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回精河南到乌鲁木齐的火车专列啥时候有车?

 12月5日18时30分,一辆绿皮车从新疆阿克苏开出,将于61个小时后抵达河南郑州。这是K4130次棉农专列,专门运送赴疆采棉的人们回家。

     当天深夜,该报记者记录采棉工们的漫漫返乡路。在这18节车厢里,盛满2800多名采棉工两个多月埋头摘棉花的疲惫,以及揣着辛苦挣来的一叠叠现金返乡的欢喜。

12月5日晚,采棉工们一路小跑奔向进站口。

12月5日21时45分,新疆库车站外的广场上,一群群裹着头巾、背着硕大蛇皮袋的人相互招呼着一路小跑奔向进站口。

“采棉工从这边走,采棉工从这边走!”铁路工作者大声招呼着这群特殊的乘客。

这些扛着大包小包的人转而奔向“棉农通道”。

距离专列抵达还有1个多小时,可好多采棉工都步履匆匆。

“早点进站,心里更踏实。”58岁的张大妈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说,“已经出来74天啦!”

库车站安排采棉工提前进站台,安心等待专列。

“您背那么大个包,是被褥?”该报记者快步跟上她,问道。

“是给家里人带的新疆特产,大枣、核桃,还有棉花,回去可以做床被子。”行囊沉重,但她表情欢快。

22时,站内广播通知乘坐K4130次列车的乘客可以进站了。刚过完安检进入候车厅的张大妈立刻和同伴们一起加入了检票进站的队伍。

“车还没来,大家先排好队,有问题来找我!”7号站台上,库车站书记孙军对采棉工们招呼道。

“这辆专列共有乘客2800多人,在库车上车的就有1200多人,而停车时间只有7分钟。”他说,“老乡们很少出远门,比较容易紧张,又带那么多行李,特别怕赶不上车。早点在站台上等着,就不会那么慌张了。”

在这个三等小站,每年采棉工返乡时,客流量不亚于春运,站上的“备战等级”也不亚于春运。

23时05分,车进站了。采棉工们依序上车。

兴致勃勃看表演的采棉工。

0时01分,K4130次驶入轮台站。大批采棉工扛着大包小包从候车大厅蜂拥而来。

“别急别急,都能上,都能上!”铁路工作者举着高音喇叭大声维持秩序。

夜已深。刚上车的采棉工们奋力地提着行李挪到自己的座位,奋力地把大包搬上行李架,又在座位下面腾出位置把几个小包安置好。那些没买到坐票的人还要奋力地在过道或是两排座位中间为自己挤出一块安身之地。

但整个车厢里,刚刚上车不久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心底的喜气。那是在两个月艰苦劳作后,怀揣着少则六七千、多则一两万现金返乡的欢喜。

这些朴实的农民,大多“不认卡,就认现金”,所以最后老板结算工钱都是给的现金。

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东西。要从车厢这头走到那头变成了颇具挑战性的事儿。过道里站满人,得辟出一条路来;地上躺着人,落脚更得小心。

“我买的是卧铺,地上的卧铺。”看到该报记者在拍照,一位躺在座位底下的大姐探出脑袋来,笑呵呵地幽了一默。

K4130次列车车厢里的联欢会。

今年棉农专列首次开设了一节卧铺车厢,很快售罄。

53岁的向月慧买到了坐票。“硬座到底比卧铺便宜一半,将就将就,赚钱多辛苦。”她笑着算起账来,“省下两百块,就够家里半个月的米油盐花销了。”

向月慧摘棉花的地里浇水没跟上,剥棉桃不好剥,两个月她总共挣了万把块钱。但她说起6年的采棉经历还是兴致勃勃:“我们跑新疆来摘棉花是支援大西北,棉花要是在地里没人摘那不浪费了?而且自己还能挣点钱,两全其美!”

