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公映过吗什么时候禁播的

一,《活着》的第一个读者是张艺谋!

1992年刚拍完《秋菊打官司》的张艺谋,在家休息,偶然听说了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田壮壮的《蓝风筝》都已经快拍完了。

自觉得不能落后一程的张艺谋,也赶紧出去找作家写本子。

当时他相中了余华的小说《河边的错误》,可是等他找到余华一聊,才知道余华最近在写一本新的小说叫做《活着》。

本来张艺谋都准备拿着《河边的错误》的手稿走了,可是余华非说《活着》才是他最好的作品,于是张艺谋又耐着性子在余华的家里待了一会儿。

当时余华的小说《活着》还只是一个样稿,总共七万字,张艺谋看了快一下午。

看完小说,张艺谋也对余华说了实话:

这部小说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它写出了中国人身上那种默默承受的韧性和顽强求生存的精神。

张艺谋虽然很认可余华的这部小说,但是他也说了自己的担忧,那就是这部《活着》所写的主题太过于宏大了,不是90分钟的电影能够呈现出来的。

特别是福贵这个人物的一生,牵扯面太广,时代背景太复杂,即便他敢拍,电影最后也不一定能上映!

在张艺谋的建议下,余华又把小说重新修改了一下,在深度和广度上,又加了一些料,最终这部原本只有7万字的小说,被余华增加到了11万字。

而拿到修改版的《活着》后,张艺谋许久都没给余华回话,直到几个月后,张艺谋的电影《活着》都开拍了,他才找人给余华递了一句话:“你的《活着》我只能拍最不出彩的前半部分了!”

彼时的余华,却被另外一件事弄得焦头烂额!

二,没一个杂志社敢发表,没一个出版社敢出版!

90年代,作家出书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先在杂志社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文章,而写完《活着》,余华也想要找一家杂志社出版。

彼时余华虽然不是什么知名作家,但是在文坛也小有名气了,可谁知道当余华将《活着》的手稿寄出去的时候,往往都是十天半个月没有一个回音。

最后余华受不了,于是自己亲自拿着手稿去杂志社找相熟的编辑,有人吞吞吐吐,有人闭目不见,直到后来才有一个编辑对他说了实话:“写的内容太大胆了,估计没有一家杂志社敢发表!”

就在余华都决定把这部小说压在箱底的时候,突然他接到了这么一个电话,对方说:“他们想要在杂志上连载这篇小说”。

余华好奇道:“别的杂志都不敢发表,你们是什么杂志社啊,怎么还主动给我打电话?”

对方答道说是“收获杂志社”!

余华想了半天,才忽然想起来巴金不就是在《收获》杂志社当主编吗?

正是在巴金的支持下,余华的这部小说终于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只不过在杂志发表了,并不代表余华的这本小说就可以出版了,在真正出书之前,余华还要等上好几年。

1994年,张艺谋拍完了电影《活着》,没经报备,他就拿着这部电影去戛纳电影节参展了,当天,几乎所有的老外都被这部电影给迷倒了。

先从国外火,尔后这把火烧到了国内,几乎所有人都在一夜之间,张艺谋的新电影《活着》在国外拿了大奖,而葛优也凭借这部电影在戛纳电影节拿了影帝。

张艺谋拿奖,余华也跟着光荣,也是搭了张艺谋的光,国内立马就有出版社联系到了余华,说想要出版他的小说《活着》。

三,出版2万册、销毁1万册!

余华说张艺谋是自己的贵人,之前他找出版社都没人搭理他,现在电影一火,出版社都找上门了。

最后余华敲定了由长江文艺出版这部小说,首版2万册,余华当时还信心满满觉得肯定能马上被一抢而空,可谁知道还没有等他的书买几天,另外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

那就是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因为私自去戛纳电影节参展在国内被禁了,起初余华得知这个消息还不相信,可是随后出版社那边就给余华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这2万册书怕是要砸手上了。

余华问为什么?出版社那边说道:“还能有什么啊,托电影的福,你这部书也被禁了,卖了的就卖了,剩下的我们只能当废纸处理掉!”

最后还是出版社好心,问道余华要不要这些书?

余华说要,毕竟自己的心血,被人当废纸处理了,怎么他都舍不得。

几天后,出版社那边就给余华运来了几麻袋的书,拿到书,余华楞了好一会儿。

一天后,余华就开始骑着三轮车,驮着这几麻袋的书,到处给朋友送书。

最后出版社那边清点了一下损失,总共出版了2万册,大概销毁了一万册,可以说是血亏了!

后来张艺谋知道了这件事,专程给余华打了一个电话道歉,说没有想到会连累余华。

只不过让余华和张艺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几年,不管是电影还是小说,都在民间慢慢火了起来,观众到处找张艺谋的盗版光碟,读者到处寻人问有没有余华的小说《余华》。

也是这个时候,英、法、德、意、日、韩、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汉学家纷纷开始翻译这本小说,可以说一夜之间,余华就火遍了全世界。

到了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起,再到他的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止,余华终于走到了国内一线作家的舞台正中央!

