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会毁掉一个好演员吗?

1905电影网专稿 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2》刚收官,另一档演员竞演节目《我就是演员3》正式开播。相比前者开播期,导师之间各种的“火花”碰撞,最终“年度演员(冠军)”的揭晓,反而是节目至此最没有争议,同时关注度较低的事情。 

而后者有的参与,开播当晚就频频输出其极具个人风采的“小作文”,加上对剧集方面演员选择的幕后八卦,更是让这部“综N代”获得了不少热度。

“什么样才是好演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演员”,尤其随着近年资本涌入,以及偶像经济的兴起,这些话题频频谈及。进而市面上衍生出一批演员竞技类综艺。2017年的《演员的诞生》出现,让大众眼前一亮,发现原来综艺节目可以这么玩。再到后来更名的《我就是演员》系列和《演员请就位》系列,以及只维持了一季的《演技派》和《演员的品格》,短短4年时间里,一共诞生了8档同类型的综艺节目。

不少表演出色却少有戏约的演员,也多在这些节目上,发出“好演员的春天在哪里”的呐喊;也不乏爱豆偶像站上舞台,但最终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勇气。

每每复盘这类节目,最终出圈的话题少有落在“演技”上面。即便如此,《演员请就位》在收官的时候打出“不见不散”的期待;官宣许久的《演员的品格》第二季也仍有机会和观众见面。 

但问题来了,演员们找到春天了吗? 

在采访里,《演员请就位2》导演直言:“你在节目里表现好,不代表你就有戏拍。没有合适的角色,你演得再好也不会有人找。”一段非常现实的话,但当回头再回忆那些综艺节目,你还记得那些过往的冠军选手吗?以及他们后续的作品你还有关注吗? 

我们暂且抛开《演技派》《演员的品格》这两档节目,单纯地先从《我就是演员》和《演员请就位》两档节目出发,盘点那些冠军选手,以及热门选手的后续。《演员请就位》第一季结束时,四组冠军分别与对应的导演签订了演员专属合约,但从目前来看,在节目完结的一年后,这份合约暂时没有实现。再看看他们其他的接戏情况。

,作为第一季的总冠军,在节目完结之后,官宣的项目分别有《舍我其谁》(二番)、《最美逆行者》(单元主演),以及动画电影(配音)。

但在此之前,他已经接演了不少网剧作品,且多是男主戏份。至于电影资源,他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机会。和牛骏峰境遇相仿的则是组的冠军选手。虽然节目完结之后,官宣的项目多是位列一番的男主网剧,但同样没有任何大银幕机会。

参加节目前就已经签约旗下的,在节目结束之后接受采访时透露,“现在来找我演戏的变多了。”但就目前官宣和播出的作品来看,他连男主的机会都较少,还是更多在继续他的配角生涯。 

相比之下,组冠军的资源倒是不错,参演了导演的。但从进组的时间来看,这个资源似乎更多是来自他在剧集《小欢喜》之后的余热。 

总体而言,四位冠军选手并没有获得过多的影视资源,除了周奇参加艺考之外,其他几位演员在综艺之后,热度和话题都骤降。除了他们之外,节目播出期间频频登上热搜的金婧,在节目结束之后,仅客串了剧集《最美逆行者》,便再无任何官宣的影视作品。 

甚至就她个人目前的话题来看,参加《演员请就位》期间的热度,还不及她在直播间。 至于《我就是演员》(含《演员的诞生》)方面,似乎情况会相对乐观一些。第一季结束时,观众看到了演员的可能性。他在节目之后获得最大的资源,便是导师章子怡的首部电视剧《上阳赋》男主机会。

除此之外,他还以男一号的身份,参演了李少红导演的《解放·终极营救》,以及计划明年上映的电影。 而第二季的冠军,在节目之后,依旧和过去一样,在不少现实主义题材剧中出演女主。目前待映的电影只有一部执导的消防员题材作品。 

但不能忽略的是,她没有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很大程度上来自其在赛后参演的音乐剧中,因假唱而被官方点名批评,不少已经录制好的节目更是被叫停。 再看这两季中的热门人气选手和。前者可谓是迎来了事业高峰,单今年电影就有,电视剧则有。除此之外,电影正在海南拍摄中,电影有望明年和大家见面。 

任素汐离开了节目之外,等作品都有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刚结束电影的拍摄,又和导演继续合作。整体来看,其待映作品都非常值得期待。 

当然,他们的出彩并不能证明这档节目的成功。、、、、、、……这些同样参加了节目,并在期间获得较高关注的演员们,后续似乎仍只是在原地踏步,有的甚至还只是综艺咖,没有更多演出机会。靠演员竞技类综艺获得更高的曝光率,但演员真的能借节目,让未来的事业有更大的进步吗?或许目前这些结果来看,更多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吧。 

“这个环境下,能获得更好资源的人有,但肯定是少数。大部分人能有戏演就是胜利了。”一位选角导演杰哥告诉我们。诚然,就这两档综艺来看,大多数演员仍在原地踏步,而那些希望能借平台跨界有戏演的艺人,不少人依旧在到处碰壁。 放眼节目之外,市场正在不断给予新人机会。 从《演员请就位2》和《我就是演员3》的名单来看,越来越多的“后浪”们出现其中。尤其是通过各个选秀节目走进观众视线的偶像们,不管是否出道,最终都能靠着粉丝经济,跑去出演各类仙侠剧和甜宠剧。 

