别深刻”,“老师的教学,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志趣”,“解放前我居然能在一个中学里教了全校六个班级的全部地理课,应该是绍唐先生当年教导之功”。
当时地图学研究薄弱,教学地图运用不够规范,褚先生翻译了英文著作《地图投影法》(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出版),对地图研究教学影响很大。
1947年9月,上海成立了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1952年并入中国地理学会上海分会),由褚绍唐先生担任总干事。褚先生在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期间编辑出版《地理之友》三期,受到了同仁们的赞誉。
三、研制课程教材,弘扬先进理念 (1949—1966)
1949—1957年是新中国地理教育事业的“兴旺时期”,当时中小学地理课程每周多达16课时。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褚绍唐先生被聘为地理系讲师,担任“地图学”、“地理教学法”和“世界地理”的教学工作。1958年褚先生调至上海师范学院,任地理科主任、地理系副主任、副教授。1963年他又调回华东师范大学,先后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副教授。
1.编写《新中国地理》
《新中国地理(上、下册)》(上海大中国书局1951年出版)近30万字,是褚绍唐先生20年教学工作的结晶。该书于1952年、1953年、1954年先后三次再版。1953年,《新中国地理》被前苏联的外文出版社翻译成俄文版,成为新中国最早的外文版地理图书,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冈新为译本作序,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副所长沙伊奇柯夫博士在《真理报》 (1953年12月20日)
上作专文介绍。1957年该书又由日本古今书院翻译、出版发行了日文版。
《新中国地理》与解放前各种旧的中国地理书籍相比,在编写体系或在编写方法上都有很大创新。该书在中国区域地理部分采用科学与合理的区域划分,将中国分成十二个区,创造性地运用了地理事象的典型特征作为小标题,一改地理八股模式,生动鲜明,突出了重点内容、重要特征,又易于理解掌握。这种分区方法和编写理念一直影响至今。此外该书运用了大量的地理图象、图表,充分注意内容表达的直观性,这在当时来说很少见。
2.编制新中国第一部中小学地理教学大纲
“1953年,教育部制订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草案)。参加地理科的有郭敬辉、褚绍唐、陈尔寿”等人。大纲1956才正式完稿。该《大纲》在中国地理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那时褚绍唐先生已是中国地理教学界颇有影响的名家,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地理教学大纲的制定,进一步奠定了褚先生在新中国地理教育界的地位。
3.发表教学研究文章、主编地理教学刊物
1949—1966年期间,褚绍唐先生在《地理》、《地理知识》、《地理教学(丛刊)》等杂志发表了20余篇地理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巩固性原则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地理知识》1955年1期);“关于《新中国地理》的几个问题”(《地理知识》1955年2期);“我对中学地理教学目的、任务的意见”(《地理教学(丛刊)》1959年一辑);“试谈地理教学法的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地理教学(丛刊)》1963年一辑);“掌握省区特征,进行分省地理教学”(《地理》1964年2期);“试谈启发式教授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1965年1期);等。当时在我国地理教学界较有影响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的王钧衡等人,因而那时地理教学界有“南褚北王”的称谓。
1959年褚先生会同上海教育学院黄杰民等人,组编《地理教学(丛刊)》。1959—1963年,该刊物共发行六辑,刊登教学论文上百篇。一些著名的地理学家也曾投文此刊,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如胡焕庸、金祖孟等。《地理教学(丛刊)》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专业地理教育刊物,对推动地理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潜心探索理论,悉心指导实践 (1966—2004)
1.安心资料、编译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9年褚绍唐先生离开了地理教学和研究岗位,被分配到系资料室工作。在逆境中,褚先生翻译完《法国区域经济地理》(与段绍伯合译,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等译著,主编了4册《河口海岸译丛》。后来他又被推荐任《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编委和《中国地理》分册主编,《上海地名词典》副主编。
2.建构地理教学法学科体系
褚绍唐先生早在1953年就开设“地理教学法”课程,引进了苏联地理教学法理论。1963年指出地理教学法并不属于地理学而属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1964年完成了《地理教学法》讲义初稿。文革结束后,褚先生恢复了“地理教学法”课程讲授,并任地理教学法教研室主任。1982年褚先生晋升为教授,完成了《地理教学法》的编著(与孙大文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该著作共三十多万字,绝大部分篇章由褚先生执笔。该论著内容和体系完整详尽,详尽回答了地理教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地理课程设置、地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学原则、地理教学方法、地理课外活动、地理教材编写、地理教学手段设备等。这部著作在地理教育理论界举足轻重,为我国地理教学论、地理课程论、地理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悉心指导地理教育研究生
1980年华东师大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地理教育硕士点,褚绍唐先生被选任为首位地理教育研究生导师,他先后共培养了6名地理教育学研究生,协助其它院校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先后开设了“地理教学论”、“国外中学地理教材研究”、“地理学思想史”、“地理教育刊物编辑理论与实践”等研究生课程。6位研究生论文选题涉及学生智能发展、地理教材表述、智力结构、地理学习心理、地理考试改革、乡土地理教育等,“不论在研究所取得的结论方面,还是在论文涉及的问题方面,或在探讨观点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有很多引入注目之处,对地理教育教学的认识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和深化作用”

4.发表理论研究文章
在这段时间褚绍唐先生发表了十多篇重要文章,如“试论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学研究》1983年一辑);“地理学的科学体系”(《地理教学》1983年6期);“关于地理教材改革和智力发展的几个问题”(与陈澄合写,《地理教学研究》1984年二辑);“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地理教学》1987年2期);“地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地理教学》1987年2期);
“构建九年义务制地理教材的新体系”(《地理教学》1995年1期)等。首次对基础教育地理学科的特点作出了精确的阐述,对地理教材如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给出了详尽的分析,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体系进行了新探索。
5.求真务实,严遵理论指导实践信念
褚绍唐先生“求真务实,勤于职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他潜心探索研究地理教育理论,用地理教学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通过主办地理教学刊物和亲自编写基础教育地理教材,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杂志和教材中:
褚先生创办的《地理教学》于1980年正式复刊。他提出了三大办刊方针:①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②力求重视理论与实际并重的方向;③坚持信息交流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方针。刊物由复刊时的季刊发展为双月刊,后来又改为月刊;1984年由邮局统一向全国发行;1986年刊物被批准为对国外发行;1989年批准为全国地理教育研究会的会刊。1981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成立,褚绍唐任副理事长,为促进学术交流,研究会筹办《地理教学研究》年刊。1983年由褚绍唐执行主编的《地理教学研究》(第一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问世,创刊号中汇集了著名专家学者、中学地理名师以及崭露头角年轻学者的文章,使我国地理教学研究学术水平迈上了一个台阶,“为促使我国地理教学现代化,开创地理教学新局面”做出了贡献。
