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浦西兴业中学怎么样?

2018年就真的结束!!!

想问问大家今年制定的小目标实现了吗?

真的是发生了很多不平凡的大事

追过的球星退役了,看过的漫画完结了

喜欢的歌手隐退了,读过的作者去世了

崇拜的偶像消失了,童年的坐标没有了

很多人感慨: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

而对于生活在上海的90后来说

每天朝夕陪伴的这个城市

也在二三十年的光景中蜕变了模样

迭起的高楼,黯淡的老街

还有那群不再莽撞的少年

身边好多的熟悉的事物都在消失

你在这里,又“失去”了什么呢?

“找不到小时候熟悉的地标”

1994年3月26日正式开业的虹桥友谊商城,曾经上海人心中最高大上的商场,也是昔日奢侈品和进口商品的集中地。

很多长宁人第一个米老鼠书包、第一部任天堂游戏机……都是在这里买到的。但是随着周围商场的分流,友谊商城也变得冷清起来,今年11月27日起正式歇业了!

/华轻梅陇轻纺市场 /

对于很多老上海人来说,华轻梅陇轻纺市场可以说是“老朋友”了,里面的商品是真正的物美价廉,服饰鞋帽、日用百货、五金小家店...应有尽有。

而就在8月底,商场悬挂横幅宣布:8月31日合同到期,9月1日停止营业。这家承载着人们太多回忆的老牌商场也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从1992年开建,曹安花卉市场已经陪伴上海人26个年头了,上海人特别喜欢在这里挑选各种花鸟鱼虫。

3月2日,这里也拉起了"全面停止经营"的横幅,以前一逛就是大半天的曹安花卉市场,看着看着也成了回忆……

/ 曹家渡花鸟市场 /

土生土长的老克勒习惯用“沪西小上海”来称谓曹家渡花鸟市场,你想要的鲜花,基本上都能在市场里买到,而且价格!便宜!实惠!

但是去年12月底 ,这个上海市中心最大的花鸟市场关门了!陪伴上海人十三载的花鸟王国就这样画上了它的句点。

1996年开办的铜川水产市场,是上海市区内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在铜川路,各种海鲜任君挑选,而且价格也都很平民。

曾经20年辉煌的水产霸主、行业老大、 24小时灯火通明、人潮涌动的巨无霸市场,在2016年10月底落下了帷幕,“去铜川路吃海鲜”也成为上海的一段历史。

上海曾有“四大旧市”一说,指的就是四条著名的马路旧货市场:虬江路旧货市场、牛庄路旧货市场、中华新路旧货市场和东街旧货市场。

那时候的东街旧货市场,就相当于无网络时代的某宝,虽然也有鱼龙混杂的嫌疑,但也是上海“旧货”时代的见证,2015年底,充满回忆的东街市场也关闭了。

“吃不到那些老味道了”

/ 昌里路美食一条街 /

魔都夜幕降临的时候,充满市井味道的昌里路夜市,曾是很多人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洪脑花、周斌臭豆腐、蔡记武汉炸酱热干面、美人万三蹄、花甲粉丝、大王锅贴...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闻名于食客的口碑声和孩童的记忆里”,昌里路这条烟火升腾的美食街,今年4月也关了!

/ 寿宁路:小龙虾一条街 /

寿宁路是上海著名的小龙虾一条街,多少人的夜宵圣地,盐焗濑尿虾、烤扇贝、十三香小龙虾... 几乎承包了上海人整个夏天的回忆。

可惜的是,经过整治的寿宁路萧条了很多,到处都是脚手架,剩下的店寥寥无几。

仙霞路是大名鼎鼎的居酒屋一条街,有数不尽的深夜食堂,密集的商务楼堪称长宁CBD,短短100米,汇集了够你吃一年的美食种类。

现在经过拆违的仙霞路,虽然还保留着一些店铺,但是有的味道也是吃一遍少一遍了。

镇坪路是一条十足烟火气的小吃街,三条地铁线路在这里汇聚,各种鲜辣小吃,羊肉串,香酥鸡柳,铁板鸭肠,重庆小面,让这个地方每天都有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不过现在这条号称“黑暗美食传奇”的镇坪路已经大不如前了,只剩下墙上残留的黑色油烟印和散落在地上的招牌,证明了曾经这里的市井烟火气有多旺。

