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老版很早以前的古装电视剧剧,男主戴的是假辫子,年代是明朝或者清朝,内地的片子?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写道:“一旦持剪刀,剪我半头秃。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

这首诗充分写出了汉人百姓对清朝实行剃发易服的反感。

所谓“剃发易服”指的是清军入关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已经征服中华民族,要求全国百姓改为满洲女真发型。


而且这个满洲发型还是属于满洲女真底层人的发型,因为满洲皇帝是不剃发的。


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甚至顺治帝和康熙帝都有明显的鬓角,这说明满洲女真的最高统治者和贵族们并不一定要进行剃发成辫子,他们的发型说明了一切。


在我们印象中,清朝男子的发型就是影视剧里面的“阴阳头”,即剃掉头部前半部分头发,只留后半部分的头发编成长长的辫子垂在背后。但其实这都是历任导演和电视剧给我们塑造的虚假印象,在清朝的长达270年的统治中,满洲女真以外的男子可以剃阴阳头的时间很短很短。

1644年,吴三桂出于自身利益的着想,打开山海关,引导清军入关,清朝大败李自成,李自成弃北京城逃回陕西,北京城被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所占领,自此开始满洲女真对全天下的统治。


不久后,随着李自成的大顺军、南明弘光政权先后覆灭,清朝认为自己已经高枕无忧。

满洲统治者多尔衮为了压制其他民族的文化自尊,清朝颁布剃发令,强令全国各地必须进行剃发易服,引起全国各地百姓的极大不满,全国各地起义此起彼伏,清朝决定进行武力镇压,到处屠城,屠杀千千万万的百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孝道,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这是汉人遵循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剃发对于当时的汉人百姓而言,是一件完全不能接受的大事。


各地人民奋起反抗,但奈何没有曹操式的枭雄领导,只是一盘散沙,为此遭到清军的疯狂镇压,清朝为此丧心病狂,疯狂屠戮百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各式各样的屠城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因为清朝统治者认为剃发易服的成功与否直接代表着其他民族是否归顺清朝,归顺满洲女真统治的标志。

那么清朝初期推行的剃发标准究竟是什么样?

有史料记载,满洲女真的发型,是金钱小顶,也称金钱鼠尾辫。

什么叫金钱鼠尾辫?满洲女真一般在头顶上只留下一枚铜钱大小的头发,一般编成一到两个小辫子垂下,辫子要细到能穿过铜钱中间的孔为标准。


如果留下的头发面积比一枚铜钱大,就会被处死,为此清军处死许许多多无辜的百姓。

就有一位举子没按要求来,被摄政王多尔衮知道后,多尔衮随便一瞥,随即批上五个字:“着就彼处斩。”

不仅这位举子无辜抄家被斩,连他的家人、附近的邻居乃至地方县官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连带惩罚。

在古代,举子已经属于社会的中上层人物,一个王朝的统治阶级,这件事让士绅和百姓们知道清朝的态度,要不臣服,要不反抗到底,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多尔衮这一手虽然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也起到了坚定汉人士绅百姓反抗清朝的决心。


金钱鼠尾辫一直沿用到乾隆朝,甚至更晚,在1793年英国大使马嘎尔尼出使清朝,一同前往的英国画家画了很多当时清朝的建筑、人物等各式各样的画作,在这些作品中,清朝的男子依然是严格按照头顶发辫铜钱大小来进行的。

这也符合相关史料,因为史料记载到了嘉庆朝或者道光朝,汉人蓄发的要求才逐渐被放宽,但是放宽的也有限,这不是因为清朝统治者宽宏大量,而仅仅只是清朝此时对国家的掌控力变低了,无力再对汉人进行高压政策。

真正的阴阳头出现,已经是晚清时期了,这时候已经离清朝开国过去了长达200年之久,真正的阴阳头从出现到消失其实只要几十年而已。


之所以变成阴阳头,除了清朝统治者已经无力管控国家之外,还有时间长了,不用再担心汉人百姓的逆反,不仅明朝遗民死光了,连他们的后代也所剩无几,再加上满洲女真的金钱鼠尾辫发型的确丑,为此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都没有严格遵守这种满洲女真发型,时间久了以后,满洲人也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这一下不仅汉人,就连满人也为了美观,剃发的时候只剃掉一小部分头发,留下大部分头发。

