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客到丽水竹舟在哪里:有几公里?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客家文化其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

麒麟舞、客家凉帽、龙岗舞龙

观澜版画村、环水楼、鹤湖新居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满堂客家大围、龙田世居、大田世居、梅冈世居、西埔新居

语言、戏剧、音乐、舞蹈

  有瓯江滋养的灵秀俊逸,又有烟树人家的古拙瑰丽,近年来丽水乡村休闲旅游的高速发展,让民宿产业遍地开花。

  而人正是丽水民宿的灵魂,在他们的个人情怀打造下,民宿变得各具意味。他们的人生轨迹与一间间建造在处州山水间的小窝息息相关,他们身上有着最鲜活的山居客的身影与故事。

  近期,本报走访了一批丽水民宿经营者,他们既承接着乡村复兴之路,也现身诉说着有关丽水山居的美好夙愿。

  2015年,融合民宿、餐饮、青年旅社的云上平田项目的启动,既让松阳平田古村重新焕发生机,也让外来者得以见识到这片常年云雾缭绕的仙境。作为云上平田的负责人,28岁的松阳姑娘叶大宝正致力于寻找一条属于平田、属于松阳的民宿发展之道。

  寻访:被民宿展示的松阳古村

  当我们晚上七点左右赶到松阳平田村时,这座位于海拔610多米的村子已经先我们一步安歇下来了,朝山岭上望去,亮在夜色山雾的灯火星星点点,透着宁静。

  管家“猫猫”跨越大半个村庄后在村口的红豆杉下接到我们,又领着我们拾级而上抵达餐厅。几分钟后,云上平田的“掌门人”叶大宝也踩着台阶从门口蹦跶着进来了。

  叶大宝本名叫叶丽琴,“大宝”是她给自己取的昵称,谁知道此后竟成了慕名而来的客人与媒体的习惯称呼。

  记者打量着她:一身素色便装有习惯山间生活而懒于打扮的嫌疑,衣领处香奈儿的胸针及不落俗套的穿衣搭配又印证着她曾在杭州从事服装品牌形象顾问的工作经历。然而最让记者好奇的是,这么短的时间,她究竟是从哪里赶来的?

  饭后很快便有了答案。

  从山家清供餐厅出门,上坡即是一间咖啡馆,一楼安排了咖啡座、聚会桌、图书架,楼上是大名鼎鼎的“爷爷家”青年旅社,大宝平时白天在这里接待客人,晚上就睡在楼上,一上一下颇为方便。

  听她介绍,这里原是一座普通夯土民居,因曾是业主爷爷的住所而得名。为了保持村庄传统风貌,“爷爷家”的外部形态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至于室内,原有的乡村元素也留存不少,包括架一楼天花板上的那两只燕窝。

  楼上是变动最大的,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主任何崴的主持设计下,这里变成一个年轻人的住所:不仅每个房间的底部安装有一组万向轮,入住者可以自己推动建筑,组合空间,此外还在房中安置了有色灯管,灯光会在某些特定时段开启,富有情调。

  在平田,设计所体现出的妙处远不止这一隅,诸多精巧绝伦的改建之作均出自大咖们的手笔。

  此前,松阳县县委书记王峻力推保护古村建筑与小区活化政策,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来到松阳,眼前的原生态秘境让他分外惊喜。因此,当平田村着手准备进行整体改造时,罗德胤便把江南秘境般的松阳古村落介绍给了身边的朋友,邀请他们参与平田村的规划设计。

  于是,这才有了我们如今所见的云上平田——村头的山家清供餐厅由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维仁设计,围绕修葺后的天井,建筑师用竹子在老屋里堂搭建出一个通透的四合院,有着“春有百花冬有雪”的妙境;哈佛大学毕业的青年设计师徐甜甜将4幢闲置荒废的牛栏和破败黄泥房设计成农耕博物馆,用于保存平田村的老物件;我们入住的“木香草堂”则由清华大学建筑系原主任许懋彦主持设计,楼上楼下共8间,保留房屋外立面的同时,室内又作了木屋装修,使每一间屋子都有所不同的亮点设计。