1980年,上海市恢复高中地理课程,褚绍唐先生主编了高中课本《地学(上、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这是文革后全国第一套高中地理教材。1988年,褚先生又主编了发达地区版初、高中地理教材。起草了“地理课程标准”,教材于1991年后陆续出版(华东师大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六年级为《自然地理》,七、八年级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高二年级为高中《地理》。教材加强了可读性、生动性、直观性,突出了基本技能和智力的培养,图文并茂、色彩鲜明、装帧精美。
中国地理论文篇2
地理水文学(GeographicalHydrology)与水文地理学(Hydro-geography)均属水文研究的地理学方向,与直接服务于水利工程的工程水文学有所不同。但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50年代受原苏联学术界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区域水文的研究,并且形成了水文地理学的主题。俄语中的水文地理(гидротафия)与英语中的Hydrography涵义相同。后者于16世纪在欧洲用于水道(河、海)测量制图的描述[1,2],在中译书刊中有人译为“水象学”。水利工程专业人员把水文地理作为水利的自然条件来看待,例如,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等背景,实际上是自然地理因素的特征描述。这里看不出对于水文与水资源本身规律的研究,不能有效地利用地理学原理深入研究水文现象。为此,我们强调水文学的地理方向或地理方向的水文研究。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水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的生活,广泛涉及生态与环境等的方方面面[3]。水文地理学已突破了单纯的水背景研究。实际上,从1978年以后,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的历届全国水文学术大会上都强调人与水关系的研究[4-6]。
适应水问题研究发展的需要,并与工程水文学相配合,深化水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地理水文学更可拓宽水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发展内涵,有利于学科研究发挥自己的特色;促进水文研究与地理科学其它分支科学的横向结合,如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等,尤其是与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结合,形成新的边缘学科领域和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水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广泛联系,有利于综合性研究优势的发挥,改变水文地理研究的传统方法与手段,增加计算技术、遥感遥测与信息系统方法的应用,提高研究工作的水平。
地理水文学的提出是一种发展,而不是对水文地理学的否定。两者既属于地理科学也属于水文科学。为了简化叙述,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图1地理水文学与水文地理学示意
Fig.Relationshipbetweengeographicalhydrologyandhydrogeography
显然,地理水文学与水文地理学均是地理科学(G)与水文科学(H)的公共部分,即集合G与H的交,有共同的元素为X,则:
G∩B={X/X∈G,X∈H}
只是水文地理学靠近地理学,而地理水文学靠近水文学。从我国地理部门的水文研究来看,针对区域和流域的单纯水文地理研究已相对减少,而水文水资源本身的研究相对发展。地理水文学在研究领域、深度层次、实际应用等方面均领先于水文地理学。
2回顾与研究现状
从3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的研究回顾,见参考文献[1-3。结合当前,简要概括如下:我国地理学中现代水文学研究始于30年代末,从吴尚时先生的译著“江河之水文”为起始。50年代初,谢家泽、郭敬辉、施成熙、罗开富等为推动我国水文研究作出巨大贡献,50年代中期以后,以河流水文为主的水文研究迅速发展,包括边远地区河流水文调查与全国水文区划的研究。60年以后,从河流水文(包括河口水文)逐渐扩大到其它陆地水体,包括冰川、湖泊与沼泽水文及水文过程(如泥石流、洪水与森林水文影响等)的研究。同时,水文实验,包括定位半定位试验相继发展。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水资源问题与环境水文研究得以迅速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人与水”和涉及全球变化的水文研究开始兴起,方兴未艾。
至于研究现状的归纳,择其主要方面分述如下:
2.1水循环与水平衡
作为水文基本理论的水循环与水平衡研究,正在宏观与微观尺度上不断扩展与深化。在宏观上面向全球。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强调的界面过程研究,正力图把描述全球物理气候系统的总循环模型(GCMS)与全球水循环模型相耦合。这一研究将提供量化与描述全球水文过程与未来变化的可能,其中包含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IGBP计划特别注重植被变化的作用,以便把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的研究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的一项巨系统研究。在我国结合IHP-IV计划(大气、陆地和水系统间的界面过程,气候变化和水文系统的关系,湿润热带、干旱半干旱区水文研究与水资源管理战略等)已有初步研究,目前正加强我国地理水文学与地学及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水循环研究除在国内已发展的各类流域水文模型外,正深入到单元尺度的细微观测与计算模拟,尤其是田间水分运动与交换过程的实验与计算研究。相对于宏观尺度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如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的研究,发展了多种水体之间多种形式耦合系统的探讨;结合中国科学院生态台站网络的建立,开展不同地理带的水循环过程的实验,致力于揭示界面过程中水分、热量交换规律,例如,地下/土壤水、植物根系吸收、植物冠层辐射平衡、温度、总气孔阻力、边界层阻力、土面蒸发、土壤热通量等等。水循环或水量平衡研究,既是发展水资源确切评价方法的基础,也是农田节水调控、农业合理用水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7]。水循环的微观与宏观的结合表征水文科学理论的逐步完善化和系统化。
2.2区域水文与水资源
2.2.1区域水文近年来的主要进展表现在:
①定量分析技术手段有所加强,如应用模糊数学进行区域水文类型的研究,已有黄河流域的水文区划工作;应用有序量最优分割法,进行河川径流变化的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区水文条件的判读,包括对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分析区域水文动态等。
②区域水平衡研究进一步深入,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进行的全国水量平衡与华北水量平衡的研究;长江流域办公室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的长江流域水平衡三要素分布和黄河流域水文要素时空分布及水平衡分析;各省区的水平衡研究,全国已有一半的省市提出研究报告[5]。在这些研究水平衡的工作中,多采用六要素的平衡计算方法。
③全国水文区划已完成初稿,这项工作开始于1984年,成果即将发表。
④特殊区域的水文研究也取得许多成果。如喀斯特地区、干旱区与半干旱地区、山区、平原地区、高寒地区与小岛的水文研究均有相当的研究成果发表。
2.2.2水资源从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一直对水文研究起着导向的作用,而且经久不衰。有人甚至认为一门新的学科——水资源水文学正在兴起。这说明水文与水资源不可分割的关系。作者认为水资源的研究可以作为水文学延伸与拓广。但水资源学并不与水文学等同。水资源学与社会、经济有更直接的密切关系。1986年在南宁召开的第4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以来,水资源的研讨非常热烈:
①针对水资源的涵义,杨戊与刘昌明等分别提出了水资源的定义[8,9]。
②在区域水资源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土壤水的资源评价与利用[10-12]及农业节水的途径。这方面的研究与原苏联学者李沃维奇曾经展望的“水文学的土壤趋势”相呼应。
③在区域水资源研究方面发表了大量的论著,特别是对边远地区(如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水资源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13]。
