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萝岗万达广场附近有乒乓球馆吗?

导语 住在哪里的人可以报考黄埔区香雪小学?2020年香雪小学的招生范围包含哪些地方?香雪小学怎么样?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招生地段范围:居住在塘头、线坑2个自然村及原水西村委、香雪山小区、新福港鼎峰小区、奥园广场香雪公馆、奥园广场香雪华府、宝能文化广场范围内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

  1、广州市开发区香雪小学是一所按省级标准改扩建而成的全日制公立学校。附近还设有省级三甲医院、休闲住宅小区,广州地铁六号线萝岗出口。

  2、学校是由塘头、元贝、水西、大塱四所小学合并而成的,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学生985人;教师人数7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本科学历24人,大专学历40人,学历达标率100%。

  3、发展规模达36个班,人数1620人。校舍建设分三期工程完成,一期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的综合楼内设有综合电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阅览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计算机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彰显现代建筑风格的体育馆内设有25米恒温游泳池、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另有200米塑胶环型跑道和人造草的足球场及室外排球场、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其他规定:

  1.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准招收择校生,严禁把捐资助学与学生入学挂钩。

  2.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校要妥善安排残疾儿童入学,并努力为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对较为特殊的残疾儿童,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户籍对应的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加具意见后报区教育局批准。

  3.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要按政策共同做好来穗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来穗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在我区接受义务教育的,按有关规定执行。公办学校因学位紧张无法安排来穗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应指引其到就近的民办学校就读。

  4.父(母)为非穗户籍的港澳籍适龄儿童,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通过积分入学申请我区公办学位,也可报读民办学校。

  5.要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做好疑似失学辍学适龄儿童情况排查和劝返复学工作,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广州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小学】可获2021广州小学报名入口+报名操作流程+招生地段、各区小学入学政策等。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
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的运动,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后世之人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
  痛心之余,由于交通不便等某些原因,部分祠堂得以保存,甚慰。

广裕祠,位于从化太平镇钱岗村内。钱岗村为南宋宰相陆秀夫后裔所建,位于村中的广裕祠则始建年代不详,一说是明永乐四年(1406年),另有一种说法是建于明朝宣德年间()。据说这个祠堂是和北京故宫同年修建的。
广裕祠堂建筑共三进,它坐北向南,主座三进厅堂的中间均为木构架,两旁为山墙承重,屋面素瓦,但屋顶为悬山顶,有北方建筑遗风,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祠堂中具有明显北方风格的一个实例。广裕祠拥有七处历史文字的印记,这就是它的最珍贵之处。广裕祠是广东第一次发现有确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被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称为“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古迹里都是惟一的。古祠有6次最明确的维修记录刻在脊檩下或者墙体的碑文上。2003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杰出项目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头名。此外,第二进中厅东侧山墙和第三进后堂西侧山墙内面,保留有文革时期的标语,也是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真实纪录。

探访侧记:广裕祠的名气很大啊!我们将其仔细看了一遍。觉得有些特点的是,祠堂前面有一堵屏风墙。

留耕堂,又名何氏宗词,位于番禺区沙湾镇北村。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后几毁几建,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陈家祠早了170多年。留耕堂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词堂。“留耕”两字取自“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沙湾留耕堂的主要特色是柱多、雕刻精、书联丰富、气势雄伟。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当时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在雕刻方面,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的精巧的建筑艺术。

探访侧记:GPS上没有搜索到,转悠了一下,想想是一家人在车上,为节省时间就花了5元钱找了一摩托车带路,这是本系列发现中的第一次、也是为数不多的几次找摩托带路。找人带路也是划得来的,一是减少了油耗,二是节省了时间。但是也失去了“探寻”的部分乐趣。在这里看到了澳门第一任特首何厚铧的笔墨及其捐建物,父亲据此推断何厚铧应是这里人。

庐江书院,又名何家祠,是何氏宗族出资合建的书院,是清代省内何氏家族子弟来广州赴考时的饮食起居之所、温习读书之地,为省内何氏客房子弟来穗备乡试之用,庐江书院的历史比陈家祠还早,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道光、光绪年间曾重修。布局很有特点,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倒座、照壁、正祠,两侧为东、西试舍,东南有何家祠道门楼,东北有魁星楼。书院占地共1722平方米,是越秀区内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清代书院。

探访侧记:没有想到繁华的北京路附近,就有这么一间书院。从西湖路北侧(教育路的东侧)的小巷子走就到了流水井29号。探访完毕后走到起义路,唉!这段路真是脏乱啊!所以,在很多表面光鲜的路与建筑的背后,却隐藏着脏乱与无奈!

简氏祖祠,又叫简家祠,坐落在盘福路98号,建于明朝,是为纪念南汉状元简文会而建,由简文会的后代、当时的烟草大王简照南兄弟倡建而成。该祠座北朝南,主体建筑平面呈正方形。以左右两边的两条青云巷为主线,祠堂被分为三部分,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由于解放后简家祠曾一度被作为教学用地,如今又被广州市第27中学纳入腹中,长期的入锁深闺使不少当地的居民也对其一无所知。

探访侧记:其就在盘福路的27中内,其实就是外国语学校内。保安很好说话,很容易就进去了。祠堂规模比较大,但内较空,几乎没有内核,学校就将其充分利用——摆置了很多乒乓球台及其它的运动设施。祠堂二边房间是学生会等办公场所。我以为其应用也是合适的,特别是对于这些麻雀学校而言。没有想到的是,经常路过的盘福路竟然有这么大一家祠堂。

杨家祠,在越秀区越华路116号,是中共著名革命家杨匏安、张太雷等人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祠堂原深两进,现仅存首进。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幸亏资料说明其在越华路116号,幸亏门口盯着一块牌子,否则很难使人相信这就是“祠”了!这是我见过所有的“祠”中最没有祠堂味的。攻略:进到越华路116号后,不过20米就转左,就在二栋楼之间。问路?即使你就在它的旁边问别人,可能都没有几个人知道杨家祠的。

梁家祠,位于龙津西路梁家祠街34 号,为梁氏族人家祠,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 13米,总进深 54 米,占地面积约为 700 多平方米。门枕石上有一对石刻狮子,中堂前后花岗石梅花檐柱,梁架透雕刻博古纹饰,装饰简朴,内部间隔基本改变。头、二进建筑基本保存。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找了很多地图、查看了google、上网查了好些线索、问了一些广州人,没人知道龙津西路梁家祠街,他们倒以为我说的是“陈家祠”,我只有暗付一笑了,大名鼎鼎的“陈家祠”我还不知道的?凭着湖南人的一股韧劲,本想“扫龙津西路这条街”——从头找到尾、再从尾找到头。龙津西路虽然较长,但终究是可以找到的。结果却意外地在几年前买的那本大比例尺地图上发现了梁家祠街。
直奔目地的!但是,停车成了大问题,转了一圈没有位子,冒罚款200元的风险停在路边!赶紧去探寻!原来这里成了荔湾区教师之家!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还教师之家呢!?却把这祠堂的一些部分贴上了瓷砖,一阵叹息!街坊又告诉我,这祠堂准备要拆了,又是一阵叹息!!
作为市文保单位的荔湾区黄氏祠堂已经被“误拆”了,难道这又要“误拆”?!不得而知,拭目以待!探访回来,看见飞度警车刚停下,窃以为是来抄牌的,当时是一阵庆幸!回来得多及时啊,但一观察,其似乎又不是。Let be ,少惹事!

448. 板桥黎氏宗祠
黎氏宗祠,又名黎永思堂,是爱国诗人、抗清名将黎遂球的专祠,原建于广州城东仁厚里,因兵燹毁废,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其长子延祖遂在原籍板桥乡的黎永思堂为遂球塑像祀之,复建阁藏其遗书,沿用莲须阁之名,今莲须阁已无存,祠虽略有损破变异,但旧貌基本完好。门前竖有旗杆夹石一对。祠名“黎永思堂”,门阁匾刻“北正明宗”,两旁原有门对:“一门五名宦,四代七乡贤”。祠分三开四进,坐北朝南。四进为后寝,后寝当中为神楼,神楼下方石砌基座,基座上端凿成十九个方回字纹花边。基座上为木结构神龛是明代风格,在广州可算绝无仅有。

探访侧记:在去余荫山房的路上问了几个人才终于找到。其实如资料准备稍微充分一些,是可以减少问人次数的。黎氏宗祠正在维修之中,这难道也与亚运会有关?最近好些祠堂都在维修之中啊!