  云上平田,并非是单纯的民宿概念,就像大宝介绍的那样,立足于回归自然主题,又融合了多重功能的它,说是一座松阳古村山居生活的集中展示实不为过。

  触摸:乡创让村庄更美好

  两年不到的工夫,叶大宝完成了对自己角色的重新塑型,放弃城里一年十余万收入的她如愿成为了一名乡村创客。

  她的回归,必须要感谢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一人——江斌龙,平田村村支书江根法的小儿子,云上平田的主要投资人。搬离平田村后,老书记江根法对于家乡老宅的记挂就一直没有放下,他期盼有人能为村子带来新的生机,重现平田的山居风采。去年1月的同学会上,江斌龙向父亲推荐了精明能干的学妹叶大宝。江根法的山居梦感动了大宝,她告诉记者,三人会面以后,她很快应下了父子俩“掌管山居”的委托。

  当然,这份代马依风的情怀里也裹着一点点的小“私心”。

  “在外面生活久了,难免想着家人团聚的日子,再说我可不想在外面相亲。”大宝的回答反映着当下不少年轻人所面对的现实——父亲在外工作,弟弟大学读书,住在松阳的只剩下母亲,大宝说,她的回归也是希望离家人再近一些些。

  云上平田开工后的一年里,大宝过得很是忙碌。她需要监工,还要做设计团队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有时设计师远在香港,对建筑设计一窍不通的她只好一遍遍地拍摄实景图转达。“那时候村里还没有住宿,清晨起来办公室打印图纸,打完送到工地,半夜返回县城是家常便饭。”大宝笑着说,“有次深夜回家,结果因为意外车‘卡’在了道路中间,倒不出来。没办法,我就跑到路上求助,被我拦下的卡车司机一脸诧异,生怕被一个姑娘家讹上,最后火急火燎替我倒了车,连‘谢谢’都没听完就一溜烟跑掉了。”

  一年的努力,平田山居图已是初显规模。然而,大宝的山居梦并非一帆风顺。“云上平田建设至今已投资超过600万元,但仍有乡村改建项目尚未完工,资金上的压力肯定是有的;其次就是人才不足,今后做服务、做包装,也需要更多愿意来乡村创业的专业人员的加入。”她谈到。

  好在乡创者的山居梦得到了丽水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丽水引导各县市制定了面向民宿的相关扶持政策,云上平田也是政策红利的受惠者之一。大宝告诉记者:“按建筑改建来说,每平米松阳县旅委和农办会给予总计360元的补助,再加上之前民宿在县里得奖,奖金下发后能缓和一下眼下的压力。”此外,政府组织的民宿课堂与培训,也解决了不少民宿缺乏人才的燃眉之急。

  下一步怎么走?大宝说,除了要完成剩余的项目,她现在已经着手收购并包装当地的农产品,推销给有需要的客人,为当地村民带来利益——“让村庄变得更美好”,这是叶大宝打造山居的最终梦想。

  利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丽水莲都一个四面环山,溪流贯穿,犹如世外桃源的美丽畲家村寨。村子中间有一个近百亩的莲花池,村舍围绕莲池而建,初夏时节,莲花盛开,空气里飘着一股子清香。

  沿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拾级而上,眼前豁然开朗,左边第一家便是云上伊人。我们去的这天细雨蒙蒙,荷花塘边的白墙黑瓦多了一份独特韵味。

  民宿管家“康少”正在外面办事,接到我们电话匆匆赶来,瘦小的身材、卷起的裤脚很接地气。“康少”本名吴康巍,典型的90后,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稚气。“民宿原来是这里的村支书在管理经营,叫作‘莲舍’。不过,老支书对电脑是两眼一抹黑,今年年初,我接手管理民宿,略微翻修后改名‘云上伊人’。”

  初来乍到的“康少”开始并不被村里人接受。“他们不会开机打发票我去帮忙,客人吃饭我也会介绍到村民家中。”一来二去,加上民宿服务员水兰阿姨的肯定,村里人就越来越喜欢这个小伙子了。

  康少接手云上伊人之前曾经在温州的五星级酒店工作过,对房间的床品、毛巾甚至靠枕的大小颜色都颇有讲究,每个房间还贴心准备了防蚊香囊,客人的拖鞋也是按照楼层有所区分。

  云上伊人的房间数并不多,总共也才七间。但是这七间房却各有特色,各有风格。 嫣然、黛眉、豆蔻、绛唇、浅颦、回眸、桃花分别为七间房间的名称,皆是对于美好女子的形容。“黛眉”的窗边有一个茶席,入住的客人可以对坐饮茶、下棋;打开窗,又是满眼荷花。一进“桃花”房间便被房间里的大浴缸吸引视线。回眸里不仅有舒适的大床房,还有单独的会客室。

