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景区使用亿航216开展低空游览吗?

目前亿航216机型的售价大约是200万人民币,请各位猜猜这个机型的BOM物料成本大概是多少。

        1万多块钱的航拍无人机大家肯定都玩过,200多万的载人飞行器,你体验过吗?

        随着国庆黄金周的临近,被疫情“关押”在家许久的我终于忍不住要出门旅游了。因为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只能选择广州附近的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不过这次的旅行跟以往看看风景的行程有些不一样,我们要去坐一个从来没见过的载人飞行器上天看看。

        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就在离广州仅300km远的广西贺州。作为前往桂林阳朔以及贵州等热门旅游城市的必经之地,贺州不仅是长途自驾的中途休息的最佳选择,同时贺州也凭借其丰富的旅游景点吸引非常多的车主来此自驾游玩。

        不过这次贺州吸引我们来的,除了优美的景色之外,还有亿航公司在贺州姑婆山景区下建成的空中智能飞行基地,而我们也将成为当地首批体验亿航216载人飞行器的蔚来车主~
一早从广州出发,一路连续不断的暴雨让我们十分担心下午的飞行是否会受影响,也担心自己的一箱电直达贺州的任务挑战失败。

        好在两广虽近天各不同,刚进入广西地界天空就开始放晴,原本还担心下雨的我们现在开始往身上抹防晒霜了。根据导航在贺州东下高速,抵达此处还剩下65km的表显续航,对于ES6来说这个高速能耗成绩还算不错,毕竟中途暴雨行车保持120的时速导致电耗偏高。如果你担心电量不够,二广高速沿途的怀集、广宁、龙甫服务区都有充电桩,还是非常靠谱的。

        原本以为下高速之后可以顺利抵达东融山庄吃午饭休息,结果随行的另一辆油车在这发生了意外情况......高速卡掉到中控屏幕下的缝隙里,拿不出来了,无论怎么尝试都没办法取出来,折腾了20分钟,只能花50元赔一张高速卡,好在收费站查询到了上高速的收费站信息,否则还得按高速全程来收取通行费。

        饭还没吃完,就收到短信提示车辆充电完成,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就完成12%-100%的电量补充,不得不说蔚来超充桩给蔚来的车充电就是快。而且使用蔚来App的充电地图扫码充电还可以直接使用异地加电权益来抵扣费用,不由得感觉嘴里吃着的牛仔骨更香了~

        相比起外面管理不善的充电站,东融山庄的蔚来超充站每天有人打扫卫生(遇到了打扫的阿姨),而且充电桩和充电枪每周都会做一次清洁,拿在手里看着非常干净。

        充电期间除了可以在酒店大堂吧休息外,也能带着家人去逛一逛园博园,作为广西的特色景点,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粗略游览大概需要1-2小时的时间,正好逛完一圈电量补满继续出发。

        进入园博园后看到的这幢宏伟建筑就是东融山庄,作为贺州地区旗舰级的园林式酒店,坐落在贺州园博园景区内,中式的建筑风格大气恢宏,相比起热门旅游城市的五星级酒店,东融山庄的住宿价格可以说是非常厚道。

        喀斯特地貌作为广西独特的景观之一,从贺州开始一直往阳朔的方向行进就可以看到了。登上长寿阁的广场,远眺贺州市区也可以看到远处凌厉的山峰。

        虽然流连于漂亮的园林景观无法自拔,但是还是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体验亿航载人飞行器。看着时间临近,我们告别园博园出发前往亿航空中智能飞行基地,该基地位于姑婆山脚下,旁边就是温泉小镇的营销中心,非常好找。

亿航的载人飞行器目前还未开放公众体验,所以想要来体验飞行乐趣的朋友们可要耐心再等等了。据现场的工作人员说,蔚来是第一个开进这个飞行基地的新能源汽车,现场的工作人员作为高科技产品的爱好者,同样对蔚来ES6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价格多少、续航如何、来贺州在哪里充电成了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当得知满电可以从广州直接抵达贺州之后,他们对于ES6的续航表示满意。

以前玩无人机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大疆的飞行器,总以为大疆已经垄断了整个飞行器的市场,了解过亿航之后才知道亿航在商用飞行器领域同样有着深厚的技术累积。展厅内摆放的就是亿航最新的载人飞行器——216,它不仅可以满足未来空中交通的载客飞行需求,多样化的挂载能力可以让它变成物流运输机和高空消防无人机。之前疫情期间亿航216已经多次为当地的医院运动物资。