这两者虽然是一脉相承的辫子发型,但从外观上看差别是非常大的,如果戴上帽子,那就和没有剃发的汉人一样。至于清朝影视剧中为什么没有如实地按照历史上满洲人发型的变化来拍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金钱鼠尾辫实在是太难看了,什么颜值的男明星、男演员都撑不起这个犀利的发型。

原来有导演要求严格按照历史上的金钱鼠尾辫来拍电视剧,结果遭到大多数包括男一号男二号在内的男演员抵制,因为很多男明星很注重自己的形象,金钱鼠尾辫实在太难看了。

后来投资方也担心观众嫌弃金钱鼠尾辫,更容易引起男明星粉丝对电视剧的不满而导致收视率降低,所以最后都改为晚清时期才出现的阴阳辫子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们通常听到最多见的一句话就是“待你长发及腰”,长发及腰可见一个人的头发已经很长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就是青春偶像剧里,女主角一般就是长发及腰,手捧课本,穿着一袭白色连衣裙,看起来漂亮极了。

当然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女性们喜欢长发及腰,但是在我国清朝时期,长发及腰的不仅是女性,更是男性了。

像我们看的好多清代电视剧《康熙秘史》、《步步惊心》等,里面女的全是把头发盘起来,男的全是留一根长长的辫子。那么清朝男人的辫子是多久洗一次呢?为什么有人说英国的传教士直呼令人恶心呢?今天啊,就让搜史君带领大家一起来展开激烈的讨论吧。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古代的人都讲究伦理孝道。并不是所有的男人从一出生之后,他的头发就不能随便剪了,而是这个辫子的长度它有一定的要求。

当然了,为了表示对自己老祖宗的敬重与爱戴,他们通常会选一个黄道吉日来进行剪头发。剪掉的头发要么是用来收藏放于宗祠,要么是亲自焚毁。

古代的卫生条件并不是很讲究。男人们整天顶着一只辫子,该花多少时间来打理呢?他们又是多久洗一次头发呢?

历史上清兵入关,最有名的事件就属于“剃发令”了。我们通常在电视剧上看到的就是男人们只是前半部分全部剃掉,只留后边的头发用来扎辫子。其实在清兵入关以前,各地方流行的还是一种名叫“金钱鼠尾”的辫子。只留头顶一撮头发,其余头发全部剃掉,将头顶仅有的一撮头发编成辫子,当然了你别小瞧这撮小小的辫子。

标准的“金钱鼠尾”辫子,它应该是特别细,并且能穿过一个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那为什么会流行这种辫子呢?有野史记载,这是因为清兵入关之前,一直过着打鱼狩猎的生活。因为要经常自己捕捉食物,如果辫子太长太多,就很难轻松捕捉到食物。

有传言说日本一个商人在自己的旅游杂记中,就记载了这种“金钱鼠尾”辫子。他在自己的杂记中写到,中国男人,无论老少都喜欢留胡子,胡子标志着一个男人成长的标志。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剃头发。将所有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下头顶一撮头发编成辫子。

虽然这种“金钱鼠尾”辫子比较丑,但是比起清朝那种留一半剃一半的辫子偷,真的是卫生多了。

这种留一半剃掉一半的头发又叫“阴阳头”。从咸丰开始到清末结束。这种头发虽然看起来比较美观,但是真的是不太卫生。

有一位洋人之前来中国游玩,他对大天朝的各种人文景观或者地域美食都比较好奇。天朝上国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充满了不可思异。但是唯一一点不足之处就是大天朝的男人们太不讲究卫生了。

他们头顶着一根粗粗的辫子,看起来脏兮兮的,并且泛着一股恶心的味道,但是他们却对这种味道已经习惯了。有钱的商贾或者官家可以一周洗一次头发,病逝请专业的剃头师傅来剃头,完了之后还会给自己的辫子抹上一种油,用来保护头发。