449. 塱头友兰公祠
友兰公祠,在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塱西社,塱头村是一条有着8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乡村,朗头村分为塱东、塱中、塱西三社,由塱东至塱西长约400多米的村面一字排开40多间建于不同年代、整齐有序、颇具气势的古色古香的祠堂和书室,这些古老的建筑都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代岭南典型的乡村建筑风貌,它们在默默地印证和诉说着塱头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比辉煌的历史。塱头村的古巷也很有特色。每条巷口均建有一座门楼,并分别以“泰宁里”、“仁寿里”、“益善里”、“安居里”、“兴仁里”等名字命名。所有小巷的宽度都一致,全以花岗岩石铺底,巷道笔直深长,两旁排列着整齐的青砖瓦房...........
摘录一文章如下: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朗头村人,从儿时懂事开始便对这些古老的建筑产生浓厚的兴趣,总觉得每一座古祠堂和古书室里面一定埋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说到古祠堂,叫我印象最深和最熟识的要数离我家只有100多米远的友兰公祠,因为在朗西社所有村民的心目中它是最有地位的,每家每户无论是娶媳妇、嫁女儿、摆满月酒、摆开灯酒或者是办白事请亲朋好友吃饭,全都在宽敞的友兰公祠内进行,友兰公祠就好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多年以来见证了人世间数不清的悲欢离合......
虽没人确切知道友兰公祠建于何年何月,又是由谁亲手建造,但据有关资料记载,村中子民曾在清朝嘉庆六年辛酉(1801年)孟冬和民国16年丁卯(1927年)季冬对友兰公祠进行过重修,才让它在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之后依然屹立不倒、气势恢宏。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到这村是有二条路的,一条是大路,一条是老路。进村时,一村民指给我的是条又烂又窄、基本是不能会车的老路,很不好走,但还是走了近2公里,当时就在想如何从村内走出来的问题了。友兰公祠在村里很是有名,随便打听一下即可。其实,就是进村后,一直往左走约800米,到有再见到村的牌坊转左即到。这塱头村应该算是一古村落了,就凭这一排的古建筑。
探访时,天气就不是很好,下车时还考虑是否带上伞的问题,但终于没有带。这运气就不知道怎么说它了:说运气好,那还没有上车就下起了大雨?说运气不好,那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如果再迟一些,就被淋湿了。这雨很大、很突然的。

450. 文岗谭氏宗祠
谭氏宗祠,在花都区炭步镇文岗村,是保存较好的明代祠堂建筑。文冈村原来由14个自然小村组成,其中最早建村的是文一村。北宋谭文盛(又名岩隐)从南雄珠玑巷携家至现炭步镇文冈良村立村,后建有祠堂,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当时两村父老认为,我们这里居住的地方环山绕河,宝地中心出岗,横向南北地脉,就好像“文”字一横中心上面的一点,而二龙争珠,名虾出海,交叉争夺,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字。而村中有座“岗”所以就称“文岗”。但两条村马上意识到:“岗”字顶头有一座大山压着,岂不是我们村世代没有出头吗?所以,应该把“岗”上的“山”推倒,只保留“冈”里的山字,这样名虾更易出海,所以大家商定使用一个没有山压着的“冈”字。这个“冈”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谭氏宗祠说实在的不怎么有特色,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啊!始料未及,始料未及啊!探访的最大收获不是其它,而是亲手移动了三辆摩托车。这谭氏宗祠不象一般的祠堂一样面对池塘比较开阔,其就隐藏于小巷子之内,又有围墙并有加锁的大门,要不是当地人的指点,即使到了旁边也很难找到的。
由于难找,由于下雨,更多的是开车漫游于村内狭小的巷子中。糟糕!走进了长约300米的死胡同,没有办法掉头,只有往后退。进去的时候已经有较大的困难,因为路窄,因为路边还停有摩托车,着实考验了一把车技,距离已经是精确到2厘米的距离了吧?进去不容,退出来就更难!为保险起见,就将路边的几辆摩托车挪位置,而TMD车主在一边打麻将与看热闹。
几辆车基本在一块,移动起来并不容易,如发生“多米诺骨”倒牌,这些人就不是在简单地打麻将了而是来索赔了。加之下些小雨,很是狼狈!即使是通过了这里,还是狼狈!即使下着雨也要把头不时伸出车窗看看情况,虽然有倒车雷达,但这雷达东西只管后面情况而且还有盲区,侧面的事情它是管不了的,为了保险也只有如此了。

451. 坑背崔太师祠
崔太师祠,位于中新镇坑背屋村,是为纪念南宋名臣、著名学者崔与之而建的祠堂。崔与之的纪念地很多,荔城的菊坡亭,广州朝天路崔与之故居,越秀山麓的菊坡精舍,成都的三贤祠,广西七星岩上的摩崖石刻……最著名的要数他家乡增城崔屋的太师祠了。
崔太师祠,是一间穿斗式木构梁架的平屋,砖墙黑瓦顶,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两侧悬挂书法精品极多,是书香气重而府院味淡之筑。祠中供崔与之坐像,纱帽朝服,慈颜善目,作沉思状,凛凛然一身正气。八百年风雨过去了,人们仍追忆前贤,且作“岭南活佛,西蜀福星”供奉。
崔与之,广东增城人,南宋绍熙年间进士,官至四川安抚使、广东经略使等职,又拜右丞相和参知政事。是增城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文武兼备德才并重,出相入帅的名臣。崔屋,是崔与之诞生及早期生活的地方。

探访侧记:由于粗心,准备资料时,误以为是“师太”呢!怎么是“太师”了?呵呵。其不难找,和坑贝古村隔路斜对望。在广汕公路的北面不到200米,坑贝古村西面约300米的路口直入200米,转左后150米即可。祠堂本身是十分简陋。

452. 腊田熊氏祠堂
广州的祠堂一般都是三进的,但位于增城市派潭镇腊田布村、有600多年历史的熊氏大祠堂却是七进,即整个大祠堂的东西方向上连续排列有7间祠堂。专家介绍,该祠堂目前是广州地区所发现祠堂中最为罕见、也是惟一七进的大规模建筑。祠堂中有皇帝御赐牌匾、武魁木牌匾。书院中的木雕门、山墙彩绘画、灰雕色彩鲜艳,其中的人物、花鸟走兽更是栩栩如生。远观祠堂——占地上万平米气势宏伟;祠堂门前——10个旗杆夹载族人功名;祠堂正门——上挂咸丰皇帝御赐牌匾;祠堂二进——只见武魁匾不见文魁匾;祠堂七进——雕花木神龛供祖先牌位;祠堂书院 木雕灰雕彩绘依然鲜艳。
在垂远堂北边的山墙上,有彩绘山水会,可惜都被抹平了,据了解,这是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破坏了。但山墙上还挂有一块木匾,上面刻着“武魁”二大字。左刻着“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部御使总督两广军务……”,右刻“道光申辰恩科第十八名举人熊定安立”。南边的山墙原来还挂有“文魁”牌匾,但在文革期间也是被红卫兵破坏,砸扔了。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这腊田布村在GPS上是没有的。虽然去前在google上搜寻了大概位置,但终归在路上没有指示牌而费时寻找了一段时间、走了一些冤枉路。其实,它就在正果至派潭的县道旁边,过鹅兜村不久,刚过一桥就转左,行300米,转右直开约400米即到。
不知道自己是否得罪了熊姓人士,在村内二次差点摔跤:刚开车门走第三步就是踩到了一小坑内,幸亏体重而没有摔跤,后来照相时又没有注意一个台阶,差点摔跤!从此以后,自己走每一步都十分小心了,不能再摔跤了!否则是多么晦气啊!后分析了原因,主要是没有午休,精神状态较差所致,应与熊姓没有关系的。这熊氏大祠堂虽是七进,但自己走到第三进就没有再前行了,因为在此看到了祠堂的第七进——雕花木神龛供祖先牌位,就此停步!

453. 麻车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在增城市石滩镇麻车村。三进两廊,祠前广场石栏板的雕刻栩栩如生。

探访侧记:资料说是“刘氏大宗祠”,近处一看,应该是“刘氏宗祠”。从荔城出来,沿增滩公路南行,感觉这路树真是好!广东没有几条路的树有这么好的。因有段路程在修路,就绕石滩镇来到了麻车村,几经询问,终于找到。应该说祠堂本身并无大的特点,只是里面打麻将的人特别多!