        双座的设计可以满足2人的乘坐需求,如同胶囊一般的驾驶舱采用了最为轻量化的结构和配置,不过当我们得知它是有配备空调系统之后,悬着的心就放下了。

        一架亿航216的售价在30万美元左右,相当于4辆蔚来ES8 首发纪念版的价格,据说现在已经有很多土豪买回去自用了。只能感慨,有钱人的生活是如此的精彩,不过想要买一架216,除了有钱之外,还需要修建一个小型停机坪并申请空域使用权,感兴趣的车主们可以行动起来了。

        我们平时在各大晚会或者城市庆典中看到的无人机飞行编队表演,大多数都是亿航公司的表演无人机执飞的。上百架的无人机仅需一人操控即可,不得不感慨科技的力量,就如同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一样,大大地缓解了我们长时间驾驶车辆的疲惫感。

        因为疫情的缘故,亿航216原计划的进度受到了影响,加上姑婆山景区因为近期的山洪冲毁了部分景区道路而关闭。亿航已经计划今后在此基地建设一个航站楼,将216用于基地到姑婆山景区停机坪的来回载人飞行任务。如果坐缆车上山已经没有新鲜感的话,以后可以来贺州体验搭乘216飞行器直接飞上山。

        静态的飞机看得差不多,是时候进入今天最重要的环节了。停机坪上的216已经整装待发,而围墙外也逐渐吸引到了围观的群众。

        狭小的驾驶舱坐进两位成年人还是稍显拥挤的,在等待升空指令的过程中,我们在兴奋地看着机舱内的显示屏显示出各种飞行信息。相比起直升机有人工操作系统不同,亿航216是无人驾驶的,它配备的2套飞控系统会根据事先预设好的飞行路线自动飞行,而我们坐进机舱之后一切就交给电脑了。

目前亿航216单次满电飞行时长仅有20多分钟,飞行距离35km左右,虽然飞行时间和距离并不如目前主流的直升机等飞行工具,但是其灵活的飞行能力和需求不高的起降场地,让其在更多的领域得以应用。特别是对于广西这样山脉较多的地方,飞行器可以轻松将人或者物资从山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省去了开山修路的大工程。而不同的挂载配件,也可以让其拥有更加丰富的使用场景。

        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失在山谷之中,亿航216飞行器的体验也接近了尾声,虽然目前飞行器还在测试阶段,但是已经非常期待今后能够在生活场景中体验到这种全新的交通出行方式。也许不久的将来,拥堵的城市道路上空会出现千奇百怪的飞行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变成了现实。

        马上就到国庆小长假了,在这里预祝各位车友双节愉快~如果你也有兴趣自驾来贺州或者是桂林阳朔,欢迎来找我交流沿途充电以及游玩住宿的事情哟。(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官煜)

早在今年 4 月份,坊间关于“亿航无人机赴美上市”的传闻就闹得沸沸扬扬;近日,这一消息迎来实锤,尘埃落定。

2019 年 10 月 31 日,美国 SEC(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网上公布了中国无人机制造商亿航智能(以下简称亿航)递交的,这家公司计划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EH”。

招股书显示,此次亿航 IPO 的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Needham & Co 和老虎证券;不过,暂未透露首次公开招股的发行价格区间,及股票发行数量。

或许是为了今年能够成功赴美上市,亿航在今年的大动作并不少。

今年 1 月,亿航获得中国民航总局授权,成为国内首家测试自主飞行器的公司,并在广州试用低空无人机搭载乘客。到了 5 月,国际航空快递企业中外运敦豪与亿航在广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了国内首个全自动智能无人机物流解决方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送货问题。6 月底,亿航首次批量交付“亿航 216”载人级电动自动驾驶飞行器(AAV),9 月又宣布完成了新一轮批量交付。

迄今,亿航 216 已经陆续交付给中国、欧洲及北美地区来自旅游、医疗、交通行业的客户,将来可投入市场需求的多种应用场景,例如空中游览、医疗紧急运输、物流运输及交通出行。

不过,从融资情况和财务数据来看,亿航的现状似乎笼罩着一团迷雾。

雷锋网在企查查上发现,从亿航成立至今,这家公司一共有过以下四次融资:

  • 2014 年 1 月,获得 100 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也就是说,从公开数据来看,亿航近年来并未获得任何融资。相比之起同行的大疆,两家公司在 2015 年的融资规模相差不大;但大疆在 2018 年 5 月融资了 10 亿美元,当时的估值达 150 亿美元。