从首版出版的2万册,最后销毁1万册,到如今的一版再版,书中的“福贵”用了60年,而余华也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

而在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恰好张艺谋接受了一档节目的采访,有人让他列举一部自己觉得拍的最好的电影。

张艺谋毫不犹豫的说出了《活着》,他觉得自己当年只是拍出了余华小说《活着》的一二,另外最精彩的一大半,他都没有拍出来。

而记者问那你为什么不接着拍《活着》?

张艺谋笑道:“如果我只拍《活着》,可能活不下去了”!


最后,我建议你们可以看看这部张艺谋奉为至宝的小说《活着》,如果你没看过小说原著《活着》,一定不要错过,如果你已经看过这本小说,也可以收藏这个“典藏”的版本。


只要19.6元,也就是一杯奶茶的钱,便能让你领略余华小说带来的震撼确实值得,点击上方横幅即可购买!

作者:银盐空间,来源:

没有灵感,对于创意工作者来说,绝对是除了996之外头秃的一大主谋!当文艺电影、摇滚乐之类的元素早就被用滥,廉价且无内涵的设计层出不穷,打着情怀的名义割韭菜的例子比比皆是的时候,我们到哪还能找到真正将电影、音乐文化、建筑设计理念完美与设计结合的作品呢?

今天,就让我们打开思维,走进时装秀场,感受设计师们是如何透过服装设计,来诠释电影、音乐、建筑的艺术内涵吧。

01库布里克死忠粉在此!

日本设计师高桥盾(Jun Takahashi)向来以大胆反派的设计概念而闻名,其在1994年创立的服装品牌Undercover主打街头风,有着浓郁的超现实、唯美、诡异风格,推出后便迅速成为日本潮流代表品牌之一。

高桥盾喜爱在设计中加入电影元素,Undercover 2019秋季男装秀场上,他以大导演库布里克的经典反乌托邦电影《发条橙》为灵感,将矛头直指当下病态的社会。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疯狂的故事,片中大量性与暴力的情节让影片在全球多个国家遭到30多年的禁播,库布里克去世后,影片才得以和观众见面。

高桥盾将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提取出来,加之羽毛帽、假面、斗篷、教鞭等元素,色彩惊艳吸睛,恐怖、诡异的气息铺面而来,让人在秀场却恍如置身影片现场,分不清虚实。

作为死忠粉, 库布里克最为著名的《2001:太空漫游》自然不能少。

在Undercover 2018秋季秀场上,影片中寓言般的庄严巨石成为了走秀背景,高桥盾除了将影片的灵感带到秀场,现场还真的出现了穿着宇航员服装的模特,每一步的行走就如在太空舱漫步。

「Human Error」「Warning」「Computer Malfunction」……无处不在的标语,充满了戏谑和超现实意味,仿佛一下就将人拉到了那场惊险的太空之旅中。

03以街头潮流诠释黑泽明美学

Undercover 2020秋季秀场,高桥盾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则是以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电影《蜘蛛巢城》为灵感的秀场大作。

日本武士、僧侣、巫女……不同的电影角色造型元素被拆解重构,并融入西方古典元素,高桥盾再一次透过街头潮流,诠释了经典电影的美学所在。

04柏林苍穹下的孤独天使

Arthur Arbesser是维也纳设计师Arthur Arbesser在意大利创立的服装品牌,不同于大多数意大利时装品牌奔放华丽的风格,Arthur Arbesser的设计以利落的线条和精简的轮廓令人耳目一新。

在Arthur Arbesser 2017 秋季秀场上,除了能感受到色彩浓郁的意式风情,也能从一袭黑中寻觅到影片《柏林苍穹下》那位身着黑色长袍天使的孤独与悲伤。

05《霸王别姬》式的宫廷幻梦

细数仙气飘飘的时装品牌,除了Elie Saab和Rodarte,来自英国的Marchesa凭借昂贵的布料材质、精细的车工、特殊的剪裁火速上位。

这组Marchesa 2017 秋季秀场Look中,设计师Georgina Chapman与Keren Craig就从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与中国古代王朝提取灵感,结合品牌的性感特色,打造出一场梦幻绝伦的宫廷幻梦。

06神秘的《双峰》小镇密语

美国鬼才导演大卫·林奇的《双峰》自1989年播出以来,片中那扑朔迷离的剧情以及种种诡异的细节总让人背后一凉。

2017年的MSGM秀场,设计师Massimo Giorgetti便将片中迷雾森林、玫瑰、猫头鹰、几何图形等关键象征元素运用至服装设计中,加之以品牌时髦、趣味的设计,让整场秀既灵动又富有别具一格。

上演希区柯克式惊魂剧情

惊悚片爱好者一定都对希区柯克的作品不陌生,「书本手拿包」开创者法国服装及配饰品牌Olympia Le-Tan则在2017年推出以希区柯克影片为灵感的服装,重现影片中60年代的穿搭风格,复古风浓郁。


直接将《惊魂记》片名印在衣服上。

《迷魂记》中的造型依然经典?

