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养老院允许入住吗?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养老服务业课题组 王秀华等

目前,北京市老年人口总量大、增速快。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371.3万人,占总人口的17.2%;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67.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6.4%。2012年至2019年,全市户籍老年人口从262.9万增长至367.7万,年均增长14.97万,年均增长率5.6%,较全国年均增长率4.7%,高出0.9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480万,接近每3个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三失一高一独”老年人群体持续扩大。目前,全市户籍老年人口中,失能老年人约17.6万,占比4.78%;失智老年人口约11万,占比3%;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63.1万,占比17.16%;独居老年人口约32.8万,占比9.4%;城乡特困和低保低收入中老年人为3.3万,占比0.95%;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老年人 2.39万,占比0.68%。老年抚养系数持续上升。2019年底,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44.3%,比上年增加2.1个百分点,意味着北京市每2.3名劳动力在抚养1名老年人。

根据《北京市居家养老相关服务设施摸底普查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9月之前,全市有三分之一的街乡镇和五分之三的社区村没有养老助残设施。此后,北京市实施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养老照料中心纳入十三五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施数量有较大幅度提升,空间布局均衡度有所改善。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运营的养老机构544家,养老床位10.4万张,70%以上由社会资本建设或运营。现有218家公办养老机构中,已有129家实行公办民营,占比59%,采取“政府无偿提供设施、服务商低偿运营”方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总服务台”。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运营1005个驿站。2006年,北京市民政局在全国率先推进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制度。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星级养老机构430家,其中五星级9家,四星级35家,三星级46家,二星级283家,一星级57家;共有星级养老驿站101家,其中三星级4家,二星级36家,一星级61家。

一、近年北京市养老服务业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北京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行政许可,改为备案制。强力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从2016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资金10多亿元,市级福彩公益金90%以上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多方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1.加大制度环境建设。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截至2019年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等单独或联合出台的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一共有53份,内容涉及养老服务业的方方面面,有居家养老服务、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康复辅助器具、福利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此外,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还积极参与推动国家级、部委级养老服务政策法规的制定,截至2019年底,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级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共有10份,部委级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共有38份,这些都为全市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2.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从事养老服务的市场经营主体办理工商登记的,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核定行业;开展连锁经营的,可在同一区级行政区域内通过绿色通道集中办理登记注册;在民政部门登记为社会服务机构的,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在其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

3.深化公办民营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将公办养老机构交由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机构运营,主要是通过建立养老照料中心和驿站衔接机制、给予连锁运营补贴等措施,支持连锁品牌机构承接驿站建设运营。截至2020年底,驿站连锁运营率达70%以上。为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职能,发布建设项目规划使用性质正负面清单,将养老设施纳入正面清单,规定全市疏解腾退的闲置设施优先用于作养老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通过公办民营改革,机构入住率一般都提升了10个百分点。

4.补贴支持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养老服务机构。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财政对社会兴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每新建一张养老床位给予4至5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全面推行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补贴政策,市财政补贴保费的80%,服务机构自行负担20%;出台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管理办法,综合考虑收住服务对象身体状况、服务质量星级评定、信用状况、医疗服务能力等4个维度,对养老机构实行差异化补贴,每床每月最高达到1050元;突破营利性与非营利机构壁垒,实行同等运营扶持政策。

5.探索集中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建设集中式居家养老机构,创新探索共有产权养老服务模式,通过社会化、产业化为社会老人提供高质量服务,精准开展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报道。

6.“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为让全市超过300多万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北京市人大2015年立法通过《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推动北京致力构建“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即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市、区、街、居”四个层级的责任体系,让养老服务走到老年人的“床边、身边和周边”,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9年底,全市“三边四级”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

二、当前北京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现有养老机构大多手续不全、不符行业标准,难以满足未来养老服务市场需求。