/ 嵩山路-太仓路 /

嵩山路,毗邻新天地,是潮人们聚会的部落,也是吃货们的美食天地,这里有太多太多的美味记忆,值得上海人一家家地品味。

如今人来人往,这一片旧楼下的店铺都已不复存在,熟悉的味道也只能记在回忆里。

提起“黑暗料理一条街”,还有多少人记得肇周路?喝一碗阿婆豆浆,吃一碗耳光馄饨,再来一碗长脚汤面……是很多夜猫子最爱的宵夜选择。

经过2016年拆迁后的肇周璐已经不再热闹,很多老店都已搬走,几百米老街,藏着弥足珍贵的回忆。

“寻不到过去的生活影像了”

东平路是曾经的“魔都第一情侣街”,承载了魔都人最早的小资情怀,名扬上海滩的席家花园、宋美龄故居“爱庐”......每一幢名人故居都在讲述簌簌的“江湖往事”。

现在的东平路,由于原为部队大院所有的店面需要收回,许多开业十几年的老店,都将在这条熟悉的街道上消失,12月31日前,可能是我们与东平路最后的告别期限!

/ 《申江服务导报》 停刊 /

创刊于1998年1月1日的《申江服务导报》,曾是上海发行量最大的周报,上面刊登的各种展览、音乐会、休闲、购物信息,也是上海人民的集体回忆。

就是这样一份陪伴了大家整整20年的报纸,也宣布今年11月28日起休刊,不禁让人唏嘘:追忆里老上海的样子又模糊了一些......

/ 大众书局24小时书店关门/

福州路上的大众书局,以其丰富的藏书和舒适的环境深受沪上书迷们的喜爱,书店24小时不打烊的亮点也让它火爆申城。在这里看书从不需要赶时间,挑选一本适合的书,享受慢阅读。

但是去年年底,大众书局在公开信中宣布:营业时间截止为2017年12月25日24:00,上海唯一一家24小时无休的书店就这样关门了。

/ 消失的弄堂、老街 /

弄堂是上海最具特色的民居形式,上海人生活在弄堂里,上海人的故事也发生在弄堂里,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独具特色的弄堂消失了......

当年的吉祥弄可谓风头正劲,被称为“金融弄堂”。虽然不到一百米长,但是里面的十几家门面中就有八家是钱庄。绵阳里、萃丰弄也没有了,吉祥弄也只剩下残垣断壁,很多老照片已经成了绝版。

六十多年前的外郎家桥街两边商铺云集、车水马龙。浦东的菜农一进浦西就来到的第一个集市,如今充满老上海风味的老街变成了小夹弄,周围的商铺也不复存在。

曾经的豆市街闻名遐迩,上海的豆、麦、米、食油批发商都集中在这里,致祥、义昌、益康等著名商铺云集。现在这里大部分已经被拆迁,原来繁华的豆市街已成记忆了。

/ 东台路古玩市场 /

东台路古玩市场,有着“上海琉璃厂”的美名,是上海著名的人文古玩招牌市场,钟表相机、文房四宝、做旧古玩、创意工艺品……喜欢古玩的老底子上海人,总喜欢来这里逛逛。

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极速增加,各种假货、劣货开始进入市场,曾经的“古玩一条街”也就慢慢没落了。

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沪语,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一句句“阿拉”、“囡囡”、“老嗲了”...都是上海语言文化的灵魂。

不过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了,在最近的调查中,6-20岁本土出生的人当中,能够熟练使用方言的人群比例只有22.4%,侬勒了屋里厢还讲上海闲话伐?

白兰花是夏天的专属香味,每年快到黄梅天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上海阿婆提着竹篮开始卖白兰花。

不过现在在街上卖白玉兰花的阿婆也越来越少了,用细铁丝穿起来的白兰花,香味浅淡,却总能勾起人们熟悉又遥远的温暖回忆。

“在照片里才能记起的天桥”

/ 武宁路东新路天桥 /

在许多上海80后的童年时代,跟着父母去武宁百货购物,在第三食品商店买零食吃,或是和小伙伴一起逛西宫,一定都走过这座天桥!不过这座天桥最终在2001年被拆除。

/ 延安东路外滩天桥 /

作为80年代上海市第一座人行天桥——延安东路外滩天桥,当时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07年10月,上海外滩通道建设配套工开始施工,延安东路外滩人行天桥封闭并逐步拆除。

/ 徐家汇人行天桥 /

徐家汇先后建成两座人行天桥,在当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1988年兴建地铁工程时,中心广场人行天桥被拆除。