在演员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下,没有资源的演员就容易被观众忽略。尤其是在这些综艺节目中,同样存在着不少演员有不错的评价,但最终并没有戏演的情况。相反,那些曾经在节目中“辣眼睛”的演员,反而还能保持着相应的影视作品输出。比如曾经因“海娃死了”群嘲的,在今年的《鬓边不是海棠红》中倒是贡献了亮眼的演技,后续更是官宣了几部不错的影视作品。

事实上,在综艺节目之外,真正在选择他们的人并非是那群制片人和导演,而是观众。回顾2020年,网剧市场方面,从年初的《我是余欢水》到;电影则从到近期国庆档的各类大片,真正留在观众心里的,仍是那群一直靠实力赢得机会的中生代演员。 

即便是在这些综艺节目里,我们能看到节目在力捧各类新人,但真正走到最后,并成为冠军的人,多是经验丰富的“资深演员”。作为明星,这些综艺节目都能让他们迎来更好的曝光机会,从节目结束之后,他们更像是一个“快消品”,积极加入到其他的综艺节目中。但作为演员,想要靠节目里的演技去获得更多的机会,似乎还远远不够。 

天眼查的微博前段时间发过一张图,列出了《演员请就位2》里面部分演员、导演和背后的公司股份间的关系。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资本之下,娱乐圈有多小。

而这只是一个缩影。早在《演员请就位》时,就已经表露得非常直接。赵薇组中的王森、都是自家签约演员;组冠军牛骏峰,与儿子同属一家经纪公司,持股该公司10%股份;李少红组四强选手,是荣信达旗下演员。这些模式下还是能有不少便利,尤其随着近年经纪公司纷纷转型,开始做自制剧,也给自家更多的艺人带来了便利。比如,在节目里“一轮游”的,背靠嘉行传媒这座大树,演出机会远多过米未传媒旗下,在节目中更被认同的金靖。

当然经纪公司的资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亦是常年深耕各个剧组的团队,对选角信息更为敏锐,能为演员争取到更多的试镜机会。杰哥告诉我们,“我们不太会因为演员在这类综艺节目中的表现而给出更多的机会,还是主要靠他们以往作品里的表现,以及试镜时候的状态。”

很多演员在参加比赛前,就已经定下了部分的影视资源,参加这些节目,更像是一次更集中的曝光,能在观众心中留下印象。而对于那些“无戏可演”的老艺人们,更多是因为年龄等因素的限制,需要改变的,或许是市场这个环境。演员竞技类综艺更像是平台和观众的游戏,演员不能将其当做“飞升”的阶梯,真正能认证演技的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

2019年的综艺市场稍显沉静,但是老话说“好酒沉底”。《演员请就位》的面纱刚一揭开,了解综艺的人都意识到,第四季度乃至全年的综艺代表作来了。

《演员请就位》一经开播,不论从节目的播放数据、社交媒体的热度还是节目引发的社会讨论来看,都是一档不折不扣的大众爆款节目。大众爆款也就意味着,节目成功“破圈”,引发各个年龄层的讨论,这与之前不少大热的同类节目有本质的不同。

热度空前,实力“破圈”

播放数据上,《演员请就位》在vlinkage播放指数上高达71.0,在播出首周就斩获知乎热搜总榜、热搜影视榜、知乎热榜影视榜三个TOP1;而在vlinkage网综播放指数上,节目也稳居同期节目榜首。

当然,数据只是反映节目火爆的一个侧面,回顾这档节目受到关注的话题点,才更加能够意识到这档节目为何被称作“大众爆款”。细数节目登顶微博热搜的众多话题,大多聚焦在节目内容和节目话题本身,赫然在列的也都是不走流量的大众明星,毫无疑问,这说明节目“破圈”了。

截至目前,《演员请就位》收获多达55个微博热搜,其中关于“郭敬明反驳李诚儒”、“陈凯歌没选明道”、“沙溢把郭敬明演哭”、“赵薇说何书桓不是渣男”的话题登顶微博热搜也说明观众对于节目的投入度足够高,并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另外,在第一期节目中,郭敬明与李诚儒之间观点的分歧引得社交媒体广泛讨论。郭敬明组的董力和郭俊辰对《悲伤逆流成河》的演绎让李诚儒“如坐针毡”、“如芒在背”,郭敬明则回击“我们对事物发表看法的前提是要对事物足够的了解”。不论观众更支持哪方观点,校园霸凌以及两代人对于新生事物的不同看法成为了网友热议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也是节目能够出圈的关键。

除此之外,像、这类话题,都切中了某一个社会焦点,继而引发多圈层讨论。细数《演员请就位》引发热议的所有话题可以总结出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是流量明星占比极小,却依然能够长时间实力霸榜;第二是观众认真地围绕节目讨论,参与度高;第三是观众被打动、受触动、能持续参与到节目的讨论中。