从养老服务供给方看,北京市现有的养老机构中,很多都是上世纪末至2009年之间发展起来的,当时政府将每年布局1.5万张养老床位纳入民政工作实施目标,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并给予大量财政补贴。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持刺激下,养老机构遍地开花,一时很多违规建筑、没有手续的房产都圈成了养老机构设施。所以,现有500多家养老机构,70%都是社会资本建设或运营的,而且很多手续不全。此外,现有养老机构中质量高的并不多,很多不符合民政部等出台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系列行业标准。从养老服务需求方看,受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生育政策、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出生年代不同的老龄化人口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太一样。中国的婴儿潮是年出生的,1962年出生的人口还有1年就退休了,中国婴儿潮人口在加速老龄化。这批老龄化人口因国家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4-2-1”的家庭结构普遍,家庭养老负担重,养老社会化趋势不可避免。同时,他们的消费观念、预期寿命较之前年代出生的人口有较大变化,未来5-6年后(从65-70岁开始有养老需求),走出去享受机构养老的老人将呈逐年增多态势。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大量养老机构手续不全、行业标准不达标、设施配备不全,预计后续难以满足未来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2.目前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当前的老龄化人口绝大多数都是选择居家养老,其次是社区养老。

当前老龄化人口都是19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口,受国家生育政策、勤俭节约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这批老人的养老需求呈现“9064”特征(90%居家养老,6%社区养老,4%机构养老),绝大多数都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导致当前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这批老人不管自己收入状况如何,都是一心想把自己所有的钱都储蓄起来留给子孙后代,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支付养老服务,他们只乐意享受政府和市场提供的各种免费服务。

3.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都不盈利,基本都是亏损状态。

近年来,养老市场受到资本青睐,养老机构、养老公寓投资风潮渐起,但大多数入局的养老企业面临“吃不饱”的境况。截至2019年底,北京的养老企业总体上还处于亏损状态:盈余只占4%,基本持平占32.8%,稍有亏损占32.6%,严重亏损占30.7%,主要原因是低入住率所致。北京市只有10%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九成养老机构存在大量空置床位,五成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一半。低入住率就意味着生存难题。按照国外的经验,一个养老院入住率不到75%是达不到盈亏平衡的,依此标准计算,超过60%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收回投资。

4.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和管理不规范。

目前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存在很多问题。譬如以小时工服务、室内保洁服务为例,此类生活服务几乎全部由家政公司提供,不仅服务效果差强人意,对专业机构的业务发展也构成了恶性竞争。从服务项目种类上看,80多岁的老人对上门诊疗、上门看病、专业护理等几项助医服务呈现出较强的需求;此外,上门理发、心理咨询、聊天解闷、老年大学服务这几项需求也是重点,而目前这些服务项目建设尚不完善。在调研中还发现,很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双方严重的消息不对等现象,导致很多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不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目前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人员配备、服务质量、管理、资金等方面还有待落实和完善。

5.社区养老驿站建设不够规范。

规范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需设置助餐服务、日间照料、呼叫服务、文化娱乐、健康指导、心理慰藉等六类基本服务项目,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就近、方便、快捷为基本原则,让居家老人足不出户或者在社区范围内,就能享受到贴心的为老服务。而事实上,当前很多养老驿站发生殴打、辱骂老年人等欺老骗老虐老行为,向老年人推销基金、信托、第三方理财、P2P网络借贷,向老年人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等现象,背后涉及制度、管理、资金等多方面原因,下一步还需加强社区养老驿站规范化建设。

6.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在居家养老中,比较突出的困难是吃饭问题,“吃得好”逐渐成为提升老人生活质量更重要的一环。所以,加大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让老人尽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事关重大。2017年,北京市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顺义等8个区开展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很多社区驿站与“大众点评”、“饿了吗”等网络订餐系统连接,向社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一些老年餐桌获得市场的认可和老人的点赞,但老年餐桌发展中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面临社区场地紧缺、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服务人员不专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造成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品质难以保证。而且,目前市场层面上,专业的老年餐饮企业少,能形成品牌且有持久性的更是凤毛麟角,缺少标准和市场引领。现有餐饮企业大多缺乏对老年人身体机能、饮食搭配等研究,对高龄、失能失智这类特殊群体老人配餐问题也缺乏专业研究。下一步,应加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其向专业化、连锁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服务质量。

