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效率更高?

第一,略读:先找中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写作方法。

第二,细读:带着问题阅读,需要准备摘抄本。

第三,精读:解决问题,总结归纳,写读后感!

第四:坚持不懈,功到自然成!




首先,阅读是一件语速则不达的事情,对于孩子的阅读家长不能太着急,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快速阅读的好方法,很多所谓快速阅读的方法牺牲的都是孩子阅读的兴趣,不要轻易尝试。

在阅读中循序渐进地扩大孩子的视野,逐步提升孩子的阅读效率还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扩大孩子的视野要以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为基础。3岁以下的孩子阅读的重点是阅读启蒙,这时候主要的目的是多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多让孩子阅读和自己生活相关、和各种习惯有关的绘本。

二、3-6岁的孩子可以开始多接触各种类型、各个主题的绘本,比如故事类的、科普的、生命教育的、性教育的等,尽量让孩子在阅读中做到“不偏食”,不要只看某一种类型的绘本,这样可以最大范围地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开阔孩子的阅读视野。

三、6岁以上的孩子识字开始越来越多,家长可以在陪伴阅读的基础上慢慢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但也不要着急,需要慢慢过渡。这个阶段孩子的理解力会越来越强,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开始向着更有难度的桥梁书过度,可以多看一些字更多、故事情节更复杂、涉及的类型更多的书籍、比如建筑类、文化类、类……各种都可以涉及。

四、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了合适的书籍之外,要提升孩子的阅读效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坚持。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效率的提高需要孩子每一天的坚持阅读,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和兴趣、而不是任务。只有热爱阅读的孩子才会从阅读中收获乐趣,也才能找到方法,最终做到快速阅读、有效阅读。

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的视野除了和阅读相关之外,也和旅行、见识、体验等有关,在阅读之外多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去听讲座、看画展,参加各种活动等,也是提升孩子视野的一个很好的额方法,可以综合起来应用哦!




我的快速阅读方法你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其次就是可以训练孩子的一目十行的能力,这个都是可以训练的,具体方法这个比较多,可以私聊发你。这个方法年龄越小越好训练




多看课外书,比如四大名著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阅读习惯,不是阅读速度越快越好,把文章读懂读透,比浑沦吞枣不差。

要提高孩子的阅读效率,可以在之前把文章的梗概跟孩子做一个了解。

或者事前将之前读过的相关知识点做一个梳理。

同时,可以训练孩子进行通读。快速了解文章梗概。学会通过找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方式,了解文章的意思。

多读书比快读书重要。读书多了,速度自然也就上去了。

作 者:吴军 计算机科学家、硅谷投资人

本文内容摘自吴军著《软能力》,编辑有调整,正和岛经授权发布。

今天,很多人会纠结一个问题,学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如果从做成事情这个角度来讲,无疑是能力更重要,因为学识本身并不能让人成事,在学识和成功之间需要一座桥梁,那就是能力。

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很好理解,可以在学校通过学习得到,但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非专业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甚至这些能力比专业能力更重要。

非专业能力的种类有很多,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具备的可以分为5类:交往力、洞察力、分辨力、职场力、行动力。

能力重要,还是人品重要?

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对方的能力和人品不可兼得,哪个更重要呢?

能力和人品属于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我们显然无法简单地将它们进行比较,也无法简单地将两者得分相加再除以二,并以此作为判定的依据。

这两个维度是正交的,它们的交叉组合大致将人分成了四类:能力强、人品好;能力弱、人品好;能力强、人品差;能力弱、人品差。

通常我们会远离第四类人,希望找到第一类人,但是如果找不到,我们就不得不在能力强、人品差,以及能力弱、人品好的人中做选择,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今天各种单位选拔人才时,更多的是把人品放在能力之前。比如,如果发现面试者有人品问题或者诚信问题,招聘方往往会直接否决;但如果发现面试者能力稍有欠缺,招聘方还是可以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的。

选人时把人品放在能力之前,有两个明显的好处:

1. 人品好的人能力未必差,只不过他们往往更加谦逊,不喜欢张扬;

