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聊斋志异》中《小翠》的原文翻译?

摘 要:《聊斋志异.小翠》中的主人公狐女小翠,是蒲松龄笔下非常经典的一个人物形象。蒲松龄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拒绝了脸谱化的写作方式,欲扬先抑,埋下伏笔,并采用了多样统一的表现手法,将多种性格特点有机的融合在小翠身上,使得小翠的形象丰满,立体,具有真实感与人情味。

关键词:小翠;嬉闹;睿智;报恩

作者简介:许学宁(1979.12-),辽宁沈阳人,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讲师,任对外合作学院综合办主任,辽宁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主攻明清文学研究;第二作者樊林(1971.12-),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主攻中国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人狐之恋的故事有数十篇之多,如《红玉》《莲香》《胡四姐》《青凤》等。在众多人狐恋的故事中,《小翠》是比较突出的一篇作品。这不仅在于该篇作品同时涉及了“爱情”“报恩”等主要的聊斋主题,更主要的是在于该部作品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小翠”这一经典的狐女形象。蒲松龄采取了多样统一的描写手法,将诸多看似矛盾的性格元素集中在小翠身上,使得小翠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真实,使读者过目不忘。

一、看似嬉闹疯癫,实则睿智韬略

故事起始于太常寺王御史在小的时候曾保护过一只狐狸免受雷击劫难,后来他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然而好景不长,儿子元丰的痴傻让王家夫妇颇伤脑筋。而此时,小翠不请自来。小翠的特点是极爱嬉闹,“第善谑,刺布作圆,踢蹴为笑”“憨跳如故,以脂粉途公子作花而如鬼”“女阖庭户,复装公子作霸王,作沙漠人,己及艳服,束细腰,婆娑作帐下舞,或鬓插雉尾,拨琵琶,丁丁缕缕然,喧奂一室,日以为常。”[1]小翠的出现让王家上上下下都热闹非凡,而且天天如此嬉闹疯癫,公婆责备也无济于事,丫鬟们也跟着一起玩乐欢笑。嬉闹疯癫的小翠实则拥有一颗睿智的心,机智聪慧,甚至胸怀韬略,她看似胡闹的行为,几次挽救王家于水火。同巷的王给谏与王御史向来不合,总想中伤与他,王御史明知老对手有阴谋,却无可奈何。这时,小翠又欢快的登场了。她打扮成宰相的样子,高调的装作要拜访王御史,然后故意误走王给谏家。王给谏误以为真是宰相大人来找王御史密谈,心生疑惑,不敢再得罪王家,还主动和王御史交好。这一次的“胡闹”使得王家转危为安,而一年后的又一次小翠式的闹剧,看似殃及全家性命,实则真正帮助御史家铲除了祸患。王给谏故意刁难王御史,中途发现王家的傻儿子竟然穿着龙袍,戴着皇冠推门而入,这自然又是小翠的歪主意。王给谏终于抓到了把柄,拿着龙袍皇冠向皇帝上奏折,诬告王御史图谋不轨,想置王家于死地。然而小翠略施小计转化了危机,皇冠变成了高粱杆,龙袍变成了破黄布包袱皮。皇帝愤怒于王给谏的诬告行为而将其充军云南。差点被儿媳妇气死的王家夫妇这才领教了小翠的智谋,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也意识到,蒲松龄在文章起始处描写小翠疯疯傻傻的嬉笑胡闹,实际上是为后文突出其智慧韬略埋下了伏笔,这种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使读者豁然开朗,也将主人公小翠的人物形象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一个大智若愚又充满神秘气息的狐女形象跃然纸上。但明伦评:“狐来避劫,亦其常耳;率女登门,自请为痴儿妇,其图报以抑何厚也!女寓黠于欢,伏警于戏,使欲甘心我者自设阱而自陷之,可不谓神乎!”[2]通过一个智慧超乎常人的狐女形象,小说展示了对女性才能充分认可的崭新时代意识。