454. 团星西溪祖祠
西溪祖祠,在从化市街口团星村。村前是一大池塘,塘边有一棵年代久远的柏树,故名松柏堂。村中民居建筑井然有序,排列整齐。村的西溪祖祠规模宏大,木雕、斗拱、梁架较好。

探访侧记:其实,上次到“从化学宫”时经过一次,当时只是觉得这些房子有些历史,并不知道其现在也是文物保护单位了,随着“发现点”领域的扩大,它也被列入了“发现点”,导致走了重复路。松柏堂有好几排老屋,只是有围墙,并锁着门,本想从门间穿过去,无奈“体积”太大,没能成功,就在外面照几张相算事了。

455. 京塘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在花都区北兴镇京塘村。宗祠三间三进,砖木瓦结构。牌坊建在天井中间,为四柱三间,青砖砌筑,砖雕造型生动传神,刻工精致。

探访侧记:开始以为这京塘村很远,其实不远!进村前已近傍晚,突然看见田间有一大片“墓碑”,吓一跳!仔细一看,原是给植物搭的架子,天哪!这是什么植物,搭的是什么架子?这么象墓碑的?要是外地人晚上进入,心理真有些害怕的,建议村委会干预,改变其形状!祠堂就在村委会边的池塘边,比较容易找到,但我还是问了一群小孩子,他们大声回答,前面转弯就到了!一群人在祠堂前聊天,对于我的来到倒有些新鲜,我也没有时间与他们聊了,乱拍一轮,赶紧走人吧!天已经擦黑了——

456. 萝峰寅堂祖祠
寅堂祖祠,在萝岗街萝峰村龙田街西五巷11号的对面。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其实就在萝岗香雪公园的旁边,幸得二人的指点,很快就找到了。其间有一老太好奇于我的拍照,就操着半生不熟的粤语交谈着。这应可以列入十大最破的“发现点“之一。
查阅资料看到去年的一份《关于对寅堂祖祠进行修缮问题的批复》……同意所报对寅堂祖祠进行维修的申请,请根据文物保护有关要求,组织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完成文物维修勘察设计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建后,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实施。感觉到这祠堂应该快开工维修了,有些欣慰。

457. 荔湾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荔湾区中山七路320号,建于清代中叶。1993年8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某建筑单位误拆”。

探访侧记:找了老半天也是没有找到,原来它已经被拆除了。(照片不上)

458. 邓村邓氏祠堂
邓氏祠堂,位于从化市太平镇邓村。邓氏宗祠具明代风格的古建筑,梁架和斗拱形制罕见。

探访侧记:邓氏祠堂改变了我参观与探访祠堂方式。迎着大的南风,与父亲一起进到祠堂,过二进房间后,刚跨过最后一进房的门槛不久,大南风将其四扇门中的中间二扇给关上了。心理顿感有些不吉利,赶紧打开门。
自此之后,一般情况下,就不进祠堂里面了,除非祠堂的性质已经变成文化中心或者老年人活动中心了。即便是这样,也尽量不到最后一进房去看了。这件事倒对这邓氏祠堂有了特别的记忆。

459. 群星湛怀德祠
湛怀德祠,位于新塘镇群星村,是奉祀新塘湛氏三世祖湛义士怀德的祠堂。始建于明代,光绪年间重修过一次。该祠建筑规模不大,但风格独特,是一座三间三进一拜亭的古建筑物,该祠硬山、歇山顶混合结构,与风火山墙溶为一体,很有古建筑特色。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新塘镇群星村的湛氏祠堂真是多。村里有很多做牛仔服的小型作坊。哇!原来牛仔服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460. 深井凌氏宗祠
凌氏宗祠,在黄埔区长洲深井村,始建于明末,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祠深三进,硬山顶,雕梁画栋,手工精细。凌氏家族始于宋代,传说1278年,凌氏始祖凌震与王道夫响应南逃广州的陆秀夫、张世杰号召,组织义军攻元,直取广州。凌震子孙在深井村繁衍至今。

探访侧记:也不急于去发现这凌氏宗祠,倒在长洲深井村里转悠了半天,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深井村还是有些历史的。

461. 珠江蒲氏宗祠
蒲氏宗祠,在黄埔区下沙社区珠江村下街西。它竟是西亚阿拉伯人后裔的宗祠。宗祠与珠江三角洲常见的祠堂倒是如出一辙:祠深二进,硬山顶,青砖灰瓦,木雕短柱。不过,门口一幅霸气十足的对联———“龙从塞北”、“鳌占川西”却耐人寻味。
从祠堂正中所悬挂的《蒲氏族谱》上,记者发现了一连串晦涩拗口的名字:蒲氏初太祖叫“玛稪阿”,其子孙有叫“阿嘟嗻咭”的,有叫“啪”的,有叫“嗨哒耴”的……显然这些不可能是中国人的名字。正是祖谱上的“奇怪”名字暴露了宗祠的特殊身份。原来蒲氏老祖宗是西亚阿拉伯人,正如祠堂门前的对联所说,他们从“塞北”内蒙古一路迁徙。至清朝同治癸亥年,蒲氏阿拉伯人的后裔来到广州珠江村,兴建了“蒲氏宗祠”,并从此落地生根。现在村内姓蒲的人有两百多名。“蒲氏宗祠”曾在日军侵华时受损,1997年进行了维修,现作蒲氏族人喜庆和商讨大事之地。
为什么宗祠没有阿拉伯建筑风格呢?专家在《族谱》上找到了答案:自蒲氏初太祖起,蒲氏四代都娶汉族妇女为妻,世代混血,再加上世居中国,子孙早被汉化了。这样一来宗祠不具异域特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探访侧记:从黄埔大道转入了珠江村,又不知不觉地穿越了珠江村到了黄埔大道,赶紧掉头回村,稍加问询就找到了这“蒲氏宗祠”。他们说可以开车进去的,但是我还是步行而至,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在祠堂前面一小面包车掉头都花了几分钟啊!

462. 莲溪麦氏宗祠
麦氏宗祠,位于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宿国新街,其规模和建筑布局、用料、工艺等在当时堪称一流。麦氏宗祠共有三座,坐南向北,分别为麦氏大宗祠、继宗麦公祠、瑞辉麦公祠,也被称作大本堂、崇德堂和光裕堂,连同一座子平麦公厅,在街道边建筑群成一横线排列。据记载,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明代曾修葺。该宗祠中梁柱尤为高大粗壮,直径均在30厘米~60厘米左右。这些木料叫着坤甸木,当时黄阁镇周边就是大海,这些木材都是从缅甸运过来,木质坚硬结实,数百年来未被白蚁咬食过,保存至今没有腐朽。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几经周折终于找到麦氏宗祠。麦氏宗祠在所有的宗祠中,还是有其特点的,祠堂前有块大广场,又有一大池塘,其间种有很多莲花,这与“莲溪”对上了,池塘里面有一大亭子,显得有些文化。说了这么多,但仔细一想,这都不是祠堂的本身特点啊!这次认识到GPS精度对准确找路的必要性:看GPS是到了宿国新街了,但实际上是没有到,而是另外的街道,宿国新街还要过20米!从此也测出了GPS精度应该就是20米吧!就这20米,又折腾了一番。

463. 沙湾李忠简祠
李忠简祠  位于沙湾镇东村青萝大街38号。是李氏族人为纪念先人南宋探花李昴英而建。始建年代略比留耕堂晚,约为元末明初。据现存碑记记载:明朝隆庆四年(1570)重修。原牌坊镶有“百世流芳”石匾额,是明代理学家湛若水题书。原后堂有“久远堂”木牌匾,是宋理宗御笔所赐。原头门木刻楹联“圣恩天广大;宗祀日光辉”;牌坊楹联“一代儒臣开胜地;千年庙食砥中流”;后座楹联“菊坡门下传心印;淳佑朝中展壮猷”。因时间久远,该祠多处坍塌,成了危房,在“大跃进”年代拆了仪门、中堂和后堂,现仅存头门。
李昴英(忠简公)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是宋代广东中探花者第一人。为官洁正,忠直敢谏。后擢升大宗正卿、国史编修、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番禺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享年57岁,谥忠简,有《文溪集》传世。

探访侧记:有资料曰其在“育萝大街”,而自己看到了“青萝大街”!转而一想,应该到了!因为“育”与“青”在写法上有些儿类似,估计是笔误加以讹传讹的原因。虽然找到祠堂,但还是有些怀疑。因为其一是没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另外也没有匾额!但其规模、其成色、其门牌告诉我,应该是这里,后问人证实确是它了。
赶紧拍照一番。这时来了一位中年人,主动与我谈及祠堂历史,但谈得较多的是其对政府的一些无奈:这种祠堂在整个广东地区原有4间,现在只剩余这间了。祠堂基本与留耕堂同年代。村里有姓何的(其祠堂以留耕堂为代表,何厚铧似乎就是属于该祠堂的),有姓李的(比如这李忠简祠),但在政府中做官的没有姓李的。去年开始,留耕堂大修,镇政府考虑到这李忠简祠与留耕堂基本同时代,拟拆除李忠简祠堂,将其料用做留耕堂维修之用,结果李姓人家集体闹到广州,事情才作罢!但拆他姓祠堂来修补外姓祠堂总是不太合适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也是他的一面之词,我姑且听之,是否正确,我也不去评论。通过这事,至少有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如何处理宗族问题?