2. 如果一个人的人品好,即使能力稍有欠缺,也有机会成长和改变。但如果一个人人品不好,你想要让他变成道德君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做风险投资的人和担任企业一把手、二把手的人,最担心的其实不是所托之人把事情办砸了,而是所托非人。因为前者是他们承担得起的风险,一次没做好,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就算没有第二次机会,也无非是利益从1变成了0。但如果所托非人,事情办成了,成果却被别人拿走,养活了一个对手,利益就是从1变成了-1,甚至是-100。

因此,能力和人品,还是人品更重要一些。但是,这个问题里其实还暗藏了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究竟怎样才是能力强、怎样才是人品好。

知道原则是一回事,但如果真的把两个人推到你面前,让你判断他们的人品好坏或者能力强弱,就是另一回事了。

要对人品和能力作出判断,我们可能需要丢掉个人的偏好和感情,并且加上成本。什么意思呢?可以用这样两个问题来解释。

1. 你身边的二三十个熟人朋友中,你觉得谁最好,或者说,谁的人品最好?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人会很快给出答案,而且答案通常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这些人不但和自己投缘,还时常关心、帮助自己。

2. 如果你要把自己一辈子挣的钱的1/10投资给一位朋友,帮助他成功,他成功之后也会把自己所获得的财富的1/10回报给你,你会投资谁呢?

这时很多人就要想想了,不会马上给出答案。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你心中身边最靠谱的那个人。

这个靠谱包含了两层含义:1. 能力强,有能力做好事情;2. 人品好,值得信任,把钱投给他,自己将来能够得到回报,不会被坑。

事实上,每个人通常都能够判断出谁是自己身边最靠谱的那一位,这并不困难。但是,往往人们交的好朋友并不是身边最靠谱的那一位,而是自己觉得聊得来的人。这便是问题所在。

得奥运金牌比成为亿万富翁容易多了

想问你两个问题,你觉得自己能得奥运金牌吗?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承认不能。那你能成为亿万富翁吗?有些人可能会说,也不是没有可能。

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让大家觉得遥不可及,甚至想都不敢想。比如,登上珠穆朗玛峰、获得奥运冠军、获得诺贝尔奖和成为亿万富翁。但是,如果一定要给这4件事的难度排序,结果会很有趣。

我问过身边不少朋友这个问题,发现大家认为这4件事从易到难分别是成为亿万富翁、登上珠峰、获得奥运冠军和获得诺贝尔奖。

有意思的是,这个判断和真实情况相去甚远。

全世界有多少亿万富翁呢?截至2021年,只有2000多人;如果算上历史上的亿万富翁,大约能达到3000多人。而截至2019年,登上过珠峰的人就已经超过了7000人,远远超过亿万富翁的人数。

奥运冠军就更多了,最近的几届奥运会,每一届都会产生大概1000位冠军——虽然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只有300多个,但其中包括足球、篮球等团体项目,所以金牌获得者的人数其实远超这个数字。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数是最少的,100多年下来还不到1000人。不过,如果考虑到投身于科学和文学事业的人本身就远远少于投身于商业的人,那么商业从业者成为亿万富翁的概率,可能还要小于学者、作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低估这件事的难度呢?因为这里面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个目标是否容易达成,要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单一标准的目标是容易达成的,如果这个标准能够量化,那就更容易了。相反,如果一个目标的实现,是由全方位的多项因素决定的,甚至每个方面都未必有统一的衡量标准,那它达成的难度就非常高。

我们前面说的4件事里,获得奥运冠军这个目标应该是最明确、最容易量化衡量的。一名运动员百米跑了10秒还是9.9秒,这是清清楚楚的事实。而且,世界上有大量有经验的教练,按照他们的方式训练,运动员的成绩是可以得到稳定提升的。

但是,成为亿万富翁这件事就复杂多了。这里不考虑那些通过继承财产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仅看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个目标的人。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创业者,还有一些是职业经理人。

创业就是典型的复杂且没有统一标准的事情,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创业者的创业方向也各不相同。这不像登珠峰,前人开辟出了一条路,你就可以沿着这条路走。我认识不少亿万富翁,可以很肯定地讲,他们每个人做的事情、走的路都不大相同。

当然,有人会说,创业也有方向啊,产品做得好,市场做得好,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但你想一想,什么叫“产品做得好”,这本身就是难以衡量的。所以“产品好”这件事情,是不容易量化衡量的,从而也就常常不清楚改进的方向。

今天很多人做事情的一大误区,就是把多维度的事情简单地投射到一个或者几个维度,把不该量化的事情用一些指标去衡量。

很多事情的难度就体现在它的复杂和难以量化上。如果我们习惯于把单一维度的量化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就会低估很多事情的真实难度。

巴菲特的成功是因为价值投资吗?