/ 提篮桥人行立交桥 /

建于1984年8月的提篮桥人行立交桥,位于虹口霍山路、海门路、东大名路交叉口,在花鸟商店的一角,天桥设S形与两座扶梯相连,其中一出口可直达大名电影院、咖啡厅,热恋中的小情侣一定没少从这座桥走过。

/ 西藏路西藏路椭圆形天桥/

以前大多数上海人和到上海观光的游人都到过这座天桥,并在桥上拍照留念。2003年5月,南京路西藏路大圆天桥完成了18年的使命,从而退出历史舞台。

这座横跨4条道路、5个路口、呈“S”形的立交桥,是当时上海最长的人行天桥,少儿书店、南京美发、静安少年宫、绿杨村、博步皮鞋、万象照相……一系列老字号都在这里聚集,2001年,这座天桥被拆除。

上海市新沪中学,原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1177号,近四平路口。前身是“私立京沪中学”,2008年新沪中学并入钟山中学,告别历史舞台。

上海法学院,原名上海法科大学,成立于1926年,位于上海市江湾路547号,曾开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及银行等科系。上海解放后,学院被撤销,部分纳入上海其他高校。

在苏州河边上,曾经有一块地方叫“两湾一宅”,这里还有一所叫潭子湾的小学,后来因为棚简屋的改造工程,这所小学也被拆除。

上海市卢湾区吉安路小学,原址在吉安路291号,现在也已经消失。

惠中中学后改名为五爱中学,1991年香港实业家李惠利先生捐资助学,学校改名为李惠利中学,1999年9月,初高中脱离,高中部更名为五爱高级中学。

兴业中学建于1963年,是原卢湾区教育中的龙头学校。不过后来改名了,变成立二医附中。

上海市力进中学,原址位于巨鹿路334号,后并入东风中学,再后来并入向明中学。

过去在"华龙路"上,有一家私立的"华龙小学",后来改名为"雁荡路小学",附近一带的学龄儿童都来这里上学,1997年与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合并。

沪西中学,位于万航渡路上,解放前叫“伯特利中学”,1989年沪西中学由完全中学改为初级中学。1999年7月1日,更名为市西初级中学,从此以后,沪西中学就不复存在了。

曾经的马当路小学现在也变成新天地了。

/ 其它消失或更名的中学(部分)/

嵩山中学、南市区教育学院附中、南市二中

六十二中学、建信中学、龙门中学

多稼中学、井冈中学、敢浦中学

天津中学、北京中学、宁波路小学、南京东路小学

市九中学、浦西中学、蓬莱中学、市二十一中学、肇周路小学、普育中学、林荫中学、建南中学、建浦中学

弘德中学、陕西中学、东南中学

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中山中学、中山中学附小、向锋中学、中山南一路小学

市十二中学初中部、市一女初、建庆中学

五爱中学初中部、勤奋中学

逐渐“消失”的上海..... .

这些老地方、老建筑、老街道,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变迁,却终将消失在这个城市,留存于电影、照片、视频里,最终沙化在记忆中。

不管你承认与否,小时候熟悉的地标不见了,记忆里的味道找不到了,过去生活的点滴印象越来越模糊了,就连曾经走过的天桥也已经被取代了,又能去哪里叫一声“母校”呢?

你兴冲冲地对朋友说:“走!我领你去吃我小时候最爱的那家锅贴。”

你乐呵呵地跟同伴聊:“看!想当年那座商场旁边就是我们最常走的小巷。”

关于上海那些消失的商场、饭店、街道

*图片文字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头条菌给你讲个可怕的故事

2018年就真的结束!!!

想问问大家今年制定的小目标实现了吗?

真的是发生了很多不平凡的大事

追过的球星退役了,看过的漫画完结了

喜欢的歌手隐退了,读过的作者去世了

崇拜的偶像消失了,童年的坐标没有了

很多人感慨: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

而对于生活在上海的90后来说

每天朝夕陪伴的这个城市

也在二三十年的光景中蜕变了模样

迭起的高楼,黯淡的老街

还有那群不再莽撞的少年

身边好多的熟悉的事物都在消失

你在这里,又“失去”了什么呢?

“吃不到那些老味道了”

魔都夜幕降临的时候,充满市井味道的昌里路夜市,曾是很多人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洪脑花、周斌臭豆腐、蔡记武汉炸酱热干面、美人万三蹄、花甲粉丝、大王锅贴...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闻名于食客的口碑声和孩童的记忆里”,昌里路这条烟火升腾的美食街,今年4月也关了!