④结合城市水文研究的开展,南京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对城市水资源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比较突出。
⑤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水资源重大战略性工程,对缓解我国地方水危机有重大作用。由于引水线横跨江、淮、河、海4大流域,水资源的配置与联合利用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用水文地理的系统分析取得了进展[14]。
2.3冰川、湖沼水文
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中的冰川与湖泊水量均由地理部门完成[15]。中科院冰川冻土研究所计算分析得出全国冰川间积为58651km2,冰川储量为51322×108m3,冰川融水年径流量为563×108m3。这部分水量构成了我国西部地区水源的重要成分;中科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估算了全国湖泊总面积为71787km2,年贮水量为7088×108m3。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估算出我国沼泽的面积约为10×104km2。
冰川与湖沼水文的研究,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地理研究单位。在学术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施雅风先生的倡导下,我国冰川的研究,取得迅速的发展。除水文调查外,冰川水的研究已深入到冰川的水量平衡与融水径流形成过程的机制方面,并提出了我国冰川水文学的研究专著[16]。
我国湖泊水文研究,在西北与东南地区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提出了亚洲中部湖泊的近期变化[17]的研究成果,为中亚湖泊水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毛锐,在太湖蒸发的长期研究基础上,针对1991年太湖水灾时期湖水位日变化分析得出排浅阻碍论据,对于世界银行为治灾投入资金的决策起了很大作用,显示了研究论文的价值。此外,1992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南四湖蒸发的系统研究成果也通过了科学鉴定,发展了水面蒸发的计算模型[18]。
沼泽水的研究以东北三江平原的沼泽水文研究为代表,已获得了多年的科学积累[19]。
2.4水文过程与环境水文
水文过程在自然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应用价值。在水文过程的驱动下,导致地貌演化,流水造成侵蚀、搬运与沉积,起着地形的塑造作用;携带地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沉淀,对化学地理景观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地球表面的主要热量(太阳能)进行调节与传输,影响到气候的形成与变化;蒸发过程包含着生物界的一个基本生理过程——蒸腾作用,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在这个过程中,水与二氧化碳一起是构成植物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物质;另一方面,水文地理或环境条件又对水文过程发生影响,成为环境变化研究的命题。水文过程的研究近年来非常活跃。
2.4.1水文过程模型结合各地水文计算的需要,对产流与汇流发展了不同的模型。中山大学、南京大学、贵阳师大与成都科技大学等单位分别研制了岩溶地区水文模型[20,21]。结合流域地貌水系结构,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发展了地貌单位线方法,用于径流过程的计算。考虑土地利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刘昌明、于静洁提出了森林拦蓄降雨极限量模型①,用于森林拦蓄降雨的计算问题。
①北京林业大学,国际森林水文模型班讲义,81-87,1990。
2.4.2水量转化近期,在我国平原地区,开展了“三水”(降雨、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研究,考虑到土壤水,称为“四水转化”,再进一步联系到植物水分,称为“五水转化”,这是研究工作的一种循回渐进,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方面的研究由于采用了系统的观点和演绎方法[22],使水量转化过程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进展表现出对水文过程研究的全面概括和预见性,揭示出界面水文研究的前景,同时,也丰富了自然地理过程的理论。
2.4.3环境水文主要探讨环境变化(包括自然与人为变化)造成水量与水质过程的变化,这一研究是以水文过程的理论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种水文要素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响应。在研究方法上,目前主要采用鉴定评价法、模拟法以及外推法等[23]。近几年,国内环境水文的研究大多结合各地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实施进行,如华北地区的水环境与上海市的水环境[24]。在一些薄弱的领域,如:地下水的污染,也开展了研究[25]。1990年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在北京举行区域大会后,IGU执委会批准在中国建立了区域水文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响应的二级学术研究组织并推选刘昌明为主席,使环境水文的研究由较小尺度的研究转向更加宏观的大尺度环境水文研究。1992与1993年分别在美国华盛顿与中国拉萨举行了国际会议,研讨了全球变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和高寒地区水文水资源对气候与全球变暖的响应[26]。这些学术活动推动了我国大环境水文的研究。
2.5实验水文
水文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必须借助于实验研究。目前,水文的定位观测遍及我国的主要陆地水体,包括冰川、湖泊、沼泽与小河流的降雨径流、土壤水与地下水。比较著名的台站可以山东禹城水循环与水平衡试验站、太湖试验站、东北三江平原沼泽试验站与西北天山冰川试验站为代表,这些实验站纳入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覆盖了我国主要的生态类型区,为我国地理水文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实验的内容不仅包含了所有的水文要素的试验观测,而且结合了能量与溶质等不同地理地带的生态与环境条件的研究。在实验技术与手段方面,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仪器(如普遍配置土壤水分中子仪,太阳辐射仪等)外,根据实验与模拟的需要还自行研制了室内与野外实验装置[27]。配合对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的观测,设计了多种仪器的综合装置,发展了新的研究课题。
2.6应用性研究
结合国家与地方的任务,适应市场经济与生产需要,在国土整治、区域发展、城乡规划、工矿交通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缺水的华北与西北地区的工作如节水农业[29]等。有些研究突出地理学的特色,如在华北平原进行的古河道调查[30],为区域的水量调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3、21世纪地理水文研究若干问题
展望未来,地理水文的研究,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密切结合社会各方面对水日益增长的需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考虑国际学术的发展趋势,面临着严竣的挑战和众多的机遇,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下面提出的若干方面仅供商榷。
3.1水资源仍为研究主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今后应以地理水文与工程水文相结合,为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提供水资源水文的科学依据,深入水文规律的研究,创造新的水文分析方法。由于供水量的不断增长引起废弃水的增加,水质的研究和地下水及一些新水源利用,将会更加迅速地发展,不断扩大规模或尺度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三峡大坝与南水北调等超大型水资源工程的影响,将为地理水文研究提出新课题。
3.2全球变化与地理水文
埃里克·巴伦提出的通用循环模式(GENESIS)进一步发展了全球增暖的认识。对全球变暖引起的水文水资源变化的研究,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中国是世界大国,幅员辽阔,大约跨4°-53°N之间,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非常复杂的。主要特点是:
①因纬度带而异;
②水文水资源量的响应属非线性(见图2);
③水文的变异,包括极值,有随温度升高而俱增的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与管理。因此,必须开展全国不同地理区或纬度带的水文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并为水资源未来情景作出预测。