今天世界上有很多时髦的理论,它们不属于“鸡汤”,而是有专业人士背书,看上去都很合理,而且似乎也得到了验证,但是在生活中使用却往往不太灵验,比如价值投资、六度分隔理论、斜杠青年,等等。对于它们,我们也要具有辨别力,谨慎使用。

价值投资的理论无疑是正确的,无论是亚当·斯密这样的经济学家还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人,都肯定了它的正确性,并且巴菲特等人也已经验证了它。

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除了巴菲特,真正靠价值投资发家的人似乎找不出来很多,且不要说那些想学巴菲特的散户几乎都失败了。是这些人都本事不济,不懂得价值投资吗?

这在逻辑上讲不通,因为即便大部分人没有学到巴菲特投资方法的真谛,但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人那么多,还包括很多专业人士,就算只有1%的人学到了,全世界也该出现一大批价值投资大师。那为什么只出了巴菲特、段永平等少数几个人,其他人都做不到呢?

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单纯的价值投资是有问题的,这一点马尔基尔在他的名著《漫步华尔街》中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单纯的价值投资,其实忽略了影响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甚至超过公司价值本身的因素,就是市场的非理性。

虽然有时非理性看似在和投资人作对,让投资人的钱打水漂,但其实它也在推动各种资产的价格上涨。如果把非理性带来的市场收益因素扣除,投资的回报就会大打折扣。除此之外,价值投资还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比如如何衡量价值。以教培公司为例,它们在特定时期是有很高价值的,但是一旦国家政策改变,价值就消失殆尽了。

为什么巴菲特秉承了价值投资的原则,能获得很高的回报呢?

一方面,这是因为巴菲特在判断一些企业的价值方面有过人之处,而且他把自己研究的范围缩得很小,对每个研究对象都花了很多时间;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价值投资只是他投资成功因素的很小一部分,他在投资时做了很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比如近乎苛刻地严控风险、直接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管理,等等。缺了这一堆配套措施,巴菲特就不是股神了。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把巴菲特所有的本事都掌握了,那即便是把价值投资这个工具换成别的工具,他也照样能在资本市场上长期获利。

大多数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但凡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会把理论上的可能性,哪怕是1%,当成现实中100%的可能性;而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即使理论上有99%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忽略,而期待那1%的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会相信自己能算得清各个公司的价值,在股市上挣到钱。但遗憾的是,那些理论到了现实中似乎就不管用了。

因此,能够分辨出那些在现实中不管用的时髦理论很重要,方法主要有两个:

1. 当理论和现实不一致时,我们必须清楚该相信哪个。通常对的是现实,错的是理论。很多人预测股市,错得离谱,然后就说股市没有反映经济的实际情况。言外之意,理论没错,错的是市场。这种逻辑固然很可笑,却是很多人会不自觉犯的错误;

2. 不盲从,在相信任何时髦的、特别是对自己有利的理论之前,都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很多时髦的理论,其实只要在头脑里过一遍,就会发现它们的漏洞。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4个方法

今天很多人在职场上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工作几年后,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非常迷茫,于是不断换工作,甚至换行业,但依然觉得在职场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缺乏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能力,是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中提出的一种工作状态。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为什么会感到迷茫,觉得各种职业都不适合自己。

纽波特认为,一个人是否喜欢做一件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把这件事做得有多好。比如一个中学生,如果数学成绩比较好,语文成绩比较差,他就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在数学上,而且觉得自己有数学天赋,然后数学就会越学越好,语文则越来越差。

工作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果你做着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又得不到外界的肯定,就会形成双重负反馈,进而就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件事情。

那么,深度工作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纽波特研究了职业运动员、表演艺术家、科研人员,发现他们在做自己专业的事情时,都会进入一种被称为“沉浸”的状态中,他把这种状态称为“深度工作”。比如,一位顶级的吉他手在练习弹吉他时,甚至会忘记呼吸。

人一旦进入这种忘我的沉浸状态,工作效率提高的可不是30%、50%,甚至不是3倍、5倍,而可能是10-20倍。

那怎样进行忘我的练习呢?