“现在快车、动车、高铁,一个比一个快,一个比一个舒适,可对很多采棉工来说,更看重的还是票价。”列车长郭嘉也给该报记者算了笔账:全程3844公里, 票价206元,折合每公里5分多钱。“开着空车去,回来才上人,开这车我们不挣钱。”

今年,郑州局集团公司一共开行了8趟棉农专列,总计运回采棉工22158人。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中海通 I 中国多式联运行业月度资讯(2022年3月)

        中海通多式联运研发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国多式联运行业进步,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为国家多式联运战略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中海通多式联运中心聚焦枢纽建设、通道建设、网络建设与数字化建设,全力实现运输结构调整、降本增效,绿色运输的目标。

        中海通在大量的多式联运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得失,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不断将多式联运的实践经验深化并上升为多式联运的理论,从而进一步指导我们新的实践活动。

        为了普及多式联运基础知识,及时分享多式联运行业信息,从2021年6月开始,我们推出《中国多式联运行业月度资讯》,以期对发展多式联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相关研究者和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月28日,盐城港大丰港区——上海港宜东码头以及大丰港区——宿迁港航线开航仪式在大丰港区内河集装箱码头举行。

        今年1至2月,岳阳城陵矶港开行至外高桥、洋山、东盟、澳大利亚、日韩台等地航线198班次,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8万标箱,同比增长30.17%。 

        随着市场的开发的不断深入,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运量逐步攀升。2月份以来新增沿江班列、皖北煤炭循环班列以及铁海联运业务,专用铁路到发集装箱约5200TEU,超去年月度最高峰40%。

        3月1日,福州江阴港-江西宜春海铁联运定点专列首列鸣笛启程,该专列是福州港务集团发挥“丝路海运”优势,由所属福港集箱、东方海运、福营公司共同为江西等内陆地区打通的海铁联运物流新通道。

        3月1日16时30分,一列满载服装鞋帽、厨房餐具、汽车配件等货物的28222次列车从喀什站驶出,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15天到达目的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这是喀什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开行的首趟跨境电商班列。

        3月2日下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主到发点中老铁路(江津-万象)国际货运列车首发仪式在江津珞璜临港产业城举行。据悉,本趟列车是江津区依托中老铁路向老挝万象方向发出的首趟国际货运列车,该列车共运载37个集装箱,货值约400万元,包括化工产品、建筑材料、通用机械、日用百货等货物,将经磨憨口岸出境前往老挝。

        3月2日,佛山南海九江-南沙“湾区一港通”顺利首航,在两地海关、码头、船舶代理公司等各方的配合下,首航操作顺畅,佛山地区出口客户切实体验到“湾区一港通”的通关便利性。这是继花都港后,“湾区一港通”在2022年新开通的第二个网点。 

        3月2日,宁波舟山港内外理智能一体化系统在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成功验收,实现了“一人控制二台桥吊”理货作业。这是继去年6月份内外理智能一体化系统在宁波港域集装箱码头全覆盖后的又一重大进展,开启了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内外理智能一体化全覆盖时代,为数字化港口建设再聚强合力、再注新动能。

        兰州海关3月3日发布消息称,2021年,甘肃(武威)国际陆港进出口业务快速增长,武威保税物流中心(B型)受理进出口报关单、监管货运量、监管进出口货值均实现大幅增长,“天马号”中欧班列发运集装箱786标箱。今年,该关所属金昌海关将多措并举支持该陆港高质量发展。

        3月3日,一列满载2250吨来自东盟国家高岭土、聚酯切片、建筑陶瓷等货物的铁海联运班列从广西钦州港开出驶往重庆团结村。2022年以来,乘RCEP生效实施东风,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货物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今年前2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运货物10.78万标箱,同比增幅64.8%。

        据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海铁联运工作会议报道,2022年该市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力争完成140万标箱,新布局内陆无水港2家,支撑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月7日,重庆果园港首单启运港退税成功办理——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为百力通(重庆)发动机有限公司办理出口退税2.5万元左右,标志着启运港退税政策在重庆正式落地见效。

        月7日,从宁波市口岸办获悉,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通达7号泊位近日通过浙江省政府组织的对外启用验收,标志着该码头将可停靠国际航行船舶。

        3月8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与天津港集团签订《推进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布《关于支持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双方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协同开展政策创新、模式创新、经营创新,促进区港联动发展。

        3月8日,上港集团与长荣海运公司召开高层视频会议签订了该项目合资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共同打造上海港空箱调运中心,提升上海港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港服务功能。

