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文章题目《阅读理解故都的秋秋》?

《故都的秋》的确是“清”“静”“悲凉”的。

作者为了通过故都的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传递他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着意调动了以下一些表现手法,在运思谋篇、遣词造句、文笔风格以及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上表现了独特的色彩。

作者除了直接叙描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

如第二、五、六、十三段,都通过关联词如“但”“或”“可是”“并且”等连词和“也”“更”“都”“总”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动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

表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笔;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通过这间接手法将读者引入秋的里层,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读过《故都的秋》,难免有这种感觉:这是诗式的散文,还是散文式的诗?其实,作者是饱含诗情写散文的。

我们读这篇写景文字,之所以有一种情深意切的快感,这不正是“诗”的功力吗?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深感作者的情是真切的。

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

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渊源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如,对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的“秋味”这个抽象的“触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于“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

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与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

所以,作者在结构上采取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发情,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通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3.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能否这样说,《故都的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作者的闲情漫话。

从开篇到结尾,这里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

如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拣来的,平凡极了;可是它们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

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

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拣来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

再如动词与形容词,作者是很注意它们的表现力的,尽管作者是精心选择与搭配的,但读者却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

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我们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所以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

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

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

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

这些话概括《故都的秋》的语言特色,是当之无愧的。

望采纳~~参考资料:自己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都的秋(教案)(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都的秋(教案)(写写帮推荐)》。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二)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⑵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⑶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板书: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蝉——声 秋雨——味 秋果——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明确: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教师总结时,板书: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⑵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⑶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 ⑷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找出文章感情基调的关键词语,体味文章紧扣情感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2、体会文章语言细腻,节奏感强等特点。

(一)默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明确: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 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 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二)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⑴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之间的 相似点不是“味”。

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板书: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 与 白干 稀饭 与 馍馍

鲈鱼 与 大蟹 黄犬 与 骆驼

(三)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板书)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

(四)学生朗读全文,并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所学内容。问题:a、本文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b、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c、作者为什么不写鲜亮之景?

(五)默读课文,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调的词语,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 “静” “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如:“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写“静”;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 “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再如槐树落蕊一段,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六)本文的结构怎样?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 “静” “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七)通过复习总结全文

教师小结: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希望能“清静”,内心还有淡淡的“悲凉”。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意,然地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出不写游人如织的公园胜境,而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腰壁中,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文章紧扣“清” “静” “悲凉”这三个词语,来描绘景物。只对景物作寥寥几笔的勾勒,便将读者带进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无限秋意之中。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故都的秋

1.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梳理文脉,了解作者缘情写景的表现手法。

探讨、鉴赏、领悟、揣摩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文意,感受文章借秋寄意的情感内涵。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教学时数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秋天是“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悲伤,还是“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今天我们就来品味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什么颜色的。

二、文本解析 1.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学习关于秋天的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从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咏秋的诗句有乐秋和悲秋之说,而历史上的诗句,乐秋的少,悲秋的多,我们学习的这篇《故都的秋》,也是一篇悲秋之作。

4.自读感知(1)掌握字音 混沌(hùndùn):无知无觉状。

一椽(chuán):一栋。椽,椽子。

落寞:寂寞、冷落。歧(qí)韵:不相符合的读音。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秋士:指到了晚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廿(niàn):二十。(2)文章结构

①(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②(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③(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作业:思考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故都之秋的自然景物?

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主观感受的统一体。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味蕴涵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景与情 1.体验标题:“故都的秋”是不是可以换成“北平的秋”?为什么? 明确:

结合诗句“落日故人情”、“故国不堪回首明明中”、“故垒萧萧芦荻秋”体会标题的含义。这个标题表明文章中所描写的秋色是故都北京特有的景色。“故都”一词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北京的深深地眷恋之情。

2.故都的秋色,在作者眼中有什么样的特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却特别的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3.文中哪些话表达了他对故都之秋的眷爱? 明确: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4.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主要集中在3到11自然段。

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概括出来就是五幅画面:旧院秋赏、落蕊秋扫、残蝉秋鸣、闲话秋凉、佳果秋盛。

5.重点鉴赏这几幅图画,看看它们如何表现景与情的融合的。明确:

(1)写秋院: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细数丝丝日光,是人的静处,也是心的悲凉。而牵牛的朝荣潜藏了作者的落寞。

(2)写秋槐:脚踏落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感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是境的静谧,更是心的沉静。扫街的条条扫帚丝纹,便平添了心的悲凉。

(3)写秋蝉:嘶叫的秋蝉,是景的衰飒。还有蟋蟀、耗子,它们都是家家户户的家养,这使居所有了沧桑感,是境遇的悲凉。

(4)写秋雨:雨声息列索落、都市闲人穿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有境的冷清,也有心的悲凉。念“一阵”错如“一层”,更使凉意彼此传递。