1. 要分清浅层工作和深度工作的工作内容,每天安排不同的时间做这两种工作

比如,看邮件、听新闻、整理工作报表等,都可以在浅层工作的状态下进行。做这种工作,即使被微信消息或者电话打断了也无妨,甚至戴上耳机听音乐也没有关系。

但还有一些事情是需要在深度工作状态下进行的。比如,你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在找一个程序上的漏洞,这就需要深度工作了。深度工作时,你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不能被任何事情打断。

2. 要衡量你深度工作时所做的事或者所练习技能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衡量哪项工作或者技能具有稀缺性:通常,老板能用KPI(关键绩效指标)衡量结果的工作都不具有稀缺性,因为KPI的特点就是换一个人照样能完成。

如果你花了很多时间,掌握了一项很多人都有的技能,那你的重要性就得不到体现。因此,同样是进行深度工作、深度练习,做什么事很有讲究。

在一个单位里,有两种工作是最重要的,一种是项目中具有创造性的部分,另一种是掌控整个项目的部分。前者通常是专业人士、技术专家的特长,后者则是管理者的特长。一个人最好通过深度工作侧重练习这两方面的技能。

3. 要和你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工作

如果你无论多么努力都觉得无法和你的领导共事,那可能要考虑换一个组或者换一家公司。否则,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会占用你的注意力,甚至影响你的工作,导致你总是得不到深度工作的机会。

相反,如果你周围有一些可以帮助你进步的同事,你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还能不断得到关于工作的客观而中肯的反馈。这对于你增强深度工作的能力就是一个正向循环。

4. 尽量少用电子产品

纽波特认为,电子产品对深度工作能力会造成损害。他说的电子产品,既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产品,也包括社交媒体这样的互联网服务。尤其是对于知识工作者,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相当宝贵,如果过度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最终他们的竞争力会受到损害,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了。

提高生命效率的4个方法

行动力的第一要素是效率。这个效率不仅是做事情的效率,更是我们生命的效率。

生命的效率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表述:生命的效率=(一辈子完成的事情数量×事情的影响力)/寿命

由公式可以看出,如果你一辈子做了很多事情,却都半途而废,那生命效率肯定高不了;如果做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效率也不能算高;如果做的事情不少,影响力还很大,那效率就很高。

那怎样做事才能做一件成一件,提高我们生命的效率呢?

1. 战略层面:是挑出金子,还是滤去沙子?

我的总结是,人这一辈子要挑金子,但不要滤去沙子

淘金有3种做法,一种是把金矿砂摊到地上,在阳光下把里面闪光的金子颗粒挑出来;另一种是把沙子过滤出去,这样剩下的自然都是金子;还有一种是用水银分离沙子和金子,这属于技术问题。

但是,第一种做法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要把大颗粒的金子挑出来不难,但很多细小的金子可能就很难被发现,结果就是被浪费掉了。因此,今天开采金矿的人更多用第二种方法,把沙子过滤掉,把金子剩下来。

挑出金子和滤去沙子,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一回事,但却象征着不同的做事方法。据我观察,在生活中,采用第二种方法做事的人比较多,因为他们生怕错过任何一次机会,生怕某件事没做好。但同时我也发现,做成大事的人,几乎都是采用第一种方法。

实际上,不仅做事情是这样,做人,或者说与人交往也是这样。

今天全世界有70多亿人,但我们一辈子真正打交道的其实只有几百个人,也就是亿分之一到千万分之一之间。这是什么概念呢?

