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签证现在可以去美国吗?

美国签证十年是什么意思?10年美国签证可以多次入境?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0日在APEC峰会上发表演讲时宣布,美中两国同意新的签证安排,学生签证有效期将由目前的一年延长到五年,商务和旅游签证将延长到十年。

  大多数中国人对申请美国签证的印象是,在北京的寒风中站立三个小时排队进使馆,然后说服签证官自己不是为了偷偷移民而来。

  美国签证十年是什么意思?10年美国签证可以多次入境?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0日在APEC峰会上发表演讲时宣布,美中两国同意新的签证安排,学生签证有效期将由目前的一年延长到五年,商务和旅游签证将延长到十年。奥巴马说,去年180万中国人访问美国,给美国带来210亿美元的收入,创造了十多万个就业机会。

  美国人盯上了一亿中国游客。他们决定首先从破除签证障碍开始。根据白宫此前发布的声明,新的签证政策将于11月12日开始实施。

  美国国务院称,等待面试的时间原来可能长达一个多月,这在近几年已经有了改善,现在平均少于一星期。在2014年度,美国处理了近200万中国人的非移民签证申请。免去那些每年都要重新申请签证的人,使签证申请容易多了。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报道称,美国非营利旅游促进机构Visit California媒体主管Ryan Becker说,中国游客是加州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外游客群体。他说中国游客去年在加州消费了近20亿美元,比任何其他国家的游客都多。

  Becker说,中国到访加利福尼亚的人数预期在2017年前还会翻一番,而这项签证政策意味着将有更多游客,更多消费。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这项决议在奥巴马到访前就已经商讨了好几个月。白宫表示,希望这项决议能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到美国,去年有一亿中国人外出旅行,但只有不到2%的人来到美国。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中国赴美游客已达161万人次,同比增长16.6%。 中国游客不仅人数多,而且消费能力强。旅游业界网站旅讯网(Travelweekly)报道,国外旅游者平均每次来美国花费4500美元,但中国的游客花费7200美元,是数额最大的国家。

  在2014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会上,环球蓝联高级副总裁史轩睿说,有超过80%的中国游客可以被定义为环球购物者,“我们和一些经济学者这样定义,这种人当到国外旅行的时候,购物是他们的优选。”

  出境游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出境游客受访者中花费最高的项目正是购物,占到花费总额的50%多。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把出境游客的购物消费作为一种市场方式,“尤其是在韩国、日本,还有美国、香港,澳门等等。”史轩睿说。在2013年中国出境游目的地排名中,美国在第六位,前三位是香港、澳门和韩国。

  美国商务部官方网站发表了商务部长Penny Pritzker对此事的声明称,在宽松签证的环境下,预计到2021年,中国会有高达730万人到访美国,这一数字超过除加拿大和墨西哥外的任何国家;并且中国出境游客将给美国带来每年约850亿美元的收入,增加就业44万个。

  面对一个数量如此庞大且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群体,美国热门景点近年来纷纷在中国寻找代理机构推广目的地旅游。美国加州旅游局还请到女神高圆圆担任加州旅游形象大使。

  中国人出游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假期旅行或者拜访亲朋,而最主要的两个目的地是加利福尼亚和纽约。

  2006年以来,中美间每年200万的旅客输送只由10条直飞航线来完成。到2013 年,增加到28条航线(不包括香港),承运的分别有美国三大航空公司联合航空、美国航空和达美航空,以及中国的四家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和海航。到2014年内,直飞航线将拓展到35条。

  越来越多中国商务旅客蜂拥至美国,作为回应,主要酒店品牌开始计划为中国旅客竞争。他们更新菜单,招聘双语人的员工甚至提供中国电视台的节目。

  去年,万豪集团已经在中国开设20个销售代表处,同时让美国的员工学会说基本普通话如你好和谢谢。纽约的万豪Marquis甚至把44层的房间号都换成了别名,因为在亚洲文化中,4是不吉利的。

  随着中国出境公民数量不断增加,各国都在努力争夺中国游客。美国、韩国、英国、法国商场特别针对中国长假期间出境游客提供中文导购和促销。中研网的旅游研究报告显示,各国也在简化签证流程、加快签证处理速度,甚至还有一些国家推出免签政策。

摘要:2014年11月12日,奥巴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的峰会上发表讲话时宣布了新签证政策:中国人赴美,以旅游和商务出行为目的的人,可以获得十年期签证。新政实施不到两年,突然丢出重...