7.市场上现有的高端标杆型养老机构不多,无法满足未来市场需求。

高端养老服务业是指社会力量为中高收入老年公民提供的基本养老服务水平以上的、服务项目更丰富的有偿养老服务。年出生的婴儿潮带来的老龄化人口经济支付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对高端养老服务需求将大幅增加。目前我国高端养老机构很多是外资的,主要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大连、青岛、常州、南京等二线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这主要与外资养老服务机构定位高端有关,而就市场反馈情况看,高端外资养老机构主要存在养老理念水土不服、空置率较高等问题。我国本土化高端养老机构并不是很多,未来可依据市场需求加大此类型养老机构的建设。

8.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尚未起步,养老服务明显短缺。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也在不断增加。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虽然较少,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农村留守老人无法获得及时、充分的养老资源。过去几年里,虽然很多地方建设福利院、幸福院以及关爱中心,但农村养老设施在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困难,失能、空巢等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更为短缺。农村养老供给呈现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局面,与农村养老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供需缺口。中国养老的关键、重心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农村养老问题解决不好,乡村振兴就不完整。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三、下一步养老服务业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领域

1.助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

目前,北京市民政局正在落实民政部主推的2021年3月份出台的《北京市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依托城六区二星级以上养老服务机构建设2000张家庭照护床位,并为符合相应条件的居家老年人安装紧急医疗救援呼叫装置等服务。近几年,北京市朝阳区双桥路恭和家园社区“有产权、有服务”的集中式居家养老模式很受市场欢迎,做法值得借鉴。该社区是参考美国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CCRC)建设的,该模式的核心是持续健康理论,根本理念是从被动型、托管式养老向自主型、享老式养老观念转变,告别以往得过且过的老龄生活,颠覆并革新原有养老方式。下一步可考虑在以上居家养老建设领域加大建设力度。

2.助力社区养老驿站规范化建设管理

目前,北京市民政局正在开展建立驿站服务责任片区、驿站支持平台建设试点,畅通村居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制定护理补贴服务商拓展计划,拓展护理补贴服务商范围,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助残商户纳入护理补贴服务商,建立护理补贴数据监测机制,强化上门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满足广大老年人生活照护需求。

3.推进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

当前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体系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配套资金支持问题得不到解决,市场上助餐服务主体资金体量小、较为分散,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支持。总体上看,主要是缺少有实力的能全力贯彻市政府意图的有能力、有资质的市场化主体。目前,北京市民政局正在全面推进养老服务机助餐服务,发展1000家养老助餐点,加快养老助餐点全覆盖,试点建设“网络平台+驿站+第三方膳食营养评估+数据跟踪反馈”老年餐服务模式,满足老龄人口的市场化助残服务需求。

4.乡村敬老院改造升级

目前乡村敬老院养老服务设施质量很低,难以满足当前和未来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对农村敬老院床位数量、热水供应系统、老人房间标准化、公共洗浴间适老安全化的升级改造,有效地增强农村养老服务能力,让入住敬老院的特困老人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于农村养老服务的经济购买能力比城市差,单纯依靠敬老院收入解决升级改造资金的还款来源是有很大困难的,可以考虑和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项目结合起来,实行项目利益捆绑机制,推进金融资金进入以上领域,服务民生。目前,北京将全面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改变以往整体打包思路,采取“成熟一个、改造一个”方式,破解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施工动不了、资金投不进”难题。

5.推进各级政府主导的大型养老机构建设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各省市县都在投资布局建设一些大型的养老院,满足部分市场养老服务的需求。目前北京市政府在建的养老院有17家,光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很吃力,金融资金可考虑参股介入投资,提供支持。

6.助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解决筹资困难

从医学角度看,老年人群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高,资源消耗大。因此,养老服务不仅仅只是“养”,还包括“医”,涵盖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各方面。近年来,国家开始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医”与“养”的资源衔接不足、相关服务机构目标定位偏离、缺乏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相关人才短缺、服务供需失衡等。其中,筹资渠道不畅,养老机构积极性不高是最大难点和最突出问题。一些社区和小型养老机构主要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级医院合作,由于合作方医疗设施简陋,基本上很难满足社区和养老机构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很多较大规模的养老机构虽然与附近大型医院签定了合作协议,但合作协议中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要求不够细致明确,而且缺乏有效监管和问责,很难确保老年人突发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后续要在医养结合筹融资模式方面加强研究,推进医养结合业务的发展。