        3月8日,100台来自阿联酋的原装进口汽车,从广西钦州港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抵甘肃兰州。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阿联酋-钦州-兰州”海铁联运线路顺利开通,这也是我国首列装载阿联酋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3月10日上午,均为5万吨级的神华522轮与神华526轮在黄骅港人工航道会遇,实现了该港历史上首次5万吨级船舶的双向通航。据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指挥中心经理刘金光介绍,这在我国人工长航道史上尚属首次。

        今年截至3月10日18时,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集装箱104142标箱,同比增长9.52%,新增中欧班列线路5条,口岸通行班列线路累计达到70条,可到达德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等13个国家。

        截至3月10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今年出入境中欧班列1114列,同比增长8.58%,比去年提前10天突破千列大关。截至3月9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今年进出境中欧班列达1297列,同比增长14.4%。突破千列比去年提前了6天。

        3月10日,75098/7次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鸣笛出发,经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前往西班牙马德里,标志着“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累计开行超3600列,发运量突破30万标箱。

        3月11日,一列装载60个20尺集装箱的化肥专列从河南新乡站鸣笛发车,驶往连云港,标志着大连集发环渤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DBR)“新乡—连云港—大连—鲅鱼圈—佳木斯”海铁联运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跨越豫、苏、辽、吉、黑五省,贯穿华中、华东、东北地区,全程两段铁路运输、一段海上运输,为陇海铁路沿线客户开辟了海铁联运新通道。

        3月11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重庆(万盛)内陆无水港正式开工建设,未来将成为重庆南部国际物流枢纽、无水港产业新城、城乡融合高质量创新发展示范区。

        52.7自然箱/小时!3月12日,在“日邮维纳斯”轮作业中,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作业效率第8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再次实现自我突破,以数据彰显“中国速度”。

        3月12日上午9时,石家庄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石家庄提升开放载体平台水平的新突破,标志着石家庄市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陆港进程中又迈出坚实步伐,将进一步提高国际陆港货运作业能力,实现国际班列扩能增效,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3月12日下午,装载40只标准集装箱的“海丰号”专列从永康东站出发驶向温州港,这标志着永康东至温州港(乐清湾)海铁联运专列正式开通。永康东站也成为宁波舟山港首个正式开通“一站两线”海铁班列的站点。

        港务集团将整合河南省内陆港与河港资产业务,促进省市资源优势互补、统和发展,建设全省“五统一”的优势再造大平台,即:统一规划协调、统一建设运营、统一品牌推广、统一合作招商、统一政策支持;做强陆港、河港“两大板块”。

        3月14日上午,“贵阳改貌—深圳平湖南”测试货运列车从贵阳改貌站正式发车,装载的货物为轮胎、电子产品,共计49个大柜,预计2日后到达深圳平湖南站,再通过海运出口。

        2月5日,载有1235吨“川茶”的四川茶叶出口中亚专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启程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拉开了新年“川茶”出口的大幕。 

        3月16日,从上海闵行站开往俄罗斯莫斯科站的中欧班列顺利发车,标志着“中欧班列—上海号”在疫情和俄乌局势的双重影响下成功突围,实现正常运营。

        每年,四川、重庆都会从国外进口大豆、玉米2000多万吨,武汉港务集团了解这一情况后,提出新的物流供应链方案——货物从上海直接到武汉港,然后在武汉将原来散货改成集装箱,再通过铁路直接发往成渝地区。3月16日,首批进口货物已由“散改集+水铁联运”模式发往四川。

        3月17日,山东港口日照港携手泉州安通合作开通的“日照—湛江”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投入运营,该航线填补了山东港口日照港至湛江港直航服务的空白,架起了一条贯通南北、辐射东西的“海上黄金走廊”。

        3月14日10时,马耳他籍“达飞希米”号集装箱轮驶入洋山港二期码头,船舶靠稳系缆后,“海港未来”号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缓缓靠泊“达飞希米”号外档,通过吊装软管做好船舶LNG燃料加注准备。这是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的“中国首单”,也意味着上海港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船到船同步加注保税LNG”服务能力的港口。

        近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构建“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港城一体”的水运体系,打造以阳逻港为核心的中部地区枢纽港。