2014年11月12日,奥巴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峰会上发表讲话时宣布了新签证政策:中国人赴美,以旅游和商务出行为目的的人,可以获得十年期签证。新政实施不到两年,突然丢出重磅消息——2016年11月起,哪怕拥有十年签证,也需要在EVUS系统进行两年一次的申请,十年签证等于作废。

B1或B2(访问者)签证的中国公民所使用的个人基本信息提供在线定期更新, 以协助其赴美旅行。除了有效签证以外,上述旅客必须完成EVUS 登记,才可获得许可进入美国。

什么是签证更新电子系统 (EVUS)?

签证更新电子系统是指持有十年有效B1/B2,  B1或B2(访问者)签证的中国公民所使用的个人基本信息在线定期更新系统, 以协助其赴美旅行。除了有效签证以外,上述旅客必须完成EVUS 登记,以便获得许可进入美国。

目前为止,中国旅客尚无需使用此更新系统。按照 EVUS 要求,自 2016 年 11 月起,中国旅客需要开始使用此更新系统在网上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由于系统正处于开发期,发行日期也日趋临近,美国政府将确保向公众提供有关EVUS流程的信息。届时会提供更多信息让旅客知道如何能够尽可能便捷地入境美国。

其他人是否可以代表旅客在 EVUS 更新信息?

可以。朋友、亲戚、旅游行业专业人士或其他第三方可代表旅客向 EVUS 提交所需的信息。第三方可代表旅客支付相关费用。但旅客本人应对代表其提交的全部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进入美国是否需要登记 EVUS?

是的。自 2016 年 11 月起即需要登记。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就签发十年期旅游签证问题达成了双边互惠协议。该协议规定旅客须定期完成在线表格填写以更新个人信息。此表格的填写将有助于加快中国旅客入境美国。

持有十年 B1/B2、B1 或 B2 有效签证的旅客将从 2016 年 11 月开始使用此系统。在此日期之前,持有十年 B1/B2、B1 或 B2 有效签证的旅客尚无需使用EVUS系统即可前往美国旅行。所有持有其他类别有效签证的旅客可正常前往美国,不会受到EVUS启用日期的影响。

这是否对目前的签证持有人、新申请人或两者都有影响?

两者都会受到本项新规定的影响。持有 2016 年 11 月之前签发的 十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 签证的申请者,必须在该规定生效后登陆 EVUS登记,方可使用签证。自2016 年 11 月起获得 十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 签证的申请者,必须在首次前往美国旅行前登记。所有申请者的登记维持两年有效,若旅客的签证或护照两者中有任何一者过期,EVUS登记的信息便失效。那么签证持有人必须在前往美国前再次登陆EVUS更新个人信息。

我在几个月前刚刚收到十年有效期的 B1/B2 签证。我是否需要在 EVUS 登记后申请新签证?

不需要,您的签证仍然有效。但是,如果您在 2016 年 11 月以后前往美国,必须先在 EVUS 登记。EVUS 登记和申请签证是不同的程序。

什么是 B1, B2,或 B1/B2 签证?如何确认我所持有签证的类型?

B 类签证为前往美国的普通商务和旅行签证。您的签证类别显示在签证右上角

旅客在哪里可以找到关于 EVUS 的更多信息?

最新信息可查见 www.cbp.gov/EVUS。请查看此网站来获取最新信息。

在 EVUS 系统更新信息是否需要付费?

在 EVUS 登记需缴付少量费用用于维护系统运行。EVUS 系统开始启用前,将会提供费用信息。

哪些人需要遵守 EVUS 要求?