寿宁路是上海著名的小龙虾一条街,多少人的夜宵圣地,盐焗濑尿虾、烤扇贝、十三香小龙虾... 几乎承包了上海人整个夏天的回忆。

可惜的是,经过整治的寿宁路萧条了很多,到处都是脚手架,剩下的店寥寥无几。

仙霞路是大名鼎鼎的居酒屋一条街,有数不尽的深夜食堂,密集的商务楼堪称长宁CBD,短短100米,汇集了够你吃一年的美食种类。

现在经过拆违的仙霞路,虽然还保留着一些店铺,但是有的味道也是吃一遍少一遍了。

镇坪路是一条十足烟火气的小吃街,三条地铁线路在这里汇聚,各种鲜辣小吃,羊肉串,香酥鸡柳,铁板鸭肠,重庆小面,让这个地方每天都有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不过现在这条号称“黑暗美食传奇”的镇坪路已经大不如前了,只剩下墙上残留的黑色油烟印和散落在地上的招牌,证明了曾经这里的市井烟火气有多旺。

嵩山路,毗邻新天地,是潮人们聚会的部落,也是吃货们的美食天地,这里有太多太多的美味记忆,值得上海人一家家地品味。

如今人来人往,这一片旧楼下的店铺都已不复存在,熟悉的味道也只能记在回忆里。

提起“黑暗料理一条街”,还有多少人记得肇周路?喝一碗阿婆豆浆,吃一碗耳光馄饨,再来一碗长脚汤面……是很多夜猫子最爱的宵夜选择。

经过2016年拆迁后的肇周璐已经不再热闹,很多老店都已搬走,几百米老街,藏着弥足珍贵的回忆。

“在照片里才能记起的天桥”

在许多上海80后的童年时代,跟着父母去武宁百货购物,在第三食品商店买零食吃,或是和小伙伴一起逛西宫,一定都走过这座天桥!不过这座天桥最终在2001年被拆除。

作为80年代上海市第一座人行天桥——延安东路外滩天桥,当时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07年10月,上海外滩通道建设配套工开始施工,延安东路外滩人行天桥封闭并逐步拆除。

徐家汇先后建成两座人行天桥,在当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1988年兴建地铁工程时,中心广场人行天桥被拆除。

建于1984年8月的提篮桥人行立交桥,位于虹口霍山路、海门路、东大名路交叉口,在花鸟商店的一角,天桥设S形与两座扶梯相连,其中一出口可直达大名电影院、咖啡厅,热恋中的小情侣一定没少从这座桥走过。

/ 西藏路西藏路椭圆形天桥/

以前大多数上海人和到上海观光的游人都到过这座天桥,并在桥上拍照留念。2003年5月,南京路西藏路大圆天桥完成了18年的使命,从而退出历史舞台。

这座横跨4条道路、5个路口、呈“S”形的立交桥,是当时上海最长的人行天桥,少儿书店、南京美发、静安少年宫、绿杨村、博步皮鞋、万象照相……一系列老字号都在这里聚集,2001年,这座天桥被拆除。

上海市新沪中学,原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1177号,近四平路口。前身是“私立京沪中学”,2008年新沪中学并入钟山中学,告别历史舞台。

上海法学院,原名上海法科大学,成立于1926年,位于上海市江湾路547号,曾开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及银行等科系。上海解放后,学院被撤销,部分纳入上海其他高校。

在苏州河边上,曾经有一块地方叫“两湾一宅”,这里还有一所叫潭子湾的小学,后来因为棚简屋的改造工程,这所小学也被拆除。

上海市卢湾区吉安路小学,原址在吉安路291号,现在也已经消失。

惠中中学后改名为五爱中学,1991年香港实业家李惠利先生捐资助学,学校改名为李惠利中学,1999年9月,初高中脱离,高中部更名为五爱高级中学。

兴业中学建于1963年,是原卢湾区教育中的龙头学校。不过后来改名了,变成立二医附中。

上海市力进中学,原址位于巨鹿路334号,后并入东风中学,再后来并入向明中学。

过去在'华龙路'上,有一家私立的'华龙小学',后来改名为'雁荡路小学',附近一带的学龄儿童都来这里上学,1997年与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合并。

沪西中学,位于万航渡路上,解放前叫“伯特利中学”,1989年沪西中学由完全中学改为初级中学。1999年7月1日,更名为市西初级中学,从此以后,沪西中学就不复存在了。

曾经的马当路小学现在也变成新天地了。

/ 其它消失或更名的中学(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兴业中学是重点学校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