(5)写秋果:枣子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北国的秋的基色。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最是北国清秋全盛将尽,清静中果子颜色渐浓,终至西北风起,也不无凉意。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无处不在。小结: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6.作者为什么写故都旧院的秋最详细? 明确:

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审美情趣。他的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对象,散文常表现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感伤气息浓郁。《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正是他写作风格的体现。普通的旧院落,在北平最具居家的代表意义,它固有的清静以及沧桑味,再配合这故都秋意,其色彩就格外浓烈起来。写北国旧院落还可说明秋意无处不在,也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7.联系课文,联系作者身世,联系时代背景,探讨文章主题。

(1)传达一种悲凉的心境。郁达夫一生清苦,生性敏感,心灵上常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凄凉感。在他的自传中,他把自己的降世说成是“悲剧的出生”,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的,真真实在的只有凄切的孤单,天性中自由一种落寞颓唐的情调。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作者早已饱受人间的忧愁与辛酸,清、静、悲凉乃是故都的秋味与作者个人生活感受的交融,故都的衰颓,更让他深感人生幻灭的孤寂。忧郁,孤独,落寞这是特定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心头的投影。

(2)独特的平民意识。郁达夫写故都的秋,不写皇城人海,不写寺庙公园,只写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贫瘠的院落,普通的人们,平平常常的槐树,秋蝉,房前屋后的枣树,都成了他笔下诗情画意的主角。对普通人普通生活的关照,折射出作者强烈的平民意识。4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3)深沉的忧国情怀。郁达夫一生爱国,当然,他对这种感情的表白每每流于放浪形骸的颓废方式,就像《沉沦》,古怪的外表之下,是一种火热的爱国衷肠,这也是他独特的文风。本文中,表面上他醉心于清、静、悲凉的秋,其实,他是为故都的沧桑与颓唐而忧伤。国运不济,山河破碎,辉煌一时的华夏文明已经衰落;身世飘零,作为一个弱小的子民,只有病态的感伤。“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步步紧逼,此文作后三年,北平就沦陷了。敏感的作者,为一座历史名城唱了一曲哀伤的挽歌。

一、内容探究 1.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但是在第2和13自然段也提到了江南的秋,作用是什么?结构安排上为什么要一前一后?

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2.阅读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3.文中有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旁征博引,列举古今中外文人悲秋的例子,以佐证大家的感悟,大家朗读这段文字,思考: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文字有拓宽题材、深化主题的作用。

4.咏秋诗词涉及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多书悲凉之感,一如郁达夫所说的清、静、悲凉,这的确是古代文人共有的一种心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比如:李清照《一剪梅》:秋天了,荷花散了残香,芦席上透着秋凉,这是让人渴望温情的季节。心绪不宁,去湖中划船,孤单单的。循着空中的雁叫,抬起头,只见雁群摆成“人”字向南飞。然而,心上人却没有回来。夜晚登上绣楼,眺望你的方向,圆圆的大月亮,清辉洒满我身。花在落,水在流,就像年华,就像青春。思念你的情思,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种种景物,都是象征,荷花、满月象征着团圆,雁阵象征亲人的音讯,落花流水象征红颜逝去;种种景物都蕴含深情,诉说着词人的寂寞孤单,对亲情温暖的期盼,美景多反衬,处处逗人相思,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5.《故都的秋》是怎样开篇和结尾的? 明确:

作者用赞颂的笔触和落寞的感受来写秋,于“清、静、悲凉”中悟到北国的秋的独特韵味。文章开篇就点明了北国的秋的这种不同韵味,并将这种“清、静、悲凉”作为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情感线,使贯穿全文。开篇和结尾都采用了对比手法,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同为秋,北国胜江南。末了,回扣开篇,作者热爱北国的秋的情感得到强化。

6.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

一是以情驭景,色彩独特。作者所处的时代给他在心理上投下忧郁冷寂的阴影,他想追求“清净”的生活,内心又有无从摆脱的“悲凉”,因此在他的笔下,北国的秋带有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写景也以冷色为主。

二是随感取材,布局巧妙。作者从北平名胜写起,逐一展开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风物的描写,主观上的读秋、尝秋的意味非常浓烈。行文兼顾“故都”“秋”的两个元素,自然、人文气息并重,且收放自如。

文章通过对北平秋天风物的描写,由衷地赞美了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种种。真情流露之下,深藏着一种淡远的忧思。社会风云、个人遭际在作者的心里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故都是一种文化,秋是一个季节。将两者结合而成文题,行文就有了自然风物与人文精神相融的味道。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教学时数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明艳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陆游还是会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佳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杨万里会发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赞叹。那么,秋天呢?秋天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请同学们结合描写“秋”的诗文,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谈得很好!有感受有例证。而我要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的是壮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人读到的秋景不同,内心的感受也就不同,所以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内心世界。

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的篇章数不胜数,他们或描写悲秋的萧瑟凄凉,或刻画金秋的绚丽斑斓。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笔下,秋景又如何呢,秋味又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去领略他的故都的秋。

二、新授 1.作者介绍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烈士作家)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22年郁达夫日本留学归来,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郁达夫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大多带有感伤色彩。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 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4.题解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8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本文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部分展开,酣畅淋漓。

教材第9页“研讨与练习”一。

1.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向往:“想饱尝一尝”。

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小结: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问题:

(1)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味)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2.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1)作者在课文中写了哪些色彩?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①主要写了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等秋色。

(2)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3)作者为什么不写火辣辣的香山红叶或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挑选了五种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作者当时的心情:苦闷、落寞、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4)作者选用了哪些独特的秋景?