01再掀60年代华丽摇滚风潮

「时尚与音乐间有着深深的爱,我从未将它们视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Gucci 2019早春系列秀场则出现了以80年代摇滚巨星着装为灵感的造型 —— 浓妆、皮革、皮草、紧身衣、亮片,无不呈现着那个年代的摇滚华丽风潮。

而在Gucci 2020早春系列,则出现了兼容古典与现代Gucci Band,设计的字体被放大到吉他包上,展现着属于Gucci的独特音乐态度。

说起朋克文化,除了Sex Pistols乐队,再能想到的就是朋克教母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了!从1971年「Let It Rock」服装店开始,她身上那股叛逆的朋克精神就跟随她走到了现在。

无论是70年代朋克标准的锁链、破洞、穿刺、夸张的发型还是后来前卫的印花、奢华优雅的舞会礼服,Vivienne Westwood的设计都在向人们传递她的叛逆美学,一种挑衅和尊重兼具的信仰哲学。

就算没有听过Joy Division的歌,你也一定见过这个标志,它是专辑《Unknown Pleasure》封面,由设计师 Peter Saville设计。强烈的黑白对比,这一串脉冲波显得格外魔性。

这张专辑在后来成了摇滚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这串脉冲波也跟着火了,人气居高不下。除了上面提到的音乐设计,Raf Simons与Peter Saville更合作了2018年春夏系列,将Joy Division、New Order与赛博文化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Antwerp Six(安特卫普六君子)的成员之一的Ann Demeulemeester,擅长以不对称结构主义剪裁方式展现服装的美感,那些精细剪裁的长西服、黑马甲、垂感长裙、薄衬衣,无不令人惊艳。

而要说设计师的灵感缪斯,当属摇滚诗人Patti Smith了。在摇滚界被称之为精神领袖的她也算得上是时尚ICON,从Demeulemeester第一次见到Patti Smith - Horses专辑时,她就被封面上的造型给吸引住,两人的联结也由此开始。

Patti Smith这么评价Ann的设计:穿她的衣服,我能做自己。

在Patti复出后的每一场演出,她都会穿Ann设计的衣服,此外,两人还共同进行艺术创作……哥特诗人与摇滚诗人能在这个时代进行合作,简直是神仙组合。

01令人叫绝的未来感设计

这条极具未来感的裙子实在令人屏息,三宅一生SS 2014将西班牙马德里Caixa画廊的楼梯设计运用到服装上,银色的机械质感、明亮的光泽配合着简洁利落的廓形,除了感叹美,还是美!

02默片科幻经典中的建筑灵感

Delpozo品牌创意总监Josep Font以默片时代的经典《大都会》中art deco建筑为灵感,设计出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图案,并以不同的色系组合赋予每一件衣物表现主义般的怪诞感。

影片中的许多宗教元素如五芒星、巴别塔等标志也被Josep Font运用到设计中,种种宗教隐喻透过服装便一目了然。

艾斯特哈泽宫是一座位于奥地利艾森斯塔特的洛可可式宫廷建筑,进入其中,你一定会对室内美轮美奂的壁画与墙壁装饰所惊艳,而当这些梦幻的图案被Dior设计师带进秀场,呈现的又是另一番别致的风景。

04衣服也有如建筑般的流畅线条

英籍伊拉克著名建筑师Zaha Hadid的作品以大胆的造型和优雅的流线形设计闻名,除了在建筑界影响了无数建筑师,她的设计也是众多时尚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例如Milly的设计师Michelle Smith就对她的设计非常迷恋,2016年的Milly秀场上,模特穿着的这件服装灵感便来自Zaha Hadid的流线型建筑。服装采用了一种厚棉材质面料,并利用它极易塑形的特性在服装中创造出了和Zaha建筑一样流畅的线条,性感又富有张力。

05从中东建筑中创造出飘逸少女气息

Chloé设计总监Clare Waight Keller相当迷恋伊斯兰教建筑,那些重复的几何图形与植物花纹构成精美的图案、拱窗、门的元素统统被运用至Chloé 2016的春夏秀场,散发出浪漫的田园度假气息。

在快时尚当道的现在,Clare Waight Keller认为时尚纯真的精神更难能可贵,这场秀中,少女的青春和乐观,灵动和轻盈,都藏在那些颇具90年代风格的蕾丝与镂空的设计中,生活的简单、舒适、自由状态仿佛触手可及。


线上逛时装秀时间结束啦!
在感叹这些时装设计师能够透过设计传递艺术之美的同时,小编心里也坚信,他们一定都是抱着比常人更多的热爱与思考去理解、解构这些艺术作品,才能创造出这样令人惊叹的服装吧!

你最喜欢哪位设计师或品牌的设计作品或理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霸王别姬公映过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