但是对于没钱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就只能在每年的夏季,跟着孩子们在河里洗洗头发或者洗澡。其余时候是根本不搭理的。如果非要整理,就用一种篦子的东西来梳头发,这种工具可以将头上的灰尘,头皮屑,虱子全都梳下来。看起来恶心至极。所以幸亏才有了后来的康梁变法,不然我们现在有可能也顶着脏兮兮的辫子呢。

如果喜欢的话记的点赞评论加关注呦。

满清王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各方面文化极具研究价值,比如文字,饮食习惯,骑射技术,着装造型。都说满清王朝是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因此清朝对于习武十分崇尚,皇帝时常带领王公贵族到围场秋狝,皇子们除了学习四书五经,还要苦练骑射。

这个尚武的朝代不仅男子可以习武,女子中也推崇学习骑射,宫内的公主们从小就和皇子们一起安排学习骑射之术。影视剧中清朝的服饰很精美,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服饰,梳不同的发髻,样式多变,精巧美丽。那么历史上清朝女子的发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是否和电视剧中所演的一样呢?

一、清朝建立,大力发展文化

满清王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后,封建王朝永远消失。虽然这个王朝在晚期十分没落,可满清王朝的历史文化值得仔细研究。清朝最开始是由努尔哈赤先建立后金,满族其实是女真人的后代,努尔哈赤率先带领部族脱离明朝的统治与管辖,在赫图阿拉自立为王。

明朝曾经多次派兵攻打努尔哈赤,可是结果都失败了,大明军队被努尔哈赤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明朝一时拿努尔哈赤没有办法,不敢再派兵攻打,决定暂且休战一段时间。可是这边努尔哈赤却没有停手,反而带兵攻打其他部落。

努尔哈赤并没有正式建立起清朝,大清王朝是他的儿子皇太极正式建立起来的。李自成灭了明朝,逼得崇祯皇帝自杀,吴三桂借着为崇祯帝报仇的名义,联合清军,将清军引入关内,与李自成交火。当然,李自成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没过多久就被皇太极镇压下去,皇太极实现大部分区域的统一,最终建立大清王朝。

皇太极虽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皇帝,但是他并没来得及实现他一统天下的梦想,因太过思念去世的宠妃海兰珠,皇太极一病不起,连太子都没来得及选定就撒手人寰。后来在多尔衮的帮助下大玉儿的孩子福临成功登基,他就是顺治帝。

顺治帝倒是比他爹勤恳些,没有时时刻刻想着后宫宠妃,他在位时比较用功,朝代刚刚建立,边疆时常不稳,在顺治的统治下,许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可是顺治太像他爹,在宠妃董鄂氏去世后,顺治写下罪己诏,遁入空门。有人说这种说法不切实际,可据说在顺治陵寝中埋着的只有他生前的衣冠,如此看来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后来,年仅八岁的康熙帝登基,从这个时候,大清王朝在康熙的统治下,才真正有了实质性的好转。历史上百姓称赞的康乾盛世,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康熙为子孙后世解决了许多问题,也让很多文化得到了发展。

二、真实的历史,与电视剧不同

满清是我国第二个有统治地位的民族,元朝时,蒙古族建立了政权,继蒙古族之后,满族成为第二个统治汉族的少数民族。定都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满族的穿衣打扮风格传播到所有百姓中。

为了方便平时骑射打猎,满族男子将长发剔掉一半,剩下的一半编成长辫子。女子也多有骑射,于是满族女子在骑马射箭打猎时候,也将头发编成辫子。随着满族入关后,女子骑马射箭的机会没有之前那么多了,于是将长长的辫子盘成小发髻。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已经规定在举行盛大庆典时要专门穿朝服戴朝冠,于是朝服朝冠在这个时候制作规制越来越严格。后来入关后,皇族对于女性的发型更加讲究了,于是最开始率先得到推广的是“小两把头”。