从2016年11月开始,所有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并同时持有十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签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前往美国时必须遵守EVUS 的要求。

这项规定会对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旅客有所影响吗?

任何从这些地区出发的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并同时持有十 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 签证的旅客,都必须在 EVUS 登记。使用其他旅行文件(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护照)的旅客,可继续按照目前的方式前往美国旅行。

这项规定对居住在加拿大多年且符合加拿大落地移民 10 年期签证的中国公民将产生何种影响?

任何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并同时持有十 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 签证的旅客无论其当前居住地为何处,都必须在 EVUS登记个人信息。

旅客需要哪些信息以遵守 EVUS 的规定?

每次 EVUS 登记都必须包含签证持有者的姓名、出生日期和护照及其他个人资料和工作信息。 

EVUS 网站是否有翻译版本?

有。网站有英文版和中文版。但是,所有 十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 签证的持有者必须以英文填写 EVUS 的问题。

旅客需要多久更新一次 EVUS 的信息?

每次信息更新视为一次EVUS登记。一次登记一般保持两年有效,若旅客的签证或护照两者中有任何一者过期,EVUS登记的信息便失效。持有 十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 签证的中国公民在前往美国旅行(如果两年期登记已过期)或获取新护照时,需要更新信息。

该网站是否安全或保护隐私?

是的。该网站由美国政府运作,并使用相关技术防止在未经许可情况下的信息查阅。旅客通过 EVUS 登记的所有信息都会受到美国法律的严格管控,就如同美国法律对其他类似审查系统的管理一样。

若旅客不遵守 EVUS 的规定会如何?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并同时持有十 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 签证的旅客如不遵守 EVUS 规定,其旅行计划可能会被延迟。 

当前签证是否仍然有效?

有效。当前的 B1/B2、B1 或 B2 签证对前往美国的旅行仍然有效。在 2016 年 11 月以前,旅客无需填写网上的 EVUS 表格。EVUS 登记和申请签证是不同的程序。

如果我现在前往美国旅行,是否需要填写表格或支付额外费用?

不需要。在 2016 年 11 月以前,旅客无需填写网上的 EVUS 表格或支付相关费用。

本文来源: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站

2016年11月5日,美国国务院官网贴出一份新闻稿《迦纳国安单位关闭冒牌的美国大使馆》,刚开始没人注意,但一个月后迦纳媒体也报导称,迦纳首都一个犯罪集团把一栋粉红色楼房假扮为美国大使馆,向民众核发假的赴美签证,期间长达10年之久,最后被美国与迦纳警方共同破获。报导还称,冒牌大使馆上方悬挂着美国国旗,办公室甚至挂着欧巴马总统的肖像。

据报导,美国官方最先发现这起诈骗案,并与「迦纳调查局」联手,终于破获这座位于迦纳首都阿克拉(Accra)的冒牌大使馆,犯罪集团在非洲各国的遥远村庄张贴广告,招揽想去美国找头路的村民,再把他们带到阿克拉,一张签证以4500欧元(约台币16万元)的高价卖出。

美国国务院表示,这座冒牌大使馆是由一群土耳其人和迦纳人联手经营,还雇用了迦纳当地一名专精移民法和刑法的律师,但警方到场时,犯罪集团已带着部分资料潜逃,警方只逮捕几名员工,扣押了150多本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护照。

美国国务院说,这次行动拿下了该集团约7成资料,虽然并未逮住主谋,但最大成果就是「集团背后的政治势力已经无法再庇护他们」。

报导一出,全球媒体都「惊呆了」,各国重要新闻机构纷纷转载,包括英国BBC、《卫报》(The Guardian);美国CNN、福斯新闻(Fox News)、《华盛顿邮报》( The Washington Post);德国之声(DW)、中国《新华社》、《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等等,甚至掀起「哪一个非洲国家政府最无能」等众多讨论。

这起报导引起极大关注,每一个情节都非常「经典」:非洲人是诈骗分子、受害者是老实又好骗的乡下人、警方蠢到无以复加、政府高层都被贿赂而包庇罪犯,故事结尾又是美国人拯救世界。整起事件像是好莱坞的完美英雄片,但只有一个缺点...

