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舒适的湿度是多少?

室内湿度达到多少最适合人居住

室内温度是在生活中易察觉但是不易被重视的部分,老人、小孩对室内湿度的变化尤其敏感,胸闷、皮肤瘙痒或易感冒等症状都是由于长期的室内湿度环境不当引起的。

那么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多少?

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2)最佳的防、治病环境湿度:40%RH-55%RH

(3)电脑、通讯机房环境湿度:45%RH-60%RH

(4)图书、档案馆环境湿度:40%RH-60%RH

1、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50%,因为在这个湿度范围内空气中的细菌寿命最短,人体皮肤会感到舒适,呼吸均匀正常。

2、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3、在此意义下,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混合比、饱和差以及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若表示在湿蒸汽中液态水分的重量占蒸汽总重量的百分比,则称之为蒸汽的湿度。

4、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在室内舒适温度范围内不太明显。但在28℃、相对湿度达90%时,你就会有气温达34℃的感觉。这是因为湿度大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蒸发量少,人体排泄的大量汗液难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无法畅快地散发。

5、因此,你就会感到闷热。仅仅从相对湿度来讲,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50%,因为在这个湿度范围内空气中的细菌寿命最短,人体皮肤会感到舒适,呼吸均匀正常。

6、根据气象专家统计,当相对湿度达30%时,中暑的气温是38℃,当相对湿度达80%和气温在31℃,体质较弱的人有时也会引起中暑,如果冬天遇到低温高湿天气,人们就会感到阴湿寒冷。

然而适宜居住的室内温度是20℃左右,冬天温度为18至25℃,相对湿度为30%至80%;夏天温度为23至28℃,相对湿度为30%至60%。在此范围内感到舒适的人占95%以上。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这个温度有利于身体散发多余的热量。如果考虑到温、相对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度应是工作效率高18℃,相对湿度应是40%至60%,此时,人的精神状态好,思维最敏捷。若室温超过35℃,人体汗腺就开始启动,通过出汗散发体内热量,会出现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头昏脑涨、疲劳等不适的感觉。相反,当温度在8℃~18℃时,人体会向外散热;当室温低于4℃,就会感到寒冷。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不过,湿度太大也不利于健康,人们可能会感到恶心、食欲不振、烦躁、疲倦、头晕等。

注: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在此意义下,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混合比、饱和差以及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若表示在湿蒸汽中水蒸气的重量占蒸汽总重量(体积)的百分比,则称之为蒸汽的湿度。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

新风系统会影响室内湿度吗?如何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

新风系统会影响室内湿度吗?

夏天开空调、冬天用暖气的时候,室内的空气总是特别的干燥,我们的皮肤很容易变得干燥,不舒服。一般来说,大家会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的湿度,也有人说,新风系统可以增加室内湿度,是不是这样的呢?

认为新风系统能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理由主要是因为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芯体是由一层又一层传热板构成的,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和室外送入的新鲜空气既通过传热板交换温度,同时又通过板上的微孔交换湿度,从而达到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的效果。

从原理上来说,新风系统的全热交换芯对湿度的影响就是:通过水蒸汽从高湿侧向低湿侧移动进行交换,并实现能量转移。这么看,新风系统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室内空气湿度,至于是增加还是降低,则要看室外湿度和室内湿度哪个更大了。对于显热交换新风系统或者是无热交换的新风系统,在工作的时候促进了室内的空气流通,有人觉得这样会降低室内的湿度。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我们在使用机器时,新风系统的运行是一个缓慢的换气过程,因此并不会大幅改变室内空气湿度。

我们应该如何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呢?

由于漫长的夏天我们会使用空调,冬天的时候很多地区会供暖,或者自己使用空调制暖,因此大多数时候,其实我们的室内环境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状态。长期在干燥的环境中生活,对于我们的皮肤、呼吸道是有危害的,因此一定要注意增加房间的空气湿度。

一般我们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水含量,但一定要记得定期清理加湿器内部,防止里面的霉菌等细菌随着水雾喷洒到空气中。另外,加湿器的摆放位置也有一定的讲究,不宜放在床头或者离墙太近。

妙招一:增加居室清洁频率。用潮湿墩布擦拭地面,清洁的同时进行加湿,增加清洁频率也就为居室多进行了几次加湿。

妙招二:养鱼、养绿植。 养鱼自不必说,鱼缸无论大小,都是为居室又增加了一汪水。养绿色植物更能督促居室保持适当湿度,尤其是蕨类植物。

妙招三: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总的来说,室外的空气湿度相对要大于室内的空气,可在上午下午开窗换气,改变室内空气流动。

而小编结合生物、中医、环境学等给出的建议是春分白天55% 晚上65% 渐变到秋分白天45% 晚上55%

如果你有同样的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人体感觉适宜的温度在22到26度之间,相对湿度在40%到70%,在这样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人体感觉相对比较舒服。而且这种环境细菌存活时间最短,各种病菌也不易传播。夏季温度超过30度,湿度超过80%,就容易出现桑拿感觉,可以通过开空调来改善。

  增加空气湿度的方法

  1、养绿色植物更能督促居室保持适当湿度,尤其是蕨类植物,因为在一定的湿度下它们才可以健康生长,浇水、以及经常用水喷洒叶面这些养护的动作都有利于提高房间内的空气湿度。

  2、在屋子里可以装个加湿器,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把窗户打开,最好是对流的窗户,一定要打开通风。

  3、天气太干燥,一定要减少室内的灰尘,肉眼看不到的灰尘,不定时地往屋子里洒水,把桌子和沙发都擦一遍,毛巾长沾一些水分,擦掉灰尘,减少静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在湿度多少最舒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