464. 北亭崔氏宗祠
崔氏宗祠,在番禺小谷围街北亭村渭水大街14号。始建于清咸丰年。广三路,深三进,头门前有石地坪。中路建筑和左右路建筑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祠前有开阔地坪。上有旗杆夹石一对。上刻“光绪六年庚辰科  会试中试二百二十四进士  殿试三甲第三十名朝考二甲第九十名  钦点内阁中书  崔其濂立”。

探访侧记:祠堂就在南部快线的下面,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先也没有急着去探访,而是等从穗石村回来后才过来仔细瞧瞧。应该感谢崔氏对南部快线的支持:南部快线路高架桥是压着祠堂了,虽然仅是侧房,但终究从心理的感觉来说,这不是很好的选择。

465. 石楼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即“善世堂”,在番禺区石楼镇石一村西街,番禺四大古祠之一。是纪念石楼陈氏六世祖陈道明之祠堂,俗称“大祠堂”,由山门、牌坊、中堂、祖堂和两侧衬祠组成,中堂建筑规模大。该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年),于清代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至雍正元年历时41年才全部竣工,乾隆三十四年重修。大堂正中高悬一块刻有“善世堂”三个大字的贴金木牌匾,题字为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手书。

探访侧记:难度是★★★。春节期间与父亲来探访过一次,但没有找到!今天再来探寻,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本想放弃!但一想不能遇到困难就退,一定要探寻到!车停在石一村村委会,就开始“扫街”,勤问多走!终于找到!很是开心。围墙门是锁着的,但透过山门一看,这陈氏宗祠确实是有些规模,特别是中堂,有些故宫太和殿气势。攻略:西街旧称西约,宗祠就在村委会池塘的另一边。

466. 北亭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番禺小谷围街北亭村北亭大街87号。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坐东向西。原祠广三路,深三进。现仅存第一进建筑,包括头门与两侧青云巷和左右路建筑。悬山顶,龙船脊,碌灰筒瓦。前后各有两根花岗岩石檐柱。两廊次间有石包台、虾公梁,梁上有雕兽木墩,墩上设斗栱托桁。花岗岩石门夹,石额阳刻“梁氏宗祠”。大门两边挂木刻对联:“本安定名宗考卜亭山绵世胄,选昌华胜地敞开轮奂壮尊”。大门前两侧有抱鼓石。头门前有石阶,两侧有石狮。左右路建筑均为硬山顶,人字山墙,碌灰筒瓦,青砖石脚墙。左右路建筑与中路建筑之间青云巷相隔,右巷石额“珠联”,左巷石额“合壁”。

探访侧记:是在去探访渭水桥的路上发现的,祠堂的“梁氏宗祠”石额上面,还印有毛主席画像,觉得有些那个时代的特征。

467. 三华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在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建于1863年,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此地居民大都姓徐,徐亨之为先祖,清朝同治年间,三华徐族同姓堂兄弟徐方正、徐表正共同任职兵部,深得朝延赏识,同治皇帝把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父亲徐殿魁封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爵魁封为“奉直大夫”。为炫耀皇恩,徐方正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正则建造了南山书院,为赞先哲盛德,徐氏后代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它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对研究清代的民间祠堂建筑有重要价值。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规模庞大,集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水仙古庙于一体,是一组“三列三进六廊”的艺术建筑群。建筑群组合之间有青云巷相隔,纵深49米,右侧有衬祠一列,后有古楼两间。

探访侧记:这是探访得比较早的“发现点”,经验不足。来到三华村,开始以为旁边的一庙宇就是了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虽照了一些PP,但终觉得不象。临近走的时候, 才突然发现了它……,其实,它就在广清高速花都北行入口站再北行约500米处,现在每次经过时,都会多看一眼,有时倒想在路上停车,从高处照张相片,考虑到安全因素就没有做成。

468. 龙岗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在钟落潭镇龙岗村,又名追远堂。据族谱记载,龙岗村曾姓为曾子后裔,“追远堂”之名出于曾子语“追远民德归厚”。该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建。坐西向东,5进深,灰塑瓦脊,碌筒瓦面,素胎勾头、滴水、锅耳风水山墙。

探访侧记:这是探访得比较早的“发现点”,幸得有人指点。

469. 沙贝陈大夫宗祠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在西郊沙贝下元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847年重建,1927年重修。宗祠为硬山顶大木小式,坐北向南,前后两进,有东西廊,天井宽敞。大门石额上刻“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有道光二十七年及丁末年款印章。按原样恢复的木板门联是:“一间七进士;四代五乡贤”。世德堂左侧为忠烈祠,是祖明末抗清志士陈子壮的。后人称陈子壮与顺德陈邦彦、东莞张家玉为“明末岭南三忠”。

探访侧记:下班途中,稍一绕路就来到了这里。金沙洲变化比较快,故还是花了一些时间、问了一些人才找到。

陈子壮,明朝兵、礼二部尚书,广州市白云区沙贝人。满清入关之后,陈子壮督师抗清于高明,因众寡悬殊,被鞑子军所擒,面对金钱美色、高官厚禄的诱惑,陈子壮毫不动摇,慷慨拒降。1647年,陈子壮被满清鞑子动用锯型,残忍地杀害于广州东较场。清廷两广总督佟养甲以杀害陈的幼子相要胁,妄图逼他变节。陈子壮却宁死不屈,说道:“权操手,不在子壮”。佟养甲逼降不成,老羞成怒,想了一条杀一儆百的毒计,将陈子壮处以惨无人道的“锯刑”,即将人从头顶向下,锯成两片。但因人的躯体晃动,无法锯下去。
据说,这时陈子壮对刽子手高喊:“蠢才,界(锯)人需用木板也!”刽子手才领悟用锯行刑的方法。至今“界人须用板”的典故,仍在广州父老当中流传。行刑时,佟养甲“遍召广州诸绅,坐堂上观其受刑以惧之”,还凶恶地问道:“诸公畏否?”可是陈子壮依然骂不绝口。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编剧家黄锡龄曾据此典故编成大型历史粤剧,名叫《血染越王台》,各地纷纷上演,社会影响颇大。

470. 萝峰钟氏大宗祠
钟氏大宗祠,位于萝岗区萝岗街萝峰村迳子。由大宗祠、诰封将军祠、钟氏六宗祠、荔圃祖祠(此祠已拆毁)组成。始建于明弘治三年,距今六百多年,为萝岗钟姓族人春秋二祭、议事和执行家法族例的主要场所,该建筑具有鲜明的岭南古建筑的特点。

探访侧记:从萝岗香雪公园出来,买了一些“大菜心”后,问及卖菜人才知道钟氏大宗祠位置,为轻便起见,暂时将“大菜心”寄存在卖菜人处。其实也只是远地看看这宗祠。

471. 金沙招氏大宗祠
金沙招氏大宗祠与仲山招大夫祠,又名榖诒堂,取善道传世之意,始建于明代,在白云区金沙街横沙村横沙大街8号。招子庸是横沙乡人,清嘉庆年间中举人,曾任知县,被罢官后回故里以卖画为生,尤善写兰竹、苇荻沙蟹,现有作品藏于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招子庸通晓音律,是粤讴(粤曲艺的一种表现形式,南音的始祖)的创始人,他的粤讴作品集在光绪三十年被曾任香港总督的金文泰译成英文,传播到欧洲。同时也被译成萄文传播。招氏大宗祠和仲山招大夫祠,均被广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文物保护单位”。该村保存了不少珍贵历史文物,其中有“功名石碑”(又称旗杆夹)14件,内刻招氏进士2名,举人18名,贡生5名。

探访侧记:一普通的祠堂,有所区别的是,祠堂将因各种原因而失落的“功名石碑”(又称旗杆夹)都基本找了回来,植在一起,觉得有些“壮观”。

472. 颜村陆氏大宗祠
陆氏大宗祠,在从化太平镇颜村。宗祠内发现一座刻有明确纪年铭文的红砂岩石香案。该香案长约2米、宽约0.8米,高约1.3米,上刻有“大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字样。香案前两梢雕刻云卷纹样,刻两狮作椅础基,造型古朴,保存完整,尤其是有明确的纪年铭文,可作为同类器形文物断代的标形器,甚为珍贵。