图2年径流(R)对气温(T)与降水(P)的响应
Fig2AnnualRunoffResponsetoAnnual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
3.3全球能量与水循环实验(GEWEX)
GEWEX是一个跨世纪的国际研究计划,它属于世界气象计划(WCP)的内容,横向与水文学的研究相结合。研究计划在1990年制定,1995年以前属准备阶段。我国早在50-60年代已由黄秉维先生提出了与其基本相同的课题,即“热水平衡”的研究。因此,在我国开展这一工作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目前正在建立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台站网络,将为开展GEWEX的研究和国际间的合作提供良好的条件。由于GEWEX的研究需要解决大小尺度空间系统的耦合问题,今后的研究从我国的实验观测台站来看,存在着小尺度能量与水分运动的计算,如何在尺度上延伸或升级(Upscale),当然,全球大尺度的模型,也需要考虑尺度的降级(Downscale)。随着GEWEX研究向21世纪的迈进,水文与气候学在大尺度上的结合,将会产生出崭新的成果,发展新的前沿。
3.4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
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BAHC是核心计划之一。这与1966年澳大利亚著名土壤-水文学家菲利浦提出了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的研究一脉相承。1992年已在法国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欧洲与北美及澳洲均在开展研究,加拿大国家气候中心立项作为专题项目。
BAHC作为IGBP的核心研究项目,将密切配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研究,旨在通过植被对水循环实现调控。在我国地球与生命科学的一些研究单位也正从实验的途径开始工作。由于水循环控制关系到水资源调蓄利用,这项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且结合IGBP计划将促进一门新的水文学科——宏观生态水文学的发展。
3.5过度或交错带(Ecotones)的水文问题
Ecotones原意为群落交错带。随着环境变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的问题,Ecotones是环境水文问题研究的延伸。根据人与生物圈(MAB)的活动计划,1993年7月,在法国里昂召开国际地下水与地表水交错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议题:
①地下水与地表水界面的作用。
②地下水与地表水界面的障碍:原因与评价方法。
③地下水与地表水界面的管理与恢复。在我国Ecotones尚属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水文地理与化学地理工作者正在着手开展Ecotones的研究,除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交错带外,河湖与陆地过渡带Ecotones也开始研究,预计未来其它交错带的研究也会逐渐发展,这一研究作为水文学与环境学的交叉研究课题需于重视。
3.6雨水资源化
雨水资源化顾名思义是雨水利用的问题,80年代以来热衷于这一研究的各国学者已举行了六届大会和多次区域性会议,1992年10月在日本东京都召开了国际雨水资源化区域会议。1993年8月初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了第六届会议,说明雨水利用问题深受各国学术界的重视。
1989年8月初在菲律宾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大会上,酝酿成立了“国际雨水收集系统协会”(IRCSA)并推选了美国夏威夷大学水文学家,美籍华人霍雨时为该协会的第一任主席,该协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着雨水利用的研究。
雨水利用的研究应用前景广阔,其内容也甚为广泛,特别是对我国广大农村农户的供水、对缺乏河川的渔岛、远离地表水源的山村等有很重要的意义,拓宽的雨水利用还包括雨云的研究(和人工增雨),屋顶雨水的收集技术以及水质保存的方法、雨洪的调蓄等等。对于我国缺水的北方与南方石灰岩山区。地表水缺乏的地区,雨水利用的研究可望缓解局部地区的缺水问题。在我国降雨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这一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1985年6月将由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与组织在我国召开第七届IRCSA大会,可望推动我国的雨水资源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敬辉,刘昌明.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地理学报,1984,39(2):296-212.
2刘昌明.水文地理学与水文学的地理研究.人民黄河.1984(2).
3谢家泽,刘昌明,杨戍等.笔谈:2000年的地理水文学.地理学报,1985,40(1):70-76.
4刘昌明,杨戍,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5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
6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7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笔谈:90年代水文研究的若干方面,水科学进展,1990,1(1).
8杨戍,丁岩等.论水资源涵义.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4.
9刘昌明,刘苏峡.关于水资源涵义的商榷.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7.
10由懋正,袁小良.土壤水资源评述.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9-23.
11李宝庆.土壤水资源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67-170
12刘昌明.土壤水资源评价.见:水量转换实验与计算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3汤奇成,周成虎.中国干旱地区水资源主要特点及其开发利用.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24-127.
14刘昌明,杜伟.系统分析在东线引江水量平衡中的应用.地理研究,1985,4(4).
15水利部.中国水资源评价.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16杨针良.中国冰川水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7杨川德,邵新媛编著.亚洲中部湖泊近期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18洪嘉琏.水面蒸发的计算.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99-202.
19陈刚起,刘兴士.我国三江平原沼泽的水文气候效应.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06-111.
20郑亿华,沈桑灿.岩溶水文模型.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51-157.
21林三益,黄庆岩.黔南安顺地区岩溶水运动与径流形成规律的初探.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83-89.
22刘昌明.自然地理界面过程与水文界面分析.见: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编.自然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学术思想探讨.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3张春岩.环境水文问题.见:杨戍,刘昌明,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181-185.
24杨凯,黄锡荃.上海嘉定县水资源水环境及对策的初步研究.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30-244.
25刘庆书等.大边地下水污染小区段差异分析.见:沈灿燊主编.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69-273.
26牟海省.“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对山地、寒地和其它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影响”1993年拉萨国际学术讨论会圆满结束.地理学报,1994,49(1).
27WuRai,LiuChangming.ThreeInstrumentsinRainfall-runoffSimulationlaboratory.HydrologicalProcesses,1988(2).
28李宝庆,刘昌明等.零通量面方法的应用研究.见:谢贤群等主编.农田蒸发——测定计算.北京:气象出版社,1981.