        3月19日下午,一批货值162万元的出口跨境电商商品在钦州港口岸装船离境。据介绍,该批商品从南宁综合保税区发出,采用公路转海运的多式联运模式出口越南,主要是手机配件、服饰、家居用品等。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广西首票以多式联运方式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的跨境电商商品。

        2022年3月20日上午11时,伴随着一声“出发”口令,载满医疗、生活物资的20辆货车从喀什综合保税区缓缓驶出,开启了奔赴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的行程。这标志着深穗喀-中亚/南亚多式联运班列正式开通。

        据3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报道,平陆运河项目正式立项,项目静态总投资约680亿元。平陆运河始于广西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广西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40公里,运河以发展航运为主,兼顾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功能。

        3月22日,在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的监管下,首列装载着摩托车、液晶电视机、交互智能平板、家具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广州大朗国际货运物流堆场驶出,开往蒙古国的乌兰巴托,预计12天后抵达目的地。

        3月22日下午16:50分,首趟内贸货运班列经精河安阜铁路专用线,从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缓缓驶出,发往四川新都。这也标志着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内贸+外贸”的双循环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3月22日,中欧班列新乡至西欧线路货运班列从新乡经开区公铁物流园正式发车!据了解,此次新乡—西欧班列途径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过境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最终抵达比利时的列日。预计货运时间将压缩60%,成本降低70%。计划开行200列,预计发运量将达到18000TEU,货重20万吨,货值将突破7亿美元。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消息,截至3月22日,国家铁路3月日均装车达到177142车,同比增加10962车、增长6.6%,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3月22日,一列装载1500吨进口散装玉米的进口粮食“散改集”海铁联运班列在厦门海沧站顺利发车,前往江西腹地直接服务江西吉安的饲料加工企业,这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为加强海铁联运多式运输确保重点物资供应,畅通国内国际供应链推出的一条海铁联运物流新通道。

        3月22日,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迎来“力洲国运轮”,这是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取得外贸资质以来,首次内外贸箱同船作业,标志着内河首个智慧港口正式开启外贸业务。

        3月22日,据北部湾联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当日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共装631车,打破了2021年单日603车的最高装车纪录,创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开行以来单日装车发运量历史新高。

        3月23日,首趟老挝琅勃拉邦回蓉班列抵达暨“中老通”数字贸易班列测试发布会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一辆从老挝琅勃拉邦站始发的列车,满载着东南亚的货物抵达成都市双流区。与此同时,一辆从老挝万象出发的列车正向成都驶来,这辆列车参与了“中老通”一单制首单测试。

        3月23日上午,华中港航集团与湖南轻盐商贸在汉江小河港(省港口集团汉江公司)签署5000吨普货江海联运协议。根据该全程运输合同,首批5000吨襄阳纯碱将通过江海联运方式运住漳州港。

        3月23日,由海程邦达组织,在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力合作下,广东——海南集装箱班列正式开行。该班列始发自广东三水西、肇庆,采用对轨连接的方式用驳船运输至海南岛,最终到海口南铁路场站,预计运输时间为26小时左右,相比传统海运的运输时间大大减少。

        3月24日华中港航集团与湖南轻盐商贸在汉江小河港(省港口集团汉江公司)签署5000吨普货江海联运协议。根据该全程运输合同,首批5000吨襄阳纯碱将通过江海联运方式运住漳州港。

        3月24日下午5时,从铁路义乌西站驶来的满载100个标准箱日用小商品出口货物的81946次海铁联运班列,缓缓驶入宁波舟山港铁路北仑港站,标志着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全程提单转关专列首发。

        3月25日上午,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生活用品、电器、家具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长江号”从湖北咸宁站货场缓缓驶出,到达武汉吴家山货场后,经满洲里出境后,发往俄罗斯莫斯科、叶卡捷琳堡等地,全程大概需要16天。

        3月25日,一列中欧班列(齐鲁号)缓缓从临沂朱保站驶出,将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预计8天后抵达蒙古乌兰巴托。这是齐鲁号首次开通临沂至蒙古国线路,并将进入常态化运营。

        3月25日上午, 南疆地区首个铁路货运对开班列——52190次货物列车从新疆喀什火车站出发,赶赴4700公里外的山东临沂朱保火车站。借助临沂物流之都优势,专列搭载的货物将快速分拨到山东济南、青岛、淄博等城市。

