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成的六大因素的形成条件有什么?

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①位于江汉平原中心,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
②承东启西,交通便利,腹地广阔
③高等院校集中,教育发达,科技力量强
④煤、铁资源丰富,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本题考查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讫点,河口位置等。武汉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所以属于两条河流的汇合处。承东启西,交通便利,腹地广阔;高等院校集中,教育发达,科技力量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以上是关于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位于江汉平原中心,汉水与长 的参考答案及解析。建议大家看完问题先作答、再查看答案哦!


  华图试题检索系统()是服务于考公试卷题目解答、职业考试试题解析的专业找答案系统,千万题库供用户查询,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提供文字搜题方式,秒出解析答案,实现搜题最佳体验。

试题答案何处找,下方扫码见分晓!

  华图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为您提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及综合应用能力等相关试题答案解析。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你以为刷题就是不停的找题去做?NO,NO,NO!刷题也是有技巧的。高效地刷题,让你事半功倍。。关注广东华图教育微信,政策问题实时答,考试信息不漏看。


  特别说明:平台所收集的试题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主要内容 第4 章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1. 生产方式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因素 2. 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新初二下册,到了会考前期,一定要做好复习,知识点记住,背熟,平时的试卷也结合起来看看。会考摆正心态,平和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单元 从宇宙中看地球

1、赤道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 千米。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0W向东到160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0)

(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 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 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 海拔在1000m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 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

(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

其相对高度(n-1)×d≤△H<(n+1)×d(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3)计算陡崖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3、根据等高线判断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河流流向的判断:

①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②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结合地形特征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60C;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少。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根据等高线判断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选点:水库大坝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库区多选在“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区;露营地应在等高线较稀疏的坡地或高地,避免靠近河流,避开谷地和陡崖,以避免洪水、泥石流和滑坡。

(2)选线:公路、铁路修建多沿等高线延伸,即与等高线平行,尽量少穿越等高线。“之”字形道路是为了降低坡度。引水线应尽可能从地势高处引向地势低处,使水自流。

(3)选面: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区分布三方面表述。

满分术语:地形以××为主;主要分布在××;地势××高××低;地形崎岖或平坦;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广布等。(地势高低可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或根据河流流向判断)。

第二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的特殊性——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1、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2、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二、航天基地的区位条件分析:(评价时注意从有利和不利角度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有利于发射和跟踪,如我国西北地区的酒泉发射基地。

2、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如海南文昌发射基地。

3、地势因素: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4、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5、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6、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航天装备运输。

7、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三、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描述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

(1)全球的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我国的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我国太阳辐射高值中心在青藏,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包括纬度、昼长、地势和天气四大因素

①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②昼长因素:白昼越长,则日照时数越多,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③地势因素: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获得太阳辐射多;

④天气因素:晴天,云层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获得太阳辐射多。

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五、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扰动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地高空出现“极光”现象;影响(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第三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东经度数增大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除两极外,其余都相等,约为150/小时。

②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纬度和海拔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赤道线速度为1670km/h,南北纬300为1447km/h,南北纬600是赤道的一半,为837 km/h,由此可判断高、中、低纬。

(1)同经度同地方时,不同经度不同地方时。经度每隔150地方时差1小时,10差4分钟。

(2)光照图中已知地方时的确定:

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1)时区计算: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2)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

(3)世界时:即0(中)时区的区时,也是00经线的地方时,又叫国际标准时。

1800经线0时经线,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0经线为新的一天,其余为旧的一天。

三、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1、晨昏线的判读:顺着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

2、晨昏线的主要特征: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2)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

(3)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为春分(3月21日)或秋分(9月23日);与极圈相切,为夏至或冬至。

夏至(6月22日)的判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冬至(12月22日)的判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5)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 解题时知道晨昏线,一定要绘出夜半球。

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即地转偏向力)

(1)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北右南左)

(2)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流向右偏,则右岸侵蚀严重,左岸堆积明显。南半球反之。河流向哪岸偏,则哪岸侵蚀。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2、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1近快,7远慢)

①大小: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大小为23.5°(23026,)。

②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③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①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日变化: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地方时为12时。

(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①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②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受太阳直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3.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半球,则纬度差为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不同半球,则纬度差为两点纬度相加。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 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房屋朝北。