29许越先等编辑.节水农业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中国地理论文篇3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中国旅游地理学者队伍的壮大,中国地理学会于1987年12月在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下设立旅游地理学组,1992年中国地理学会正式设立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就任第一任委员会主任。陈传康教授作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主要开拓者,“卓然不群,断鳌立极”,奠定了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基石。1998年,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担任委员会的第二任主任。保继刚教授“学贯中西,别出机杼”,在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研究范式、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学科建设等方面,架构了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经纬,创新举办9次“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搭建中西方旅游学者学术对话的平台,极大提升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国际化交流、合作与研究水平。
2013年9月19~23日,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喀纳斯召开。南京大学张捷教授担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第三任主任。大会期间,举行了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上一届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表彰了郭来喜、保继刚、吴必虎教授对旅游地理学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推选了新一届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的人员组成(附后),研究了新一届委员会工作的基本思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伴随世界与中国旅游蓬勃发展的实践,新一届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将进一步壮大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力量,加强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为中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章锦河,张宏磊撰稿)
附: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2013新一届委员名单
主 任:张 捷
副主任:叶 文 徐红罡 高 峻 杨新军 刘家明 吴承照 张凌云 肖洪根(HonggenXiao) 胡 静
秘书长:章锦河 张朝枝
中国地理论文篇4
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和贵州省地理学会承办。会议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热点、焦点和关键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设置了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交流。佘之祥、蔡运龙、刘彦随、熊康宁等4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城市化与农村土地问题》、《农业与农村的多功能性》、《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整治方略》、《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的大会主题报告。
大会设立了两个分会场,共有近40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或分会场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采用了“报告+提问+辩论+评述”的方式进行学术报告,强化了学术交流的灵活性与互动性。
为了激励土地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本次大会设立了“全国土地资源研究优秀论文奖”。由河南大学乔家君提交的论文《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环境》等20篇论文荣获一等奖,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婷婷提交的论文《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格局研究》等22篇论文荣获二等奖。
本次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将于2012年8月由贵州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集收录了经严格筛选的学术论文75篇,计120余万字,涉及农村土地整治理论与方法、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及案例、农村非农化及其土地流转、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及政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城乡协调发展与土地资源战略、喀斯特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乡村发展等前沿领域,展示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与乡村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新进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为论文集出版作序。
2013年全国土地资源学术研讨会将由青海民族大学承办。
中国地理论文篇5
1.《中国地理》课程建设的背景
时刻准备,把握机遇。在科研还未普遍被普通高校所重视的“八五”时期,《中国地理》课程凭借其拥有一定科研立项与成果的优势,在1995年成为“八五”时期重点课程建设规划中最后一批建设的省重点课程之一。凭借省市重点课程和校优秀课程的基础以及建有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优势,2006年,《中国地理》课程又成为“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首批市精品课程之一。
吃透精神,扬长补短。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围绕课程负责人、教学队伍、课程描述、自我评价和课程建设规划几个方面的建设展开,缺一不可。准备建设的精品课程首先必须考虑好课程带头人的选择。在课程描述方面,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主要是对现状的质性描述,需要做的是善于总结与挖掘闪光点,可以说只是一种“软件”的建设;但是教学效果的描述,却是硬件的展示,它需要扎实的工作实效来证明。自我评价,一方面要认清课程特色与优势,充分挖掘与发挥既有优势;同时也要清晰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不足,不是避而不谈,而是要努力创设机会对其进行弥补。课程建设规划的建设目标与步骤一定要明确,要订准可量化的详细计划,以便接受在不同阶段的考核、比较与提高。
2.《中国地理》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质量工程建设重点的转移。目前《中国地理》课程建设面临较大阻力,在竞争中属于弱势科目。主要原因是:“十二五”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已向应用性强及与IT相关的学科倾斜,缺乏新亮点的传统专业面临边缘化;随着“质量工程”投入力度的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已受到充分重视,现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成果卓著、团队强大的精品课程,使《中国地理》课程原有优势面临极大挑战。
硬件支撑条件有待提高。目前,《中国地理》课程需抓紧建设的是适合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教材、较高层次的教研项目以及成果的总结与申报。因现有最受推崇也是最新版的精品课程教材更适合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而本校培养的学生以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虽然教材有鲜明的创新性并能体现中国地理的新发展,但它与中学地理的教学关系不是十分密切,不能很好解决中学地理教师在中国地理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重点与难题。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过去一直用网络课程和补充讲义的方式辅助教学。因此,教材的建设既能弥补目前教材使用中存在的缺陷,也将成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一举两得。
教学队伍建设受限制。一门课程的建设固然与课程带头人关系密切,但精品课程建设至少需要组成一个3人以上的教学团队,而且课程团队的组合与共同努力也不容忽视。然而,本科教学在“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引下,专业课程所占比例不断减少,课程的学时数也大幅度减少,致使一个教师往往需要承担多门课程才能完成工作量。而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带头人与团队成员一人最多只能参加2门课程建设,所以最终导致一些课程难以组织教学团队,而已形成的团队成员则往往需要同时兼顾其它课程建设,难以保证向精、专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调整。普通高校一般每四年会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仅以《中国地理》课程为例,本校1988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中国地理(包括中国自然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的学时数为216学时;1996年方案改为96学时;2000年方案是144学时;2004年方案是108学时;2008年方案是72学时;2012年方案是64学时。这种变化趋势在国内其它院校也大同小异。是因为这门课程不再重要?显然师范院校的培养要求并没改变。我国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地理一直是初中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并且每周2学时、1学年完成教学任务的培养方案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中国地理占整个中学地理教育1/4的状况也未改变。现在教学时数大幅度减少,而教学目标没有改变,如何提升教学水平与保障教学质量是今后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网站长期维护困难。网络资源是改进教学的最佳辅助方式之一,在“八五”期间重点课程建设之时已经卓有远见地把网络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课程必须根据建设需要进行网络资源的规划、设计、组织与更新,这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精力与财力,然而这对于穷于应付科研和多门课程教学而网络能力又不够强的专业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许多课程网站更新缓慢甚至长期不变的状况,加上信息爆炸的冲击,其资源库的功能几乎名存实亡。
二、探索与教学改革实践
1.团队建设是根本
完善团队协作机制,强化团队凝聚力与影响力。相对于其它很多专业课程来说,《中国地理》还是地理科学专业中最大的两门课程之一,一直都能保障由两位教师同时任课,并有非任课教师参与实习指导,易于形成教学团队。由于教学团队是非官方的、较为松散的组织,因此通过教学例会与公开课来强化团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通过组织教材编写强化团队成员的凝聚和协作能力。教学团队也计划把《中国地理》推广成惠及全校学生的通识类选修课,有效扩大专业与课程的影响力。同时,借助团队成员拥有的留学背景与人脉关系,多次组织与国外师生的交流,尝试协助指导美国大学生在中国的野外实践,扩大团队的影响力。
树立科研反哺教学理念,形成学习型教学团队。由于课程团队成员都主持有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科研优势使团队具备了依靠科研反哺教学的条件。借此可以做到科研理念反哺教学理念;科研设备反哺教学条件;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内容;科研场所反哺教学空间;科研学术活动反哺教学活动。通过科研平台,形成团结、互帮、互学的学习型课程团队,保证课程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发挥骨干作用,示范引领整体发展。课程团队也积极响应学院常年组织的学术沙龙活动,自主申报交流课题,勇于担当沙龙论坛的坛主,既活跃了学术文化气氛,也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相互借鉴的机会,促进教师资源与师生之间的共享与交流。
2.教学质量是核心