7.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养老服务业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如何促进区域养老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推进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既可以帮助有效解决京津的养老困境,又能带动河北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河北养老产业链的创新,培育经济增长点。目前,京津冀三地在推动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上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签署了《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等,但很多工作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一些问题还较为突出,如:养老需求和供给的错配缺配,养老市场不发育,养老服务人才匮乏;三地养老保险制度、医养结合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养老资源互补和利益共享的协调机制尚未理顺和建立,养老服务合作出现“政府热、市场冷”的现象。下一步要加大在此领域的建设支持力度。

8.介入实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开展养老服务建设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个体由于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疗养院治病医疗由专人陪护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支付的保险。由于我国针对的主要是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试点地区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可以较好纾解老龄人口中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问题,可解决当前大量老龄化人口不愿拿钱购买养老服务的现象,也为银行信贷资金找到了可能的还款来源。2020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扩大试点范围,拟在原来15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按照每省1个试点城市的原则,将试点范围扩充为29个城市,试点期限两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相关养老企业可考虑结合长护险资金来源开展养老服务建设。目前,北京市将加快推进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抓紧完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体系、评估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力争在2021年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1+1+N”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值得关注。

  近日,有网友传“北京户籍失能人士每月有四天可以寄住在养老院,北京市民政局付钱”。这条信息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转发,千龙网第一时间致电北京市民政局,相关人士回应,“喘息服务”目前仅在丰台区试点,并未在全市推广。

  何为“喘息服务”?

  北京市几年前就提出在全市探索实行“喘息服务”,但是一直未见详细政策出台。2018年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关于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完善养老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由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服务,为其照护者提供休整机会。”这是北京市首次明确“喘息服务”的费用由政府买单。

  丰台区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尝试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于2018年10月开展了首批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者“喘息服务”试点工作。

  截止2019年9月底,全区共有1200余名老年人提出了“喘息服务”申请,其中813人通过审核并完成了服务匹配。经专家评审,整合调度了区域内的康助护养院、老吾老养老院、养合老年公寓、颐年堂养老院等8家养老机构,建立了约200余人的服务从业人员队伍,累计提供“喘息服务”7571人次,首批服务费结算总额达113.85万元。

  目前,第二期喘息服务工作已经开始,2019年10月开始报名,预计为1000名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提供“喘息服务”,目前已经有674名老年人报名,正在进行资质审核及评估工作。

  丰台区采取养老机构短期托养和居家上门照护两种方式进行。首批试点服务期为6个月,以1个月平均服务4天为基数,可选择分散或集中享受服务,服务总天数不超过24天。在服务费用上,综合考虑市场物价、人工成本等因素,将照护服务费用定位在220元/人/天。待服务期满后,实施“政府买单”,由区民政局与服务机构根据实际服务量直接进行结算。

  凡具有北京市户籍且常住丰台区的60岁以上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均可申请。其中优先保障优抚对象,特困、低保、低收入家庭,计生困难家庭和纯老年人家庭四类重点人群中失能失智老年人。

  符合条件且有相关需求的市民可通过所在社区居委会报名申请。

  综上,网友所提及信息,其实是在丰台区开展的“喘息服务”试点工作,请广大网友不要误解。

自疫情暴发以来,本市养老机构采取全封闭模式。老人、家属及机构员工的探访、返院、返岗等工作何时能够“解封”,一直颇受关注。昨天下午,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正式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及《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养老服务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家属探视程序、老人返院程序、员工通勤返岗等措施。今天上午,本报记者对两家养老机构进行了探访。

■东方综合养老院 刚“解封” 家属就来了

墙上的表刚到8点,盖奶奶就开始招呼工作人员给她做准备。因为卧床行动不便,她冲护理员挥挥手想坐起来。“您别着急,他们一会儿就到!”护理员一边扶着她一边笑着劝说。

今天上午,盖奶奶的儿子就要来探视了。这也是1月养老院封闭式管理以来,首次“解封”。盖奶奶的儿子王先生昨天下午就打电话预约探访,并早早约在了第一位。

8点刚过,他提前来到东方综合养老院。在南门仔细填写登记、核验二维码、测量体温后,才真正进到门里。然后是严格的手部消毒、更换口罩。“嚯,咱们还准备口罩了,真细心!”

