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属于几线城市北京市吗?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北京为了调控房价,国企可利用自己的地建房分房了”。环京小编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核实,确得到了不一样的回答。

北京市住建委回应称,这是对“北京市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政策的错误解读。

鼓励国企拿出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是增加保障房的供给渠道,而非企业房为企业内部职工福利分房,这些房源均面向社会符合条件的保障房家庭进行公开配租配售。

自有用地保障房公开配租配售

北京市创新方式、多方筹集房源,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支持参与住房保障工作,不断拓宽保障房筹集渠道,多主体供给,形成了广泛合力。

前些天,北京市住建委对外公布了北京保障房的最新数据。其中披露,北京市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目前已建设约12万套。

但是,这则信息很快被网络媒体认为是北京回到房改之前、利用自有用地为企业职工分福利房的“老路”,并且将其作为这一轮北京楼市调控之举。

环京小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政策误读。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的都是保障房,严格通过公开摇号进行分配,分配对象都是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群。

探索多年首批自有用地房源已入住

据环京小编了解,鼓励国企利用自有用地建保障房的举措并非今年刚刚推出,在北京已经摸索多年,并有了很好的落地。

2013年10月,北京推出自住型商品房,并提出年底供应2万套的目标,也是多亏了国企自有用地入市。

当年11月,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出了北京第一批自住房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7个项目分布在朝阳、丰台、昌平、海淀,基本都是靠国企自有用地建设。

从方案名称上,也能看出这些项目带着国企用地背景,比如朝阳的大红门油毡厂地块、高井星牌建材厂地块等。

而且,国企利用自有用地建保障房的地块都要经过公开的招拍挂手续,不可能让房源在企业内部消化。

项目虽然是利用国企自有用地而建,但并没有专门面向国企内部进行定向销售,而是面向社会公开申购及摇号。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不论单位属于哪里,均有资格购买。

沉睡用地频频被保障房“唤醒”

去年,规划部门对外披露,位于昌平区东小口镇中滩村的大约5.39公顷土地,现状为厂房、科技办公楼等设施,属于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该公司计划拆除现状建筑,拟建设800多套公租房。

伴随着一些国有企业转型,一批原本建在中心城区极好位置的厂房存在闲置问题,这一大笔沉睡的资源,正在通过保障房等渠道被“唤醒”。

显然,利用国有企业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一方面可以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增加保障房的供应。

环京小编了解到,通常这些国企自有用地获准改变土地性质盖保障房,都是以底价成交,企业不会直接获得土地收益,但盘活资源后,可以从保障房配建的车库、商业配套等项目中获取可观的收益,这也是企业愿意贡献闲置地块的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威属于几线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