时隔一年之后,英国《卫报》于28日刊登一则长文,由迦纳驻地记者深入探讨事件始末。

诈骗调查负责人: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施渥努(Seth Sewornu)警官是迦纳的诈骗调查单位负责人,新闻爆出当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简讯,原来是警方犯罪调查小组(CID)想要了解该起「犯罪实情」,施渥努还来不及回覆,就被电话铃响给淹没。

「BBC的记者打来,CNN记者也打来,迦纳所有媒体都打来要挖出事件细节,所有警局也不断打给我。」施渥努说。

美国国务院报导称,该集团还有「经营」一家冒牌荷兰大使馆,所以荷兰媒体也联络上施渥努。施渥努回忆道,他被排山倒海的采访讯息吓傻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任何调查行动。

施渥努说,他非常想搞清楚到底是哪一个单位负责此案,因为美国国务院报导中的「迦纳调查局」根本不存在,而迦纳的犯罪调查小组、特种部队、甚至国家调查局(BNI)都告诉施渥努,他们都没有调查过这一案件。

「这太不合理了吧?」施渥努说,他毫无头绪,明明是一则美国国务院网站上发布的官方新闻,却没有人知道真相?媒体群起逼迫之下,施渥努打给美国驻迦纳大使馆,也就是国务院报导的新闻来源。

「我什么都不知道。」接起电话的是正牌使馆人员,但还是给了这个答案。

「他们全都三缄其口。」施渥努说。

犯罪集团起手式:大胆买下电视广告

接受英国《卫报》专访时,当了23年警察的施渥努,大部分时间正经八百,只有谈到厚颜无耻的犯罪集团,话匣子才会打开。

在迦纳,民众想拿到签证、前往海外旅游非常困难,花上大笔金钱不说,办理流程也旷日废时,还常常失败。因此,过去几十年来,阿克拉兴起庞大的黑市经济,比较逊的骗子直接贩售假签证,大型组织则发展成「跨国企业」,在非洲多国设有据点。美国国务院报告显示,全球各地美国使馆中,驻迦纳使馆收到最多假文件。

施渥努说,犯罪集团的成功秘诀在于明目张胆,他们大剌剌在电视播出代办签证的广告,许多民众以为电视上出现的广告都是合法经营业者,就这样落入陷阱。

施渥努表示,以前做假护照相对容易,集团会瞄准周游列国的旅客,偷走他们的护照,把护照放在冷冻库一个小时,相片页的封膜就可以轻易撕下,再使用化学药剂刮除护照原主的照片,贴上新主人的大头照。

但是近年来,护照的防伪技术不断升级,常包含指纹等生物特征,诈骗集团也越来越难100%仿造,他们将目标转向申请签证所需的文件,无论是短期旅游或长期移民,只要付得出钱,就能办到好为止,客户可以从身无所长的工人变成博士生或企业家。集团偶尔也贩卖假的签证,但主要业务还是伪造文书。

为了应付猖獗的伪造文件,迦纳政府2010年成立西非唯一一间「文件诈骗鉴定中心」,专门协助大使馆、银行和警方调查文件真伪,2016年资料显示,鉴定中心收到的文件资料高达50%都是伪造的。

经济差、非法移民多、签证难求

迦纳2800万居民里,主要民族有十几种,多数来自西非其他国家。迦纳于1957年从大英帝国独立之后,第一位总统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大举兴建基础设施,开放移民进入,但恩克鲁玛的声誉很快被糟糕的经济政策给抹煞,1966年,迦纳军方趁恩克鲁马外访时发动政变。

紧接着30年,迦纳陷入连串的军事政变,尽管上天十分眷顾迦纳,除了庞大金矿还富含可可豆、木材等自然资源,2007年甚至发现了少量石油,但政局长期不稳加上人口增长快,迦纳的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每年增加25万就业人口,平均只能争抢5000个工作机会。