关注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入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工作。在课时大大压缩的情况下,保障教学质量是极大的挑战。为此,除了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外,尝试多种方法并用:巧设疑问,引发自主探究;关注焦点,倡导百家争鸣;重视实验,培养科学方法。这样,不但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同时也使学生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既延伸了课堂学习时间,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强化教学常规,课内课外都要下功夫。常规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的符合教育规律、有效且相对稳定的基本要求。做好常规,其实就是为提高质量铸就了最坚实的平台。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方面都有常规要求,把这些常规抓好了,质量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当然,常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而动态地发展。教学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常规的过程。例如,采用自主课堂与开放作业相结合,由学生讲课、选做作业、批改与讲评作业;建立课程QQ群,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延伸到课外。
重视内容更新与体系重整,理论联系实际。借助教材编写的机会,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重整课程体系。首先,重视背景分析、对比分析,把中国置身于世界背景下来研究,强调全球变化、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强调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其次,强调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通过区划来认识人地关系的地域分异规律。二是尽可能使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资料。如加入全球变化、经济全球化、主体功能区划、综合地理区划、城乡统筹等较为前沿的研究内容,并在各个部分体现最新的研究进展,尽可能采用最新的统计资料。三是充分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特点,以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结合与联系;区域过程与区域分异;反映《中国地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特色与作用。四是突出理论性。将地理学的理论及实践与中国地域充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效运用已学理论并掌握《中国地理》本身的理论,避免将《中国地理》变成纯粹知识性的资料堆砌。
3.特色创新是关键
突出研究性教学,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用活、用尽与课程相关的一切教学与课内外活动。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第二课堂课程的开设以及颇受学生欢迎的大学生挑战杯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开展与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相关的系列研究活动,并通过小组研究和实践活动等课堂教学难以满足的训练,密切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加大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是与《中国地理》课程密不可分的地理专业实习,实习指导主要由《中国地理》课程组教师承担。这是地理专业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学习及课程实习后才进行的一次涉及几乎所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实习,所以综合实习必须达成对地理专业技能和地理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训练与检验的目的。区域地理综合实习一般会选择一个较大尺度的空间,这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形成地理学科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其它地理教学培养方法无法替代的手段。在实习中,综合采用集体、小组和独立等多种组织形式,通过印证、互动与自我学习等指导方法,最终达成规范掌握区域地理实习方法并具有探究与创新能力等多样化的目的要求。
4.成果积累是保障
加强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交流与碰撞是产生问题与萌发创意的最佳手段之一。鉴于课程网站维护的复杂性,课程组借用现有流行的网络交互模式,建立课程QQ群。QQ群不但能使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也能共享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课程组教师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为学习问题的突破寻找解决办法,为教学研究的开展挖掘新的立意。
重视成果的总结与积累。教学成果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硬件之一,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积累。所以,不管能否获得教学研究立项的支持,都要随时做好教学研究和各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总结,有计划地积累、归纳与申报教学研究成果。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做到:建设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强化科研教学互哺作用;注重教学改革的思维创新与方法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课程建设的每一项基础工作。不过,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仅靠一己之力、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课程组教师们集体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还需要课程所在院系、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同行院校、课程教学研究会等高平台的协助与支持。
中国地理论文篇6
《地理学名词》(第二版)[1]由地理论文联盟http://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6年公布,科学出版社于2007年正式出版。共收录地理学名词4?089条,归纳为30种类型,涉及地理学的所有分支,并尽量收录了新近出现并趋于成熟和认同的很多新词。正文按分支学科排列,构成学术领域的关键词;书末附有英汉索引和汉英索引,便于查阅。根据国务院授权,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术语,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各部门,均应遵照使用。
这次审定的地理学名词,以1988年公布的《地理学名词》(收录1 428条)[2]为基础,其源流还可追溯到1954年出版的《自然地理学名词》(地形之部)[3]和1976年出版的《英汉自然地理学词汇》(收录17
000条)[4]。这次增补、修订的任务由郑度院士主持,组织了活跃在科研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学者分别担纲相关分支的名词筛选和审定,并召开了两次全体委员会会议和十多次小型会议加以研讨,最后还分别送任美锷、吴传钧、陈述彭、施雅风、孙鸿烈等院士复审,可以说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正如所有现象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样,所有现象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地理和历史是我们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视角。[5]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空间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已成为一门包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建立了相当完整而独特的学科体系。因此,地理学名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广泛性,这一特色在这次公布的地理学名词中有很好的反映。4?089条名词涵盖地理学总论、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化学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沙漠学、湿地学、海洋地理学、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资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数量地理学、地球信息科学、地图学、地名学、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科学领域;也反映了对诸如企业尺度的布局、选线和市场营销,区域和地方尺度的城镇发展布局、交通选线、城市政策、发展战略、自然资源利用、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争端化解,国家尺度的国土资源利用、生产力布局调整、能源政策、经济重构与竞争力、技术危害、灾害防御、信息基础设施,国际尺度的全球环境变化、全球经济与政治重构、技术服务与信息转让、饥荒等实际问题的关注。
地理学名词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高度动态性。现代地理学所涉及的众多学科、所应用的众多技术、所关注的众多实际问题都在日新月异。因此,地理学的概念、观点、理论、方法和应用都在突飞猛进,新名词必然层出不穷。最重要的发展有全球变化和全球化、自然地理学对人类因素关注的加强、新经济学和新社会理论对人文地理学的渗透,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这些发展都在这次的地理学名词中有充分反映,聊举几例即可管中窥豹,例如,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环流模式(global circulation model)、全球海平面变化(global sea-level change)、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文化自然地理学(cultural physical
geography)、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性与地理学(sexuality and geography)、女权主义地理学(feminist geography)、时间地理学(time
geography)、无地方性(placelessness)等等。
这次公布的地理学名词,除反映了地理学的广泛性和动态性,增加了很多新名词,改正和统一了某些误用和混用的名词,摒弃了不常用的陈旧名词外,另一大贡献是对所有选定的地理学名词进行了科学定义,从而界定了相关概念。“严济慈先生六十多年前说过,‘凡百工作,首重其名;每举其名,即知其事’。”[6]所以这次地理学名词的审定,不仅是做了“正名”的工作,其实也是对地理学概念的规范和更新,这对地理学观点、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传承和创新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上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卢嘉锡院士所言:“任何一门学科都包含很多事实、思想和专业名词,科学思想是由科学事实和专业名词构成的。如果表达科学思想的专业名词不准确,那么科学事实也就难以令人相信了。”[6]
值得指出的是,这次公布的地理学名词还反映了中国地理现象和中国地理学研究的特色,前者如白龙堆(bailongdui)、渎(sacred river,great river)、岳(sacred mountain)、形胜(advantageous terrain)、郭(outer walled part of a
city)、邑(town-settlement)、里坊(residential area,neighborhood)、畿(environs of capital city)、陉(mountain pass)、“三线”工业(the “third front” industry)等,后者如竺可桢曲线(zhu’s curve)、胡焕庸线(hu’s
line)、黄秉维模型(huang’s model)、宋健-于景元模型(song-yu’s model)、风水(geomancy)等。这无疑有助于加强中国地理学的国际学术地位。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正如卢嘉锡院士所言:“科技名词浩如烟海,门类繁多,规范和统一科技名词是一项相当繁重而复杂的长期工作。”[6]这次修订,虽已集思广益,数易其稿,但还远没有做到严复所说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躇”[6]。现在看来,仍存论文联盟http://在一些可商榷和待修补之处。例如,自然地理学中三个表示自然地理单元的词“地方”“限区”“相”,本源自俄文,却分别配以英文的mestnost、urochishche、facies,有隔靴搔痒之感,笔者主张分别以俄文местность、урочище、фация相配。又如,ethnomethodology的汉语表达在这里为“常人方法论”,似比社会学中的“民族学方法论”略逊一筹。这表明在与其他学科的协调一致方面还有待改善。又例如structural一词的引入,地理学中一般表达为“结构”(如前述“结构功能主义”);而别的学科中有“建构”和“解构”之类的表达。笔者以为,“解构”更能表达作为学术研究对社会“所具有的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加以“解”析的涵义。此外,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某些汉文表达有值得借鉴之处,例如landscape一词,台湾学者表达为“地境”,似比这里的“景观”更好。
在地理学汉文术语的世界化方面,虽已有前述进展,但也还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的空间。例如,“天坑”已在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获得了一致认可,并使用其汉语拼音tiankeng[7],但这次未来得及收录。石漠化是中国学者提出的概念,这次虽然收录,但英文表达为stony desertification,似不如rocky