③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④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于赤道处,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5°N,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特点有: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从北极圈到南极圈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赤道昼夜等长。

③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5°S,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特点有: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从北极圈到南极圈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赤道昼夜等长。

④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向南移动,则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与极圈之间,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对应关系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则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常规计算:根据昼弧或夜弧所占比例计算或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规律计算: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的夜长。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地球的圈层与地壳物质循环

1.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① 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② 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莫霍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减慢。

③地壳的特点:厚度不均(陆地平均33KM,海洋平均6KM);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在海洋上缺失。

软流层(400KM):位于上地幔,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⑤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⑥地核中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部圈层判读方法:先找莫霍面和古登堡面(2900KM),区分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在地幔中找出软流层(400KM),确定出岩石圈(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1.三大类岩石及其特征

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喷出岩(玄武岩,表面有气孔)和侵入岩(花岗岩)。

沉积岩经外力作用形成,代表岩石有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其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上新下老)和含有化石(常见沉积矿床,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形成喀斯特地貌,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地下溶洞广布,导致地表水下渗严重。

变质岩经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形成,如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岩层的形成顺序:沉积岩层,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岩浆岩层,岩浆侵入晚于被侵入地层;变质岩层,晚于相应岩浆岩地层。

2.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

岩浆:“三进一出”或“一进一出”,一进是变质岩,一出是岩浆岩。

沉积物指向一定是沉积岩,岩浆如果出来的是两个箭头,一个是喷出岩,另一个则是侵入岩。

第二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它们共同塑造地表形态。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使地表趋于平坦。

(一)褶皱(岩层受水平挤压而弯曲变形,由背斜和向斜组成)

①看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②看岩层新老关系:岩层中间老、两侧新的是背斜,中间新、两侧老的是向斜。

①正态地形(内力挤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凹陷,形成谷地。

②倒置地形(外力侵蚀):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反而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3、应用:背斜储油气;宜建隧道(原因是拱形构造,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向斜储水。

成因: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压力或张力而断裂、位移。

在相邻的两断层间的岩块,相对下沉的为地堑,常形成谷地,如汾河谷地;相对上升的为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如庐山、华山、泰山

应用: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因为断层处地壳不稳定;断层处易于找泉水,原因是地下水易沿断层线出露;断层处易发育成沟谷(因为断层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2、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①板块碰撞挤压(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被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链、南美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高原和山脉,如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②板块分离张裂(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和大西洋。

4、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流水侵蚀:瀑布、峡谷(V形谷)、沟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④风力沉积:沙丘、黄土高原

⑤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如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

⑥海浪侵蚀:海蚀地貌(海蚀柱、海蚀崖)

注1: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如海蚀崖、海蚀柱等。

注2:河流上游高山峡谷,表现为流水侵蚀;中游河道变宽,为流水搬运;下游平原地形,为流水沉积,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河道比较弯曲时,不论哪个半球,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五、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有褶皱,说明经历了水平运动;有断层,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先地壳下降,后沉积作用;先地壳上升,后外力侵蚀。

第三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1、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

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的热量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把热量还给地面。(即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两种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白天气温高低用削弱作用解释,晚上气温高低用保温作用解释;比较温差大小既要讲白天的削弱作用,又要讲晚上的保温作用。

不分白天黑夜的,则用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少来解释,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高,大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低);CO2增多,全球变暖(CO2增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解释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措施: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积累。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导致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3.两个方向:垂直方向(与冷热有关,热上升冷下沉);水平方向(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4.等压面的凹凸关系: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上凸;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2.山谷风: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白天山顶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顶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山风。

3.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是关键。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确定南北半球后,画出风向(北右南左,近地面风向偏转300-450,高空风偏转900);读出风向(风的来向)。

2. 风力的判断:同一幅气压形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

3. 判读天气状况: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无论是南北半球,一定是左冷右暖。

4. 判断季节:大陆上形成低压,说明陆地比海洋气温高,为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上形成高压,说明陆地比海洋气温低,为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第四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1)天气: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降水位置:冷锋锋后雨。

(3)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的沙尘暴、一场秋雨一场寒。

2.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1)天气: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2)降水位置:暖锋锋前雨。

●锋面过境前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的是暖锋。

3.准静止锋:6、7月份江淮地区的梅雨;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降水特征:阴雨连绵)