探视区设在南门的活动室,屋里宽敞干净,多余的桌椅都已挪走,布置有小沙发等必要家具供家属使用。盖奶奶坐在轮椅上被工作人员推进探视区。今天有风,细心的工作人员还给老人穿上毛坎肩,戴上了帽子。

老人行动不便,平时最惦记的就是家属探视,因为疫情有段日子没见着家人了,思念之情可想而知。母子二人紧紧拉着手都很激动,“妈妈,终于见到您了,真想啊,挺好的吧,看上去真不错啊!”家人还大包小包带来不少东西,都交给工作人员,对外包装消毒后送到老人房间。

“能见着就放心了,这可以探视了,以后我们常来!” 据养老院统计,今天首日已成功预约6位老人探访,上午来访4家,下午还有两批家属。目前该院暂定接待时间为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4点。有需求的家属都可以提前打电话预约。

东方综合养老院乔院长告诉记者,按照养老机构常态化防疫措施的调整要求,她们已经提前着手准备,周末两天就一直在进行模拟演练。目前,院里在南边单开一个门,把探视专区设在南门的活动室。记者看到,活动室已经改造,去掉多余的桌椅,留出宽敞的通行空间。“我们专门买了三张轮椅床。”护理人员将老人挪移到轮椅床上后,按键操作,床身可以慢慢折起,变成一张轮椅,然后推着老人到南门的探视专区。

据介绍,该院目前在院老人800多人,其中80%以上都是失能卧床老人。据工作人员介绍,院内计划“探视专区”一次安排一家探视。每次探访尽量控制在20分钟到半小时,一方面要照顾老人身体状况,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家属留出足够的时间。

■四季青镇敬老院 设置帐篷探视区

今天一早,海淀区四季青镇敬老院工作人员里里外外忙活着,在院子里搭起了几顶大型的蓝色帐篷,“这里将作为我们家属探访的接待区。”搬桌椅、消毒擦拭,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院长于洪生介绍,该院居住着600多名老人。疫情发生后,敬老院按要求严格防控,全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护理工作实施24小时守护制度,并通过每天为老人送餐到屋、组织老人分批散步、分时读书看报、分组参加娱乐活动等措施,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

对于此次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院内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将探视专区安排在远离老人生活区的地方。户外接待区既有设置在花园风景优美的露天位,也考虑到老人身体和天气原因,搭建了6个帐篷接待室。此外,根据探视情况,还将增加遮阳伞等设备。预计每天能接待30位左右的家属。

同时,还专门为3个园区设置了探视卡、临时出入卡等,掌握人员出入情况。敬老院还详细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探视制度和探视流程等,张贴在大门口,并在敬老院微信公号发布,便于家属及时了解。

探视帐篷内配有桌椅,方便老人与家属沟通、休息。探视专区内还专门为老人和家属设置了移动厕所、洗手池、消毒液以及分类垃圾桶,配备了灭火器、防汛沙袋等物资。三个园区均已开始和家属沟通预约探视事宜。目前,计划探视同一住养老人的家属亲友每次不超过2人,探视时间在半小时左右。

按照规定,进入养老机构探视有“七进”“八不进”的要求。

“七进”: 探视家属、春节回家老年人、外出就医老年人、新入住老年人、返岗员工、新入职员工,以及检查、维修、医护等必要保障人员这七类人员经相关程序、做好防护,可以进入养老机构。

“八不进”:其是指八类情形人员,不得进入养老机构。具体包括:15天内接触入境回国人员;与已确诊或疑似病例有接触;有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可疑症状;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者接触过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家中有正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15天内曾经到过北京以外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外省市中高风险地区人员;15天内参加过聚会或未进行自我防护情况下去过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北京健康宝认证为“异常”状态的。