desertification贴切且得到普遍认同。与“风水”相配的英文词是geomancy,似未能包含其全部含义,事实上国际上已广泛表达为feng shui。
外来科技术语如何中国化?这是科技名词翻译的最高境界,中国地理学家在这方面作出了显著努力。例如,meander core和meander
spur,指“河流上的河曲被废弃后,由废弃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山嘴”,翻译为“离堆山”,正好传承了中国古代地理学文献中的这个概念。而patch指“空间结构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导向性作用的空间单元”,这次审定为“葩嵌”,虽可看出中国化的努力,却有点词不达意。
中国地理论文篇7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缩影,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是全方位的,是地理、经济、社会、文化、交通、资源、信息等区域实体,也是各种人文和自然的综合体。因此,自20世纪以来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地理学日新月异。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1994年6月,为庆祝中国地理学会成立85周年,中国地理学会在北京举办了“地理学与持续发展”大会,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之后,城市地理学在中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学术视野更为广阔,新的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呈现出学科多样性和交叉性的特征。
城市化亟待研究
我国城市化时间短,发展快,情况特殊,新中国成立后受到高度的关注。改革开放后,学术界率先提出中国城市化(或称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城市化也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者最早关注的研究领域。1980年,吴友仁在《人口与经济》上撰文,率先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1981年,姚士谋和吴楚材率先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1982年,周一星撰文研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其后,许学强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从以上早期几篇论文看,既借鉴了西方学者城市化研究的理论,又凸现中国城市化的研究特色,关注中国城市化的特殊性,这种特点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城市化研究。
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由此引起中国城市地理学家的极大关注。其中许学强较早研究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通过因子分析,认为影响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的两个主因子分别是工业化因子和人口密度因子。
上世纪进入90年代后,中国城市地理学界对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不再局限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中国城市化的规律问题,而是转向更深层次的机理研究,在城市化动力机制和郊区化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这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使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更趋复杂和多样性,这是发达国家从未遇到过的现象,对中国城市化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新的理论予以解释。在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方面,早期研究主要从中国计划经济和户口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分割的国情出发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简化为二元结构的模式,即由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通过乡村工业化推动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许学强等较早意识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认为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化动力是计划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其后,薛凤旋等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是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宁越敏提出更一般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在“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一文中认为要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行为主体互动的角度研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该文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展现了一种新城市化进程:即以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以二元为主的城市化动力,以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作者特别指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及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化必然会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并体现出与世界城市化发展相一致的特点,这就是形成以国际城市为中心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崔功豪、马润潮的“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一文从城市化启动力的角度指出,这种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体力量推动的城市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文章并由此分析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探讨了其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影响和政府、农民、外部(内资、外资)力量共同作用下的运行机制,最终对其在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未来地位和作用作了评估。以上两篇论文的意义在于提出了要从城市化主体行为的角度研究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观点,从而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之一。
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关注郊区化的问题。郊区化是继城市化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都市区形成的动因。但与城市化着眼于宏观、区域的乡——城人口迁移过程不同,郊区化主要从单个城市的角度考察人口的空间集聚与扩散。郊区化始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盛于50年代以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阶段。但中国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上海、北京等个别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郊区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郊区化现象扩散到更多的城市。周一星、宁越敏等学者选取北京、沈阳、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通过采用不同时期人口普查的数据考察这些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发现上述城市已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但是中国城市的郊区化有其独特性,与英国学者彼得·霍尔提出的城市演变模型不完全相同。宁越敏认为,造成沿海大城市郊区化的原因有二: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人口大量向沿海地区转移,使得沿海地区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二是20世纪90年代后沿海城市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大量户籍人口从中心城区向郊外迁移,导致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中国城市发展的高速度导致“时空压缩”效应,使一些大城市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从城市化阶段进入到郊区化阶段(以常住户籍人口为衡量标准)。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区域人口产生拉力,对城市(中心区)人口产生推力。两种不同迁移力量的互动,使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城市同时出现人口集聚的城市化和人口扩散的郊区化两种现象,其后果是大大促进了都市区的形成。
中国地理论文篇8
此时,坐在中科院地理所办公室里,放眼望去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刘闯快言快语的响亮声音,像窗外辽阔的视野一样,拨开京城的雾霾,让昏黄沉闷的午后变得明亮起来。
虽已年至六旬,刘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当年手捧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唯一一等奖的001号奖状、蓬勃利落的女博士生形象仍旧清晰。似乎往事并未随着时间的涤荡蒙上尘土,反而在岁月的打磨下日渐沉淀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散发着深邃的光芒。
“挑战杯”之路
1989年,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次大学生的科技盛会中,唯一的一等奖作品就是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刘闯,关于地理学信息化在土地类型评价中的应用的论文《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获奖证书由组织委员会主任张孝文(清华大学校长)和评审委员会主任张维(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主任)共同签署,编号为001号。
因为忙于学业,刘闯没有到场领奖,而由本校的另外一位男同学上台代领奖状,再加上刘闯这个男性化的名字,直到今天很多当事人都以为刘闯是个男生。若干年后回忆起这个戏剧性的小插曲,刘闯还是哈哈大笑,带着对当年那个年轻气盛的自己的理解和宽容。
1986年6月,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大法。其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在当时,我国从未有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人民政府也均没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刘闯的本科课外实践和硕士论文均研究土地类型,强烈的意识告诉她,机会来了。
明晰目标,刘闯一下子兴奋起来,她不分昼夜地查询资料,寻找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我选择了在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一个理论问题――土地评价问题作为我的切入点。在详细研究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评价分类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后,结合我在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工作,我开始了把土地评价与计算机结合起来的研究工作。”她决心把将土地评价定量化和计算机化。
跟所有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一样,刘闯虽然手拿硕士学位,对计算机的了解却还仅仅停留在英语单词computer的“段位”。当时北京大学地理系全系也只有二台苹果II微机,基本只能用来运算,在她需要的开发统计程序和制图方面完全无能为力。“那时连报班现学都觉得浪费时间,上课太慢,不如自学。”
急性子的刘闯,自己拿着教材边学边干。系里缺少计算机,她跑到别的单位去蹭。机房6点下班,还要等夜里10点加班的人全都离开后,她才被允许自带干粮和水,在里面待一晚上。一年的时间里,刘闯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白天上完课,匆匆回去安顿好儿子,带两个馒头和一壶开水往机房奔,锁门,开电脑,一干就是一通宵,等到第二天早上6点再回学校……理论分析、数据汇集、模型调试、编写程序、计算机计算,每一步都需要多次反复。
一年的光阴看似漫长煎熬,刘闯却伴着清冷的孤灯过得有滋有味。有的困难至今令她记忆犹新,“最狼狈的一次是用Basic语言写的计算机程序中,把分号输入到计算机时输成了逗号,硬是两天没查出来毛病,但是程序就是不运行,”刘闯现在想来还遗憾得直拍大腿,“两天时间能干多少活啊!”