1.气旋(低压系统)

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实例: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台风(热带气旋)。

2.反气旋(高压系统)

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实例:7、8月份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副高);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亚洲高压)。

● 过境前后,气压先降低后升高的是气旋;先升高后降低的是反气旋。

第五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

一、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

1、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炎热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温和湿润;极地高气压带寒冷干燥;低纬信风带炎热干燥;中纬西风带温和湿润;极地东风带寒冷干燥。

● 绘制气压带风带简图。

1.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的影响: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着高压区域。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着低压区域。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

分布在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北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

夏季盛行西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东北风,温暖干燥。

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 1月份,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因此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形成西北风。

● 7月份,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风。

● 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多旱涝、寒潮等灾害(不利)。

1、根据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年降水量750—1000mm)

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1500—2000mm),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⑤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⑦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⑧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⑨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 6、7、8月,气温最高,为北半球;12、1、2月,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最冷月均温﹥150C, 为热带;最冷月均温00C-150C,为亚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0C,为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0以上,但最热月均温在200C以下,气温年较差小。月均降水量﹥50mm为多雨,<50mm为少雨。

3、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① 4处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的影响);和中美洲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的影响)。

② 非洲赤道地区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白昼的长短等,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

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2)地形(高度、地势):

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阳坡温度高,阴坡气温低。

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温度高。 高大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温度高。

背风坡,焚风效应,温度高。

距海近,海洋性越强,与同纬度陆地相比,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

深居内陆,距海远,大陆性强,与同纬度海洋相比,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1)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低气压带、西风带、夏季风影响降水多;高气压带、信风带、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2)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比较:

1、先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包括气温高低(1月均温、7月均温、年均温)、气温年较差大小

2、再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包括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小

1、环节:蒸发(包括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类型: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3、意义:塑造地表形态;促进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和补充。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①人类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②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减少洪涝灾害;

同时使蒸发增加,降水增多,调节气候。

③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下降;减弱湖泊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④城市路面硬化:下渗减少,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造成城市内涝。

⑤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饮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

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① 雨水补给: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变化大体一致。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

②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升高,冬季的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

③ 冰川融水补给:径流量与气温变化相一致。如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河流。

④ 湖泊水补给:湖泊对下游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使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小于上游河段。

⑤ 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具有普遍性。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汛期的时间及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长短、流速的快慢及是否含有水能资源等。

1、流域开发的条件:水能资源(径流量大、落差大);地形、地质条件;市场条件;工程条件。

例:水能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移民少;淹没土地少;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脆弱,易破环。

2、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先分析流域的水资源开发(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旅游、养殖等),再结合流域其他资源状况、环境问题来分析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以长江中游的湖南、江西为例:开发水能资源;发展旅游业;多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治污染。

3、河流发展航运有利条件:

①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水流平稳;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② 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运输量大。

有利:中下游江阔水深,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流程长,通航里程长;流域内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 不利:水位季节变化大。

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由低纬流向高纬。寒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由高纬流向低纬。

暖流经过水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经过水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高高低低)。

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为洋流的流向。

2、影响因素:盛行风是主要动力,其次还受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等因素影响。

● 绘制模式图,结合模式图理解记忆,在模式图中找出哪些是风海流。

(1)副热带环流: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副极地环流: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北逆南无、东暖西寒”。

(3)西风漂流:南纬40°—60°,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4)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顺冬逆(原因: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常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来判断季节,请务必记牢!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水热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有重要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有关。

(2)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如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和英国的北海渔场;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3)影响航海:顺流航速快、省燃料,逆流航速慢、耗燃料;寒、暖流相遇常形成海雾;洋流从高纬度地区带来冰山,不利航运。

(4)影响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形地貌等。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若综合题中出现要求“描述该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请从以上这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以我国西北为例: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欠发育,多内流河;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地貌多荒漠戈壁。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赤道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以热量为基础,在低纬、高纬最为明显。自然带大体上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二)从沿海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以水分为基础,在中纬度最为明显。自然带大体上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从沿海向内陆往往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先增加后减少。因此基础条件是水热状况的变化,自然带大体上垂直更替,水平延伸。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相似。

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60C.所以从山麓到山顶垂直自然带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雨林带、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灌木林带、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冰川带。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即山地物种丰富的原因):纬度与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垂直带谱越复杂。