探访侧记:颜村就在我们以前探访过的钱岗村隔壁,只是当时没有将“陆氏大宗祠”纳入探访名录,导致走了重复路。到了村委会边,问询情况,结果一村民不愿意告诉我究竟在哪里。这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其曰,一则前段时间钱岗村有文物被盗;二则,当心我是政府的人,将其镇村之宝拿走,比如进了博物馆啊!接着他又说及颜村的历史比钱岗村还长!钱岗村的人都是从颜村搬出去的,陆秀夫原在颜村的,似乎对现状有些不满。要知道不远处的钱岗村广裕祠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捞了一个“未有从化、现有钱岗”的美名啊!几经解释,其终究告诉了路线——沿左侧水泥路直行800米、穿过一片荔枝林走到底即到。这祠堂与一般的不同,它不在村内而在村的边缘。

473. 金兰寺姚氏宗祠
姚氏宗祠,在增城市石滩镇三江金镇兰寺村。金兰寺村自古崇尚耕读文化,尤以姚姓为甚,先后出现过进士一名,举人两位,可谓声名显赫,门楣光大。建于明朝的姚氏宗祠,以其非凡气势,上乘的材料,精湛的建筑工艺,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名噪四方而风骚数百年。该祠堂坐西朝东,五间四进。祠前有旷地,旷地前有鱼塘。全祠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砌墙,红砂岩石脚。

探访侧记:一普通的祠堂而已,显得有些破旧,里面堆满了杂物。但是,找到它并非难事,就在村委会下方不过100米处。

第一怪:有寺没村,有村没寺。传说在金兰寺村出现之前,这里已建有一庙,叫金莲寺,寺中有和尚主持。后来不知何年何月何因,寺庙倒塌,和尚散去,金莲寺从此消失在三江平原上。之后,才有金兰寺村。至于建村后为什么要叫金兰寺,现在村子里已无人能说出为何这样叫的因由了。明明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座比村子更早的金莲寺,却偏不用金莲寺命名,而历史上又从未有过什么金兰寺,却偏要把村子叫做金兰寺村,你说怪不怪?这已成了一个无从破解的历史之谜。难怪增城人提起金兰寺村时,常笑话他们有寺没村,有村又不见寺的。“寺”与“村”错位的怪异性。开朗的金兰寺村人听了也懒得计较,一笑置之,有时甚至乐得自己也拿这不争的事实来玩笑一番。
第二怪:有壳无蚬。这里沉积着大量白色的贝壳。这些贝壳以蚬壳为主,也有为数不少的蚝壳。心形的蚬壳大都指头般大小,由于年代久远均已钙化,显出苍白、易碎而毫无光泽。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贝壳?是哪个年代,又是什么人留下的?村民们百思而不得其解。不过,这并不妨碍聪明的村民们奉行的实用主义,他们把这些白花花的贝壳当作废物而加以利用,用它们来烧制出一担又一担的白灰。直到1956年,省文物普查队闻讯而来,才得出一个惊人发现:这是一个距今4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贝壳是那个年代的人采食后弃置的。原来,在亿万年前,这里还是大海的领地,一片汪洋,后来随着东江、增江等珠江水流支系的冲刷,大量泥沙堆积,海水逐步退却,形成冲积性平原。到了大约4000年前,这里已生活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1958年广东省考古队前来对遗址进行了选择性挖掘,在2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共有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上层属于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中、下层是新石器时期遗存。发现除了大堆贝壳,还有动物及鱼类骨、石器等堆积成的文化层,并在村子内发现了4座古墓葬,其人骨结构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特征。出土文物有石斧、石刀、石奔、陶盆、陶钵、蚌环、穿孔毛蚶壳、鱼骨串珠饰物等,现存于广东省博物馆内。金兰寺贝丘遗址,是广东省较早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是增城建国后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和收获,对研究广东省古代文化遗址的早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地层根据,对研究增城乃至广东当时的人文、水文、地理、气候及水、陆生物等都有重要的价值。
第三怪:有涌水不连。历史上,金兰寺村旁边曾留下过一段没水流动的死水涌,叫刘王涌。为什么叫刘王涌呢?相传五代十国后期,偏安广州的南汉王朝末代皇帝刘鋹,在罗浮山上大兴土木,建造了天华宫。其时后周已被赵匡胤发动黄桥兵变所取代,建大宋朝,宋帝赵匡胤横扫中原,矢志一统天下。刘鋹眼看自己的小朝廷岌岌可危,更是把罗浮山和天华宫作为他日后兵败南粤,败走广州后的退路和归宿。于是在增城征集了上万民工,日夜赶工开凿一条从增江河直达罗浮山的运河。“无事则为登临之乐,有警则为逃遁之数矣”。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运河还未完工,南汉王朝已曲终人散,被北宋一扫而灭,只留下数段劳民伤财的“刘王涌”。

474. 仑头南溟黎公祠
南溟黎公祠,在南郊新滘仑头村。始建年代不晚于乾隆四十七年,光绪十七年重建。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左右3路。门前有宽大的院落,院北侧为方柱石栏杆。中路前后4进,均为面阔3间,碌筒瓦面,蓝琉璃瓦剪边。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明洪武年间黎氏先人自北方迁居于此。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数百年来陆续有“疍民”(水上人家)在此落脚安家。所以,在今天的四千多村民中,虽仍以黎姓为主,但零散的杂姓多达二千余人。仑头人把“南溟黎氏宗祠”简称为“南溟祖”。

探访侧记:发现南溟黎公祠可谓是得意之作。本想去大学城的,还没有上南沙港快线,看见了“仑头”标志,停车研究情况,将GPS设定在村委会,计算出距离此不到2公里,那就赶紧去吧!到了村委会,没有问任何人,凭着感觉走了约2公里,在珠江的岸边终于找到!这南溟黎公祠的门前算事很开阔的了,又面对珠江,自然就显比较大气。

475. 车陂晴川苏公祠
晴川苏公祠,位于天河区车陂村祠前大街2号,位于村中心,车陂河之西岸。该祠建于明朝宪宗成化年间,距今500多年。由主祠、后花园、门前广场、池塘、荔枝园五个部分组成。历经三次重修。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出于对“车陂村苏姓老人代表团北上河南省郏县拜谒苏东坡墓”及“寻根眉山”的兴趣,加之对城中村道路的“惧怕”,事前做了不少“功课”,可以说这次是直奔目的地,没有任何困难。只是城中村路窄,行车十分困难!自己又误入了单行线的高地大街(没有禁行标示,回程时才知),当时如果对方有车来,那倒车就十分困难了,这是不幸中的大幸!这晴川苏公祠貌不惊人,但其“故事”讲得好,因此在众多的祠堂中,其入选文物保护单位就理所当然了。众所周知,宋朝大文豪苏轼(号东坡)是四川眉山人氏,而岭南广州怎么建有他孙子——晴川公的纪念祠呢?摘录二篇文章如下。

车陂村的苏姓老人带着一个“代表团”北上河南省郏县,拜谒苏东坡的墓。这是车陂5000苏姓人家第一次以苏轼后人的身份到河南省祭奠先人。1996年起,开始研究家族谱系,花去10年心血,终于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是苏东坡后裔。“苏东坡的后人最多在南粤。现在广东全省有40多万,分为四大支系,我们这一支有18万人。”这一支,是苏东坡之孙苏绍箕的后代。如今在车陂村,苏东坡的后人已经传到了第28代。
按照研究,苏绍箕原名苏箕,是苏轼二子苏迨之子。苏轼被贬谪之后,他辗转到达广东南雄,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后来因为文武全才,踏入仕途,并因屡屡建功而不断升迁,官至太尉。金兵侵宋期间,他为护驾而受伤,退役回南雄珠玑巷休养。随后由于兵变携眷来到广州。在广州及周边一带,苏绍箕购买了大量的田产,将长子安置在顺德碧江,次子安置在广州,在顺德买田时,他用了“苏晴川”的名字,“晴川苏公祠”便是由此而来。但是无论是在南雄珠玑巷,还是在广州,“苏绍箕”和“苏晴川”两个名字已经完全掩盖了他的原名“苏箕”,无人知道他是苏轼的孙子。
苏绍箕为什么要改名?苏进泉介绍,这是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苏轼被贬谪之后,反对苏轼的势力对苏轼的攻击延续数百年,直到明朝中后期才有所缓解。如今的苏轼后裔,已经遍布广东各地。苏进泉说,苏轼后裔历代为官者便有500余人,在文坛中留名的如苏曼殊等,也是出自这一脉。车陂的苏氏后人已繁衍有三千多人,先辈在光绪25年去四川眉山取回了苏氏世系图,前几年,他们又去四川眉山复制了“祖堂”牌匾。