在观众综艺审美日趋严苛的当下,一档节目想在影视行业泛起水花已是不易。《演员请就位》为何能够热度口碑“两开花”?成功的关键恐怕还在于节目找准了制造爆款节目的脉搏。

一档节目成为爆款,必然在节目生产的各个环节上都“做对了”。不论是制作层面的“硬件”和“软件”,还是议程设置和创新性上,《演员请就位》都拿到了高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档节目好的开始首先体现在节目的硬核制作,也就是“硬件”部分,这是观众视觉上的“第一感受”。《演员请就位》不论是前期置景还是后期视觉呈现,都堪称精良,质感满满。比如,明道和陈若轩的第一场戏,录影现场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戏剧场景,就真的下起了瓢泼大雨,对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都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软件上”,《演员请就位》也完成了此前同类综艺节目很难做到的演员阵容集结,如此数量庞大的演员集结到同一个节目已属不易,让他们来到同一时空录制节目是极其震撼的。这样的情境此前只有在大型的晚会节目中才会出现,但晚会节目是分段式的,每个表演之间是割裂的。《演员请就位》难度显然更大,第一期50位艺人同时入场,需要在同一个叙事节奏下,彼此联动,实时反馈。这是一件大工程,对节目组运筹帷幄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他们显然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同时,导演组的阵容也颇具看点,将这些风格迥异的大牌导演凑到一块,节目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李少红和陈凯歌导演此前极少在综艺节目中亮相,赵薇和郭敬明“互怼组合”也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内容。

众所周知,爆款节目一定不是走复制路线的,而是完成了此前未曾完成的事情。表演类综艺近些年确实也在市场上激起了一些水花,但《演员请就位》依然能够在同一题材下创新、提升,这对节目组来说是将节目提升到更高水平的关键。与其他演员类节目不同,《演员请就位》更加侧重聚焦导演视角,陈凯歌就在节目中直言:“电影就是还原导演脑海中的画面”。导演之间,或者导演与嘉宾之间观点的碰撞为所有观众揭开了一个更加全面、生动的创作视角。显然,这一点也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演员请就位》虽然在节目中也增加了导演抢人环节,但是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加聚焦表演本身。例如,郭敬明和赵薇同时看中赵薇组的鄂靖文,但是并没有在导演之间话语上的“交锋抢人"着墨太多,一张纸,写下名字,选手宣布心仪导演人选,公布结果之后结束全部流程。这其实颠覆了之前其他节目导师之间抢人环节的惯例,《演员请就位》显然更明确将核心放在表演本身,尊重演员,尊重节目内容,而不是“套路化”地去制造话题。

好的节目永远不缺乏好的话题,因为它们总是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演员请就位》上线以来,观众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论是导演、演员还是嘉宾,互相之间非常真实、不套路。就像陈凯歌导演说的,真实是一个好演员的必备条件。这句话用在综艺节目中也非常合适。因为真实,所以才有碰撞,这种碰撞不是为了制造话题,而是具备现实基础,这样的节目冲突也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张力。

最吸引人讨论的是李诚儒和郭敬明之间观点上的分歧,不论是李诚儒还是郭敬明,彼此坚持自己所相信的,在观众看来这就是有益的碰撞。这其实反映了不同年龄对新生事物的不同看法和眼光,两边都代表着非常广泛的人群,这也是节目在前期一经开播便迅速破圈的一大助力因素所在。当然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节目组让所有人自由表达,表达真实,由真实引发开去的讨论必然具备大众基础。

回顾腾讯综艺这些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平台在打造精品节目的道路上,下了大功夫。精品是产生爆款的基础,有一颗打造精品的心,爆款自然会水到渠成,不断涌现。

不论是“创系列”、“明日之子系列”还是当下的《演员请就位》等爆款节目,制作精良是腾讯视频的一贯水准,这也是腾讯视频最能把握走向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其他任何一个行业一样,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只要有匠心精神,最后的完成度都会非常不错。不仅是大型网综,像是《奇遇人生》和《心动的信号》等等这类小而美的节目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制作水准高当然也不仅体现在硬件上,节目对人性的把握和情怀同样是节目成功的关键。

不论是偶像类选秀、演员类节目还是生活观察类节目如《幸福三重奏》等,腾讯视频一直都擅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在网络上留下“腾讯出品,必属精品”的好评。成功的关键还是创新,创新意味着风险和挑战,但是不创新永远不会成为引领者。随着腾讯视频出品的节目越来越被用户和赞助商认可,显然平台也走上了一个高投入、高回报的良心循环的康庄大道。

对于国内影响力首屈一指的视频播放平台来说,如果没有担当意识,节目制作不论有多精良,只会像是沙漠中的摩天大楼,根基不稳。腾讯平台显然对此有深厚的了解和发力,从《演员请就位》就可以看出,节目组彻底摒弃了过往“互撕”制造话题的路线,而是将笔墨聚焦于对表演的深刻探讨,这就是一种返璞归真,尤其是在目前国内影视市场乱象丛生的当下,正本清源需要所有人的努力,让影视回归纯粹的表演,显然对整个市场来说,都具备正确的导向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综艺毁掉的演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