3.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影响因素:

① 不同山体的比较: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

② 同一山体的比较:阳坡,热量条件好,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同一海拔气温要高于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

4.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① 温度因素——低纬温度高雪线高,高纬温度低雪线低;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夏季气温高雪线高,冬季气温低雪线低。因此,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

② 降水因素——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③ 地形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3.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

① 温度——温度高,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高;温度低,热量不足,山地林线分布低。

② 降水——降水多,山地林线分布高;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低。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优: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发电成本低; 缺:能量密度低、受季节影响,风速不稳定、贮存输送困难。

自然:风力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市场需求量、资金技术状况、风电优点、风电用地、政策条件。

例:江苏发展风力发电的优势条件:地处沿海,夏秋季节夏季风影响大,风力资源丰富;地形平坦;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国家政策支持;风电清洁无污染,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例:西北地区建设风力发电场的区位条件:

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地形平坦。

不利: 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技术落后。

优: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能量巨大; 缺:能量密度低,利用困难;受天气影响大;占地广,投资大。

自然: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能源需求量大;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发达;光伏产业基础好;政策支持。

三、自然资源分布特征的描述:

资源的种类、资源的数量(储量)、资源的分布(分布广或者分布集中,集中在哪里?)等。

我国南方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为例: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广。

①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飓风)、寒潮、低温冻害、沙尘暴等。

②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③海洋灾害: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

1.洪涝: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的中下游。

自然: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且河道弯曲;下游地势低平,泄洪不畅;人为: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

工程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中游:退田还湖;修建分洪区;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非工程措施(通用):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强宣传,提高防灾抗灾意识;建立紧急撤离计划和应急机制。

(1)分布: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

(2)危害:粮食减产,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

(3)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1)分布:东南沿海的夏秋季节 (2)成因:热带气旋

(3)危害:狂风暴雨、风暴潮 (有利:可缓解南方夏季高温酷暑和干旱)

(4)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提高防灾抗灾意识;建立紧急撤离计划和应急机制;营造防护林等。

(1)时间:冬半年(春秋季危害大),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

(2)成因:冷锋带来的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3)危害:农作物冻害、交通受阻、通信中断、不利于人们出行。

(4)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耐寒作物;发展大棚农业;提前做好防寒工作。

(1) 分布: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 危害:诱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摧毁建筑物;危及财产及生命安全;影响交通与通信。

●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发生在岩石圈。

(1)分布:我国西南地区

(2)成因: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不合理人类活动。

(3)危害:摧毁建筑物;危及财产及生命安全;影响交通与通信。

3.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提高防灾抗灾意识;建立紧急撤离计划和应急机制;加固建筑物,避开危险区。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自然原因是目前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遭破坏,导致二氧化碳增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

(1)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加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海岸线缩短;影响沿海水产养殖;破坏港口建设等。

(2)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3)增加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4)影响农业生产,中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干,作物减产;高纬度地区热量增加,作物增产;但世界粮食总产量减少。

(5)影响工业生产,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总体上能源消耗增加。

(6)扩大疫病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三、应对全球变暖策略: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

(3)适应气候变化:培育新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第四讲 地貌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平原地区的聚落相对集中,山区聚落相对分散,山区聚落多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

2、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 、棋盘式格局;南方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道延伸(取水方便、水运便利),呈条带状。

3、我国西北地区,聚落多分布在绿洲上,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4、青藏高原,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如雅鲁藏布江大河谷。

5、山区和平原聚落分布特征比较:从规模、密度、分布形态三方面比较。

与平原比较,山区聚落规模小,密度小,沿河流(河谷)分布,呈带状。(平原聚落规模大,密度大,大多呈团聚型。)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尽可能多的经过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线路呈“之”字形,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降低道路坡度。

2、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首先建造成本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3、山区和平原交通分布特征比较: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路密度、线路形态三方面分析。与山区相比,平原地区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线路密度大,呈网状。(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以公路为主,交通线路少,呈条带状。)

第二部分 精析人文地理·探究活动之“因”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一、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问题:

①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特点是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过大。产生的影响有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措施:实施计划生育。

② 大多数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影响有: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建全养老保障体系、延迟退休。