苏东坡与南粤后裔。今天在四川眉山,已经很难找到苏东坡的后裔了。原来,苏东坡自考取功名后就一直在外做官,但屡遭贬谪,且越贬越远,因而后代也都在外地。苏东坡在朝做官时,推崇革新,为苦难老百姓说话,因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套上“诋谤先朝”的罪名,先后被贬到广东的惠州和海南岛的儋州等地。苏东坡官越做越小,但文章却越作越好,为读书人和老百姓所喜爱。苏东坡死后第二年,蔡京一伙便四出捉拿元佑党人,他的后裔只好隐瞒实情,秘而不宣。但他们都深深为有这样的祖先自豪,虽然对外绝口不提苏东坡,但代代口耳相传——老祖宗就是苏东坡。
族谱中写道:“前由东坡公而起,后由绍箕公而来”。在番禺的罗村,苏家兄弟的人数现占全村的三分之一,他们的祖先在建村时建造了一条眉山大道,寓意他们的根在眉山。苏东坡的南粤一脉涌现了很多历史风流人物:宋末时期以忠义知名的苏刘义大将军、清末时期送大炮支持黄花岗起义的清军起义将领苏冠川,以及民国时期的爱国诗人苏曼殊等……
晴川苏公祠的管理人苏进泉老先生说:“我的祖父和父亲在世时常常嘱咐我:有机会就要回眉山寻根”。900多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苏东坡南粤一脉虽已发展到第36代,后裔却一直未曾回过眉山。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环境越来越宽松和优裕,他们终于等来了回眉山故里寻根的最佳时机。
2001年夏季的一天,原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苏进泉老先生看见报纸上介绍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祠,就试着写了一封信寄去眉山。岂知一“撞”即中,三苏祠工作人员很快复了信,并寄来了三本《三苏祠》刊物。苏老先生十分高兴,马上又去一信,从此,晴川苏公祠和三苏祠在千山万水之间“飞鸿”连绵不断。
2002年,苏老先生便精心筹备寻根祭祖之事。经他们四出联络,广州和东莞、顺德等地的苏家兄弟代表40多人报了名,组成一个寻根祭祖团,并制作了一面表明三苏后裔身份的2.8米长的三角大红旗,上书:“南粤三苏后裔、宋朝太尉、东坡之孙——箕”。
2003年8月18日清晨,47名南粤苏东坡后裔代表由晴川苏公祠出发,乘车直往眉山。20日,他们寻根认祖回到老祖宗的故居——眉山三苏祠,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25日,他们上短松冈拜祭老祖宗三苏的坟墓。九百年兄弟喜相逢,高兴之余,苏老先生提笔挥毫为三苏祠题词:“前之由东坡公而起,后之由绍箕公而来”!

476. 拜庭许大夫家庙
拜庭许大夫家庙,位于越秀区高第街许地41号后座。相传许氏家族为炎帝后裔,许家祠所以冠名“拜庭”,则源于拜庭是许家兴旺腾达的大功臣。生于清代的拜庭家境困窘,13岁即到盐店做童工。一次,聪明勤恳的拜庭与另两家盐商同时出海购盐,归途忽遇暴风,独得拜庭一人指挥正确得以返航,所在盐店因无竞争对手大赚了一笔。事后,拜庭航海有术、经营有方的口碑便流传开来,各大盐商竞相出高价聘请拜庭,但他以道义为重仍为原店服务。店主有感于拜庭忠厚,遂分股予拜庭。拜庭愈加尽心尽力,终成广州一大盐商。后拜庭长子率族人在高第街修祠堂,建大宅,即今日的许地。
许家出过许多风云人物,如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著名教育家、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中华女杰”许广平,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等。就连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30年代著名影星陈云裳、粤剧表演家红线女、好莱坞明星卢燕等都是许家的亲戚。

探访侧记:发现的过程还着实有意思。大致到了“许地”时候,问过几个旁人,终于在一老伯的带领下,走进狭窄的巷道,找到了位于高第街许地,他也给我们大致说了许卓故宅、许祥光故宅、许广平故居等地,但其是破旧不堪的一副模样,破旧与杂乱却是出乎所料的……从这里往东行不远,就到了从商业气息浓厚的北京路。

477. 宋防御使钟公祠
宋防御使钟公祠,位于从化太平镇屈洞村。钟轼原籍河南开封,因平南汉政权有功,被封“防御使”留守广东。祠内存有明宣德重修碑记和钟氏世系祀田碑记,为广东宗祠所罕见。

探访侧记:我们是不想进祠堂里面看的了,但是一老者非常热心,再三请我们进去看看,还将管大门锁匙的人请来打开大门。祠堂很大,最特别的是祠堂内有牌坊,显得很是气派。

478. 莘汀屈氏大宗祠
屈氏大宗祠,位于番禺化龙镇莘汀村。屈氏大宗祠是纪念屈大均的祠堂,明始建,清代重修。莘汀村是一条僻静古村,莘汀村因地貌得名。莘,众多;汀,水边平地。莘汀北依珠江,人口不足七百,人数之少,在珠江三角洲行政村中少有。据说莘汀原有两三千人,由于咸丰四年(1854)番禺洪兵首领陈显良率众在此举旗反清,败北后遭难逃难者众,莘汀人口骤减。莘汀村民以屈姓为主,屈姓发源湖北秭归,祖上与屈原有关。

探访侧记:与父亲一起来的。祠堂就在村口,很好找。另外,后来在探寻“红巾军祭旗起义烽火台”的路上,又去探访了一次。

479. 沥滘卫氏大宗祠
卫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距今近400年,是该乡卫姓大宗祠。由头门、牌楼、拜亭、中堂和后堂组成。在400年前,卫氏先辈们出动人力百余,从近200公里外的南海之滨,运来海洋中的咸水石料数十吨,通体打造成卫氏大宗祠牌坊,其坚固程度历经400年风雨而岿然不倒。在卫氏大宗祠中堂,安放着12块大型屏风。这组屏风是由乾隆皇帝御赐,用来表彰当时卫氏60岁以上老寿星的。
据地方志载,鸦片战争时,沥滘村外的一片还是水域,卫氏大宗祠离沥滘河距离不足100米,英国侵略者的战舰驶到海边对岸上,因为卫氏大宗祠规模之大吓坏英人,误当广州首府衙门进行了一番猛烈炮轰,卫氏大宗祠的大门前被轰了一个大洞,后来被补了回去。牌坊的东部曾经塌了一个角,后来也重新补上。抗日战争前,这里曾作为村子里的书塾,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侵略广州的日本兵在这里驻扎到结束。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卫氏大宗祠似乎还有些历史故事。进村后,一直走就行,一直到沥滘的码头,大致在码头的西北边的一条街上——沥滘副四约。沥滘村也是大兴土木,搞截污工程。在这里还买了一台“卫星锅”,买时调试还是正常的,回去一看就没有了信号?难道是卫星锅的方向不对?还是因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卫星加密”有关呢?现在也没有时间去研究它,反正一般也不看电视的。

480. 龙潭纶生白公祠
纶生白公祠,位于海珠区龙潭村约西大街22号,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再次重建。清光绪年间,白氏后人白纶生以办悦盛商行发家,成为富商,在村内办兴仁书院和医院善堂,捐资赈灾,救济贫苦村民,受到当地百姓称颂。获光绪皇帝封“准道员”职衔并赐“乐善好施”牌匾嘉奖。
纶生白公祠,建筑风格堪称广州老祠堂中“典范”之作,整个祠堂糸青石砖瓦打造而成。檐柱上“郭子仪祝寿”花纹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多达数百人物。其精美程度令人惊讶不己。此外,祠内的斗拱、柱梁、柱基均有精细的石刻、木雕、砖雕或灰雕多种动植物图像,造型栩栩如生,线条流畅,为广州同类建筑所罕见。正堂的两侧的“檐柱”上,各雕有独特的“狮临风水”造型,现今在广州的大大小小的祠堂中已属罕见,堪称“岭南一绝”。
纶生白公祠落成之时,南海名士潘衍桐曾撰贺联,下联是:"生而为正士,殁合为明神,岁口碑流播,谓此老主持冥律,梦中来告,劝善浑如在世时".里面所说的,就是白纶生死后为神的传说. 白公祠里面还有一对小石狮,其中一只没了牙齿,是当年日寇侵略者用刺刀撬甩的,成为日军侵华的一罪证。

探访侧记:没有想到其就在新滘路北上转新光快速的匝道的右边,害得自己绕了几个巷子,穿过城中村逼仄的道路,才找到白公祠。龙潭村和其他的城中村一样,拥挤而嘈杂,小巷中的积水和没有来得及清除的垃圾,整个村子显得脏乱。祠堂在小学内,正值周末,门卫给进去看看。不过,在全国发生几单针对学生的群死群伤事件之后,给不给进则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481. 庙头张氏大宗祠
张氏大宗祠,位于黄埔区南岗镇庙头村的北面,广深公路之北侧;始建于宋代,扩建于明代,清光绪二年重修,历时900多年,是现今黄埔区最古老的建筑物。祠堂系三进式建筑,祠堂的桁角、金钟、顶柱门、通典木等建筑材料都是从日本东京运来的。祠堂门楼额顶嵌有一块横匾上书“张氏大宗祠”,这五个大字是清代学者陈澧所题。“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想把它毁掉,改建为学校。幸亏当时的庙头大队党支部坚决反对,才把这宝贵文物保存下来。

探访侧记:探寻难度系数是★★★。最初整理的资料只是说它在庙头村,并没有说其准确位置。于是,基本上将偌大个庙头村逛了一遍,另加勤询问,终于在广深公路北边的一座桥边,发现了这张氏大宗祠。但见这宗祠很新,应该是最近维修过的吧!