        3月25日,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2号泊位扩能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建设规模为将1—2号泊位扩能改造为1个30万吨级通用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为1334万吨,项目投资13.55亿元。

        3月25日,随着一声鸣笛声响起,装载80辆东风日产乘用轿车的“穗港汽车01”号汽车滚装船,缓缓驶出广州港花都港联营码头,首航启程前往南沙港,标志着广州港珠江内河汽车滚装航线正式启航。

        3月25日,首班临沂-乌兰巴托中欧班列(齐鲁号)从临沂开行。今年以来,齐鲁号已开行422列,同比增长24%,有力支撑山东外向型经济发展。这趟班列共50个集装箱,满载轮胎、铁丝网和胶合板等物资,货值约100万美元,将用于我国援助蒙古国学校、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

        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报道,“华航汉亚2”集装箱货轮3月25日靠泊韩国釜山港卸货后,正驶向日本名古屋。该货轮于本月19日从武汉阳逻港起航驶向韩国釜山港、日本名古屋等港口,运载量较上航次上涨20%,实现船舶满载运行,创武汉至日韩直达航线单航次历史最高。

        3月26日22点10分,一列满载着50个集装箱葵花籽的“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在旗工业园区金浩特铁路物流园鸣笛驶出,开往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叶卡捷琳堡,总里程达3400公里。这是继1月12日乌拉特后旗开行首列直发中欧班列后开行的第四列,也是本月发行的第二列。

        近日,从榆林神木燕家塔站满载2900吨兰炭的集装箱班列,驶入黄骅港海铁联运中心集装站,将转运至煤炭港区杂货码头,标志着黄骅港—神木集装箱海铁联运首列班列正式开通运营。

        3月27日,盐田国际迎来长荣海运新建的10艘24000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之一的“长为”轮首航。该轮为目前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船长400米,宽62米。“长为”轮服务于长荣海运欧洲快线,该快线在华南地区仅设盐田国际为挂靠港。离开盐田港区后,“长为”轮将直接驶向欧洲。

        3月27日,“BRIGHT LAEM CHABANG”轮缓缓驶离宁波舟山港大榭招商码头,满载着集装箱踏上去往越南海防的征程,标志着宁波远洋“宁波-海防”航线正式开始运营,这是宁波远洋第一条直达越南海防的集装箱运输航线。

        自2016年3月19日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至今年3月19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运行满6年,累计接发进出境中欧班列(含中亚班列)19526列。

        3月28日太仓海事局报道,太仓港集装箱四期工程水工施工项目获评“平安工程”称号。

        3月28日中午,“华航汉亚2”靠泊日本名古屋港,将500个集装箱的出口货物全部卸载完毕。据悉,这是武汉直达日韩航线开通以来的首次满载。武汉直达日本航线是武汉开通的首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唯一直达境外的水运航线。

        3月28日,广州港物流公司传来捷报,三月以来,该公司连续中标4个粮食“散改集”海铁联运和水陆联运全程物流项目,标的运输量超15万吨。

        3月28日上午10时,满载着枸杞、氨基酸、冶金炉料、化工产品、医药原料等出口货物的86个集装箱的班列从银川南站驶向天津港,抵港后将直接装船海运至日韩、越南、印度、土耳其、荷兰、美国等国家,标志着“银川-天津港”海铁联运通道实现了一单制直达服务。

        3月28日上午,广州白云大朗站首趟中老国际班列顺利发车,标志着广州与东盟地区往来又增添一条快捷的物流通道。据了解,本趟班列运送货物共计360吨,货值约650万元人民币,货物以瓷砖、割草机、家具等为主,将从磨憨口岸出境,发往老挝(万象南),全程耗时约7天。

        3月28日,“湘粤非”铁海联运湖南吉利汽车出口班列首发,经长沙海关监管放行,160辆当地生产的吉利汽车从湘潭综保区启运,经铁路运至深圳蛇口港,转海运后预计于4月7日抵达马来西亚巴生港。这是湘粤非铁海联运首次发运汽车出口班列。