亿航提交的招股书上也显示了其近年来在营收和亏损方面走向:

  • 2019年上半年净亏损 3764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2649 万元增加了 42%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以得知,到了 2019 年(上半年),亿航的营收能力在减弱,而净亏损却在放大——对于要上市的亿航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趋势。

实际上,早在今年 4 月,坊间就流传着亿航准备赴美上市的计划。不过,这项计划最终被亿航推迟,转而准备通过私募融资活动筹集至多 2 亿美元资金;期间,瑞士信贷和摩根士丹利一直积极帮助亿航筹备 IPO 的相关事宜。

无人机界的“过气网红”

如果说,在无人机领域也有网红的话,亿航绝对名列其中;但亿航也如同所有“网红”一样,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站在风口浪尖的时刻。

2014 年,亿航在中国广州成立,致力于仉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创立早期,亿航就推出了 Ghost 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的特色在于可以使用手机 App 来进行操控;随后,Ghost 无人机在海外众筹网站 Indiegogo,取得了 86 万美元的成绩。

雷锋网注:上图为 亿航 184

不过真正让亿航成为网红的并不是消费级产品,而是一款载人飞行器——亿航 184。2016 年 1 月,亿航在 CES 上发布了首款载人飞行器;从此,亿航名声大噪,甚至被 Fast Company 评为 2016 最佳创新公司,并登上了美国百年杂志《大众机械》的封面。

然而,亿航在享受来自世界的瞩目时,也遭到了众多非议。当时,不少人质疑亿航 184 的可实现性、安全性以及法律相关问题;还有人认为,亿航发布这款产品只是为了给资本方一个交代。

此后,亿航试图推动产品的商业化落地。2016 年 5 月,亿航自曝获得美国一生物科技公司 1000 台定制版亿航 184 订单,用于器官移植运输;不过,截至当年 12 月底,该项目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2017 年 2 月,迪拜宣布采用亿航 184 作为“无人机的士”,并且于当年 7 月开始试运营;然而,这一项目被外媒批评为噱头。2018 年,亿航派出 1374 台无人机在西安进行表演,最后却“翻车”。

亿航自己也深知日子不好过,分别在 2016 年年底裁员 70 人,2017 年年底于美国宣布破产(美国分公司)。

虽然外界调侃亿航为“过气网红”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不得不承认,亿航仍是“站立”在无人机领域的资深玩家;毕竟放眼全球,许多优秀的无人机企业已经“倒下”:

  • 国内排名前三的零度 2016 年一次性裁员 134 人

  • 2017 年,全球排名前三的无人机制造商 Parrot 裁掉三分之一的员工;几乎同时期,无人机明星企业 Lily 宣布关闭

  • 美国无人机老大 3D Robotics 也退出了无人机硬件市场

不过,由于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强势地位,亿航想要分一杯羹并非易事。根据 Gartner 公布的数据估算:2018 年全球无人机市场产量达 313 万台,市场规模达到 73 亿美元,同比增速达到 28%;预计 2019 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出货量达 370.7 万台。然而,美国占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的 65%,中国位居第二,却仅仅占了 5%。

换句话说,如果国内无人机公司想要存活下来,就要将目光锁定在美国市场。不过,据媒体报道,美国市场份额绝大部分都在大疆手里,比例不低于 70%。这样一来,无人机市场的融资开始两极分化,大疆越来越受到资金方认可,国内其他无人机公司获得融资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趋势可能会更加严重。

尽管如此,亿航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亿航 CEO 胡华智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我们不会在无人机市场上去跟竞争对手去一天到晚的去死嗑,或者说去打价格战,不想把这个行业搞坏。传统的无人机定位是航拍,而无人机的应用还有很多,大疆只是占据了一小部分市场,亿航还有很多机会。

而且,在今年,亿航还聘请了徐华翔担任其首席战略官——在加入亿航智能之前,徐华翔在摩根士丹利任亚太交通运输研究部主管兼执行董事,负责带领研究团队覆盖中国航空和交通运输相关行业,包括航空、物流、机场、铁路等领域的企业。

亿航在招股书中表示,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该公司在中国拥有 138 项已颁发的专利,其中许多涉及核心技术,如飞行控制和指挥控制系统。

雷锋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亿航选择在此时谋求上市,都可以看作是其积极求变,借助资本储存资金的方式。如果进展顺利,亿航将会抢先大疆,成为中国无人机领域海外第一股。

不过,上市最终是否会为亿航带来逆袭的机遇,仍然充满了未知数。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亿航公司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