在重要场合时候后妃不仅要佩戴朝冠,更要佩戴些饰品让自己更漂亮,于是小两把头出现了,当后妃摘掉朝冠后,小两把头可以插些简单的钿子饰品。起初,王公贵族并不推崇奢靡之风,女子装扮多以绒花或鲜花为主,不戴沉重的金银首饰。

康熙和雍正在位时期,对于王公贵族生活质量要求严格。尤其女性,不会大量打造金银首饰用来佩戴,例如影视剧《甄嬛传》中,敦肃皇贵妃年氏自己接受母族接济,用大量金银来打造奢侈华贵的首饰,这样的现象在雍正时期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清朝后妃的首饰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去世后只能带少量的陪葬品进皇陵,每一件饰品都会登记造册,更不会允许妃嫔私自打造首饰和接受母族钱财,私相授受。可见电视剧中的情节只能看一看罢了,若是仔细与历史相匹配,大多都是有偏差的。

康熙和雍正忙着打造盛世景象,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康熙和雍正为后世子孙解决了不少难题,平定三藩,智擒鳌拜,解决边境问题。等到了乾隆皇帝继位后,父亲和爷爷积攒下来许多钱财,乾隆开始享受生活了。

此时,乾隆放宽了要求,不再严格控制后妃穿着装饰,于是许多妃子开始佩戴金银珠宝等首饰,将好看的珠钗戴在头上,寻求漂亮与华丽。可是,简单的小两把头无法承受住沉重的珠钗,于是全新的发式得到了推崇。

三、发型的发展,越来越华贵

乾隆中期,为了可以在头上佩戴更多的珠宝,于是发明了发架,用假发和自己的头发互相固定住,发架稳稳立在头上,即使相对沉重的首饰戴在头上,也不会掉落。这个时期的两把头比之前的小两把头外形稍微大一些,加上有发架的固定,可以佩戴更多首饰。

嘉庆时期,将两把头加以改进,变成了“一字头”和“如意头”,发架变得更大,缠发架的假发也用得更多,可以在头发上戴更多珠花,外形多变,更加美观。可是女子爱美是天性,希望自己可以更加华贵漂亮,戴更多的首饰,穿更华贵的衣衫,于是更加繁琐的架子头得到妃嫔推崇。

架子头相比如意头和一字头,以两层发髻固定发架,当举行盛大庆典时,妃嫔和贵族女子大多会梳架子头,戴更多华丽的珠花。发型稳固,用到更多钿子和假发,华贵的服装与旗头更能彰显女子贵族的身份。

最后到了满清末期,慈禧太后发明出新的更华贵的发型“大拉翅”。这样的发型由于外形很大,已经不用头发来固定在头上,而是以华贵的绸缎做成冠,将头发梳成一个发髻,将冠套在发髻上面。

后来,大拉翅越做越大,越加越高,像一个大板子一样,于是又将更大的大拉翅称为“旗头板”,可以在正反装饰花朵,在侧面挂上漂亮的流苏。慈禧太后十分喜爱这样的旗头,在慈禧推崇之下,贵族女性在重要场合时几乎都会梳这样的发型。

可是,大拉翅或旗头板太重。女子除了穿着厚重的朝服,还要带着沉重的大拉翅,必须得僵直脖子,走路需要人搀扶,十分累,于是这样的装束只在重要场合如此穿戴,平民百姓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如此复杂装扮。

满清本是崇尚骑马射箭的民族,号称马背上打天下,可是仅仅看女子发型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到了清朝末年,对于老祖宗的一些习惯并没有很好延续下来,反而更加追求奢华与不实,更多能看到的是贵族享受生活,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向列强低头。若再来看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甚至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起,如何追求什么穿着发型和得体装扮呢。

从发型的变化来看,清政府的灭亡是必然的,闭关锁国让这个封建王朝自以为是,在别国大力发展工业时,满清只有天朝上国众人来贺的封闭心里。落后就要挨打,就像当时满目疮痍的国家。幸而生在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下,祖国越来越富强。同时提醒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爱自己的国家,向革命前辈学习,以一颗有爱的心,建设自己的国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很早以前的古装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