迦纳年轻人不断出走海外寻找工作,海外侨民约7成在其他西非国家,3成在英国、德国、义大利与美加地区。不少迦纳人利用旅游签证出国「跳机」后非法打工,因此,许多国家对迦纳的旅客签证特别严格,想尽办法排除年轻、没有技能、财产不多的迦纳人。德国现代东方研究中心(Zentrum Moderner Orient)研究员盖巴茨(Paolo Gaibazzi)表示,他认识迦纳一位职业20多年的整形外科医师,不久之前他的短期签证也被拒绝,结果无法前往西班牙参加研讨会议。

签证申请关卡重重 造就非法商机

就算一切都合法,申赴美签证的手续之复杂,还是可以整死迦纳民众。申请者须填入父母出生日期,但迦纳一直到1965年才全面建立户口制度,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父母生日;签证申请费用约160美元(近5千元台币),这笔费用占了迦纳人民平均月薪的3/4,而且申请费不会退还,如果签证遭拒,下次申请还是要再次缴交。

文件处理好之后,旅客须打电话给美国大使馆预约签证面谈,每天天还没亮,大使馆外就会出现等着参加面谈的人龙。美国国务院2017年报告点出:「大量申请人在使馆外等候,不但有损美国政府形象,也可能造成安全疑虑。」

面谈时,旅客必须准备好身分证明文件,包括雇主推荐信和薪资证明等等,但超过10%的迦纳民众根本没有固定薪资;申请人还需提出美国那一头的邀请函,证明到了美国有人负责接待。即使以上全部通过,美国使馆还是可以拒绝批准签证,甚至不需要原因。不少申请人花了大把时间和金钱,仍垂头丧气离去。

种种难题之下,想出国的迦纳人民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旷日废时的重复申请,另一种求助于「只要付钱,保证拿到签证」的地下机构。恶性循环于焉诞生,每一次发现新的伪造手法,大使馆就增加一道申请关卡,犯罪集团必须想出新的方法蒙骗,又造就了新的商机。

「各国想要增加困难度,反而促成了所谓的『移民产业』,」盖巴茨说,「移民法规越排外,非法管道就越多。」

「受害者」:我以为困难的是怎么去美国

阿布兰提(Kwesi Abrantie,化名)曾是「受害者」之一,2008年迦纳受金融海啸影响,经济大幅下滑,「情况真的很糟,我想说,与其过着只能勉强糊口的日子,偷渡到美国可能还比较好。」阿布兰提表示,他当时以为真正困难的部分是怎么去美国。

一位「中间人」替阿布兰提编造了故事,说他要去美国参加表弟的毕业典礼,并找来一位在美国读书的非洲学生接应,中间人把该学生的姓名和住址交给阿布兰提,还加上一封纽约大学的毕业典礼邀请函。为了这些文件,阿布兰提事先付了约4万多元台币,事成后还要再付2万多元。共计7万元费用,是迦纳人均年收入的整整两倍。

阿布兰提由些男子带领,填好表格、缴纳手续费并约好面谈时间,但在面谈之后,美国大使馆还是拒绝了他。

失败一次后,阿布兰提还是想出国工作,这次中间人带他前往荷兰大使馆,他假扮成一名卡车公司商人,要去荷兰采买轮胎。阿布兰提知道那间卡车公司是真的,他后来还发现,中间人本身经营一家合法旅行社,「代办签证」只是副业。

阿布兰提说,他有三个表亲在该名中间人的帮助下成功出国。但他的运气似乎特别不佳,荷兰大使馆认为他的银行帐户(当然是假的)存款太多,不断追问来源,阿布兰提再度搞砸了面试。不过这一次,中间人刚好有从荷兰进口货物的经验,他立刻打给荷兰大使馆质问,为何他的员工出不了国,就这样,阿布兰提终于拿到梦想已久的签证。