做研究工作需要查阅外国最新论文,但那时没有互联网,查国外文献十分麻烦。刘闯不得不掏六百元给图书馆,请馆员检索。电传机打印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刘闯从中挑选,一封封地寄国际信,向作者索取论文。幸运的是,大部分科学家把论文免费提供给了她,她也由此清楚了这一领域的世界水平和概况。
信心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增长。刘闯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1988年日本举办的国际测量遥感学会上,她的成果荣获最佳展出论文奖。在14名获奖者中,刘闯是唯一的女性、唯一的学生身份获奖者,也最年轻。主席带着赞许请刘闯代表获奖者讲话,这个年轻而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博士生在感谢之余,热情地欢迎大家到中国来。与会者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了这个来自神秘国度青年学者的邀请。
自此,刘闯走出了迈向世界地理学领域的第一步。
“回望来时路,莲花处处开”。22年前的001号获奖证书被轻轻地珍藏在箱底,重重地安放在心头。她甚至还记得当年很多的细节,比如奖励的一小笔奖金,被她全部用来买老北京瓷瓶酸奶请了全体博士生一起庆祝……珍藏的是青春记忆,安放的是使命责任。刘闯说,从当学生到留校任教,从中国到加拿大,再到美国然后再回国,一路辗转,收获无数,最为看重的荣誉之一仍旧是“挑战杯”一等奖。
正是这一枚青涩的果实连同同年在日本获奖时所受到的鼓励与肯定,让初入地理学界,虔诚也难免胆怯的女孩子获得了前行的能量与力量。
被一句话锁定的科研人生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是刘闯在地理学信息化领域内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她至今深爱的领域。
1985年,刘闯踌躇满志地走进燕园。可是当真要叩响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地理学大家林超的办公室门时,她内心又忍不住忐忑:“不知未来三年路在何方。”
并非不热爱。刘闯出生于地理学世家。父亲早年是北京师范大学西语系高材生,后到辽宁师范大学,改行地理并参与了地理系的创办。刘闯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也在辽宁师范大学,也读地理。在那个大学生奇缺,根本不愁分配的年代里,她又考上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读硕士研究生,为了专业研究,七上秦岭。
当一个年轻女孩子拎着高度表,背着两三斤重的锅盔,带着几件厚衣服和一双备用鞋,在荒无人烟的秦岭深处做野外考察时,当一个女生挤出自己的生活费雇人带路深入秦岭做课题时,当一个负担着生活压力的大学毕业生放弃舒适的教师生活而一头扎进冷僻学科中、干坐板凳十年冷时,刘闯对地理的至深之爱已无需言表。在她心中,地理是人与自然之间用生命进行的对话。
也并非缺乏能力。刘闯是被导师林超免试录取进入北大攻读博士的。1985年1月,因为硕士毕业论文――关于秦岭的研究获得很大认可,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邀请刘闯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林超正是大会主席,刘闯会上的表现让林超眼前一亮,当即决定招收刘闯为他的博士研究生。同时他向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申请不需要考试直接录取刘闯,获得批准。
次年,刘闯入学。
似乎是从她的匆匆步履和迫切的目光中看到了虔诚,林超给刘闯布置了一个只有一句话却极具前瞻性的专业方向――把地理和计算机结合起来。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冲击着机械时代的思维方式,在各个领域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震撼。彼时在中国,计算机也开始兴起,但是在地理学领域依旧处于描述性阶段。
“地理学信息化是国际化热点,但在中国尚且一片空白。导师对我研究方向的确定具有及其鲜明的前瞻性和时代性。”
林超是中国地理学历史上不能被忘记的人物。这位英国利物浦大学历史上首位地理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抗战爆发第二年回国,投身中国地理学教育事业,开始一系列与地理学相关的开创性工作。1949年,他成为使中国地理学会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建国后,林超一直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博大胸怀为中国培养着地理学人才。此时,林超把地理学信息化这片广博天地交给了爱徒刘闯。
在这方面,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当初被称为“闯”将的充满干劲儿的北大“文革”后首批女博士,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征程。
一路跋涉,不断摸索。2008年7月25日,刘闯荣获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2008年度CODATA奖。颁奖词似乎囊括了刘闯20多年间所走过的路――世界舞台上,在科学数据研究、政策和管理诸多问题方面,在科学数据教育和国际合作以及在发展中国家数据科学面临的很多问题的挑战应对方面取得杰出成就;致力于新科学数据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并与中国科学界和政府部门工作一起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和共享的工作,1998年回国后,刘闯提出的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学术观点被科技部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2004年中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所采纳;在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在遥感和其他空间数据管理方面特别是在能力建设,包括对发展世界数据中心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CODATA奖是世界科学技术数据领域学术界最高奖,2000年开始设立,每二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一人。刘闯是发展中国家和女性科学家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多年前恩师林超这句话,开启了刘闯整个后半生的学术之路。
从“跟着走”到“领着干”
1997年,刘闯被聘任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署森林地理信息系统高级顾问,第一次以专家身份担任国际学术组织职务。世界在她面前推开了一扇窗,于是很多人、事、物和方法、角度都大不同了。
“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工作,利用国际的科技资源,组织国际科技活动,这也是一门科学,是一个大课题,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全球战略。从我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的经验来看,它有助于我们更便捷地组织国际前沿科技计划,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998年,刘闯受中国科学院特邀回国,开始频频建言国家努力加强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
发出中国科学界的声音,必须参与其中,并努力承担职务和责任。刘闯还记得,自己早期参与学术国际组织时,国际上总是质疑中国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因为他们“完全听不到,也根本看不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进而导致的就是国际上启动的计划或项目中,与中国没有对接,“我们总是跟着走,等到我们把思路想明白了,项目也结束了”。
于是,刘闯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自己回国后呼吁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参与到国际学术组织序列中去。在仔细研究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后续行动计划组织规则后,刘闯提出了由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6个相关单位和组织联合牵头的“联合国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全球联盟”计划(e-SDDC)并顺利获得批准。在设计计划的行动路线时,中国科学家团队把中国的发展理论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003年参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时,刘闯就曾提出把“人才引进”与“自行培养”相结合,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走出去的目的,除了在国际学术领域内“跟着走”,还要努力“领着干”。
这当然涉及到中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刘闯看来,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国家要营造一种使人自由发展的氛围。怀想当年,刘闯始终觉得自己之所以敢于往前走,也正得益于当年北京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人与学术之间的关系,不拘一格,不畏权威,坦荡自由。这种思路与理念,似乎与“挑战杯”所有关心学生学术科研的人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阳研学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