二、看似嬉闹过度,实则真诚报恩

《小翠》的故事实际上还是继承了蒲松龄笔下的动物报恩主题。狐母就是王御史少年时所救助的那只狐狸,王御史“后果少年登进士,以县令为待御”,都是狐母报恩的结果。小翠是狐母主动送到王家来继续报恩的,然而小翠报恩的方式却是与其母亲截然不同的。小翠年轻活泼,聪明好动,嬉笑无度,经常闹出乱子来,让人哭笑不得。王夫人经常责骂管教于她,小翠或是“俛首微笑,以手刓床”或是“憨笑,并不置一词” 总是笑着面对责怪且无一句顶撞,并且一次次使王家摆脱困境,可谓是胸怀宽广,以德报怨。小翠活泼好动的性格与其面对责骂的隐忍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真正的巨大反差是小翠看似置元丰于死地的胡闹,最后竟然使痴傻的丈夫恢复了健全的心智。小翠来王家三年,并未与元丰同床,而王氏夫妇求孙心切,于是小翠又上演了一出“恶作剧”,竟把元丰闷死在翁里。正当王夫人气的嚎啕大哭时,元丰竟然又活了过来,并且不再痴傻,而是和正常人一样了,全家人大喜,如获至宝。小翠也一改嬉闹本性,“从此痴癫不复作,而琴瑟静好,如形影焉。”小翠的这种报恩方式可谓与众不同,越是闹的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结果越是喜气盈门,福星高照。看似矛盾的因果关系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强烈的反差式描写让小翠的形象异常鲜明,调皮捣蛋与诚意报恩有机的结合,肆意胡闹与匡扶正义融为一体,蒲松龄的写作手法果然独树一帜,妙不可言。

三、看似绝情离家,实则难舍真爱

《聊斋志异》中感天动地,缠绵悱恻的人鬼、人狐之爱不胜枚举,但是在《小翠》中,蒲松龄除了写到二人“琴瑟静好,如形影焉”以外,再没有写两个人如何如胶似漆的恩爱。相反,小翠由于实在无法忍受公婆的责骂,愤然离家,而且这一走就是两年。这很容易让人认为小翠对待丈夫元丰过于残忍,薄情寡义。元丰在小翠走后,“恸哭欲死,寝食不甘,日就嬴悴”元丰的痴傻之病是小翠治好的,两人又如影随形的生活了一年多,元丰对小翠的情感可想而知。然而如果因此而断定小翠是绝情之恐怕有失偏颇。恰恰相反,小翠对元丰是情真意切,难舍难离的。蒲松龄再次运用了矛盾性的表现发放,先抑后扬,将她的人物形象推向了高峰。元丰是偶然间在村外王御史家的亭园中发现离家一年多的小翠,可见小翠并未真心要走,只因失手打碎了价值千金的玉瓶,无颜见家中人,才不得不离开。见到元丰后,小翠无限深情地说:“二年不见,最瘦一把矣!”又言:“今与大姨游戏,又相邂逅,足知前因不可逃也。”由此可知,小翠对元丰的关切之情。缘分天注定,这也是小翠发自内心的感慨。然而小翠却再也不会回到王家,任凭王夫人如何涕泪横流的劝说也无济于事。因为对于一个纯洁的,只求报恩的狐仙来说,世俗的恩恩怨怨和制度规矩与她这种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自然天性是难以融合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小翠对元丰的爱也将就此泯灭,他依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元丰幸福,也是在最后的时间里报答王家的恩情。一年多以后,小翠的声音容貌都大不如前,她伤心无奈的烧掉了自己曾经美艳的画像,曰:“意妾老矣”。她由于实在不能生育儿女,而要求元丰另娶一个媳妇,“请娶妇于家,旦晚侍奉翁姑,君往来于两间,亦无所不便。”元丰觉得小翠讲的有道理,就和钟太史的女儿订了亲。小翠又为新媳妇做了新衣鞋,让人送到婆婆那里。人们常说爱一个人就让她幸福,狐女小翠做到了,而且是仁至义尽。这似乎与决绝离家的小翠很不一致,既然爱元丰为何又要离开元丰?既然离开了为何又要如此的自我牺牲?作者进行这样的矛盾性描写,实际上还是在继续深化小翠的人物形象塑造。愤然离家表现了小翠无拘无束的天性与灵魂的自由,让人感受到她的高洁清雅与世俗的反差;而为了爱人宁愿放弃自己的幸福,更是让人体会到小翠对真爱的理解,那就是真爱无私。这样的描写使得主人公小翠的形象更具立体感,更加人性化,也更加丰盈。故事在结尾处达到了高潮,“及新人入门,则言貌举止与小翠无毫发之异,大奇之。”新娘子竟然和小翠一模一样,而元丰再回头找小翠时,已踪迹不见了,只留下一块玉块作为纪念。小翠的爱表现的让人动容。她预先知道这个结果,于是早年幻化成钟家姑娘的模样,这样在离别之后才不至于让心爱之人过于相思。看似理性的行为下掩藏着小翠感性的挚爱,此处的情节安排使得小翠的人物形象更加独特与完美。