秋花的蓝朵、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的奇味、秋果的奇景。(5)作者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

①秋花的蓝朵(颜色)作者为什么认为“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为佳”?冷色调,更适合表现“悲凉”。作者不是还喜欢枣树吗?枣子到了秋天不是红的吗?作者喜欢的是“淡绿微黄”的枣子,仍以冷色为主。

②秋槐的落蕊(感觉)作者调用了哪些感觉来写秋槐?有何效果?视、听、触、嗅。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动。

④秋雨的奇味(过程、言行)⑤秋果的奇景(形、色)

(6)第7段为什么写“都市闲人”?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7)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不可,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8)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反衬了故都的静,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9)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

第3自然段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第4自然段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第7自然段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3.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第一,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对比呼应)第二,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呼应)——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10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孤独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孤独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1.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1)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

(2)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3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域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3)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这种追求是否意味着消极和颓废?

(1)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不。文中歌颂了秋果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消极。第12段说明到秋天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所以并不消极。

教材第9页“研讨与练习”三。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入新课: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清

、悲凉 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 ? 以情驭景 ? 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

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提问

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1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分析: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秋花——色

秋蝉——声 秋雨——味

秋果——实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13、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③分析思路结构。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

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他对绿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难点

对十三段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秋天可以是如此的绚丽多姿,热情似火; 秋天也可以是如此的硕果累累,让人欣慰; 秋天还可以是如此的肃杀凄凉,诱人哀思。

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带着学生回顾与秋天有关的诗词)

二、作者简介 原 名:郁文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7日 籍 贯:浙江富阳 主要经历:

三岁丧父,1913年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人发起著名文学团休“创造社”。1938年底,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城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翻译,暗中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1952年被追认为烈士。主要作品:

《出奔》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

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三、朗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思考 1.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2.作者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故都的秋的特点: 清、静、悲凉 秋景五图:

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思考:文章中间是写北国的秋景,那么开头和结尾又写了什么呢? 1-2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3-12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13-14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南国的秋有什么特点?找出有关语言读一读,并概括 慢、润、淡、多雨而少风、一点点清凉

赏析: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这是一个反向比喻,意即南国的秋就像那名花和美酒,味道不够。

齐读第三段,找出能体现清、静、悲凉的句子 清——

泡一碗浓茶 向院子一坐 静对着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静——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静对着 悲凉—— 一椽破屋 破壁腰中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细数蓝朵残垣,几茎疏草,落寞人对秋椽。——调寄《天净沙》

一、学生选择一幅秋景图,分别找出能体现清、静、悲凉的句子。教师引申一下:

秋槐——不写其高大挺拔,而写其落蕊。晨踏落蕊,轻扫落蕊,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有欣喜,亦有寂寞。(板书:轻扫秋蕊)

秋蝉——秋蝉哀鸣,牵动心魂;秋意阵阵,孤独冷清。(板书:细听秋蝉)

秋雨——春雨濛濛,富有诗意;夏雨粗犷,畅快淋漓;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萧瑟的寒意。

画面的中心是两个都市闲人。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一个“了”字意味无穷——天气转凉了,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作者谈天气不谈国事,反映的正是一种政治高压。化用名句,含蓄隽永。(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胡同文化》)(板书:闲话秋雨)秋枣——喜看秋枣,青涩转红,可西风漫起,卷沙扬尘,枯燥荒凉。“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板书:喜看秋枣)

小结:从这些秋声秋色中我们感受到了秋的意境,更看到了一个落寞的知识分子的身影,从他对秋的眷恋、陶醉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内心的追求,此时此刻,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和颠沛流离之后的郁达夫,他正企求内心的安宁和清静。每个人都需要这份宁静!

二、齐读议论段 明确本段的思路:

秋引起人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无论中外)——惟有北国的秋才够味 这一段最终还是落到了北国之秋上,且特别落在悲凉这一特点上。

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 黄酒 润、淡 温和 白干 辛辣 稀饭 稀薄 馍馍 厚实 鲈鱼 细嫩(味淡)大蟹 辛冷 黄犬 小巧、精致 骆驼 强大、粗犷

通过比较,突出了北国之秋的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

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自然之秋——人生之秋——民族之秋

五、作业布置 导读丛书第二课练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阅读理解故都的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