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有哪些?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后,尽快寄回歌稿。

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后,完成了曲谱的定稿,并在四月末将定稿寄给上海电通影片公司。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聂耳根据歌词分句的特点,把这首歌曲处理成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所形成的自由体结构。虽然每个乐句的旋律、结构都各不相同,但乐句与乐句之间,衔接紧密,发展自然,唱起来起伏跌宕、浑然一体。

歌词第一、二句都是带有号召性的。作曲家把这两句旋律按"5-1-3-5"的上行趋势处理,特别是节奏的安排,采用了后半拍起句,更能给人以紧迫感。歌曲由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

歌词第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全部歌词中最重要的警句。聂耳在这里不仅运用了全曲中的最高、最强音,而且创造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之后,突然休止半拍,从而使"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得到突出的强调。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由于没有如期拟定出国歌,会议于9月27日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十年动乱期间,该曲词作者田汉受到“四人帮”迫害,导致正式场合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不能唱歌词。

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国歌曲子仍然采用聂耳谱写的原曲,而歌词由集体重新填写。

1982年11月26日至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决定恢复国歌原词,撤销该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8年3月5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极富创造性的歌曲,作曲家聂耳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创作。首先,他成功地把田汉散文诗般的歌词,按照音乐的规律,处理得异常生动、有力和口语化;在旋律创作上,他既吸收了国际上革命歌曲的优秀成果和西欧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又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而使此歌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发挥其战斗作用。

歌曲开始是六小节进军号般的前奏。它具有铿锵的节奏、明亮雄伟的旋律,其中三连音的妙用,更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氛。前奏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整个歌曲情感和旋律发展的基础。歌曲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义勇军进行曲》以其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

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注:由于该版本通过时的时代背景,国歌歌词中的"雄"和"建"两个字用的"厷"和"迠"


  中国与法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在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是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走向近现代的辉煌发达,尤其是在近代史上有着极大的相同,都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蹂躏的不幸民族,因此中法两国之间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友谊。 同为两个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国家,无论在价值观和民族意识上一定都有着相似之处。每个国家都有作为自己人民精神支柱的文字、语言和音乐,国歌无疑是任何民族对爱国情绪最直接的表达。

  中国人民高亢地唱起《义勇军进行曲》来表达饱满的爱国之情和奋勇不屈的抗争精神,《马赛曲》同样以嘹亮的节奏鼓舞着法国人民顽强抵抗侵略者的践踏。两国的国歌在歌词、节奏、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方面都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

  《马赛曲》的开头唱着“前进”,与《义勇军进行曲》的首句“起来”相似,因为我们的人民都在受着国内外敌人的共同压迫。于是,法国人民高喊“凶残的士兵嗥叫在我们国土上;卖国贼和国王,都怀着什么鬼胎;暴君,卖国之人,无耻的狗党狐群;这一伙虎豹豺狼! ”侵略者已经“冲到你身边,杀死你的妻子和孩子”, 鲁热·德·利尔号召法国民众们“武装起来,同胞,把队伍组织好! 前进! 前进! 用敌人肮脏的血做肥田的粪料!”这是多么慷慨激昂的词语,足以给饱受蹂躏的法国人民注入一剂强心针,奋起抵抗无耻凶残的敌人。

  中华民族呢? “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而我们的同胞们,“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同事,《马赛曲》的副歌“前进”与《义勇军进行曲》的副歌“起来”的意义都在于鼓舞士气,振奋民心。

  除了歌词部分,还有很多人觉得两国的国歌在旋律和节奏上听起来也很相似,因为两首国歌都是革命斗争的进行曲,听起来都会令人感到激动振奋。那么,中法两国的国歌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仅仅是一种巧合而已吗? 为何两个在政治制度、地理位置、人种肤色、语言文字上有着很大差异的国家的国歌竟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最重要的原因是两首国歌的创作环境和历史背景极为相似。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主备教师: 王晓红 个案教师: 授课班级: 初一年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案性质(如实填写,供核实。在“独立新备”或“修改”栏后打“√” )
一:情感互动,组织教学:
1、学生在老师富于激情的引导下,边听歌曲《歌唱祖国》 3 边做军人行走的动作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创设欢乐活泼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过程,为本节课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
二、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播放课件)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用考考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三、新歌教学,体验快乐:
1、初听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体会音乐情绪。
2、师边弹琴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演唱时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听完后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听学唱《国歌》、了解国歌的故事等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得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4、分析曲调结构,随琴学唱旋律。
5、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
(2)教师重点指导部分: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乐句。 ﹥ ﹥ ﹥ ﹥ 6 5 | 2 3 | 5 3 0 5 | 3 2 3 1 | 3 0 || 〃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 〃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 〃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歌曲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重音记号和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作品奠定基础。] B、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课件) 〃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 〃教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 〃唱一唱:加入力度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 5 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C、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并加重音记号?(课件) ﹥ ﹥ ﹥ ﹥ ﹥ ﹥ ﹥ 5. 1 | 5. 1 | 5. 1 | 1 0 || 〃学生讨论、回答。 〃完整演唱最后一句。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对比演唱,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7、学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加深体验
1、运用不同的表演唱形式进行表现歌曲。
(1)学生讨论自行排练节目。
(2)教师可提示学生用:绘画、舞蹈、齐唱 、合唱、等形式。
2、播放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学生展示表演情况。
4、教师对表演好的学生给以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爱好特长来表现音乐,感受音乐之美。通过教师的肯定、鼓励性的语言,学生能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总结归纳,师生共唱《国歌》: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旗、国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雄壮嘹亮的国歌声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设计这篇文章共5591字。

: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感悟解读诗歌,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悟性和能力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在必修一学习了《静女》、《氓》、《离骚》、《短歌行》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和《离骚》,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勇军进行曲是什么时候创作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