蒲松龄在该篇作品中,拒绝了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更拒绝了才子佳人,红袖添香的程式化情节,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矛盾的,反差较大的行为描写塑造了一个极具真实性与立体感的狐女小翠。她顽皮而又懂事,疯癫而又聪颖,神秘而又通透,胡闹中不忘报恩,绝情中更加多情。多重的性格特点如此有机的融合在一个人物身上,我们不得不感慨蒲松龄高超的人物塑造手法,也终于理解聊斋名篇《小翠》为何流传至今而经久不衰。

[1]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82—386.

[2]但明伦.聊斋志异总论[G].朱一玄.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资料丛刊:第五册: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5):151—154.

《小翠》是《聊斋志异》中篇幅最长的一篇。()


《小翠》是《聊斋志异》中篇幅最长的一篇。()



浙江人王太常小时候,一个比猫大的动物在雷鸣电闪时钻到他的身下。后来王太常中了进士,并做了侍御。他膝下只有一子,但是个傻子。一日一位妇人到他家,并将自己的女儿小翠留给他做儿媳。小翠聪慧过人,深得公婆喜爱,但就是整日里和健儿子疯闹。
有一个官员王给谏想诬告王侍御,小翠扮成宰相亲临王侍御家,让王给谏看到,从此收起了诬告王侍御的恶念。一次王给谏到了王侍御家,看到傻儿子扮成皇帝模样,王给谏到了朝上告了王侍御谋反之罪。皇上验明不过是疯儿傻媳的玩闹后,反倒将王给谏发配充军。王侍御觉出小翠不是寻常之人。
一日傻公子洗澡,小翠趁势捂死了他。等公子又活过来后,傻病全好了。过了一年,王侍御被王给谏的同党参奏被罢了官。他准备拿一只玉瓶送给朝廷的人,好给自己找路子。谁知玉瓶被小翠打碎了,公婆二人将小翠一顿大骂。小翠不堪忍受公婆的辱骂,决定离开王侍御家。临走时告诉丈夫,说自己是狐狸,母亲因避雷灾曾受过王侍御的庇护,送自己来报恩。
小翠走后公子痛哭欲死,王公夫妇也知自己铸成大错,追悔莫及。两年后公子偶然又遇到小翠。但小翠不愿再回他的家。和公子在外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小翠的模样渐渐变了。小翠为公子找了个于家姑娘为妻,自己便消失了。婚后公子发现于家女儿就是小翠的模样,方才知道小翠模样变化的原因。她将自己变成于家姑娘的模样,为的是公子见到于家女儿就像见到她,以解公子对她的思念之情。
以上取自百度百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聊斋志异香玉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