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林写过哪些作品说明怎么写?

卢晓林,2000年生,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读于四川传媒学院。作品见于《中国青年作家报》《全国优秀作文选》《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黄三角早报》《未来作家报》《学科之星》等报刊及《滇池文学》《渤海文学》、中国作家网等网络公众平台。获市级及以上奖项十余次。

秋云是一家公司的清洁工,月底发了工资,她想去买一双高跟鞋。

供销商场三楼的鞋帽专区,秋云第一次来。从许多家店铺门前走过,一看到牌子上挂出的折扣价,她就已经失去了进门挑选的勇气。鞋架上方明亮的灯光让她不敢直视。转了半天,才找到一个价位相对较低的鞋市。试鞋的人并不少,她感到舒服了许多。
这些鞋商交不起昂贵的房租,只能将铺子摆在路上,反而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秋云的目光在几双高跟鞋间闪烁着,她仔细打量,不时拿起来看一看。这时老板对她说,有喜欢的就穿上试试,光看觉不出好坏。
秋云就挑出几双试了试,她上班时穿平底鞋,一下子踩上高跟鞋很不习惯。来回试了多次,最后选中一双跟部粗矮的黑色鞋子。老板拿过去为她装好又送了回来。她提着艳红的袋子走出了供销商场。
回到家里,秋云穿上新买的鞋子,准备拍个照片发给在外地的儿子和丈夫看看,她一边打开照相机一边站起来,这时她突然发觉其中的一只鞋有点大,看了鞋底才知道一只37码,一只39码。这让她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为了不耽误工作,秋云迟迟没有去换鞋,等她干完活,公车已经跑完了最后一趟。她心里很着急,担心那家的女老板去了别的商场。
又一个周末,秋云请了半天假,提上那双高跟鞋再一次来到供销商场。但是走了好几圈都没找到,她心想这下完了,女老板很可能已经去了别处,城里这么多商场,恐怕再也找不到了。
正当她准备下楼梯时,转眼看到了那条隐藏在店面背后的鞋市。秋云心里庆幸,因为她看到了女老板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人这么多,竟然都有些拥挤了。女老板一会儿帮这个看一眼,一会儿又帮那个看一眼,忙得不可开交。更要命的是,她的嗓门很大,说一句话能让半条街的人都听见。秋云驻足了,她不敢将拿错鞋的事告诉女老板,怕遭到那些正在试鞋的中老年人的耻笑。
秋云没再往前走,转过身面向了另一家鞋铺,她这才看见远处的牌子上用毛笔写着“清仓甩卖”。这家的老板手脚勤快,左右张罗着,难免顾此失彼。秋云漫不经心的看着架子上的鞋,心里还在给自己打气,暗想说不定女老板巴不得我去换呢,码错了她也卖不出去。
这时,她心里突然一惊,看到最上层的架子上放着和她提来的盒子里装的一模一样的鞋。秋云立即决定在这家铺子就把鞋换了。于是她指着那双鞋,让老板拿一双37码的。老板拿来后就又去给别人看鞋了,秋云躲在人堆后面,确定了没人注意到她,她就神不知鬼不觉的从鞋盒里把39码的拿出来,又放进了另一只37码的,还谨慎地确认了一遍,没有拿成同一只脚上的。
她把鞋子还给了老板,说“不合适”,同时她看清了老板布满皱纹的双脸。老板接过来说,再看看别的有没有合适的?秋云默然,红着脸低头走出了鞋市。
她很愧疚。活在社会上,挣分钱都不容易,何苦为了自己的面子害了一个无辜的人,让他卖不掉鞋子呢?她有些怨恨自己了。
秋云害怕两个老板把自己认出来,决定往后再也不去三楼的鞋市。她回到家,把鞋穿上试了试,这次没有拿错,两只都是37码。可走两步又出现问题了,好像不一样高,脱下来一看,秋云的面容瞬间变得懊丧,脸缩成一个苦瓜,甚至要流出泪来。原来这两只鞋的外形和底部花纹虽然一模一样,可一只是老款方跟,一只是新款圆跟,高度也差了三四厘米,走起路来像个跛子。
秋云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晚饭也没心情做了,把新鞋又摆回了盒子,拿到地下室放在了一个隐蔽的角落里。
秋云苦恼的站在窗前,看了一会儿阴暗的夜空,又躺回床上,翻来覆去一晚上没合眼。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品说明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