        3月28日,一列跨境货物列车满载着10个集装箱、284吨菠萝蜜,抵达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凭祥口岸物流中心。据了解,广西凭祥铁路口岸物流中心一季度进口水果运量突破万吨大关。

        3月28日,一列由13节车厢组成,满载鲜花蔬菜的中老铁路国际公铁联运冷链专列缓缓驶入磨憨铁路口岸边检货检场查验区。这是相隔5天后,又一中老铁路国际公铁联运冷链专列从磨憨铁路口岸出境。预示着腾俊国际陆港将正式启动“每周至少两列”的中老铁路冷链国际运输运营模式,也这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公铁联运冷链专列将实现常态化运营。

        28日至30日,连续三列满载着装载机、挖掘机、拌合站等机械设备的徐州中欧班列“徐工专列”,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铜山铁路货场鸣笛启程,将经霍尔果斯、满洲里口岸出境,开往欧洲及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是徐州中欧班列首次连续三天开行“徐工专列”,共计发运300标准箱,货值超5,000万元。

        3月29日上午11时许,随着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多式联运国际综合物流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一声火车鸣笛,一列50车满载天业集团聚氯乙烯树脂的“铁路快通”中欧班列正式驶出天业站。

        3月29日,一列载满印度白米、纸制品等货物100个海铁联运集装箱的班列,从钦州港东站驶出开往重庆团结村站,成为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第1615列班列,圆满完成了一季度任务目标,实现首季“开门稳”。

        3月29日上午,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强港日”当天,温州港5座5至10万吨级码头集中开工仪式成功举行。

        3月29日6时,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港集团依托大数据平台紧急开发的《上港集团防疫通行证》正式上线启用。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周勇介绍,客户可以先把集装箱运到太仓服务中心,再由船舶转运至上海港,通过“陆改水”将客户的公路运输需求分流至水路,确保物流通道畅通。

        3月30日晚,中欧班列“江苏号”无锡班列试运行成功开行,载有7个40英尺集装箱的绿皮列车从位于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的无锡西站鸣笛始发,转运至徐州铜山站集结,再通过徐州中欧班列西行“一带一路”,发往欧洲腹地国家。

        3月30日,在位于新疆伊犁州境内的都拉塔口岸国门前,装着毛巾、袜子等生活用品的集装箱通过正面吊起重机从我方直接吊放至哈方车辆上,顺利完成通关。这是自2020年4月都拉塔口岸暂停货物运输近两年来,正式恢复通关。当天,都拉塔口岸有两个集装箱逾32吨货物出口。

        3月30日16时18分,20342次满载着3136吨印度原糖、高岭土、石英砂等货物的铁海联运班列从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出,大约2天后到达贵阳都拉营站及重庆小南桠站。这是印度原糖首次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销往我国。

        3月30日11时,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中老铁路(宝鸡-万象)国际货运列车,满载着25个集装箱的谷氨酸钠,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阳平物流基地缓缓驶出。该列车经云南磨憨口岸出境,开往老挝首都万象,标志着陕西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开行。

        日前,一列装载1500吨进口玉米的粮食“散改集”海铁联运班列,从福建厦门海沧火车站发车,前往江西腹地,直接服务江西吉安的饲料加工企业。

        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项目位于沙坪坝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渝桂两地、相关省区市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的标志性项目,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该项目主体工程预计将于2022年5月底完工。

        日前,在温州港状元岙港区,从永康东至温州港的“海丰号”海铁联运专列上卸下的40个标准箱的五金产品,顺利搭乘“海丰卡加延”轮,启程前往马尼拉、林查班等东南亚港口。 

        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货物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今年前2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运货物10.78万标箱,同比增幅64.8%。

        近日,随着装载着江西省赣州市家具集装箱的“东方卡提妮”轮从南沙港区徐徐离港,驶向马来西亚槟城,广州港经南沙港铁路南沙港南站转运的首票海铁联运全程提单出口货物成功发运,这标志着“赣州-南沙-东南亚”海铁联运出口新路径顺利开通。

        安庆江海联运枢纽建设范围以安庆市为核心,辐射皖中、皖西地区,建设包含港航基础设施、港口物流、航运服务和临港产业等内容,提升港口发展能级,打造5大江海联运中心。

        湖北省通过加快干线通道建设,长江干线14个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50%以上,力争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襄阳、宜昌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打造中部非省会城市龙头,“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联手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现代产业集群。