拿金矿来说,一般的金矿黄金含量是百万分之八到百万分之十。也就是说,1吨金矿,如果金子和沙子加起来一共有1亿粒,那么其中只有不到1000粒是金子。

而我们一生能结交的人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比这个还要小两三个数量级。

如果我们想在1 亿粒金子和沙子里把沙子都滤出去,把金子全剩下来,不要说一粒粒鉴定了,就是一粒粒拿起来只看一眼,都看不过来。

想要过好一生,我们其实不需要识别出一辈子遇到的人中所有的好人,只要找到几个确实的好人就可以了。就像是淘金的时候,找到几粒大颗的金子即可,不要花时间做无谓的过滤。

关于结交朋友这件事,要想提高效率,一个要点就是让你的过滤机制更有效,尤其是第一次过滤,标准可以定高一点。

有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把人一棒子打死,不是也断绝了自己交到更多朋友的机会吗?万一那个被否定的人其实是个很好的人呢?万一某个我原谅的人后来会成为我的贵人呢?万一……总之,他们会说很多个“万一”。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去赌那个“万一”呢?人一旦想到“万一”这两个字,用这两个字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就像在淘金的时候把每一粒沙子都捡起来细细看。这样做,效率当然就会变得非常低。

不要觉得我们有能力拯救每一个人,与其把感情花在那些不确定的人身上,不如用心把身边的人照顾好。

作为投资人,世界上值得投资的项目可能有成千上万个,但我可以很负责地讲,一个投资人一辈子能把握好几十个项目就足够了。如果因为害怕失去机会,把遇到的每一件事都考虑一遍、筛选一下,那效率就太低了。毕竟,对一件事情作判断和筛选,是要花时间、资源和精力的。如果一个人因为害怕失去机会而尝试了太多的事情,那他最后往往会一无所获。

2. 战术层面:你的目光在哪,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在战术层面,提高效率的关键是专注,而专注的关键则是眼睛不要向四处张望。很多年来,总有人问我很多非常具体的投资问题,因为他们想发财。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熟悉的工作上是发财最好的办法,过多关注资本市场有害无益。

人的关注方向决定了人的时间分配,而人的时间分配决定了达成目标的效率。

有时候,对于无关的事物,哪怕我们只是多看了一眼,也已经是输了。一个人在前进时,打起十二分精神关注前方,还怕有所遗漏,如果四处张望,甚至转过身去看风景,效率自然就会下降。

但现在很多人关注的效率其实只是短时间内的效率,比如一小时能做多少事、一天能做多少事。

实际上,大时间跨度的效率才更有意义。因为一个小时能做的事情,人与人相差不大。比如,上学时两小时的考试,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恐怕至少也需要一小时才能完成。也就是说,最优秀的人只比一般人快一倍而已。但是如果将时间拉长至一个星期,效率的差距就大了。

如果一个人能够收起自己的好奇心,把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事情放一放,从提高一天的效率、一周的效率做起,很快他就会发现,在一个长时间段里,他能够比周围的人效率高很多。

理解了专注于一个方向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就是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方向。我们的目光往什么地方看,自己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在他的书中讲到两个概念——“资产”和“债务”。清崎讲,很多我们觉得是资产的东西,实际上是债务。

比如,那些基本不用却还要花精力维护的东西、离生活太远的所谓“天下大事”、需要很多时间维护的游戏账号……这些都可能是债务,而不是资产。甚至有些你花了时间学习,却并不知道要用来做什么的所谓技能,也可能是债务。

当然,专注于一个方向,并不能确保人生就必然成功。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方向,也可能会失败。但是,如果360度的方向都想看,不停地换道路或者原地打转,就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综上,我们可以把提高效率的方法总结为4个要点:

1. 无论是结交朋友还是做事,不必求全贪多,挑选出一些确实值得的人和事就可以了;

2. 对这种挑选的做法,不必有负疚感;

3. 所谓效率,更重要的是较长时间周期内的效率,而不是30分钟或者2个小时的效率。提高效率的秘诀在于,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要在做事情的时候对那些可有可无的事物左顾右盼;

4. 我们的眼睛往哪里看,我们为什么样的人所感动,我们自己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审校| 木口轮值主编| 徐悦邦

面向中国商界决策者的新媒体,解析商界大势,聚焦商业价值,助力企业家持续成功,让新商业文明的曙光温暖世界。

关注正和岛,和280万企业家、管理者一起,看透商界大势与大事。

《任正非:面子是给狗吃的》

《马化腾凌晨4点看产品,马云一年飞行1000小时:成年人的牛逼谈何容易》

《王林:此次疫情,对所有企业都是一场倒逼》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提高阅读效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