按照文件要求,春节回家老人返院要“先预约、后返院”,需要填报申报承诺表,老人与其他人员共同居住的,应对共同居住人一并调查。

同时,开展两次核酸检测。老人返回养老机构前,应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入院隔离;隔离观察14天后,再进行核酸检测,仍为阴性的方可返回生活区。两次检测均为免费检测。老年人向机构申请返院时,院方将与老人或家属明确相关安排。

临时外出透析、化疗等就医老人就医结束后不应再要求居家隔离14天,在院内隔离14天无异常后,可返回生活区。住院就医老人,在核酸检测、血清抗体(IgM和IgG)检测无异常后可返回养老机构,并要经院内隔离观察14天。

本报也搜集整理了一些老人和家属关心的问题,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对此也进行了解答。

问:新入境人员能探视吗?

答:暂不接待,因属于“八不进”中的一类。但因老人临终、危重等情况,各区及各机构可提出具体方案,一事一议。

问:“八不进”中提到的“参加聚会”人员,怎么界定“聚会”?

答:与不共同居住生活的人员在一起吃饭,基本可以称之为“聚会”。

问:对于禁止进入养老机构的八类人员,机构如何分辨?

答:人员探视需签订承诺书,所有信息留档。如果是虚假承诺,家属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问:室外建立隔离区域,是否可以增加家属的探视频次?

答:只要不进入室内,室外条件优越的机构,可以适当做调整和把握。

问:探视所需防护物资如何解决?

答:探视必要的防护物品由机构提供,政府支持,鼓励自备,但应在机构内部更换防护物品。本市已陆续向各区下发4.6万套防护服。

问:院里没有单独隔离区,但老人居住房间都是独立的,是否可在房间内隔离14天?

答:如在院内直接隔离,核心条件是与其他生活区从物理上隔离,最好是在不同的建筑。如能满足隔离区域是独立建筑,与其他老人区域完全分开,可以在居住房间内隔离。

问:每周都需要外出就医的老人,如何返院?

答:每周都需要就医,以及需要去透析、化疗的老人,建议安排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区(室)生活。方便每周进出,返回时,也可直接隔离。

问:养老机构内,老人是否可以集中就餐?

答:目前,社会餐厅堂食陆续恢复,一些单位食堂也陆续恢复就餐。但养老机构内的食堂就餐标准,必须高于普通堂食要求,包括间隔距离、就餐人数等,都要比普通标准更加严格。如果能做到分区管理,比如在不同楼层、不同时间,安排分批错峰就餐,是可以的。

问: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可以恢复什么服务?

答:非接触性的上门服务都可以恢复,比如送餐、高龄老人探访巡视等。高龄探访巡视时,在门口保持安全距离和老人交流,了解情况是可以的。入户服务继续暂不恢复。

具体流程为:由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服务区域的社区(村)为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办理小区出入证。持证、“绿码”且体温正常的,可允许其进入小区。

问:驿站空间小,没有专门隔离区,老人能否入住?

答:文件有明确规定,没有隔离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不能接受新入住老年人。如果老人有迫切需求或困难,驿站可向区民政局提出,由区里统筹协调解决。

问:因养老机构缺乏隔离观察场所导致老年人难以返院怎么办?

答:由各区民政局指定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集中隔离观察过渡场所。

养老机构按实际收住老人 每人每月补贴500元

昨天,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发布《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养老服务机构持续健康发展通知》,明确了提高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给予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补贴、减免养老服务机构房租等7项支持措施。

按照规定,本市将加大今年2月、3月和4月养老机构的运营支持力度。在现有补贴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收住老年人的数量,每人每月增加500元补贴到机构。此次疫情运营补贴是一次性补贴,主要针对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社会办养老机构中的本市户籍老年人,涉及养老机构400多家。残疾人服务机构参照养老机构享受运营补贴政策。原则上,各区应于5月底完成运营资金拨付,最晚不得晚于6月15日。

对于已经市民政局备案公告运营的城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农村幸福晚年驿站,也将获得相应补贴。相关养老机构还将获得房租减免。因子女、父母等近亲属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员参与一线疫情防控,特别是支援湖北医护工作而无人照料的老年人,由区民政局统筹安排入住临时托养机构的,按照接收机构收费价格及接收人数给予补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金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院什么人可以进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