        该专列是由山东港口青岛港、长荣海运集团、西安国际陆港投资发展集团、山东港口陆海物流集团四方依托各自物流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协同发力,为陕西地区重点客户打造的专属物流服务,标志着“西安国际港-青岛港”海铁联运双向通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该系统充分依托“船E行”大服务平台,实现泰州全港的船舶进出港预报、作业计划编排、船舶远程调度、港口服务保障和企业自主安全管理等功能全程信息化。船舶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调度计划状况,码头企业可以对进港船舶进行远程精准调度,到港船舶可以真正实现“直进直靠、直离直出”。

        今年3月份以来,山东港口日照港煤炭、焦炭集中上量,客户运力需求、港口发运量持续攀升。日照港一公司积极对接铁路部门建立沟通机制,精准开拓市场,日均煤炭进线量达到10万吨以上。火车卸车作业连续刷新单班和昼夜卸车纪录5次,首次突破昼夜卸车2200车、2300车、2400车大关。

        受疫情影响,苏州企业陆改水需求渐旺,沪太两港水上快速通道作用凸显。3月份以来,沪太两港水上快速通道累计运输集装箱59132标箱,同比上涨68%。

        近日,受上海本轮疫情影响,往来上海与江苏苏州等周边地区公路运输受限,部分企业生产物资运输遇到困难。江苏省太仓港发挥与上海港战略合作优势,进一步畅通两港水上快速通道,推动苏州企业集装箱由公路集卡直运上海港改为在太仓港水路中转上海港,有力保障企业生产物资运输畅通。3月以来,沪太两港水上快速通道累计运输集装箱5.9万标箱,同比增长68%。

        日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上升5位,跃居全球排名第25位,增速位列全球百强港口第一。

        瞄准首都物流高地的发展目标,平谷区马坊物流基地正加快建设。预计到2023年,北中南三个场区将全部建成并投用。其中北场区将建设铁路口岸功能区,开通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东盟水果班列,力争成为“一带一路”的北京起点,届时铁路和公路运能规模可达1,500万吨。

        据悉,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合作一年多来,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过5,000列,回程班列占比55%,实现双向运输平衡;发运集装箱超40万标箱,发运总量约占中欧班列30%。

        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长三角铁路分别开行海铁联运班列、中欧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1,002列、254列、4列;电煤、化肥、粮食、矿砂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障,3月份长三角铁路日均装车11,939车,同比增长8.7%。

        截至今年3月底,兰州海关所属金城海关共计监管“兰州号”中欧班列325列、标准集装箱23,462个、货运量26.59万吨、货值6.5亿美元。班列发运方式由单一铁路运输,拓展至“铁路+海运”“铁路+公路+铁路”多式联运,实现进、出口双向对开。

        近日,从荆州港车阳河港区起运的铁矿粉已送达四川某大型钢铁企业库场,共224标箱,6200吨。这标志着“荆州港—水富港”集装箱航线顺利完成双向对流业务第一轮循环,荆州港打通西南航线、开拓西南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将有力地促进港口箱量增长。

        长江航道局日前发布通告,4月1日起,长江干线安庆吉阳矶至武汉长江大桥河段海轮航道将正式开放。届时,长江上的海轮可由长江口直接航行至武汉。据悉,本次海轮航道开放的时间段为4月1日00:00时至11月15日24:00时,海轮推荐航路宽度为200米,以海轮推荐航线为中线,左、右各100米。

        近日,从山东省港口集团获悉,在疫情冲击下,1—2月份,山东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58亿吨,同比增长6.4%;累计完成集装箱54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

        中国北方第一大外贸口岸——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青岛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2万标箱,同比增长6.1%。

        近日,随着“金星国王”轮顺利靠泊广州港南沙集装箱三期码头,标志着以星仰光巴生线YGS正式首航广州港南沙港区。

        各单位如需在《中国多式联运行业月度资讯》上发布新闻的,请在本文结尾处“留言”,并留下联系方式或与中海通多式联运研发中心联系:8 刘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河南到乌鲁木齐的火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