482. 南岗秦氏大宗祠
秦氏大宗祠,在黄埔区南岗街南岗社区南岗西路。

探访侧记:由于有具体的路名且其又是主干路,很容易找到宗祠。本来都不想进去看的,但守祠人三番二次地邀请,那就进去参观一下吧!好家伙!这秦氏大宗祠很注意文化传承,墙壁上到处挂着秦姓人写的字绘的画,显得很有文化素养。秦氏大宗祠的日常养护,在所有的祠堂中算是佼佼者,它一方面是避免了因人来的稀少而导致的衰败与破落;另一方面,又避免了作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吵闹及可能的破坏。当然要求每间祠堂能达到这个水平,勉为其难!还是因地制宜!能够留下来就是最大的保护了。

483. 八斗三捷何公祠
八斗三捷何公祠,在萝岗区联和街八斗村老屋八旺旺街33号。

探访侧记:本想集中精力探寻简文会墓的,无奈天色已晚,为安全着想,就放弃了,转而至此。三捷何公祠,与一般祠堂是有很大的区别,要不是有石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不过正因为有此特点,故也记忆犹深!雷同的祠堂能够有多少记得住的?看来特色是很重要的啊!

484. 神山卢氏大宗祠
卢氏大宗祠,在神山镇雄丰村。据说卢氏大宗祠丝毫不逊色于陈家祠。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香港首间华人慈善医院的创办人卢礼平、从河南范阳赶来认亲的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等人,由于宗系的连接,让他们和这个祠堂有着最传统、最难以割舍的关联。祠堂的横批,它便是卢慕贞携子孙科赠送的著名牌匾“爱慕宁亲”。从祠堂的文字记载可知,广东卢氏和大多数广东姓氏一样,原祖河北范阳.发源于南雄地区珠玑巷,七百多年前因为逃避兵乱迁徙到白云区神山镇。

探访侧记:去发现这卢氏大宗祠完全是意外之作,方向盘一转,就向着这里开来了,看来汽车这东西真是加快了愿望实现速度啊!祠堂就在神山大道西,由于祠堂在路边有一牌楼(这也是所有祠堂中非常有特点的),很容易就找到了,远比想象的简单!现在这里是老年人活动中心,他们玩他们的麻将(看来麻将在广东是很普及啊!)、我照我的照片,相安无事。只是觉得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与这里有关,觉得有些诧异!卢泰愚也姓卢??

485. 龙归周氏大宗祠
周氏大宗祠,位于白云区龙归镇南村,明末清初的建筑,又称孖祠堂,风格以清为主。三进三间,规模大、建筑布局完整,木雕、灰塑、砖雕的工艺精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龙归镇的南村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是这周氏大宗祠究竟在哪里倒是费了一些周折。问了几个人并绕了2个圈才将其找到。村内道路非常狭窄,几处转弯地方,人家还专门砌了防止撞墙的水泥墩。说实在的,对面来了车还不知道怎么处理是好,幸亏车辆很少。其间有人主动提出10元钱带路一事,终究没有理睬他。一是不服气,竟然会找不到?二是不愿他坐我的车。周氏大宗祠正在维修中,仔细一看,确有二个周氏大宗祠,就所谓的孖祠堂。

486. 广雅中学濂溪祠
濂溪祠,在广雅中学内,是学校为迎接121周年校庆而建立的。濂溪祠是广雅中学创办之初的主要建筑,它在古代不少书院都有,但在广东就甚为少有,而在中学里面建濂溪祠,更加是绝无仅有。重修的濂溪祠基本保留当年原貌,向学生展出文玩类、木石类、书法等作品,当中还有张之洞曾经用过的“端砚”等珍贵文物。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后人说,旧时每逢开学行礼,首拜孔子,次拜濂溪,为的是提升学生的品行。(主要是传承出《爱莲说》中于淤泥而不染、廉政的精神)校方表示,濂溪祠重开之后,每逢开学和毕业典礼都要学生参拜濂溪先生,突显《爱莲说》的思想。

探访侧记:这是在探访广雅中学时的意外收获,属于先有成果后找资料的一类了。祠本身没有什么,有的是其故事。至于每逢开学和毕业典礼都要学生参拜濂溪先生以突显《爱莲说》的思想的这一想法是否合适,则不加评论。

487. 官洲陈氏大宗祠
陈氏大宗祠,在海珠区官洲岛,祠堂由三进两廊、东西衬祠组成,头门梁架木雕、樨头砖雕和两廊壁画较精美完好。“官洲村始建于宋朝,有600年的历史,明朝初期这里是来往商船停泊的地方,明朝政府专门在此设置了官员,专门管理停泊在此的商船和人员,‘官洲岛’也因此而得名。”
官洲岛,东面与长洲岛隔江相望,南面是广州大学城,西面为广州果园生态保护区,北面和琶洲、万亩果园相接,全岛面积1.8平方公里,四面环水,交通不便,过去曾被戏称为“广州的海南岛”。官洲村原有居民2000多名,目前已经基本搬迁完毕,该岛将建成广州国际生物岛。到今年年底,官洲岛将开始封闭式施工,但施工前,岛上的文物等遭受了一场“浩劫”:岛上一些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屋和祠堂,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祠堂内的门窗、石雕、木雕屡遭盗窃,但现在只剩下空空的外墙,木雕、砖雕、花雕被洗劫一空,甚至连地面的石板都被撬走。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栏杆放下了。“停车!干什么的?”,“来送施工图的。”“哪个工地的?打个电话联系一下”。自己就装着在寻找电话号码

487. 官洲陈氏大宗祠
陈氏大宗祠,在海珠区官洲岛,祠堂由三进两廊、东西衬祠组成,头门梁架木雕、樨头砖雕和两廊壁画较精美完好。“官洲村始建于宋朝,有600年的历史,明朝初期这里是来往商船停泊的地方,明朝政府专门在此设置了官员,专门管理停泊在此的商船和人员,‘官洲岛’也因此而得名。”
官洲岛,东面与长洲岛隔江相望,南面是广州大学城,西面为广州果园生态保护区,北面和琶洲、万亩果园相接,全岛面积1.8平方公里,四面环水,交通不便,过去曾被戏称为“广州的海南岛”。官洲村原有居民2000多名,目前已经基本搬迁完毕,该岛将建成广州国际生物岛。到今年年底,官洲岛将开始封闭式施工,但施工前,岛上的文物等遭受了一场“浩劫”:岛上一些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屋和祠堂,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祠堂内的门窗、石雕、木雕屡遭盗窃,但现在只剩下空空的外墙,木雕、砖雕、花雕被洗劫一空,甚至连地面的石板都被撬走。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栏杆放下了。“停车!干什么的?”,“来送施工图的。”“哪个工地的?打个电话联系一下”。自己就装着在寻找电话号码,找了一段时间而没有找到,“唉,麻烦,进去吧!”,这样自己再次混进了官洲岛。
官洲岛将建设成为广州国际生物岛,二年前已经“封岛”——即除了施工有关人员及车辆外,其余的不给进去的。其与外界的联系目前就靠一便桥。封岛之后,曾经去转悠过一次,这次再去转悠时发现变化很大!进去之后也没有急着找陈氏大宗祠,而是开车将岛转悠了二遍。
停车,步行探寻陈氏大宗祠。在自己的感觉中,在有关报道中,官洲岛的原居民应该都已搬离,虽然村中是满地的废砖烂瓦,虽然行走其间多了一份小心与谨慎,但突然有一什么声音还是将自己怔了一下——屋内出现一老伯。问其怎么还住在这里?不是都搬迁了吗?不问则罢,一问就打开了话匣子。
“哎呀,你不要听政府的宣传,他们的报纸整天都是乱说的。”
“你为什么还留在这里?”
“这是我的家乡啊!我生长在这里,这就是家乡了,我哪里也不去,我们农民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就是死路一条,补再多的钱也不走!”
“为什么不搬走呢,国际生物岛的建设需要啊?”
“你不要听他们的瞎说,建什么生物岛,他们是在圈地牟利”(人家的用词倒很专业)。
“什么大家都搬走了,还有几百人呢,签了协议的也就是80%)(是所谓的“钉子户”?)
“我是来看看这祠堂的,不是来动员拆迁的”(真是多余)
聊了一会儿,就走了,多了反引起误会!
在这老伯的指点下,找到了陈氏大宗祠(村委会在其内)。这宗祠本身也没有太多的特点,但还是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一些照片。走过来一人问我是干什么的?答曰来送施工图纸的,顺便看看这祠堂。于是,那人提示我,不要在村里转悠,以免被村民××(这个词已经忘记了),当时就想这人的身份了,是村委会的?是拆迁办的?是便衣警察?是街道的?答案无从说起,人家好心提示自己,自己多加注意就行了,不要惹出什么麻烦来!
看完之后,又绕岛一周,通过便桥的封锁线,扬长而去,向大学城奔去。当时心中在想,现在的政民关系还真不好搞(根源在哪里?),这拆迁是一大难事!另外的难事还有“维稳”、“计划生育”与“殡葬改革”了,政府也是难啊!GDP GDP