亲身探访「冒牌大使馆」

调查中,《卫报》记者发现「代办签证」的中间人通常没有办公室,他们只会在餐厅或街上跟客户见面,没有「一整栋冒牌使馆、包含国旗和总统照片」。于是在2017年6月,记者决定前往报导中的粉红色楼房一探究竟。

粉红色楼房坐落在阿克拉西北方一条破旧街道上,一半是店铺,一半是住宅,前方有一座简陋的制鞋工厂。楼房本身还算体面,但内里的墙面叠满一层层褪色涂鸦和水泥痕迹,前院有一间小小的裁缝铺子。美国国务院的报导中,「冒牌大使馆」前门是一件服饰店,「诈骗集团」就是利用缝纫机制作假护照。

记者造访时,缝纫师傅克威泰(Pierre Kwetey)正在裁剪男性T恤,他的铺子最宽处不过2公尺,不平整的水泥墙上满是灰尘,小小裁缝桌上立着一个十字架,挂着两串天主教念珠。克威泰说,当初朋友传来了冒牌大使馆的新闻连结,他就觉得很困惑。

克威泰半开玩笑说:「我要是做这种非法勾当,我的前院就会停着一台豪华休旅车了啦!」

粉红楼房屋主:我的签证也被拒绝啊

几天之后,记者再度造访粉红楼房,这一次碰上了共同屋主之一兰普泰(Susana Lamptey),她穿着一身黄色洋装与头巾,比缝纫师傅更不像犯罪份子。兰普泰说,她的祖父大约在1920或1930年代盖了这栋房子,过世后留给八个孩子,孩子分家之后,公寓内的房间也一一出租。

走进大厅,阵阵面粉与奶油香气飘来,因为兰普泰在后院开了一间露天烘焙坊,大厅中央当然没有任何一张美国总统的肖像。从房屋二楼看出去,可以清楚远眺阿克拉工业区,高架桥、铁路、工厂和贯穿首都的奥道河(Odaw river)。

兰普泰说,当朋友告诉她,美国人声称这间房子是冒牌大使馆时,她都要气坏了,「我真的很生气,到底是怎样?谣言是从哪来的?」

兰普泰说,警察从来没有搜索过这里。报导出来之后,她和家人前往警局询问,当地警察也只是安抚他们,表示一切都无须担心。

但兰普泰还是很心烦,因为接下来几个月,新闻媒体不断打电话给她,想从他那里挖出「罪犯人生」第一手细节,兰普泰全数拒绝,来个相应不理。当时,美国政府对此的说法是:「初次搜查才刚结束,我们不能透露那栋建筑里发生的事,那栋房子的照片就是诈骗集团用来招揽生意的照片。」

兰普泰说,她到现在还搞不懂,为何大家会相信这么荒谬的故事,她说:「要是这栋房子10年来都是美国大使馆,里面的人全部都可以去美国啦!」

讽刺的是,兰普泰2016年春季曾以正规途径申请美国签证,她也被拒绝了。

抓住犯罪集团的警探:照片我拍的,但是不同的行动

迦纳警探拜督(Lloyd Baidoo),据称就是拍下粉红色楼房的人。拜督担任警探逾18年, 看起来就像电影中的硬汉。拜督说,他在2016年6月接获一次线报,指称那栋粉红楼房是犯罪集团核发假签证的根据地,线报也指出,他们在「营业时间」会挂上美国国旗和欧巴马肖像。

拜督带着属下先开车在楼房门口绕了一圈,拍了一张照片,然后走近查看。不到五分钟,他就判定这栋房子实在太破烂,没有人会笨到在这里花上4、5千欧元买下任何东西,更别说。

又过了两周,拜督接获第二次线报,这次的消息明确指出,另一栋公寓里藏有犯罪分子,包含拜督在内,5位迦纳警探、迦纳特种部队和美国使馆一名武官共同展开搜查,在线报指证的公寓内,找出135本迦纳护照,大部分是伪造的,少数真品可能是赃物。现场还有美国、、中国、肯亚等国的签证。警方也搜出数十个伪造文件用的橡皮图章。

拜督说,那次行动逮捕了三名嫌犯,主嫌名叫布洛奇(Kyere Boakye),检方以伪造文书等罪名将他们起诉。

这不是冒牌大使馆,但仍是一起重大犯罪事件,拜督不敢掉以轻心,一一打电话给那些橡皮图章的原属单位,包含迦纳移民局、国家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甚至迦纳最大的教学医院等45间机构,好不容易整理完所有档案,已经是2个月后的事,案件也准备好送上法庭审理。拜督说,档案厚度相当于3本电话簿。

案情轰动全球……审判却没下文?