  “客人们喜欢这里的鸟叫和蛙鸣,也喜欢这里的小桥流水荷塘,更喜欢水兰阿姨做的水蒸蛋、粽子和小菜。”虽说节假日民宿不愁客人,但是周一到周四是民宿的淡季。“一年10万元的租金压力不小,不过当地政府有一定的支持,包括定期创客与管家培训,也会把一些接待放在云上伊人。”

  来云上伊人的客人很多都是靠口口相传。“有一次游客自驾来这里,结果路况不熟轮胎掉进路边的坑里,我们赶过去先把老人和孩子接到店里。还有一个客人是通过朋友的介绍到我们这里来玩,因为没开车又不熟悉地形,我当了好几天向导陪着找景点,找美食,客人回去后又介绍他的朋友过来。”

  这大半年,康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铁开通后客流量的增加。“虽然我的民宿说不上生意好了多少,但是丽水市区租车和打车业务剧增总是事实。有些客人觉得自驾车太辛苦,通常都是高铁到了丽水租车或者打车到我们这里。一般滴滴打车的费用在90元左右,租车则看具体车型报价。如果周一到周日景区能够配合着做点活动,我想对客人应该会有一定的吸引力。”

  杨少平说,2001年,31岁的他站在家乡龙泉市龙南乡的西岙岭山头,面对眼前即将开垦的1000多亩种植园,心里突然燃起了一个山居之梦:“那时想着,如果以后有机会能够在这座山间造起一栋别墅,夏时避暑,冬季看雪,多美。”

  如今,他有着两个身份,一是当地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二是龙泉凤羽山庄民宿酒店的经营者。

  身为企业家,十几年来杨少平走南闯北经历不少,彼时的他对于都市繁华并不感冒,反而是对台湾等地原生态的乡村兴趣颇浓。“那时候在龙泉乡村提供住宿的大部分还是农家乐,民宿几乎是闻所未闻,我也是有一次去台湾才得以体验,那种崇尚自然、主客和谐的民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杨少平说。

  这段美好的印象成为了杨少平在打造龙泉山居民宿时的他山之石。2010年,杨少平在原来龙南乡西岙岭生态种植园的基础上建成了凤羽山庄。

  我们开了近一小时的盘山公路,正当耐不住“五脏颠簸”就快“喷涌而出”的时候,终于抵达了这家禅茶主题的度假民宿酒店。由大门进入,首先可见大厅内长达十余米的落地窗与观景台,伫足眺望,目力穷极处是时时在变的云端风景,近些是千亩果园,再近些又是小桥流水梯田;往一旁走,复古风的走廊联接着33个风格不一的房间,大多数房间都带着一个视野极佳的阳台。此刻,一行人早已忘了计较来时的行程曲折,只顾贪婪地呼吸着海拔1200多米处的清新空气。

  然而,这是杨少平所追求的山居吗?在他看来,真正的山居与普通的山间民宿的概念尚有所不同,目前仅仅实现了他山居梦想的一部分,“相较于单纯提供精致的住宿服务,我更希望在龙南乡这里展现一种融合养生与休闲的村落生活,我们不仅要把这种生活带给游客,也应该同当地村民共享。”

  为此,杨少平从商业与政策的眼光,细细观望着以凤羽山庄为核心的山居品牌在龙泉继续扎根发展的广阔空间。

  而今,凤羽山庄的主要客群来自温州等浙中南地区,为了拓展客源群体,为目前较为单一的民宿市场新起炉灶,杨少平一方面顺应着丽水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潮流,他计划按照运动养生、居住养生的布局继续对凤羽山庄进行完善,逐步引入泳池、桃林、木屋、采摘园、农俗体验区、艺术创作室等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休闲元素,培养客源广度。

  另一方面,他希望得到村民、村委会、工商资本的三方支持,对龙南乡人口流失、行将破败的村落进行合理规划开发,重现当地村落充满诗意的人文内涵,完成对地区差异化旅游产业的补充,最终实现整体的山居宏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丽水竹舟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