488. 屏山黄氏大宗祠
黄氏大宗祠,在番禺区钟村镇屏二村玉树大街26号对面。始建于宋朝。明朝略有修葺,清朝同治年再重修。坐南向北。前面是一开阔的地坪。面阔三间深四进。主要建筑有头门、仪门、中堂和后堂。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绿色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石脚,灰塑通花博古脊。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问询“摩托车”该祠堂怎么走,其漫天地给你指,因为指得太清楚,其就少了生意。最后问及一带袖章的市场管理员——从市场后的小道一直走就可以看到了,宗祠在小规模地整修中。祠堂贴着黄氏兄弟的捐款告示,其曰希望各位兄弟叔伯捐钱来修祠堂,以光大黄氏祠堂等等。

489. 北亭林氏大宗祠
林氏大宗祠,位于小谷围穗石村穗石大街52号。建于清乾隆年。坐西向东。广三路,深三进,中路建筑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该祠现作穗石村幼儿园,保存完好。

探访侧记:从外环路往穗石村里开,祠堂就在主路的左边,容易找到。因这村是穗石村,而其在穗石大街上,显然这穗石大街应该是村里最宽大的街了。村里严禁车辆入祠堂前的广场,于是将车停于旁边祠堂的旁边,但终究是祠堂的范围了。

490. 塘头后山黄公祠
后山黄公祠,位于化龙镇塘头村村心大街。据村民说是黄氏族人的七世祖祠。始建于明朝,20世纪80年代重修后堂。坐西向东。因年久失修,后堂倒塌,现只剩下祠堂前面的牌楼。

探访侧记:所有的祠堂中,后山黄公祠还是很有特色而与众不同的。考虑到今天已有2次差点就要淋雨的幸运,“事不过三”啊!这次就带上雨伞!结果证明是非常英明!
探访完之后,就是倾盆大雨!(一点也不夸张)。虽有雨伞,但鞋子进水了,上车收伞的瞬间,上衣就被淋湿了。鞋子进水就换成拖鞋(第一次穿拖鞋开车,对行车安全是有影响的),衣服湿了就换上衬衣!虽然其与牛仔裤有些不搭配。

491. 石碁古氏大宗祠
古氏大宗祠  位于石碁镇傍江东村仁厚大街10号。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明清时曾七次重修扩建,1992年村民、港澳同胞捐资重修瓦面。坐北向南。广三路,深三进。花岗岩石门夹,石额阳刻“古氏大宗祠”,两边挂两副木刻对联:“国宝芳宗名昭北史,乡贤世泽望重南郊”;“一朝国宝,三世乡贤”。现在为村民喜庆设宴活动场所。

探访侧记:资料有些混乱,混乱的根源就是“傍江东村”与“傍东村”的差别。也不管那么多,反正我的心里“傍江东村”与“傍东村”是一回事就可以了。按照此原则去找!很容易找到,进村牌坊,直走转左,在篮球场(村老人活动中心)的旁边。今晚祠堂内是大摆宴席,我进去粗略数了数,大约有50围台!一大堆人在忙乎着杀鸡宰鸭的。只是一事不明白,这“叶府回门宴请酒”怎么会摆到了“古氏大宗祠”?

492. 鳌头存理李公祠
存理李公祠,位于从化市鳌头镇象新村下塘自然村,为当地李姓大户出资建造,始建年代已经不详。该建筑坐北向南,采用砖、木、石结构,深三进宽三间。三进皆为镬身山墙,布局是拾级而高,通过三级踏步进入各进。在祠堂前晒场上还立有两对旗杆夹,上刻李门中举之事。。正门上题着“存理李公祠”5个大字,下有门联,曰:“存心正直,理路光明”。屋内多处绘有类似壁画,而公祠内的不少题诗还记载了日本侵华的史实。壁画如此集中并不多见。从化的一些地方也零星发现过此类中西合璧的壁画,但如此集中于一处,在全国的乡村地区并不多见。壁画和诗词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记录了祠堂的历史和日军侵华的史实。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其位置偏远,本已将其列入B类项目。现在时间允许,特别是其有“在全国乡村地区并不多见的中西合璧的壁画”,那还是去一趟!到了鳌头镇象新村,而其离鳌头镇象新村有较远的距离,问了几人路是找对了,只是路程太远,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中途掉头,遇见一6岁小孩,也得询问了!人家回答得还很有成效“直走,就在篮球场的对面了”。
存理李公祠,念起来比较绕口。祠堂规模是中等,其前是篮球场,其内是乒乓球场,看来它发挥了文体中心作用。在象新村问路时,腰上别手机的人说他打电话,让村书记与主任在祠堂前等我,也搞不清楚他为什么给我这么高的礼遇…看见其抓起手机要打电话了,只好连忙说“不用了,不用了…”

493. ?龙岐鉴湖张大夫家庙
龙岐鉴湖张大夫家庙,在番禺区沙湾镇龙岐村大巷街。该庙坐西朝东。庙前有广阔地坪,总面阔16米,深两进34米,均为硬山顶,灰塑博古脊,花岗岩石脚,青砖墙。钟鼓楼面阔5.60米。有木构子阁,后为小天井,开两劵门通中衬祠,又开八角门通小天井接后衬祠。青云巷宽2米,巷门有石额,文字被水泥砂浆覆盖,巷内灰沙地面。巷尾开一劵门通后花园。北边的中衬祠和后衬祠“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
张大夫,号鉴湖,民国版《番禺县续志》有传,在省城十三行创办隆记茶行,致富后不忘造福乡梓,置尝田,修祖祠,铺乡路,筑护乡围墙等,乡人称他为“发财公”。道光二十四年(1884),主持捐资倡设螺阳七约社学。其次子凤华,官直隶补用同知,慷慨好施,开发同德围、务本围等,教导乡人种桑、养蚕、养鱼,又辟街衢成繁盛市场。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说来有些好笑:本以为探访很简单而想在沙湾镇回家路上想顺便探访一下的,只是那天已近黄昏而放弃。第二次专程去探访,虽花了一个多小时,虽问了好几个人,但仍未果,就暂时放弃,回家再查阅资料吧!如执拗于此,一是耽误时间,二是坏了兴致。现暂时将其列为A类项目。

494. 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祠
孔尚书祠,是纪念孔子第三十八代世孙、唐朝广州刺使孔癸戈而于明朝中叶修建的,而阙里南宗则是大龙村的宗族祠堂,位于石碁镇大龙村。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是连在一起的,两个祠堂仅由一道相通的木门分隔。孔尚书祠较为体现寺庙性,阙里南宗则为典型的宗族三座式祠堂。其中阙里指的是孔子位于山东曲埠的故居,意为孔子在南天的宗支。
在解放前,两个祠堂一直被村民用来祭祀祖先和拜祭孔子,在民国初年,在祠堂内设立“玉书小学”。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在祠堂旁建造另一间小学,并把不属于文物的建筑物从祠堂里彻底拆除。有资料表明,孔子裔孙千多年前最先南迁岭南的地方是广州。在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一带,均可寻到孔子后裔的踪迹。孔子之后除历代长孙“衍圣公”都留居山东曲阜孔府之外,其余子孙均移居各地,逐步繁衍,形成当今全国各地以至世界各地的孔氏世袭支派。

探访侧记:与父亲一起来的。祠堂就在村口,还是比较容易找。

495. 徐氏大宗祠默奄徐公祠
徐氏大宗祠、默奄徐公祠,在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中华社。

探访侧记:一普通的祠堂建筑,只是这街名有些大——中华大街!天安门前的街道不也就是叫长安街嘛!它倒来个中华大街!不过,祠堂前还是有些气势的,其前的地面很是宽阔,又有一些大树植于大池塘边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萝岗区现在叫什么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