奇妙的是,这起严重罪案后来就没了下文。 《卫报》记者前往法庭旁听,只见3名被告站在前方,辩护律师却没来,起诉三人的检察官也没有到场,法官和另一名检察官交头接耳了一阵子,又宣布延期审理,丝毫看不出是一场轰动各国媒体的大案件。

嫌犯布洛奇说,他不懂法院为什么一直传唤他,又没有真正的审判。他向记者坚称,自己经营的是合法旅行社,「那些文件都是客户带来的,我从来没有伪造任何东西。」布洛奇也表示,从没听过什么冒牌大使馆。

另外一个离奇「巧合」,就是当媒体开始追逐冒牌大使馆的故事时,拜督警探突然被调离了岗位,工作由施渥努接任。但不久后,施渥努也被调走,两位警官从头到尾都来不及搞清楚,谣言究竟从何传出。上从美国与迦纳政府,下至警探和被捕的嫌犯,没有任何人愿意替这则新闻背书。

拜督表示,那篇新闻里的大部分细节,都出自于第一次错误线报,粉红楼房的照片是他亲手拍下,但他不知道为何被美国大使馆取得。而新闻中声称的搜索行动,完全是针对另一项犯罪案件。 「你问我的意见,我会说这是假新闻。」拜督说。

新闻稿真假难辨 无人能够证实

所以......有人伪造护照和证件吗?有。抓到嫌犯了吗?抓到了。但他们真的经营了一座冒牌美国大使馆吗?完全没有。更不用说「核发假签证长达10年」这种荒谬情节。

施渥努说,他曾听美国使馆员工泄露,是某位使馆员工移花接木,把「假情报」和「真搜索」融合成一份精彩刺激的报导,最后送进了华府的国务院。但这一点同样无法证实,《卫报》记者想尽办法询问迦纳政府机关,没有回音;美国国务院也答非所问,只会跳针般重复回答「美国和迦纳政府会尽力保护签证核发的公正性。」

我们可以说,整个故事中每一个角色都在认真工作:大使馆把关签证,迦纳警方逮捕他们知道的犯罪份子,记者写出刺激有趣的报导。但是他们同时也都在虚应故事,即便查问涉案人士和政府机构,也得不到明确回答。直到记者亲身走访之前,谣言不曾被戳破,假新闻早已扩散到地球另一端。

这次「事实查核」不仅打了美国与迦纳政府的脸,也打了全球各大媒体一大耳光(包含《卫报》本身先前的报导),若搜寻「迦纳、美国大使馆、造假」 (Ghana, fake, US embassy)等关键字,会发现这些报导仍挂在众多权威媒体网页上,美国国务院也没有撤下报导,内容丝毫未改。


美国国务院的冒牌大使馆假新闻,至今仍挂在网站上,也没有修改内容。 

而这些连环「失误」,很可能就是申请签证困难度增加的原因之一,美国大使馆为了写报告,捏造不存在的冒牌大使馆和查缉行动,反而替犯罪集团创造更多「商机」,更多迦纳人民成为待宰羔羊。

最后,卫报驻迦纳记者又找到另一处「代办签证」据点,仍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记者亲眼看见「中间人」用阳春的微软Word制作假文件,屋子里寻求代办的民众则是神色紧张、回避彼此的眼神,一份学生签证需要的文件要价7,000元台币,约是迦纳人均GDP的1/20。

  1. 本文类别:Evus资讯
  2. 标签: 假签证美国大使馆美国签证美国国务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去美国签证的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