③ 我国的人口问题: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出生率快速降低,目前人口增长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有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较多;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增多。影响: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孤单。措施:放宽生育政策,延迟退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注意与发达国家区别)。

(1)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迁入地:缓解劳动力短缺;促进经济发展。会加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压力、社会治安等问题。

②对迁出地:缓解人地矛盾和就业压力;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但会导致人才流失,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地区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① 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② 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③ 地区生活、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④区域开放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

城市多形成于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的中纬度地带;热带地区的城市往往分布在高原上;河流的入海口和交汇处往往形成大的城市(水运便利、取水方便);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等交通便利的地区易形成城市。

二、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1、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形成城市群体系。

3、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4、原因(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

5、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水平高,速度放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①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

②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临近﹡﹡﹡;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城市等级体系合理;交通发达,城市间互联互通便捷;政策支持等。

2、城市群建设的措施: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加强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体系;加强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增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增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发展水平;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

(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加重;影响水循环,形成城市内涝;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耕地面积减少。

五、城市问题及其整治措施:

1、 城市问题: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社会治安差(五大城市病)

2、 整治措施: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保护城市湿地;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建设生态城市。

第二讲 城市等级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等级的高低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

2、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多、相距较近、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级别最高的城市,其次是南京、杭州等省会城市,然后是南通等地级市、再次是海门等县级市。(解题时主要看图例即可)

1.商业区:要求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主要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人口昼夜差别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相反)。

布局原则: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利;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

2.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一般位于城市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便于居民购物和上下班。分为低级和高级住宅区(社会因素)。高级住宅区的布局:位于城市外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靠近外环路等交通干线;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势高;靠近文化区、风景区等。

3.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区分布在市区外缘的原因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市区外缘地价低,环境容量大)。

4. 绿化带主要分布在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净化大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弱噪音等)

5. 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两个因素: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2)历史因素:如北京市中心是行政区而非商业区。

(3)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如国外城市中唐人街、黑人区;如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6.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分析:要分析风向、河流的流向、以及位置和交通通达度。

建设城市通风廊道的作用:让郊区的风吹向主城区,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城市的雾霾和热岛效应。

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文化,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通过建筑景观和格局表现出来。如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自然灾害)、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种植历史、工业基础等。

以我国东北三江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

自然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政策支持。

注意:一般而言,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方具有地形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或有灌溉水源、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扶持等有利条件。但就气候而言,降水多的低纬地区往往具有水热条件好的优势,降水少的地方往往具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优势。

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分析还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等。

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西北: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资源不足。 华北:土壤盐碱化、水资源不足。

黄土高原、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森林锐减。 洞庭湖、三江平原等:湿地减少。

我国不同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北方:旱涝、寒潮、沙尘暴、大风等; 南方:旱涝、台风、暴雨等;

西南:旱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发展灌溉农业的决定性条件。如我国西北地区。

● 纬度高,热量不足,如我国东北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如我国青藏高原;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夏季炎热干燥或全年降水少,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 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平原发展种植业,山地、高原发展林牧业。平原地区有利:地形平坦,利于耕种;不利:不利于排水,易涝。

● 土壤影响农业产量: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山地地区,地形坡度大,土层薄;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红壤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

● 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高,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较低。

● 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民改粮食作物为种植花卉、蔬菜、瓜果,发展乳畜业等,主导因素是市场

●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提高单产的主要途径:发展科技,培育良种;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破坏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水漫灌导致土地盐碱化;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大量施用农药导致土壤污染。

三、区域农业可持续的措施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科技,提高单产;培育良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包括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有利: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喜食稻米的习惯,需求量大。不利:季风气候,旱涝频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3、生产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水利工程量大、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的地区)。

2、作物:小麦、玉米(旱作作物)

3、区位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科技发达(发达国家)。

4、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

1、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2、区位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3、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给我们的启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培育良种牛。

1、分布:西欧、新西兰、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2、区位条件气候温凉、潮湿,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平坦,草场面积广阔;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3、生产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

五、混合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相当)

1、典例: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

2、生产对象:种植小麦和牧羊;

3、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合理安排农作时间;对市场的适应性性强。

4、我国的混合农业典例是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二)工业区位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工农业基础。

环境条件: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

以上海或长三角工业发展条件为例:

有利:临江靠海,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扶持;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科技水平高;工农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不利: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形成的六大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